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的修行与修心——读《百喻经》有感
学佛人的修行与修心——读《百喻经》有感
文 刘梅
关于《百喻经》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用寓言以申佛教教诫,是第五世纪印度法师僧伽斯那编集,其弟子求那毗地于南北朝南齐时来中国讲法时,将其翻译成中文流传至今。根据作者后记,《痴花鬘》当是本书的原名。“花鬘”是一种用于装饰的花串,“痴”意指痴人,也就是故事中的一个个愚人,因此“痴花鬘”之意就是关于愚人故事的花束。该经共有四卷本,收寓言故事98则,因名之《百喻经》,收于《大正藏》第四册。
全经两万余字,结构相同,每篇都由喻和法两部分合成。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包含的教诫,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在佛教文体十二部经(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中,本经属于譬喻类。汉译大藏经中,除本书外,相同性质的还有《杂譬喻经》、《譬喻经》等,但从结构上看,都不如本经所述的齐整。
《百喻经》是南北朝时期对我国寓言文学影响较大的一部佛经故事集。该经成书时期正是印度寓言文学的盛行之时,也是有名的《五卷书》(婆罗门学者所撰用来教授贵族子弟的一部梵文寓言集)流行的时代。许多佛经都是运用寓言故事来阐明佛教教义,《百喻经》的寓言原本也是为宣扬佛法服务,但该经各篇所述的寓言,可能大多都是从前民间所流传,本与佛法无关,后为佛教学者采取应用。这些寓言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情,有很犀利的讽刺性,看似愚人的笑话,编者却试图通过这些笑话来揭示深刻的佛教教义。正如僧伽斯那在跋颂中说:
“此论我所造,合和喜笑语,多损正实说,观义应不应,如似苦毒药,和合于石蜜,药为破坏病,此论亦如是,正法中戏笑,譬如彼狂药,佛正法寂定,明照于世间,如服吐下药,以酥润体中,我今以此义,显发于寂定,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
意思是“本书以戏笑愚人的方法来阐明佛法,如以苦药和石蜜,虽损蜜味,但主要是为了治病。先讲笑话,后讲佛法,如先服吐下药,后以酥滋润身体。笑话里包含佛法,如同树叶裹不死药(阿伽陀药),编者希望读者但取佛法之药,而抛弃戏笑的树叶。”由此可见作者寓教于乐、劝诫世人的良苦用心和过人智慧。
个人喜爱这本经典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百喻经》独特的文学欣赏价值。译文简洁流畅,笔调朴实明朗,耐人寻味,是南北朝时期我国佛经翻译的经典作品之一,从上文引用的跋颂译文就可看出这一特点。寓言是一种将形象(故事)和理论(寓意)相结合的边缘文学形式,往往寄托了劝谕或讽刺意义,它借此喻彼,借远喻今,借小喻大,借物喻人,使得抽象深奥的事理从简括的语言和浅显的故事中体现出来,追求着生活的真谛和美善。如同中国古代诗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体味寓言的主旨。《百喻经》是一部寓形象性、生动性、幽默性于一体,可读性很强的寓言故事集,它的许多寓言都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是为宣传佛教教义而编集,但不同的人阅读,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得到启示,它的魅力和妙处也正在于此。它以“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文学表现形式,来巧妙揭示人生哲理,因此它更像一部文学作品,通过浅显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寓不平常于平常中,让人读后或会心一笑,或醍醐灌顶,从中感悟不同的人生境界。也正因为此,该经深得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喜爱,鲁迅先生一直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并且把佛经作为域外文化进行研究。1926年鲁迅先生以原书名《痴华鬘》出资赞助出版了《百喻经》单刻本,并在《痴华鬘》题记中推荐这本书说:“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亦可五六种,惟《百喻经》最有条贯。”又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它国译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
