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净禅双修于现实生活中的特殊性
略论净禅双修于现实生活中的特殊性
弘明法师
一、前言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净土宗一向被人们认作是:“男女老少总能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大众化普通广遍法门;如《势至圆通章》中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禅宗则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正如《六祖坛经》中:“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上乘法门教化于世,从当前看东方冈家禅净普遍流行:西方国家则以禅文化较为广遍-其实,普通和上乘只是迎合众生的不同根器心性而善巧方便的施设,绝不是以教门的优劣来区分。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就是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佛如来一生所说之法,无非是趣向于解缚的无上菩提之意旨。人们要在佛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针对不同的人说法时指出的许多种方法和路线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净土宗即是一条通往无上菩提的宽广大道,念佛人正是此道路上的行人,只要肯念下去,坚定信念走这条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最终必然会到达彼岸。禅宗是路上最快捷的一种交通工具,乘上它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但是要看各人的根器性机,如果不懂得使用方法,或者说根本没有驾驶的能力,亦可能驰入迷途,偏离目标,还要回转过来去走更长的路程。这就是净土与禅的奥秘了。古往今来净土与禅宗门下的高僧大德层小不穷,最突出的是净土集大成者漓益大师和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一下他们所行走的路程,便不难看出净土与禅有着至深至密的关系。
二、净土与禅的缘起观念
所有事总有个起因,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净土与禅同样有着它们所生的因缘。依据经典简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一)净土的起源及其在中土的发展
说到净土法门,从印度传人中国的净土思想上看,并不只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在中国佛教史上对中国佛教徒影响颇深的还有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阿闳佛的东方妙喜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的药师净土。上述几种净土,均有专门的经论说明。《弥勒大成佛经》、《弥勒下生经》、《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这三部经广说弥勒菩萨兜率净土。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忏泽的《佛说阿閦佛国经》,菩提流支译的《大宝积经》中的不动如来,二经详阐阿板佛的妙喜净土,在《大般若经》和《维摩诘所说经》中也多次提到妙喜净土。《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则广说东方琉璃世界中药师琉璃如来的药师净土。而宣扬最普遍、流传最广的,莫过于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其主要的经论有《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往生论》,而在大藏经中有提到西方极乐净土的经论竟多达二百多种。据《观无量寿经》记载,在佛陀时代,有王舍城国太子阿阁世,受恶友提婆达多的唆使,将其父王频婆娑罗禁闭起来,欲将其饿死,自己作国王。频婆娑罗王之后韦提希夫人,每口以酥蜜涂身,在头上的宝冠中装入葡萄浆,趁探视国王之时偷偷给他食用。后来终于被阿阉世发觉.怒将夫人关闭于深宫。夫人悲愁痛苦,遥望远在灵鹫山中的佛陀,顶礼跪拜。世尊便现神通出现于王宫,依其请求广说十六种观想的念佛法门?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缘起,也是净土宗之最原始的经典,《观无量寿经》是佛随他意之方便说,随后佛又在灵鹫山说《无量寿经》和在祗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这便是净上最早的三部经。中国净土宗始于东晋,当时有慧远大师于江西庐山建立莲社结社念佛。