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试论玄奘法师的人生目标及其坚持
法 光 杂 志2001 年 8 月 , 第 143 期
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试论玄奘法师的人生目标及其坚持
吕安中
一、前言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大师、佛经翻译家,他也是佛教宗派“法相宗”的创建者。观其一生事迹,皆以宗教活动为主,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段为求佛法,冒生命危险西行,去国近 19 年,跋涉 25,000 公里,足迹遍及西域及印度等 118 个国家;后半段则是为弘扬佛法而译经,翻译经书 75 部,共 1335 卷。 有关玄奘的生平概要,论者很多,此处不必赘述。这篇短文的目的,是希望透过玄奘事迹的几个片断,点出他做为一个历史人物最特立独行的一面:早在 13 岁之时,他就已为自己立下了一生的追求目标,然后花了整整一生的时间去实践它。在实践的过程中,玄奘受到环境的挑战、俗务的牵绊,甚至面临生死的抉择,但他从未有过改向或踌躇,这个目标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要普渡众生。二、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玄奘一生所坚持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慈恩传》中有一段,写玄奘 13 岁(612)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经过,当时大理寺卿郑善果问他:“出家意何所为?”,玄奘的回答非常气派,他说:“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八个字就是玄奘为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 出家以后,玄奘在佛学领域里又摸索了 13 年,其间游历了河南、陕西、湖北、河南、四川等地,遍谒众师,结果发现中国的佛教义学山头林立,各地高僧对佛经见解不一,佛典系统混乱,译文也有许多文意不通之处。用玄奘自己的说法,是“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启谢高昌王表》)。如要“近光遗法”,就要先解决数百年来的争论与怀疑,玄奘认为只有回到佛教的根源处去探求才行。也就是效法法显、智猛等前辈,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留学,带回经典,再把它们正确、忠实地翻译出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此时的玄奘:“验之圣典,亦隐现有异,莫知所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于是,约 26 岁时的玄奘,在“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大方向中,为自己的发展找到了定位:西行取经,译而不着。三、漫漫长路,近二旬间 有了目标,有了执行的次第后,积极主动的玄奘接着马上就展开行动。他在长安勤学梵
--------------------------------------------------------------------------------
Page 2
文,打听去印度的路途,锻炼身体,为留学做准备。他心中早有定见:日后学成,必将回国,投入翻译大业。一如后来他在印度那烂陀寺对恩师戒贤所说,他“愿以所闻,归还翻译”。虽然出国之时,他应当并无预知这一去竟需 19 年之久。 玄奘在“取经──翻译”的路上,面对了不同的挑战和困难。两者的难题并不相同,“取经时期”是路途上沙漠恶地的行旅艰难,与西域诸国王的盛情挽留;而“译经时期”所要面对的,则是更为复杂,人情压力更大的政教关系。两者相较,似乎后者又比前者困难许多。但不论是取经、译经时期,玄奘坚持迈向目标的态度如一。先看取经时期的几则事例:1. 不顾国法,偷渡出境。玄奘决定西行之际,正是大唐和西域各国关系紧张之时,边关封锁,凡百姓出关,都要经朝廷许可。玄奘多次申请出关,都没被批准。但是他并未气馁,而利用朝廷因饥荒,准许人民到外地谋生的机会,混在难民当中,离开了长安。从长安一路经过秦州(甘肃天水)、凉州(甘肃武威)、瓜州(甘肃安西县),直到国境最西边境──玉门关外的烽火台,玄奘都是以被通缉的身分,为躲过边关士卒的盘查,偷偷摸摸地画伏夜行。本来同行的伙伴,如陪他出国的胡人石槃陀等,或因害怕被朝廷通缉,或因旅途艰难,都打了退堂鼓。出了玉门关后,只剩下玄奘独自一人,骑着老马继续西行。2. 流沙河里,生死抉择。