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则悟法师接受厦门大学记者访谈录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则悟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则悟法师接受厦门大学记者访谈录

  问:法师您除了平常忙于寺院的事务以外,有没有个人的雅好呢?

  答:按照我们佛教里面讲叫习气、毛病,你们叫雅好。假如说一个人喜欢喝茶、他最爱好喝的是铁观音,在佛教里面讲,这种爱好,这种对铁观音的偏爱就是执着,出家以后呢,就要把这些自己有执着的东西,通过学佛慢慢的把它淡化掉,最后能够做到不要执着那是最好。

  问:大师您平常非常喜欢挥墨、喜欢书法,这个在您的生活中是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呢?

  答:其实我写字和书法家写字不一样。书法家写字,那是他的专业,我对于书法,写几个字啊,完全就是为了方便给众生结缘。一般信众都比较喜欢法师的书法,希望出家人写一些字给他挂在家里,家里能有一种欢喜吉祥的气氛。这完全是出于方便跟人家结缘的目的。

  问:那您的意思是说,您平常比较少临摹,是自己一种随性的发挥吗?

  答:是。

  问:那您有没有很喜欢某位书法家的字,或者是说已经不执着于这些了。

  答:书法家的字,二王的东西看的比较多。王羲之、王献之看的比较多。

  问:那么大师您从平时的练书法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答:写字其实也是在修行。写字的过程可以使人的身心静下来,现在人都比较浮躁,通过写字来调息身心是一种很好的途径。而且这个毛笔字跟钢笔字不一样,钢笔字可以写很快,毛笔字却是快不了的。所以它正是通过这么一种缓慢的过程,使我们急躁的身心安静下来。每写一幅字,这幅字就是你此时心性的流露。如果是造作、刻意追求的、非自然的东西,这个东西即使再好看,也与心性无关。它不是本心的流露,尤其跟我们佛法的理念是相背离的。那么这就跟印刷品一样,没有生命力,是不能打动人心的。你看这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在很不经意写出来的,最后却能流芳百世。你看那些造作的、刻意写出来,一般都留不下来,他为什么呢?它这就有一种生命力在里面。

  问:大师我们都知道学佛非常需要心静嘛,那除了书法以外,您还有么有别的方式来保持自己这种精进的心境呢?

  答:每天晚上都要做些功课,而且早晨和下午这五堂功课都是要做的,一般早晨四点,我们就要开始做早课了。

  问:我们都知道,佛教常说的,身在俗世,心在圣境。那么大师您心中的圣境是什么样的?

  答:追求佛道,向佛陀学习,能够使自己的身心烦恼得到淡化,最后能够得到解脱。这也是每个出家人所要追求的,解脱自己身心的烦恼,这是目标。

  问:可是目前看的话,我觉得南普陀处在厦门一个商业繁华的地带,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世俗化的旅游胜地,那您觉得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应该怎么保持南普陀这样一种清净地心境的,会不会受到一些影响?

  答: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可能你都听过也看过,现在很多的名山大川、很多的寺院都在景区当中。你讲的影响、包括说商业氛围、人员嘈杂等各种方面。南普陀,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我们把商业这块淡化到最低,我们的门票全国最低,包括香,我们都不要卖的,让他们自己去拿,也不要钱。我们去年一年的客流量,有360万人持门票进来的,香客只要三块钱就可以。我们都有意把商业氛围淡化掉,提升佛教文化品位。另外就是人那么多,尤其是出家人,通过佛门功课方面的训练,佛法不离世间,人再多,你如果引导好,正确处理好,就是最大的修行。深山藏古寺虽然清净,但没有这种修行快。

  问:就是以入世姿态,但是一种出世的心境?

  答:是的。就是这么一种繁杂的环境来的时候,你的心境是怎么样,你这个时候的清净有没有被动摇,我们就是要在这种繁杂的氛围里,保持一种自己清净的心。这个是很难的,这是一个修行的很好的因缘。

  问:就是更考验人?