读百喻经,其实有着两重的理解和享受。从本经的一个个故事里可以学到佛法的意趣,有说对治烦恼的,有说对治恶行的,也有开示法义的,还有一些是劝行持戒和精进修行的,故事里的那些愚人就是愚昧无知的世人的代表,或者是盲修瞎练的学佛人的典型,看了这些愚人,再反过来对照自身,经常会吃惊而难以相信地发现原来自己也存在着种种同样的愚痴和可笑。我读《百喻经》,就好像在读着自己,读着周围我认识的一些人;我笑话着痴人,却又觉得自己也是笑话,然而又不能面对自己的可笑。所以今天在这里讲读《百喻经》的感想,其实就是想正面自我展示一下自己的愚痴可笑之处,也好为其他尚不自知的痴人做个榜样吧。
几则寓言解读
下面就以五则寓言为例,来看看这些痴人的笑话,是否也同样发生在你我这些学佛人的身上。
愚人集牛乳喻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穀-禾+牛]取牛乳[1],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穀-禾+牛]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2],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穀-禾+牛]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或笑。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3],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注释】[1] 豫:同“预”,准备。[穀-禾+牛]:挤取。 [2]牸:雌性的牲畜。 [3]大有:出自《易经》“大有”卦:“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喻财物富足。
本喻中的愚人认为,宴会中的牛乳与其事先准备好,不如放在牛腹中储藏,需用时一次性挤取,又不占地方,又可以保鲜。于是将奶牛单独圈养。结果到了宴请宾客时,奶牛因不哺乳,奶水已干,无法挤奶酬宾,愚人自以为聪明,反招致客人的嘲笑。
编者在最后感慨道,世人说要修布施,总是说等我挣到大笔钱吧,一次性可以多多布施,可是还没等到大笔钱积攒起来,就有的被官吏勒索掉,有的被水火、盗贼抢夺而损失,或者有的刚攒够钱,却突然死去,来不及风光一把了。这不就和故事里集牛乳的愚人一样傻吗。
此喻的佛法喻意已经非常明确:铿吝是使众生流转于三界的诸多烦恼心垢之一,修布施度的人要对治的正是人类天性中对财富的吝啬不舍之心,幻想等待到钱足够多时再来救济布施是错误的,应该在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就及时行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度而度他。
其实,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愚人的想法不无合理之处,甚至可以说有些小聪明。但问题在于,愚人没有预料到会有母牛无奶的情况发生。事实上,这正是多数自作聪明的世人的烦恼之处。这个世界如此忙碌,人们如此憧憬着未来,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讨论和制订着各种各样的规划、计划、策划,然而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未来的情况岂是你可以预知和控制的,你可以规划一个很理想的计划,但计划实现的各项条件却不是你可以自由掌控的,“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这正是原始佛教教义“缘起论”,没有各方面条件的因缘际会,就没有你想要的结果,所以母牛和小牛分开,母牛就不会产奶;而条件永远而且是时时刻刻在变化,这又是佛教三法印里的“诸行无常”,所以愚人千算万算,就没算到母牛没有奶。
现代社会富人多,学佛之人也众多,六度中最简便可行的修行方法之一,就是财布施。但就拿财布施来讲,很多富人也还是会依依不舍,往往想着,现在我的财富实力还不够去布施,先积蓄起来,等到足够富有时再实行吧,到那时一次布施大量金钱,又有面子又不影响目前的生活。殊不知,他们未必能够等到足够富有的那一天,铿吝的人也未必能够真正地富有。他们就如同那个集牛乳的愚人一样,不能及时行动,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甚至自取其辱。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著名的诗歌,“我要唱的歌,到现在还没有唱出,我每日都在琴上整理我的弦索”,当然诗人想咏叹的是他内心里的美好愿望难以实施,我却将这句话用来表示自己的矛盾困惑和惭愧之情。我其实也是那类喜欢规划和讨论、不能及时行动的学佛人之一,应该说我周围这样不能付诸实践的学佛人也不少。我的学佛之路已经一年,至今还是停留在佛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层面,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修行实践(除了捐款捐物是我最常施行的以外)。这个故事给我的警醒是,佛海无边,人生苦短,岂能容你从容描画蓝图,修行要趁早啊!
