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唐太宗敕建龙牙寺(一)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唐太宗敕建龙牙寺(一)

  在益阳县志上有唐太宗“敕建龙牙寺”的记述。在益阳文化教育史上,龙牙寺的松风书院,始建于北宋。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还有个松风学校。松风书院是全国最早的书院之一,为益阳的书院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开端的作用。探索益阳文化,不可能不去追溯女娲文化、炎黄文化和屈原文化。也应该去探溯书院文化。因此要去追寻兴办松风书院的龙牙寺的遗迹,以了解益阳文化发展的渊源。

  龙牙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已完全消失了,为不使她从历史上和人们记忆中完全消失,决定去龙牙寺一行。把即将逝去的历史,留下些文字,不能作为正史,也可作为野史让她永远流传下去。或许能唤醒有识之士,重建龙牙寺,弘阳中华民族文化。

  舞凤山

  龙牙寺在桃江县的三堂街镇,地处古梅山之地。班车从桃江镇出发,在修山过资江之后,沿羞女峰之西的轩辕古道,到石溪之后,折向了九峰山区。九峰山十八湾,公路在山峰中蜿蜒。这时雨雾突然降临,向窗外望去,茂密的竹林,沉浸在雾海之中。山谷深不见底,云雾在山峰之间漂绕,峰高不见顶。弯急坡徒,感觉有几分惊险,雾茫茫中的山峰更显得几分神秘。

  九峰山区,群峰聚集。相传共工头触不周山时,天柱析,苍天下五头彩凤在此聚首,化为擎天之柱,托起了九天,挽救了天下苍生。在女娲娘娘补天后,天穹上升,擎天柱折。留在地上的一截就是现在的九峰山,因此也叫五凤山。四千六百年前,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兵屯于天子仑。女娲娘娘的后裔丞相风后,屯兵于此,树彩凤大旗。大旗猎猎,象一只大凤凰在空中飞舞,后来称之为舞凤山。舞凤山之东为黄帝登临的湘山之羞女峰,与舞凤山临江而立。上首为九峰滩,过滩之木伐犹如箭发,水下礁石甚多。到舞凤山下水势平缓,商船牌筏到此,人们才松了口气。山顶建起了座娘娘庙,后称之为凤山庙。来此敬香的从未间断。有纤夫,有商旅之人,更多的是四方的乡民,求赐茶、符水,求祛病消灾。

  舞凤山名传海内外,还得益于她的山体。她是由青色页岩组成,岩石质地细腻均匀,坚实,且易雕刻和上色,为石中珍品。自明代以来,有开采者,将其加工成石板、石笔,石砚和各色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产品享誉海内外。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有日本、美国的商贾前来求购开采权。用此页岩可生产陶粒岩,其品质可冠全球,藏量有四亿吨之多,是个特大型陶粒矿藏。它的开发,将为建材革命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堂街

  九峰之上,资江有一段长十多里的平缓的江面,江之阳的一段,高高的岸边,有着一排吊脚楼。楼上商贾云集,江面上停靠着竹木筏和商旅之船。通往对岸的渡口,更是人头涌动,船夫不时唱几句山歌,这是我青少年时代记忆的三堂街。后来在电影《芙蓉镇》再次见到了这种风情。

  今日的三堂街,新修的大街,宽敞平直,楼房林立。虽无法与大中城市相比,但在这山乡,也是够风光的了。在这里,湖区山乡的物产样样都有,且价格较益阳、桃江还要便宜。特别是芝麻,其数量之多,价格之低,在滨湖的益阳市、常德市也所在所不及的。

  有幸遇到一位知识渊博的老者,听他讲述了三堂街芝麻贸易的历史。他说,此事还得从尉迟恭修龙牙寺说起。那年,尉迟恭带了数万人来修龙牙寺。驻札在街后的乌旗山。一年热天,瘟疫流行,土卒大批感染,无药可治。这时三堂街来了个老婆婆,在此开了个擂茶店,向士兵与病人施舍擂茶,喝了擂茶之后,很快好了。她也教会乡民及士兵擂茶之方与擂茶之法。人们从汉寿送粮之人搭来了芝麻,并在对河接龙桥烧制了擂钵。擂茶遏制了瘟疫,使人体很快康复,擂茶在益阳桃江很快传开。一天,婆婆不见了,人说是仙圣娘娘,军民在舞凤山巅修了个娘娘庙,香火一直很旺盛。龙牙寺建成以后,商人沿着送粮的道路做起芝麻生意来了,这里一直是芝麻集散之地。

