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诗》词法特点初探
《王梵志诗》词法特点初探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唐初著名的白话诗人。他的诗,“爱使用接近口语的平易语句”,“直言时事,不浪虚谈”,因此,从他的诗中往往可以透视到更多的当时“活的语言”。
本文拟对《王梵志诗》中唐代新兴的词法现象作一初步的探讨。工作用书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项楚先生著《王梵志诗校注》。引例后数字为该诗在《校注》中的编号。
一、连词
《王梵志诗》中的单音节连词,大多承袭前代已有的用法,如“虽”、“若”、“且”等,此可不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单音节连词,如“饶”等。“饶”,《世说新语》中有二义:(1)多;(2)多余之物。①可见“饶”在《世说新语》中还未见有连词用法。但《王梵志诗》中“饶”字却出现在以下的语言环境中:
(1)饶君铁瓮子,走藏不得脱。(运命满悠悠 101)
(2)对面说不识,饶你母姓董。(惠眼近空心 296)其中“饶”作纵然、即使讲,显然已是连词了。“饶”作连词,是唐代新出现的用法。当时其他文献中也有用例。如:
(3)饶邈虚空写尘迹,无因画得志公师。(寒山诗)
(4)海陵王元吉闻之不信,乃令去槊刃以试之。敬德云:“饶王著刃,亦不畏伤。”(随唐嘉话卷上)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双音连词,如“虽然”、“只是”、“除非”、“无论”、“忽若”、“忽然”、“无问”、“纵使”、“不论”、“乍可……不可”、“宁可”、“遮莫……遮莫”、“何况”、“为当……为当”等等。这些双音连词,大多数是唐以前未曾出现或偶有用例但到唐时才普遍运用的。下面按其性质与功能分别讨论。
1、条件连词
(1)除非梦里见,触体更何时。(有钱惜不吃 54)
(2)除非寒食节,子孙塚旁泣。(身如破衣袋 61)
(3)无论贫与富,一概总须平。(坐见人来起 178)
(4)无问男夫及女妇,不得惊忙审三思。(傍看数个大憨癡 19)
(5)不论有益事,且得耳根熟。(家有梵志诗 316)“除非”是个强调唯一条件的连词,也是个新出现的连词。关于它的出现时间,黄诚一《说“除非”》一文认为“始见于宋人语录和词”。②胡竹安则认为“变文中才出现。”③《王梵志诗》中“除非”两见,不仅表明唐初即已出现“除非”一词,而且不难想见,在唐初这个词的使用已不属罕见了。“无问”、“无论”、“不论”作条件连词用,秦汉六朝文献中也鲜见其例,唐以后这方面的例子才逐渐多起来。下面是《敦煌变文集》中的用例:
(6)不论高下皆如一。(维摩诘经讲经文)
(7)满阎浮提界皆虚伪,无问富饶贫与贵。(无常经讲经文)
(8)洗浣无论朝与暮,驱驰何惮热兼寒。(父母恩重讲经文)
2、假设连词
(1)忽若相冲著,他强必自伤。(缝人须敛手 196)“忽”、“若”均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同义复合成一个双音连词“忽若”,是唐初出现的新的语法现象。在此后的唐代文献中,这个词才逐渐使用开来。如《酉阳杂俎·冥迹篇》:“其子听之感恸,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顾家子’。”《王梵志诗》中假设连词还有“忽然”。“忽若”与“忽然”当是一声之转。
(2)枷鏁忽然至,饭盖遭毒手。(天子与你官 126)项楚《校注》说:“忽然:如果,假若。”这也是个新出现的词。此后文献中多有用例。如《寒山子诗》:“忽然富贵贪财色,瓦解冰消不可陈。”李颀《别梁鍠》:“时人见手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3、转折连词
来往报答甚分明,只是换头不识面。(欺枉得钱君莫羡 309)
上例中的“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词义与“不过”相当。白居易《重到毓村宅有感》:“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只是”用法相同。
4、让步连词
虽然畜双眼,终是一双盲。(生住无常界 49)
让步连词在唐以前大都用单音节词“虽”表示,即使文献中出现“虽然”,也总是“虽然这样”之义。随着“然”的代词性功能的丧失,“虽然”才由一凝固结构逐渐虚化为让步连词。“虽然”作为让步连词使用,唐前文献中极为罕见,大概只有庾信《竹枝赋》“予皮衰矣,虽然有以,非鬼非域,乃心忧矣”等少数用例。
5、取舍连词
(1)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梵志翻著袜 319)
