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回到龙树本怀——从修证立扬来谈《中论》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洪启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回到龙树本怀——从修证立扬来谈《中论》

  龙树菩萨造

  洪启嵩老师讲授

  2008年3月

  《中论》在佛教发展史上面,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论着。尤其是在大乘佛教里面,他的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而造论的龙树菩萨,被尊为八宗共祖。不管是大乘小乘或八宗共祖,都是放在一个时空因缘的条件之下所谈论的。

  许多的看法,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意义,但是我试图把这样一个实证性的东西,从时空的框架当中解放出来。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本文里面,虽会论述龙树菩萨的种种因缘,他在什么状况下,体悟了什么,然后讲了《中论》? 但是,我更有兴趣的是,如果说超越了这样的时空因缘,龙树他讲的中论,在一个非时空架构中,其所彰显的实相是什么?

  这样的努力会不会成功?不知道。因为就我而言,我并不在意印度是什么地方、中国、台湾是什么地方、乃至地球是什么地方、娑婆世界、极乐世界是什么地方,这些不是我在意的。我也不在意龙树是谁、是什么人、活在什么时代,乃至于释迦牟尼佛是谁,我不是那么在意。

  我在意的是,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他要做什么?他为什么成佛?他在这个时空因缘里面出现,他的本怀是什么?龙树造《中论》,他的本怀是什么?他本怀是什么里面有一个更核心的事情!我关心的是,任何一个生命,如果安立在释迦的本怀,也就是佛的本怀,他面对一切生命,他所思维的是什么?

  他做的是什么?也就是每个众生他心中最深刻祈愿的是什么?

  当他们放下一切分别思惟的时候,这究竟的本怀有没有共通性?

  所以核心议题可能是我心中,真正想说的,想探究的是“众生成佛的问题”。所以,在这里,让我们以这样的观点,来探究龙树菩萨他真正的本心。

  龙树菩萨出身于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自幼聪慧奇悟,博闻强记。对世间的各种学问、技艺都非常精通。年少时曾经与三位好友一起学习隐身术,潜入王宫淫乱宫女。事迹败露之后,他的三个朋友皆遭国王杀害,只有龙树运用机智逃脱。

  这个震撼教育,让他深深了悟“欲为苦本”之理,而出家修行。

  他先后学得小乘三藏及大乘教,并入龙宫学习各种方等深经,而证入无生法忍。其后,在南天竺,得国王护持,而大弘佛法,并摧伏各种外道。

  龙树菩萨甚至被喻为第二佛,在释尊以后的印度祖师中,他的创发性思想,使印度佛教的教义体系局面大开,大乘佛法由于他的阐扬而光芒万丈。其著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十住毗婆沙论》等数十部书。

  《中论》又称《根本中颂》、《中颂》、《中论颂》,为龙树菩萨所造,鸠摩罗什译,共四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的梵文本已佚失,但其原颂尚可从各注释书中见。

  《中论》最著名的四句颂,总明中观的要义:“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中国佛学家如三论宗、天台宗等,都很重视这一颂。如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观,即是由此发展而来。

  关于《中论》的注释,据说在印度为本书作注释者原有七十余家,但现存者仅有七家。

  一、青目释《中论》:四卷。鸠摩罗什译。

  二、《无畏论》:相传为龙树所撰,尚待研究。

  三、佛护《根本史论性》:印度古代学者月称及清辨等人,由于对此注的看法不同,而使中观派分裂为二。

  四、清辨《般若灯论》:现存汉译及藏译。

  五、安慧《大乘中观释论》:目前仅存汉译,也就是宋.惟净及法护所译,共十八卷。

  六、月称《中论注》:书名又称《显句论》、《净明句论》等。现存梵本及西藏译。是唯一现存的梵文原典。

  七、无著《顺中论》: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此外,汉地的《中论》注释,以吉藏的《中论疏》十卷最为著名。

  《中论》目前在全世界可说是一门显学,相关的研究资料很多。

  但《中论》,在我看来,并不是一种思辩的书,也不是哲学的书、不是思想的书,虽然它是用印度的古代文写的,但基本上是一本“实证之书”、“证量之书”!这是我一向的基本态度,也是我在讲《中论》时一贯的立场。

  那一夜发生了什么事情?

