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佛法治病的真理---1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法增比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治病的真理---1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佛法能解决我们的生老病死之苦,这是不用置疑的。本文是从传统的经文入手,把有关的经文引来解释。病苦只是我们在三界轮回的众苦之一,佛陀教导我们的教理,是要我们实践慢慢地解除我们遭受的众苦,达到清凉的境界。佛是众生苦痛的真正大医师,他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时告诸比丘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病不复发)。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癖阴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这位能为我们去除众苦的才是真正的大医王。(见[杂何含]三八九经)

  1.佛由疾病痊愈

  当悉达多(Siddhartha)还是太子的时候,住在舒适的王宫里,没有见到世上的苦,但是当他走出四门之后,显现在他眼帘的是人生的老病死之苦,他像从梦中被唤醒似的,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人们并不能逃避生老病死之苦!佛陀也像我们大家一样,有色身就得受生老病死之苦!在佛经里曾经不只一次记载佛陀生病。

  “曾有一次,当法王染上了疾病,佛叫纯陀长老亲切关怀地诵出七觉支偈。当佛获得法的喜乐,即時从病痛中解脫出來。”(七觉支偈Bojjhanga Paritta)

  什么是七觉支呢?那即是开悟的七个因素: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它也称为七菩提分。佛开示说:“比丘!资于觉故,说为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念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择法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精进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喜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轻安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定觉支……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以修习舍觉支。比丘!若修习此七觉支者,则由欲漏心解脱,由有漏心解脱,由无明漏心解脱。”

  依远离(vivekanissita),远离凡夫常做的恶不善法,修净戒;依离贪)(virāganissita),依法灭除恶不善法,调服和灭除贪等三毒烦恼和五盖等;依灭尽)(nirodhanissita),是灭尽诸烦恼结,使它们于未来永不再生起,及灭尽对五蕴的执取。佛陀以他活生生的例子,在病时依观照,正念正智,克服病苦。

  2.济历曼南达尊者由重病痊愈

  “具寿济历曼南达(Girimananda)感染严重病疾,因此具寿阿难前往佛所,头面礼足,坐于一边已,告诉世尊说:

  世尊!具寿济历曼南达感染严重病疾,为了怜悯他,愿世尊能前往看望他。

  佛说:阿难!你可以代我前往看望他,向他唸诵十种观修法,那位济历曼南达比丘听完后病就会好的。

  是那十种观修法呢?观修无常想;观修无我想;观修不净想;观修危厄想;观修舍弃想;观修远离想;观修灭想;观修对世间的厌倦想;观修诸行无常想;和正念出入息。

  .....那位具寿济历曼南达听完后,病马上好起来,具寿济历曼南达因此由重病痊愈。”([济历曼南达经]---[增支部10.60])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身体受到疾病的折磨,我们当时心中所想的只是‘我的身体病了’这就是不正思惟,不如理作意,因此我们在身苦之外,再受心的执著之苦。那就是苦上加苦!济历曼南达比丘当时也不例外。佛陀通过阿难传法给他,济历曼南达比丘听完后,病马上好起来。

  这里边的奥妙在那里呢?观修无常想是‘色是无常,受是无常,想是无常,行是无常,识是无常。’正观身体是无常,舍弃对它的执著。观修无我想是‘眼是非我,色相是非我;耳是非我,声是非我;鼻是非我,香是非我;舌是非我,味是非我;身是非我,触是非我;意门是非我,意境是非我。’正观身体是非我,舍弃对它的执著。观修危厄想是正观身体是‘此身诸多苦楚,此身诸多危厄,众多疾病由此身起,诸如:眼视疾,耳闻疾,鼻疾,舌疾,身疾,头疾,耳疾,口疾,齿疾,咳嗽,哮喘,支气管炎, 胃炎,发热,胃病,昏晕,腹泻,红肿,腹绞痛,麻疯,脓肿,淋巴结核,肺痨,羊癫,皮肤病,痒,疮痂,涩疹,疥疮,内外出血与黄疸,糖尿,痔疮,肿瘤,溃疡;疾病由胆汁所引起,由痰所引起,或由风所引起;四大不调;天气所引起;自身举止不审所致;他人加害;业果成熟;冷,热,饥,渴,大便,小便等。’ 舍弃对身体的执著。观修舍弃想是正观‘不容一毫欲念生起于心,但求放下,排除,竭止,断灭它。他不容一毫嗔念生起于心,但求放下,排除,竭止,断灭它。他不容一毫害念生起于心,但求放下,排除,竭止,断灭它。他不容任何时候之恶念,不利之念生起于心,但求放下,排除,竭止,断灭它。’ 正观身体的真相,舍弃对它的执著。观修灭想是‘此是寂静,此是殊胜,即是寂止诸行法,放下一切执取,灭绝贪爱,灭尽,涅盘。’ 正观身体的真相,舍弃对它的执著。观修出入息是‘正念入息,正念出息。长入息,知道我长入息;长出息,知道我长出息;短入息,知道我短入息;短出息,知道我短出息;正念知道我全息入息,如是善学;正念知道我全息出息,如是善学。静止身行入息,如是善学;静止身行出息,如是善学。体验喜入息,如是善学;体验喜出息,如是善学。体验乐(轻安)入息,如是善学;体验乐(轻安)出息,如是善学。体验心行(受想行)入息,如是善学;体验心行(受想行)出息,如是善学。体验静止心行入息,如是善学;体验静止心行出息,如是善学。体验心静入息,如是善学;体验心静出息,如是善学。体验心知足(止与观)入息,如是善学;体验心知足(止与观)出息,如是善学。心定(四禅)入息,如是善学;心定(四禅)出息,如是善学。心解脱(五盖)入息,如是善学;心解脱(五盖)出息,如是善学。观察(五蕴)无常入息,如是善学;观察(五蕴)无常出息,如是善学。观察远离入息,如是善学,观察远离出息,如是善学。观察灭入息,如是善学;观察灭出息,如是善学。观察舍弃入息,如是善学;观察舍弃出息,如是善学。’正观身体的真相,舍弃对它的执著。

  济历曼南达比丘放下对身体的执著, 病因而马上好起来。为什么呢?这个身体是我们的业,也是我们的业报,从无始以来,每一世我们以色身造作无数之业,又再下一世回来受善恶之报,当济历曼南达比丘放下对他的色身的执取后,业就消了,因此他就病愈了。法就是法,不一定要听佛亲口说的,就算是经过第二者的传诵也一样有效。舍利弗从马胜比丘那听到佛法而证果就是一例。

  3.妇女因难产而得顺利生产

  有一次盎哥摩罗在去托钵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难产的妇女,盎哥摩罗见到了束手无策,他于是跑回来报告佛,佛陀要他回到该难产的妇女面前向她宣示真实语:“姐妹!自我入圣以来,我不曾蓄意去夺取任何众生的生命,以这真实的话语,愿你获得平安, 愿你胎中的孩子也一样平安。”(盎哥摩罗护卫偈--- Angulimala Paritta)那位妇女听了,就顺利生下小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