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三祖寺
禅宗三祖寺
◎林斗山
禅宗三祖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天柱山下,风景秀丽,依山面水,是传法安禅的圣地。
三祖寺,历史悠久。隋代开始建刹,唐代盛兴,后屡遭兵燹,几经兴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宗教政策逐步落实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祖寺己今非昔比,香客如云。一九八三年四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之一,香火更加旺盛。
◆ 宝志建庵
早在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建康(今南京市)道林寺高僧释宝志,云游各地,来到天柱山,酷爱谷口凤形山的山光水色,意欲安禅弘法。梁天监四年(505),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亦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拟建观传道。两家争夺一块地,一山岂能二主居。梁武帝萧衍闻奏,遂命二人各显灵通,以物识地,得者居之。白鹤道人即展开手中羽扇,口中念念有词,顷刻扇子化成白鹤,向凤形山飞来,落地而立;释宝志当下挥动手中锡杖,投向凤形山。本来是白鹤先到,当听到锡杖飞声刺耳,昂头一望,正向自己打来,即起身飞到右边的山岗上,锡杖稳稳当当地插在地上。宝志得到此山,便住在石洞里习静参禅。时有潜邑隐士何求、何点、何胤三兄弟见状,遂将私宅献给宝志,供其开山建刹,初名“菩提庵”。
◆ 僧璨弘法
当时的菩提庵尽管深隐于茂林修竹之中,规模很小,但由于宝志虔诚弘扬佛法,吸引了远近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礼佛,香火不断,影响周边,声名远播。公元五二○年,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在南京与梁武帝机缘不合,渡江北上,经过菩提庵时,曾在峭壁上凿了观音阁(现称达摩崖)。周武灭佛时,慧可护法南下,来到了舒州皖公山(即天柱山),找到了高徒僧璨,便驻锡现属岳西县的司空山。从此,僧璨遂往来于司空山与天柱山之间,隐姓埋名,行化山野,积十余年,无人知晓。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帝逝世,宣帝、静帝即位,灭佛运动过去,佛教再兴,僧璨于隋开皇二年(583),在司空山得到慧可传承衣钵后,便审时度势,于隋文帝开皇十年(590),正式驻锡山谷寺(即三祖寺),研著《信心铭》经典,公开传经布法。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将衣法传给了道信,即往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两年后旋即返回山谷寺,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十月十五日在寺前法会大树下,为众说法后合掌立化,葬于寺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舒州别驾李常取僧璨真仪火化,得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塑僧璨像,出己俸建塔,置像于塔座南窦,供广大信众祀奉。
僧璨大师《信心铭》是禅宗祖师的第一部经典,全书一百四十六句,每句四言,计五百四十八个字,字字有声,句句铿锵。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璨公信心铭》一诗中赞曰:“沔被有流,载浮载沉。为文以济,一壶千全。法譬则水,穷之弥深。璨公所传,等观初心。”这是对《信心铭》的肯定与颂扬。
◆ 历代皇封
菩提庵自宝志开山建刹,香火旺盛,声振朝野。梁武帝萧衍闻奏,于大同三年(536)赐名“山谷寺”。唐乾元元年(758),肃宗李亨御赐山谷寺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大历七年(772),代宗李豫又谥僧璨号“鉴智禅师”,赐塔名为“觉寂塔”。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邑民柯萼于玉镜山古松树下掘一石刻,上镌释宝志手书“圣祚绵远”四字,进献朝廷,太宗赵匡义取名“瑞石”,遣使来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名“道林真觉禅师”。天圣六年(1028),章献皇太后降旨,为仁宗赵祯增寿,选天柱山山谷寺为道场,降赐佛牙舍利,建资寿宝塔。
这些皇封和御赐,不仅充分肯定了三祖寺的历史地位,而且为振兴佛教,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 高僧云集
历史名刹和历代皇封构成的三祖寺知名度和美誉度,传遍了神州大地,吸引了许多高僧大德前来驻锡传法。
继宝志、僧璨之后,来三祖寺驻寺弘法的高僧有:禅宗四祖道信,俗称司马,河南沁阳人。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来皖公山礼谒僧璨,求其解脱法门。僧璨收其为徒,在身边服劳九载。仁寿元年(601),道信承传了僧璨衣钵在山谷寺驻锡,炀帝大业十三年(617)离开山谷寺,时间长达廿五年。
智岩,俗姓华,江苏丹阳人。唐高祖武德初(618)入舒州皖公山山谷寺,从宝月禅师为弟子。在住寺二十余年中,常与二虎相伴。县令张逊闻传,深感为奇,遂入室询问:“大师徒众几何?”师答:“祇有两三个。”张逊复问:“现在何处?”师以拂子敲击禅床三下,二虎从室内咆哮而出,张逊大惊,智岩即示虎退去。