  答:那是的。

  问:还想问一个关于南普陀的问题。从历史上来看,还是目前状态来看,无论是佛教影响力还是传播力度,台湾的佛教都比大陆的发达很多,那南普陀出于闽南这样一个非常区域,您觉得南普陀在两岸的文化传播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答:两岸的佛教,都是一脉相承。台湾佛教是从大陆传过去的,台湾的高僧大德也是从大陆这边过去的,所以两岸佛教是有很多相同点的。至于南普陀寺,在两岸交流方面、共同发展提高方面,在两岸发展这个共同的因缘下,他应该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窗口角色。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台湾也是提倡“人间佛教”的道路,那么大陆也是“人间佛教”的道路,“人间佛教”是谁提出来的呢?是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在南普陀寺担任过两任方丈,当时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这种理念,“人间佛教”是在“人生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他的根源还是在这里。

  问:那您觉得在一些具体的措施方面,南普陀可以以一些具体的方式来促进吗?

  答:我们一直在做,包括2003年两岸四地的祈福法会,截止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三场传灯法会,金门、澎湖佛教大德,他们都有过来。08年的时候,我们又组织了一个团去台湾进行交流,讲经弘法。应该来说,现在这个两岸,尤其是南普陀寺跟台湾佛教,交流相对频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很认同南普陀,包括说这些高僧大德啊,很多的前辈啊,他们都是从这里出去的。在这种因缘之下,我们很多的方面都可以做进一步的交流,像佛教的教育啊、佛教弘法、佛教管理、佛教慈善啊……都可以相互做一些交流。

  问:那您个人,有没有感觉到大陆佛教和台湾佛教之间,有没有哪些差异?

  答:那当然有差异了。大陆佛教,他很多的寺庙都还是保持十方丛林的一种模式。台湾佛教山头子孙的体系比较多,这个十方的丛林模式,现在在台湾很难找得到的。这就是差别之处了。

  问:那您感觉以台湾这种发展模式适合大陆吗?要引到大陆吗?

  答:我想说,任何东西,它不可能全搬,它只能作为一个相互借鉴。

  问:还有一个是比较顾及到大师您个人方面的问题,目前科技这么发展,有很多科技的产物,大师您是怎样对待这些科技的产物呢?

  答:我感觉任何的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不在于这个产物本身的好坏,而是使用它的这个人。假如说这个电灯,如果为了弘法利生,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事情,那么用这个灯光做一些阴暗的东西,当然是不好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包括这个通信啊,电话,如果说能用电话来弘法处理一些事务,有利于众生,有利于社会方便的,都是很好的事情。佛教是在发展、在变化的,佛教也像人一样有生老病死,佛法它是没有生老病死的,法的真理是常住不变的。所以呢,这个佛教既然有生老病死,就会受到时空的影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那么,佛教便应该要契理契机,契合改革和时代的发展,契合众生的所需。至于你刚才所讲的,什么现代的通信啊、科技啊、设备啊,这个日常用具啊……这个问题,因为现代人对佛教不太了解,所以比较关注。佛陀时代的印度佛教是三衣一钵,出家人只要有三件衣服就够了,印度出家人托钵乞食,一大早就拿个钵到村庄里托钵乞食去了。到中国来,你如果三件衣服,在北方,哪里受得了?那托钵乞食,谁会给你饭吃?所以说这个国情、人文、民族、文化不一样。佛教到了中国以后,根据中国的根性、习俗、民族文化,发展成为了一个中国佛教,但是呢?唐朝佛教、隋朝佛教、宋朝佛教、明代佛教、清代、民国、包括现在,它一个朝代,一个时代,佛教布教形式,管理的方式,运作的方式都不一样。如果一成不变的话,佛教早就灭掉了。佛教做为一个社团,作为一个教派存在,它必须要体现出它的价值,要借用社会很多的一些比较成功的方式和方法,来把佛法的理念,通过现代的一些科技来弘扬开来,弘扬出去,这样佛教才有生命力。假如说,我们不用电话,你们今天怎么能找到我们啊?这就是一个方便。若说佛陀在世没有电话,我们现代的出家人也不用电话,那么你很快就会在这个社会上被淘汰。所以我想说方式、方法不重要,佛教重在讲发心,重要的是你的目的是什么。

  问:那比如说,我们用这些科技手段、科技产物的时候,会不会对佛教原有的一些生活有一些影响呢?就是有时候,在利用这些科技产物的时候,会过于依赖,会影响到原有的心境?

  答:这个重点在于用的这个人自己,通过这些科技,这些设备,目的是为了弘法,这个就是好的;他依赖这个东西,如果是仅仅出于对这个东西的爱好,例如说,有人买这台相机也好,买那台相机也好,完全是为了对相机本身的痴迷与研究,这便是一种习性的呈现,这个是跟佛教的根本理念相违背的。

  问:那我们还都知道南普陀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闽南佛学院,

  答:是。

  那法师能不能在这个方面给我们做一些介绍呢?