  中论总共有二十七品,我们可将其视为佛法修证方面的一个百科。

  开始讲《中论》之前,要跟大家谈一些事。如果没透过这些事来理解《中论》,就会落到近几十年,甚至近百年来,大家谈论的,都是从文献学、思想或哲学的观点,层层交织的来看《中论》。虽然有助于厘清《中论》面貌,但这应该不是龙树菩萨的根本思想。

  我希望回到龙树的根本立场,也就是《中论》的根本立场来看《中论》。

  所以,我想跟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重点是:那一夜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一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那一个晚上所发生的事情,佛法不可能产生,没有那一个晚上所发生的事情,中论就没有任何论述的基础。

  所以,一切核心的核心,就是那个晚上,在菩提树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经由多年的苦行,悉达多太子最后发觉到苦行无益,因为他透过一切的苦行,透过最深刻的一个禅修,到最后他压抑了所有的心念,压抑到没有任何思想、思惟,也就是“无想”的境界。

  在无想的状况,不只是心念,他的身体经过六年的苦行,所以在身体里面已经达到一个几近完全止息的境界,在这个世界当中,他身心的运动能量是趋近逾零,几乎就剩下一丝气息而已。

  而他的心呢?他透过两种训练,其实就是一种,就是“以心制心”的训练,他修到最后是“无所有处定”、还有“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就是说他让心处在“感觉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注意!他让他的心处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状况之下,他的心对待什么状况呢?对待“一个”“什么都没有”。再来,他把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对待去除掉,让他的心住在一个完全没有办法想,连无所有都没有了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是他的心依旧存在,还是一种对待。

  所以,那一天的事情是很奇特的。他在这种状况里面,希望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什么状况?涅槃是苦的止息,一切痛苦的止息,他希望达到这种状况。但是他发觉到,他没有达到这种状况,所以说他希望透过“身苦”、“身寂”,来达到“心止”的境界。他利用苦行,希望把所有的业清净掉,用“身苦”的方式,希望让自己的活动性、活动力减少到最少的状况,趋近于零。并透过这样的方式,来让他的心也能趋近于零。

  他以极端的苦行,来让整个身体的力量消减,消减到最后,他的心也是这样,但是他有没有达到涅槃呢?没有。所以最后他放弃了苦行,走出苦行来,在尼连禅河洗澡时,差点被河水漂没了,因为长年的苦行之后,他的身体太虚弱了,几乎连行动力都没有了。但是,没有死就是一种机会,所以到最后他握住岸边的树枝,撑着爬上岸,后又受到牧羊女的乳糜供养。

  我们这次去印度朝圣,大家看到尼连禅河,就能够了解为什么佛陀没被淹死。尼连禅河的河面虽宽,水量很大,但是不深,而且河床比较平坦,所以佛陀能够抓着草或树枝,没被淹死。也才有后面接受牧羊女供养乳糜(米加羊奶),让他恢复体力,继而悟道的事。

  这让佛陀发觉到一件事情:把我们的身体调练到最后,让他趋近于几乎没有的这种状况,或是把心念调练到几乎没有的这种状况里面,不管是“有”或“没有”,或“几乎有”或“几乎没有”,这基本上都是一种存有。

  所以,注意一下!这里面就产生一个吊诡,很多人再看龙树论问题,龙树菩萨提到传统逻辑中的排中律问题,就是现在的逻辑学中的“P或非P”,不是有就是没有,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你会发觉,龙树菩萨并不是从这样的世俗谛概念出发,他完全是从第一义谛的立场来超脱,因为他讲不生不灭。为什么?当然我们可以说,在当时的印度思想上,有些观念认为:“无”本身就是一种“有”,你也可以这样去理解,本来就有这种思想方式。

  但是否如此呢?佛法不是发生在佛陀坐在那边写书的时候,也不是在辩论的时候,不是他在思维什么事情的时候。不是的!他是基于自身的实证,所以说,这些都是他真正的体验,你看他的身心趋近于零的状况的时候,他还是在“有无双边”。就算是存在一个“没有”的状况,也是存在一个相对性的“没有”的状况里面。

  所以,在这时候,他发现这个不是涅槃,只是把身心置于一个无想的状况,这不可能让我们真正解脱的。

  所以他接受了供养,恢复了体力,在整个身心体能比较均衡正常的状况时,他到菩提树下,此时,在心态上产生了革命性的调整。

  因为之前他所接受苦行的训练,是认为苦行能让人进入解脱,苦行是清除业的方法,要把负面的业除掉,才能到达涅槃。主张苦行的人,认定人往昔的业是定量的,透过苦行就能将业除掉,所以让身体受苦,身受苦,心呢?心不动。

  但是,经过六年的苦行经验,悉达多发觉到他到达人类苦行的极限,还是达不到涅槃这样的境界。最后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身心得到滋养,体力恢复,在身心平和安适的状况下,到菩提树下禅坐,最后夜睹晓星开悟。

  ◎开悟是什么?

  开悟是什么?开悟了,我先不讲开悟是什么,而是开“误”了,解开误会。开悟了,是不是解脱了、自由了自在了?开悟了,大悟、觉,开悟,代表什么呢?从这一切都解脱了。所以代表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因为只有这样的状况里面,他才有办法开悟、解脱、自由,也就是所有的限制,都不是真实的存有。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不是真实存有的本身,到底有没有存有?这些不是真实存有本身,到底有没有存有?