湛然,俗姓戚,江苏常州人,唐代高僧,天台宗九祖。于唐肃宗至德(756-758)年间,入舒州山谷寺,诵经著述于舍利塔下。他深为山谷寺和舍利塔未能及时得到朝廷册封而不安,便与禅众寺大律师澄俊、嵩山大比丘惠融、胜业寺大比丘开悟等,同筹振兴二祖基业,极力申具州府,经扬州牧御史大夫张延赏奏请朝廷,终于在乾元元年和大历七年,得到了御赐。
除此,还有崇慧、马祖道一、彻闻、白云守端、法演、慧勤、清远、圆智,智海等几十位有名望的大和尚都与三祖寺有缘,或礼佛,或驻锡,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 千年冷落
潜山县地处江淮,是长江北岸上通四川,武汉,下达南京、上海的交通要塞。由于地理位置显要,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距县城西北面九公里的三祖寺,便成为兵家抢占的据点。因此,从宋代开始,这里烽烟不断,三祖寺屡遭兵燹,佛教活动场所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古刹冷落千秋。
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在江淮大地驰骋东西,天柱山则成为宋元两军的主战场。时舒州义民在当地首领刘源率领下,于天柱山结寨抗元,三祖寺成了前沿阵地。这场民族战争长达十八个年头,三祖寺除觉寂塔外,均被洗劫一空。
到了明代几经修复,三祖寺香火有了延续。可是在明崇祯八年(1635)张献忠率农民义军进驻潜山,和明廷官兵多次激战中,三祖寺又遭重创。
在清代康干盛世期间,有破闇法师和法嗣智海任三祖寺住持,广施法雨,普结善缘,四方募化,宗风大振,大雄宝殿等佛事活动场所,重新建立起来。到了文宗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进驻潜山,与清军连续作战,三祖寺难逃劫难,香火一落千丈。
民国初年,时局动荡,三祖寺香火寥落,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殿宇曾改为学校,住持僧在塔院守住几间旧房。后来又逢抗日军兴,从一九三八年五月开始,日军四次洗劫潜山,炮火连天,烽烟四起,三祖寺成为县政府的临时所在地。佛事活动,几乎停止。住寺僧人仅依微薄的寺产维持生存。
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三祖寺开始复兴。不料在一九六六年全国文化大革命中,三祖寺又被列入“四旧”之列,首当其冲地遭到“横扫”。一些无知者竟然挖开觉寂塔底层僧璨塑像下的地宫,取出一块黄绫,付之一炬。后来人们传说这块黄绫上的字,可能就是僧璨所著的《信心铭》。
纵观三祖寺的历史,从宋代到“文革”前的千余年中,多次遭受战争祸水洗劫,破坏极为严重,其中虽有香火盛代,但时间不长,破坏大于恢复,兴少衰多。
◆ 盛世寺兴
一九七八年以后,三祖寺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春天。安徽省政协委员、潜山县政协常委释宏行,任三祖寺住持。十多年里,他呕心沥血,上下奔波,先后筹资一千多万元,修建了山门殿、通天桥、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尊客堂、五观堂、上宾寮、东西寮房、无相门、附属寮、院墙、宝公殿、塔院门、千佛殿、廊房、觉寂塔、祖师殿、地藏殿、东西寮楼、后院门、圆通门、海会堂和山墙,全寺面积现有二百多亩。总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
三祖寺的振兴,不仅迎来了海内外和境外游客、香客,慕名前来敬香礼佛,而且也得到各级政府和宗教部门的肯定。一九九○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视察,对寺宇建设十分满意,并嘱咐宏行法师:“在你手上要把《三祖寺志》修起来。朴老对三祖寺深有感情,他的出生地在太湖县寺前镇,距三祖寺仅百余里。对三祖寺的历史地位和振兴佛教禅宗的现实与深远意义,看得一清二楚。一九八一年朴老重温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山谷寺诗句:“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兴奋不已,挥毫和王安石诗曰:“汲尽泠泠江水,冲开靡靡山围。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宏行法师任住持后,取诗中后两句书刻成联,悬挂在千佛殿前两边。朴老看后,十分惊叹。宏行法师为不辜负朴老的关注,经过五年的努力,十八万字的《三祖寺志》书稿得以完成,朴老得知这一喜讯,立即挥毫题写“中国禅宗三祖寺志”的书名。
随着天柱山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三祖寺知名度日益提高。不仅国内许多信众慕名前来礼佛,一年四季香火旺盛,而且吸引了海内、境外佛教信士专程到此敬香。二○○○年十月,欧洲统一佛教协会会长、法国佛教朝圣团团长志明法师率领法国、德国、挪威、比利时、荷兰等九个国家佛教人士一行八十四人,来三祖寺观光、朝圣、礼佛。二○○三年五月台湾佛教界一行五百多人,前来寻根觅祖,礼佛敬香。三祖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香火旺盛。正如宋代诗人张同元在一方石刻中题云:
“飞锡梁朝寺,传衣祖塔丘;
石龛擎古木,山谷卧青牛。
半夜朝风起,长年涧水流;
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注:本文引用资料,均源于《三祖寺志》。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