此时《观无量寿经》尚未传译,他就是依据《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在东汉时传来,安世高有翻译,父从汉到宋朝一共有十二次翻译,一切经在中国翻译最多的是《无量寿经》,今在《大藏经》里看到的只有五种本子,其余七种本子失传,但历史上有汜载。它是净土宗的第一经,其内容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缘起,极乐世界从哪里来,怎么建立,概况如何。并依据《般舟三昧经》的思想,建立念佛、共修的方式。念阿弥陀佛而求往生。般舟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正、正受凋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等,此般舟三昧专以阿弥陀佛为法门主,步步声声.念念在在阿弥陀佛,由此就能使修持者气虚朗明,思虑幽微,鉴照智慧,止寂他想,忘所缘之境,见佛身现前,达到求往生净土的目的。在这种种三昧之中,念佛三昧最为功高易进:
其次《阿弥陀经》是劝信,愿,果,修何因至两方极乐世界证什么果。魏源居十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普贤咐·大愿工导归极乐-普贤是华严会上的上首,又是密宗的祖师,密宗是龙树菩萨传下来,他见到金刚萨埵就是金刚首菩萨即普贤的化身,以密净不二。最后是《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由近代印光大师汇录,主以意根为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特殊法门。
慧远圆寂后,道晒主持东林精舍,还有昙恒;昙诜等,他们共同弘扬远师遗风。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弟子游化诸方,从而净土信仰传播各地。在不同地区、不同朝代,净土宗的高僧大德层出不穷,为信众所推崇的有莲宗九祖,或谓十三祖,即初祖慧远、二祖善导、三祖南岳承远,四祖五台法照、五祖新定少康、六祖永明延寿、七祖杭州省常,八祖云栖莲池、九祖灵峰蕅益等大师,近世以清朝行策、省庵、际醒和民国印光大师为传承,加上九祖合称莲宗十三祖。
(二)禅宗的产生及其在中土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育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在开悟之人看来,头头是道,法法皆真。真是见色闻声,无非这个;扬眉瞬日,尽是玄机。对迷昧之人来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迷头认影而当面错过,无中生有于翳眼空华。其实,不论开悟或迷昧之人,他们所悟或所迷皆是这个禅学,由此看来,佛教的禅学确实是一切法门的大总相法门。此是发心信仰佛教之人所要达到的理想的最终门的。
中国禅宗是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其所立宗是依据达摩、惠能先后传授的《楞伽纤》和《金刚经》等。禅宗最初缘起是由《大梵天工间佛决疑经》中讲的一桩典故发端的。有一天,佛陀行化至灵鹫山,此有大梵天工以金婆罗花献佛,并舍身为床座,恳请为众说法、可是,佛陀升座后却默不作声,只是手拿着这束会婆罗花示众。与会百万人天大众皆面面相觑,皆不理解佛拈花示众之旨意。此时一位老比丘摩诃迦叶尊者突然破颜微笑,灵犀相应,机教得当:佛陀立即开口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这就是师徒心意刹那交会之心传。佛陀还把袈娑和钵传给迦叶,这便叫“衣钵真传”。迦叶即为西天禅宗第一代祖师。
摩诃迦叶为续佛慧命,使法水长流,便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是为西天第二代祖师:再由阿难传给商那和修尊者,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又将正法眼藏主衣钵付与菩提达摩大师,即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
中国禅宗的起源是达摩在接受般若多罗付嘱时,还授其说“吾灭度后六十年将引正法眼藏和衣钵到中国绍隆佛种,普利众生”。到了粱武帝普通元年(520),达摩乘海船至广州,随之梁武帝派人专程迎至金陵(今南京)。梁武帝虔信佛法,而其所做功德皆名相之事,且又不领悟达摩所说上乘大法,二人谈话不契,机缘相违,达摩便脚踏芦苇渡江,隐住嵩山少林寺,深人禅定,面壁九年。此即是: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接受达摩衣钵者为二祖慧可大师,其本名神光,早年儒学造诣至深,小家后精研大小乘教义,悟解力很高。因为轻慢妄心,初与达摩会面时而错过良机,便生大惭愧心,负荆请罪,断臂求法,终于得到达摩的真传。慧可又传三祖僧灿,僧灿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弘忍传六祖惠能。这叫做“灯灯传焰,奕叶相承”。中国禅宗可算是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这个宗派是由初祖达摩大师开始的,一直到惠能大师,形成为中国独特的禅学思想体系。
