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慈悲心
浅谈慈悲心
继平
慈悲心是佛教徒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佛教以慈悲为怀,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以慈悲为根本。慈悲的含义为: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尽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对于慈悲,诸多经典中都有所论述。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
1、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
2、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3、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
佛经中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可见慈悲思想与佛教关系之密切,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萨道,不外是慈悲精神的实践与完成。经中说: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激发慈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菩萨成佛的必要条件。
慈悲是佛道门户、诸佛心念。南本《涅槃经》卷十四云:“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观无量寿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又,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只世生死中,心不厌没。”
《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中说,自大悲无生之母,生一切诸如来。以是佛道修行之最初,以五停心治诸乱心,立慈悲观对治瞋恚,修行渐进。或以四无量,或以信等十行等,皆不离此慈悲怜愍之念。复立悲智二门,表佛法之觉德,并以观音象征弥陀之慈悲门、普贤象征释迦之慈悲门。
《慈悲道场忏法》卷一云:
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为人眼目,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归道场,为真知识,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佛法之中有不少话是为佛教徒所常说,而几乎成为口头禅的,比如: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等。但“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所指的是甚么?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有一番分别,才能了解何以菩萨在通达了一切法空的境界后,还能够有慈悲心。
我们先要知道,慈悲心究竟是如何生起来的?慈悲心是缘众生而生起的。如果不知道有众生,则慈悲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生起来的。不论是对于我们的亲属或朋友,甚或是小动物,当见到他们的苦痛时,我们便发起了慈悲心,想要消除他们的痛苦(这是悲),或者是使他们得到快乐(这便是慈),既然缘众生而生起,那又怎么会是无缘大慈?般若与慈悲,如何能合得起来呢?
前面讲到,佛法中慈(悲)有三类:
第一类是众生缘慈,即缘众生而起慈心。由于在生起慈悲心时,心境上便显现了一个一个的众生。平常我们见到众生,总会把他们当作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独立自体。比如,当见到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内心中会有种种感想,他变老了、变瘦了,或者是变胖了等等。总会把他当做是固定的个体,而只是瘦弱或肥大。似乎这个人的本身,是一定的,不会有甚么变化的。因此,我们对于众生,总是执著于各自皆有他的实有自体;人人有此观念,以这样的认识而生起慈悲心,便是众生缘慈。众生缘慈修得慈定的,可以得生梵天。
第二类是法缘慈。其境界的程度较高,已经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所见到的个体,张三是张三,李四是李四,人还是人,狗也仍然是狗,但他了解到我们所见到的一个个众生,实际上并没有甚么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说他已经体解了无我的真理。但是无我,并没有抹煞众生的生死轮回;生死还是生死,轮回还是轮回,众生还是众生,不过其中没有了实我,只有“法”的因缘起灭而已。佛在《阿含经》里便说到,人只不过是六根和合,除眼、耳、鼻、舌、身、意之外,要求“我”是不可得的。佛又分析,人不外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或者是不外乎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结合起来便成为人;此外求人,再不可得。所以佛一再宣说,除了“法”之外,根本就没有如外道所想象的,一个永恒不变的真我。如此一来,则好像只有几种元素,只有法而没有了众生,这在佛法,便称之为我空,没有真实的我,而只有诸法因缘和合的假我而已。如此,则见到众生,尽管他没有“我”,但是由于因缘和合而起烦恼、造业、受果报;一下子得升天上,一下子又生在人间,欢喜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苦恼,永远是在那里哭笑不已。若由此而生起慈悲心则为法缘慈,这在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多数的人所具有的,是众生缘慈;若谈到众生的苦恼,总想成有个实实在在的众生在那里苦恼着。
法缘慈必须是在证悟了声闻乘的圣果以后而起的慈悲心,但这还不能一切法空与慈悲相应。在证得圣果的,虽决定不执诸法实有,但心目中的“法”,还是呈现实有的形相。如对六根、五蕴,看成实在存在着的;没有证得的学者,就会在法上执着,而成“法有我无”的思想。举个例子来说:平常人见到书,便会把书当做是实实在在的。而法缘慈的人,便会了解书是一张张的白纸装订起来,然后在白纸之上写了黑字。同样是书本,它却可以是令人起恭敬心的经典,也可以是一本普通的小说,甚或是一本禁书等等。因此,知道书本不是实有的,但是他却执著于那一张张的纸与那些黑字,认为它们是实有的,所以小乘人,多数认为除了“法”之外,假我是不存在的。法缘慈就是这样,虽然知道众生无我,但却有众生的假相;否则,连众生相都没有了,怎么还会起慈悲心呢?法缘慈就是二乘圣者的慈心,依凡夫境界来说,已经是相当地高深而不能得了。
第三类是无缘慈。小乘人所执着的法,在大乘人看来,依然是属于因缘和合的。我们的身心活动,依然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变化;那么不但众生是由因缘假合,即使一切法也是由因缘假合,这样才能够了解到一切如幻如化,并没有真实的众生与法。在我法皆空,因缘和合,一切法如幻如化之中,众生还是要作善生天上,或是作恶堕到恶道,享乐的享乐,痛苦的痛苦,在生死轮回之中永远不得解脱。菩萨便是在这个境界上生起慈悲心。如有一个人很早便去就寝了,不久之后,大家听到他的惊惧喊叫声,跑去一看,知道他是做了恶梦,但是叫他却又不容易叫醒。这时,我们就很容易地想到,他梦中所见的,明明就是虚幻而非实有的东西,但是他的痛苦却又是如此真切,如此深刻。菩萨眼中所见到的众生,沉溺在苦海中便是如此的情况。
因此,菩萨并非见到了真实的众生,或真实的法而起慈悲心的。他是通达了一切法空之后而起慈悲心的,这便叫做“无缘慈”。在一切法空的深悟中,不碍缘有,还是见到众生的苦痛,只是不将它执以为实有罢了。到这时,般若与慈悲二者便可说是合而为一,这才是真正的大乘慈悲,所以又叫它为“同体大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而就在这平等中,没有了法与众生的自性,而法与众生宛然现前。即空而起慈,这便叫无缘慈。所以讲到佛菩萨的慈悲,这其中一定有般若,否则便不成其为真正的慈悲。讲到般若,也必须包含了慈悲,否则这种智慧也就不是佛菩萨的智慧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