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清明寺古地名考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曹社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清明寺古地名考

  曹社松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所)

  清明寺(又名双狮洞),位于龙门石窟西山中部万佛洞下,编号557。因窟门有“清明寺比丘尼八正敬造”而得名。整个窟分前后室,前室深2、宽3.20米,顶呈长方形,后深高2.45、宽2.30、深2.80米,平面呈方形。从造像铭记看,开凿于唐高宗时期。

  清明寺是龙门石窟唐代开凿的较有代表性的中型洞窟之一。该洞窟造像内容丰富,有造像题记达67块之多,涉及古代地名的题记有10块。涉及到的古地名有:雍州三原县、雍州泾阳县、雍州礼泉县、雍州万年县等。其中北壁有三块,它们分别是:

  “雍州三原县/古鼎乡高池里,/弟子戴婆、周/修福妻赵慈善/男周元静普为/法界众生,七世父/母见存父母合家/大小愿平安。/垂拱三年二月十/六日造一佛二菩萨”。

  “雍州三原县/古歇(鼎)乡高池/里,弟子薛/福妻□什柱、/男□、女□为/亡□父母□/□合家大□/愿平安,/造一佛二菩萨/。垂拱三年/二月十六日成”。

  “雍州泾阳县/□□乡,申思/思造三佛□/。垂拱三年三月。”

  西壁是:

  “雍州泾阳县众/善乡苏伏宾/为七世父见存父母/合家大小及一切众/生造一佛二菩萨花/生供养。垂拱三/年二月十/六日成。”

  南壁是:

  “雍州万年/县,张元福/为患得恙/敬造阿弥陀/像一,并二菩萨/。载初元年/五月二十成。”

  “三原县,/史毛等,/刘婆/等敬造。”

  上边所见古地名在龙门石窟其他洞窟中也曾发现,如,万佛洞外第555窟天授二年(691年)张元福造阿弥陀像,曾提到雍州万年县,老龙洞(669窟)王君意造像记,垂拱二年(686年)等,都涉及到雍州诸县。

  我们知道,龙门碑刻题记的造像原因,不外有几种:一为皇帝;二为祖宗和家族;三为平安;四为解除疾病;五为得恶梦或家内鬼神不安;六为升官发财;七为生日和忌日;八追求延年益寿;九为求托生西方来世成佛等[1]。总之造像原因形形色色,究其目的,主要是来世成佛,现世平安。佛教徒们在龙门石窟刻窟造像做功德,有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姓名、籍贯、职务等一一刻记出来,这些材料为我们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纠正史实,以及对供养者的家族情况,还有当时的宗教活动情况等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

  从龙门石窟唐代造像铭记看,涉及的古地名一般是以唐时东西两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其中提到雍州某某县的造像记达28处之多[2],特别是雍州的三原、泾阳、礼泉、万年等县的人多次来龙门刻窟造像,这些造像铭记大都集中在清明寺,时间集中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虽然雍州距当时洛阳谈不上远隔万水千山,但就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言,也不是十分容易。以前有些学者曾提出高宗时期关中大移民问题在龙门造像题记中能找出痕迹,今天我们就这一问题进一步进行考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清明寺中雍州几县在今天的位置。

  三原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嵯峨山之北。永安元年(528年)移治今陕西三原县北清水峪。唐武德四年(621年)移治清水峪南故任城,改名池阳县,另置三原县于今三原县东北三十里[3]。与今三原县的位置基本同。泾阳县,十六国前秦署,治所在今陕西省泾阳县东南。隋开皇三年(583年)移治今泾阳县。九年(589年)改名咸阳县,十一年(591年)移咸阳县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聂家沟,仍置泾阳县于今址[4]。

  万年县,西汉商帝分栎阳县署,与栎阳县同城而治,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武屯镇附近古城村南。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移治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隋开皇三年(583年)移治今西安市,改名大兴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万年县,天宝七年(748年)改名咸宁,乾元元年(758年)复名万年县[5]。

  综上所述我们列举了雍州三县在今天的位置基本相同,其余几县我们不再一一列举。现在再来看一下,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是不是有这种可能。

  唐高宗时期,佛教进入了极盛期。657年高宗李治首次来洛阳,十月,诏改“洛阳宫为东都,洛州官吏员品并如雍州”(《资治通鉴》卷二OO《唐记》十六),使洛阳的政治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自显庆以后的二十六年间,高宗曾几次来洛,寓居洛阳达十一年三个月,由于高宗李治对佛法的尊崇,洛阳也当然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685年,关中饥馑,高宗亲率百官尽迁洛阳,翌年病逝于贞观殿[6]。

  由于史书中确有这段记载,再加上高宗武则天时期刻窟的清明寺(557年)及周边唐窟有这么多雍州人造像,且时间正好是687年前后的几年时间,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由于“关中饥馑”向洛阳大移民已成为事实。

  注 释

  [1][2]刘景龙、李玉昆主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中国大百科全

  书出版社,1998年。

  [3][4][5]参见《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

  [6]刘景龙等:《龙门石窟雕刻萃编一佛》,文物出版社,1995年。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三过七塔寺
下一篇:浅谈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