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之般若波罗蜜(四)
《大智度论》之般若波罗蜜(四)
十三、佛何以令须菩提为菩萨说般若?
(一)《大智度论》卷11(大正25,136c22-137a25):
舍利弗虽是阿罗汉,佛以是般若波罗蜜甚深法,为舍利弗说。
问曰:若尔者,何以初少为舍利弗说?后多为须菩提说?若以智慧第一故应为多说,复何以为须菩提说?
答曰:
1、须菩提无诤三昧第一,与菩萨怜愍相同故
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须菩提于弟子中,得无诤三昧最第一76。无诤三昧相,常观众生不令心恼,多行怜愍。诸菩萨者,弘大誓愿以度众生,怜愍相同,是故命说。
2、须菩提常行空三昧,与般若波罗蜜空相相应故
复次,是须菩提好行空三昧,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还下阎浮提。尔时,须菩提于石窟中住,自思惟:“佛从忉利天来下,我当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又念言:“佛常说: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最。”
是时,以佛从忉利天下故,阎浮提中四部众集,诸天见人,人亦见天。座中有佛,及转轮圣王、诸天大众,众会庄严,先未曾有!
须菩提心念:“今此大众,虽复殊特,势不久停,磨灭之法,皆归无常。”因此无常观之初门,悉知诸法空无有实;作是观时,即得道证。
尔时,一切众人皆欲求先见佛,礼敬供养。有华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恶,便化为转轮圣王及七宝千子,众人见之,皆避坐77起去。化王到佛所已,还复本身,为比丘尼最初礼佛。
是时,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礼,须菩提最初礼我。所以者何?须菩提观诸法空,是为见佛法身,得真供养,供养中最,非以致敬生身为供养也。”78
以是故,言须菩提常行空三昧,与般若波罗蜜空相相应,以是故佛命令说般若波罗蜜。
(二)《大智度论》卷40〈6释舌相品〉(大正25,356a14-24):
问曰:舍利弗智慧第一,竟何所少,而复命须菩提?
答曰:佛弟子众多,一人说已,次命一人。譬如王者群臣众多,次第共语。
问曰:若尔者,目连、迦叶等甚多,何以不次第皆与语。
答曰:此经名智慧,舍利弗智慧第一,是故问。
须菩提虽有种种因缘,以二因缘大故:一者、好行无诤定,常慈悲众生,虽不能广度众生,而常助菩萨,以菩萨事问佛;二者、好深行空法,是般若中多说空法,是故命须菩提说。
(三)《大智度论》卷41〈7 释三假品〉(大正25,357c3-26):
问曰:佛既不自说,诸菩萨摩诃萨福德智慧利根,胜诸声闻,何以故命须菩提令说?
答曰:
1、如〈舌相品〉所说二因缘
先“舌相”79中,已有二因缘故,使须菩提说。
2、畏敬佛威德故不敢问
复次,佛威德尊重,畏敬心故,不敢问佛,畏不自尽。
3、众人敬难佛故,不敢问
复次,佛知众中心所疑,众人敬难佛故,不敢发问。所以者何?众生见佛身过须弥山,舌覆三千大千世界,身出种种无量光明。是时众会,心皆惊怖,不敢发问,各各自念:“我当云何从佛闻法?”以是故,佛命须菩提,令为众人说法;言“汝所说者,皆是佛力”,如经中说。
4、为杂说般若故,命须菩提为首
复次,般若波罗蜜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菩萨合说;二者、但与诸法身菩萨说。为杂说故,命须菩提为首,及弥勒、舍利弗、释提桓因。
※ 须菩提承佛神力故说
尔时,众会闻佛命须菩提令说,心皆惊疑。须菩提知众人心,告舍利弗等言:“一切声闻所说所知,皆是佛力。我等当承佛威神,为众人说,譬如传语人。
所以者何?佛所说法,法相不相违背。是弟子等学是法作证,敢有所说,皆是佛力;我等所说,即是佛说。
所以者何?现在佛前说,我等虽有智慧眼,不值佛法,则无所见。譬如夜行险道,无人执灯,必不得过;佛亦如是,若不以智慧灯照我等者,则无所见。” 80
十四、二乘人能信受般若波罗蜜吗?能与大乘人论议般若吗?