还有一点个人的感慨,那就是世人(包括我在内)其实每天都在做梦,梦想也总是很美,而且总是在自己制造的“最美的梦、最梦的美”里痴迷沉醉,不能自拔。“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个动人的情歌从几千年前一直唱到今天,今后还会一直唱下去。其实我们明知道生命和爱情的脆弱,却偏偏要说“我们要在一起,永远在一起”的誓言,好像我们能做得了命运的主似的,好像我们说的誓言真的可以永恒。正是这样的执着驱逐着代代的世间人不知疲倦地期盼、梦想和追逐,这是否又是一种愚痴呢?就如这个集牛乳的愚人一样,所以佛陀才要苦心孤诣地劝说世人,“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吧,问题在于,现在的学佛之人中,又有几人能真正明了和醒悟。
渴见水喻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4]。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君可饮尽[5],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分,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注释】[4]辛头河:又作新头河,即现在的印度河。 [5]君:有的译本作“若”。
本喻中的愚人虽然渴极逐水,但见到浩荡不绝的河水时,却止步不前,不愿饮用,问其原因,竟然是因河水无法饮尽而不饮,情愿渴死,其愚情可笑可叹可悯。
本喻最后指出,有些外道修行的人,因为佛教戒律难持,就干脆放弃不修,这种人就和那个“望河止饮”的愚人一样,正是这种极端的、片面的观点,使得他们连将来得道的机会也丧失了,依然要随波逐流,堕落于三界生死轮回之中。此喻可视作对治烦恼“五利使”中的“见取见”,即学佛人的一种误区,执着于自身某种错误的、片面的、劣下的见解而不自知。《阿含经》中说“十使”烦恼犹如公差跟随、系缚罪犯,随逐众生使之不得出于三界。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人,虽然欣赏佛法和佛教理论,也愿意研究学习佛学义理,但认为佛法太广大精深,自己定力不够,难以穷尽义理,也难以遵持佛教戒律,索性就做个旁观者,或者将佛学的某些理论为我所用,作为处世哲学或生活谈资。应该说,在当今以追求现实利益和成功享乐为主流目标的社会中,持这样观点的学佛之人,还是占据了大多数。我自己或多或少也存有这样的观念,所以才一直无法开始真正的修行实践。
学佛人的修行的确是一个漫长艰辛的旅程,但每向前走一步,都是一个目标的实现,所谓“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成道的结果。一点一点培植的菩提种子,一旦因缘时至必然开花结果,但如果连种子都不播下,又如何能够成佛得道呢?中国古代有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正是这个印度愚人故事的鲜明对照,那小小的精卫鸟每日含石衔枝要去填满那浩瀚无边的大海,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可她就那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从不放弃,博大精深的佛法恰如大海,修行人也要有着这样不屈不挠的精神,又岂知未来有一天大海不会被精卫鸟填平呢?“说时容易行时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决心、毅力和耐心。
反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周遭,这样的愚人又何尝不多?“若不能得全部,宁可都放弃”,“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在工作中,生活中,处处可见,而这类人也往往因过于执着、不知回头而遭遇更多挫折,其实佛陀早已告诫世人,宇宙人生本身就不圆满,就是有缺陷的,世人追求完美的本身就是不完美,所有烦恼皆由追求完美而起。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了贾宝玉,他对林妹妹说“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确是一个似傻如狂的痴人,最终宝哥哥没有饮到一瓢水,林妹妹饮恨而终,结果是“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飞鸟食尽各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个千古第一风流情痴才明白三千弱水也罢,一瓢水也罢,都不过是个空啊。
