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试论道安在佛典目录学上的贡献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曾友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试论道安在佛典目录学上的贡献

  曾友和

  道安,俗姓卫氏,常山扶柳人。早丧父母,从小由外兄孔氏抚养,天资聪颖,为乡邻嗟异。年12出家,因其貌不扬,被剃度师驱役田舍,从事体力劳动多年,后于劳役中两次读经而能及时成诵,才使其师转变成见,并为他受具足戒,任其游学。约24岁时师事佛图澄,深受赏识。(高僧传)卷5云:“澄讲,安每复述,众未之惬,咸言:‘须待后次,当难杀昆仑子。’即安后更复讲,疑难锋起,安挫锐解纷,行有余力,时人语日:‘漆道人,惊四邻’”。佛图澄死后,为躲避战乱,道安不得不辗转奔波于河北、山西、河南一带。期间几十年,他访经问道,就学于竺法济、支昙等,与法汰隐居于飞龙山,并在恒山建立寺塔。至晋太元三年(378年)被前秦苻坚请到长安五重寺,先是讲经释经,后主持译场,译经注经。

  他一生著述丰硕,在总结译经、编撰经录、注释佛典、创立戒规僧制等诸多方面皆有建树,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的高僧之一,同时他又是中国佛教目录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义隐没未通,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面对译经如此混乱,道安尽其所能搜集佛经译本,并加以整理,于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编成{综理众经录)一部。据僧祜的整理,它分为经论录第一、古异经录第二、失译经录第三、凉土失译经录第四、关中失译经录第五、疑经录第六、注经及杂志录第七共7个部分,现已失传了,但在今人所见的(出三藏记集)仍可见其概貌。道安编撰《综理众经录),既为后来长安译经作铺垫,更开中国佛典目录学之先河。对此,僧祜对道安编撰{综理众经录)评价甚高,日:”自汉魏迄晋,经来稍多。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说。后人追寻,莫测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的据,实由其功”。又赞:“爰自安公,始述名录。铨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证,实赖斯人。”可见,道安对中国佛典目录学贡献之大、影响之远。这里,笔者着眼于道安{综理众经目录),尝试讨论道安在中国佛典目录学上作出的重大贡献,以求教于方家。

  一、总集名目、标列译人、诠晶新旧,奠定佛典目录学之基础

  佛教典籍目录的编制,其初始在于记录,如朱士行著有(汉录)1卷,之后有竺法护的(众经录目)、聂道真的(众经录目),这些经录大都是承个人著述目录之绪,只是用以记录自己翻译的经典。至”东晋中叶,支敏度撰(经论都录)(经论别录)于前,释道安撰(综理众经目录)于后,佛录之基础始得顾立。”

  因此,严格地来讲,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最早的奠基经录当属道安编撰的{综理众经目录)。道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铨品新旧,撰为经录”,对译经进行初步整理分类,分译经论录、古异经录、失译经录、凉土失译经录、关中失译经录、疑经录、注经杂志等类。这样就扩大了收录范围,著录了译本、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异译本,而且也著录了类似经典,但有议、存疑之经典,为鉴定、利用和传播经典奠定基础。对此,僧祜说:“寻夫大法运流,世移六代(汉、魏、秦、凉、晋、宋),撰注群录,独见安公”。道宣也称赞此目录“众经有据自此而明;在后群录,资而增广”。而越到后世,道安{综理众经录)的地位也越高,因为过去的许多经录都逐渐地散佚了,只有依据道安(综理众经录)才知道当时的情况。近代目录学家姚名达先生称”安(录)区区一卷,其注意点唯在‘铨品译才,标列岁月”’。”‘铨品译才’表明了道安对翻译和翻译者的重视,而以之施于目录,实使佛录成为有别于古典目录提要的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因此,奠定了佛经目录的基础”。对此,姚名达先生更甚评价说:“安诚无愧为佛录开山之祖矣”。

  二、态度严谨,考辨有据,开创佛典目景编制之典范

  道安著录态度严谨,考辨务实求真,体例科学规范。近代著名的佛学大师汤用彤先生认为:”他的整理、编订,均以眼见的为据,不像后来目录,只据前人的旧录辗转抄写。因此,道安录十分可靠。凡是他见到有译家记载的书,当然好处理,如果找不出直接线索的,他就对比各译家的译文风格,列入相类似的一家译著中,并注明是‘似出’。例如,安世高和支谶两家所译,年代较早,其中不少是从译文风格上比较出来的,这些都注明‘似出’,不稍含糊。”又说:“安公考定,其法有二。(一)广求写本,每逢同经,此一写本缺失译人,他本或有载之者。而此等记载往往系译经时所书,常详译人年月,所谓出经记是也。安公根据此项记载,乃‘总集名目,表时其人’。(二)若写本均缺记载,则安公校阅全文,比校诸经辞体,以定其译人……安公校阅群经,精寻文体,而于每人译经之良窳,于录中间加以详定。至若各本无记录,又难辨其文体,译人缺失,无由考定,则安公特列一(失译录)。而失译之本,按其文辞,知甚古远,或辩为凉州关中所出,法师乃于此等总为一古异经、凉土异经、关中异经等三录。其辨伪造者,则列入(伪经录)。此又均可见安公考定之方法谨严也。”同时,为使大众了解佛教典籍,区分真伪,道安在每部佛经书目下,都写有内容提要,这对于考证佛教经藏的版本源流,辨别真伪,著注译者及其出书年代都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安录之后,祜录、宣录均沿之。即如升录,也如前述分7类,这7类总体来看乃形式类,尽管其前两类用了内容分类。但内容分类也很重要,所以安录之后不久即有(众经别录),主要依三藏内容分类,而辅之以形式。在佛经目录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后制作的目录善于吸收前此目录分类的优点。一些优秀的佛经目录总是混一或综合前此诸类,从而形成综合的佛录”。从近代目录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对(综理众经录)评价的5个优点来看,可知除第一点为佛录惯例外,其他都是道安所创,并为后世佛典目录学家所效仿,真可谓后世佛典目录编制之典范。

  三、穷潭至委,竟其流别,彰垦我国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淀”之精髓

  道安(综理众经录)是一部著录佛经译者和译经时间的一部佛经目录。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种因书及人,因人及地区、时代的著录体例,也就有统计、登记某时代、某地区、某部门的佛教目录等,全面起到了佛典目录的备存、对勘,以至提供了查考源流、网罗文献、梳理典籍的作用。梁启超评论此目优点时说:“《安录)虽仅区区一卷,然其体裁足称者盖数端一日纯以年代为次,令读者得知斯学发展之迹及诸家派别;二日失译者别自为篇;三日摘译者别自为篇,皆以书之性质分别,使眉目犁然;四日严真伪之辨,精神最为忠实;五日注解之书别自为部,不与本经混,主从分明。凡此诸义,皋牢后此经录,殆莫之能易。”从以上5个优点可窥见,(综理众经录)一则实为在考定诸经版本异同的基础上,标列出著译年月,这有助于了解每一种佛经的译出年代,反映出译经的时代特点及其版本演变源流,明确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二则实为先以著述人的年代为序,再著录较好的版本,依次著录失译经、择译经、疑经、注经、杂经。以权衡轻重,主次分明,充分彰显了我国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精髓。

  总之,道安(综理众经录)开创了佛典目录学之先河,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奠定了佛典编目的坚实基础,并对后世佛典目录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者工作单位为重庆图书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