玄奘偷出玉门关后,一人一马,在一望无际的莫贺延碛中行进。莫贺延碛又名“流沙河”,古书形容其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大风一起,沙层就像海浪一样席卷扑来,四方颜色千篇一律的是土黄色,地势高处,经几回风吹,就变成低谷,根本无法认清东西南北,只能靠驼、马粪便和暴露在沙外的尸骨为路标。在流沙河,玄奘遭遇到西行旅程中最困难的选择:当他失手,把水囊掉落地下,水流得一滴不剩时,玉门关在身后不远,前方则是一片永无止境般的沙尘,他可以选择回头,也可以继续前进。如果前进,那么自己大有可能会成为别人的“路标”。在这个生死抉择的关头,玄奘一度决定要回头到烽火台取水,在迟疑了一刹那后,他又决定继续前行,不到印度,绝不回头一步。幸运的是,就在他奄奄一息,快陷入绝境时,那匹老马找到水源,救了玄奘一命。3. 绝食高昌,为乎大法。高昌国位于今天新疆的吐鲁番,国王麴文泰喜好佛法,希望玄奘能长留高昌,还以遣送他回国,不让到天竺做要胁。玄奘的回答是:“玄奘来者,为乎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识神未必留也。”为了表明决心,玄奘开始绝食。四天后,麴文泰发现玄奘气息渐弱,大感惭愧,便向玄奘行礼谢罪。两人还结为兄弟,约定玄奘取经回国时,要经过高昌住上三年。十几年后,玄奘原本可以从印度走海路回国,但为了履行和高昌王的约定,改走陆路。走到中途,才知道人事已非,高昌国早已被唐太宗所灭,麴文泰也已不在人世。
--------------------------------------------------------------------------------
Page 3
4. 舍弃名望,回国译经。玄奘在印度留学的后期,羯若鞠阇国的国王戒日王在首都曲女城,筹办了一场论辩大会。戒日王请玄奘为论主,邀请各国国王共十八位、高僧三千余人前来辩论。结果,十八天过去,无人能辩赢玄奘。大会结束时,玄奘按照印度古礼,乘坐大象绕场游行,接受群众欢呼,并获得大众部及上座部佛学最高的荣誉──“大乘天”及“解脱天”名号。此时的玄奘,声震五印,名声地位达到顶点。就在印度声望最高之时,他反尔认为是回国的时机,谢绝了戒日王等人的挽留,决意起程回国。四、政教双关,应对裕如 645 年 2 月,玄奘回到阔别近十九年的中国,总计从印度带回佛经 657 部。“西行取经,译而不着”目标,至此已完成一半。回国之后,玄奘便开始投入译经事业,但是,最大难题是:要译出如此庞大的经典,非得借重朝廷之力不可。因而,他与皇帝,尤其是唐太宗之间的互动关系就特别值得注意。 唐太宗是位非常务实的政治家,一切皆从统治国家的角度出发,宗教被他视为是安定社会、纯厚民风的手段。因此,在处理政教关系时,唐太宗是从宗教的社会功能上着眼,儒、释、道三教并重,有控制,也有奉扬。虽然,从《贞观政要》中可得知,唐太宗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个人喜好应偏向儒术,但他仍大力褒扬佛、道二教。大抵在武则天之前,唐朝各帝都维持著「三教并重,多教共存”的宗教政策。 玄奘做为一位国际知名、留学天竺归国的佛学大师,在中国这个“政在教上”的传统土壤上,必须与各教、他宗竞争,以争取政府的支持。玄奘很清楚,要完成译经大业,要与政权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但同时,为了能全心全力译经,又不宜涉入俗务太深。因此,我们看到译经时期的玄奘,靠着智慧,小心谨慎地游走在政治核心的边缘,他不时参加朝廷的应酬与社交,接受皇帝的慰问、赏赐,同时,又谨守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不使之偏离。也因此,玄奘常会有俗务太多,“诸缘牵乱,岂有了时”的感慨。他往往为了译经,“一入道场,非朝命不出”。 玄奘与政治圈的互动,可由他呈给皇帝的表、启中得知一二。玄奘的文中,多有“伏蒙恩旨”、“诚深喜戴”之语。例如,改洛阳为东都时,玄奘不忘上书恭贺;为得唐太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玄奘两次上表请序,得到序文后,再上表致谢。凡此种种,颇能看出他在面对政治权力时,经常施展出一些善于应对进退的柔软身段。也因此,有人批评玄奘是一个“很会巴结朝廷的人”,是一个没有风骨,屈服于政治权力的出家人。但是,从一个更深层的角度来看玄奘,可以知道,他并未在上书活动中求取个人的任何好处,他只是坚定、
--------------------------------------------------------------------------------
Page 4
