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

  辽宁大学永惺佛学研究中心 李勇

  汉传佛教素有圆融的传统,这一传统同样也体现在辽代佛学上。有辽一代佛教各宗派都有所发展,并涌现出一批著述宏富的佛学家,这些佛门大师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不拘于某一宗派,而是广泛涉猎佛学各个领域。如:鲜演,虽以《华严》著名,撰《华严经谈玄决择》六卷以阐扬澄观之说,但也擅长唯识、戒律,著有《唯识论掇奇提异钞》、《菩萨戒纂要疏》、《菩提心戒》、《诸经戒本》等。诠明对法华、般若、净土、唯识都有研究,著有《法华经会古通今钞》十卷、《法华经科》四卷、《法华经大科》一卷;《金刚般若经宜演科》二卷、《金刚般若经宣演会古今通钞》六卷、《金刚般若经消经钞》二卷、《金刚般若经消经钞科》一卷;《弥勒上生经会古通今钞》四卷、《弥勒上生经科》一卷、《弥勒上生经大科》一卷;《成唯识论详镜幽微新钞》十七卷、《成唯识论应新钞科文》四卷、《成唯识论应新钞大科》一卷、《百法论金台义府》十五卷、《百法论科》二卷、《百法论大科》一卷。思孝精通华严、戒律、净土、般若等,著有《大华严经修慈分疏》二卷,《大华严经略钞》一卷、《大华严经略钞科》一卷、《华严经三玄圆赞》二卷,《华严经三玄圆赞科》一卷、《大华严经玄谈钞逐难科》一卷、《般若理趣分经科》一卷、《大宝积经妙会童女会疏》三卷、《大宝积经科》一卷、《观无量寿经直释》一卷、《报恩奉盆经直释》一卷、《八大菩萨曼陀罗经疏》二卷、《八大菩萨曼陀罗经科》一卷、《发菩提心戒本》三卷、《大乘忏悔仪》四卷、《近住五戒仪》一卷、《近住八戒仪》一卷、《自恣缘》一卷、《自誓受戒仪》一卷、《诸杂礼佛文》三卷、《释门应用》三卷、《持课仪》一卷、《毗奈耶藏近事优婆塞五戒本》等。遗憾的是辽代佛学著述传世很少,但通过现存的文献仍能大体展现辽代佛学的圆融精神。

  一

  显密圆融是辽代佛学的重要特点,其中以觉苑、道殿为代表。

  觉苑为辽代密教宗师,在《大日经义释演密钞》极力会通显密佛法。觉苑首先判佛法为“三藏八教”。所谓三藏,即经、论、律:“如来所说一大时教,分成三藏:一修多罗藏,即是契经,二毗奈耶藏,即是调伏,三阿毗达磨藏,即是对法。”又认为佛于修多罗中分出陀罗尼门,别为一藏,通大小乘。大小乘分别有经、律、论、陀罗尼四门功为八藏。又根据澄观的华严教义,判佛法为五教不同:一小乘教,但说我空,少说法空,未尽法源,多有诤论。二始教,也称分教,未尽大乘法理,有不成佛义。三终教,也称宝教,认为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始教、终教皆依地位渐次修成总名渐教。四顿教,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五圆教,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圆融具德。又通过成佛说进一步分判五教的不同:一藏教说,一生成佛,“谓小乘说菩萨三劫练修,仍是凡夫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方成正觉”。二三只成佛,“《唯识论》云:谓具大乘二种性者,备历三只具经五位方始成佛。”三相尽成佛,“终教义也,但以染相尽时即说成佛”。四初住成佛,“亦终教义,即《起信论》说初发心位则得少分见于法身,随其愿力,能现八相广利众生,此约悲智无二事理双修观行成佛”。又如《华严》云: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五一念成佛顿教义,“谓无始妄认众生一念悟时,全体是佛,此门大意无佛可成,无妄可遣,人其门者,岂不佛乎?”六本来成佛圆教义。《华严》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尔,又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人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等。

