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启悟法
佛经启悟法
悟实法师
释迦牟尼佛在菩萨树下开悟成道以后,谈经三百余会,历经四十九年,演绎了成就佛道的整个过程。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如何才能通过修习佛法来成就佛道?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如何才能契入?学习一本佛经应该如何启发自己开悟?
我所要开示的这个法的题目就叫《佛经启悟法》,不过大家不要担心,我今天不会跟你说佛经应该如何启悟,也不会跟你讲佛为什么要讲法,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为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讲这么多年的法,有什么好的修行方法讲一个半小时不就够了吗。。。多说无益,,,那问题出在哪里,,请听我来给你分析:极苦的娑婆,五浊的世界;根纯的众生,无福的群众。
不过你们今天遇到我了,今天来听法了,,,你就在这无福的群众里面算比较有福的,你们都有福气啦!!!
我们这个题目所要探讨人是什么,人生是什么,佛是什么,佛教是什么。人跟佛有什么关系,佛是怎么教导我们生活的方式――佛法。佛留下了什么――佛经。我们学“佛”的什么地方,应该怎样学,学了有什么好处?检讨人生有几个时刻是让你难以忘怀的。
一、概说(★什么是佛学★什么是佛经★什么是佛教★什么是诵经★为什么要讲《佛经启悟法》)
★什么是佛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成佛,所以称之为佛学。%
★什么是佛经。佛说的经典的教导就叫佛经。(一)指三藏中之经藏部分,即佛陀所说之经典。包括相传为释迦牟尼佛所说而于后世结集之经典,亦有历代陆续以“如是我闻”形式创制之经籍。按文字分,有梵文、巴利文、汉文、藏文等佛经,现在也有英文。汉文佛经一般分大乘经、小乘经两种。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始将大乘经分为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涅槃等五大部,及五部以外诸经;明代智旭之阅藏知津,按天台宗五时判教学说,将大乘经分为华严部、方等部、般若部、法华部、涅槃部,我国之频伽藏及日本之缩刷藏经因之。宋藏收大乘经52部,2175卷;元藏收528部,2174卷;高丽藏收521部,2164卷;缩刷藏经与频伽藏收450部,2290卷。小乘经主要指阿含经及其单品,宋、元二藏各收242部,621卷;高丽藏收240部,614卷;缩刷藏经和频伽藏各收321部,778卷。大正藏则将一切佛经分为阿含、本缘、般若、法华、华严、宝积、涅槃、大集、经集、密教等十部,共收1460部,4225卷。
(二)泛指佛教全部经典。包括经、律、论等。如古代所谓之众经、一切经等。
(三)佛教之经典也。
★什么是佛教。《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什么是诵经。诵经就是诵念经文,诵念方法同一般诗文的朗读不同。诗文朗读一般按文意抑扬顿挫,节奏变化,但诵念经文大多呆板平稳,与意无涉,其节奏往往由某种打击乐器控制。诵念时,有个人单独诵念的,也有多人集体诵念的,有诵念一遍、或诵念多遍的。
★为什么要诵经呢?(诵经需要福报)
很多人看到《佛经》就头晕,读经就头痛。
有的人拿起经书就郁闷,碰到佛经就烦。
有的人睡不着,但是一让他读佛经,十分钟准着,都不用吃安眠药。
有的人因诵《地藏经》消业障,顽疾痊愈,很惊奇。
有人很困惑地问:为什么诵经能消业障?为什么需要反复的诵上很多遍乃至数年持诵?