煮黑石蜜浆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7]。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当取黑石蜜浆[8],与此富人。”即着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人众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蕀刺上,五热炙身[9],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注释】[7]黑石蜜:结块的甘蔗糖,色黑,硬如石,故称。 [8]黑石蜜浆:蔗糖和于水中。 [9]五热:古印度有修行者,将身体四面点上火,暴晒于烈日下,是为“五热炙身”外道。
本喻是说一个愚人在火上熬砂糖水,以趋奉做客的富人,糖水烧开,为了尽快献给富人喝,他就不停地用扇子在糖水上扇,却忘了炉子下面的火没灭,无论他怎样用力扇,也是徒劳,白白地被旁人嘲笑一场。
本喻的结尾佛法部分明确点出:一切烦恼皆由心起,要真正去烦恼,须从心开始,如果学佛之人不从根本上去除灭心中贪、嗔、痴烦恼的烈火,是不可能真正得到清静和解脱的,像那些外道之人只知道一味地苦行,折磨自己的身体,心中的火不灭,企图求得清静之道,结果还是徒劳无功,将来依旧是流转生死,受苦无穷。这也是佛经里强调要对治的七结烦恼之一“戒禁取见”,即修行之人偏执于某种不合理的戒律或禁忌如自淹、自饿等,认为这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其实是一种邪见邪道。
学佛人的队伍中,很多人都渴望脱离生死烦恼,悟道成佛,以享受极乐境界,为此不知疲倦地钻研经典、忙于布施、行善、素食、打坐、诵经、斋戒、做早晚功课等等,种种不一而足,甚而也有人效法古印度僧人,行各种苦修,但是在忙碌之余,我们是否静静地观照过自己的内心,那在人性深处熊熊燃烧的各种烦恼的烈火,是否已经真正被扑灭?有多少人是真正去除了内心烦恼,清清静静地走上学佛之路?又有多少人,是毫无功利目的和自我杂念地布施修行和学佛呢?人性的弱点就是贪爱太多,舍弃不下,中国人尤其都是现实主义者,“鱼和熊掌我都要”,既要尽情享受现实生活的种种乐趣,不能罢手;又要念着经书,抱着佛脚,害怕来生不能再享乐。这样的愚人在当今的学佛人中也是不少见的。
其实,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经常是处在两种状态的煎熬之中,一方面经历了人生坎坷,充分感受到欲望之累、无常之苦,的确渴求解脱和出离,希望通过学习佛法,参禅打坐来清静内心;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日日受着红尘世间种种人事的牵扯干扰,摆脱不了财富、名利、情爱等等欲望的纠缠,不断陷入各种纷争之中;内心矛盾,犹疑不定,结果就象那忙于烈火糖浆的愚人一样,“五热炙身,而望清凉寂静之道,”一边坐在欲望之火上灸烤而不自知,一边却拼命用佛法之扇求取清凉之境,这是何等的可笑可怜。而对照自己的内心,我何尝不是这样,总是徘徊不定于迷悟之间,明知生命如镜花水月,却还是身不由己地飞蛾扑火,一边渴求着脱离烦恼无尽的凡尘世间,一边又迷恋着欢喜悲欣的诗意人生,不知道自己到底何去何从。这样的迷惑甚至也难倒了佛门中人,多情的六世达赖也不禁叹道“安得世间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红楼梦》里也有个典型的佛门代表人物,就是妙玉,这个富家小姐遁入空门本为避祸,而非觉悟;虽也参禅打坐,看似孤高清静,但“欲洁何曾洁”,其实凡心未死,从赠宝玉红梅、为宝玉取梅花雪水煮茶,到砸刘姥姥用过的名贵套窑茶杯,无一不显示出她的分别心,最终这个身世坎坷、才情出众的女子落入强人之手而不知所终,岂不是学佛人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踈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10]。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10]墼:砖坯。
这一喻讲的是某愚富人看见别人家的三层楼金碧辉煌,非常羡慕,也请来同一木匠造楼。木匠从地基造起,愚人却坚持不造下二层,只需造最华丽的第三层,这要求实在是难煞了那位印度的鲁班高手,不造一层何来二层,没有二层哪来最高层,可愚人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是时人笑破了肚皮而愚人尚不自知。
学佛之人的最终目标是成就大觉悟,获得大自在,追求的是佛陀在《华严经》里描绘的十方无量无边、无比美妙、清静、庄严、恢宏的佛国净土,而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道路却是如此漫长艰难、充满艰辛,历尽劫数,方才可能趋近目标。如同建高楼,打好地基才能造第一层,造好一层才能造更高一层;又如登山,一步一个台阶,才能接近顶峰。所以佛法才设有小乘四圣位、大乘十地菩萨之次第修行果位,其实这不是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代名词,而是个人学佛修行的境界和层次依次上升,在这些由低到高的修行基础上才能最终证得圆满解脱。
然而世人贪甜怕苦,喜易畏难是天性。我们学佛人中也有那些懒惰懈怠之人,不能勤修苦练,却奢想求得道果,希图走捷径,妄想越过前三个阶段直接证得阿罗汉,岂不与那不打地基只想造最高层“空中楼阁”的愚人一样的愚昧可笑吗?
