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浅解“弥勒菩萨偈”中的人生哲理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圆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解“弥勒菩萨偈”中的人生哲理

  圆缘

  曾经,有两个很有修行的出家人,其中一个叫寒山,另一个叫拾得。有一天,寒山问拾得: “世间滂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抬乎?”拾得回答道: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问: “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答: “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白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好个 争名利,转眼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真常理,日月为邻伴。”

  这即是著名的《寒山问拾得》,答问之中皆俚语村言,妙趣横生, 自成一体。同时其中深具佛家况味和人生哲理,意味深长,颇堪玩味。

  文中寒山、拾得第一次问答的内容, 旨在劝诫世人在世间要能够“忍让、宽容”,要禁得住别人的诽谤、欺辱、嘲笑、轻贱等种种世间的恶缘的考验,做到赞谤由人,不去计较,这样就不会心生烦恼。同时佛家的“逆来顺受”思想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也是人生处世的智慧,不是以怨抱怨,不是以牙还牙,不是以恶对恶,而是要你“忍他、让他、由他、躲他、敬他、不要理他”。所谓: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要相信这世间是有因果的,任何人都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付出相应的代价。中国古圣先贤历来都教导我们做人要有涵养,要能够包容,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真正有水平的人,都是能忍得这种轻贱你的态度的,何况外人看来是忍,他们本身都不会觉得,这才是君子的境界,宰相的肚量。

  而寒山、拾得的第二次问答,其中拾得所言的“弥勒菩萨偈”则可看作是对这种思想的进一步阐释。由于内容涉及比较广,下面本文对此略作解析。

  “弥勒菩萨偈”是弥勒菩萨所作的偈语。弥勒菩萨即是弥勒佛,是中国民间信奉的佛祖之一。弥勒的梵名音译,意为慈悲。据说弥勒佛常怀慈悲之心,故以“慈”氏为姓。他名阿逸多,意为“无能胜”。佛典记载,弥勒出生于古代印度波罗奈国婆罗门家庭。与释迦佛是同时代人,随释迦出家,修行佛法,成为佛门弟子。他在释迦人灭之前,先行去世。释迦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升兜率天宫,与诸天演说佛法。直至释迦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时,才下天宫,来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渡众生。我国从西晋时就供奉弥勒佛。每年正月初一日是弥勒佛的圣诞日。

  浙江奉化为弥勒菩萨道场。据传五代时,奉化出一奇僧名契此,常荷一布袋自随,能预言人之吉凶,人皆莫测,咸以布袋和尚呼之,后于岳林寺东廊磐石上说偈坐化,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白不识。”后人尊其为弥勒化身。而相传宋仁宗因弥勒感应梦游雪窦山,理宗御书“应梦名山”以彰祖德。雪窦山即被称为应梦名山,弥勒道场。

  在“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一段偈文中,弥勒教给世人对治恶人的方法,不要生嗔怒之心,要能够忍辱,对于他人强加于自己的“坏事”不生恨、不怨怼,坦然自若地承当下来,让他的一切气恼和愤懑投过来如同打到了棉花团上,并被融消。一个巴掌拍不响,他就是再怎么挑衅,也都是无济于事,你这里仍是一派风和日丽,冲突自然也不会有所发生,于他于己都是有好处的。

  无独有偶,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释迦牟尼佛也曾教人以慈心来对待恶人,佛言: “汝自禁息,当无瞠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说人以恶来反祸自身,如送礼不纳还自持归;说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又如逆风以土坌人还污己身……

  而弥勒菩萨教人在逆境之中,被人骂时,说好,被人打时,自睡倒,涕唾吐在脸上,擦都不要去擦,让它自己干。这也是菩萨度人的法门之一:忍辱,在面对恶人之时,不要心生嗔恨。

  佛家认为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无论在何时、遇何境、修何法,皆断断不可生嗔。嗔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坏。但如果有人骂我,我忍耐住一时不还嘴,但心中气得不得了,这种强压制的办法并不是忍辱的真实义,因为心中还有嗔恨在。佛在金刚经中所说,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段经文时,有“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嗔恨正与菩提相反。菩提,觉也、平等也,慈悲也。而嗔恨之生,由于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何平等之有?要做如是想:一切冤家对头不可恨他,他是来成就我们忍辱度的,这对我是有益的增上缘。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可检验出我现在修行的功力。