答:佛在世的时候,出家众诵念佛教过的经,来提醒自己佛教的道理,出家众诵念佛教过的经文来教导新出家的僧人。佛灭以后,经文就是靠一代一代的僧人诵念着而保存到今天。诵念经文能激起对佛的崇信,并使行者常思惟法义,帮助修行,增强记忆,培养善根,也使佛经得以保存。
诵念佛经也能帮助消除独住或静坐的恐惧,如诵念《胜幡经》(Dhajagga Sutra)提醒一个行者忆念佛、法和僧以祛除惊慌恐怖或毛发竖然。诵念《宝积经》(Ratana Sutra)以祛除鬼怪,疫病和虫灾之患,诵念《蕴护卫偈》(蛇经Khandha Paritta)以驱蛇,保护行者。这些都是为人所常知的。
为什么要诵经?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等。我还要跟你们讲《六祖法宝坛经》的启悟方法,如果你们有心学,如果你们有兴趣学得更好,如果你们能够进一步修行的话,我将进一步跟你们讲《维摩诘经》,维摩居士现化的入不二法门之方法,大家说好不好!不管你说好不好,反正我学得我已经对大家够好的了。
诵经的起源,出于印度释迦佛的时代。当时的佛经,既没有印刷本,也不用抄写本,都是靠着以口传口地口口相传,所以,要听佛的弟子们代佛说法,往往是听他们将曾听过而已熟记的佛经背诵出来,自己要想熟记某一部佛经,也得下工夫把它背诵出来,到后来,诵经便成了学习佛法和宣传佛法的基本工作。
但是,佛教徒为何要把某一部经,诵到烂熟之后,还要在佛像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诵呢?这有两层理由。
第一、是把佛经当作一面鉴察我们心行标准的镜子:凡夫难保自己不犯错,有时犯了错,尚不能知错改错,但当面对佛像,口诵佛经之时,就同听到佛在亲口说法来教诫我们一样,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策励修行。已经犯的过错,赶快改正;尚未犯的过错,决心不犯;已经修的善功,努力增加;尚未修的善功,立志去修。这像一位爱美的女士,闺房中有了镜子,出门时也要随身携带镜子,早晨照过镜子,偶一动作之后又要再照镜子,今天照了镜子,明天、后天、大后天,乃至明年、后年,还是要照镜子,那无非是为要保持或增加她面容的整洁美丽而已。
第二、是将诵经当作代佛说法的神圣使命:佛法的主要对象是人,除人之外,六道众生之中,尚有天、神、鬼,以及少数的傍生或畜生(动物),也能信受佛法。所以,虽在无人之处,或在无人听懂所诵的经义之处,只要有人诵经,就有异类的天、神、鬼、畜,来听我们诵经。天、神、鬼三类的众生,以及部分的傍生,均有或大或小的神通,我们诵经之时,只要专诚,即能感应它们来听经。若你为你亡故的亲友做佛事诵经,你的诚意初动,你那亲友的亡灵,就已得到了消息,必定会如期前往听经;亡灵的灵性特别高,纵然在生之时从未听过一句佛法,死后听经,也能依其善根通解信受。
而佛陀将各种屡试不爽的方法告诉给世人――佛经,每个人只要能按照佛陀的指点去锻炼,依照佛陀的方法来控制无明,轮回就会露出原有的本来面目。如果能断除大部分的烦恼,就可以显露出大部分的空间,这就是密宗与禅宗所说的“开悟”或者“明心见性”。
证悟的基础,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加行修法,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要想获得证悟,纯粹是异想天开。衡量加行是否修完的标准,就是观察自己相续中是否具备出离心与菩提心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真正想这样一步步走的人是为数不多的,而真正能够这样一步步走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我们随时都在经历轮回的起点与终点,开始与结束,但我们却希望轮回能够永远结束,而不再有开头。其实,如果自己能够努力,这个目标也并不是达不到的。在开悟之后,解脱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为什么要讲《佛经启悟法》,因为我们学佛离不开佛陀的教导,离不开佛经,我们天天说的、做的就是诵经、拜忏。佛陀的遗教是为了让我们学习才编辑成为《佛经》,现在我们读《佛经》,诵这个《佛经》就是为了启发我们开悟,因为迷人诵经,就如同我这种没有方向感的人开车,要去天津,怎么开到东北去了。同样一件事情用迷惑的人去办就一定不会得出什么好结果,因为迷所以苦。悟了就会很快乐。
二、认识佛陀教法
想要认识了解佛教,我们说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加以认识与了解,四个方面即:一、佛教的人生观,二、佛教的宇宙(世界)观,三、佛教的认识论,四、佛教的实践论。
(一)佛教的人生观
简单地说佛教认为人生即是苦,而关于苦的具体状况,我们一般可从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八个方面来加以认识和了解。
1、人生问题的意义
人生观,是我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
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
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呢?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一口气不来,一切就全部结束了吗?
