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北京的佛教寺庙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源寺   法源寺是北京现存最古的巨刹,在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占地约6700平方米。始建于唐初。原名悯忠寺,明改崇福寺,清雍正十一年(1735)改建后更名为法源寺。   该寺坐北朝南共四进院落。第一进有天王殿,内供奉布袋和尚和铜铸四大天王造像。第二进有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两菩萨,为明初造像。抢厦梁上悬挂乾隆御笔“法海真源”匾。第三进有观 音阁(又称悯忠台),陈列历代石刻,阁后为毗卢殿,供奉明代铜制五 方佛像,其中层为四方佛,佛面各向四方,上层为毗卢佛。再后是大悲坛,陈列唐和五代人的写经,宋、元、明、清版经文。四进为藏经馆, 陈列东汉、东吴、北魏、北齐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为珍贵。法源寺历经火灾、地震及战乱破坏,多次重修但寺址未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拨专款二次修缮,并于此设置了中国佛学院和中 国佛教文物图书馆,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亚洲11个国 家和地区的佛教会议在此召开,1980年鉴真和尚塑像由日本回国在此展出。现该寺是北京地区佛教徒活动的重要场所。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阜成门内大街东口,历代帝王庙以东,是北京著名的寺院之一,是现在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广济寺始建于金代,距今已有800多年。明天顺年间僧人普惠重修。明成化二年(1466)赐名"弘慈广济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整修,增建御制碑文匾额和御临米的"观音",并增塑了释迦牟尼等鎏金佛像。寺中旧有古树一棵,树旁立石碑上刻乾隆帝御制《铁树歌》。后因火灾该寺曾进行过多次重建和修缮。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和1972年曾进行过两次大的修整,使古刹恢复了往日的风彩,保持了宏伟肃穆的风貌。 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潭柘山山腰,距市区45公里。潭柘寺始建于晋代(265-420)当时叫嘉福寺,唐代叫龙龙泉寺,金代重修之后称大万寿寺,元、明、清三代都有修建,清康熙重建赐名岫云禅寺。寺名历代更改不一,独潭柘一名,传久不衰。潭柘寺是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而得名。   北京流传着"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说法此寺之古,可想而知。 潭柘寺的建筑布局分为三格:居中的一路是佛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在这组建筑内有许多古物和美丽的传说。如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的塑像。    据说妙严公主曾削发居此,每天早晚都要礼拜砖都快磨穿了,时间之久,由此可见;还有大雄宝殿东侧有棵古老的银杏树,俗称"帝王树",西侧与其对称的一棵叫"配王树"。中路松树特别粗大,高入云霄,还有婆罗树,玉兰树和其他各种名贵花木。从后殿毗卢阁下望可俯瞰全寺景观。寺中龙王殿的廊子里还还有潭柘寺的一宝──石鱼。它是一条长约1.5米,重达75公斤的石雕大鱼。这鱼远看似铜,击之能发出清脆的乐音。古人说它是南海龙宫的一宝,其实它是一块含铜量较高的陨石,原来的石鱼已被毁掉,现在的石鱼是复制品。   东路是行宫,清代皇帝游山到此休息。此路最为著名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流杯亭了。亭内悬挂着乾隆帝亲笔写的"猗亭"横匾。南看象龙首,北看似虎头。引泉水入沟内,经曲折的水槽流出.流杯亭内水槽宽约10厘米,如将酒杯放入水槽,酒杯随水漂流,游人坐在不同位置可取杯引酒。这种流杯亭在北京共有四处,其中以潭柘寺和中南海的流水音最为有名。   西路是一些散落的径院有圆形,方形的佛殿建筑物,庄严美丽,最高处是观音殿,殿角系以铜铃,微风吹拂发出清脆的声音。 碧云寺   碧云寺位于香山东麓,始建于元代至顺年间,初名碧云之庵。明正德十一年(1516)扩建改庵为寺。清乾隆十三年(1748)在原来的基础上兴建了金刚宝座塔、罗汉堂等。新中国成立之时,该寺殿早已破烂不堪;1954年人民政府大力进行整修并重盖了孙中山纪念堂,使寺内建筑焕然一新。   走进碧云寺雄立高台的山门后面,共左右各有明代塑造的两尊金刚力士像(俗称哼、哈二将)每个高4.8米。两侧配建钟鼓楼,正面就是天王殿,殿内原有四大天王像,高2.5米。传说他是弥勒的代身,所以后人塑像作为弥勒供奉,这尊铜弥勤佛像为明代制造。由天王殿入内,就是第二进院子,这是全寺的主体。主殿有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的塑像,还有唐玄奘取经的故事的雕塑等,殿是木结构明代建筑,内部的佛像,塑像和藻井都极其精美。   寺的南院主要建筑是罗汉堂,堂顶有五个小白塔(四周四座, 中间一座稍大些)。堂内紧紧地排列五百尊木制涂金的罗汉像和七尊佛像及一尊一尺多高的济公像。关于五百罗汉有两种说法:一是参加第一次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男僧;二是常随释迦牟尼听法传的五百弟子。碧云寺罗汉堂 的五百罗汉依照乾隆帝亲自拟定的名单和顺序排列,每个罗汉前均立有漆金神牌,上面写着罗汉的名字。乾隆帝把自己也封为罗汉,起名为破邪见尊者。对于济公在罗汉堂内没有座位的说法是:他来迟了,五百个座位已占满,只好置身梁上。   五百罗汉堂的北面是普明觉妙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其灵柩曾停放在此。1929年5月灵柩移往南京的紫金山中山陵安葬。他的衣冠封存在金刚座塔正台基的拱门内。1954年对这座殿进行大整修,辟为孙中山生平展览室。殿内有一座孙中山半身像,还存有一具当年苏联政府赠送的玻璃棺,殿内还有孙中山先生的遗嘱等资料。纪念堂两侧有两个展览室第一室陈列着孙中山先生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资料和照片;第二室陈列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活动情况的资料和照片。 卧佛寺   卧佛寺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距市区约2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据元史记载:当时铸铜像冶铜50万斤,用工七千。铜佛身长5米作睡卧式,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卧佛后面围坐着12圆觉菩萨,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涅磐于婆罗树下,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此外寺内还种有几株婆罗树,每逢春末夏初之际,白花盛开,花朵如同无数座洁白的小玉塔倒悬枝叶之间,别有情致。 大钟寺   大钟寺位于西郊北三环路。原名觉生寺,因寺内有500多年前的永乐大钟而闻名与世,俗你大钟寺。该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山门上青石匾额四周刻有9条穿云飞龙,正中为雍正御笔"敕建觉生寺"是建庙时的原物。寺坐北朝南依次为影壁(已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大钟楼及东西藏经楼、配殿等。   大钟在寺的后院钟楼上。楼高16.7米,上圆下方,四面有窗,铜钟相传为明代永乐年间姚广孝所铸,是600年前的古物。钟高6.94米,最大直径为4米,深0.7米,总重量为46.5吨,被誉为"中国钟王",钟声洪亮数里可闻,钟体内外铸有《华严经》全部80卷文字共23万之多,全用楷书书写,故又名"华严钟"。   现大钟寺内设中国古钟博物馆,馆内陈列古钟近百口,除永乐大钟外,其中还有最古老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钟。在大钟寺内的几个大殿内布置有《大钟寺历史沿革陈列》、《中国古钟发展简史陈列》、《中国铸造工艺发展简史陈列》、《永乐大钟历史沿革陈列》和《永乐大钟佛经铭文陈列》,两侧开辟为"钟廊",陈列历代古钟。 云居寺与石经山   云居寺位于房山区石经山,距市区75公里,是历史上的佛教胜地。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正年间。寺门朝东,寺的中路原为六进殿宇,最前面是天王殿,拾级而上是毗卢殿,殿的两侧是鼓楼和钟楼,再往上是释迦殿,旗檀殿,药师蓼和弥勒殿。在这些殿堂的两侧建有僧房、文殊殿和方丈院等附属建筑。