  答:闽南佛学院现在在大陆是历史最久的一所佛学院。它创办于1925年,已经是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这个佛学院现在在全国是规模最大的,人数也最多,师资力量也是最雄厚的,现在有研究生学历。闽南佛学院办学比较开放,包括你们厦门大学的教授,清华的教授、北大的教授、复旦的教授、南京大学的教授、包括那个四川大学的教授,都有在这边担任客座教授,所以说,它现在在全国,也是影响力较大的一所佛教院校。

  问:还有我们关于中国佛教的发展有一些问题。在您的那个论文《佛教需要新世纪的百丈清规》一文中,提到要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寺院,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您是怎样实施您的这些理念的呢?

  答:这一块是个大问题,这个论文提出来的是一个观点,具体操作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应该来说,也是中国佛教的一件大事。我提的这个问题其中一点,就是佛教要有一个统一的、大家比较认可的一个制度。现在各个寺院,不管着装颜色也好,行持方法也好……各做各的,都不太一样,统一起来的话会更有利于佛教发展。

  问: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就是闽南地区也是,老一辈的人对佛教的了解会更多,更加虔诚,但是说,到了比如说我们这一辈的话,就会感觉对佛教的了解,对这个文化的了解比较淡化掉。为什么在生活中发现,这个传播会有断掉的感觉?

  答:这个跟你们受的教育有关系。这几年比较好了,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复兴。以前是比较注重西方文化,就是淡化了自己的传统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讲,就是儒释道三家,简单说来,儒家是治国平天下,讲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家庭伦理、做人的道理;道教就重于养生,修身养性;佛教,它是从根本上,从心灵上解决问题,佛教是治心的。那么我想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己家里的文化,应该要学好,这是根本。如果你对自己的东西不了解,外面的东西学得再好,也跟没有了根一样,没有了家一样。提倡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你刚才讲的这一代人,他其实不仅仅是对佛教文化的淡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淡化。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倡和复兴,将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问:就是我们搜集了一些同学的问题。就是有很多海外同学啊,来厦门之后,对一个现象不大了解,也有一点疑问,就是在他固有的观念里面,僧人出家以后,应该在清静之地,远离尘嚣,这样修行。可是他们经常会在一些繁华的商业区见到出家人,我想,您能不能就这个问题,对他们做一些介绍或者解释。

  答:首先的话,为什么会给大家造成“出家人应该是在深山里面修行”这种固有的观念,这说明世人对佛教的历史是不太了解的。隋唐时期,社会的士大夫、官宦人家,如果能够与出家人结识相交,这一辈子都是很荣耀的事情。隋唐时期,出家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他的学识、修持影响很大,他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佛教到了清朝就慢慢没落了,到了民国时期,佛教基本上已病入膏肓。那么怎么办呢?只能够隐到深山里面去。因为你在人比较多的地方立不住脚。为什么立不住脚呢?因为你没有把佛教价值提供给社会,就只能到山上去了。你包括民国时期提出来“庙产兴学”,把寺庙改成学校。如果你们看过佛教史就会知道。因为民国离我们比较近,民国传下来的东西,到现在还是有影响的,所以大家会认为,出家人就应该是在深山里面的,其实按照佛教的根本教义,住在深山里面修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佛陀要求出家人学“五明”,医方明、声明、工巧明、内明、因明。什么叫“五明”啊?就是出家人应该学这些世间所有的学问,建筑学、语言学、哲学、文学、医学……佛陀在世的时候,要求弟子这些东西都要学的。为什么呢?只有你自己对世间所有的东西都通了,你才有办法去引导世人,是不是啊?你只懂得佛学,其他东西都不懂,那怎么样去引导人家啊,很难啊。所以说,出家人应该是很博学的,很有学问的一个人。现在这个社会是很繁杂的,如果出家人外出买点东西是正常的。但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社会上假和尚很多,假和尚我们也很头痛的,他们穿着出家人的衣服,看上去是一样的,却是整天在外面晃啊。我们寺庙,管理还是比较严的,我们进出时间都是有约束的,而且出家人每天有很多功课要做。对于假和尚这个问题,只有社会相关部门来约束他,作为佛教的话,我们只能呼吁。

  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从一些古籍或电视中就会知道,僧人在犯戒的时候,在古时会有面壁啊、杖刑啊……现在还有这些惩罚方式吗?