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
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进化论者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高级动物既是低级动物进化而来,也就难怪唯物论者要高呼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因而导致出人类斗争杀伐的悲剧了。你看你们这些北京人进化得好,斗争起来肯定比我厉害,,,,哈哈哈,,,,
某些宗教家说:人是上帝创造的。 (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创造,人的穷达祸福若是由上帝或其它神来主宰,则个人的行为意志尚有什么价值?)
早在释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时,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谓外道六十二见――外道对人生问题的六十二种见解,我们来看看最著名的几位大师,他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
一、富阑那迦叶:他是一位怀疑论者,他以为人生的善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不过因社会习惯而来。因此,社会习惯所谓善恶,未必就是真善恶,所以为善为恶不应有业报。
二、末伽梨拘舍罗:他是主张宿命论者,他以为人的行为及命运,皆受自然法则所支配,非人力所能左右。所以人若求解脱,只有听其自然,到了命中注定该解脱的时候,自然就会解脱。因此他主张一切听于命运(听天由命)。
三、阿夷多翅舍钦婆罗:这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论者,他主张人生由四大(地水火风)四种物质构成。物质之外,便无生命。人死之后,一切断灭。所以他主张人应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伦理道德。
四、浮陀迦旃延:他主张心物二元不灭论,他说人生由七种要素(地水火风苦乐生命)合成,生死仅为七要素集合离散现象,七要素本身并不因此而有生灭。
这些见解,或为无因论,或为断灭论,皆有所偏,而非中道。
千古以来,能说出我人的生死由来,人生的价值意义的,只有释迦牟尼世尊。他以至高无上的智慧,洞见三界有情的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相。
把宇宙人生之迷,作了个圆满的解答。世尊对人生问题作何解释呢?这应先自人的生死由来说起。
2、佛性与妄心
(这一节有关于唯识的话题,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释迦牟尼世尊于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之际,世尊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世尊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智慧德相是什么呢?原来智慧德相,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
佛性又称真如、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实相等。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它就是我们各人原具的本性。
这种本性,本来就具足万德万能。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二,但由于无始以来,被妄想执着掩蔽了本体,使具足的德性不能显现。
这好比一面光明的镜子,蒙上了尘垢,盖没了镜体固有舀勺光明。不过镜面虽蒙尘垢,而其原具的光明并没有损减,一旦揩去尘垢,光明依然可以显现。这在讲《六祖法宝坛经》的时候会具体分析神秀大师的偈子,他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来灵明洞彻,万德万能,但因妄想执着,以致起惑造业,轮回六道。
这种妄想执着又称无明,意思是指暗钝之心。暗钝之心并非指我人的肉团心,而是指我人感受、思惟分别、认识、对境攀缘的妄心。
事实上。佛性与妄心,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原本不是两样东西,但因有了真妄、动静、明暗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佛性和妄心的分别。
性譬如水,心譬如波,水是静态,水静则明朗;波是动相,波动则昏乱。水是体,体则真实不变;波是相,相则虚幻生灭。这其中虽有动静明暗真妄之别,但在本质上仍是不二的。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的本性,只因妄想执着,成为妄心。
这妄心,就它的暗钝来说,叫做无明;就它的能障覆自性来说,叫做业障;就它的熏习缠缚来说,叫做习气;就它的动扰不安来说,叫做烦恼。