(2)宁可出头坐,谁肯被鞭耻。(工匠莫学巧 55)“乍可”、“宁可”均由取舍连词“乍”、“宁”附加词尾“可”而成。“宁”上古已作连词用,例多不赘。“乍”作取舍连词,始于中古,如南朝宋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一:“临组乍不緤,对珪宁肯分。”“乍”、“宁”互文对举,义同。“乍可”、“宁可”作取舍连词,是唐代新出现的语法现象。唐代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乍可忽忽共百年,谁肯遥遥期七夕。”与王绩《赠学仙者》:“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即其例。特别是《王梵志诗》中“乍可”后面连用“不可”,形成“乍可……不可”的格式,在汉语史上似应为最早的用例。
6、纵予连词
(1)遮莫你崔卢,遮莫你郑刘。若无主子物,谁家死骨头。(索妇须好妇 113)
(2)纵使公王侯,用钱遮不得。(世间何物平 62)
“遮莫”、“纵使”,唐以前偶见用例,如《搜神记》:“ 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魏书·崔浩传》:“纵使裕得关中,县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不过《搜神记》一例,时贤已疑非《搜神记》原文,系为后人增改。如此,《王梵志诗》中之例在汉语史上还是有相当的价值的。
二、助词
汉语史事实表明,表时态的助词“着(著)”、“了”均是由动词逐渐虚化而来的。
1、着(著)
时态助词“着”,唐以前文献中,大概只出现过一例。即:“看干湿,随时盖磨着,切见世人耕了,仰着土地,并待孟春。”(《齐民要术·杂说》)“仰着土地”指土地翻开后不覆盖,表示“仰”这个状态的持续。从意义看,例中“着”字已完全没有“附着”义,而只表示状态的持续了。⑤不过这唐前仅见的一例,其文本的真伪目前尚成问题。⑥《王梵志诗》中的“着”,一部分仍作动词用,一部分已虚化为介词与助词。作助词的“着”,全书用例不多,但却反映出了唐代“着”已完成动词主虚化、成为时态助词的语言事实。
下面是《王梵志诗》中时态助词“着”的用例:
(1)忽若相冲著,他强必自伤。(逢人须敛手 196)
(2)赤绳串著项,反缚棒脊皮。(双盲不识鬼 14)
(3)逢着好饮食,约裹将来与。(父母生男女 144)
例(1)为“动+著”,后面不再出现其他成分;例(2)(3)为“动+著(着)+宾”格式。
2、了
“了”本来也是个动词,大约在汉代以后,动词“了”产生出“完毕”、“终了”的意思,并与意义相近的动词“已”、“毕”、“讫”、“竟”等,共同构成了汉语中表示完成状态的格式:动词+宾语+完成动词。如:“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三国志·蜀书·杨洪传》)其中的“了”仍是完成动词。但发展到了唐代,文献中又出现了这样的用例:“杀人了,即曰:我有事而杀,非故杀也。”(白居易《论姚文秀打杀妻状》)其中的“了”的动词义显然已大大虚化。而像:“补了三日不肯归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鸦”(卢仝《与马异结交诗》)及“凝了一双秋水”(白居易《如梦令》)两例中的“了”就完成了动词的虚化,完全发展成了助词。⑦
《王梵志诗》的写作时间,处于“了”激剧虚化逐步走向助词的关键时刻,诗中有不少这样的用例。如:
(1)借物莫交索,用了送还他。(借物莫交索 189)
(2)未作道与钱,作了擘你眼。(工匠莫学巧 55)
(3)欺枉得钱君莫羡,得了却是输他便。(欺枉得钱君莫羡 309)
如果说,例(1)中的“了”动词义还很明显的话,但是例(2)(3)中的“了”就很难视为完成动词了。
3、却
“却”由趋向动词虚化为助词,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它改变了过去以副词、时间词语或结果补语、表示完成义的动词来表达动态完成的方法。这个变化,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唐代。《王梵志诗》中有助词“却”的用例,值得重视。如:
(1)见泥须避道,莫人污却鞋。(见泥须避道 203)
(2)脱却面头皮,还共人相似。(天下恶官职 129)
(3)一时截却项,有理若为申。(代天理百姓 128)
(4)改头换却面,知作阿谁来。(先因崇福德 105)
其他初唐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用例,如《朝野佥载》:“大使打驿将,细碎事,徒涴却名声”等。
4、磨
(1)损失酬高价,求嗔得也磨。(借物莫交索 189)
(2)将他物己用,思量得也磨。(偷盗须无命 225)
语气助词“磨(麽、摩)”始见于唐代,《王梵志诗》中的这两例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用例。
关于“磨”的几种字形,太田辰夫认为“麽”字可能是后人所改,原字应作“磨”或“摩”。从敦煌本《王梵志诗》中用“磨”来看,太田辰夫所说是正确的。
三、代词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秒代词只有“我”(94次)、“吾”(31次)两种。第二人称代词主要用“你”(47次),“汝”极少见(4次),“女”、“若”、“尔”等不见使用。“你”作人称代词,学术界认为产生于唐代。那么《王梵志诗》中这批“你”字也应算作较早的用例了。第三人称代词“他”字的出现时间,郭锡良说:“初唐‘他’开始具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盛唐以后才正式确立起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地位。”⑧ 我们从《王梵志诗》中检得十多例作第三人称代词用的“他”,值得十分地注意。略示几例:
(1)天子与你官,俸禄由他授。(天子与你官 26)
(2)使者门前唤,怕忙不容迟。倮体逐他走,浑舍共号悲。(使用门前唤 15)
(3)见贵当须避,知强远离他。(见贵当须避 198)
2、指示代词
《王梵志诗》中“只物”、“堵”、“那”是唐代新兴的指示代词。“只物”,2见,义为“这么,如此”。其例为:
(1)生亦只物生,死亦只物〔死〕。〔来去不〕相知,苦乐何处是?(生亦只物生 346) 项楚《校注》说:“‘只’就是‘这’‘物’就是‘麽’。”后来文献中也有其例:
(2)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物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大珠禅师语录·顿悟入道要门论)
“只物”一词的不同写法很多,有“只没”、“只麽”、“只磨”、“秖麽”、“祇麽”、“者莽”等。
“堵”作指示代词,《王梵志诗》中仅一见:
(3)尸枥阴地卧,知堵是谁家?(天下恶风俗 116)
“堵”作指示代词,可能与南朝时常用的“阿堵”有关。《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见佛经云:‘理亦应在阿堵’上。”“阿堵”义为“这个”,“阿”为“堵”的前缀。“堵”、“者”同音,“者”与“这”为一词异写。“者”用作指示代词例唐五代文献中多邮:
(4)必家当初逢着佛,争肯将身向者里来。(敦煌变文集)
“那”作指示代词,唐前仅一见,出《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5)明朝起,自不觉,而人悉惊走藏,云:“那汉何处来?”
唐时用例多见。《王梵志诗》中凡二见:
(6)我见那汉死,肚里热如火。不是惜那汉,恐畏还到我。(我见那汉死 134)
由于《幽明录》的真伪问题,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指示代词“那”是唐代新出现的语法现象。
3、疑问代词
(1)若个与好言?若个与恶语?(一种同翁儿 41)
(2)死生一变化,若个是亲师?(黄母化为鳖 87)
“若个”义同“哪个”,是唐代新出现的疑问代词,与《王梵志诗》时代相近的《游仙窟》中也有用例:
(3)承闻欲采摘,若个动君心?
四、量词
(1)如此穷硬汉,村村一两枚。(贫穷田舍汉 70)
“一两枚”即“一两个”。“枚”在中古是个万能量词,但以“枚”称人,历代文献中极为少见,以致于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史》中说:“只是不能指称人类”。项楚《校注》中收集了目前所见的几例。
(2)雨中有小儿八九枚,堕于庭前。(述异记)
(3)人肉之价,贱于大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鸡肋编)
(4)有女一枚年十八。(杨景贤《西游记杂剧》)
(5)有家奴婢,皆买野人以充其役,多者百余,少者亦有一二十枚。(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述异记》为唐前文献,但其中“小儿”并非现实生活中的人,故典型性不足。因此,《王梵志诗》中的这一例当视为以“枚”称人目前所见的最早用例。
五、介词
《王梵志诗》中的介词,约可分为以下三类:
A:上古汉语中已出现的介词;
B:中古已出现,有少量用例,入唐以后得以普遍运用的介词;
C:唐代新兴的介词。
以下讨论B、C两类。先看C类介词。
闻 介词“闻”较早见于《王梵志诗》中。如:
(1)闻强急修福,莫逾百年期。(有钱不造福 280)
(2)闻强造功德,喫著自身荣。(民间日月明 57)
(3)闻身强健时,多施还须吃。(人生一代间 67)
“闻强”即“趁强”,“闻身强健时”即“趁身强健时”。
捉 “捉”字动词义的虚化,六朝时已见端倪。《世说新语·方正》:“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其中“捉”字实义已有明显弱化,但还不能算是个介词。真正的介词“捉”首见于《王梵志诗》中:
(1)天地捉秤量,鬼神用豆斗斛。(生时不须歌 103)
(2)漫将愁自缚,浪捉寸心悬。(凡夫真可念 327)
例(1)“捉”、“用”对举,例(2)“捉”、“将”对举,一表示工具,一表示处置。
介词“捉”字见于唐宋部分文献之中,且用例不多,后代极其罕见。吴福祥在分析“捉”字消失的原因时说:“介词‘捉’在唐宋以后的消失,可能与介词‘把’、‘将’的使用有关。”(《近代汉语纲要》)这个结论是十分正确的。
除 介词“除”,六朝《齐民要术·杂说》中有过一例:
(1)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能全损。
但《杂说》很可疑,出现了许多唐代才有的语法、词汇现象。⑨真正可靠的用例见于唐代。如:
(2)唯知打大脔,除此百无能。(《寒山子诗》)
《王梵志诗》也及时反映了这一新兴的语法现象:
(3)亲中除父母,兄弟更无过。(亲中除父母 169)
再看B类介词。
就 六朝时已产生介词的用法,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相当于“在”。如《世说新语·德行》:“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袭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巾军邪?’范笑而受之。”人唐以后,介词“就”用例增多,既可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还产生出介绍动作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可用“向”来替换的新的用法。《王梵志诗》中主要是承古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如:
(1)合村送就旷野,回来只见空床。(出门拗头戾跨 149)
(2)且寄身为菴屋,就里养出神仙。(梦里万里自然 365)
对 介词“对”见于六朝。如:
(1)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颜氏家训·风操》)唐以后用例常见。《王梵志诗》中用例如:
(2)尊人对客饮,卓立莫东西。(尊人对客饮 174)
(3)深房禁婢妾,对客言夸妻儿。(世间何物贵 308)
例(2)表示动作行为施及的处所,例(3)表示动作行为施及的对象。
共
(1)尊人共客语,侧立在旁听。(尊人共客语 160)
(2)脱却面头皮,还共人相似。(天下恶官职 129)
例(1)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例(2)引进比较的对象。介词“共”六朝已见,如《后汉书·吴汉传》:“吾共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百喻经》:“我共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
将 介词“将”六朝时有表示工具方式、引出受事、表示与同三种用法。《王梵志诗》中出现介词“将”16例。上述三种用法皆有,但前两种多见,后一种仅一例。
(1)不可将财觅,不可智力求。(荣官赤赫赫 112)
(2)本是尿屎袋,强将脂粉涂。(本是尿屎袋 304)
“将”表示工具方式
(3)解写除却名,楷赤半头放。(佐史非台补 28)
(4)将板作皮裘,埋入深坑窟。(身加破衣袋 61)
“将”引出受事。
(5)法忍先将三毒共,佛性常与六情俱。(大丈夫 382)
“将”表示与同。
《王梵志诗》中这一类介词所占比例最大,除上举外,还有“依”、“随”、“着”、“向”、“当” 等等。
六、副词
《王梵志诗》中出现了一些唐代新兴的副词,如“乾”、“渐渐”、“终归”、“没”、“眼看”、“本来”、“元来”、“早是”等等。如:
(1)前人心里怯,乾唤愧曹长。(佐史非台补 28)
(2)家中渐渐贫,良由慵懒妇。(家中渐渐贫 38)
(3)罪根渐渐深,命绝何人送。(愚人痴涳涳 40)
(4)纵得公王侯,终归不免死。(本是达官儿 50)
(5)兀兀信因缘,终归有一倒。(人生能几时 138)
(6)漫作千年调,活得没多时。(杌杌贪生也 35)
(7)若不急抽却,眼看塞天破。(自生还自死 47)
(8)法性本来常存,茫茫无有边畔。(法性本来常存 357)
(9)放顽邻里行,元来不怕死。(世间何物贵 36)
(10)骂妻早是恶,打妇更无知。(骂妻早是恶 204)
例(1)“乾”义为“徒然,白白地”。例(2)(3)“渐渐”与今义同。例(4)(5)“终归”表示事情结果必然如此。例(6)“没”为否定副词,与今义同。例(7)“眼看”表示时间短暂。例(8)“本来”与今义同。例(9)“元来”义同“本来”。例(10)“早是”义为“已是”。这些新兴的副词,在此后的宋元明清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不少一直延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副词。
注释:
①张永言《世说新语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②《中国语文》1957年第1期。
③《敦煌变文中的双音连词》《中国语文》1961年第10、11期合刊本。
④《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⑤⑦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7年。
⑥⑨柳士镇《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
⑧《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论丛》第六辑。
(原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6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