早在东汉末年,安息国高僧安世高法师来到中国,他从桓帝建和二年(148)至灵帝建宁年间(168-172),约20年翻译了《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论》等30多部典籍,多是介绍小乘禅学的。后来又有鸠摩罗什法师翻译大乘经典,传播最上乘禅学。从汉末到两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间,许多外国法师来中国翻译经典,中国许多高僧大德也进行翻译和注释佛典,出现了大量的佛典疏论,特别是东晋道安法师,大力提倡禅学,习禅之风气兴盛起来。由此可见,达摩大师于南朝梁代来中国时,禅学已在中国流行,所以他倡导的禅学自然很快发展起来。
(三)净土与掸与现实生活中的特殊因缘
基于上述,禅宗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由此彻见——切众生一念之心性,正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只囚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碍智皆得现前,这就必须随顺机宜,说种种法,令其断除妄想执著,以复本有心性(本来面目)。但是,众生根机不——。若宿根成熟,则由禅门所主顿悟,即刻超凡人圣。若非宿根成熟,难于即刻断惑证真,于是便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可见.净土与禅虽修持有所不同,而其导归则一,皆能使惑业不期断而自断,福慧不期满而自满。因此,诸佛、诸大菩萨、诸大祖师,以至诸法师、诸善知识,皆以净土与禅为弘法利生之第一要务。
净土宗强调摆脱娑婆世界之浊恶苦难,到达极乐世界的美妙境界;而弹宗则主张通过众生之内自观照,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不论是习净或参禅,达到心境寂空,定慧不二,断惑证真,入涅槃城,心中呈现净土,从而达到心佛圆融。《维摩诘经·佛国品》说:“若菩提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就把净土与禅合在一起了。净土与禅在修持上虽有所不同,而佛法却是圆融无碍的,不同法㈠是共成佛道的。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即是无上深妙禅。”净土宗之义理知难而行易,其目标超情离见至为高远,经典所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至善至美,使人不胜向往。但是,却是超小凡夫的视听心量之外,未有可靠的验证使众生见信,终难升起决志求生净上的愿心。此一问题则由禅宗之人人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弥补之、净土与禅宗的历代祖师,以共同的修证成就向世人提供殊胜的验证:西方极乐世界确切实有,经典佛语真实不虚,习净或参禅必定往生或见性。这种伟大而崇高的见证,强有力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禅净行人,出离生死轮回,成就佛道行不可胜数。
净土与禅是拯救现代人的最主要的法门。基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发达,人们在高度的物质享受中,或迷于乐境,或苦中作乐,或以苦为乐,在三界火宅中嘻怡流连,难以牛起厌离之心、禅宗以“惮即生活”为契机,从山林走向社会人群,以出世的精神作人世的事业、惠能大师在《坛经·般若品》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就易于使迷惑世人接触佛道.把西方净土大门向广大众生敞开。工作无碍净,劳作中更易于触机开悟。现代人造业多端,而执迷不悟.更需以念佛和参博水消除宿业。人生之净化,世间便呈现出净土。人们一走上净土与禅的无上大道,便生起厌离娑婆而欣求极乐之心,拔除贪爱之桩,斩断情执之缆,视三界如牢狱,睹家园如桎梏,见声色如鸩毒,瞥名利如缰绳,看一切良辰美景如梦幻泡影、唯有习净和参禅为出世之急要。现代人一旦行持了净土与禅,便具有崇高而深远的宗教胸怀。把佛教生活化和生活佛教化普及于人间。不学而知谓之良知,不虑而能谓之良能,良知良能即佛性的呈现,久而久之成为习惯,亦成为日用常行,如为病患者消灾,为婴儿祈福,为狱罪忏悔,为青年男女佛化证婚等等,把佛陀的悲宏誓愿渗透至人间和山河大地,随着人们的共业和别业的逐渐消失,大家便能在一片和谐温馨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生活,此种理想境界即人间极乐净土。
