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分钟穿越中国南北
十五分钟穿越中国南北
谢炎午
在带状的关中平原南面,一座东西连绵千余里的山脉是它的天然屏障。
从地图上看,在中国版图的腹心,一座山脉东西横亘,划分了南北。这座山脉叫秦岭,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一山分南北,南北两重天。
山南,归属长江流域;山北,孕育黄土文明。自古以来,秦岭就是我国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在带状的关中平原南面,一座东西连绵千余里的山脉是它的天然屏障。
从地图上看,在中国版图的腹心,一座山脉东西横亘,划分了南北。这座山脉叫秦岭,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一山分南北,南北两重天。
山南,归属长江流域;山北,孕育黄土文明。自古以来,秦岭就是我国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在秦岭,一场雨从天而降,山的脊梁把他们分开。雨落山脊南,则为长江水,清明秀美;雨降山脊北,则入黄河,一脉黄汤荡荡漾漾。
秦岭山势险峻,气候变化异常,自古来,海拔3000多米的秦岭一直是阻隔南北的巨大屏障。成为南北地区经济交通阻隔的天然屏障。
昔日,李白的一声长叹“蜀道难”,道出了艰难行旅者的畏惧。千百年以来,期盼巍巍秦岭行路不再难,是行走这条道路的所有旅者的梦想。
2007年1月20日,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正式通车。这条隧道北端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青叉口村附近,南端位于柞水县营盘镇辖区,单程全长18.02公里。据说,这一隧道双洞总长36.04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公路隧道。将古都西安至柞水146公里路程缩短为60公里,免去了翻越的重重艰险。
这条被誉为“天下公路第一隧”的隧道,同时还是亚洲第一长公路隧道、中国第一长高速公路隧道,是中国自行设计、建设的世界级工程。上万名筑路者历时4年零9个多月终于把天险变通途。从此,穿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只要短短的十五分钟。
且让我们沿这条道路,领略秦岭南北不同的文化、风景,感受山北黄土文化的厚重,山南汉江山水的秀美。
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深得旅游者的青睐。
初到西安的人对它丰富的文化遗存艳羡的同时,也同样会诧异,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们的那种不张扬、心平气和的平常,透着一种“土”的味道,那种黄土的秉性。
曾经有这么一个玩笑话。说,如果从高层楼上扔块砖下去。在深圳,砸死的一准是个大老板;在北京,砸死的很可能就是个什么局长;在西安,唉,又一个文化界的人物英年早逝了。
玩笑话不必当的真,不过,确实能说明些现象。西安人生活的实实在在,不张扬、不奓势。更多的是从骨子里延续了一种历史的沉实,洗去了铅华,复归的真实。
从性格来说,西安人延续着率直、本性的朴素、实在。就像西安的街道一样,直来直去,不藏不掖着。
秦腔在某些方面很能代表这些特点。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秦腔,就和这这块儿土地一样的古老,它所传承、延续的文化同样有着这块土地特有的原生态,粗旷、野性。
出外旅游,除了当地特色的旅游风光、名胜,我看好最能代表当地地域文化的民间戏曲、饮食等等。
在西安,除了必要的参观博物馆、逛庙、看陵墓、游城墙。我更喜欢去两处地方听听粗旷、野性、豪放的秦腔。