云居寺的最高处是大悲殿,它与说法堂、藏经阁浑然一体,构成全寺规模最大的殿宇。   云居寺最为著名的是该寺对面的石经山所藏《房山石经》,是中国唯一的石刻大藏经。经文都刻在石板上,分别藏在九个岩洞内。《房山石经》始刻于隋,成于明,历时千年,堪你世界杰作。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云居寺所藏石经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到现在还完好保存的石经就有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八块。  1961年,国务院将云居寺遗址,两座辽塔、八座唐塔、藏经洞和石经,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并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先后对辽代北塔进行了加固维修,为保护石经板盖了经板库,并决定在1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将石经重新回归地下,以使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贵文物代代相传。 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广安门外北滨河路,建于辽代。天宁寺在北魏孝文帝时叫光林寺,隋仁寿二年改名弘业寺,唐代叫天王寺,以后历代都进行改建和修缮,寺的名称也更换了几次,到了明永乐二年(1404),才改名为天宁寺。   天宁寺塔是北京现存古典建筑中最古老的一个;也是中国现存的密檐式砖塔中比较典型的一座。据文献记载,这座塔隋代已有。但是,现存的天宁寺塔是辽代所建;个别细部还在明、清时重修过,这个塔经过900多年风霜雨雪的考验,依旧完整美丽,实为今日北京最珍贵的建筑艺术遗物之一。   天宁寺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建于一方形砖砌大平台上,两层八角形基座,基座之上为平座,平座之上用三层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以上即十三层塔檐,檐下均施仿木结构的砖制双抄斗拱,各层塔檐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每层均系缀风铃,每逢风起,便发出清脆的铃声。塔顶则以宝珠形的"塔刹"而结束,"刹"即佛教的象征(1976年唐山地震时将塔刹震落)。 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石景山翠微山南麓。该寺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正统八年(1443)竣工。这所庙宇规模宏大,以壁画精美闻名 于世,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法海寺大雄宝殿内的九铺壁画,其中佛龛背壁三铺是壁画中的珍品,绘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中间的水月观音画,半身裸露,肩披轻纱,胸佩璎络,屈右膝盘左腿而坐,右手臂轻置脖上,神态文静庄重。大殿两侧壁上是以莲花托体的如来,飞天等为主,并绘以大牡丹、月季、菩提、芭蕉等花卉为衬托,画面祥云缭绕,很象传说中的"梵天佛地"境界。殿后两侧是由帝后,天龙八部和鬼众等36个人物组成的"礼佛护法图",人物最高达1.6米,这些壁画是明代壁画的代表作,寺内除壁画外,还有寺史展览和其他壁画的照片150多幅。 红螺寺   红螺寺位于怀柔县城北7公里的红螺山之阳。寺西500米处曾有一泓泉水,名曰"珍珠泉"。据传泉中有两只大螺蛳,其色殷红,每到夕阳西下,螺蛳便吐出光焰,红光熠熠,百里可见。红螺山,红螺寺便由此而得名。红螺死后,葬于寺内,并建两座宝塔以志纪念。   红螺寺始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改为"护国资福禅寺"。公元1663年康熙皇帝来此,建山亭,设御座,植果竹,寺庙规模扩大,当时寺庙地产3.65万亩,僧人300多,庙场占地方园4平方公里。解放后,这里曾设师范学校直至80年代初,近年来这里大力修整开辟为一处新的旅游景区,并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正门台阶两侧各有两株古槐,据说这四株古槐已有2000多年的树龄了,然而现在仍然挺拔雄伟,枝繁叶茂,主干大者直径达1.6米。此外寺内还有近千年的银杏树和平顶松、紫藤。每到暮春时节串串紫玛璃似的藤萝花挂满枝头,浓郁的花香溢满全寺,是北京地区绝景之一。红螺寺历代是佛教圣地,高僧频出,传说佛法超凡。据《念诵仪规》中记载13位西天东士历代祖师中第12位"红螺资福醒公大师"即出于此寺。   红螺寺又是为其他寺院培养方丈,住持的重地,因此,该寺远近闻名,香火极盛。 红螺寺环境幽雅,群山环抱,这里野生动物也较多,有狐狸、狍子、野兔、野鸡以及多种鸟类,寺南还建有红螺水库,可划船,游泳和垂钓。 大觉寺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花和环境的清幽而著称,寺庙坐西朝东,殿宇依山而建,自东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天量寿殿,大悲坛等四进院落组成。此外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寺内 供奉的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阳台山清水院创 造藏经记》碑,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贵文物。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一股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绕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00年上下,堪为 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 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 “古寺兰香,鼠李寄柏,碧韵清池,灵泉泉水; 松柏抱塔,老藤寄柏,银杏树王,辽代古碑。”号称大觉寺八绝。 雍和宫   雍和宫建于清康熙三十三(1694) ,是雍亲王胤真的府邸。乾隆九年 (1744)将其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 庙,成为格鲁派在北京地区最大的喇 嘛庙。   雍和宫内供有众多的佛像,造型优美,主动传神。 同时还保存有大量的唐卡、字画、服饰、民族生活用 品、法物、法器等。尤其是释迦牟尼佛像和41幅《释 迦牟尼源流》唐卡等,均为珍贵文物。紫檀木雕刻的 罗汉山;白檀木雕刻的弥勒大佛;金丝楠木雕刻而成 的旃檀佛龛,被誉为雍和宫内的木雕“三绝”。 妙应寺   妙应寺由寺院和塔院组成,寺院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和七佛宝殿以及西侧的配殿、厢房,塔院的红墙围成一个单独的院落,四角各建一座角亭。白塔位于院中央偏北,塔前建有《具六神通殿》。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 (公元1275年) ,由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录奉敕主持修建,因塔身通体皆白,俗称白塔。塔体为砖石结构,通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基底面积810 平方米;塔身为复钵体,塔刹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下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在“十三天”之上置一巨大华盖,周沿悬挂着36片带有佛像和佛字的华幔 ,下面各系一个风铃 ;刹顶为铜质鎏金空心的小型喇嘛塔。   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云居寺与石经山   云居寺位于房山区石经山,距市区75公里,是历史上的佛教胜地。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正年间。寺门朝东,寺的中路原为六进殿宇,最前面是天王殿,拾级而上是毗卢殿,殿的两侧是鼓楼和钟楼,再往上是释迦殿,旗檀殿,药师蓼和弥勒殿。在这些殿堂的两侧建有僧房、文殊殿和方丈院等附属建筑。云居寺的最高处是大悲殿,它与说法堂、藏经阁浑然一体,构成全寺规模最大的殿宇。   云居寺最为著名的是该寺对面的石经山所藏《房山石经》,是中国唯一的石刻大藏经。经文都刻在石板上,分别藏在九个岩洞内。《房山石经》始刻于隋,成于明,历时千年,堪你世界杰作。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云居寺所藏石经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到现在还完好保存的石经就有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八块。  