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才能乐道——抵制拜金主义对僧团的腐蚀
安贫才能乐道——抵制拜金主义对僧团的腐蚀
释惟升
写作时间:2003年
改革开放政策给国民经济带来空前的繁荣,也给佛教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如何把握当前的大好机遇,因势利导,精进不懈,开拓佛教事业的新局面,让佛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圣教更好地为国家和民众服务,是历史交给我们新时代僧人光荣历史使命。但是,在这大好的机遇中,中国佛教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就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部分僧人被金钱严重腐蚀,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且有不断滋长蔓延之势。由于拜金主义思想导致的信仰淡化、戒律松驰、追名逐利、奢侈攀比、享乐腐败……严重损害了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如果佛教界对拜金主义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拿不出有效的治理方法,任其蔓延腐蚀下去,将会葬送佛教的命脉。
“拜金主义”简而言之即崇拜金钱。被金钱所迷惑,金钱成为这些人心目中衡量善恶、美丑的唯一标准;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做,要是没钱该做的就不做了。拜金主义思想的形成根源就是来处内心无穷的贪欲。
“贪、嗔、痴”是构成众生烦恼、痛苦的三毒,而以“贪”为首,可见贪是学人修行最大的障碍。古德说得好:“财色未空休问道,贡高我慢莫参禅。受欲断时生死断,并无它法与人传 。”
本来出家为僧家是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大众、奉献给佛教事业,因此对僧人的要求相当严格。身为僧人首先要有坚定的信仰,还要有足以为人师的德行修养。所以佛制订数百条戒律来规范众弟子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例如佛制订了僧人不能捉持金钱的戒律,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避免僧人对金钱的贪欲。直到现在许多南传佛教国家的僧人仍严持这一条戒律。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中国风土人情与南传佛教国家不同等种种原因,为了让佛法能在中国流传、发展,中国祖师根据戒律的精神,对戒律的行持、止持方法做了相应的调整。中国僧人不再延续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寺院里便有接受信众金钱供养的功德箱。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寺院大都每月发给常住僧人一名为“单资”‘的零用钱。无疑,中国历代祖师的做法只是为了适应中国风土人情,让佛能在中国流传的一种善巧方便,但它的前提是绝对禁止贪求。
现今出家人中,有相当部分不明出家为僧的目的,没有善知识的教导,没有参学,没在正知正见,而以世俗头脑知见从事佛教工作,人情炼达,八面玲珑,见到有钱有势的施主就满面笑容左右倍侍,希望多有施舍。有的甚至把寺院殿堂大量出租给他人做生意,流行歌曲整天弥布在寺院的上空,还沾沾自喜美其名曰:搞创收,以寺养寺。这些钱迷住了灵魂的拜金主义者,他们脑子里整天想着金钱,能乐道吗?当然不能,那他们又拿多么多数去干什么?他们看见张三坐的车是三十万的,他们就买五十万的,看见李四戴的手表价值千元,他们就买上万的;奢侈攀比,腐败堕落。社会上一些好吃懒做失见他们这样的生活,认为出家好享福,就出家与他们臭味相投结朋盟党,狼狈为奸,打击有道心的出家人,甚至有的还拿钱买通当地个别腐败官员、佛协领导,上下一气,堂而皇之的坐上方丈的法座,当上了大和尚,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拜金主义者管理的寺院道风如何?可想而知。
拜金主义的危害又一危害是使得一些人能吹敢骗。我认识的一位中年比丘尼,她文化基础很低,甚至连她所管理的寺院名都写错。但她为了捞到更多的金钱,不顾戒律,自说有德,诈现奇特,狂傲的教她的弟子:“师父一句话,胜佛三藏宝典。”还说她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是一切众生皆应供养的福田,并让一些为了金钱的比丘顶礼她。
从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拜金主义者给佛教、僧团造成的极在危害。僧人是佛法住世的要素。要使佛陀正法住世,就必须有庄严的僧团。要有一庄严的僧团,便需要我们每个僧人认清拜金主义的危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腐蚀,清心寡欲,安贫乐道。
“安贫”不是说叫我们僧从过贫苦的生活,没有温饱的生活,甚至没有油盐的生活;而是做为一名僧人不要追求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要过俭朴的平平常常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法喜充满,修行办道 。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信众供养三宝的功德钱也随之增多,我们要懂得珍惜十方施主供养,因果决不能错乱。对于钱财只能“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用在弘法利生事业上,回报社会。千万不可以见钱眼开,产生占有欲念。信众供养越多,我们越要常怀惭愧心。提醒自己不要贪图享受,还是要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安贫乐道生活。只有这样,出家为僧的本质才不变,佛陀画龙点睛法才能永久常住世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在僧团里存在的拜金主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拜金主义者头上。它需要我们每一位僧人,特别是每一位从事寺院管理工作的僧人去深入思考。改革开放后,各地名山大寺得到恢复,僧人也逐步增多,但许多地院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还不健全,或者有也只是虚设。有的寺院恢复十多年,从来没有举行过讲经说法、半月诵戒、结夏安居、冬季禅七等活动组织大家修学,甚至禅堂的门从来没有开过,只是几人剃光头住在庙里守着香火过日子。
正不兴则邪侵,僧众缺少修学,就没有正确的知见,不学戒定慧三学就无法对治贪嗔三毒。因此,抵制拜金义对僧团腐蚀,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寺院住持要以身作则,加强僧团学风、道风建设,定期组织常住大众学习经典、律典、论典、讲述古今大德高僧的成功之路。领众早晚课诵、禅堂静坐、出坡劳动、过堂用斋等修行生活,让寺院僧团形成好学勤修的道风。大家都明白出家为僧的道理,具有正顺正见之后,拜金主义者就会受到僧众的批评帮助,极个别顽固不化的拜金主义者就会无利可图,无福可享而不得不离开僧团还俗。社会上好吃懒做者见佛门不是偷懒好玩的地方也就自然打消到佛门混日子的念头。这样,通过正本清源,僧团的学风、道风逐渐形成,僧团的形象逐步树起,社会大众对佛教的印象才会越来越好,进而佛学佛。如此佛法才能常住世间普利人天。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