一大早,移步围绕明代古城墙的环城公园,秦腔的铁杆戏迷们,会三五成群的聚在环城公园的固定地点,自拉自唱,只是他们每天必要的功课,到了晚上,遍布全城的秦腔茶座必定座无虚席,秦腔票友们会去为他们喜欢的演员捧场,听得高兴,免不了也上台去吼几声,那激越、慷慨、豪放的声腔,能涤荡去一天的辛劳、直吼得五体通泰、神清气爽。
乏了、累了,可去回民的坊上,来一份羊肉泡馍,气定神闲地坐那里,细细的掰了那死面烙的面饼,如蜜蜂的头般大小,然后招了跑堂的活计,“干刨”、“水围城”的讲究随你的喜好,只需一声招呼,片刻的功夫,一老碗热腾腾的泡馍就会摆上你的面前,一碟糖蒜、一份辣子酱伺候着。你就可以操起筷子,慢慢的享用这古城的美味了。
那天我要了四两,结果,一天都是饱的。西安就象这羊肉泡馍,实在、从容,浑浑沌沌一大碗。
西安的小吃分两大系统,一则是回民坊上的美食美味,一则是三秦大地土生土长的美味。
本土的美味以面食为代表,诸如岐山臊子面、裤带面、杨凌蘸水面、疙瘩面、户县摆汤面、大刀面、撅面、红甜面、咸汤面、踅面、凉皮、面皮、肉夹馍、锅盔、水晶饼、黄桂稠酒、葫芦头泡馍等等。
单是一碗简单的面条,就有几十种五花八门的做法。这些面的来历,说出来就能扯出一段厚厚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杨凌的蘸水面一根足有二两,对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尤其是南方来的、饭量不大的人,一根面可能就把他的胃撑着了,饭量大点儿的两三根,也就吃了个肚饱腰圆,一算账,三块五,挺实惠。
几乎在关中平原的每个县都有一两种各具特点的面食,这些特点迥异的面食美味构成了庞大、而丰富的西安美食小吃的阵容。
到了西安,干万不能错过品尝面食,和那千古传唱的秦腔。
西安古城的北面,渭河从那里流过。河之南面,是汉唐建都的古城所在。河之北面,偏西,是大名鼎鼎的五陵原。
何谓“五陵原”,在西安市的西北,渭河北,咸阳市东,有一凸起的高坡地带,也叫成阳原。因为这里埋葬着包括汉高祖刘邦在内的五位西汉的帝王而得名。
五陵原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西安北至西北。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早在汉代之前就被称为“天府”,“陆海”。“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
在秦建都成阳之前,五陵原一带还是草木繁盛,一片绿意苍苍的景象。
公元前198年,汉高祖刘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听取建议,将关东大族2D00余家迁徙关中,侍奉长陵(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并在附近建长陵邑。以后,这里又陆续的修建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并陆续的迁移贵族大户于此,形成权势大户聚集的所在。
“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塬上尘。”
西汉王朝十一位皇帝,有九位均埋葬于渭河北岸的咸阳原。覆斗状的巨大帝王陵寝,再加上皇后,陪葬大臣们的陵墓,构成了咸阳原上壮观的“金字塔”陵墓群。
“成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当地有谚语“金疙瘩,银疙瘩,不如咸阳原上的土疙瘩。”
汉阳陵是位于西汉各帝陵最东边的一座,其主人汉景帝刘启,在位统治时期,是开创“文景之治”等盛世的一位。汉阳陵是汉景帝与王皇后合葬的陵园。
按照汉代的礼制,皇帝与皇后的合葬,实行“同茔不同穴”的制度。因此,皇后的陵墓位于阳陵东北偏后一侧。陵园东侧,是陪葬墓区。在整个陵园区的东面是阳陵邑所在,即今成语“泾渭分明”的泾河与渭河交汇附近。
乘车离开古城西安,一路向北,过渭河,往西安咸阳国
际机场的中途,道路两边即可看到,北面,一座巍峨的仿汉制南阙门建筑。
