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雕塑>>正文内容

龙门石窟的七尊佛教造像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05年10月22日,龙门石窟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流失海外80多年的7件佛像文物回家了。这7件文物,分别是北魏晚期至盛唐(公元493—756年)中国造型艺术极盛期的优秀作品,展示了在龙门形成并影响全国石窟造像的“中原风格”和“大唐风范”两种划时代的造型艺术的风采,展现了北魏、唐代典型的皇家石窟寺造像艺术风范,是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古阳洞高树龛释尊佛头。高32厘米。青灰色石灰岩岩质,部分表面钙化。头挽波状高髻,眉间有白毫像,脸形修长,五官清秀,刀法刚健有力,颈下连一截斜披袈裟之襟缘。处于雄浑阳刚的云冈期向秀骨清像的龙门期的过渡时期,系北魏后期龙门佛教造像艺术“秀骨清像”的优秀范例,艺术价值高,雕刻手法洗练,刚健有力。身首复原后,旅法雕塑家熊秉明高度概括为:“斩金削玉、简净瘦硬”,“生命顿出、神采奕然”,展现了鲜卑拓拔族刚强雄毅的民族性格。

  美籍华人陈哲敬先生收藏。于1907年至1921年期间被盗,首先运往法国,后流落比利时,七十年代末被美国收藏家购买、收藏,1991年陈哲敬先生购得。1992年冬,在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学者的帮助下,经测量、核对,发现其与龙门石窟古阳洞高树龛释尊盗凿接口完全吻合,证实该佛头为高树龛释尊佛首。1993年著录于《龙门流失雕像集》(图版1,龙门石窟研究所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8月版)。200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

  古阳洞(第1443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为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洞窟,是北魏“秀骨清像”造像风格的代表作,同时在北魏法书“龙门二十品”古阳洞高树龛释尊佛头中独占十九品。高树龛属龙门石窟古阳洞左北壁上层著名的杨大眼大龛上方一列小型龛中的一个,这列小龛雕刻精细,但主尊头部全部盗损,此佛头是现知存世唯一的一件。高树龛开凿于北魏景明三年,布局为一释迦牟尼坐佛(禅定印)并二侍立菩萨,佛着袒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平台之上。圆形头光内层刻莲瓣纹,外层环绕过去七佛,舟形身光,内层刻八身飞天,外层刻火焰纹,非常精美。龛左侧“造像记”为赫赫有名的北魏法书《龙门二十品》之一,是魏碑中之佼佼者,惜该龛佛头连同左肩袈裟一部分被盗凿。如释尊佛首复位,此龛当可完璧。

  2、火顶洞观音头像。高37厘米。青灰色石灰岩岩质,部分表面钙化。头顶挽饰有化佛的高发髻,脸型丰腴适中,五官比例匀称,神态静穆端庄,颈部雕有三道蚕节纹。造像的背面有一条隆起的契形棱线,破损沟槽的痕迹很长,从整个头顶延伸到腹部,颈下至胸前衣襟部分断裂,疑为盗凿时已破碎。上世纪三十年代被盗。

  此头像系陈哲敬先生早年收藏,多次在台湾展览,1989年著录于台北出版《中国古佛雕》。1992年,经龙门石窟研究所王振国同志勘测确认为龙门石窟火顶洞左胁侍观音菩萨之头像,接口完全吻合。1993年,著录于《龙门流失雕像集》(图版79、80,龙门石窟研究所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8月版)。200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

  龙门石窟火顶洞开凿于唐武则天至中宗时期,此菩萨位于火顶洞北壁,为正壁主佛的左胁侍,有学者认为其“堪称唐代佛教造像的杰作之一”。

  3、唐代佛头。高17.8厘米。青灰色石灰岩岩质,部分表面钙化。面目丰满圆润,高眉长目,双目微闭,唇部略抿微翘,神态文静高雅,雍容大度。面颊丰满,嘴唇较厚,双目微闭,似入禅境。顶有波状高肉髻,饰三朵漩涡纹,发髻三涡纹呈“品”字形排列。雕刻手法朴实,刀法流利自然,应为龙门唐代某佛龛中散落的小佛的佛头。

  陈哲敬先生收藏。专家认为此佛头具有龙门唐代立佛像特征,发髻样式为龙门佛像的主流样式,石质及钙化特征与龙门石窟地质条件吻合,应为龙门石窟流失文物。200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

  4、飞天造像。长36厘米。青灰色石灰岩岩质,部分表面钙化。飞天呈横L形,姿态优雅,面部表情异常文静,饱满秀丽,端庄飘逸。身体造型随飞舞动势呈左高右低、腰身倾斜,脚部弯曲,披帛飘舞,体态轻盈,妩媚端庄,悠然自得,生动传神。雕刻简洁,洒脱自然,为龙门某洞窟成组伎乐天中盗凿下来的珍品。

