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宝塔
南山寺宝塔
方明
塔,梵语为stupa.音译作窜都婆、塔婆、浮图等,意译作功德聚、方坟、灵庙等,为顶、堆土之义,原为埋藏佛陀舍利的地方,故有佛塔、高僧墓塔之别。因此,它就成了寺庙的一个组成部分。南山寺自元代始建以来,即有真觉国师灵塔、弘教祖师灵骨塔、舍利佛塔、衣钵法塔和灵霄比丘尼之灵塔等。下将现存宝塔介绍于下。
弘教祖师灵骨塔 在五台山万佛洞内。在唐代始建寺时,因挖土掘出大小佛像万余尊,故寺建成后,取名“万佛洞”。洞北即是弘教祖师灵骨塔,塔身平面六角形,五层,磨砖砌筑,实心,楼阁式,通高20米。一层塔身外壁置有仿木构的栏杆、栏板,上有砖雕图案18幅,即奔马吐气、凤凰展翅等。一层正面置有方形假门,二层正面嵌有石刻题汜,五层正面设有方门,内套砖券拱洞,为存放弘教祖师灵骨之处。各层塔身上面均为仿木构的普柏枋、阑额、斗拱、椽、飞、沟滴、瓦垅,檐脊等构成的塔檐,深厚华丽,雕刻精致。第五层塔檐为六角攒尖顶,上置磨砖砌筑的覆钵式小塔塔顶。该塔苍劲古朴,具有元代砖塔的特色。
塔主弘教祖师,俗姓张,名慧印,陕西下弁人,是元代五台山万圣佑国寺的第四代住持。他通达三藏五明,学跨三教诸宗,尤擅清凉之学。是元代五台山华严宗的著名高僧,圆寂于元顺宗至元三年(1337)。迄今六百余年了,这座弘教祖师灵骨塔,依然屹立于五台山清水河右岸的脚下,默默地注视着五台山的发展变化。
衣钵法塔 在五台山极乐寺祖堂院中,耸立着普济和尚的衣钵法塔一座。塔座为双层四角束腰须弥座,边长3.9米。束腰部分雕有狮子、花卉等图案,上下两层均雕有仰覆莲办,座上承托着覆钵形的塔身,塔高?米。塔身正面雕有火焰形佛龛,龛内塑有大肚弥勒佛像,塔身上为十字折角刹座,承托着十三级相轮,其上刹顶已毁,只有刹杆高高矗立于天空。该塔雕工精细,线条柔和。塔前立小石碑—通,上书“衣钵法塔”。此碑是研究普济和尚的实物资料。此塔是存放普济和尚生前用过的衣服、袈裟、食钵等法物之塔,是民国二年(1913)建的一座覆钵式的汉白玉衣钵塔。
舍利佛塔 在五台山南山寺大雄宝殿前,是该寺僧人曹魁祖的墓塔。塔基为四角三层砖砌基台,边长4米。上为四角束腰平台,其束腰部分设有四个方门,是存放舍利的地方。上置四角束腰须弥座,座下反叠涩二层,座上为叠涩二层,束腰部分的四角设有方形倚柱,四面没有什么装饰,乎整光洁。上为三层反叠涩收分的平台,承托着坛形覆钵,塔身子上置一八角束腰须弥刹座,上置九级相轮,第九级上又设双层仰莲办,承托着仿木构的椽、飞、钩淌、瓦垅组成的圆形宝盖,上为刹杆、宝珠,现今宝珠已毁。宝盖周围挂有风锋,风吹铃响,音韵无穷,因其塔上书有。舍利佛塔”,故名。通身砖砌,外涂白垩,是一座覆钵式的白塔。
灵霄比丘尼之灵塔 坐落在五台山南山寺西侧的草坪上。塔基方形,石砌,几乎和地面相平,上置六角砖砌须弥座。座上为第一层塔身,塔身平面呈六边形,实心,正面嵌一石刻塔铭,上书“灵霄比丘尼之灵塔”,落款“佛历二五三六年”,即公元1992年。塔铭之上为仿木构的普柏枋、阑额,承托着椽、飞、钩滴、瓦垅、檐脊组成的塔檐,檐角翘起,略呈弧形。第二至五层塔檐和第一层塔檐一样,只是由下而上,逐级内收,间距缩短,呈密檐之状。第五层塔檐上为六角攒尖顶作结,上置一个较小的喇嘛塔刹。通身青砖砌筑,没有什么装饰,朴实大方,端庄肃穆,是一座六角五层密檐式砖塔。 (摘自《五台山研究》1997.4)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