  觉苑判《大日经》在三藏八教中属第八总持藏摄,在五教中属圆教。可见觉苑对《大日经》的推崇。当时辽代华严宗盛行,所以他重点论述《大日经》与《华严经》同为圆教,只是显密不同,认为《大日经》阐发的思想与《华严经》的思想基本相同:“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圆教,广如彼疏。今神变经典与此大同,但显密为异耳。是故此经五教之中圆教所摄。”

  《大日经》为圆教,也称“圆宗”,“圆谓圆满,由含总故。宗谓宗主,由尊尚故”。《大日经》能涵摄一切大小性相、诸法,所以称为圆宗。温古的《义释序》认为:“此经乃密藏圆宗,深人实相,为众教之源尔。”所谓“众教之源尔”是指此《神变经》“与一切教而为根源,十二分经出乎总持秘密之藏”。一行的《义释》则说:“此经横统一切佛教,如说唯蕴无我,出世间心,住蕴中即摄诸部小乘三藏,如说蕴阿赖耶觉自心本不生即摄诸经八识三无性义,即胜鬘、法华等经,瑜伽、唯识等论,如说极无自性心,十缘生句,即摄华严、般若种种不思议境界,皆人其中。如是于种种圣言无不统其精要,故曰圆宗。”

  觉苑在一行、温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认为此经为“不思议神通之乘”的“秘藏圆宗”。所谓“秘藏圆宗”,是说此经是毗卢遮那如来亲演,执金刚莲花手同禀,非普为一切,故称秘藏。所以疏云:“秘密者,即是如来秘奥之藏,久默斯要,如优昙华时乃说之,苟非其人则不虚授,不同显露常教故曰秘藏。”

  《大日经》的密圆与华严的显圆不同,特别注重陀罗尼的总摄作用。“此宗正显密义,旋陀罗尼一字即摄一切字,一切字全是一字,初后相摄,举一全收,横竖该罗一切法门,不离一字,全同华严四十二字。初阿具后荼等亦是四十二位举一全收正当此经所尚之理,故疏上下判为秘密圆顿不思议成佛神通乘。”

  觉苑认为密教的真言能总持一切佛法,因为佛法共有四种总持:一法总持,持能诠教;二义总持,持所诠义;三咒总持,是真言;四忍总持,能于前三决定忍可。其中真言总持者,能摄其他三种总持,而其他三种不能摄于此:“此真言,唯目能诠,具教理行果四法而为体,由具教故能摄法总持,具理故能摄义总持,具行故能摄忍总持。”

  《华严》、《法华》、《涅槃》经等,佛也亲宣为秘藏,但此经虽彰秘密教,仍属显,在大乘四藏之中,属第一修多罗。而此经称秘藏者,不属显,为八藏之中第八陀罗尼藏。但并非经中的陀罗尼都是密宗,是显是密要从具体情况来看,就显教中的秘密而言,密教是密中之密:“梵文是同,而显密有异,若作真言说处则为密教。若作显言说处则是显教。”

  《大日经》与显教经典不同,以三密为宗,即身密、语密、意密。“身密”,即是诸印,如四重曼荼罗一一本尊各有身印。若观此者,即知此尊所表秘密之德。“语密”,即是诸尊所有真言,若闻此者即知此尊内证之德。“意密”,即是本尊瑜伽之观,乃至与此相应即人如来意密之藏。觉苑认为以三密为宗的密教经典很多,其中《大日经》为秘密中之秘密:“然前所说虽为秘密,更有秘中之秘密中之密,若不得此法者,设通达前法亦不成故。是以最为秘要。若解此者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曼茶罗皆同用之,无所不入,所以此经独称秘藏盖由此也秘中秘义至文当悉。”