  陈哲敬先生收藏。专家认为此飞天具有龙门唐代前期造像特征,石质及钙化特征与龙门石窟地质条件吻合,应为龙门石窟流失文物。200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

  5、弥勒菩萨头像。高23厘米。青灰色石灰岩岩质,表面钙化较轻。头像脸型瘦削,戴莲花冠,中央莲瓣雕一坐佛,眉目清秀,脸型稍瘦,双目低垂,鼻梁挺直,阴线弯月眉,姿态安详。

  陈哲敬先生收藏。专家认为此头像具有龙门古阳洞交脚弥勒造像特点,为北魏时期风格,可能与龙门石窟古阳洞造像有关。200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

  6、佛头像。高43厘米。青灰色石灰岩岩质,宽27厘米,保存完整,形体硕大,石皮风化程度显著,右眉骨及右颐部有剥裂痕。造形为龙门石窟典型盛唐样式。应为大型立佛或坐佛之头部。

  美国纽约某收藏家收藏。专家指出,盛唐为龙门石窟鼎盛期,雕塑艺术价值极高,所以龙门石窟盛唐时期佛头盗损严重,目前龙门盛唐时期大型立佛、坐佛40余尊,大多有身无首,此件如能经现场查对原处位置后予以复位,意义重大。2005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

  7、天王头像。高33.5厘米,宽15厘米。石皮风化,凝浆显著。保存完整,神气十足,为龙门石窟典型盛唐样式。

  美国纽约某收藏家收藏。专家经比对资料认为,此件极有可能是火顶洞两件流失天王头像中的一件(另一件现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如能经现场勘查确定,与火顶洞观音头像一并复位,意义重大。2005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

  新闻背景一:有偿捐赠

  这7件文物当中,除了两件是从美国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购获,其余都属美籍华人雕塑家陈哲敬所有。上个世纪中后期,陈哲敬偶然在美国的文物市场上看见一大批从中国盗卖出境的佛雕。虽然手头并不宽裕,但艺术的敏感和责任感还是令其倾囊而出,买下了大约二三十件。40多年来,陈哲敬不断向国内的专家寄送资料,求证佛雕的“身世”。

  2004年,国家文物局在掌握相关线索后,指示所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在严格履行专家论证程序并经龙门石窟研究院确认无误后,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05年上半年将这些珍贵文物征集回国。

  对于有偿征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李耀申解释说,对被盗文物该不该买,有时候会引起争议。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要分两种模式应对:一是善意持有者。在文物屡经周转后,文物持有者已经不是盗宝者,他也是花钱购买才得到文物。对此,应当鼓励有偿捐赠;一是依法追索。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加入了多个文物保护国际公约,并依据这些国际公约,坚持追索历史上被盗及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并采取外交与法律手段,成功追索回多批流失文物,其中以王处直墓浮雕最有代表性。他特别重申,对当下发生的任何通过盗掘、盗窃等不法手段获得的文物,只要有确凿的证据,无论国内国外,都可以通过我国公安部门和国际刑警组织依法追索。但“提供相关证据,是目前追索工作最大的难题”。

  新闻背景二:龙门石窟文物被盗情况

  二十世纪20至40年代,龙门石刻造像曾遭受了疯狂的盗凿和破坏,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强盗,勾结国内的一些民族败类,通过种种卑鄙伎俩,对龙门石窟进行大肆盗窃,造成了大量龙门造像流失海外。

  据有关专家介绍,最早开始买卖中国古石雕的是法国人,后来日本的山中商会着手经营,而且规模较大,在日本、美国开设分店多处。1914年,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亚尔特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石雕。卢芹斋(C.T.LOO)在巴黎、纽约,开设了战前最大的中国古董店,石雕多数由其包办,他是个行家,藏品甚精。瑞典学者喜龙仁为一家英国杂志波灵顿杂志撰文,介绍卢芹斋的中国石佛藏品,高度评价了藏品的艺术与审美价值。正是这些古董商的长期经营,使龙门石窟佛雕艺术品源源不断地流向欧美和日本等国。

  据1965年12月文化部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同龙门文物保管所联合进行的调查统计,龙门西山被盗痕迹多达780余处。

  新闻背景三:110件海外文物有序回归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而流失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据有关专家估计,约10倍于现存于各博物馆的文物。

  李耀申介绍说,为了加大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回流力度,征集流失在海内外特别有价值的、代表某一时期国家和民族艺术最高成就的文物,2002年起,国家专门设立“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财政部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拨出5000万元文物征集费,目前我国已成功从海外征集了百余件(套)重要的、有影响的珍贵文物,并将陆续正式展出,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工作已渐入佳境。如这次的龙门佛雕和2002年征集的宋代米芾手书《研山铭》。“从发现线索到组织专家评估,都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每一次征集,我们的目标都是做成铁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