通过亲证念佛而摄禅归净,应是最适用于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的修持方式。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中说:‘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人生死普度众生,故名以菩提心是也。”“一念厌苦”即由定发慧,由厌欣心至于净土。净土先净念,净念之始基在为一切善行,积无量善行功德便呈现出净土相。近代以来的诸高僧大德多以此修持,其成就给我们留下对机合宜的规范。如圆瑛大师、虚云和尚、杨仁山居士等,皆通过离念断惑,以导归净土为果。他们拓展了净土与禅的含义,由自净其意的自身修持,发挥至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他们针对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反复弘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教诫,通过利乐有情,广度众生,实现社会环境和人性的净化,同登极乐,直达西方净土。
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给予弘扬净土与禅以阻力,实际上是机遇。人们在饱食酒醉之后,物极必反,必然会思考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物质文明对人们的困扰,使之心绪茫然,必然会产生寻求心灵安顿之念。这样的社会心理,对于适用于各种根器之人的净土与禅,必然具有无上的魅力。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净业即禅境,由此感召众生,令迷途知返,齐抵净土涅盘彼岸。时代的要求,众生的渴望,是净上与禅能长期繁盛的根本原因。
三、禅净共修之方法论
禅宗与净土虽同属于实践的宗派,但一主自力,一主他力,其基本见地以及修学路线,则显然有所别异,永明延寿曾作《参禅、念佛四料简偈》,可作为禅净双修之准则,为修行人确示之要道。
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此永明四料简,乃为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但先须认准如何是禅,如何是净;如何是有,如何是无,然后逐文分剖,则知字字得当,无一字能移易。禅者,即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即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即无能无所即照之离念灵知,是超言说、超理论的,所谓直接的经验,顿悟的境域;在修证上,被认为必须是上根利智者才能领悟,并不是普通根器的人随便可以参到的。因此,其他宗派往往用尽言辞、比喻、分别解说,结果都是归结到“言语道断,必行处灭”。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两方(这是非偏指唯心净土白性弥陀)。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本来面目,明心见性。有净土,即真实发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禅与净土,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是约机约修:一理一事,理虽如是,须如理起行,行极证理,务使理事圆融,互契互人。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净土。
(一)禅净互入的方便殊胜
净土法门随着佛教经论传译到中国以后,逐步得到发展。虽然不同于禅宗和其他宗派的直系传承,但由于它的影响很大,收机甚广,容易令人信解修证,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净土宗的高僧大德层出不穷。但我们若仔细考究净宗祖师们的行履,不难发现他们大都是先为禅师而再人净土的相同过程。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之结社念佛,是依念佛三昧法见佛而求往生,当时《观无量寿佛经》尚未传译,所以其思想基于《般舟三昧经》,以三昧专思寂静,则气虚神朗,自发鉴照之智,得透彻幽微。然而种种三昧中,念佛三昧最功高易进,因为如来是穷玄极寂,体神合变,随宜应物,所以使人此三昧者,寂然忘知,就所缘之境,成就鉴智。此是说明若一心专念,止寂他想,则鉴照之智白发,而得见佛之境界,所以慧远大师的念佛法门完全与禅境相融合,故念念与禅,禅中念佛。其师道安大师也是一代著名禅门龙象。
(二)念佛即禅观
