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本贯家世粗考河北历代高僧之三
六祖惠能本贯家世粗考河北历代高僧之三
六祖惠能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地位早为教界、学界所公认。自近代以来,研究六祖的文章、书籍浩如烟海,然不外“禅学思想”、“历史地位”、“坛经版本”等方面,而就其本贯家世渊源却鲜有考究者。余不敏,生为六祖“本贯范阳”之省内同乡,又忝列禅门俗家弟子,深感此问题于河北佛教而言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有挖掘考究之必要,甚或藉此对六祖自身某些问题而引发更深层的探究。故不揣鄙陋,将六祖本贯家世作一粗考。
六祖惠能在《坛经·行由品》中自叙道:“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其门人法海在《缘起外纪》中更述云:“大师名惠能,父卢氏,讳行瑫,唐武德三年九月,左官新州。”虽然《坛经》有诸多版本且不尽相同,但其所述“本贯家世”一段是没有多大出入的。下面旁参各种《僧传》,就六祖本贯家世作一简述:
六祖惠能,俗姓卢,父讳行瑫,本贯范阳,唐武德三年九月左降新州。
此虽简略,但由此我们知道六祖惠能本贯家世的大体情况,即:祖籍范阳,为范阳卢氏后裔。然而“范阳”究竟在哪里?“范阳卢氏”又是怎样一个家族?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即“本贯”与“家世”两方面进一步考辩。
一、“范阳”辨考
在现今诸多佛教史传文集中,论及六祖之“本贯范阳”,大多注曰:“在今北京市西南”或“北京大兴”者,这些说法均有失考据。查《旧唐书·地理志》中范阳条:“范阳,汉涿郡之涿县也。”涿州条:“涿州,本幽州范阳县”等条款,均已明确指出:范阳即涿州(县),也即今河北省涿州市。但为理由更为充足而使异议无起者见,今更依清《畿辅通志·府厅州县沿革表》将北京西南有关诸县沿革略述如下:
大兴县(今为北京市郊县):原为秦所置蓟县(非今之天津蓟县),属上谷郡。汉为广阳国治,高帝时为燕国治,昭帝更名为广阳郡,宣帝更为国,世祖省并上谷,和帝永元六年(94)为广阳郡,后汉兼为幽州治,三国魏时为燕国治,晋孝昭时为广阳郡治,建兴后没于石勒,置幽州燕郡,北魏、北齐因之,隋大业初置涿郡治,入唐为幽州治。天宝三年(742)更名幽州范阳郡治,乾元元年(758)复名幽州,五代石晋以赂契丹,为契丹南京,又改名燕京。辽初为蓟北县,开泰元年(1012)改为析津县,为燕京析津县治,宋宣和四年(1122)改为燕京燕山府治,金贞元二年(1155)改名中都,始名大兴县至清。
宛平县(今属北京市):秦时为蓟县地,前汉置阴乡县,属广阳国,后汉省,三国魏时为广阳县,属燕国,晋因之。北魏仍为广阳属燕郡,北齐后省入蓟县。唐建中二年(781)析置幽都县,与蓟县并治幽州郭下,天宝元年(742)又析蓟县置广平(亦清代宛平县地),五代为玉河县,属幽州,辽开泰元年(1012)始名宛平县至清。
房山县(今为北京市郊县):汉时为良乡县,属涿郡,三国魏时仍名之,属范阳郡,晋属范阳国,北魏改属燕国,北齐省入蓟县,寻复置。隋仍名之属涿郡,唐因之,圣历元年(698)曾改曰固节,神龙初(705)复名,五代后唐时废,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置万宁县,明昌二年(1191)改名奉先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始名房山县至清。
涿县(今为涿州市,属河北省):汉高帝时置涿郡兼涿县治,属幽州,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名范阳郡兼涿县治,晋武帝时为范阳国兼涿县治,北魏复名范阳郡兼涿县治,北齐、北周因之,隋开皇初废,复置涿郡,唐武德七年(624)改范阳县,大历四年(769)置涿州,五代因之,宋为范阳县兼涿水郡治,金复名涿州治,亦范阳县治,元因之,明洪武初省范阳县入涿州,清因之。
