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生”脱“死”的佛学智慧
了“生”脱“死”的佛学智慧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王小珍 邓庆平
所谓佛教的生死观,是佛教对人的生死现象和奥秘的总看法。《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便是渡脱众生出生死苦海。相传,释迦牟尼出于对人生实相的体察,经过七日七夜的禅观思维,看尽生死,证悟得道,而后广说教法。经过长期的发展,佛教积累了一整套消除人的“无明”,安抚人的灵魂的生死智慧。
一、生死之本质:
空幻无常,苦海无边
佛教宣称,昔日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禅定思维,以缘起法则观察生命现象,终于悟出众生苦难和陷于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无明愚痴,在于人对生命本质和人生实相的无知。因此,佛教对人之生死问题的解答就是从指引人们洞察生命本质,启迪人们彻悟人生实相开始的。
1、人生无常
佛教认为,世间万法,乃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尽则灭。世间一切现象,都处于不断的迁流转变中,没有恒常的定性。即佛教所谓“诸行无常”。
人生也是如此,从人的生命到人的生活中拥有的一切,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种偶遇,缘尽之时也就相互散去了。人生实质上是无常变化的偶然存在。
从人的生命而言,乃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蕴”也作“阴”,《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云:“诸有为法和合聚义是蕴义。”故“蕴”即是“积聚”的意思。佛教认为,有情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积聚而成,是为“五蕴”。
色蕴,相当于物质现象。它包括四大种(地、水、火、风)和四大所造。地、水、火、风,是形成一切物质现象的种子,一切的物质现象,都是由四大调和分配形成:四大和谐,便会欣欣向荣;四大不调,便会归于毁灭。人的身体也是由四大构成:地为骨肉,有坚性;水为血液,有湿性;火为热气,有暖性;风为呼吸,有动性。四大调和构成人的具体样貌,包括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官(五根)以及和五根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以及由意识所缘之色。四大不调,则众病发生,直至色身泯灭。
受、想、行、识四蕴共同构成人的心识。因缘具足,色、受、想、行、识五蕴聚合则人生;因缘去灭,五蕴离散则人死。五蕴自身无定性,刹那迁流变化,不可常住。因此人的生命也是无常变化,沉浮于生老病死的生命之流中的。故《中阿含经》云:“命终无常,死丧散尽,寿尽破坏,命根闭塞,是名死也。”死亡不知何时便会向人们袭来,正如佛经所言:“人命就在呼吸间”。世间万法不仅有一期无常,还有念念无常;一切事物不仅在某一时期内,流转变化,终归坏灭,而且在坏灭之前也处于刹那不断的迁流变化中。人的生命不仅终归坏灭而至死亡,在死亡之前,变化也是每时每刻乃至刹那间不断发生的。
从人的生活而言,人们生活中的一切也皆是随因缘和合而处于无穷变化中的。现实生活的富贵享乐,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人的拥有乃至于生命都是由一时因缘偶合,也随时可能会因一时因缘而去。由此,佛教劝戒世人不必太执著于此“身”和此“生”,它原本不具有恒常性。正所谓:“高者亦随堕,常者亦有尽,生者皆有死,合会有别离。”人的生命的丧失,乃至人的一切拥有的丧失,都是因缘聚散,自然而然的。
2、人生空幻
佛教认为,既然世间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刹那生灭,那么也就不会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假而不实,佛教称之为“空”。佛教讲空,又作“无我”,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不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一个独立不变、自作主宰的实体,是为“诸法无我”。
佛教宣称,人之生命是四大、五蕴的暂时假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故“人空”,也即“人无我”。《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十九云:“总依诸蕴假施设有补特伽罗(我)……是假非实。”人的色身是空,“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人的心识也是空,“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是故佛法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人的身、心都是空非实,并没有一个众生执著之“我”存在。
