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高僧长寿说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莲宝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高僧长寿说

  莲宝

  佛学使人心身健康,佛教徒普遍健康,高僧多享长寿。我们作了一个小统计;《辞海.宗教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第38—50页)有生卒年记载的高僧六十二人,平均寿命为七十二岁。这个长寿数字虽然在现在只是长寿国家的平均数,但在古代却是相当高的,是同时代人平均寿命的1.5~2.5倍,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唐代杜甫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古代佛家七十岁却很普遍,唐代高僧的平均寿命73.7岁,超越“古稀”。高僧长寿与中国历代名医相当,《辞海.医药卫生分册》四十二位医家平均年龄为七十三岁,而《辞海.历史分册》有封建帝王一百五十四个(包括创建者与母后撮政者)平均寿命仅为五十一.三岁,低于高僧达二十一岁。中国古代人平均寿命仅三十多岁,高僧们竟成倍长寿。

  中医认为人应享有一百至一百二十的自然寿命,即为“天年”。佛教的看法也与之相近。《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认为人能保养自己,“虽有四魔在身,但不能逆乱作祟,还得寿命增长,可达一百二十岁。”

  历代高僧中超过一百岁尽享其天年者有三位,即晋代佛图澄(一一六岁),唐代的澄观(一百零一岁)和神秀(一百岁)。另外还有唐代高僧慧昭相传寿达二百九十岁,住武陵开元寺,性僻而高,善养生术,好言休戚,多奇中。武陵官陈广访之,慧昭自言姓刘,为宋鄱阳王休业曾孙,年已二百九十岁。广求为弟子,遂去,不知所终。这个传说虽难以尽信,但高僧们普遍长寿是可信的。为什么高僧能长寿呢?达摩大禅师在敦煌出土的文书上训导:“三种安乐法门,行者必学。一为事中徐缓,二为唯净,三为唯善。”

  首先“事中徐缓”。意指“凡事不强求,慢慢地做。”如常言道:“忙人不经老,老人不大忙。”急功近利往往得不到好结果,凡过于强求,劳神耗气,徒然引起焦躁不安,不利于健康,于事无益。

  第二,“唯净”。“静则藏神,躁则消亡”,意指心静平和,清静性柔,不可愤懑。凡事不不生气,便能控制情绪、消除各种烦恼,使心境常保持稳定,兼可受人欢迎,何乐不为?

  第三、“唯善”。以善养人寿根,“仁者寿”以法养心,凡事以善意解释,心无旁鹜地工作、自能不受末节枝叶的事困挠,顺利推展任务。若毫无计划地工作,当然会焦躁、耗气,自折精气,伤及寿原,结果总不会理想。

  长寿女皇武则天

  长寿女皇武则天(623-705年)、达到八十二岁的高寿,唐代平均寿命仅廿七岁,仅是她的三分之一。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佛教养身的典范。历史上皇帝寿过八十者仅六人,占皇帝总数的4.2%。武则天实乃中国帝王中杰出的政治家,此姑且不论、其得享高寿八十二岁,亦值得研究养生长寿者所注意。武则天生于长安,十三岁丧父,由母鞠育。“年十四,太宗闻其美容,召入宫,立为才人。”二十七岁时太宗崩,被发放到皇家寺院感业寺作比丘尼。后唐高宗李冶立为昭仪,进为宸妃。六五五年晋封为皇后,开始专宠掌政。高宗崩,武后临朝称制达廿二年,改国号曰周,称则天皇帝。

  唐王朝时佛教早已广泛地传入中国,唐代高僧最多达廿五人,占3/5,平均寿命为73.7岁。武则天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且高寿九十二岁,应该说武则天也有佛根,这种先天的遗传因素及后天的坐禅修养方式,对武则天的健康长寿不能说没有影响。太宗崩后,她被发落到皇家寺院感业寺修佛三年、学到了佛家气功“结跏跌坐”功法。在她执政的几十年间亦常与僧释道士来往,研究修养之道。地曾接见过禅宗北宗派首领寿达一百岁的神秀和尚,她曾拜访过道师胡天师,令尚存有她《赠胡天师》诗一首,写她身著道服去看望胡天师的情景:“高人叶高志,山服住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湮霞。碧岫窥玄洞,玉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全唐诗》卷五)。亦可见她对修身的重视和仰慕。她自己常静坐,静坐一番自会除却烦恼,和畅气机,调适身心,消除疲劳,清神明智。确实,参禅习定,静坐练功,也是武则天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

  武则天不仅修功静心,而且常游览佛教名山,观赏风光,澄心净虑,修养灵气,亦是武则天的健身之道。高宗未卧病时、她常从驾出游,“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闺”(《古今名人长寿要妙》,天津科技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第124页)。嵩山少林寺、泰山玉皇顶、龙门石窟、平乐涧石淙、晋祠等佛教圣地都可见她的足迹。从她《石淙》诗中、亦可看出她带领群臣飞骑览胜的雅兴:“三山十洞光玄篆,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忉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