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我所认识的原始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所认识的原始佛教

  佛陀出生于西元前五、六世纪之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不久就有原始僧伽佛教从此诞生。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原始佛教的佛陀是“ 历史上的佛陀 ”、“ 人间的佛陀 ”

  ,那是有别于后来大乘经典中圣惋、神化、通俗化的佛陀。原始佛教的教诫,和一般的宗教用来吸引人们接近他们的宗教团体有很大的下同。原始的僧团只有如窴的生活在“ 法 ”的最高原则指导体证之下。当佛陀入灭后,自称佛弟子们开始将佛陀的教法组织成为宗教。他们渗入了很多奇迹、神秘、算命、咒术、护身符、坛场祈祷神力加持、以及各种仪轨等,这些并不能在原始佛教内找到。当这些外来宗教的信仰和修持渗入到佛教中来时,人们开始疏忽了原始佛教中最重要的修持: “ 自律 ”“ 自制 ”,道德的陶冶和心识的开展。人们不去修持原始佛教,反而花费了更多的精神去向神灵追求守护和寻求财富及好运。渐渐地,人们抛弃了“ 原始佛教 ”,变得一味地只想靠外在种种形式与信仰,就局限在一般世俗的追求了。即使科学昌明的现今,迷信仍浓,宗教乱象频传,世人还相信他们能够经过外在的力量免除他们种种的痛苦与困难。只要人们依旧攀缘于外在的信仰。人们就不会培养坚毅意志、智慧与德行智能,以及提升人类有关的次质。换言之,人们只是利“ 佛教 ”的名义,滥用人类的思想去追随仰仗外力的信仰,因此染污了佛教以及佛陀教法的纯净。

  佛陀救度人类方法是教他们如何寻求解脱,他不只与趣于减轻人类一些身心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他要启示人类修学之正道。他并不想仅仅解释生命和世界,而是要指出他所发现的“ 四圣谛 ”是在彰显正法而实际的解脱之道。

  原始佛教的“ 人间佛陀 ”是什么样子呢?是人间伟大的教化师,他没权没势,四十五年游行传道,晦人不倦,身着坏色衣,手持乞食钵,千里远行, 赤是徒步,直到八十岁最后一次游化仍是如此。最初的原始教团和外道下同之处,就是教团成立之初即深入社会群众中,积极展开打传教活动。所以深入群从事教化,是原始佛教的僧伽特色。佛陀说: 为了人天的利益与幸福,为了扩大影响,使更多的人能够听到正法,一条路不汤走两个人,该是游行传道的时候了。

  当于戒律的制定,僧团成立之初,尚没有戒律的制定,据说“ 舍利弗 ”

  曾要求佛陀制定戒律,以做为团体的规范。佛陀说: 我此众中,最小得须陀洹果<初果>,诸佛如来,不以未有漏法而为弟子结戒。戒律的制定是遇到问发生后,由佛陀加以处理,随犯随制。这就成了一个案例,如此一件一件累积而成的。佛世时的原始风貌,弟子循“ 八正道 ”实践修行,就可建立“ 阿罗汉 ”的解脱知见和一切胜行,而证入“ 阿罗汉果 ”。原始僧团出家此丘修行,除乞食传道外, 主要是禅全修定、内观发慧,比丘夫住时,尚有所谓“ 法谈 ”,共同讨论义理,所以原始僧伽生活,言则“ 法谈 ”,行则寂默。

  原始教团佛陀始终强调“ 四圣谛 ”与“ 缘起法 ”,是修持的核心教理。更是一切法门所环绕的主题,舍弃打就等于舍弃“ 正道 ”。原始佛教以“ 万法缘起 ”理论,肯定人生努力的价值,以“ 咨行无常 ”、“ 诸受皆苦 ”“ 诸法无我 ”的三法印说明人生真相,以“ 四圣谛 ”、“ 八正道 ”指示出人生成佛的典范,依法行持人人皆可成佛,而且是当生可以成办的。

  原始佛教的特点是“ 人本主义 ”为原则,佛陀在教授上,与精神这两方面,只有在这身心来探讨,才能根本解决造成自已生命上的种种问题。佛陀所传授的正法,每个人都可以从思惟与观察中获得认识,因为正法就是身心所表露的事实。所以“ 正法 ”

  是行者从身心上可获得的经验法则,每个人都以透过自身的经验而认识“ 正法 ” ,而“ 四圣谛 ”就是正法。“ 四圣谛 ”就是佛陀毕生说法的总则,“ 四圣谛 ”所分的四个纲领,就是带领行者进入佛法领域的次第与方法。我们若能于“ 四圣谛 ”的道理明了之后,则整个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便能豁然贯通,并可发觉,“ 阿含经典 ” 无非是在阐释“ 四圣谛 ”,进而确认佛法的修持,就是指四圣谛 ”的完成。佛陀的教学,是要训练行者如何观察现时当 下的情境,以及体证缘起生灭的道理,并要求将所有的解脱知见,汇归于“ 四圣谛 ”的禅观中,最后再透过自我的验证,自证是否达于“ 苦灭 ”,原始佛法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当中,逐步完成。完全是“ 自力 ”的法门这跟后期的变相佛法是截然不同的。