1961年,国务院将云居寺遗址,两座辽塔、八座唐塔、藏经洞和石经,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并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先后对辽代北塔进行了加固维修,为保护石经板盖了经板库,并决定在1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将石经重新回归地下,以使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贵文物代代相传。 戒台寺   戒台寺又称戒坛寺,位于北京西郊马鞍山上.距市区35公里,从潭柘寺去约有5公里山路。寺内有中国寺院里最大的戒台。与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中的戒台并称中国三大戒台。戒台是佛教寺院向信徒传授戒律的地方,只有大的寺庙才设置。北京西郊的戒台寺始建于唐代(622年),旧称慧聚寺。辽代(916-1125)高僧法钧来寺开坛讲授戒律,在这里营造戒台。当时,准备皈依佛门的人纷纷来寺学习经文和戒律,事后到潭柘寺楞严坛进行考核,合格者准许出家,并能成为游方僧人。从此戒台寺名声大震。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又进行了修整,曾改名万寿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进行扩建,当时全国许多游人、僧人都慕名而来听戒。    戒台寺的正殿是大雄宝殿,前面是天王殿,后面是千佛阁。戒台殿在寺的西北院内。殿内巨匾是乾隆亲笔所题"树精进幢"。现在戒台是明代所建,成正方形,每边三丈长,一丈多高,共分三级,用汉白玉砌成,四周雕有莲瓣,浮云等图案,刻工十分精细。    殿堂四周分布着许多庭院,各院内有精美的叠山石,葱郁的古松古柏,加上古塔古碑,山花流泉,显得格外清幽。寺中著名的树木有"自在松"、"卧龙松"、"九龙松"和罕见的"活动松",你随意拉动它的哪个松枝,整棵树的枝叶都会跟着摇动,好象一阵狂风正在袭来似的,活动松远在200多年前就已闻名,清乾隆皇帝在此还留下了一座"题活动松诗"的石碑。 十方普觉寺   十方普觉寺又名卧佛寺。位于西山北的寿安山南麓,距市区20公里。唐贞观年间(627—649)建。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妙足”、“知足”。寺内原有唐代塑造的一尊檀香木卧佛。1320年元代硕德八刺(英宗)继位,在兜率寺的旧址上扩建。名昭孝寺,后改洪庆寺。1321年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槃铜像和12弟子的泥像。殿门横匾上书有“性月恒明”。意为月亮如佛性,光辉永照。明代重修过5次,英宗、宪宗、武宗、世 宗、神宗都到过卧佛寺,崇祯年间,改称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后,改今名,由于寺内供奉有一尊铜卧佛,故俗称卧佛寺。有人认为卧佛寺就是《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地上原型。寺坐北朝南,由3组并列院落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额题“智光重明”,四柱三楼灰筒瓦顶。牌坊过后是长百余米的坡道,坡降12米,两侧古柏4行。主要建筑有琉璃牌坊、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和藏经楼等建筑。楼后傍依山岗,由石级登上山顶,建有亭台,可俯览全寺。两侧围以廊庑、配殿、客堂和方丈室,把3座院落联结成一个整体,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这种平面布局在北京一带较少。寺内还栽有两株娑罗树。近处有樱桃沟景点。 琉璃牌坊山门殿前耸立着一座四柱七楼的琉璃牌坊。琉璃牌坊的正面额“同参密藏”。碑坊的背面额“具足精严”,均为清高宗御笔。牌坊后有一半圆水池,水池两侧有钟、鼓楼,上有石桥通山门殿。 山门殿殿内有哼哈二将。   四大天王殿按佛经的说法,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刚,住须弥山。殿内所塑四天王像。四大天王各有一个从者,还各有91子,辅佐四大天王各守一方。四大天王殿还供有韦驮,为佛教守护神之一。居四大天王32将之首。自唐初以来,即被安置于寺院之中。三佛殿卧佛寺内最主要殿堂,因供奉三世佛得名。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一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即燃灯、释迦、弥勒。一谓三个佛世界的佛,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卧佛寺所供奉的就是后面这三世佛。在约1米高的须弥座上,三尊2.5米高的泥塑贴金佛像端坐在莲花座上,殿堂的两傍是彩塑十八罗汉。檀香木雕唐代卧佛像原在三佛殿,明末清初不知去向。三佛殿有东西配殿,东配殿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供奉“达摩祖师”和“地藏菩萨”像。 卧佛殿面阔3间,绿琉璃筒瓦黄剪边单据歇山顶,两侧楹联为慈禧所书,殿中为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卧佛。卧佛于元至治元年(1321)铸。佛身长5.D米,用铜25000公斤(25吨),铸铜用工7000个。铜佛作睡卧式,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卧佛后面围坐着12圆觉菩萨,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涅槃于婆罗树下,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殿外左、右各有一碑,居右者是1734年所立,居左者是1749年所立,碑上刻有卧佛寺的简史。 配殿原有数十个大橱,皆藏着一卷一卷的经文,平时打封上锁,每年6月24日晾经时,才启封开锁。1966年佛经被毁。东路院原为寺憎起居处所,从前向后依次是大斋堂、大禅堂、霁月轩和清凉馆,均为四合院形式院落。最后有供奉寺内开山祖师的祖师院。 西路院原为皇帝避暑行乐兼理政事的三座行宫院。最前边是一行宫,迎面是座假山,穿过假山、石桥、垂花门进入行宫正院。行宫也是采用四合院带回廊的建筑形式。沿廊北行,进入二行宫院,院内叠起纤秀的假山。再北边是以水作景的三行宫院,院内东西是外封内敞的游廊,正面为一背靠山崖的敞厅,厅前是一个四方的鱼池。 后分别称作“凌霄阁”、“万松亭”、“龙王堂”。 灵岳寺   灵岳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5公里的白铁山上。灵岳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辽代重建,称“白贴山院”,金称“灵岳寺”。寺院处于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南向,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寺南部山门两侧为钟鼓楼遗址。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殿内旧供奉四 天王、韦陀、接引佛塑像。释迦佛殿,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达100余平方米。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殿内旧供奉一佛二菩萨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1954年拆毁。寺内现存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灵岳寺记》碑,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灵岳禅林碑记》。 万佛堂孔水洞   万佛堂孔水洞位于房山区西北云蒙山南麓、河北镇万佛村西约200米处。万佛堂建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创建于唐玄宗时期(713—756),原名龙龙泉寺,后改大历禅寺。现存的万佛堂为3间无梁殿,歇山顶。门循上嵌 有四周浮雕莲花瓣石匾。殿内正面和两山墙下端镶嵌的 “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高2.4米,由31块长方形 汉白玉浮雕而成。是唐代浮雕艺术的代表。孔水洞由人 工砌成高大的券口,是天然溶洞,洞内有泉,可乘舟驶入。 离洞口不远的石壁上有隋唐时代的造像和刻经。造像高1米,宽2.5米,依岩开凿,总计6尊,与云岗、龙门石窟相似。1982年该洞一度干涸,曾出土动物化石、铁器和7条唐代金龙。万佛堂孔水洞的两翼各有一座塔,左翼是小龛密布的花塔,辽代创建,通高约20米。右翼名叫“龄公和尚舍利塔”,创建于元代,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通高约18米。