执着地,在复杂的政教环境中,凭借着自己在佛学界“取新补旧”的关键地位,使大局朝向“政治资源辅助译经工作”的方向去发展。对他而言,为求解除当代佛义混杂的状态,能主持千秋万世的译经大业,则一时政治上的弯腰,又算什么呢! 从下面的两个例子,可看出玄奘面对政治权力时,有所拒绝,也有所妥协: 首先,是玄奘曾两度拒绝为官。唐太宗曾多次召见玄奘,其中有两次,亲口要求玄奘到朝廷任官。第一次是在玄奘刚回国的 645 年 2 月,与唐太宗首度见面,两人相谈甚欢。太宗希望重用这位载誉海外、博学多才的高僧,便当面劝玄奘还俗,以佐朝政。玄奘则自比为水上的船,如果离开水到陆地上,不但发挥不了作用,而且会很快地腐朽;译经向佛,一样可以报答国恩。第二次是在 648 年 6 月,太宗再次提出任用的邀请,这次玄奘表示:天下在皇帝的统治下,已富足康乐,不需要一个小小的玄奘,以极力称誉太宗的功德来拒绝任官之请。从两度回绝仕宦来看,玄奘深知一生的追求,当在世间之外,就算是皇恩浩荡,天大的面子,玄奘仍未松口,坚持立场。 其次,是玄奘为了“应付”唐太宗,而写出《大唐西域记》。这一点最能看出玄奘对政治权力妥协的一面。《大唐西域记》如今已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各国,以及中国西北重要的历史文献,内容包括了七世纪时前述各地共 138 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气候水文等。其中仅 20 个国家,玄奘没有亲身去过。这套巨著,共 12 卷,由弟子辩机为助手,于 646 年 7 月完成。有趣的是,写这本书并非玄奘的本意,而是唐太宗基于政治、外交的考量,“要”玄奘写一本有关西域的亲历记。玄奘知道,译经非得朝廷支持才能完成,为达到这个长时间、高难度的目标,他决定在开译佛经的同时,由门人辩机为助手,以一年七个月的时间完成它,题献给唐太宗。正由于玄奘没有亲自执笔写这本书,使得日后学界会有“作者到底是玄奘,还是辩机”的争辩。五、愿以所闻,归还翻译 玄奘自回国后,一直到去世的前一个月,无时无刻不投注在译经工作上。在朝廷大力支持之下,译经工作大有进展。长达 19 年的时间里,共译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瑜伽师地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七十五部经书,约为他从印度带回经卷总数的十分之一。论者认为,玄奘所译佛经包含印度空有两宗,兼具中观和唯识两系的佛典,且翻译忠于梵文版本,不仅意达而且辞雅,是我国翻译史上的一大壮举。 玄奘在翻译上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本身洞晓佛典,精通汉文、梵文之外,绝不能忽略的是:大唐皇帝在弘福寺、慈恩寺及玉华寺等处所设立的译场体系。
--------------------------------------------------------------------------------
Page 5
译场有大有小,整体而言,皆组织严密,有一套完整的分工制度和严谨的检查和工作程序。学有专精的助译,来自全国各地寺院,人数多时,可达千人以上。玄奘自任译主,负责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玄奘之下,共设有九种重要的职位:1.证义,负责解释梵文字义的正确性。2.证文,听译主朗读梵文,检验是否与原文不同。3.书字,将梵文名词音译成中文。4.笔受,正式将梵文经典译成中文。5.缀文,调整文句结构。6.参译,将译出的中文再翻译回梵文,检查是否符合原意。7.刊定,削除繁复的句子,使文字简练。8.润文,负责润色文辞。9.梵呗,朗诵译文,检查音韵是否悦耳,读起来是否顺口。 玄奘译经,在数量上是空前绝后的。据统计,从隋开皇元年(581)到唐贞元 16 年(800)的 220 年间,共译佛经 2622 卷,玄奘一人就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另,中国佛教“四大译家”之中,鸠摩罗什、真谛、不空等三人译经总卷数,方约是玄奘的一半。故中国佛经的翻译,以玄奘为分水岭,之前翻译的叫“旧经”,玄奘以后翻译的称为“新经”。六、结语 玄奘在 13 岁时就志向已定,“安危不贰其志,险夷不革其心”(唐‧魏征语)终生不悔,其间或有耽搁,但从不转向。从上举种种例子,实可感受玄奘那追求真理,永不妥协的精神。他“词论典雅,风节贞峻”(唐太宗语),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人生目标,再加上不寻常的坚持与毅力,不管面对的是流沙河的死亡陷阱,还是对他恩威利诱的西域国王;不论是西行取经,还是回国译经,在每一个交叉路口,玄奘总是选择坚持走向自己夙寐以求的人生目标。 玄奘在 664 年去世时,唐高宗大呼“朕失国宝矣!”但玄奘又岂是“皇帝的国宝”可涵盖的!他的志向、行为与意志力,已然超越国家和宗教的界线,也越过时间的藩篱;每个世代,都不断地有人记得玄奘。记得他在西域、中亚及印度留下的足迹,也记得那使他在历史长河留名的人格典范。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