  佛法源于释尊的正觉而流传出来,佛陀在世时佛弟子将佛陀的圣教,以口耳传承于弟子之间,称为“ 阿含 ”。现存的“ 阿含经 ”,是佛寂灭后,经过两次结集所编辑完成,故可说是传承而来的圣教集。但是经历了原始佛教时倵至部派佛教时代,至西元前一世纪,才以文字书写方式求流传。这其中便难免会囚个人的见解不一,与当时地方宗教的渗入,使得部份内容难免产生不符正法精神之处。虽然“ 阿含经 ”被公认为最早的原始圣典。但是仍须审密思惟每一段经文是否合于理法,方足以作为修持的依据,以免因经文在过去由巴利文、梵枚、汉文数次辗转的翻译书写,可能产生的错误,而造成法义及修持上的困扰,这是应有的求知态度,‘ 阿含经 ’的价值重新被定位与肯定,是始于十八世纪末叶百多年以来,欧美学者从印度、中亚等地古手抄经典及出土古物等多方面研究,了解到“ 四部阿含 ”及南传“ 五部尼柯那 ”为原始佛教公认的佛教圣典。并在英国伦敦创立巴利圣典协会,自协会成之百余年以来,巴利圣典的英译、注释、研究及出版,在协会众学者的努力下取暷了辉煌的成绩。原始佛教的研究大门,由此打开。然而“ 阿含经 ”在中国向来不受重视,不被研究,甚至被误解为“ 小乘经典 ”

  ,中国人一向以大乘根性自居,盛行大乘教。早期就有译经师也把原始佛教的“ 四阿含经 ”译为汉文,但中国典影响下,认为那是自度自利的小乘教,致使此后一千多年间,中国的大乘门徒,连带对原始佛教阿含圣典,不屑一顾。

  唯有探究佛法根源,才有可能理清佛教发展的脉络,分辨出甚么是正法,甚么是非法,原始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修持目标,并非遥不可及的菩萨道。

  如果要以较短的时间认识佛法的精神,就应追本研习原始圣典,因为一切法义皆从原始阿含流出。若以实修实证为考量,就必须将原始佛法的修持架构完全掌握,如“ 法 ”

  才能住进行者的心中。

  <1> 应知: <1>以“ 四圣谛 ”为主。

  确认修持佛法就是实践“ 四圣谛 ”。

  <2>思惟并活用缘起法。

  以“ 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 ”理解所有法义。

  <3>认识五阴、六入处

  次五阴、六入处作为修持的对象。

  <2> 应修: <4>四念住: 念住于五阴、六入处。

  <5>以三法印引导念住的趋向。

  强化五阴、六入处<诸法>是无常、苦、无我的实相。

  <3> 应证: <6>厌离、灭尽、解脱。

  厌离五阴、六入处,灭尽喜贪、我见,心慧解脱,

  <7>见法涅槃: 断除诸结,一切烦恼永尽。

  <8>圆证四圣谛: 四圣谛如实显现证无上正学。

  在正法的领域里,所有的法义都是互相含摄,相互生起的,这几个重要的法义,作为正法的中心课题,而四圣谛仍是下法的核心,各项的法义无非都是为了完成四圣谛。

  佛陀灭度已两千多年,原始佛教能够重现光芒,这是极为难遇的因缘,原始佛教能够出现在世间是人类历史旷古以来绝无仅有的。除了教理外原始佛教有那些特质呢?

  <1> 佛陀亲自创立教团、领导僧团。

  <2> 依法、依律修持。

  <3> 世间三宝齐立。

  <4> 非宗教、非哲学。

  <5> 以人本教育为主。

  <6> 没有偶像崇拜。

  <7> 自力法门,非仗神力、他力、外力。

  <8> 众生平等、没有阶级划分。

  <9> 不谈第一因、宇宙论等问题。

  <10> 不谈戏论: 如十四无记等问题。

  <11> 破斥灵魂论。以缘起三法印确之万法窦相。

  <12> 毗婆舍那<内观>的独创。至高的浬槃真理实盏。

  但愿有心学习原始佛教的人,能认识正法的尊贵,认真学习体证正法,从中了解

  “ 佛出人间 ”的本怀精神,并进而弘扬原始佛法,让释尊的正枚住世间,流传在人间。太多的众生“ 入宝山、却空手而回 ”,浪费这难得的人身,真是惋惜!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