万佛堂孔水洞是房山石经早期刻经地点之一,在 “房山石经学”方面占有重要位置。为北京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宝应寺   宝应寺在宣武区登莱胡同29号。相传是唐刹。原有明万历中编修顾秉谦重修宝应寺碑及万历三十二年铜钟1口。寺旁有明司礼监王安墓。清末改为山东登莱义园。现四大殿及偏院仍在,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灵严寺   灵严寺位于门头沟区齐家庄乡齐家庄村。唐武德年间始建,元至正年间重建,明永乐年间为尼姑寺。寺北所踞山名金柱山。寺院南向,原有山门殿、钟鼓楼、太子殿、伽蓝祖师堂、大雄宝殿以及两厢配殿十数间,抗战期间被日军焚毁,只余大雄宝殿。殿的整体建筑体现元代手法和工艺。殿顶及山墙等经过清代改建。殿内旧供奉释迦佛像,两侧铜菩萨像4尊,佛前小佛像4排,多达50尊。殿 东侧塑刘备、关羽、张飞像,置于龛台内,西侧有如来佛龛,佛像背光上顶金翅鸟。灵严寺内现存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灵严寺记》碑。嘉靖六年(1527)《重修灵严寺碑记》。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顺义县城。又名龙兴寺,俗称东大寺。唐大历五年(770)以前建,寺内有唐代开元寺碑、金枢密副使王晦之碑。据《金史》列传记载:贞佑二年(1214),元兵围顺州城,王晦率兵团守,城破被杀。后人乃于其死节之处,刻石立碑。明清,寺庙内曾经是官府举行重要的礼仪之所。庙宇建置有山门、月台,大殿两进。后殿仍存。 崇效寺藏经阁   崇效寺藏经阁位于白广路西祟效胡同内。唐贞观元年始建,明天顺年间重修,嘉靖时于寺中建藏经阁。崇效寺更以育花著称。清初枣花出名,中叶以丁香后来又育牡丹,以墨牡丹闻名。现仅存一座明代建二层带楼廊的藏经阁。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凤翔寺   凤翔寺位于怀柔县城东南十里的仙台村内。唐朝始建。原名“仙圣传院”,金代时改为“凤翔寺”。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嘉庆年间,现存大殿。殿南向,面阔3间12米,进深7米,高约7米,硬山调大脊,5架梁,大殿建筑80平方米。左右各有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有3间。院内有古柏两株,径近2尺。圭首方座青石的重修凤翔寺碑,立于大殿前面。东厢房北山墙处存有大钟一口,万历年铸成,高约1.3米。大门外有辽代经幛两尊。 万寿寺   万寿寺位于长河广源闸西侧,是京西著名古刹。建于唐朝,称聚瑟寺。明万历五年(1577)重修,改名万寿寺。主要用做藏经卷。后经板、经卷移至番经厂和汉经厂,万寿寺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万寿寺行宫,在西跨院增修千佛阁和梳妆楼,成最后格局。寺分三路,中路为主体,西为行宫,东为方丈院,共占地31800平方米。中路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寿阁、千佛阁及碑亭。两侧有配殿配房。天王殿东西侧有钟鼓楼,曾放永乐大钟(后移至大钟寺)。光绪时慈禧来往颐和园,都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1934年前后,万寿寺的前部曾辟为东北难民子弟学校。1984年中路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 西峰寺   西峰寺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岢箩坨村西。建于唐,初名会聚寺,元称玉永泉寺。寺内有胜泉池。英宗朱祁镇赐额名“西峰寺”。寺现存山门殿、天王殿以及两厢回廊禅房30余间。寺内有银杏一株,为元代所植。 上方寺遗址   上方寺遗址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凤凰岭山麓。东距抬头村约5公里。遗址座落于山颠凹地中,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辽金时期的古刹,曾以妙峰为名。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原有殿3重,大殿后建有覆钵式花岗岩石塔一座。寺后崖下,有2口石井,水与井相齐,称为满井,是当地名泉之一。遗址中尚存明代石碑两座,字难以辨认,明刻圆觉经石褐一块,清代修寺碑一座。遗址前的山谷中有明代石塔一座,为覆钵式和尚灵塔,塔坐西朝东,背依高崖,前瞰深涧,全部由花岗岩砌筑而成。塔高6.1米,塔基平面呈亚字形。遗址北侧,有元代砖塔,俗称玲珑塔,为金末元初当地某禅师灵塔,约建于元中统年间(1260—1264)。塔坐西朝东,为五檐六角密榴式砖塔,塔高约9米。塔身各角上分别装饰有一座五檐六角密檐式砖雕小塔。 灵鹫禅寺   灵鹫禅寺位于房山区坨里乡北车营村谷积山。元代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山门、二进殿宇和4块石碑。山门与第一进殿之间,左边有明正统五年(1440)四月八日碑记一块,额篆书“敕赐灵鹫禅寺”。第二进殿是正殿,无梁建筑。第二进殿后搪墙两旁,立辽、元碑各一块。辽碑为大康四年(1078)四月十五日立。元碑为“大元至正七年(1347)三月”立。寺东配殿南侧有正统五年(1440)四月八日立“敕赐灵鹫禅寺兴建记”碑一块。旁有小石狮一尊。寺后台地上有圆通殿一座。在谷积山中,还有古塔三座。分别立在三座山上,铃档塔建于明代。鞭塔建于辽代,东塔也称和尚塔。明成化十五年(1479)所建,山上还有张公、华公太监墓。 圣安寺遗址   圣安寺遗址位于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金天会年间(1123一1135)建。传说是金代帝后为佛觉、晦堂二大师营建。因寺院建于中都城内的柳湖村旁,寺外有湖,岸边垂柳,俗称柳湖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修并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重修聋,恢复圣安寺名。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四面有后殿、瑞象亭、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庭院。大雄宝殿的内部梁架,如鸳鸯交手拱等,是清代以前的法式。殿内有3尊三世佛,俗称西方三圣,是明代的遗物。佛身紫红色,粗圆浑厚,佛像背后衬托高大的背光,外层透雕火焰纹,内层浮雕3个小座佛,每个小佛下承托莲花座。大殿内的壁画相传出自明代大画家商喜之手。在东西北3面的墙壁上,共有8幅有关佛的故事画。背屏后的3尊菩萨像,衣纹的用笔、肌肤的着色,都非常细腻。圣安寺的壁画,代表了中国十五世纪初期宗教壁画的典型风格。佛像和壁画毁于60年代末期,瑞象亭移至陶然亭公园。 法藏寺   法藏寺遗址位于今幸福东街南端铁道西侧。初称弥陀寺,因寺中建有砖塔一座,故俗称白塔寺或法塔寺。金代大定年间(1161—1189)始建;明景泰二年(1451)太监 裴善静重修并改名法藏寺。清代法藏寺荒废,独存法塔一座,塔中空,内设旋梯可以登临。共有7层,总高约30多米,平面呈八角形,各层每面设明窗,每窗上置一佛像,共58尊,是北京地区楼阁式塔之一。1965年拆除。 双塔庆寿寺原址   双塔庆寿寺原址在西城区西长安街28号。1954年扩建西长安街拆除。金初始建,称大庆寿寺,元初重建。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改称大兴隆寺,又名慈恩寺。嘉靖十四年(1535)毁于火。嘉靖十五年(1536)改为讲武堂、演象所。双塔在寺西侧。一塔9级,称“天光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一塔7级,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广安门内大街路北。占地17000平方米。始建于辽,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高36级。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旧京八宝之一,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1轴。寺内还有嘉庆六年(1801)《五彩天尊仙女》1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瑞云寺   瑞云寺位于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房村。建于辽,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该寺历代为佛教胜地,民国初改为道观。山门是单间无梁殿,“瑞云观”3字由曹锟所书。寺中保存元代“故大行禅师通圆懿公功德碑并序”碑。碑记文字有2600字之多。为房山区重点保护文物。 超胜庵   超胜庵位于云峰山顶。距密云县城60公里。占地500多平方米,南北呈长方形。辽代始建,明清时重修。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有仪门3间,中间为山门过厅,门内两侧有泥塑彩绘的站马、马童和坐像。