  普贤菩萨说:菩萨过失莫甚于嗔心,以前所积功德虽多如森林,嗔火若生,一齐烧尽。所以清净心中一丝一毫不能沾染,亲爱之人要放下,冤家对头也要放下。度一切众生,冤家对头也在内;菩萨没有一个冤家,冤亲平等是大无畏精神。

  偈语第二段“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是弥勒菩萨在告诉世人,即便暂时身心处于困苦之境,也不要因此而放逸或者消极人生,而是应当积极地调整出一个良好的心态,安贫乐道,境随心转。

  这段文字强调出一个人在世上安身立命之时“心”的作用。

  早于孔子而生的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曾在其《心术上下篇》中指出: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其意是说心对于人体,如同君主在国中处于主宰地位;九窍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职责一样。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窍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条不紊地发挥其作用;如果心里充满着各种嗜欲杂念,眼睛就看不见颜色,耳朵就听不见声音。所以说心要是违背了(清静寡欲的)基本规律,各个器官也就会失去各自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拥有一个正常的心态的作用之大。

  医家也认为人身以心为主,心忿则热,心劳则汗,心恐则栗,心惊则颤,心忧则癖。人身以心理为主宰。心理上一忿怒,就会发热;心理上一疲劳,就会出汗;心理上一恐惧,就会瑟缩;心理上一惊吓,就会颤抖;心理上一忧虑,就会形成反常而固执的性格。

  所以不管你是处于怎样不利于自己的处境之中,即便再吃苦、再受迫,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心态,切不可让它被外物所动,常陷人悲苦忧戚的氛围中,要知道,那样的人生是没有快乐可言的。

  传说,孔子有学生3000名,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颜回,真贤者啊!他住在荒僻的巷道里,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他盛饭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箪,舀水用的器具是木头做的瓢。这要是落在别人头上,则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颜回始终感到满足、快乐。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一一安于贫而乐于道。

  一个人如果坚定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就会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艰使再艰苦的生活也能泰然处之。

  我们现在的生活大都是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许多人之所以常常不快乐是在于他在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却不能够安于当下平凡、平淡的生活,总期望着拥有高级轿车、别墅那样的奢华生活。其实,平凡、平淡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的心安稳、随缘,也有种种乐趣,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又岂是身处势利纷华之中,争权逐利之徒,沽名钓誉之辈所能得到的?平淡是福,切实际,安本职,守本分, “宠辱皆忘”乃一乐事;平淡是福,不追名,不奢求,不妄想, “安贫乐道”岂不更好?去留随意,看海水潮涨潮落;得失不惊,笑浮云常长常消。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荣华富贵, 自古以来就是世人所追逐的目标,但是弥勒菩萨却这里以“不争”来规劝世人。为什么“不争”?因为追来逐去的那些荣华富贵和名利到最后总还是一场空,并不会永生永世的跟随着你,人来时是赤条条的来,去时亦是两手空空的去。

  虽然世人都知道名利只是身外之物,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躲过名利的陷阱,一生都在为名利所劳累、甚至为名利而生存。一个人如果不能淡泊名利,就无法保持心灵的纯真。终生犹如夸父追日般看着光芒四射的朝阳,却永远追寻不到,到头来只能得到疲累与无尽的挫折。

  居里夫妇在发现镭之后,世界各地纷纷来信希望了解提炼的方法。居里先生平静的说: “我们必须在两种决定中选择一种。一种是毫无保留的说明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炼方法在内。”居里夫人作了一个赞成的手势说: “是,当然如此。”居里先生继续说: “第二个选择是我们以镭的所有者和发明者自居,但是我们必须先取得提炼铀沥青矿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地造镭业上应有的权利。”取得专利代表着他们能因此获得巨额的金钱、舒适的生活,还可以传给子女一大笔遗产。但是居里夫人听后却坚定的说: “我们不能这么做。如果这样子做,就违背了我们原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初衷。”她轻而易举的放弃了这唾手—可得的名利,如此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使人们都能感受到她不平凡的气度。她一生获得各种奖章16枚,各种荣誉头衔117个, 自己却丝毫不以为意。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性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连忙问她: “居里夫人,那枚奖章是你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拿去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 “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要想做到弥勒菩萨所说的争,还要常如下想:即使手中握有再大的权,再多的钱,又能怎样?会在死亡到来的时候免你一死么?会让无常远离你么?你看那贵如天子的皇帝,再看那伸手讨食的乞丐,有哪一个能活得了干岁不死?一旦身死命终,那些在活着时争来的名利也罢、富贵也罢,没有一个可以带得走,还不是两手空空而去!