总之,无明、业障、习气、烦恼,都是虚妄生灭幻化,不实的东西。
关于妄心的作用,大乘义章中有一段说明:“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
这就是说,我们万德万能,灵明洞彻的本性,因为妄想执着,而幻生起一种不明的幻觉,这种无明与本来圆明朗照,湛然常住的本性和合起来,相续相牵,熏习不已,便成了阿赖耶识。
因此,就使我们原始清静纯真的本性,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这识再因妄想而起概念---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见分。
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相分---这样一来,使我们本来灵明洞彻的本性,就因无明,而发生变化。
好比澄清的水因微风而起了波纹---幻相,这时,本性已因无明的污染而成识,此识中又有了两种分别,一者是由心所生的境---幻想,又称相分;一者是缘其幻相的见照作用---见分。
有了相分见分的幻觉后,接着又起了一种错觉---末那识的生产。
末那识不知道相分见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而执着见分为我---我之能见;执着相分为我所---我之所见。
如是执着不已,攀缘不息,由这个错觉的我而攀缘,分别,取舍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爱,我所憎,我所好,我所恶。
于是由此中更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想象---意识。意识出现之后,喧宾夺主,不但代有了本性的地位,并把阿赖耶识和未那识也置之脑后。
它成了人生---其它有情亦然---的主宰,好其所好,恶其所恶,去胡作乱为。同时,意识尚有一批助手---眼、耳、鼻、舌、身五识。
藉着这批助手的力量,贪图五欲---财、色、名、食、睡的快乐,而有贪、嗔、痴、慢、疑诸烦恼。由此而造下无量善恶之业。
但意识是妄想执着而有,本来幻化不实,当人生四大分离---死亡之际,意识随之散灭,只留下一个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去承受那因善恶之业所招致的果报。
阿赖耶识,何以是因业受报的根本呢?
3、阿赖耶识
大乘佛法的法相宗中,把我人这一颗对境攀缘的妄心,分析为八个识,这八识,是眼、耳、鼻、舌、身、意、未那、阿赖耶。八识中的前六识,系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发生。
六识中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只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代表别种识发生作用。而第六意识,则是由前五识所引,助他们发生作用的。
譬如眼之见色,只能了知是色。至于这色是黑是白,则有于意识的分别计度。耳之听音,只能了知是音,音之含意也赖于意识的分别计度。比如我们看到一个美女,或者看到一个酷哥(帅哥),眼睛只完成了看的功能,进一步去想她有多美,他有多酷,能不能抱他一下,能不能亲他一下,往下很多想入飞飞的事情都是意识的作用。
所以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尚能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
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即研究到此前六识为止。但在大乘佛法上的分析,尚有七、八二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第七末那识,末那识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中的见分为我,而恒审思量之,所以它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因为执我,所以与我痴(因无明故,不自知我相的真理曰痴),我见(执五蕴假合的我为真我),我慢(因我见而有居傲自高的心理),我爱(于所执我而生之贪爱)这四种烦恼相应不离。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这一个念头,所以就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八识中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第八阿赖耶识,又名藏识,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也是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此识含有生灭,及不生不灭二义;不生不灭者,是觉,是真如,是本性;生灭者是不觉,是妄心。