山门外东西各有一侧门,3门均为拱形券门。正门前有一座小石桥和18级条石雕刻的台阶。石桥旁原有两颗柏树,称为“石桥双柏”。仪门殿东西两角建有钟鼓二楼。前院正殿3间为天王殿,内有泥塑四大天王像。殿外两侧各有一座螭首龟跃石碑,后院正殿3间是大佛殿,内有泥塑如来和弟子像,殿前月台两侧各有3间配殿,均有塑像。超胜庵的后面是一条南北向的峡谷,其东部的峭壁上,有摩崖石刻,石刻字迹分别为“灵境”、“苍玉屏”和“尘外赏”。前两组刻石较早,未查到落款。“尘外赏”的落款是清康熙年间的兵部尚书“沈阳范承勋”。石刻字大约1米。峡谷西面山下有一座小庙,称二仙庙,内有青白二蛇塑像。顺谷中小路往北,紧靠小路东边有一块2米高的大河卵石,石上竖刻3个大字“云峰山”,石后有一座石桥曰“普门石桥”,桥后是“妙云亭”,过亭为129级石阶。登上石阶可达西部悬崖上的菩萨洞。洞内面积约50多平方米,最高处有10米左右。洞口朝东,洞内西部高台上是手拿净瓶、坐骑蛟龙的观世音菩萨的仿铜塑像,两旁石台上站着“善财”和“玉女”的塑像。超胜底有十景:“石桥双柏”、“艮岩”、“妙云亭”、“普门桥”、“朝阳洞”、“苍玉屏”、“无尽意台”、“法幢”、“积翠崖”、“南天门”。 双泉寺   双泉寺位于石景山区黑石头乡。明改称香盘寺。寺庙始建年代不详。至迟在金代中期便已建成。因寺右有双泉,故名。寺北并建有一座祈福宝塔。距寺数百米,尚有双泉桥一座。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并易名万善桥。遗迹有清碑二方,塔铭一块,石佛造像两尊,万善桥一座。 广化寺   广化寺在西城区鸦儿胡同31号。建于元代。光绪二十年(1894)重建,坐北朝南。占地13800平方米。寺分五路。中路山门外为影壁、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有合角楼及配殿。东二路尚余二层殿,余已拆改。西一路、西二路尚存二进院落。藏经楼珍藏有明版《大藏经》、清乾隆版《频伽藏》和日本版《续藏》等佛经。寺内还有明崇祯七年(1643)奖谕司礼监太监曹化淳诗碑以及许多书法石刻和佛像。清宣统元年(1909)在此筹建京师图书馆。1912年8月对外开放。1939年在此创办广化佛学院。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天庆寺旧址   天庆寺旧址位于崇文区东晓市街。其东与南药王庙毗邻,为辽代的水泰寺。元代至元九年(1272)重建时,发现一口废钟刻有“天庆”2字,经考证是辽代年号,因此就 以“天庆”为寺名。寺墙上嵌有“天庆禅林”石额,是后世人镌刻。旧址辟为天坛少年之家。 白塔寺   白塔寺,妙应寺白塔的俗称。泛指白塔寺周围及阜成门内大街与赵登禹路交会处一带。 广通寺   广通寺旧址在海淀区东升乡北下关小学校内。原名法王寺,至元年间本刹住持贵吉祥所建。明代更名广通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清康熙五十一年(1721)和雍正十二年(1734)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有殿五进。寺内原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敕赐通寺重修碑记》碑、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敕建广通寺碑记》碑、雍正十二年 (1734)御制广通禅寺碑,皆毁损。 龙泉寺   龙泉寺北京有多处龙龙泉寺,著名的有4处。位于海淀区聂各庄乡老爷岭下,东距抬头村约2公里。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已有记载。寺坐北朝南,坐落在一条低缓的小山梁上。前临山涧,涧上架有一座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桥栏方形望柱,素面石栏板。寺四合布局,由西至东并列3座院落。西院为正院,有山门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殿内有壁画。殿前古柏数株。院门外有一株银杏树,树径在1 米以上,为明代所植。寺西崖有山泉,泉旁石上刻有莲花图案。这里曾是石榆河的源头之一。龙泉寺北墙外约80米有石窟,是在一块天然花岗岩石上由人工雕凿而成。内壁略呈弧形。在正面石壁上,雕刻有3尊浮雕石像。开凿年代已不可考。龙泉寺东北约100米处有石塔,建于清代,为覆钵式和尚塔。塔坐北朝南,由花岗岩砌筑而成。塔高6.1米。位于密云县城东北25公里的白龙潭风景区内,为四合院式的佛教寺庙,是风景区内主要古建之一。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8)。寺坐东朝西,前后两层大殿,前殿3间为仪门殿(或称天王殿),门内两侧有四大天王的泥塑彩绘立像,正殿3间为大佛殿,是龙泉寺的主殿。殿内正座高台上是3尊铜铸鎏金三世佛坐像,两旁高台上为泥塑彩绘十八罗汉坐像。在北禅堂的东西两边各 有一座青砖砌筑的碑亭,亭内两座碑上镌刻了李鸿章及袁世凯为整修龙泉寺撰写的碑记。明万历三年(1575),戚继光在镇守古北口期间,在白龙潭龙龙泉寺内,写了“龙潭”诗。现诗碑仍保存在龙龙泉寺内。位于石景山区法海寺以西。寺坐北朝南,三面环山,龙龙泉寺究竟建于何时,目前尚不清楚。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中部为主体,由一座宽大整洁的四合院组成,正殿前有月台。东部为一别致的小院,北屋5楹,曰自在庵。昔年刘若曾太史曾隐居于此。西部有泉曰龙泉,水位下降,泉已干涸。在陶然亭路南侧龙爪槐胡同2号。据碑载正统八年僧智林于龙泉寺旧址新建。至清康熙间僧海畛重修,宣统年间,张之洞曾在此建“蒹葭簃”别墅。张之洞死后,改为“张文襄公祠”,内供张之洞遗像。清末住持道兴,于寺中设孤儿院,收容孤儿。章太炎曾被袁世凯囚禁于此。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通县次渠乡次渠村。旧名法华寺,元大德元年(1297)建。明正统五年(1440)敕赐宝光禅寺。寺南向二进,山门内钟楼1座,内悬铜钟1口。钟身铸有“大明景泰”。正殿后有砖塔1座,名定光佛舍利宝塔,高30余米,围24米。1976年唐山地震,定光塔圮,宝匣内出土精美铜镜5块(东南西北中各置1块),还有铜 牌、铜马、铜塔各1件,另有经书1部。为通县重点保护文物。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海淀区东升乡五塔寺东约500米处,临高梁河。一说为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所建,另说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建。寺坐北朝南,原分3路,中路有山门、前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正殿后为达本和尚塔,东跨院是花园,有寄心斋、池塘等景观;西跨院为僧房。寺内曾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创建极乐禅林记》碑,为大学士严嵩撰书。碑阳刻有明万历五年(1577)《极 乐寺护持香火坟茔碑记》。今存正殿和正殿耳房。 双林寺   双林寺位于门头沟区清水乡上清水村西北山坡间。辽称清水院,创建于元至正年间,是百花山瑞云寺的下院。金、元、明、清历经重修。现存辽统和十年(992)经幢一座,元代建筑的小殿堂一座。辽经幢高4米余,由14件石雕件叠砌而成。下为8方基座,有圆形仰莲承托幢身。幢身为两层,是上下有收分的八棱形。其上有方形小龛,周雕佛像,龛顶以定珠状石件为结束。下层幢身刻有《尊胜陀罗尼经》及题记。是考察辽玉河县地理辖界的重要文物遗存。 柏林寺   柏林寺在东城区雍和宫之东,为京师八大寺庙之一。元至正七年(1347)始建,明正统十二年(1447)重建。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庆祝康熙60寿辰,由胤祯主持重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一次拨巨款进行重修。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全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共五进院落。中轴的东西两侧为配殿,整座寺院布局整齐严谨,全部建筑都建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 山门殿前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砖砌影壁,雕刻有精美图案。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檐下正中悬挂有巨额横匾,上书“万古柏林”,是康熙60寿辰时的亲笔题书。殿内有明代塑造的三世佛和7尊木制漆金佛像。东配殿内存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铸造的交龙纽大铜钟,高2.6米,钟身遍刻经文。维摩阁,自成院落,为双层建筑,东西两侧建有翼楼。寺内曾保存中国唯一存留的龙藏经版。佛教经 典从唐代起称为“藏”,龙藏就是指清朝御制镌刻的佛学大丛书,其内容收集了元、明、清三朝著名高僧以及佛学研究的著作,很多为支书所不载的史料,多可从这里探源溯流找到答案。