佛教又认为,不仅人空,法也空。《大智度论》第六谓:“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任何一种事物都不能脱离因缘关系而独立产生和存在,所以为空。不仅主体的我为空,物质的外境也是空。此即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假如人们能看清,人生的一切快乐乃至于人的生命都是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虚而不实,不可执持,一切烦恼都从有“我”起,有“执”起。既然我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那么众生又何必执著于我呢?既然我的地位财富、情爱喜乐乃至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那么又何必执著于生的享乐和拥有呢?正如明悟空大师的万空歌唱道:“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
3、苦海无边
在佛教看来,正因为人生乃因缘聚合,无常变化,虚幻不实,人不能自作主宰而沉浮于生死之流,所以,人生一切皆苦。苦海无边才是人生的真实本相,人生就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人生在世,不仅要受生、老、病、死苦,还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
佛教把人生众苦都归于五取蕴苦,直指苦源——人的生命就是苦,生存就是苦。五取蕴苦,也称五蕴盛苦。“取”即执著,五蕴与取联结而产生种种贪欲,乃是其他众苦的根源,又是人生诸苦的总汇。因有色,而有身,而有生,而有生老病死苦;因人们执著于物质享受,而有“爱别离”、“怨憎会”苦;因有追求的愿望,而有“求不得”苦。故佛法云:“世间大苦莫甚于生死,有生则有身,有身则众苦所集。”
至此,佛教揭示的人生死之本质,即:苦、空与无常。世人总是惧死恋生,执著于我之欲望的满足,汲汲于生的享受与快乐,而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则焦虑万状,执著于那本不存在的“我”和我的一切。殊不知,命终无常,终有尽日,躲避也是无济于事的。更何况,人生本是无边苦海,世间一切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即使有喜乐和享受,都是变化无常、虚幻不实的。一切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有“身”故,有“生”故,人又何必为死的到来而惶惶不安?又何必迷恋现实世界的种种欢乐和幸福?
二、生死之流转:
业报不爽,六道轮回
在佛教看来,众生由因缘而“生”,有情众生并非仅有一次生死,而是有前世、后世乃至生生世世。众生皆在生死中流转,依众生所造善恶之业而轮回于六道。“业”是轮回的重要条件。善的业因产生善的果报,恶的业因产生恶的果报,不断地在六道间流转变化。死亡是这一期生命的结束,但另一个再生连结意识又于下一个生命生起。
1、生死流转之缘起
佛教在观察分析人生苦难产生的原因和生命流转历程因果时,得出:人的生命过程,流转生死,皆由无明为缘,造业受果,而轮转不息。其循环的因果关系,不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佛教对众生生死流转的说明。
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烦,是名为纯大苦蕴集。”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
“无明”乃十二因缘之首,即不懂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万法皆空的道理,它是产生一切痛苦和生死流转的根本原因。众生由无知而引起各种欲望和意志,造作各业(无明缘行);由于过去惑业动力,引起的趋往的心识,以待遇缘托胎(行缘识);识遇缘托胎,有情生命体的要素结合,胎相初成(识缘名色);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渐次具足(名色缘六处);出胎后与外界接触,生起感觉(六处缘触);随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接触引起苦、乐等感受(触缘受);由于对外界有苦乐感受,而产生贪爱、求取之心(受缘爱);对物质外境起贪恋,强烈执取(爱缘取);因人的贪恋求取,又造善恶各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之报(取缘有);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必然产生果报,再去投胎受生(有缘生);来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衰老而死亡(生缘老死)。
就这样,人生的生死循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从过去世“无明”和“行”的二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的五果。又从现在世“爱”、“取”、“有”的三因,缘起未来世生和老死的果。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根本不外以“惑”和“业”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
2、生死流转之动力
佛教又认为,生命之所以如此生死流转的根据和动力,乃是人的无明所造的“业力”。