  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颗纯真的心灵,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之中尽了全力,他的成就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他理所当然的可以得到应该得到的人世间的荣耀。淡泊名利、无求而自得才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点。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寸,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这一段文字,是说如果我们不及早学道,追求真理,不论年轻的进修怎样的意气风发或者英雄好汉,都难免有“病”的时候,而在那时才想到后悔,为何不在年轻的时候早些修行,如今得了“病”,想回头重头再来,只怕阎王那里没有退转的路了。

  这段重在一个“病”字,这个“病”,仅是指一般生理上的疾病,还暗喻了世人的种种“现报”到来之时,因为不修行,不修善,最后身心都痛苦不已。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痛苦到来呢?

  弥勒菩萨接着告诉世人: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

  是的,只要即时放下,即可即时解脱。这里的放下,要从心灵上放下,放下分别、得失、成败……就如同房间一样,放下是即是在打扫房间,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放下之后所要做的就是当下不再去论是说非,不再去争长道短,息下种种妄心妄念,看得淡名利,不逞英雄好汉之勇,凡事不著于名相。所有的恩怨都不在放心上,管他人怎样骂、怎样谤,怎样辱,都是伤不着。这样的涵养和大度,就不会再怕人家的冷嘲热讽和去在意什么面子问题了。既然如此,再大的债、再多的恨,也可以从心里丢掉获得轻松了。

  “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千。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真常理, 日月为邻伴。”这是偈语的最后一段,弥勒菩萨让世人在滚滚红尘之中睁开慧眼,要看得到世事无常,花五百日红,人无干日好,无论春风得意到何地步,都不要要时刻警醒自己还会有失意受冷落的那一天。

  《菜根谭》云: “热闹处着一冷眼,便少几多烦恼;冷落处着一热心,便生几多乐趣。”这种“冷”,不是冷酷,不是无情,不是面部表情的僵化。而是一种思想修养境界,是一种理智,静以思远,令思想不会昏沉。冷,还是一种豁达和放旷,凡事不过烟云而已。

  驻锡在径山的道钦禅师是可素禅师的门下。一日,有一位赵公来问道钦禅师: “弟子今欲出家,得否?”道钦答: “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

  我们知道,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的祸乱,宰相可以凭文才学识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下的大事,全都掌握在将相手里,然而先德却说出家不是他们所能做得到的,可知出家并不是一种简单容易的事。

  通常人在初出家的时候,虽所立的志向有大小的不同,然而没有不怀着一片好心的。可是时间久了,一旦受着名利等种种因缘所诱惑,便又重新开始营造房屋,讲究衣服,置买田产,畜养徒众,多积财物,勤作家务,与世俗的人无别。曾见一位住在深山中的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位信众男女归依供养,便荒废了一生的道业,何况其他更大的障缘呢?古人说: “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这是说出家以后的又一次出家。出前一次的家容易,但要出后一次的家,那就难了。

  要出家,并非一件小事,印光法师曾举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所谓“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不管怎么说,能现在发起一念想要出家修行的心,都是非常值得赞叹和随喜的,不用说已经真实出家,即使发出家心向往静处,其功德亦难以计量。出了家或者在家而出家的人,一定会潜心修行佛法,世出世间一切都可了断。来果禅师有语云:

  “咬定牙关寻出路,一刀两断远红尘。”也就是说就从今日为始,即将从前见闻觉知之事及贪嗔痴妄之心直下一刀两断,勿存毫末在心。

  既然一切都不再困扰你的身心,那么自会不再有红尘中种种热恼纠缠,如此顿人清凉之境也。(信息来源:《人间弥勒》)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