  答:那个是以前的方式,现在有现在的方式。那个也不是佛陀在的时候就有,那只是佛教发展到了中国,在那个时期所产生的。其实每一个时代,他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现代人依靠寺院的清规戒律,有现代人的处理方式。

  问:那么他们还有,比如说现在还有苦行僧吗?

  答:有啊,有苦行僧的。

  问: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答:比如说闭关,我们后山有个闭了九年还没有出来的。闭关就是苦行苦修。

  问:就是我在您博客的一篇文章里看到,就是您说,佛教要弘法利生,也说过佛教也是让人成佛的宗教。就是我感觉前者更像是度人,后者偏重于自度。那么您觉得在修行的过程中,度人和自度都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答:这两个不能分开。佛教讲这个“空”“有”是同时存在的,要把两个分开那就不对了。我想说,在度人的过程中,他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为了更好的度人,其实这个两个是并行的。这两个就像你们现在在当学生学习一样的,现在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也可以边学习边服务。你看你们既是学生又是记者,这就是并行啊。这个其实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因缘,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条件,完全可以并行做的。在处理任何事情当中,心态很重要,好的事情产生的时候你心态是怎么样的,不好的事情产生,你这个时候的心态又有怎么样的变化……通过弘法利生,参与处理事情的同时,自己的心性也会提高,不一定是坐在那里才是修行,应该是同时都可以进行的。

  问:那么遁入佛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修行,修成正果?

  答:修成正果,最终也是为了度化众生。弘法利生是出家人的本务。出家人一辈子做的事情就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社会要有资粮啊,没有资粮,如果自己定力不足,遇到眼前的一些景象,自己都迷惑掉了,还说什么服务社会。在社会这个繁杂浮躁的环境里,不管任何境界现前的时候,都能保持自己的定力,一如既往的为社会服务,这个是根本。

  问:既然这些事本务,又是为了服务社会,那么僧人从政的话,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答:僧人从政?没有啊。

  问:因为我看您简历上有厦门市人大代表。

  答:它这个不叫从政。人民代表大会需要有很多界别的代表组成,宗教界、法律界……我们就是宗教界的代表,那么在开会的过程中,我可以以宗教界的角度提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就宗教这一块如何能更好的发展啊……只是提一些建议而已。

  问:也就是一个名义代表之类的。

  答:是的,就政府角度来说,也是对佛教的重视,也是对我们这个界别的肯定。

  问:那就是在现代佛教的这个现状中,政府对宗教的介入会不会很多呢?

  答:应该来说,这几年大陆的宗教发展是很快的。我们实事求是来讲,任何事情都不能全搬。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国情,宗教也是一样。你不可能完全搬西方的东西,西方的亦不一定全好,任何事物都有利弊。所以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一些实际情况,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问:那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面对科技这样一种发展,佛教怎么能更好的与现代化发展相融合呢?

  答:我想说这两个不相矛盾的。科技再发达,只是从物质上的,你们现在这个生活水平提高了,交通便利,生活快捷……物质享受再发展,但精神上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想说,佛教在任何的时候,应该扮演自己这方面的服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物质再发达,如果没有精神上的引导的话,是会出问题的。“和谐社会”,就是需要从人的心灵上出发,这个才是根本,外表和谐是假象,只有心灵和谐,外表和谐才真正庄严。心灵的和谐,则可以通过佛法的力量,佛法的理念做一些引导。所以说佛教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不相矛盾的。

  问:那就最后的话,您对我们说就是这个佛教的文化,就是想在家修行的人,包括我们同学中都会有这样一些人,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渠道。

  答:像你们这种在校大学生,首先的话,应该很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以后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这是根本。如果对佛教想了解,现在有很多渠道,网络啊,通信啊……都很方便。我建议你们首先从佛教的理入,“理论”的“理”,“介入”的“入”,你们知识分子这个层面,跟一般信众的层面学习佛法可能不同,从佛法的理论上开始介入。由理而入,这是最好的。你们都是知识分子,都有这个条件。从佛法的理念来介入,先把佛法的理念了解清楚,整体感觉这个是不是我所需要的,而不是麻木地去信。就像我们去百货商场一样的,你可以先逛一圈,里面是不是有我所需要的,佛法是完全要靠自己的智慧来抉择。你感觉这里面有我所需要的,对我的人生、事业、做人啊各方面都是有帮助的,那么你就可以花一些时间对佛法进行了解,我们要智慧的抉择它,由理而入,学完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修行方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