  我们又问起三堂街的来历。老者说,三堂街原来只是一个渡口,这里只有一条渡船和一个茅草棚子。但此地沿资江上通安化宝庆(邵阳、新化),下去益阳、洞庭、汉口。北接汉寿连沅江。当年秦叔宝尉迟恭来修龙牙寺时,来此地修造了到龙阳(今汉寿)的运粮之道。为粮草的供给,龙阳、沅江与益阳三县相互推诿。秦叔宝为此大怒,着定益阳、汉寿、沅江三县县令,在此设公堂,督办粮草事宜。三县县令是怎敢怠慢,在此地同时设立了各自的公堂。随着公堂的建立,粮库,草料房、差役、驮夫等的住宿设施相继建立。随之商贾蜂涌而至,开店设铺,从此出现了三堂街。龙牙寺建成之后,各地高僧道士前朝圣,文人云集,带来了三堂街的繁荣。

  三堂街是修建龙牙寺而出现的城镇。龙牙寺的兴盛,带来了它的繁荣。尉迟恭开设的粮道,为后来开辟了商机。然而,在三堂街人拆毁了龙牙寺,给历史造成了深深的遗憾,也对三堂街的发展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龙牙寺今昔

  沿资江而上,街道逐渐消失。穿过花桥坪,前面就是郭都贤所描述的“万山风雨紧锁”的龙洞。龙牙寺就建在龙洞之中。两山夹峙为洞口,面临资江的牛郎滩。湍急的下滩之水,向洞口直泻而来,到此处变得平缓,静静地流向三堂街。河中有两块礁石,说是传说中的龙牙的牙根部分。对面是长十余公里的龙牙洲,现在叫郭家洲。其中间夹有一个几里长的木鱼洲。龙洞为一个纵横二百余米的山洞。中间两支的山脉似乎被人截断,与两边的山脉形成三个小山冲。四条山脉向包尖峰会合。包尖峰突兀于万山之中,一峰独秀。在龙建牙寺时,尉迟恭在这里建寨驻扎兵粮,因而叫包尖寨。现在洞内为几级梯田,还呈现着当年龙牙寺的规模。

  唐时龙牙寺为九进九宅的大佛寺,其规模在佛寺中实属罕见。据山洞地形分析,洞口建有山门,唐太宗书写的“敕建龙牙寺”镏金牌匾挂在中央。山门的对联已不见传记。山门两端为钟鼓楼。有个九十余岁的黄爹回忆他见过龙牙寺的大钟,直径五尺,高七尺有余。还挂有一块“响石”。

  “响石”是一块能敲响的大片石。我尚且不信。同行的胡桂华老师说在伍家洲大神山,上世纪七十代曾挖出一块响石。长约五尺,宽近两尺,中间有个洞,用于穿绳索的。吊起来,用木棒敲击,能发出沉闷的响声,振传数百米之外。看来“响石”之说不假。

  山门之后,应是三宅罗汉堂。里面塑有身材魁武,相貌狰狞的韦陀及诸佛罗汉金身,它们是镇摄鬼神的。其实“罗汉堂”是寺院门户,历来起着保卫寺院的作用。

  “罗汉堂”之后,便到了宽广的平地。现为一块高出罗汉堂一米有余的长方形平台,宽20余米,长40余米,且边角齐整,现为稻田。但中间有块荒草丛生的沼泽地,人畜均不敢进入其中。这就是传说中的油盐井所在地。

  油盐井是两口毗邻的泉水井,象油盐缸一样不可分离。估计这平台前宅为佛殿。油盐井的左边与一山冲相连,这里是厨房和用膳之所,右边靠山,估计为一走廊。油盐井处为一天井。天井内古树参天,泉水清彻。此处设有香炉,香烟缭绕。到此,香客便进入佛地仙境。天井之上,又有四级平台,每级长约七十余米,第一级宽二十余米,其余三级宽有十余米。第一级平台,建有大雄宝殿。这是全寺僧人作功课和法事的地方。每天一更时分,由主事和尚敲“响石”,召集全寺僧人来此作功课。个个身着玄色僧袍,手执木鱼,在执事僧的来领下,口诵佛经,按一定的路线穿行。主持方丈则紧靠佛台,敲击“响石”发布各种号令,其场面肃穆。第四级为龙王殿,自唐太宗初年到民国六年,龙牙寺历经近一千三百里余年,几经兵火,但龙王殿金刚龙王的金身没有受到破坏。民国七年,尚不知那个军阀,驻进龙牙寺,为筹集军响,把此殿拆毁。据目赌拆龙王殿的黄爹讲。因传说金刚龙王是唐太宗用比黄金还贵重的九火铜打造的金身。那些兵就拆龙王殿,龙王有两三层楼高。丘八们(指士兵)用力索套了龙王的脖子。上百人,齐心协力便把它拉倒的。龙王的座台,现在长着一盘竹子。我们亲临去查看那地方,只见荒草凄凄,杂树丛生,砖石狼藉。到了民国十六年,何健主政湖南,这位前清秀才出身的军阀,笃信佛教,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他来朝拜龙牙寺时,已是一片狼藉,甚为伤感。于是下令重建龙牙寺。重修的龙牙寺是在原天井之上,再建山门与佛殿共四宅。山门正门挂着由他书写的“龙牙古寺”的金匾。两边雕塑有明末贤人郭都贤的一副对联,联云:

  万山风雨锁龙宫,被樵子流连,惊破一盘棋局;

  千里水云迷洞口,问渔郎消息,放开几片桃花。

  此联在恰如其分的描写龙牙寺的形胜之同时,也在披露龙的传说。

  何健修复的龙牙寺,其规模和气势远不及从前。但他仍处于益阳佛教至尊的地位。每年三月三日,无论是益阳白鹿寺,宁乡密印寺,浮邱山的浮邱寺均要来此敬香朝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僧人还俗,这里这起了松风小学。后来小学迁到人口集中的三堂街镇上去后,这里更加冷落了。七十年代在社办红茶厂时,把庙宇全都拆了,砖瓦木石全部去修建了红茶厂。一千三百余年的文化,从此烟消云散,惜乎,痛哉!

  今天有个基建包头,感谢观音菩萨带来好运气,在洞中一个山梁上建了个简陋的庙宇,挂起了“龙牙古寺”的金匾。庙内挂了许多高考中榜者送来祭帐与横幅。说明人们与神灵均没有忘记“龙牙寺”。

  松风书院

  书院是中华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模式。这一个持续近千年的统一的教育模式,它与低级教育的私塾,及高级的国子监、贡生院构成了梯级教育。也是科举考试晋升的台阶。自宋初到清末,这里是培育人才和出人才的地方。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中国,遍及各州县的书院,荟集本地优秀人才,教育一方子弟,培养高素质人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中华文明与研究地方文化,必须研究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史。

  中国自孔子办民学,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从官学变成民学。其后,官宦富商及宗族为其子弟请先生办私塾的基础教育,从而逐渐开展。但有限的书本,低下的师资,是出不了人才的。许多学子便外出求学拜师,或求学于佛寺,以求深造。经历了从春秋到北宋长达1500余年。

  佛寺藏经阁的藏书自然是学子猎取知识的地方,高僧往往是学识渊博的是哲学大师,他们能使学子开慧益智,因而千余年来,佛寺与中国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贞元中,李渤隐居庐山白鹿洞读书。这里清修寺是净土宗初祖,东晋高僧慧远所建,庐山是佛教的胜地,藏经甚多,李渤来此设读书堂是理所当然。到南唐,有人在此建学馆收授弟子。到宋初改称为白鹿洞书院,它的发展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在长沙建有岳麓书院,它是延续至今的唯一的一所高等学府。北宋人张载在长沙妙高峰下建城南书院,这里就是今天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就在此地成才。城南书院也是较早的书院之一,到清末光绪帝废科举,改书院为学堂,当时书院达到7000余所。