从旅游者角度,最有看点的,当属那些出土的与秦始皇兵马俑风格迥异的汉代的男女裸身陶俑,与乐伎陶俑,等等。
截至目前,汉阳陵出土的大量的文物中,兵将伎乐、五谷六畜、歌舞倡伎等等,或骑马、或侍立,人物比例虽然只有真人大小的三分之一,确是继承了写实的雕塑传统,男子挺胸站立,凛然而又可亲可敬,仕女端庄娴静、落落大方,体现了汉代雕塑重韵的传统,这是在太平盛世的一种大气、洒脱的气韵,不同于秦始皇兵马俑的那种严阵以待的战火烽烟、军旅整肃的风格。
这些汉代的陶俑,以及出土的其他文物,表现的是一种宫廷王室日常生活的情景再现。
汉阳陵的这些裸俑,其实在当初都是身着华丽的绫绢彩服的。工匠们烧制的时候,是按照裸身烧造,而后披以华彩丽服,那场面是相当恢宏、庞大的。只是岁月的递变,那些绫绢彩服早成了灰烬,站在罗经石遗址,向北瞭望,一左一右两座巨大的陵冢静静的矗立。左边一座,陵冢前有在南阙门遗址基础上新修建的仿汉式阙门建筑。阙门的后面,就是令人瞩目的汉景帝刘启的陵寝。右边,稍偏后位置的一座仅次于景帝陵寝的是景帝的王皇后的陵寝。
天地苍茫,黄土深厚。两座高大的黄土堆小山一般兀立,仍然在向世人昭示着远逝的大汉雄风。这片黄土地下面,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历史博物馆。这里经常地有着连续不断的、震惊世人的重大发现。
也许,下次再来,这里又会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在西安,有座大雁塔,到过西安的游客几乎无人不知。那是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归来,翻译佛经的所在。
玄奘西天取经回来后,先后在大雁塔、玉华宫等处翻译佛经19年,终因积劳成疾,在公元644年圆寂于玉华宫。
唐高宗闻听到玄奘圆寂的消息,连声哀叹:“朕失国宝矣”。后遗体被运回长安,唐高宗为了能够在想念玄奘法师的时候随时看到,玄奘就被安葬在东郊地势突起的白鹿原上。
每当唐高宗在皇宫内的含元殿,看到高高的白鹿原上玄奘的坟墓,都禁不住伤心落泪。为了避免过度的伤心,下诏将玄奘的遗骨又迁葬到远离长安城的少陵原,同时修建寺院。唐肃宗又亲自为玄奘的舍利塔题写了“兴教”二字,大兴佛教,这座寺院也就被称为兴教寺。
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
兴教寺,南距古城西安20余公里。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
出了西安市区,一路向南,但见田野、沟渠纵横,一派田园风光。终南山雄踞南面,峰岭连绵,俯视关中平原沃野。
沿着隆起的不高的黄土坡的一侧,半坡上,兴教寺静静的坐落在村子背靠的半坡。来的时候,天气不算好,灰蒙蒙的。兴教寺就坐落在离开喧嚣,田园味浓浓的古樊川。
沿水泥路面,拐入上坡的路。山门上,“护国兴教寺”的朴素山门,默默地迎接来朝拜的善男信女、游人过客。
寺院中的三座塔,是我此行的目标,因为玄奘法师的灵骨就在那里。
小时候就知道闹天宫的那个孙猴子,后来被制服,做了唐僧的徒儿,保驾护航陪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再后来,懂点事了,知道那个唐僧就是唐代的大和尚玄奘法师。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出生寒门,后来落发为僧人,为了探知佛法奥秘,发誓要去佛教发源的本土。终于,历尽千难万险,取回大量的经典。当他回到长安的时候,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玄奘取回来,并翻译的佛经没有打动我,太深奥了。只是那一部《大唐西域记》,让我对他有了一番想去了解的心思。
那样的年代里,在路途迢迢,交通极不便利的情况下,一个人要去完成取经弘法的伟业,这本身足以让我对他产生好奇心,何况又写了一部探险览胜的包含西域风情的游记。