这部龙藏刊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成于乾隆三年(1738),经版有78230块,经书7240卷。经版系选用上好的梨木雕造,刀法洗炼,字体浑厚端秀,由于印刷量极少,因此经版至今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经版于1982年移至智化寺保存。 汇通祠   汇通祠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明永乐年间始建,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改名为汇通祠。祠坐北朝南。山门1间,石券门,模盘大门两扇。前殿3间,配房东西各3间,匾曰“潮音普觉”,“功兼利济”。后楼3间,二层楼前出轩。祠内有巨石一块,纹如鸡狮,称鸡狮石,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附近有水关,石螭在南岸。石雕镇水兽雕在石 板上,长约1.90米。汇通祠已于修建地铁时全部拆除,现已重建。 智化寺   智化寺位于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原为司礼临太监王振的家庙。后由明英宗赐名为“报恩智化禅寺”。“土木之变”后,王振被抄家灭族。英宗复辟后,在寺内为王振建旌忠祠,立塑像。天顺六年(1462)又特颁赐大藏经一部,经橱二座。清乾隆七年(1742)毁智化寺内王振塑像。寺坐北朝南,其建筑是北京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共有五进院落:第一进院内有智化门、钟鼓楼等;第二进院内有智化殿及东西配殿等;第三进院内有如来殿(万佛阁)等;第四进院内有大悲堂(后殿)等;第五进院内有万法堂等;又有西跨院为方丈院,在大悲堂西侧,现为小学占用;东跨院是后庙,在大悲堂东侧,现为民居。其中如来殿(万佛阁),分上下二层,因供奉如来,故名。又因四壁遍饰佛龛,原置小像约9000躯(现缺损很多),故上檐榜书万佛阁。二楼中供如来像,左右列胁侍二尊,像东南有汉白玉制英宗天顺六年(1462)颂赐藏经碑一座。明间中央藻井作斗八式杂饰云龙,于30年代初为寺僧盗卖,现存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智化寺所存“京音乐”为宫廷古乐,是王振于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将宫廷音乐移入家庙智化寺,在该寺师徒相承,一直严格保持古乐风貌,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皇姑寺   皇姑寺位于石景山区西黄村。初称顺天保明寺,清康熙年间改称显应寺。始建于明天顺初年,寺有天顺六年(1462)铸造的铜钟。关于建寺的原因,有一段吕姓尼姑救英宗的传说。嘉靖十二年(1533)将天顺六年(1470)的铜钟重新翻铸,现存大钟寺。明万历元年(1573),慈圣皇太后又率众捐一口铜钟。清康熙十六年至五十年之间,皇姑寺毁于火。康熙五十年(1711)重建。康熙皇帝御制碑文,以纪其事,同时易名显应寺。现存皇姑寺是康熙重修时的规模。寺庙坐北朝南,山门、天王殿已无存。第二进院落观音殿,第三进院落老祖殿。第四进院落药师阁无存,西配殿尚存。 忠祐寺   忠祐寺位于南苑乡马回甸村。坐北朝南,存正殿3间,大式硬山,绿琉璃筒瓦。后殿3间,明间有抱厦。山门3间。东西配殿12间。外墙上书有“忠祐禅林”字样。正殿后墙有石刻为丰台区保护文物。 通教寺   通教寺在东直门内北小街针线胡同19号。占地2500多平方米。原为明代太监所建,清时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1942年,由福建来京的尼僧开慧、胜雨二人住持该庙,对该寺进行了扩建,更名为“通教寺”。重修后,山门3间,寺院西端为大雄宝殿,南北二楼两层共40间,北楼后有清泰寮3间,北厢房,最西为伽蓝殿,中间5间为斋堂,名为五观堂,南配殿7间,中间3间为念佛堂,西1间为祖师殿,东头3间为寮房。1943年,胜雨成立了尼众八敬学苑,把通教寺作为敛收财物的场所建了书苑,1981年初,重新修缮。 觉生寺   觉生寺北京有名的八刹三山(寺)之一。因悬挂永乐大钟,俗称大钟寺。 莲花寺   莲花寺位于北安河乡大觉寺南500米处。明代始建。   清末为太监养老送终之所。寺坐落在小山脚下,坐北朝南。依山势分为3级。最下层为水池,第二级有院门及马圈等,最高处为四合布局的殿堂。由并列的3座院落组成。部分建筑已改建。寺内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告示碑、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莲花寺碑记》碑和光绪三十一年(1901)《重修莲花寺碑记》碑。 瑞云庵遗址   瑞云庵遗址位于海淀区聂各庄西北车耳营村。原为金章宗黄普院旧址,明正统二年(1437年)所建。庵坐北朝南,傍临深谷。山门用大块花岗岩石砌筑。山门右侧兀出一天然巨石,名金刚石。石高约15米,向旁倾斜,悬出深谷之上。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格式砖塔,塔基各角饰有砖雕兽头。庵后为明照洞,借助天然石洞开凿而成。洞内复有小洞,小洞之内又复凿小井。 法华寺   法华寺位于崇文区法华寺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及同治年间重修,是北京外城大寺之一。其建筑有山门,三层大殿和东、西配殿。山门为三开间歇山顶建筑,山门两次间为棂窗,正间券门上有匾额“大兴法华寺”。其后三进大殿均面阔三开间,并有前廊。东、西两侧配殿亦为三开间。除主要建筑外,东、西还有跨院,房屋数十间,民国年间多已辟为临时停灵的灵房。现钟、鼓楼已无存,仅存山门、三进大殿和部分配房。清代法华寺一带是驻扎八 旗军队的地方,称营房,顺治十八年(1661)改设正蓝旗教场。清末袁世凯曾在寺内居住,1898年戊戌变法时,维新派谭嗣同奉光绪皇帝密旨,深夜到法华寺与袁世凯密议,为袁世凯出卖。该寺为崇文区重点保护文物。原址在东城区报房胡同103号。法华寺是明景泰年间的太监刘通舍宅为寺。原有建筑是:天王殿、娘娘殿、药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毗卢殿、法云堂、大悲坛和藏经阁。西门内有学校、梧桐院和方丈院。后寺院衰落,大部分建筑拆除。 隆安寺   隆安寺位于崇文区白桥南里,是北京外城著名佛寺。明景泰五年(1454)始建。万历三十七(1609),四川高僧翠林重修佛殿后堂3楹。当时京城各寺院尤以隆安寺僧规最为严格。现存主要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修。寺坐北朝南,占地约l万平方米,南北长160余米,东西宽60余米,前有歇山顶砖石仿木结构的山门,门上石额书“敕建隆安寺”。山门后左、右为钟、鼓楼。主殿依次为天王殿、前殿、大雄宝殿和“净土社”后殿。每层殿前东、西 各有配殿,大殿前并有戏台一座,北向。清末沦为制造佛香的作坊。1983年对寺庙后部的三层殿宇进行了修缮,寺址辟为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现存文物有石碑四方,时代最早的为明景泰五年碑,记述创建隆安寺经过,其余几方均为历次重修碑记。天王殿后院还有两棵500余年的古柏和两株北京罕见的揪树。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北安河乡大觉寺北约500米处的小山脚下。明天顺五年(1461)建。寺坐西朝东,四合布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门额曰“普照禅林”。院内正殿3间,面积90平方米,明间后檐墙处增建有神龛。院内有明代所植古银杏树一株。寺内原有明、清时建、修该寺之后碑多块。附近有贝家花园、周家坟、大觉寺和塔林等。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明正德年间建。占地约30亩,四周有院墙围护,寺庙共计四进院落寺之东部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殿、后殿。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院墙四周有瞭望更楼,为 明、清寺庙所罕见。寺内尚有明碑2座。一为皇上敕谕碑, 明正德八年(1513)立;一为吏部尚书李东阳撰记,正德十年(1515)立。天王殿四铺壁画各绘一腾龙,反映明代壁画 艺术的多种风格。为石景山区保护文物。 护国寺   护国寺金刚殿在西城区护国寺大街11号。寺创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託克託故宅,初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更名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厘,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石门额书“大隆善护国寺”。第二层殿为金刚殿;第三层殿为天王殿;第四层殿为延寿殿。东配殿曰文殊殿,西配殿曰秘密殿;第 五层殿富寿殿,东配殿为曰伽蓝殿,西配殿曰无量殿;第六层殿为千佛殿,东配殿曰大悲殿,西配殿曰地藏殿;垂花门后为第七层殿,是护法殿;第八层殿为功课殿;第九层为后楼菩萨殿。