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烦恼来自无智慧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活中的烦恼很多,各种各样的烦恼障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烦恼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智慧。所以,我们常常说,有智慧就没有烦恼。佛教所教导我们的就是如何断除烦恼,如何转化烦恼乃至开发我们的智慧。因为智慧这个如意宝珠是我们人人都本自具足的。

烦恼在佛教中表现为”八风”,所谓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八风基本上把所有的烦恼都包括在内了。大家可能会难以理解,要说“讥、毁、衰、苦”,这四个是烦恼好理解,怎么把“称、誉、利、乐,”也说成是烦恼了呢?这个问题我们慢慢地来解释。

在以前的日记中曾经讲过“冤亲债主”,当时也很难给大家解释。因为,大家很容易明白,怨家是债主,而很难明白亲家也是债主,这都是二元对立的问题。我们遇到怨家都知道“冤家路窄”要避开,而不知道“亲家路窄”也要避开。所以被爱缠缠得死死得。

大家都知道如何去面对冤家,知道要无悔、无怨地去面对怨家。而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亲家,这个时候就忘记了也要用无悔、无怨地去面对自己的亲家。结果纷纷在亲家面前缴械投降,在爱缠的旋涡里面沉溺而亡。即使是学佛了的人,也常常避免不了这个问题。

尽管知道去寺院挂个超度自己冤亲债主的牌位,很明确地知道挂个超度自己的怨亲债主的牌位能够避免很多的纠缠。但是心里面却只是知道要把自己的怨家超度到极乐世界,却忘记挂这个牌位还能把自己的亲家也超度到极乐世界去,真是非常地糊涂。所以,亲家路也路窄这回事,在大家的心目中往往是没有地位的。

八风也是一样,都是一对一对的,一般人都只知道“讥、毁、衰、苦”是烦恼,而不知道“称、誉、利、乐”也是烦恼。知道被“讥”是烦恼、知道被“毁”是烦恼、知道有“衰”是烦恼、知道有“苦”是烦恼、而把利看成是好的、把乐看成是好的、把称看成是好的、把誉看成是好的。

“讥、毁、衰、苦”大家一看就想避开,想着如何去断除或者说转化。知道要用无悔、无怨的态度去面对它们,或者说要去完成这些自己以前的过失而产生的责任。可以用赖、顶、忍、受的方法去面对、去处理。毕竟每一个人都有一套对付逆境的方法。佛教更是教导给我们八万四千法门。

而看到“称、誉、利、乐”就不同了,不但不知道这也和“讥、毁、衰、苦”一样,要去处理、要去转化。反而是想牢牢地抓住,牢牢地当做宝贝抱住。我们正是因为无限制追求这些宝贝,所以引发无尽的烦恼。不但,把这个宝贝拿来享受,还分个大家,结果一起陷进烦恼的深渊。

编辑:微笑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