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高僧传》校点札记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高僧传》校点札记

  作者:王东

  梁释慧皎《高僧传》是研究中古汉语的宝贵语料。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2004年版《高僧传》是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整理过的比较好的本子。由于诸多原因,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虽时贤也多有匡正,然而可商榷之处亦复不少。今择取数例,略陈鄙见以就正于方家。

  1.明晨诣辅共语,忽忤辅意,辅使收之行罚,众咸怪惋,祖曰:“我来此毕对,此宿命久结,非今事也。”乃呼:“十方佛祖,前身罪缘,欢喜毕对,愿从此以后,与辅为善知识,无令受杀人之罪。”遂便鞭之五十,奄然命终。(卷一“晋长安帛远”,p.26)

  按:“十方佛祖”中“祖”字当属下读,因帛远字法祖,文中省称为“祖”。此处是法祖自己向“十方佛”祈愿之辞。故此句当标点为:“明晨诣辅共语,忽忤辅意,辅使收之行罚,众咸怪惋,祖曰:‘我来此毕对,此宿命久结,非今事也。’乃呼十方佛:‘祖前身罪缘,欢喜毕对,愿从此以后,与辅为善知识,无令受杀人之罪。’遂便鞭之五十,奄然命终。”佛教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十方佛”指一切方位中的佛,整个宇宙中的佛。“十方佛”一词为当时习语。如:“崇深痛诸存亡遭此无道,乃唤观世音,又礼十方佛。”(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p.159)“但性存矫异,欲以摄物,故执学小乘,云无十方佛,唯礼释迦而已,大乘经典不听读诵。”(《出三藏记集》卷五“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第五”,中华书局,1995年,p.232)《高僧传》中亦不乏其例,如:“唯礼释迦,无十方佛,食用铜钵,无别应器。”(p.43)同书“中途风止,淡水复竭,举舶忧惶,跋陀曰:‘可同心并力念十方佛,称观世音,何往不感?’乃密诵呪经,恳到礼忏。”(p.131)考索当时文献未发现“佛祖”一词。《法苑珠林》卷五十七“晋沙门释帛远”条不误,正引作“乃呼十方佛:祖前身罪缘,欢喜毕对。”

  2.[朱]士行遂终于于阗,春秋八十。依西方法阇维之,薪尽火灭,尸犹能全,众咸惊异,乃呪曰:“若真得道,法当毁败。”应声碎散,因敛骨起塔焉。(卷四“晋洛阳朱士行”,p.146)

  按:“法”字当属上读,与“道”构成“道法”一词,指佛教教法。此句的意思为:“如果[你]真的得到佛教教法,[你的形体]应当毁灭。”《高僧传》此段文字亦袭用僧佑《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出三藏记集》卷十三“朱士行传”标点亦误。“道法”一词在佛典中屡见,亦如《百喻经》卷四《与儿期早行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设得出家,即剃须发,服三法衣,不求明师,谘受道法,失诸禅定,道品功德,沙门妙果,一切都失。”(周绍良《<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1997年,p.152)《宋高僧传》卷二十二“晋巴东怀浚传”:“释怀浚者,不知何许人。其为僧也,憨而且狂,乃逆知未兆之事,其应如神。……或于寺观店肆壁书佛经道法,以至歌诗鄙俚之词,靡不集其笔端矣。”(中华书局,1997年,p.562)

  3.又为之赞曰:“物有广赡,人固多宰,渊渊释安,专能兼倍,飞声汧陇,驰名淮海。形虽草化,犹若常在。”(卷五“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p.185)

  按:“草”当为“革”之形讹。《法苑珠林》卷十六“晋沙门释道安”条引《高僧传》正作“形虽革化,犹若常在。”“革化”亦可作“化革”,如《高僧传》:“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p.215)佛教称人的躯体为“革囊”,如:“嵬执志贞确,一心无扰,乃谓女曰:‘吾心若死灰,无以革囊见试。’女遂陵云而逝。”(p.405)

  4.伪秦建元九年(公元三七三年),秦将苻坚冠斥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卷六“晋庐山释慧远”,p.212)

  按:“冠斥”之“冠”当为“寇”字形讹。汤校注:明本、金陵本“斥”作“并”。《大正藏》本出校勘记:“明本斥=并”,似误。“寇斥”为词《高僧传》中还如:“欲于洛阳立寺,值刘曜寇斥洛台,帝京扰乱,澄立寺之志遂不果。”(p.345)《太平广记》卷八十七“佛图澄”条亦作“寇斥”。《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一《后赵录》“佛图澄”:“澄欲于洛阳立寺,值刘曜寇斥,洛阳扰乱,乃潜伏草野,以观时变。”可资证。

  5.近见颜延之《推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明佛汪汪,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

  (卷七“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p.261)

  按:“为名理”与“开奖人意”为二事,故“并足”当属下读,此句当标点为“明佛汪汪,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

  6.后入关诣罗什,促杖自随。(卷七“宋庐山凌云寺释慧安”,p.274)

  按:“促”当为“捉”字之形讹。在古籍中“亻”与“扌”常混,且上文已有“常捉一杖,云是西域僧所施。”(p.274)《高僧传》中亦有其辞例,如“唯一心称观世音,手捉邛竹杖,投身江中,……”(p.132)《大正藏》本、《碛沙藏》本正作“捉”,亦是其证。

  7.既至见什,什间:“沙弥何能远来?”答曰:“闻道而至。”(卷七“宋淮南中寺释昙无成”,p.275)

  按:“间”乃为“问”之形讹。《碛沙藏》本正引作“问”。可据改。

  8.至弘始七年(公元四0五年),赐加亲信伏身白从各三十人。(卷六“晋长安大寺释僧 ,p.240)

  按:于“伏身”下,汤校注:宋本“伏身白”作“仗白身”;元本、明本、金陵本作“仗身白”。其实“伏身”当作“仗身”,“伏”因形近而讹。“仗身”“白从”为两种不同的身份。“白从”,指仆役、差役。如《南齐书·谢超宗传》:“辄摄白从王永先到台辨问:‘超宗有何罪过,诣诸贵皆有不逊言语,并依事列对。’”(中华书局,1997年,p.637)“仗身”指带兵仗的卫士,为中古常语。亦如《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手持香炉,步从路车至于馆。明日引见,给通幰油络网车,仗身百人。”(中华书局,1997,p.2944)《北齐书·陆法和传》亦作“仗身”。《北齐书·平阳王淹传》:“皇建初,为太傅,与彭城、河间王并给仗身、羽林百人。”(中华书局,1997,p.133)其中“仗身”一词,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按语可知:“南本、汲本、局本和《北史》卷五一(百衲本)作‘身’。按仗身是高级官员的卫士。唐代五品以上职事官及镇戍皆给仗身,见《通典》卷三五。敦煌所出西魏大统十三年(546)《计帐》已见仗身名目,则北朝已有,今从南本。”(同上,p.141)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