左边偏跨院儿里,冬青护卫的苗圃里,树木繁茂,森森然一派静穆安详。三座楼阁式方木结构的砖塔,安然兀立。题名“唐三藏塔”的五层主塔,就是为安放玄奘法师灵骨修建的,砖塔的北面镶嵌有《唐三藏大遍觉法师法铭》石碑一块,记载了玄奘法师的生平。
唐代末,兴教寺遭战乱,被烧毁,唯独幸存的是这三座塔。
中间高大的是玄奘法师的舍利塔,旁边两座三层的舍利塔,分别为,东边是玄奘上座弟子圆测的舍利塔,西边是玄奘另一位上座弟子基的舍利塔。这两座三层的舍利塔,恰如始终不离左右的侍从,忠心耿耿的追随、护立在侧。
当年,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就潜心翻译千里迢迢带回来的600多部经卷。虽然不分昼夜地工作,无奈,卷佚浩繁的经卷,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单靠他个人显然不行,虽说他有弟子上千人,谁能担此重任呢。于是,玄奘开始留心物色合适的人选。
一天,玄奘在曲江岸边散步,偶遇一位气度不凡的少年,是唐开国元勋尉迟恭之侄尉迟洪道。玄奘决心收他为徒。太宗知道后,赐他法名窥基。他聪慧好学,刻苦钻研佛经,很快学会了梵文,他不但成为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而且撰写了多部佛学著作。最后死在了译经院的书案旁。人们特意把他陪葬在玄奘的舍利塔旁边。
另一位圆测,原来是新罗王的孙子,他来到长安怕玄奘不收他为徒,遂买通守门人,每天晚上都去窗外偷听玄奘给窥基传授唯识论。后来被发现,经考察,玄奘很满意。后来圆测成了唯识宗的继承人之一,他死前,特意嘱咐弟子把他葬在师父的舍利塔旁。
从此这三座舍利塔就成了兴教寺的标志性建筑,一直幸存至今。
现在的兴教寺是1922年和1939年重新修建的。后来,国家又多次拨款整修过。
离开了兴教寺,已经走了很远,我还是回头去望着它。下回,再未拜谒玄奘高僧。
秦岭大山深处的柞水县有个凤凰镇,这还是去年才逐渐为外界所知道的。
春夏相交的季节,我专程去探访过一次。那时候,终南山公路隧道还没有开通,去柞水,坐火车是最经济方便的选择。
列出经过长安县,正值关中麦收季节。打麦场上,麦秸累累,农人们忙着脱粒扬场,正是虎口夺食的紧要关口,收割过麦子的田野,黄灿灿的。列车驶近靠近南山秦岭的长安一带,见柿子树浓绿片片,靠近秦岭山麓一带,稻田镶在散落的柿子树林间,水稻的穗还没抽出,绿茵茵的稻田一块块的连着,山色秧苗虚实相映,一片浓浓的田野乡村图景。
渐渐的,绿色的秦岭越来越近,秦岭敞开它的怀抱,接纳了我们。
穿过几十个隧道,山南的景色一层层的逐渐揭开了它神秘,隐藏的真面貌。
秦岭以南的山坡,地势比北坡平缓许多,少了北坡那种险峻、高巍的气势,多了许多南方的温柔感觉,又不同于南方的山。毕竟,它还是秦岭,这是秦岭温柔的另外一面的展示。
车到柞水,转车奔县城东南45公里外的凤凰古镇。
凤凰镇,因镇南有凤凰山而得名。唐代这里已经开始有集市贸易,当时,叫做三汉河口。社川河、皂河、水碓沟河三水交汇于此,流入汉江支流的丹江。三水交汇,形成沉积的三角洲,凤凰镇便背山依水建在这肥沃的三角洲上。
据当地新编的史料载,清朝顺治年间,豫、鄂、川等地的客商看好此处水运交通发达的优势,就在凤凰镇购买土地,经商并安居。到了清末民国初年,这里已经是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成街,形成了32个大的商号。凤凰镇就逐渐地成为秦岭以南地区,连接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重要商贸集镇。
当时,北方的山货土特产经马帮翻越秦岭,驮转至此,转经水路沿汉水运抵汉口。而江南的丝绸、大米等又经水路在此运输到这里,而后,改走旱路,再翻越秦岭直抵长安。最繁荣的时期,每天约有二百多家货物在此码头中转。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水运的衰落和公路交通的改善,凤凰镇开始失去了昔日的繁荣,被遗忘在茫茫的秦岭深山里。