  龙牙寺,为唐太宗敕建的佛寺。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李耳的后畜,并追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从此为李唐国教。李渊提议废止佛教,而遭群臣反对。此时的佛教何处何存,关系非常玄妙,佛教僧众及道士拭目以待。自唐太宗“敕建龙牙寺”,为佛教的发展大开庭经,并促进了唐代佛教的发展。龙牙寺在唐代佛教的地位显赫。各地僧人来此朝觐,并带来了大量的经文。高僧云集,藏经阁藏书之巨可想而之。来此求学的学子、学者络绎不绝。白鹿洞书院的出现,自然有人在此办起了书院。此时,龙牙寺已经过四百多年打造,四周苍翠青松,徐风吹来,松涛如海,因之书院名之为“松风书院”。随着“松风书院”的建立,本地学者不断增加,在普及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从松风学院到益阳箴言书院的建成,益阳、安化、沅江就有13所学院,其中安化就有六所。宋代学院培养了大批人材,从松风书院起,本地许多学子声名显赫。北宋仁宗庆历六年,黄照登进士第,他教子有方,六个儿子均中进士,父子七人进士及第。安化的中梅书院,后改为崇文化书院,距龙牙寺不过百里。清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书法大家榜眼黄自元均在于成才,成为“一院三雄才”。明末史部天官、江西巡抚郭都贤,清同治癸酉科一科三进士的刘集勋、龙骧、田游苏,及嘉庆年间进士符鸿,他们的家就在龙牙寺附近。箴言书院的创办者胡林翼,父子皆进士,祖孙三代,官封太子太保,传为佳话。益阳书院人才辈出,成绩斐然,这起源于龙牙寺的松风书院。后由书院改为的学堂、学校承书院学风,培育更多的益阳藉人才与学子,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兴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就是益阳文化教育发展的过程。龙牙寺的建立到松风书院的出现,对益阳文化的兴旺发达起到了开端与助澜的作用。

  尉迟恭修建龙牙寺

  尉迟恭字教德,唐太宗麾下的大将。尉迟恭来益阳修建龙牙寺、东林寺、梅林寺、崇安寺及重修浮邱寺,在益阳有县志中有记述。尉迟恭重修浮邱寺刻碑立于浮邱寺山门。在桃江更为流传的唐太宗派元帅秦叔宝,大将尉迟恭修龙牙寺的故事传说。至今保留他们修龙牙寺时的遗迹与遗址。

  贞观初年,大唐天下初定,楚南为蛮夷之地,此地与梅山蛮峒毗连。唐太宗派兵马大元帅与心腹大将来此修建龙牙寺,说明了他对建寺的极端重视。此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旨在统一南方,安定中国。当时的南方,匪患不断,割据称雄,唐太宗借此举以进行剿灭之。当时秦叔宝的兵马驻扎于江之东南黄叶山,此地原为梅山蛮的地盘。尉迟恭屯兵于三堂街之后的乌旗山,与秦叔宝成倚角之势,并扼守益阳至汉寿的通道。尉迟恭并在龙牙寺之后的包尖峰建寨,以保证修建工作不受匪患的侵扰。传说中的秦叔宝身穿黄金锁子甲骑黄骠马,驻兵之地,插杏黄旗。此山叫黄旗山,后传为黄叶山。尉迟恭面如锅黑,黑盔、黑甲骑黑马,打黑旗,札兵之地,从此叫乌旗山。黄叶山下接龙桥有一粘土地带,好烧砖瓦。秦叔宝的人马在此烧砖,烧制的砖运到磨砖这个地方。将砖打磨平整之后,上船运往龙牙寺建设工地。磨砖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磨砖村。

  龙牙寺之上是牛郎村,二者之间还有个小山村,两山夹峙,山溪之水在此流入资江,隔断了交通。尉迟恭在此地修筑了一道石拱桥,名叫敬德桥,此桥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修沿江公路时才被掩埋了。敬德桥之名流传了一千三百余年。

  龙牙寺下首有一个百尼庵。就是尉迟恭修龙牙寺时,招集百余人洗衣,缝补衣服的妇女居住的地方。龙牙寺建成之后,留下来在此修行的有百余人,所以称之为百尼庵。

  龙牙治病之说

  唐太宗为什么如此重视修建龙牙寺呢?这是由于此地的道元和尚用龙牙治好皇太后的背疽的缘故。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诛杀了太子建成与同胞兄弟元吉之后,高祖李渊将王位禅让给他了。母后独孤氏气得患了“背花”,奇痛难忍。唐太宗为人至孝,这时更需要皇太后独孤氏的族的支持。独孤氏族在此北周王朝中是显赫的贵族,李渊这个汉族人为攀附王族与独孤氏结合,而后才成为北周八大国柱之一。北周王朝汉人杨坚为国丈太师,因嗣位的静帝年幼,便联合李渊等八国柱夺得王位建立了隋朝,李渊被封为唐王。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从太原起兵而夺得天下,建立了唐朝。因此皇太后的影响力在朝中是很大的。且李渊的禅位,也是独孤氏皇太后极力主张的。李世民为母后的病急得束手无策。国师徐绩献策出皇榜向全国求医。

