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论佛,阿罗汉,比丘,法师,众生
佛陀论佛,阿罗汉,比丘,法师,众生——洪汝诠
佛,阿罗汉,比丘,法师,上士,众生等名词在释迦牟尼时代是社会的习用语。印度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语种,多种宗教的国家。同一个梵文或者巴利文的名词,在印度不同的宗教或者族群之中含义就会有差异。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又从东汉末年传到今天;佛,法师,众生之类外来词仍然广泛使用,但是他们定义有变化。语言的含义是由使用它的人群俗成约定,超越特定的时空,就不存在权威的解释。研究释迦牟尼对佛,阿罗汉,比丘,法师,众生等等名词的解释,可以帮助人们较为准确地了解佛陀的思想,下面逐一研讨。
一、何为佛。
《杂阿含经》卷四、第一百节: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面前问讯。相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时。婆罗门即说偈言:
“佛者是世间,超渡之胜名,
为是父母制,名之为佛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
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
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佛说偈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释迦牟尼说佛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缘起缘灭有正知正见。有的学者将正知正见误解为悉知悉见,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人不可能全知古今天下事。一个民族乃至于全人类共同的智力都不可能实现全知。上述经文所说的“所应修已修”,是指所应修已经在修行,不是说“已经完成了修行,而不需要继续修行。“应断悉已断”,是指过去应该断除的烦恼已经断除,而不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烦恼已经预先断除。如此正见,正知,正修,正断就名叫做佛。
佛的境界是非常崇高的。释迦牟尼将佛的境界是作为修行的方向,而不是已经达到的成就,所以他说“是故名为佛”。在历史上,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曾经出现过义理之争。大乘佛教的理论家贬斥承传原始佛典的教派为“小乘”,认为小乘教理不“究竟”。但是《杂阿含经》记载的佛陀思想就是否定“究竟”的想法。佛陀认为,认识无止境,智慧无止境,修行无止境。那里有什么“究竟”呢?“究竟”实质上是人类“我慢”的表现。
佛陀只是教人修行之道,修行的结果是离苦,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等等。佛陀只讲修行不说成佛之道,因为“所谓佛者,即非为佛,是名为佛。”“所谓圆满,即非圆满,是名圆满。”
上座部贬斥大乘佛教的义理,“非佛所说”。他们批评的理由也不充分。上座部所谓佛者,是指释迦牟尼本人。但是上座部所依据的原始佛典也非释迦牟尼亲口所说,而是他的学生根据理解和记忆的复述。世人尊崇佛典不是因为它是释迦牟尼所说,而是因为释迦牟尼说得如实,合理。所以大乘经典中,凡属如实,合理,与“四谛”和“正八道”相应者,都应该视为佛说。
二、阿罗汉。
《杂阿含经》卷三.第七十二节:
“云何为智。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云何智者。阿罗汉是。阿罗汉者。非有他世死、非无他世死、非有无他世死、非非有无他世死。广说无量。诸数永灭。”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七百九十七节:
“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佛陀在上述经文中说明,所谓阿罗汉,是调伏贪欲,断离贪欲,超越贪欲的智者。他的思想已经超越生死,超越此岸世界。
佛的弟子舍利弗和摩诃拘稀罗讨论比丘得阿罗汉果之后,继续习修何等法,舍利弗说:“阿罗汉复思维:此五受阴法为病,为……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
可见,阿罗汉虽然已经悟道,仍然要坚持习修四圣谛。
佛陀曾经解释如来佛与阿罗汉的差别:他们在修行中觉悟解脱是相同的。但是如来佛是“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能够教化学生。而阿罗汉是佛陀的学生。
大乘佛教的理论家贬斥原始佛教的修行者,认为他们只是自证自悟得阿罗汉果的“自了汉”,不如大乘佛教的菩萨能上证佛果,下化众生。这种批评是不切实际的。在佛陀传教的初期,他的学生需要通过修行,学懂佛教基本原理,也就是四圣谛,八正道等等。先悟道,证阿罗汉果,才有可能向上趋近佛果,向下入菩萨行,教化众生。批评所谓“小乘”“修法是培养”“自了汉”是不顾佛教历史的实际,是直接贬斥释迦牟尼的教学法和修行次第。未证阿罗汉者有何资格自命为菩萨?
(参阅《杂阿含经》卷三.第七十五节)
三、比丘。
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修行者,遥见释迦牟尼同他一样入城乞食,他心里想,你与我差不多,大家都是比丘。佛陀知道他的想法,说偈回答他:
“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
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
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
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
(参阅《杂阿含经》卷四.第九十七节)
佛陀认为,能够讨饭吃,遵守在家人的规矩还算不得比丘。比丘要能够超越功德心,过失心,依八正道修行,心无所畏,才是比丘的境界。佛陀向弟子解释什么叫做“多闻比丘。”他说知道苦谛,集谛,灭谛的比丘就叫做多闻比丘。佛陀说,阐说苦谛,集谛,灭谛的比丘,就是如来佛培养的说法比丘,又名叫法师。
(参阅《杂阿含经》卷十三.第三六二,三六三节,卷一第二十五,二十六节)
依佛陀的说法,不阐说四圣谛的出家人不能算做如来佛培养的法师,(当然可以是外道的法师)。不按照八正道修行的出家人,连比丘的资格都欠缺。
佛陀说,若比丘对苦圣谛已知已解,对苦集谛已知已断对苦灭谛已知已证,对道谛已知已修,这样的比丘名为上士,名为阿罗汉,名为圣贤,可以树立真理的旗帜,去宏扬圣教。
(参阅《杂阿含经》杂因诵三八四至三八七节)
四、众生。
下录《杂阿含经》五阴诵,卷六一二二节: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苦尽者我说作苦边。譬如聚落中诸小男小女嬉戏。聚土作城郭宅舍。心爱乐着。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心常爱乐、守护。言。我城郭。我舍宅。若于彼土聚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则以手拨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罗陀。于色散坏消灭爱尽。爱尽故苦尽。苦尽故我说作苦边。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认为,对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染著缠绵,也就是受“我见”的操纵,就是平常人,就是不自觉的人,就是在苦海中沉浮挣扎的人。如果能觉悟五阴无常,无我,随缘灭坏,就可以断除贪恋爱欲,贪爱尽则苦尽。苦尽的意思不是说原先的苦没有后果。佛说苦尽是说:贪爱尽则苦不能无限扩展,不会再产生新的苦。
佛,阿罗汉,比丘,众生都是人,先天的缘起有差别,后天的行为有差别,人生的境界有差别,如此而已。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