  所以,所有的不是真实存有本身,到底有没有存有?如果是存有的,那存有的,是不是真实的存有?不是真实的。所以佛陀悟了什么?所有的现象,佛陀否定过任何一者吗?没有。他只告诉你,对不起,这是虚妄的。

  《中论》讲完了。有没有讲完呢?需要跟大家讲梵文吗?不用。需要跟大家讲藏文吗?不用。这样的事情不是很简单吗,所以说大家要从极简单处去看,开悟是最简单的事情。

  如果一棵树有一万根树枝,你如何把这棵树的树枝剪光?把根刨掉就好了。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吗?佛法是很简单的。所以,我告诉大家,你们听了不要感觉有点匪夷所思——《中论》是很简单的!只是没有讲得很复杂的话,没有人要听,事实上就是这样。

  其实《中论》很简单,只是《中论》的文字、符号等外相文化很复杂,这也是为什么准备讲课之前,要看这么多资料的原因。可以这么说,这么多资料,对我而言,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虽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读呢?因为我必须告诉大家,有这种种的现象。

  请注意!这“存有”并不是真实的,但是有存有,这个事情就产生了种种问题了,所以有没有因果?有没有因缘?有!这样,佛法是不是都建构起来了?所以,佛法只是这样而已。

  各位!你们生生世世就是这样子而已,那其他事情是什么?是聊天。

  聊什么天呢?聊现象学的天。有时说事情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不是这样认知呢?你执着那一个部分?这个文化有什么样的执着,那个文化有什么样的执着,这就产生了不同的系统,而这套系统里面,梵文有什么语言体系的问题,或思想上大家有什么执着,属于人这种生命本身,又有什么共同的执着?

  所以,佛陀会讲“三法印”,不正是如此吗?他从“运动性”、“空间性”跟“存有性”这三者的认知错误来切入,因此而宣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而龙树菩萨不过是把三法印,用“一实相印”来表达,用“空”,把这样的问题做一个总体性的解答。

  所以,一切的核心,就是从佛陀解脱、大觉,他成佛了这件事开始。他不是觉悟而已,是“大觉”。

  “大觉”是什么?“大觉”是一切问题的觉了。

  什么是一切问题?可以说是“自、他”,或说“自者”跟“他者”,大觉即是“自觉觉他”。所以,佛法最核心的议题也在此——自觉,自解脱,觉他,他解脱。而“自觉觉他”是什么?这是属于大觉佛陀的范畴。如果只是“自觉”而已,那这只是“自解脱”,不是成佛。所以佛陀要教导大家,除了自解脱外,还要帮助众生解脱,也就是“觉他”。彻底的“觉他”,要安立在慈悲心,安立在大悲心。

  而悲心和实相有没有分别?各位,在实相中,慈悲跟智慧本身绝对没有分别的,也不可能分别的。所以大觉里面有没有分别?没有。

  这样,问题在那里呢?问题在慈悲跟智慧的倾向,这是属于生命习气的倾向,生命的个体特质,他要如何趣入大觉,从慈悲还是从智慧趣入?在此就产生了抉择。

  而从一个人的整个生命现象本身来观察,佛陀会说“苦集灭道”,因为是人生是苦的,为什么他必然是苦?因为他不解脱,不觉。

  从苦的现象里面,我们可以讲“无我故苦”,我无我,但为什么苦?因为我们想执着、想自控而无法控制,所以是苦。所以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生命内在强烈的冲突性,所以一切是苦是来自强烈的冲突性,生命的冲突性。

  对一些苦迫的众生,佛陀讲“离苦得乐”之法,令人得以入于解脱,这解脱是自解脱,然后他在此涅槃了,但这不是大觉。

  对于想趣入大觉的人、想成佛的人,他有很多的倾向,有些是看到释迦菩萨的大悲倾向,而以此为典范,在生生世世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地趣入,以慈悲为导,然后趣入解脱、智慧。有些是以智慧为导,证入智慧的时候,以智慧来化导他人,这个才是真正的悲心。以智慧来教导他人,而不愿入涅槃,这是不是慈悲呢?是的。

  整个佛法是多么简单,开悟是多么简单,但是要用心!《中论》要写的也是这个。

  《中论》二十七品,其实没有多少字,确涵盖了一切佛法的修证!由此,大家可以发现,现代人喜欢义理,而古代的行者们喜欢修证!所以,不管是《中论》,或其他经典,譬如像《金刚经》等,在印度的论师眼中,都是属于实证的教材。

  所以,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佛陀所体悟的只是一法而已,一法者一切法。这里面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展现的,譬如说《文殊般若经》说:“法界一相,法住法位,”许多经论也讲法住法位,其实都是在讲住在这样状况的本身,只是所用的名相不同,像《金刚经》,没有用“空”这样的说法,而是用“无相”来展现,佛陀用“三法印”来展现,这些现象用缘起来展现。

  所以说,那一夜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我们要牢牢记住,那一夜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没扣紧这个核心,在思维义理的时候,常会偏于枝微末节。

  很高兴今年(2008年)我们刚在菩提迦耶打过禅七。在那样的因缘里面,我们来看看那一夜发生什么事情?佛陀的大觉是什么?感觉倍加亲切。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