在佛教看来,“业”乃造作之意,泛指一切众生的身心活动。由于人的愚昧无知,执著于物、我,产生无穷的贪欲,而念之于心(意业),发之于口(口业),付之于行(身业),造身、口、意三业。众生所造之业有善恶之分,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是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而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众生依业而生,依业流转,“生生于老死,轮回周无穷”。
众生造作形成的业力,未必当下即有果报,因为业力形成果报,还要依赖外在的因缘来引发,即所谓因缘成熟。所以佛教说“三世因果”,甚至多世因果。但不管后报的时间多长,只要已造业因,便会生出果报。《法句经》云:“妖孽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虐;祯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大宝积经·人胎藏会》也有偈云:“假使干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合遇时,果报还自受。”②正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们大可不必因好人受难、坏人得福而不平于心,甚或胡作非为。众生今世所受的苦难或所享的福德,由前世业行所得;来世会过怎样的生活,也是自身今世业行的结果。故佛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业因果报,毫厘不爽。只要众生造了善恶业,便无法摆脱所受业力的束缚,无处逃避善恶业报的追逐。正是:“非空非海中,非人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业。”
3、生死流转之方向
佛教认为根据众生各自的善恶之业,人可能再生于不同的生命趣道中:“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饿鬼地狱”。此即是佛教的六道轮回说。地狱、饿鬼、畜生称三恶道;天、人、阿修罗称三善道。
地狱道为六道中最低之道。地狱的意思就是不可乐、苦具、苦器或受罪处。按佛教所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一者身行重恶业,二者口行重恶业,三者意行重恶业,四者起于断见,五者起于常见,六者起无因见,七者起无作见,八者起于无见,九者起于边见,十者不知恩报。以是十业。得地狱报。”
饿鬼道,即鬼道。因为此道众生中以饿鬼为最多,所以旧译多作饿鬼。此道众生常受饥馑,长年得不到食物和水,身子羸弱,丑陋不堪,见者望而生畏。其中有的饿鬼腹大如山,但咽如针孔,虽遇饮食而不得进食。按《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一者身行轻恶业,二者口行轻恶业,三者意行轻恶业,四者起于多贪,五者起于恶贪,六者嫉妒,七者邪见,八者爱着资生即便命终,九者因饥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业。得饿鬼报。”
傍生,又作畜生,为傍行之生类为意,“唯念水草,余无所知”。堕于畜生道中,常受劳役和宰杀之苦。《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一者身行中恶业。二者口行中恶业。三者意行中恶业。四者从贪烦恼。起诸恶业。五者从瞋烦恼。起诸恶业。六者从痴烦恼。起诸恶业。七者毁骂众生。八者恼害众生。九者施不净物。十者行于邪淫。以是十业。得畜生报。”
阿修罗,又作阿须伦、阿素洛等,是介于天和人之间的众生。在佛教中,阿修罗是佛教护法八部众之一。据说阿修罗生性好斗,又多疑善嫉,争强好胜,常与诸天斗战。“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一者身行微恶业,二者口行微恶业,三者意行微恶业,四者侨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大慢,八者邪慢,九者慢慢,十者回诸善根,向修罗趣。以是十业。得阿修罗报。”
人道善恶参半,集有痛苦和快乐。菩萨喜好人趣,因为这里是利益世间的最好场所,具备圆满成佛的一切资粮。佛陀全都出现于人类之中。佛教所说的教法,就是教导人如何才能离苦得乐,得证涅槃。“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瞋。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
天道是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善业而感得的殊胜果报,“于诸趣中彼趣最胜、最乐、最善、最妙高故,名为天。”只有修习十善业,才能投生天道,“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在佛经中天道也分为多种,天道有欲、色、五色三界,凡二十八重。人依所修功德之大小死后上升至高低不同的天界中。
然而,“天”虽然是诸有情众生中最优越的趣处,能得到种种享受,但仍未脱离轮回,一旦前业享尽,又将重新转入轮回中。
众生在六道中的轮回也不是确然不移的,而是在善恶因果关系中,修善的随福业而上升,作恶的随罪业而下堕,轮回流转,永无了期。哪怕今生得生天上或生人中享大富大贵,如果多行恶事,造种种罪业,来世也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道中;相反,只要多行善事,多造善业,敬信佛法,来世则会得福报上升善道之中。人若知佛法,掌握了业力的因果律,了彻业由心造,可由心转的本质,再加上增上缘等方便,便可以利用因果律,转移、消除宿世所造恶业的果报。
