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信仰与身份的冲突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向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信仰与身份的冲突

  李向平

  不是闲得无聊,一部电视剧《身份的证明》紧紧地吸引了我。剧中主人公的命运遭际就一直挂在我心上,引发我的深思,甚至在半夜里还深陷剧中情节,无法自拔。

  一位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从事地下情报工作,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出生入死,为党为革命做出了不少贡献的共产党员,却在1949年大陆解放之后,因为上下级同志的牺牲,组织关系的断裂,无法证明自己的组织身份,终而落下了一个“特嫌” 的称号和家庭成分。

  每逢运动来临之际,这位共产党员少不了要被遭受一番折腾。他无法工作,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他的家人也为此背上了一口深重的黑锅,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参军,无法表现自己的进步……。

  只是到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他的身份才得到了最后的证明。这时候,他已垂垂老矣,一头白发。他似乎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透了。两眼泪汪汪的,双手发抖,默默无语。

  我很喜欢他的一句话:几十年过去了,虽然我的身份没有得到证明,但我没有背叛我自己。他在国民党92军的同僚,眼见他解放之后得不到正常的待遇,总是认为他不该说自己是共产党员。即使是这位同僚临死前,也还是把这句话作为临终遗言送给了他,你不应该说自己是共产党员。

  令人感动的是,这为无法证明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地下情报工作者的他,无怨无悔,十几年如一日,始终没能忘记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唯有变化的是,在他的孩子遭受学校、社会的歧视之后,他曾经希望自己的身份得到证明,改变他的“特嫌”家庭成分,而以一位革命干部的成分,能够改变他孩子的命运,不要终身遭受这种种不白之冤。

  剧情跌跌宕起伏,悬念揪人,可是它揪心的却是剧中所反映出来的身份与信仰的冲突。因为剧中主人公的身份无法证明,他的信仰无法表达,他的工作无法安排,生活无法稳定。

  电视剧的话语,很明白地诉说了一个历经了几十年风风雨雨、中国人很容易理解的正常现象,那就是信仰与身份的分离,利益与信仰的分离。在一个以意识形态划分社会阶层、注重敌我关系、区分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年代里,一个符合政治意识形态的身份、一个具有红色标志的家庭成分,那是多么、多么地重要。身份就是地位,信仰就是名誉;而身份加上信仰,就是社会待遇。

  剧中主人公有的是信仰,缺乏的是身份。信仰不能当饭吃。他只能是自己开设钟表店,修理钟表为生,继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钟表店也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无法维持下去,又被强迫到茶场务农改造。直至晚年,他也没有一个正式的工作。此种遭遇,又怎是一个“苦”字可以了得!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曾有一书,名叫《区隔》,并以《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作为该书的副题。布迪厄强调的是,文化鉴赏能力其实是后天培养与教育的产物,文化资本其实也如经济资本一样,受到阶级、地位的决定性影响。不同的文化资本决定了不同阶层的品位,所以,现代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身份与地位,只有通过诸如生活方式、阶级品位及消费模式等广义的文化资本方能得以体现。因此,他认为,阶级的区隔乃是由对文化资本的占有决定的,在此层面,同样表现了社会关系的不平等。

  实际上,在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之中,也同样存在着布迪厄所谓的“信仰区隔”现象。不同的信仰其实也能够形成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使一个人具有自己所选择的信仰和信仰方式,但他的信仰也只有通过诸如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甚至是个人手中拥有的权力,才能得以顺畅的表达和实践。因此,通过身份、地位和权力诸种关系,信仰现象同样也能够反映一个社会中身份、地位等关系的不平等。

  中华文明素来不以宗教来组织,但是,信仰——包括文化信仰、宗教信仰、民族信仰、政治信仰、民间信仰等等,却能作为中华文明之经纬,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

  这些信仰形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却具有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它们无法自我表达、独立实践,总是要一种路径依赖,或依靠国家、或依靠族群、或依靠宗教机构、或依靠乡村民间组织、或依靠个人的地位与身份。一旦有所依赖,它们也就同时构成了文化信仰、政治信仰、民族信仰、宗教信仰、民间信仰,而文化、国家、政治、民族、宗教等等,就成为了对信仰的定义和限定。为此,信仰及其依赖的关系,如同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而在这种依赖的过程和关系当中,个人的身份与地位也就变得举足轻重,反而把信仰关系给遮蔽了。同一种信仰,可以为信仰者身份、地位的差异,而难以实现同一种信仰的共享。

  其次,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人们的宗教信仰,也许不全是经过理性选择直接作为理性选择的结果,但除了宗教信仰之外的其他信仰关系,却可能大多是经过了理性选择,具有明显的理性选择倾向的。既然信仰大多具有理性选择的特点或理性选择的倾向,那么,一种信仰及其理性计算过的选择结果,无疑是会发生冲突的。尤其是在这种理性选择的结果往往要以身份和地位等等,作为利害关系之考量的时候,身份与信仰的冲突常常就会暴露出来。因为,信仰是神圣的,而理性选择的过程和结果却是现实的、甚至是具有利害关系的;信仰是个人的、内心的,但信仰的表达与实践却是社会关系的整合。

  当信仰无法表达的时候,当信仰无法独善其身的时候,人们就只能生活在别处。好像《身份的证明》中的主人公无法正常谋生那样,信仰成为了个人的秘密,与身份一样难以证明,参与社会,建构生活。无奈之余,唯有身在六合之内,冥想方外之交,信仰在别处了!而那些具有身份、地位的人,无疑就能生活在信仰的中心。

  这就是中国人习焉不察的“信仰区隔”现象。

  演员张涵予,谷子地演的好,《集结号》吹得好,这个地下情报员“木匠”也很不错。深藏内涵,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把信仰活在内心。《身份的证明》,似乎就是这么一个象征,吹响了另一种“集结号”,告诉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后信仰时代”,在社会变迁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的信仰与我们的身份。

  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追捕》和《人证》,题材与内容也与《身份的证明》类似。不同的是,它们的话语和意义,是要去寻找一顶曾经丢失的“草帽”,证明自己的无辜,内心深处的亲情与人性。可《身份的证明》却是要证明自己的信仰,见证自己的忠诚。剧中一个镜头,给我太深的感触。打到了“四人帮”,家人手捧鲜花和红色绸带,参加那涌动在大街上的歌舞游行,但剧中主人公却手提一张小木凳,摆在自己的家门前,面带一丝微笑,双眼微微眯着,身体木然却略有所思……。

  他在思想什么呢?!

  社会上曾经流行一个“灰段子”,《集结号》说组织靠不住;《投名状》说兄弟靠不住;《色·戒》说女人靠不住;那么,《身份的证明》是否在讲“信仰靠不住”?!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在日益开放的岁月里面,中国人已经大多选择了自己的信仰。然而,在这样一个信仰多元化的今天,“信仰博弈”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中国人历来在观念上面讲究和谐,然而,如何才能使不同的信仰真正和睦相处,建构一个社会的公共信仰、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的公民信仰?这早已不是三十年前所谓的“信仰危机”,而是不同信仰之间的信仰博弈及其博弈规则的问题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