另据《读史方舆纪要》直隶涿州条:范阳废县,今州治,本燕之涿邑,汉置涿县为涿郡治,魏晋以后范阳郡、国皆治焉,后魏孝昌三年(527)上谷贼杜洛周南趣范阳,幽州刺史常景破之,隋废范阳郡县属幽州,唐武德七年(624)改涿县曰范阳,宝应二年(763)史朝义败走范阳县,其将李怀仙遣兵拒守,朝义至不得入,大历四年(769)幽州师朱希彩复奏置涿州于此,后因之,明初废县入州。
定兴县(今属河北省)条:秦时始置范阳县,汉属涿郡,三国魏时仍名范阳,属范阳郡,晋属范阳国,北魏、北齐、北周仍名之属范阳郡,隋开皇初改名遒县,属上谷郡,唐废入易县,宋辽时分界于此,仍属易县,金大定六年(1166)始名定兴县。
综上述可知:大兴县于唐天宝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曾一度名范阳郡,但时间仅为16年;宛平县不曾名范阳,亦不曾属范阳郡(国);房山县在三国至晋时曾属范阳;定兴县自秦至北周曾名范阳县。而涿州自三国至北周为范阳郡(国),唐武德七年后(624)又名范阳县,故史书称涿州为“大范阳”,定兴为“小范阳”。由于大兴名范阳为期甚短,且在六祖寂(713)后29年方始名范阳,所以六祖所述“本贯范阳”,实指“大范阳”涿州而言,而非大兴或北京西南者。
二、范阳卢氏及六祖家世粗考
六祖为“范阳卢氏”之后裔。人所共知,学界曾有“‘本贯’应为‘本官’,误使人以范阳为其籍贯”之论,实不知范阳之卢氏也。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卢氏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济北卢县(今山东长清县西南)是也,其后因以为氏。田和篡齐,卢氏散居燕、秦之间。秦有博士敖,子孙家于涿水之上,遂为范阳涿人。”因此,自卢敖起,卢氏遂居范阳也即今河北涿洲。卢敖后,又有卢生、卢绾等,及至东汉末卢植以后,范阳卢氏逐渐发展成为北方望族。
据《后汉书》记载,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从学于通儒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建宁(168——172)中被征为博士,熹平四年(175)九江蛮反,植因“才兼文武”而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作《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会南夷反叛,以植在九江有恩信,而拜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社会得以安定。岁余,复征拜议官,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后又为侍中迁尚书。光和元年(178)有日食之异,植上书进谏,略陈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御疠,四曰备寇,五曰修礼,六曰遵尧,七曰御下,八曰散利。帝不省,中平元年(184),黄巾乱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发天下诸郡兵征讨之,节连取胜,后遭左丰进谗获罪,皇甫嵩讨平黄巾乱后,称颂植功,方复为尚书。帝崩后,何进欲召董卓以惧太后,植知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固止之,何进不从。及卓进朝,果如植言。卓于朝堂议欲废立,群僚无敢言者,独植抗议不同,卓大怒欲诛植,彭伯等谏卓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天下震怖。卓乃止,免植官,植以老病求归。植知卓凶残,乃诡道从轩辕出,卓果使人追杀之,不及。植遂隐上谷,不交人事,后袁绍请为军师。初平三年(192)卒,临终敕子俭葬,不用棺椁,教宓ゲ选=ò?196—220)中曹操北伐过涿郡,告守令曰:“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昔武王入殷,封商容之闾,郑丧子产,仲尼陨涕,孤到此州,嘉其余风,春秋之义,贤者之后宜有殊礼,亟遣丞椽除其坟墓,存其子孙并致薄醊以彰厥德。”