从佛学义理上,本喻讲的应是大乘菩萨道修行“六度”里的“精进度”,所谓勇猛精进,就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猛不懈的精神,修习一切佛法,不懈怠、不畏难、不后退,精进而不放逸,才能取得无上正等佛果。
其实不止是学佛,我们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必须如此。在这样一个追求速成、提倡快餐消费的时代,人们都急不可待,已经很难有耐心和毅力去付出时间和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总是在寻找着各种各样的捷径,“快速致富”、“出名要趁早啊”,然而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俗语说得好: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没有无数过程和汗水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最后的成功结果,凡事皆循此理,拒绝投入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就希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能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而已。中国古人“一步登天”的寓言故事,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知是哪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你们都走得太快了,把灵魂落在后面了”,这句话我常常记起,它是如此地悲悯、诗意而又充满了哲理,我们这些每日在高楼大厦间、车水马龙里穿梭忙碌的现代人,是否也需要放慢脚步,甚至停下来,找寻一下自己那个遗忘了很久的灵魂呢?。
地得金钱喻
“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跃,即便数之。数未能周,金主忽至,尽还夺钱。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极苦。
遇佛法者,亦复如是。虽得值遇三宝福田,不勤方便修行善业,忽尔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还为其主夺钱而去。“
穷人在路上偶然拾到一袋金子,欢喜之极当时就开始数金子,结果没数完,那遗失金子的主人找来了,拿走了那袋金子,穷人悔恨莫及,如果能早点用掉这金子就好了,免得一场欢喜一场空。
此喻的寓意和解读见仁见智。其实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角度来讲,路不拾遗,别人丢的东西被拿回去实在也没有什么可以懊恼和后悔的,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这个寓言倒说明不劳而获是不能长久的。
然而,从学佛修行的角度来看,本喻其实是意味深长的。这里的穷人其实指的就是我们这些生在末法时代的学佛人,而路遇的金子就是比喻我们因缘而有幸得以听闻的佛法,由于佛法太精深,我们经常只顾埋头研究佛理,却未能马上运用到实践,不能精进修行,结果时光匆匆,生命短促,命运再次拿走了赐予我们的三宝,我们依然两手空空地在六道之间轮回不已。
中国有一句俗语说“拥有不知珍惜,失去方知可贵”,我们在这一期生命中能生而为人,已属不易,而在“礼崩乐坏”的末法时期、污秽不堪的娑婆世界里能够值遇佛法三宝,更是无数前生修行而得的万幸之事,因此这一喻就是劝诫学佛之人要倍加珍惜这宝贵机遇,信解行证,勤种福田,勇猛精进,方能有机会解脱生死烦恼,求得大自在。学佛贵在修行,如果只是日日徜徉停留在解读典籍本身而无实际行动,或者终日碌碌于其他事务而不知研习佛法,那终有一天还会失去这难得的机会,重新堕入生死流转,受那无边无际的轮回之苦,那时再来悔恨已晚矣。
放眼我们四周,连同我们在内,有多少众生,每日忙忙碌碌,为各种名利欲望之事奔走不息,耽溺于享乐而不知死之将至,就这样一生匆促,与宝贵的佛法擦肩而过,就如那得而复失金子的穷人一样令人扼腕叹息。本喻之后的八句偈颂将作者对世人的期望和惋惜再次表露无遗。
如偈所说:
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怱怱营众务,凡人无不尔。如彼数钱者,其事亦如是。
小结:修行和修心
《百喻经》,我想也可称它为《百愚经》吧,因为这就是一部生活中众多愚人的写照集。它也是一面哈哈镜,照出我们每个自以为智慧的人扭曲的那一面。我们不都是愚人吗?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个太平盛世其实蕴藏了无数劫毁的危机,然而在死生大限前,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依然活得如此浑然无知而歌舞升平。今朝欢乐,明朝枯骨,生命的必然和偶然,也就是一线之隔,一切的贪嗔痴怨,都要归于虚空。学佛让我们探寻生死爱恋的幽微逻辑,让我们一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的人生是如此地短促,孔子在川上叹息“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庄子则说“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停留和游移,我们的学佛落实在修行是要当下即思即行,夙夜匪懈,不能停歇啊。
而我们的修心,却是不分佛儒道的,或者说,儒释道三家对修心养性的最高思想和终极目标其实是殊途同归。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儒家这一“身心性命之学”,到宋明以后,正是在和中国化了的佛学-禅宗结合之后,产生了新儒学-陆王心学,“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这与佛家有宗的“万法唯识”的思想是异曲同工;而庄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质是不停地变动,人类的价值体系是相对的有限,所以圣人要追求的至乐应是“天人合一”、“无我”的境界,目标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独立于外界事物,超越所有二元对立的有限的是非观念,“乘天地之正、二驭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达到心灵的绝对自由和快乐,这与佛家的打破空有对立的“一佛乘”思想和“如如不动、寂静涅槃“的极乐境界不也是本质一致的吗?所以我认为,修炼一颗如如不动的心才是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不论你采用的或倾向的是儒家,还是佛家,或是道家思想,关键在于坚持和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本质是空,但空不是无,空是有的包容,没有空,哪来的有?我们要努力看清真相,同时还是要认真去行,如是知见,如实践行,方能“无忧亦无惧”。用一颗看透真相的心来观照自己、观照周遭,观照生命的一切,这是“智”。用“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来积极入世,积极成就,济世度人乃至自度,那是“悲”;悲智双运,方为修行修心的大智慧。
最后也勉强作一偈,来作为我读《百喻经》感想之总结:
“愚者非实愚,智者岂真智,众生皆如来,勤修去妄执。”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