(一)有四种人能信受般若
《大智度论》卷55〈释幻人听法品〉(大正25,450a28-b17):
诸大弟子作是言:般若波罗蜜智慧甚深,世间人智慧浅薄,但贪着福德果报,而不乐修福德;著有则情勇,破有则心怯;本所闻习邪见经书,坚着不舍,如是人常乐世乐。以是故言:“谁能信受是深般若波罗蜜?”若无信受,何用说为?
阿难助答:有四种人能信受,是故大德须菩提所说必有信受,不空说也。
一者、阿鞞跋致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取相无所著故,是则能受。
二者、漏尽阿罗汉,漏尽故无所著,得无为最上法,所愿已满,更无所求故,常住空、无相、无作三昧,随顺般若波罗蜜故,则能信受。
三者、三种学人,正见成就,漏虽未都尽,四信81力故,亦能信受。
四者、有菩萨虽未得阿鞞跋致,福德利根,智慧清净,常随善知识,是人亦能信受。
信受相,不言“是法非佛菩萨大弟子所说”;虽闻般若波罗蜜诸法皆毕竟空,不以爱先法故而言“非法”。
(二)释提桓因得初果,虽三毒未尽,佛印可其所说般若无违错
《大智度论》卷79〈66释嘱累品〉(大正25,618a25-b14):
问曰:释提桓因何以自疑所说,言:“我为随顺法?正答不?”
答曰:释提桓因非一切智人,虽得初道,三毒未尽,犹有错谬!而自筹量:“我虽福德因缘为诸天主,虽得圣道味,而未有一切智;一切漏未尽故,所说或能错谬,不自觉知。”是故问。
复次,众中大有阿鞞跋致菩萨、漏尽阿罗汉、及离欲诸天;是诸人见释提桓因与佛、须菩提共问难,心不怯弱,作是念:“是释提桓因漏尚未尽,何能问难,尽诸法边?”释提桓因以是事故,问佛。
复次,释提桓因自知所说诸法相无违错,求佛印可,使听者信受,故佛即可之。
问曰:佛何以可释提桓因说?
答曰:释提桓因虽非一切智人,常从佛闻,诵读力强,是故所说有理,佛便印可。佛说有三种慧:闻慧、思慧、修慧。有人闻慧、思慧明了故,能与修慧人问难。譬如乘船随流,不自用力而疾于陆行;如阿难虽未离欲,未得甚深禅定,而能与佛、漏尽阿罗汉等论议,随法无违。
十五、“二乘的般若”与“大乘的般若”
(一) 菩萨智慧胜二乘智慧
《大智度论》卷35〈3 释习相应品〉(大正25,320a2-16):
有二因缘故,菩萨智慧胜声闻、辟支佛:一者、以空知一切法空,亦不见是空;空以不空等一不异。二者、以此智慧,为欲度脱一切众生令得涅槃。
声闻、辟支佛智慧但观诸法空,不能观世间、涅槃为一。
譬如人出狱,有但穿墙而出自脱身者;有破狱坏锁,既自脱身,兼济众人者。
复次,菩萨智慧入二法中故胜:一者、大悲,二者、般若波罗蜜。
复有二法:一者、般舟三昧,二者、方便。
复有二法:一者、常住禅定,二者、能通达法性。
复有二法:一者、能代一切众生受苦,二者、自舍一切乐。
复有二法:一者、慈心无怨无恚,二者、乃至诸佛功德心亦不着。
如是等种种功德庄严智慧故胜声闻、辟支佛。
(二)大乘不共慧与小乘慧之差异
印顺导师著《学佛三要》p.179-p.181:
大乘不共慧与小乘慧有两点不同:
第一、声闻的证悟法性,是由无常,而无我,而寂灭,依三法印次第悟入;大乘观慧,则直入诸法空寂门。同时,大乘本着这一究极理性,说明一切,开展一切,与无常为门的二乘观境,显然是不同的。
经说苦等不可得,即是约此究竟法性而说。大乘教典依据所证观境,安立了种种名字,如法性、真如、无我、空性、实际、不生灭性、如来藏等,有些经总集起来:“一切法无自性空,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或说一切众生本具法性,是常是恒,是真是实。《中观论》说一切法毕竟空,自性不可得,也即是阐示此一意义。