梵语阿赖耶,意为无没,我国译为藏识。称无没者,是因它历劫生死流转,永远不灭坏;译为藏识者,因它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业力、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一切众生,每有起心动念,或发为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结果受报之前,都熏习寄藏在此识中,所以有能藏义。
众生死亡前七识虽灭,但它们的功能仍存在于第八识中,所以受生之后,依然又起惑造业,使业种继续积存,因此阿赖耶识常就在六道中生死流转,永无出头的一天了。
阿赖耶识如何生死流转呢?这要从佛法上的十二缘起观说起。
(二)十二缘起的生命观(轮回观)
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这是依因果法则,以开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续的真相。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这其中,无明是过去之惑,行是过去之业,由识至受五支是现在苦果。爱,取二支是现在之惑,有是现在之业,生和老死是未来的苦果。
这样由惑造业,由业受苦,由苦而复惑,因惑复造业,复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转的恶性循环。在这循环中因业受苦的根本,就是上节所说阿赖耶识。
生命的来源,由于无始以来本性生因染成识,因妄想执着造作之业力寄托于识中,此识复受业力支配,在六道中轮回升沉。
因此,我们可以在此说出生命的奥秘那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赖耶识---也就是俗称的灵魂。
生命自六道而来,复往六道而去--事实上也无所谓来去,只是这个识,受着业力的牵引,在这六类众生的生命之流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缘会合,生入人道,那就是成了五蕴和合的我。
其中,识与名色结合的生命,并不一定就是人,不过三界六道,以人为中心,所以我们在讨论生命问题时,亦假设以人为对象。
假设说,神识以过去业力之因,生入人道,那么在十二因缘的现在果报上说,就是倒识入胎,与父精母卵结合而成生命。
此生命发育至六根具备,出生人间,渐次成长,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感触,而有苦乐的感受。这便是十二因缘中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
有了若乐的感受,就会躲避痛苦,追求快乐,此不独于人,动物皆然。既然追求快乐,自然就会贪爱---贪财爱色,争名夺利。
然而过分扩张自己,就难免不影响别人。少数人快乐,多数人难免痛苦,痛苦的人为了求得快乐,又不免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当然,人群中也有舍己为人的仁人志士,克己安份的善良人民。
但人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起心动念,皆是业种。这业种印入藏识---阿赖耶识中,以业的善恶,支配未来的生命---善者超升,恶者沉沦,一切皆由自己造作,没有什么上帝和神祗支配。以上是十二缘起中现在三因的爱、取、有三支。
未来之果呢?则由现在之业因,再去受生,再去受报,再作业,再受果,仍然在生命之流里,延续无尽。
(三)业与轮回
业的梵语是羯磨,为造作之义,我人在思想上,或因思想发之于身体语言的善恶诸造作,俱名为业。
佛经《俱舍论》中说:“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
《中阿含经》中说:“思业与思已业”。思业即是意业,思已业即由思而发之于身语的动作。这三者,合称为身、语、意三业。
业有善、恶、无记三性。善业能招致乐果,恶业能招致苦果,无记业既不是善又不是恶,故不感果。
身、口、意三业,能感果的是善恶二性,这三业善恶的内容如下:
十善业
身业:放生、布施、净业。
语业: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
意业: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
十恶业
身业:杀生、偷盗、邪淫。
语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意业:贪欲、瞋恚、邪见。
以上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身语二者,皆受意之支配。盖在意念上若无贪嗔痴之意念,行为上则不至有杀盗淫之恶行也。
关于业,使人颇难于了解,它无形无相,无质无量;但起心动念,皆成业种,且又永不磨灭,恒久存在,遇缘则起现行。
我们如果勉强作一个比方,不妨说是我人意识里的印象。我人每有起心动念,以及语言行为,不拘是善是恶,意识中必留一印象---这就是业种印入八识田中,八识田,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
我人身心行为给意识中留下的印象虽然有深有浅,但并不因时间的久暂而磨灭。对于某一事物,印象深刻者,固然终身难忘,且每因对此事之印象而影响及我人的心理及行 为,
但即使印象至浅至微者,也将永久存留于意识中。现在心理学解释梦是潜意识的活动。在我人意识上已不复记忆存在之事物,而在潜意识中仍然存在,这固然证明印象不灭,同时也表示业力亦是不灭的。