范晔在《后汉书·卢植传》后评曰:“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正因为卢植才兼文武,名著海内,从而奠定了卢氏后来成为“北州冠族”、“范阳郡望”的基础。而自卢植后,“范阳卢氏”逐渐走上“黄金时期”,成为著名的“崔、卢、王、谢”四大姓之一。自三国至隋唐,近七百年间,“范阳卢氏”代有名人高官,贤良辈出且文德斐然,如“卢毓、卢钦、卢谌、卢思道、卢照邻、卢彦卿、卢怀慎、卢粲等;其后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卢氏亦人才济济,不乏名人,如:卢多逊、卢挚、卢谦、卢象升、卢坤、卢嘉锡以及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等等。据有关统计,卢氏在历代正史中有明确记载者就有840人之多,其中有官职者为460人,宰相20人(仅唐代就有8人,史称“八相佐唐”)。而所有这些卢氏成员均总源于范阳卢植,故卢植被称为卢氏中兴始祖,而范阳亦被称为卢氏祖望之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卢氏宗祠中,其堂名均冠“范阳堂”。其联亦多以范阳为引,如“范阳望族,涿郡家声”,“姜水源流远,范阳世泽长”等等,均表现了对卢氏祖地——范阳的尊崇与怀念。在2000年6月召开的“世界卢氏源流研究会”成立大会上,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及各国卢氏宗亲一致承认为“范阳卢氏”之嫡系子孙,所以煜侣显捶堆簦堆羰锹献嫱亍
范阳卢氏祖地,在今涿州市卢家场村,据《畿辅通志》及《涿县志》等载:“卢植故宅,县东十五里,地名卢家泺,秦博士卢敖子孙世居于此。”卢家泺即今卢家场,卢氏后人世代繁衍于此(当然亦有多支迁徙他方)并看守卢植墓地。卢植墓位于卢家场村北,现已得到初步修复,据传曾有异迹显现。韩国卢氏部分成员曾两次前来拜谒。据悉,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先生亦将于明年中韩建交十周年之际前来拜谒祖墓。另据涿州范阳卢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卢振国先生及总顾问王大锋先生介绍,涿州市已计划在卢植墓园区内兴建一座六祖殿,以纪念范阳卢氏的一代伟人——六祖惠能大师。
范阳卢氏家族众多分支在历史上曾多次迁徙流布,从而形成卢氏后裔遍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局面。其迁徙原因有外出为官不回者,有遭贬者,有经商者,以及因战乱而迁移者等等。因卢氏家族为官者甚多,这其中就不乏因谮或因罪而遭贬者,如:在唐代为官遭贬且左降岭南者就有:武德三年(620)卢行瑫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神龙中(705)尚书右丞卢藏用流新州;建中四年(783)宰相卢杞被贬新州司马;元和(806—820)中卢继宗被贬岭南以及复州刺史卢季恂被贬恩州司马;光禄少卿卢崇道被贬岭外等等。而就卢行瑫左降事,笔者曾遍查《新·旧唐书》、《畿辅通志》、《涿州县志》乃至《广东通志》、《广州府志》、《肇庆府志》、《韶州府志》、《新兴县志》等志书。前三种均不见有,广东诸志则将卢行瑫事附于仙释类惠能条,而不载谪官类。据此可知,卢行瑫原官职可能不大,或可无品。笔者又查访卢氏家谱,以寻找卢行瑫踪迹,广东诸分支谱牒无载。而涿州卢氏祖地家谱又无处寻觅,因此,做为范阳卢氏后裔的六祖惠能,究竟是卢植多少代后人尚不能十分清楚地显现出来。然经笔者通查《后汉书》至《新唐书》诸正史中数百卢氏成员,并将其编成世系表后,发现唐初曾有卢植第十三代孙名卢行嘉者,高祖时为雍王记室。笔者自忖,六祖严父卢行瑫与卢行嘉同为唐初人,同仕高祖朝,同为范阳卢氏,且均占“行”字,故很有可能二人为同辈兄弟,若依此推论,则六祖惠能应为卢植第十四代孙。即:
卢植——卢毓——卢珽——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卢度世——卢渊——卢道将——卢怀仁——卢彦卿——卢行瑫——惠能
卢行嘉
然此世系究竟正确与否,尚待资料的进一步查找与证实。但不论如何,六祖惠能为“范阳卢氏”后裔是肯定无疑的。
在《宋高僧传》卷八唐韶州今南华寺惠能传里,除有“其本世居范阳,厥考讳行瑫,武德中流亭新州百姓,终于贬所。”与它传大致相同外,尚有一句它传所无的资料,即:“略述家系,避卢亭岛夷之不敏也。”查《广州府志》卷一百六十杂传一:“老万山,自澳门望之隐隐,一发山有人魋结,见人辄入水,盖卢亭也。晋贼卢循兵败入广,其党泛舟以逃居海岛,久之无所得衣食,生子孙皆裸体,谓之“卢亭”。尝下海捕鱼充食,能于水中伏三、四日不死。事见《月山丛谈》,释今种有《卢亭诗》。”另据唐刘恂《岭表录异》“卢亭者,卢循据广州,既败,余党奔入海岛野居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981江南东道十明卅条:“东海上有野人,名曰庚条子……土人谓之白水郎,亦作‘卢亭子’。”卢循,《晋书》有传,东晋末人,为卢植七世孙,卢谌曾孙。其继孙思后,为五斗米道首领,带领义军,转战江南各地,后兵败入广,其党子孙裸体无衣,被称作“卢亭”。为避此卢家之“不敏”,而略述家系,此直可佐证六祖为卢植后裔之实也。
三、对六祖惠能相关问题的几点认识
1、深厚的家学渊源。六祖为“代有才人”的北州望族范阳卢氏的后代,其父卢行瑫原为官吏,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范阳卢氏历来婚嫁非皇亲,即官戚,极讲门当户对,故六祖母亲李氏亦非出身于目不识丁的小户人家。退一步讲,即便李氏为卢行瑫左降后所娶的贫家女子,但在其与卢行瑫共同生活的起码数年的时间里,卢行瑫亦会教其识文断字,通晓礼仪的。因此,六祖幼时(包括三岁丧父后)应是生活在一个有着一定文化素养的环境里,而非生活在一般没有文化的穷苦家庭,从这个意义上讲,六祖能“闻经开悟”和后来的弘传顿教是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的。
2、家庭的创伤,影响了六祖性格的形成。卢行瑫作为北州望族成员和朝庭官吏,从文明开化的北方左降流于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岭南,这一事件已给其家庭造成很大创伤;而卢行瑫的早逝(惠能三岁丧父),更使卢家逐渐感受生活的日益艰辛。望族的失意,生活的困苦,对从幼年到青年成长中的六祖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对人生的感悟也较他人深刻而独特。所以,虽其禀承深厚的家学渊源,但却无意仕途,即而闻《金刚经》而立志出尘,并因此更走上漫漫艰辛的求学佛法的历程,从而最终成为禅宗六祖和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
3、为“不立文字”而“不识文字”。如上所述,六祖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故其不可能目不识丁,此点近年已有许多教内大德及教外学者多有阐述。笔者不再赘言,所以,其所谓不识文字,实为打破文字束缚,即“不立文字”,而“不识文字”,非真“不识文字”。下面引用《佛法大明录》中的一段话,当对六祖“不识文字”有深刻理解者。圭堂曰:“六祖在新州为樵夫,在黄梅为作夫,在曹溪为佛祖。示不识字,而注《金刚经》;示不能文,而叠宣妙偈;示不读诵,而一切经义,无所不通。故愚者见之谓之愚,智者见之谓之智,文者见之谓之文,佛者见之谓之佛。”