  求医的皇榜在益阳县府张贴出来之后,消息传到现在的三堂街这地方。素有以龙牙治病的和尚道元知道后,来到益阳揭了皇榜。县太爷见道元和尚道骨仙风,不敢怠慢迎进县衙,请教良方。道元拿出一颗似角似牙的东西对县太爷交待,用此龙牙磨洁净之水或服或涂患处,可以止痛。但要痊愈还得小僧亲临诊治。请县太爷用快马将龙牙送到京城,小僧随后就到。

  送龙牙的快马日夜兼程,不几日到了王宫,按道元之法进行医治,果然立见奇效。皇太后疼痛立即减轻,满朝惊喜,只盼望道元和尚的到来。

  年事已高的道元和尚,自然晚了几日才到京城,唐太宗派太子李承乾出城门迎接。自己则在母后寝宫等候。道元晋见礼毕,太宗忙问治病之方。

  道元禀告皇上说,此牙是我师祖玄天大师传下之物。据师父交代,此牙是师祖的一位道兄送给他的,希望他的子弟用它多作功德。有大事还得请道兄赐无根水方可。

  太宗问:这无根水是什么水,到那里去取。

  只见有位身穿八卦道袍的国师出班奏曰:臣李淳风知道无根之水乃天下的未落于地的雨水。据臣夜观天象,长安近日无雨,需皇上下旨,着各州县快送无根水入京。

  皇上正要下旨,道元忙奏:皇上无需下旨,这样会惊扰官民。陛下只需盼附下人准备好香案,待小僧净身更衣之后,相请那位老祖必然送水来。请宫娥准备接水就是。

  待宫娥一切准备停当,道元净身之后,走到香案前,面南而跪拜,焚香秉烛,念念有词。然后闭目静坐,默念佛经,整个寝宫鸦雀无声。此时正是酷暑炎天,人人汗流夹背,万里无云,纹风不动。不久群臣便对和尚的说法顿生疑惑。约一柱香时分,宫外传来欢叫声。一片乌云从东南方向徐徐而来,很快来到皇城。一阵风吹过,稀稀拉拉下了阵雨,接着雨去云开,依旧万里晴空。好在接雨水的宫娥,收集了一瓶多雨水。道元和尚交待,按四十九天将水分为四十九份,每天一份用龙牙磨水,大部分用于内服,少量用涂伤患处。每天如此,皇太后的病也就渐渐好了。

  青红仙果

  皇太后的病日见好转,一心信佛的皇太皇,经常与道元和尚谈论佛法,自然问及龙牙的来历,如是道元向他讲述了一个龙的传说的故事。

  在三堂街之上二十里的资江南边有一个名叫洋泉湾的地方,其下边为黄叶山,其上面有座小山丘,是牧童放牧嬉戏之地,当时叫童子山。山下有片河滩,春来绿草如菌,江水清彻,浅滩上各色卵石油光发亮。牛群在静静地吃草,牧童们或在江浅滩上戏水,在河中玩摸白石头的游戏;或坐在草滩上抓石子儿;或到山上玩占江山等游戏。这里是充满童趣的儿童乐园。在牧童中有个叫龙伢子的小孩,好打抱不平,他是一个孤寡翁妈(祖母)在河边捡的一个男婴,为接祚聂家香火,细心抚养的。五岁起就给许家财主放牛。这天,他与小伙伴玩得忘了形,到收牛的时候,才发现牛不见了。好在有人发现他的牛往黄叶山那边去了。不久在一个山窝里找到了他的牛。

  黄叶山的西端山体似乎被资江截断,成为一座悬岩,就是现在的白米崖。当龙伢子牵着牛过白米崖的崖壁时,忽然发现崖上面有个鲜红的大果子,他把牛栓好,爬上山崖,爬到红果子处,这才发现一根青藤上结了两个果子,一个红了,一个仍为绿色。此时已劳累了大半天的他,肚子在叫,要吃东西了。他摘下果子,心想把红的留给翁妈(即祖母)吃。自己先吃了这个绿的。他将绿果子在衣上揩了揩,便放入口中。不知为什么就囫囵下肚了,他也不计较了。下得山崖,将牛赶到许家的牛栏去。当把牛关好之后,遇到了许家少爷。少爷喊他道:“龙伢子,你口袋内是什么东西,给我看看好吧。”龙伢子与少爷年龄相仿,少小无猜。他把果子交给少爷说:“这是留给我翁妈吃的。”少爷接过红果子,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舔,然后把它放进口中,原想逗一逗少年伙伴,不知怎的,红果子一进口就囫囵下了肚。这下把龙牙子差点气哭了,少爷也认了错,此事便就了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