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尸舍婆林菩提叶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家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尸舍婆林菩提叶

  ◎李家振

  缘 起

  有一次,佛陀在憍赏弥(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尸舍婆林中经过,取了几片叶子放在手里,向他的弟子道:“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几片叶子多呢,还是此间林中的叶子多?”“世尊,你手中祇有很少几片叶子,但此间尸舍婆林中的叶子却多得不可胜数。”“同样,我所知道的法如同尸舍婆林中的叶子,而我已经告诉你们的如同我手中的叶子祇有一点点,我所未说的法还很多呢!我为甚么不对你们说那些法呢?因为他们没有用处,不能引导人证涅槃。”佛陀这一段话给了我们生动而深刻的启示。佛陀为众生说法达四十九年,留下的教义,经弟子结集记录,流传至今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大类。他希望众生能觉悟正道而不仅是研究学术。因此他不说对人没有用处的法。他也不希望众生离开实践地去学习条文。因此他强调应机。我们看到众生尊崇佛陀,虔诚地跪拜在佛像前,在这里真正的佛教信众是在感谢佛陀的善德,而不是为求得人间的福报。大家知道佛在世时是没有佛像的,当时如果有佛在菩提树下悟道的画,画面上祇有菩提树而没有佛像,那菩提树是觉悟的象征。菩提是梵语bodhi的音译、是觉、智、知、道的意思。菩提树学名Ficus relidosa,果实称pippaiaop,故应称毕钵罗树,为常绿乔木。菩提树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佛树、释迦牟尼佛于此树下证得无上正觉,诸佛之成道,自度化众生之意义而来,因此,过去未来诸佛之证悟成道,皆如同世尊,而各有其菩提树。经典浩瀚,难以尽阅,生命短暂,世事繁杂,能从菩提树的一叶中得些体会、应机地按佛的教导去做,也能有益于身心,这便是我用“菩提一叶”为这栏目之名的意思。

  何为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讲佛教。

  “甚么是佛教?”

  这个问题相当古老而又新鲜。不仅今天捧起这本期刊的读者会问,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也向颇负盛名的鸟窠禅师问过。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说:“这谁不知道!”

  禅师一笑,道:“三岁孩儿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其实、真懂得也不易。善恶的标准就是头一难。譬如早些年中国人乘公共车,从南方到北方,从东岸到西陲,几乎都是蜂拥而上,老人、带小孩的,妇女或被挤到一边或被裹在脚下。此时此刻,有几个挤车的人能意识到这就是“诸恶”之一呢?人们习以为常,使心安理得。因此这时告之此为“诸恶”则是首要之事。

  又如、同是上车,有人见到前面有老人、妇女或小孩,无意中脚下便慢了一步,不肯硬挤上去。这“无意”中的慢一步,就是“众善”之一。要把这一个人的“无意”变成亿万人的“有意”,进而再变成亿万人的“无意”,我们周围的世界不就真的更美好了么?

  因此,要“去恶从善”首先要“知恶知善”。这就要“自净其意”。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心灵的净化,靠警察站在旁边是作不到的,祇有靠自觉——老百姓讲作“良心发现”。

  佛教便是帮助人们去发现良心、去自我觉悟的。与此相符的,才是真佛教;背离了这一点,任凭讲得天花乱坠,均不可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标准似乎很简单,却为佛教铺开了二千五百多年的大道。

  “大道如青天”,希望更多的人能上来走一走,有所收获。

  佛法在哪里

  《法句经》中的一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不少读者认为用这条标准去衡量“正信”与“迷信”的区别十分准确也十分方便。同时有读者指出,确实应该分辨甚么是“众善”,甚么是“诸恶”。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批评的诸恶,并非仅指“罪大恶极”,它更强调一些基本的东西。例如佛教认为世间有“三恶”,即不接纳善言;常怀嫉妒;见到不如别人处,不能做到不耻下问。

  这三条被称为“恶”会使有些人感到意外。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个人小节。其实,读者诸君细想想,倒有不少大乱子是从这“三恶”引发的呢!若果能听人劝善、见贤思齐、不耻下问,又能成就多少好事。

  由此可见,人在世上有许多烦恼,皆因不知不觉作了“恶”而造成。于是会有人说,社会太复杂了,要想不离人世就做个好人、做个觉悟者,是不是不太可能?