佛教的业报轮回说宣扬今世的境遇、命运是由前世所造的业决定的,今世的作为又生起来世命运的业因,众生无法逃脱业因果报的定律。人的命运都是自作自受,若想投生善道必须靠自己行善积德来消转业因。现世生活的一切现象因为业因果报说,似乎都有了圆满的解释。人们不必因为当下的付出没有回报而耿耿于怀;也不必因为行恶能逍遥法外而沾沾自喜,按佛教的说法,一切的行为都逃不脱业力的大网,偈云:“业网有大力,能受百千万,那由他劫数,种种诸生死。譬如系绳鸟,虽远摄则还,业绳系众生,其事亦如是。”
佛教讲:“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死亡并不意味着人生命彻底的终结,它是这一期生命的结束,又是下一期生命的开始。既然人人必死,而又有来生,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焉知来生不会比今世更好?惶惶逃避又何益?莫若努力改变业力之方向,使自己投生善道。
实际上,佛教的业报轮回说与无我说存在着尖锐的理论矛盾。既然并不存在一个自作主宰的实体——“我”,那么又是什么轮回于六道之中呢?所作的业和所获得的果报又由什么来承担呢?因此,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有些部派,如犊子部就主张有我,提出中有说,试图解决佛教的这个理论危机。认为,人死之后,轮回之前还要经历一个中有阶段。《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云:“现见世间相续转法,要处无间刹那续生,且如世间谷等相续,有情相续理亦应然,刹那续生处必无间。”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刹那生灭相续,中间不可能有间断。人的生命也应如此,“如印印泥,印坏文成”,从现世的五蕴生中有五蕴,期间无间断。中有阶段对于投生六道非常关键,《地藏经》说:“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福,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犹尚迷误,不觉旧曾所落险道,或至失命,即堕恶趣”,那就“永处地狱,无解脱时”。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为中有阶段,其中每隔七天受死一次,经七番生死,至多四十九天,必定投生。人可以在过世的七七四十九天内,通过助念,来获得辅助转世。
三、生死之超越:
精进修行,涅槃寂静
佛教一再强调,人生的本质是苦、空和无常,即使来世得生于天人,也不能摆脱业力的束缚,生而造业,死而轮回,生死都只一字——“苦”,意图在于奠定其超脱世俗的思想立场。在佛教那里,究竟苦因之后,必定要尽力消除苦因,精进修行,变生死流转、诸苦交攻的不圆满的人生为灭尽烦恼、脱离生死的永恒幸福的状态。因此,与所有的宗教一样,佛教也提供了人们超越生死的境界和途径。
1、超越生死之境界:涅槃常乐
佛教一再宣扬人生的苦、空和无常,那么它就必然要描述一个与现世世界相对的,苦尽、无生灭的超脱境界。这个超越的境界就是佛教宣扬的最高解脱境界——涅槃。
《大乘起信论》云:“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涅槃就是生死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寂灭。
佛教宣称,与凡夫世俗的轮回世界相对待,涅槃为永恒、美好、快乐。佛教认为,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世间法乃有为法,出世间法乃无为法。有为法是因缘所生,有生起之根本特征,而生起之法皆无常变化终归于消失。因此,有为法必然以生、住、异、灭四相为特征,以无常、苦、无我(空)、不净为特性。涅槃为无为之法,它是非因缘所生,它超出有为四相的约束,不在生有、变化和消失之内。《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十六云:“灭圣谛有四相,一灭二净三妙四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也就是说,与世间法无常、苦、无我(空)、不净相对待,涅槃除了“我”之外,常、乐、净三性均有。由于涅槃乃无为法,没有生住异灭四相,能使贪瞋痴三火永熄,所以是常。涅槃脱灾无患、寂灭永安,所以是乐。而其永离世间之垢染,所以是净。至于所说的“我”,因为于涅槃中,身智俱灭,不留痕迹,所以无我。(后来的大乘佛教把涅槃描绘为常、乐、我、净,称为“涅槃四德”。大乘佛教把涅槃看成一种超越生死、超越缘起而有的绝对存在,认为涅槃之体真实不虚,有能应化一切,为一切诸法存在的依据,故为有“我”。)
可见,佛教涅槃寂静的理想追求,是其人生痛苦说的必然结果。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无明造业所引起的各种烦恼和欲望。众生只要被贪欲和执著所缚,就要造作新业,此业定会在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中表现出来。因此,要彻底摆脱包括生死在内的痛苦,就必须灭尽所有的欲望和执著,乃至生命,一旦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不仅灭除生死的因,也灭尽生死的果,不再受生,则可以永离生死轮回之苦。即所谓:“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亦不死,此灭为最乐。”
