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境界
“楚人失弓”的故事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据称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公孙龙子·迹府》。大意是楚王到云梦泽打猎,丢失了一张弓。左右的人要去寻找,楚王却予以阻止,说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孔子听说后不以为然,他说:“何必要一‘楚’字,‘人失之,人得之’岂不更好? ”而老子听后则摇头说:“何必要一‘人’字,‘失之,得之’足矣。 ”这是由于精神境界不同而引发的观念差异。
境界的含义颇广,《辞海》中对于“境界”的解释包括疆界、境地与景象、造诣、意境以及佛教的说法等。而关于境界的阐述也众说纷纭,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诠释。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看上去颇有些“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意味。只是话语里显得充满禅机,凡人难以意会。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句话精彩形象地道出“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
关于人的精神境界,学者们莫衷一是。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中,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由低到高、由自然的产物到精神的创造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指出“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尽管说法不一,但境界有高低却是众所认同的。
有人对“楚人失弓”的故事评价说: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其实,无论是具备“沧海之胸襟”,还是拥有“乾坤之度量”,都已经“忘情于我”。
与“忘情于我”殊途同归的,是佛教追求的“四大皆空”的精神境界。人们往往将自己的血肉之躯称之为“我”,而佛教认为这个血肉之躯只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暂时的集合体。根据佛教的理解,真正的“我”并不存在。佛教所以说“四大皆空”,目的旨在建立“无我”的教义。
《庄子·逍遥游》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礼记·礼远》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前者关键在“无己”,后者之意为“无私”。
在管理理论中,“无为而治”被视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对管理者有着严格的要求。即在管理中要重于“理”、轻于“管”,有为而不妄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说到底,也是淡化管理者的“自我”意识。
莫非,“无我”就是人们达到高层次精神境界的“不二法门”?
理论精神境界,看似与我等凡夫俗子关联不大。然而,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地活着,还是能够豁达乐观地生活,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如此等等,这些却是与精神境界相关的不同的人生态度。而且精神境界存在于人的需求之中,精神境界的提升往往可以内化为可贵的精神力量。
对于普通人来说,“无我”显然是难以达到的高度,但是少一些“自我”意识应该是能够做到的。果真如此,那么我们的视野会变得更为宽广,胸襟会变得更为开阔,思路也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心境就会保持着那份美好的快乐。毕竟,在人世间、在自然界、在宇宙中,“我”实在显得太渺小了,只是天地之间的沧海一粟而已。
荣毅仁先生生前喜欢这样一句名言:“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或许,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也可称之为上等的愿望。
在历史的长河中,短暂的人生好似转瞬即逝的小小浪花,虽然美丽,却被汹涌的激流一带而过。人生的长度难以改变,其厚薄却可以取决于自己。然而,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提高,其前提无疑是精神世界的充实和精彩。(李学军)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