我国大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一文中,对于“业”有一段颇为详尽的解释今摘录如下,以助我们对业的了解:
“业梵名Karma,音译为‘羯磨’。用现在话来解释大约是各人凭自己的意志力不断的活动,活动反应的结果,造成自己的性格,这性格又成为将来活动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运。仅就支配命运那一点说,名曰业果或业报。业是永远不灭的,除非业尽——意志停止活动。活动若转一个方向,业便也转个方向而存在。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终了,死亡不过是“色身”(物质所构成的身体)循物理的法则而聚散。生命并不是纯物质的,所以各人造业,并不因物质身体之死亡而消灭。死亡之后,业力会自己驱引自己换一个别的方向别的形式,又形成一个新生命,这种转换状态名曰轮回。懂得轮回的道理,便可以证明业力不灭的原则。
“业的形相究竟怎么样呢?诸君听见过那些收藏宜兴茶壶的人的话吗?茶壶越旧越好,旧茶壶而向来所泡都是好茶则更好,为什么呢?每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发生一次变化,茶吃完了,茶叶倒去了,洗得干干净净,表面看来什么都没有,然而茶的‘精’渍的壶内。 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味更好。如此泡过二次三次乃至几千次,每次渍一点,每次渍一点,久而久之,便不放茶叶,拿开水冲进去,不到一会,居然有色有味,可以当茶喝。从前打过猎的人,看见猎枪会手痒;浸迷于跳舞的人,听到音乐声脚底发痒。没有玩过打猎跳舞的人,就没有这个感觉,这就可以说明业的存在,和遇到现境所起的作用。
业力并不因肉体的死亡而消灭,肉体死亡之后,业力寄托于阿赖耶识中,此识复受业力的支配,再与物质结合另形成一新生命。但另形成的新生命是人是畜,是飞禽还是虫蚁,阿赖耶识本身不能自主,全受业力的牵引。佛经上说业力牵引阿赖耶识的情形是“譬如讨债,强者先牵。”那就是说那一方面的业力最重,就偏坠到那一方面去。
三界有情,因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因受苦复迷惑,这惑、业、苦三者,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但因惑断造之业有善恶轻重之分,因之其获得的果报亦有六道中苦乐之别。业识在六道中生此死彼,生彼死此,就叫六道轮回。
所谓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前三者称三善道,后三者称三恶道。
其中天道福报最厚,乐多苦少,系修上品十善所感之果。人道苦乐参半,系修中品十善所感之果。阿修罗道福报如天,而瞋恚心重,斗争不止,系修下品十善所感之果。
下三道之畜生道,愚痴无知,吞噬虐杀,系造下品十恶所感之果。饿鬼道常受饥饿,故曰饿鬼,其痛苦甚于畜生,是造中品十恶所感之果。最下者为地狱道,系造上品十恶,召此极端痛苦的果报。
然在此六道之中,各道中的苦乐福报亦繁殊万端。如人之有富贵贫贱,穷达寿夭。畜之有飞禽走兽,虫蚁鱼虾。鬼道中有无财、少财、多财诸类。天道中分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总之皆是业力之所召感,善升恶坠,理所固然也!
(四)佛教的人生观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传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了解了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后,再来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及我人立身处世的态度,这样就有了一个准则——那就是以佛性,以阿赖耶识,以业力,以因果诸立场,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我们自因果的立场来看人生:因果,具足应说是因缘果报。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基本法则,这法则的特点,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所造之因,必有所结之果;所结之果,说必有所造之因。谚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何因,得何果,这在因果法则上是丝毫不爽的。
人生的因果,有善恶两面,种善因获乐果,种恶因获苦果,因果通于三世,有因必将有果,所谓“欲问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我们现在的境遇美满,固不必踌躇满志,我们现在的境遇困苦,也无须怨天尤人 由于过去的善因使我们现在境遇美满,现在若不续种善因,未来必然困苦,由于过去的恶因使我们现在境遇困苦,现在若能努力向善,未来的境遇也必将改善。所谓鉴因知果,明乎此,对于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就可以思过半矣!