绕过现代的砖瓦楼房等建筑,弯曲的街道和遍布老街的明清老房就是这里的最大特点。这条东西两千多米长的古镇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
走在石板覆盖着小溪的老街上,另有一条与之垂直的小溪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水系。老街两旁靠街全是商铺,前店后铺,颇似丽江古城的 点风韵,只是规模小一些罢了。
老街和“鲤鱼状”辐射的建筑群,迈步走进那现在仍保存基本完好的“老药行”、“古钱庄”、“永盛发”等老字号和手工作坊等等,仿佛时间凝固了,依稀好像能感觉到主人们还在忙碌着的气息,让人惊叹。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不少居民至今还保持着清晨开张、傍晚打烊的生活习惯,恬静的生活、淳朴的民风宛若一处世外桃源,有史学家称其为具有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
凤凰镇现在还有多家榨蚕丝作坊,至今,女人们依旧沿用过去的工艺,自己抽丝、漂染、纺纱,只是,产量极小。这里的丝织品,是用当地秦岭山中特有的榨蚕丝来制作的,它比起桑蚕丝来更经久耐用。
老街上多处的铁匠铺还在叮当作响,火炉里燃烧着旺旺的火焰,铺子前面摆放着铁匠手工打制的农具等,有厚背砍刀、铁镐、钉耙、镰刀、火钳、锅铲,也有当地锁门用的活扣、打鞋底的针钳及牛鼻栓等小玩艺。当地的人还是喜欢用铁匠们自己打造的铁器。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别的景点那种,为了开发旅游而特意设立的人工景观。
这里还盛产核桃、板栗、香椿、黑木耳和银杏果等,如果来的季节合适,尽可一饱口腹。品尝着当地的风味小吃,神仙豆腐、洋芋糍粑、豆酱腊肉、苦荞凉粉等,如果有幸遇到汉剧二簧、柞水花鼓、或者山歌小调,那种滋味儿,甭提多美了。
独特的地域,加上古代的移民带来的各地的风俗,使这里既有秦风秦韵,也不乏江汉湖广文化,各地风俗文化的混杂融合,独具特色,真想好好得住下来,慢慢的品味咀嚼。
没有去过安康之前,我感觉那是个山沟沟里面的城市,除了大山,还应该是山,一个山沟沟里的城市有啥看的。
还是前几年的事。西康铁路建成通车,正值五一,西安市许多人首选安康旅游,结果,那一年,安康满大街都是西安的游人,许多平时在西安见不到的朋友,就站在大街上开心的聊起了天儿。
那次,路过瀛湖,去紫阳,竟无缘一游。不过,瀛湖的秀美却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瀛湖是安康市的一块翡翠,它被安置在群山环抱中。瀛湖因安康水电站而形成,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水库建成,安康有了一处湖泊,这湖泊77.5平方公里,长128公里。这湖与汉江密不可分,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所在。
安康有了这湖,多了份水汽,平添了“北国中的南方”的灵秀,莽莽群山描上了欲说还休的几分娇羞、几多缥缈。
从安康市向西南方18公里处,即可到达瀛湖。走上安澜桥,瀛湖一下子走近,瀛湖妩媚、娇羞的一面,半遮半掩的徐徐揭开。
湖水微漾,烟波迷蒙,群山隐伏在水波的轻微起伏中,伴着渔舟、小船儿的桨橹变幻着,几点儿白在清波、烟树间起落,那是白鹭鸟在觅食。
岸边,坡地上,草木杂树绿的老、黄的嫩、红的扎眼。像是着意泼洒的画料,饱和的彩色让那不觉察的水儿吸去了火气,满眼的瞅着那么的舒坦、受用。
船行碧水上,一路养眼,胸中的浊气,伴着能捏出水儿的潮湿凉气,丝丝缕缕的滑入肺腑,就像被潮潮的干洗了几遍,空落了一身的轻松、惬意。
远处,湖心里,金螺岛上的螺峰塔,似出水的定海神针,直愣愣的戳在翠生生的碧蓝细波里,烟树、红杉簇立环护。
岸上散居的农户庭院里,沙田柚挂了一树,黄黄的醒目。
景区里还有许多的看点,没有一个一个的去,这深得几乎可见地儿的一湖碧水,已经牵扯的我,不想再去别的地方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