4、得法后南下的原因。六祖得法后即归岭南,隐居多年后复出弘法,亦居岭南,武后诏入京师,托病不赴,仍居岭南,其中应是有一定原因的。笔者认为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者为避法嗣之争而遁居岭南;二者岭南为其生地,言语相通,地理熟悉,生活习惯适应;三者父母安葬岭南,亦应近居;四者北方为神秀渐门广弘之地,而岭南已有顿教弘化环境;五者如六祖自言:“吾形貌短陋,北土见之,恐不敬吾法。又先师以吾南中有缘,亦不可违也”(《旧唐书》卷191),而不赴北方。还有一点,即:其父自北方左降,自身又出家为僧,故里又不熟悉等诸多“不敏“之原因而无意北方。所以,六祖自得法至圆寂一直生活于岭南。然而,正是因为岭南的诸多有利环境,使六祖禅法得以广弘并扎稳根基,从而在百余年后,六祖禅法顿教得以向北方扩展并逐渐代替神秀渐门而成为禅宗的主流。
四、河北境内有关六祖惠能资料的发现
在《畿辅通志》卷一百四十七金石十顺德府邢台县中有这样的记载:
能大师碑
兵部侍郎宋鼎撰,河南阳翟丞史惟则八分书。大师卢氏,南海新兴人,居新兴之曹溪,天宝七年,其弟子神会建碑于钜鹿郡之开元寺。(《集古录目》)。
唐曹溪能大师碑,宋泉撰,史惟则八分书,天宝十一载二月。(《金石录目》)。
史惟则曹溪能大师碑,宋鼎撰,八分书,天宝十一载二月立邢。(《宝刻类编》)。
谨案瞿汝稷《指月录》称:六祖慧能大师,寂于先天二年八月三日,建塔曹溪,又释普济《五灯会元》,称:六祖法嗣神会禅师,住西京荷泽,以上元元年奄化,塔于龙门,皆无卓锡邢州事,不知何以于此立碑,又何以立碑于四十余年之后,皆不可解考。慧能、神秀皆五祖宏忍大师法嗣,慧能既受五祖衣钵,其教遂盛行于南,称为六祖。而神秀道行高卓一时,僧俗亦皆宗之,尤为武后、中宗礼重。故二人虽同出五祖门下,自此遂判为两宗,时人谓之南能北秀。盖神会为六祖法嗣,既于天宝四年分定顿渐两教,再著《显宗记》以传世,又恐南宗之不行于北也,乃追述其师道德刻石永久,欲以阐扬法教,指归宗派。而立碑之年,《金石录》及《宝刻类编》皆作天宝十一载,《集古录》作天宝七载,未知孰是。《金石录》、《宝刻类编》两书既同《金石录》又详书年月,殆集古误也。又按朱鼎,《金石录》作宋泉,乃传刻之误。
曹溪能大师碑
唐蔡有邻书(《宝刻丛编》)
蔡有邻曹溪能大师碑邢州(《宝刻类编》)
谨案碑久佚,《宝刻丛编》,《宝刻类编》与前碑列为二,今姑两存之。
能大师碑开元寺即邢台开元寺,现为邢台市佛教协会驻地,此碑现已无寻,但正如其案中所说,神会无卓易邢州事,不知何以于此立碑,故此问题尚待进一步考证。另据《畿辅通志》卷一百八十二寺观五载:“兴化寺,古名大忍寺,在深泽县署西,创建无考,碑记称系六祖曹溪道场。昔永篷大禅师开山于兹,有大忍寺门楼碑,唐开元十八题额,……。宋崇宁二年寺易今名。……”。深泽兴化寺,现已无存。唐碑料也早佚。故所谓“六祖曹溪道”之语,究竟缘何,亦需进一步考证。所以,刑州神会所立《能大师碑》,深泽六祖曹溪道场--兴化寺,只有待日后相关实物资料发现、充实后再作理论了。
五、结语
六祖惠能为“范阳卢氏“后裔,范阳为今河北省涿州市,故六祖祖籍为河北涿州。虽然在历史上,六祖一生未曾回祖地游化,但其禅法却在河北广为弘传(六祖弟子中有河北智隍),后又在河北形成禅宗主流——临济禅、赵州禅,此诚亦“回归”也。笔者以为,作为六祖祖籍的禅门后人,要做好这个文章,从而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以期不负六祖祖籍禅门后人之名也。
笔者按:自《河北历代高僧》系列文章刊登以来,笔者收到教内外读者信息反馈,均认为此工作很有意义,应当继续做下去。笔者在此感谢各界长者朋友的关心与支持。对此系列文章,笔者曾有整体计划,但近来因经费等原因而使写作材料的实证考察等工作不能如期进行,故自本期后,《河北历代高僧》将暂时停载,何时再见,只待有缘再说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