第二,自业力方面的立场来看人生:世界的美丑,人生的苦乐,皆由众生的业力所招致。前者是由于众生的共业,后者是由于个人的别业。所谓业力,也就是过去行为的结果。我人有身、口、意三业,这三业,可以为恶,亦可以为善。言恶者,意念上的贪欲、嗔恚、邪见;行为上的杀生、偷盗、邪淫;语言上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善者,意念上的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行为上的放生、布施、净行;语言上的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而这些善恶之业,也就在我人一念之间的差别。所以,如何净化我们的意识,创造我们未来生命的 环境,这是我们人生努力的目标。
第三,自阿赖耶识的立场来看人生,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万法的本源。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含有净染两面。在无始以来,它在六道中生灭相续,永无止境。它的本体,虽因污染而长在六道,但若净化亦可超登圣域;由此观之,使我们知道我们肉体的躯壳虽然 短暂渺小,幻化不实,但我们生命的本体则是永恒存在。所以人生的价值,不在目前的肉体上感官上享乐而在永恒生命本体的净化,净化本体的方法,则是以佛法上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来净除我们心识上的六弊——悭贪、毁犯、嗔恚、放逸、散乱、愚痴。这六弊净除了,我们生命的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获得永恒的解脱。
第四,自佛性的立场来看人生:我们各人所具的万性,原是万德万能,与佛无异,只因一念无明,为烦恼习气所缠缚,才轮回六道,沉沦苦海。虽然如此,但我们的佛性终无损灭,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佛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我们具有佛性,未来终当成佛,则生命的价值是何等的崇高?我们岂可自暴自弃,轻视自己?孟子说:“尧亦人也,舜亦人也,有志者当如是。”佛经上说:“彼既丈夫我亦尔。”“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应当如何的努力为善,以洗除本性上的无明烦恼,发扬本具的德能光辉。以期还我本来面目,达于觉者——佛——的境界。这是我们人生价值最高的目标。
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的人生观。它要我们鉴因如果,避恶趣善,净化生命的本性,发扬人性的光辉。果能人人如此,则娑婆国土也就会转化成微妙的净土
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是什么?
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的高度概括是‘四法印’,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的‘行’指一切有为之法,因缘形成的一切事物。有形的色法和无形的心法皆属行法。‘无常’粗分讲,有生就有灭,变化无常;细分讲,任何事物都无一刹那的恒常,在一刹那之间起着生灭的变化。前一刹那的我,已非此一刹那的我。生即是灭,生中包含着灭,生与灭之间,没有刹那的间隔。任何事物若有刹那的不变状态,就意味着「常恒’。
有漏皆苦(又叫诸受是苦)‘有漏’的‘漏’指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烦恼是诸苦之根源。大海行船,就怕船上漏水,漏水的船,若不及时堵塞漏洞,定会沉船。人的烦恼,就是使人下堕之因,下沉苦海之因。凡受烦恼心影响的任何思想行为都结苦果。
诸法无我的‘我’,指一切事物的不依因缘的独立自性和实际存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都是众缘形成之物,并无任何自性(我)实际存在的规定性,所以是诸法无我。
‘涅槃’是指生命消除烦恼,脱离业力轮回的自由平静状态,是苦海的彼岸,是世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恶业报不虚,珍惜难得的人身,皈依三宝,戒恶行善,下世求得人天之身,享人天之乐,——这是下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得人天之乐,也终究无常,要想常乐,就要出离苦海。因此,修德修慧,追求脱苦涅槃,——这是中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轮回无穷的生命逻辑中得出一切众生曾经是自己的父母的结论。为报父母之恩,放下自己的享乐,尽心尽力,为众生的利益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利乐众生,一心一意追求成佛——这是上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佛教共分大小二乘,小乘的价值观是约束自己诸恶莫作,大乘的价值观是无我无私,奉行诸善,利乐众生。佛教和其它宗教之间的根本差别是,有的宗教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生命和万物的创造者,造物主,人类的拯救者,救世主,一切苦乐靠上帝。佛教认为众生的业力创造世界,也创造自身。世界上没有造物主,生命自己是自己的创造者、拯救者,觉悟要靠三宝的启示,离苦得乐要靠自身努力。(以上是悟实法师在法源寺大殿讲课的第一节讲稿,认为佛经的启悟在于闻思修证,而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