蒲益大师所提倡的净土思想,较多继承了明代莲池大师的思想,简言之,即信愿行,以深信切愿力行求净土,在行方面又力倡持名念佛。然而,蕅益大师对念佛法门的主张又较莲池大师的主张更圆融,从藕益大师所著的《灵峰宗论》中的《念佛即禅观论》可见一斑,下引原文: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门无不离四句故。若知一切法,无非即心自性,仍可四句而诠显之。何者?梵语禅那,此云静虑,静即是定,虑即是慧。静即止,虑即观。静即寂,虑即照。是故定慧也,止观也,寂照也,皆一体而异名也。或谓寂照约性,余二约修,止观约因,定慧约果,不过一往语耳÷夫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昏迷倒惑,炅知终不可灭。虽流转纷扰,本体终未尝动。此岂非寂照真源,止观血脉,定慧根据乎?究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达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维意持此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盖念者始觉之智,佛者本觉之理也。就此念佛法门,有念自佛、他佛、 自他佛之不同。若单念自佛,与参禅全同。若单念他佛,与参禅止观亦异亦同。若双念自他佛,与参禅止观非异非同。夫念自佛者,是四念处观,所谓观身、观受、观心、观法。若一切法门,不为四念处所摄,即外道法,故知与禅观同也。夫念他佛者,或念相好,或法门,或实相,或不能作此三种念者,则但持名号、若念相好,一往似与禅观异,然必止息异缘,专观彼佛,则仍与止观同,亦仍与静虑同也。念法门者,例此可知,若念实相,虽托他果佛为异,(编者注:本句原稿如此)然终无两种实相,究竟是同;若持名号,一往亦与禅观异,然无论解与不解,而所持之句,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当体无非一心三观。故曰: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一。是则心无异缘,即是静是止;名号历历,即是虑是观,亦究竟同也。夫双念自他佛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托他佛,助显本性。由悟本性,故与禅观非异。由托他佛,故与禅观非同,是谓胜异方便,无上法门。《文殊般若经》、《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皆明此圆顿了义,而《妙宗钞》申之为详,凡栖心净土之士,不可不熟究而力行之也。
蒲益大师认为,禅那(静虑)即是定慧,即是止观,即是寂照,是一体异名。寂照约性德讲,止观定慧约修德讲。修德方面,止观是因,定慧是果。寂照、止观、定慧三者都不离我们现前一念心性。不但如此,一切法也无非心自性。参究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参禅;现证现前一念心性,名为止观;思维忆持现前一念心性,名为念佛。
念佛是以始觉之智合本觉之理。念佛法门可分为念白佛、念他佛、念自他佛三种。
念自佛为四念处观,所谓观身、观受、观心、观法,一切法门,皆为四念处所摄,所以与参禅止观同。
念他佛、有念佛相好、念法门、念实相、念佛名号四种。
念佛相好时,必须止息异缘,专观他佛相好光明及种种庄严,所以与止观静虑同。
念法门时,也必须止息外缘,专心思维诸佛本愿及六度万行神通功德等,所以也与止观、静虑同。
念实相时,虽托念他果佛(编者注:本句原稿如此)似乎与止观静虑不同,但自佛他佛实相毕竟不二,所以与参禅止观毕竟相同。
念佛名号,似乎与参禅止观不同,然而不管理解还是不理解,所持的佛名,当体就是一境三谛,能持之心,当体就是一心三观。所以说: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一。所以,“心无异缘”即是静是止;名号历历,即是虑是观。故持名念佛,与止观静虑究竟相同。
双念自他佛,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乃托他佛助显本性,由悟本性,故与禅观同,由托他佛,故与禅观非同。
由上可知,念佛法门是殊异方便无上法门、念自佛、念他佛、念自他佛,这三种念佛即参禅、止观、定慧,故念佛法门可含摄一切法门,《文殊般若经》、《般舟三昧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经,皆明此圆顿了义之法,《妙宗钞》对此有很洋尽的阐述,专志净土者,应深究而力行。
蒲益大师认为一切法,无非心自性,一切法门都统归在心性中。基于此,念佛与参禅、静虑、止观都是融通无碍的。念佛法门以念自佛、念他佛、念自他佛、含摄了参禅、静虑、止观乃其他一切法门,故大师说:“念佛法门至圆至顿,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
漓益大师在其著述中,又将此思想加以普遍化及具体化,并广引诸经及诸祖言论来证明。在《示念佛法门》中他开示道: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智者大师)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莲池大师)云:“一名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在所有念佛法门中,大师认为他佛中的持名念佛是下手最易,收效最广的法门,所谓:
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忍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可见,大师不但认为真念佛即大禅定,而且圆满一切六度万行。
作者:弘明法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