第二、声闻者重于自我身心的观察,对外境似不大注意,祇要证知身心无我无我所,就可得到解脱。大乘则不然,龙树所开示的中观修道次第,最后虽仍以观察无我无我所而得解脱,但在前些阶段,菩萨却要广观一切法空。
又如唯识学者,以众生执着外境的实有性,为错误根本──遍计所执自性,所以它的唯识观,虽以体悟平等空性的圆成实为究竟,但未证入此究竟唯识性之前,总是先观察离心的一切诸法,空无自性,唯识所现;由于心外无境,引入境空心寂的境地。
大乘不共慧,约事相方面,除生死世间的因缘果报、身心现象,还有菩萨行为、佛果功德等等,都是它的观境。以此世俗观慧的信解,再加以法无我性──法空性的胜义观慧。依闻思修的不断修习转进,最后乃可证入诸法空性──真胜义谛。
修学大乘慧,贵在能够就事即理,从俗入真,不使事理脱节,真俗隔碍,所以究竟圆满的大乘观慧,必达理事圆融、真实平等无碍的最高境界。
然在初学者,即不能如此,因为圆融无碍,不是众生的、初学的心境。印度诸大圣者所开导的修道次第,绝无一入门即观事事无碍、法法圆融的,而是由信解因果缘起,菩萨行愿、佛果功德下手,然后由事入理、从俗证真,体悟诸法空性,离诸戏论,毕竟寂灭。此后乃能即理融事,从真出俗,渐达理性与事相,真谛与俗谛的统一。
无著喻这修证过程,如金刚杵,首尾粗大而中间狭小。最初发心修学,观境广大,法门无量;及至将悟证时,唯一真如,无丝毫自性相可得,所谓“无二寂静之门”;“唯此一门”。这一阶段,离一切相,道极狭隘;要透过此门,真实获证彻悟空性,才又起方便──后得智,广观无边境相,起种种行。渐入渐深,到达即事即理,即俗即真,圆融无碍之佛境。【转帖圆满】
--------------------------------------------------------------------------------
76 须菩提为无诤第一,参见《中阿含经》卷43〈拘楼瘦无诤经〉(大正1,703c)。
“无诤三昧”,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79(大正27,898a-899a)。
77 避坐:犹避席。(《汉语大词典(十)》,p.1270)
78 参见《增壹阿含经》卷28〈听法品?第5经〉(大正2,707c15-708a20),《义足经》卷2(莲花色比丘尼经第14)(大正4,185c),《大乘造像功德经》(大正16,792c-793a),《分别功德论》卷3(大正25,37c-38a)。
79 参见《大智度论》卷40〈6释舌相品〉(大正25,356a14-24)。
80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35 - p.636:
依须菩提所说,佛弟子依佛所说法而修学,是能证得诸“法相”的,证了以后,能与“法相”不相违的。所以说“皆是佛力”,“以法相力故”。“佛力”,《大智度论》解说为:“我(弟子自称)等虽有智慧眼,不值佛法,则无所见。……佛亦如是,若不以智慧灯照我等者,则无所见”。原始般若的“佛力”说,与一般的他力加持不同;须菩提是自证而后随顺“法相”说的。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326:
弟子们所说的法,不是自己说的,是依于佛力──依佛的加持而说。意思说,佛说法,弟子
们照着去修证,悟到的法性,与佛没有差别,所以说是佛力(这是佛加持说的原始意义)。龙树解说为:“我等当承佛威神为众人说,譬如传语人。……我等所说,即是佛说。”弟子们说法,不违佛说,从佛的根源而来,所以是佛说。
81 四信:四不坏信——佛、法、僧、戒。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