2、超越生死的途径
在指明了超越的境界之后,佛教又详尽地解释了通往涅槃的道路。然而,一如既往的,佛教超越的途径也时时显露出它与其它宗教的不同之处。大体上,它依靠的不是简单的救赎,丽是人自身的智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净其意,是诸佛教。”佛陀仅仅指明了道路和方法:“汝应自努力,如来唯导师。”此道路和方法便是--八正道,即将众生引向灭除痛苦、超越生死、证得涅槃的八种正确途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教认为,通过这一道路和方法,人们可以从痛苦和死亡之中得到解脱,达到最终目标。
此八种途径,虽形容的方法各异,但都是要不被先人为主的观念束缚,要以四谛之理看清现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即符合“中道”,不堕于“边见”,既反对极端苦行,又反对极端纵欲,这些乃是通向涅槃的唯一正道。
而后,佛教又把八正道归结为戒、定、慧三学。戒学,即戒律之学,指佛教为其信徒所制定的一切戒规节律,在于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定学,即禅定之学,指修持者通过集中思虑,观悟佛理,而灭除烦恼,得到悟解或功德的修行方法,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慧学,即智慧之学,佛教的四谛之理,能参透宇宙真谛,彻悟人生本相,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正见、正思属于慧学。正精进乃是学佛的态度,通于三学。
《出三藏记集》卷十一载:“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戒、定、慧三学通常被认为概括了佛教及其修持的全部内容。三者相辅相成,持戒是修习定慧的基础,守定乃生起智慧的途径,即所谓“依止于戒,心乃得定;依止于定,智慧才生。”智慧生则一切烦恼可除。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有偈云“云何度诸流,云何度大海?云何能舍苦,云何得清净?信能度诸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除苦,智慧得清净。”佛教宣扬,众生循八正道,习戒、定、慧,精进修行,就可以断三界见思惑而成阿罗汉果。《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说,阿罗汉熄灭一切烦恼,受天人供养,不再生死轮回,永享安乐。
至此,众生从了生而达脱死,人的生死大事得以解决。
四、生死之精神:慈悲济世,普度众生
在大乘佛教看来,佛教生死智慧的超越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它为众生揭示生死的本质、流程与个人的解脱之道,更在于它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的伟大精神。
1、“以大智故不人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大乘佛教的生死智慧讲求的是“悲智双运”。“悲智”指救度众生之慈悲与求菩提之智慧。大乘佛教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真正的大乘修行者,不惟以般若智慧求得个人的解脱,更;要慈悲为怀,救度众生脱离苦海。故《大宝积经》卷九十五有偈云:“我本不贪世间乐,但求不生不灭身,勤修方便济群生,愿同登彼菩提路。”
所谓“慈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大乘义章》十一曰:“爱怜名慈,侧怆曰悲。”又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因此,慈悲也即是“拔苦与乐”。
大乘佛教强调,人人皆有生死,万物皆有生灭,故人人平等,万物平等。因此,应观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而生起拔苦与乐、绝对平等之慈悲心,是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故而,大乘修行者应在证得圣果之后,以自己的言传和身教,奉献自己的余生,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因此,大乘佛教反对小乘灰身灭迹的出世涅槃理想,认为阿罗汉是“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而斥小乘修行者为“自了汉”、“焦芽败种”,进而追求“无住涅槃”,成就佛果,不仅自度还要度人。“无住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此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计,用而常寂,故名涅槃。”意即大乘修行者从“烦恼障”(我执)中得到自我解脱,真如本性显现,已不人生死,臻于涅槃妙境,但还要从“所知障”(法执)中得到解脱,大慈大悲,利乐有情。故虽已不再流转生死轮回,但亦不脱离世间,普度众生,脱生死海。这就是所谓“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大乘佛教以出世之精神做人世之事业,不唯“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自利而利他,自度而度人,乃佛教透视生死之精义所在。