  为了与一些朋友共勉,我们又选了一句偈语,奉与诸君。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在哪里?不在九霄云外,也不在字里行间,与许多总想到彼岸世界或经典书本中去求得佛法的人相反,这位大德却主张佛法就在人世。

  这是一个发聩震聋的主张,一个指点迷津的主张。无论在释迦之前还是之后,宣扬脱离世间,离群索居,灰身灭智,想入非非的大有人在,而且往往自诩为“正信”,其实,那恰恰是将人引上岐途的“迷信”。

  然而,在人世间确实又难以直接领会到佛法。人欲横流、世风日下,佛告何在?于是大德教诲道:“不离世间觉。”没有觉悟是不行的,觉悟了,就可以领会到佛法无所不在;不觉悟,苦口婆心声声佛号也祇做一阵风过。

  怎样才能觉悟?必须得到菩提。菩提是甚么?菩提就是大智慧。大智慧从哪里来?世间!

  又是世间。有人说世间祇有烦恼,何来智慧?此言差矣。当知:烦恼即菩提。谓余不信:烦恼都是由无明(痴)才生起的,怎么反倒说烦恼就是菩提(智慧)呢?

  这一点真要动动脑筋才能明白。众所周知,菩提正是要解脱烦恼的,试想:假如世上没有烦恼(痴),还要菩提(智慧)做甚么?当敌人永远消失时,武器也就不再具备武器的意义。菩提是相对于烦恼而存在的,是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认识。事物虽未改变,但祇要认识改变了,烦恼往往当下就成为菩提。

  譬如:夏日炎热,汗流如注,心烦不已则怨声不断,转念一想,隆冬之际,桑拿浴之中求此而不易得;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能得几日如许?顿觉安然,反要细细品味。烦恼与菩提,一乎?二乎?

  故此,要证悟菩提智慧,切不可离开人世,否则真好像要去抓一只长角兔子,不免永生难获,贻笑天方了!

  勤精进则事无难成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六祖《坛经》中的一偈。这是慧能大师对佛祖释迦牟尼“世间出世间法不二”这一法意生动的阐述。

  佛陀曾多次说到“世间法即出世间法”,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应当明白这一道理,在世间证得佛法,并弘扬佛法于世间。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许多人对佛教是不太理解的。对于佛教的经论有人以为太深奥而不愿问津;有的则以为它是让人逃避现实的理论;也有些人根本未接触过便视为迷信。其实,佛陀成道于世间,他对世人的种种烦恼痛苦是深刻理解的,而他所创立的佛教正是为了度尽众生,使之离苦得乐,获得大解脱。佛经除因古人用古文翻译需要作些注解外,含意都极为鲜明,且能直接启迪人生的智慧,利于我们的言行;

  本期我们从佛陀的《遗教经》中撷取一叶,希望读者能得到受用。

  “勤精进则事无难者”。

  这是《遗教经》中的一句。是佛寂灭前对弟子们的遗诫。此经亦称《佛垂般涅略说教诫经》

  佛在遗诫中说:“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精进”二字在佛教中很为重要,是菩萨行中六度之一(六度是欲成佛道所必须实践的六种德目,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同时也是菩萨净土。可见精进是度己度人必要之修行。佛经中对精进有多种解释,概括地说:精是纯净而无恶念、杂念;进是上进而不懈怠。

  我们在生活中不论要成就何种功业,都会遇到磨难。。这种磨难有的来自外界,但大都来自本身。如:因生杂念精力不能集中,因畏困难不能坚持到底。如果能按佛陀遗教做到精进二字,则必然“事无难者”。无论是个人的修行、事业的成就应当都不例外。佛陀举例说,“小水常流则能穿石”。那是因为小水要流过去,方向明确,坚持不懈,日久自能穿石。而钻木尽管可以取火,偏偏“未热而息”,那是得不到火的。要求得觉悟、获大智慧、成就功德,确实非精进不可的。