今仅存金刚殿和寺西北角的廊房以及垂花门后一层殿。寺原有石碑多已无存。过去每月初七、初八,护国寺有庙市。护国寺金刚殿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双寺   双寺在西城区旧鼓楼北大街双寺胡同ll号。明成化元年(1465)太监刘嘉林舍宅建寺,为大应法王下院。明成化十六年(1480)尚膳监太监刘祥、高通等人出资改建。分为东西二区,东为嘉慈寺(现已无存),西为广济寺。万历三十一年(1603)重修。胡同因寺得名。 环秀禅寺   环秀禅寺位于房山区崇各庄乡小幼营村西。明成化 年间建。寺坐南朝北,占地约3340平方米。正殿完好。正 殿面阔12.3米,为3间无梁殿建筑。殿内为写隆顶,高7米。对面的墙壁上有券顶的佛龛3个,下设连通的须弥 座。座和佛龛都是汉白玉石垒砌。座高1.1米,长6.3米。 佛龛各高1.6米,直径1.3米、进深1.2米。殿前有月台, 长8.5米,宽2.3米,高1米。其上矗立螭首龟趺碑记一 座,为“敕建环秀禅寺碑记”。 小龙华寺   小龙华寺在西城区什刹海后海北沿23号。建于明,清道光年间曾改名心华寺,为拈花寺的下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耳房、东西配殿。后殿是保存较完整的小型寺庙。 嵩祝寺及智珠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在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原为并排的3座大寺庙:东为法渊寺,中为嵩祝寺,西为智珠寺。是明代的汉经厂和番经厂遗址。法渊寺,前后共五层殿:山门殿、天王殿、无量殿、大雄宝殿和后殿。智珠寺共有六层殿宇。第一层为山门殿和钟鼓楼,第二层为天王殿3间,第三层为重檐四方殿,第四层为后殿(又名净身殿)5间,第五层殿5间,殿后有二层楼。嵩祝寺建筑规模较大,共分3路,主要殿宇在中路。东路有佛堂、经堂等。西路主要为喇嘛住宅。中路:从山门到后楼共五层殿宇。山门间,钟鼓楼为重楼建筑;天王殿3间,殿两侧有红围墙;正殿5间;宝座殿5间和二层的后楼7间。嵩祝寺、智珠寺的大部主要建筑保存未拆。已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大佛寺   大佛寺在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6、60号。该庙坐北朝南,创建年代无考。山门额上石匾“敕赐护国普法大佛寺”。前殿为天王殿3间,中为接引殿、东西配殿各5间,后殿为观音殿5间。中殿前有石碑两座,一为“皇帝重建大佛寺碑文”,另一碑为集善粥厂子碑记。民国时期,大佛寺东配殿改为佛经流通处(卖佛经),寺内庭院变成练武场。1957年,寺庙被拆除。现仅存一大殿及东西配殿。 大慧寺   大慧寺位于海淀区魏公村。明正德八年(1513)司礼监太监张雄建。嘉靖时提督东厂太监麦某又在寺左增建了一座佑圣观。明世宗时又在寺后建了一座真武祠,借这两座道庙以保存大慧寺。当时大慧寺和佑圣观一共有殿宇183间,占地421亩。万历二十年(1592)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曾重修。光绪时,寺院和道庙渐记毁,1949年后尚存山门、门前照壁和东西配殿以及大慧寺的大悲宝殿。灰筒瓦重檐庑殿顶,两层檐之间有采光用的菱花窗,殿内伤柱插头处均安放彩色小佛。原有一尊高5丈的干手干眼观音菩萨铜立像,因此当地人都把大慧寺叫做大佛寺。大铜像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现存的木胎新绘的立佛和两个胁侍为以后补塑。大悲宝殿内的两面山墙和后檐墙前面有二十八尊明代泥塑彩绘的诸天像。诸天背后的墙面上,是一套大型彩色工笔连环壁画,内容是描写一个终生为善者超生得道的故事。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铁瓦寺   铁瓦寺位于房山区河北镇。寺坐北朝南。山门的额楣上嵌有匾,楷书“铁瓦禅林”。进山门,两旁各建配殿两间,均单檐、清水脊。正殿是铁瓦建筑。铁瓦殿平面圆形,高6米,直径5.8米。殿表白灰墙身上粉刷铁红色。发券的门窗,与大殿的圆柱形非常和谐。殿顶采用攒尖做法。6条脊自上朝6个方向垂下,把顶分成6个扇面。顶上满铺铁瓦,计有458块。瓦长O.31米,直径O.13米。瓦表多有铸字,如“菩萨顶正德十年(1515年)造”、“五台山菩萨 顶铁瓦寺”。可知铁瓦寺与五台山相关,殿尖由宝珠收拢。铁瓦殿脊和刹也是铁制,用铁约为3000公斤。寺中还有4人合围、高过40余米的银杏树(白果树),寺后有清泉,沿暗沟而下,又从前面的石窦中流出,汇于大石河。铁瓦寺为房山区重点保护文物。 普济寺   普济寺在西海南沿48号。始建年代无考,明正德十四年(1519)重建。寺内有明正德年重修碑,因地势高耸,俗称高庙。仅存正殿5间,南北配殿各3间,南北客堂各3间,东房3间。寺的北面为桂林梁巨川在什刹海投水自杀处,曾有“梁巨川先生殉道碑”。 摩诃庵   摩诃庵位于八里庄慈寿寺塔东边。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由太监赵政集资创建。中轴线上二进院落并有东跨院及西院禅房,依次为:山门、山门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后殿、金刚殿及钟鼓楼,最后为太监赵政墓,在围墙四隅各有角楼1座。大雄宝殿为歇山式,一斗二升斗拱,旋子彩画,殿顶部的团龙藻井精美,殿四角附有角柱,殿内有明代壁画。殿前有月台及明碑两座,碑中记述了摩诃底的历史及变迁。金刚殿面阔3间,有明代重临集刻的三十二体金刚经的石刻,嵌在壁中,计石60方。 延寿寺   延寿寺位于丰台区大井村。明万历元年(1572)创建。寺庙已塌毁,现存石碑二座:一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敕谕碑”。一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效建护国延寿寺碑”。碑阴为线刻菩萨像,位于原大殿前。万佛延寿寺后殿大悲阁内菩萨铜造像庄严端正。从莲座计算起,佛身高达8米,头饰宝冠,冠下有3个脸,均为女像,脸型圆润,像身左右共有24只手,姿势各不相同,手指纤细柔润。像身上穿短衣,下着长裙,两侧垂有飘带,通身璎珞,衣裙上线刻荷花、卷草等纹饰。佛像赤足下踏莲座,座的正面浮雕二龙,腾云而起。菩萨铜像分三段铸就,然后加工雕刻而成。是北京地区最高大、造型最优美的铜铸菩萨像,存放在首都博物馆。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德胜门外大街。明万历年间建,1930年重修。寺坐东朝西,有前殿、中殿、配殿、后殿和北跨院,有南向外垣山门,内有影壁。 拈花寺   拈花寺在西城区大石桥胡同61号。明万历九年(1581)为西蜀僧徧融建,名千佛寺。千佛寺后楼下层为念佛堂,上层为千佛阁,千佛阁内有明代所铸的古铜佛“毗卢世尊莲花宝千佛”,在佛座周围的千朵莲花上有千佛旋绕,千佛大小一样,高4寸左右,故名千佛寺。大雄宝殿内有古铜罗汉像十八座和二十四诸天像。大雄宝殿前有《新建护国报恩千佛禅寺碑记》和《新建护国报恩千佛寺宝像记》。二碑均为明万历九年立。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名拈花寺。殿外额曰“觉岸慈航”,殿内额曰“普明宝镜”,雍正帝御书。大雄宝殿月台前立有世宗御制清雍正十二年《拈花寺碑》。拈花寺现有面积6000余平方米。寺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二路。中路依次为影壁、山门、八字墙,石券门上书“敕建拈花寺”,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后为藏经楼。东路有6层殿,西路有4层殿。西路的祖堂为一“凹”字形建筑,前有方形四角攒尖亭,名素心亭。寺内铜神像一部分移白塔寺,一部分移法源寺。1926年在内律堂曾开办拈花寺小学。 长椿寺   长椿寺位于长椿街。山门东向,有前殿、大殿与后罩楼,均南向,虽有改建但原有建筑基本完整。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是明神宗的母亲孝定李太后下令敕建。李太后死后人们叫她“九莲菩萨”,寺里一直保存着一幅九莲菩萨像。明代皇帝崇祯,让画家画了一张他的生母孝纯刘太后像,也挂在长椿寺内,今均未存。在长椿寺中原来还有一座渗金多宝佛铜塔,高1.5丈,铜塔已移至万寿寺。长椿寺在康熙年间因地震颓毁,后由首辅冯溥捐资重葺。在长椿寺旁有清初文人龚鼎孳所修妙光阁。妙光阁在乾隆时倒坍,嘉庆时重建,改名浙寺。李大钊等烈士遗体曾先后在长椿寺和浙寺停厝。浙寺已拆除。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隆长寺   隆长寺在西四北三条胡同3号。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建,原为汉经厂外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修。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一间,石门额上书“圣祚隆长寺”。天王殿3间,钟鼓楼;大千佛殿3间;后殿五间及配殿和僧房。天王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和韦陀;大千佛殿供奉三大士、十八罗汉、五方佛和二十四诸天;后殿供奉观音、达摩和千手千眼观音。其中除铜五方佛移至法 源寺外,均已无存。为西城区保护文物。 