2、大乘菩萨行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缍”的略称。《翻译名义集》卷一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缍比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故菩萨即觉众生意,其地位仅次于佛,远远高于阿罗汉。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十九:“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行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慈无量心,利益众生,给予欢乐之心(予乐);悲无量心,拯救众生脱离苦难之心(拔苦);喜无量心,见到众生离苦得乐而生欢喜之心;舍无量心,对众生一视同仁,舍憎舍爱,怨亲平等之心。
大乘佛教宣称,大乘菩萨怀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发上求下化之菩提心,提出“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口号,将以个人修习为中心三学、八正道扩充为具有浓厚的人世精神和利他精神的“菩萨行”——“四摄”和“六度”。
大乘佛教宣扬,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怀慈悲情,具般若智,其菩萨行之真精神在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的弘大悲愿;观音菩萨,只要有遇难众生诵念其名号,“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救助的力行,正是菩萨大慈大悲、利益众生的生死超越精神的最好证明。在人心浮躁、道德滑坡的现代,大乘佛教的这种精神更具有醒世和激励的价值。
3、佛国净土,方便济众
大乘佛教还宣扬,佛祖慈悲,解众生之苦。然众生根器不同,对佛法的领悟力也不尽相同。大乘佛菩萨为度尽众生,而讲求“方便济众”,为天下之苦难众生,建构具体美妙的佛国净土,并提供简单易行的“念佛”法门。
大乘佛教认为,佛有法、报、应三身,十方世界有无量诸佛,所以世界上也存在着无数的净土。如《法华经》说灵山净土、《华严经》讲莲藏世界、《大乘密严经》讲密严净土、《弥勒菩萨所问经》讲弥勒净土、《阿弥陀经》讲弥陀净土等。其中弥陀净土对北传佛教影响很大,极乐世界成为中国、日本等国民的普遍信仰。
弥陀净土信仰描绘的净土即西方极乐净土,是依法藏菩萨所发的誓愿而建的;在我们所在的西方,故称西方净土;西方净土安乐、祥和,所以又叫极乐净土。
《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中对西方极乐净土有详尽的描述。那里自然环境优越非凡,理想宜人,宝树满地,地面七宝铺成;房屋建筑美妙至极;众生完美至极;生活安逸喜乐,“随意所须,悉皆如念”,“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
总之,佛教宣扬,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痛苦与烦恼,在西方极乐世界荡然无存。此岸世界的三灾八难之患,辛勤劳作之累,生死轮回之苦,在那里都烟消云散,化为乌有。故《无量寿经》山有云:“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按照诸经的说法,转生至“极乐世界”的方法极为简单,只要发愿皈依佛法,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即可往生该处。《无量寿经》说,众生可取三种方式转生到极乐世界之中。第一种是出家做沙门,“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第二种不用做沙门,但修功德,“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即随化佛往生其国。”第三种只一心念佛,“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若诚心不断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临命终时,即可往生极乐。
只要人类仍然受着死亡的胁迫和磨难,就必然产生对来世生活的想望。大乘佛教以趋向佛国净土,达到长生不死的幻想来超越死亡给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无疑寄托了人们对生命永恒的渴望和彻底脱离苦海、永享欢乐的期冀。加之前往佛国的方法又相当简便,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坚信佛国的存在,皈依佛法,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在临终时往生极乐,以致于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局面。在佛教看来,苦难的众生终于在佛祖慈悲的方便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力量。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