  好日子和坏日子

  主编让我主持这一栏目时,我觉得是件比较轻松的事。因为佛言祖语恰似根深叶茂的大树,每一片树叶部闪烁出智慧的光泽,随便摘取一叶便能发人深省,起到指点迷津之效。

  几期一过我发现这事并不那么简单,关键问题是要“应机”;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心态与需要。就像点眼药一样,真正发挥作用的祇是点进眼里的那一滴,兜头盖脑浇上一脸盆就成浪费了。为了应机,达到应有的效果,我真诚地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与要求;或者为本栏目撰稿,直接地投入,让《菩提一叶》真正地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

  一般来说人们对春天总是欢喜的;那么就佛家的观点来说应该是怎样的呢?我选择了云门文偃禅师的一首禅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假如有人问哪一天是好日子,哪一天是坏日子,按云门禅师的说法:“日日是好日”。因为以佛家来看,事物都有好坏两面,是好是坏全在自心。

  这是确实无误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之句,说明不同的人物对相同的景物感受是不一样的。

  春夏秋冬四季,除去百花、月色、凉风和白雪,还会有许多别的,但善于从积极的方面去体味生活,实在是人生的艺术。

  除去自己心头的阴影,摆脱挂在心头的“闲事”。你一定会领略到云门禅师指出的境界:“日日是好日”。

  还债与报恩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对赵朴老说:“我现在想通了,干甚么事都当作还债,这样就没有烦恼了。”朴老纠正他:“不!不是还债,是报恩。人的一生报恩是无尽的。”

  还债与报恩,从表面上很难区别,但究其内涵则是不同的,还债是被动的,报恩是主动的;还债无奈,报恩自愿。因此,其思想境界自有高低之别。按佛法来也还债是业力,报恩是般若。

  赵朴老是按佛法予以纠正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佛是怎么说的。

  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土恩、报三宝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怀胎,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养子方知父母慈”,到了一定的时候,自会领悟其中的含义。“报父母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顺的儿孙。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来说,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因,每个人的劳动都是为了对众生的报答。“报众生恩”,有了这种意念才有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顾,建设文明的社会。

  “报国土恩”。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是无私的,山川、水土、粮食、矿藏、传统都是国土对人们的奉献,使国土庄严是我们报恩的职责,也是我们为后辈应尽的义务。

  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三宝之恩自不能忘。

  一个人明白了做任何事无不是为报恩,那就真正地、自觉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报恩无尽啊!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本生心地观经》中的一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八个字将是有心向善的人终生为之努力的目标。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国土”二字在佛教中含意十分广泛,大到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乃至宇宙,小到一个人自己的心灵,都是一片国土。

  “庄严”二字的含意也很深广,有物质的庄严,有精神的庄严。我们要使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庄严,要使我们的国家庄严,也要使我们自己的家庭庄严,还要使我们自己庄严。这就要努力生产各种财富,要竭力维护生态环境,要建设自己的家园,也要装点我们自己。这便是建设人间净土,要建设人间净土首先要纯净我们的心灵。《维摩诘经》说:“欲净其土,当净其心。惟其心净,则国土净。”所以说要得到物质庄严绝不可忘了精神的庄严。

  有情是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萨埵,后译众生,有情即众生。

  利乐就是有益。后世之益曰利,现世之益曰乐。利乐有情就是为众生谋利益。这种利益不但在今天能得到,以使众生乐;也要有益于后世,以使众生的未来得利。

  如何做到利乐有情?那就要庄严国土,庄严国土与利乐有情是不可分的。

  在《本生心地观经》中的这一句佛语,包含了无我的自觉,包含了利他的行为,实在是无我的世界观与菩萨行的人生观精练的概括。知道这句话的人很多,但深解其意,身体力行却大不容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