普渡寺大殿   普渡寺大殿位于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普渡寺前巷。原为清初所建的喇嘛庙。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庆宫一部分。清代是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衰王郧。康熙三十三年(1694),旧睿亲王府改建成玛哈噶喇庙。1776年,乾隆将该寺赐名“普渡寺”。寺内原有黑护法佛殿,内藏睿亲王用过的甲青弓矢。转轮藏殿内,陈设珍宝和佛像。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三圣庵   三圣庵在黑窑厂14号。为清代尼姑庵。三进,前殿拱券上有石雕龙,后有罩楼,均为琉璃构件。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金仙庵遗址   金仙庵遗址位于海淀区北安河村西。庵堂建在一座石砌高台上。原寺名金山寺。始建何年无考。相传清代慈禧的表妹金仙,削发为尼在此修行,改名。寺中前院尚遗存银杏树两株,树龄约有700—800年。金山是西山著名风景区之一,金章宗完颜璟在北京西山兴建的八水院之一的金水院即于此。金仙庵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仅存山上塔坟一座。系清末大风银库总管刘善宝之墓。 黑寺   黑寺在海淀区东升乡马甸村西。原为前后两寺,中以一街相隔。两寺与附近的黄寺同为喇嘛庙,因覆以青瓦,故俗称黑寺。前黑寺原名慈度寺,建于清朝初年。坐北朝南,有殿5重,民国年间烧毁。后黑寺原名察罕喇嘛庙,为东蒙察罕呼图克图活佛于清顺治二年(1645)募化创建。寺坐北朝南,原有殿3重,寺门额曰“大清古刹”。寺内依次为天王殿、正殿、后殿、活佛仓和后院。正殿内供奉三世佛,并供有关羽像,故又称关公殿;后殿供有清康熙皇帝赐予的无量寿佛;活佛仓后殿西北,为东西并排的两座四合院式建筑,有房屋20多间;后院有坐北朝南的大殿3间及耳房数间。寺内还曾有明正德十年(1515)最胜寺大钟一口,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寺中举行打鬼活动。民国年间大殿焚毁,寺遂败落。附近有马甸清真寺等。 福佑寺   福佑寺位于北长街北口路东。清顺治年间建,为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的避痘处。清雍正元年(1723)拟分给宝亲王(高宗弘历为皇子时封号)作为邸第,弘历并未迁入,登极后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外垣门西向。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为照壁(长18.5米)、东西牌楼二座(木制)、山门3间,前后有雕龙御路,左右有八字屏墙。钟鼓楼,天王殿3间。东西配殿各3间。大雄宝殿5间,前有月台,雕云纹御路。后殿5间,内供奉“圣祖仁皇帝大成功德佛”牌位。民国16年(1927)改为班禅驻北平办事处。1980年后作过班禅驻京办事处。 福惠寺   福惠寺位于八大处证果寺以北2公里许青龙山。寺庙所在地名狮子窝,当地俗称石子湾。始建年代不详。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类似山庄。寺分左右两路。右路先是一座方亭,亭西为仙人洞,方享与仙人洞之间用长廊连接,廊中彩绘《聊斋志异》壁画35幅,每幅宽5尺,高约7尺。长廊以南,有霍山宗祠。仙人洞旁有汉白玉石桥一座,过桥为望海楼,绕廊而至敞轩“碧云天”。这里是福惠寺的制高点。敞轩旁的石壁上,镌“奇观”二字。左路建筑 较少,只有关帝殿、菩萨殿。清代,改称太平院,此寺始有喇嘛住持。同治年间,内监刘多升、张善圃、张用五三人,购此寺,并于寺南山巅平地上,筑成三塔,死后葬此,额曰狮子窝塔院。此塔院是北京不多见的道士塔。民国后,福惠寺逐年荒废,仅存石桥一座,塔院一处,碑石一方,摩崖画一幅。 黄寺   黄寺位于安定门外黄寺大街。有东黄寺和西黄寺,故称双黄寺。东黄寺又名普净禅林,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为治佛脑木汗所建,西黄寺建于顺治九年(1652),达赖喇嘛五世在当年12月来京时住此。顺治十年(1653),达赖刺嘛辞归。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禅额尔德尼六世来京,清高宗指定把五世达赖曾经住过的西黄寺作为他的安禅之所。西黄寺寺门南向,进门有殿3间,院内有钟、鼓楼各一座。第二进有正殿5间,殿前有东西碑亭2座。雍正元年(1723),蒙古王公铸佛像宝塔送寺供奉。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四十七年(1782)在西黄寺殿后中轴线上,建清净化城,内有白塔一座,塔身刻班禅始末记,西黄寺又称达赖庙,清净化城为班禅塔。班禅塔周围环绕石栏,前、后各有白石牌坊一座。塔制上下八角形,饰以金顶。塔的4角配以小塔4座,每座塔上通刻佛像。 白水寺   白水寺位于房山区西北6公里歇山岗。白水寺又名兴隆寺,俗称大佛寺,始建年代不详。由于年久失修,仅存无梁殿l座和3尊石雕佛像。大殿坐北朝南,重檐房殿顶,砖石结构。殿内有3尊花岗岩石雕站像,中为释迦牟尼,高5.8米,与卧佛寺大铜佛不相上下,螺发,无高肉髻,两耳垂肩,身着袈裟,脚踏椭圆形莲花座。两旁为阿难、伽叶二协侍。白水寺石佛是北京保存最大的石佛像。 旧时每年正月十五日有庙会。 定慧寺   定慧寺在海淀区四季青乡罗道庄村。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初名善法,后改云惠,康熙四十一年(1702)赐名定慧寺。坐北朝南,门额及天王殿额皆康熙帝御书。明清两代多次重大修缮。寺呈四合院式布局,原寺后有小山。寺分山门殿、天王殿、钟鼓楼、前殿、东西配殿、大殿、东跨院前后殿,近40间殿房。大殿面阔3间,前出月台后出厦,保留了明代建筑形式。内悬匾额为康熙帝手书:“慈云广覆”。现存明代碑3座、清代碑2座。1984年5月在大殿 后出土明代铜质布袋僧两尊,为明代佛像的珍品。1984年在四季青乡南辛庄村发现了一块“定慧寺开山第一代主持洪修和尚碑”。寺北有清代太监李莲英墓及雍正年间的关帝庙。 丰泰庵   丰泰庵在后海南沿26号。现已定为西城区重点保护文物。清代建。坐南朝北,前临什刹海后海。一层殿,采用四合院布局。山门3间,通面阔8.5米,通进深6.2米,石券门。正殿3间,前带廊,通面阔10米,通进深8米,配殿东西各3间,通面阔10米,通进深4.2米,是保存较好的小型佛庵。 天寿庵   天寿庵在西城区龙头井42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后殿。前殿和后殿两侧均有耳房。为西城区保护文物。 贤良寺塔院   贤良寺塔院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虎头峰下、八大处长安寺以南半里许。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1734)建,寺庙所在地原是雍正的弟弟怡亲王府。怡亲王死后,改建为佛教庙宇。乾隆十二年(1747),迁建贤良寺于冰盏胡同。贤良寺赐地在虎头峰下。塔院原有两处,当地俗称东、西塔院。现存东塔院。东塔院有2塔, 民国元年秋落成。东边一塔高约7米,为吕和尚之塔;西边一塔高约8米,塔刹已失,为明公和尚之塔。二塔坐北朝南,东西排列,均为藏式塔。塔院以东,有座完整的四合院。名曰贤良堂。 跳布扎   跳布扎俗称“打鬼”。喇嘛教每年正月三十日要举行打鬼的宗教仪式。打鬼是中国古代“九门观傩(音挪)”的遗风,用佛法驱邪除怪意思。这种仪式在乾隆时代汪户淑的《水曹清暇录》一书中有较详细的记载。1949年后中断,1990年雍和宫举行大愿法会中又恢复这一宗教活动。 夕照寺   夕照寺位于崇文区夕照寺中街。存大殿两座,前殿3间,后殿为大悲殿。大悲殿西壁有《古松图》,是画家陈寿山于乾隆四十年(1775)所画;东壁为王安昆手书行草梁朝沈约的《高松赋》并跋。书画双壁,是夕照寺的文物珍宝。《古松图》和《高松赋》存北京文物研究所。寺为祟文区重点保护文物。 正觉寺   正觉寺位于万春园大宫门河池东侧,俗称喇嘛庙。坐北朝南,有山门3间;山门内东西侧为钟楼和鼓楼;一层殿3间,为天王殿;再进为三圣殿。三圣殿后建有大式重循八角亭1座,亭内正中的汉白玉石莲花法座上供奉文殊菩萨神像,故称文殊亭。亭后出月台建楼阁1座,称最上楼,经曲廊可达北楼;寺东别院建禅堂15间。清末划归雍和宫下院;民国时为清华大学教职员工宿舍;现存山门、东西配殿、文殊亭等房20余间。 椒园庙   椒园庙位于顺义县椒园山。无梁阁是庙中主要建筑。外墙由巨石砌就,硬山挑大脊做顶。砖仿大檐,中间有相同仿檐2层,下层内壁呈圆形,正南绘一大鹏金翅鸟,上坐一佛如讲经状,余壁绘众多善男信女礼佛听经。顶部穹隆形,遍绘粉色云藻,四壁皆绘有关黄帝的传说故事,如黄帝出生,造指南车和大战蚩尤等古代传说。属清末民初之作。阁后尚有一座殿宇,面阔3间,也为无梁结构,内绘彩色壁画,但已模糊不清。殿后半山之中,又有一摩崖石刻,当地称之“连山碑”。 中国佛教协会   中国佛教协会1953年于北京成立。在西四广济寺内。第五届理事会现有理事267人,常务理事72人。现任会长赵朴初。下属有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和江苏南京“金陵刻经处”。编辑出版会刊《法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