  具体而言,四字真言包含一切佛法,从佛法不生之“理行果”等方面来看,都为四字真言所摄:“如佛心是一,约本不生理,名阿(上),约本不生行名阿(长),约本不生菩提名暗,约本不生涅槃名恶,则成四义四相。”四字之外还有长恶字,“又约字轮对如来方便智,更有第五长恶字门。”此五字即是真言,“为一切如来正等觉心,能统收一切佛法,约一途修行次第,作浅深差别说之,而实五字各是一如来智,各各统收一切佛法及无量言教”。其中,阿字更为重要,“虽复不同而体未曾有异,一切言教皆出于阿字。”有若众流人海,同归一味。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又认为此四字涵摄《法华经》“开示悟人佛之知见”的思想,阿字门,显一切众生本有佛知见性;长阿字门示佛知见;暗字门即悟佛知见。恶字门即人佛知见;长声恶字门即如来方便智。“此五字统收一切佛法无有遗余故名为正等觉心,又今且约一途修行次第作浅深差别说,其实此五字各成一切如来智(即五方佛)各各统收一切佛法是”,密教的真言可以涵盖一切佛法。

  觉苑还认为《大日经》的密教是无上乘:“不但具明三乘修学之处,兼亦明说无上一乘正所宗。故又及者拣别,拣别三乘外,有最上持明法故。故古人云:三乘之外别有持明最上乘者,谓于诸乘最为上故。又或云金刚乘,无上乘,一乘故。《陀罗尼序》云:金刚一乘,甚深微细,持明等如上,故云及最上等。”

  道宗时代的道殿著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被称为“显密圆通法师”的他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开篇便指出佛法有显与密不同,本五分歧,但在中土流布中却彼此攻击,他作此文的目的就是要圆通显密:

  原夫如来一代教海,虽文言浩瀚,理趣渊冲,而显之与密统尽无遗。显谓诸乘经律论是也,密谓诸部陀罗尼是也。爰自摩腾入汉,三藏渐布于支那。无畏来唐,五密盛兴于华夏。九流共仰七众同遵,法无是非之言,人析修证之路。暨经年远误见弥多,或习显教,轻诬密部之宗。或专密言,昧黩显教之趣。或攻名相,鲜知入道之门。或学字声,罕识持明之轨。遂使甚深现行,变作名言。秘密神宗,翻成音韵。今乃不揆琐才,双依显密二宗,略宗成佛心要,庶望将来悉得圃通。

  显密圆通可以说是道殿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他曾作《显密二教颂》,表达这种态度:“数年何幸顿忘愁,显密比逢称所求。五部神功功可赖,十玄妙观观无休。音高音下真言转,身去身来华藏游。法界众生欢喜事,只疑都在我心头。”

  认为如来一代圣教,不出显密两门(《仁王经钞》云:如来一切教,不越显密两宗)。而以《普贤行愿品》、准提法门为显密二教的代表:“于显教中虽五教不同,而《华严》一经最尊最妙,是诸佛之髓菩萨之心,具包三藏总含五教。而《普贤行愿晶》为《华严》最津要者,也为华严之关键修行之枢机。于密部中虽五部有异,而准提一咒最灵最胜,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命。”所以道吸在显教心要中集中发挥《普贤行愿品》的精神,密教心要中详细阐述准提法门的具体修法。

  认为显与密之间不可互相攻击,显密双明方是通人。认为密教是三根普被的,驳斥了密教只被下根的说法,“佛经中说陀罗尼为最上乘、无上乘、金刚乘、不思议乘,岂可唯被下根?”如《佛顶颂》云:“神通胜化不思议,陀罗尼门最第一。”并引清凉澄观的思想,认为:“以浅为深有符理之得,以深为浅有谤法之愆。”

  舍显赞密与舍密赞显,皆非通人。因为《华严经》云:“受一非余魔所摄持。”进而认为若禅宗或其他显教宗派,恐失己利与密教心生嫉妒,易招果报,因为密咒为诸佛心印,有无量明王诸天龙神等护持,致使谤之者,现世多得癞病,来世堕无间地狱。

  道殿以偈颂表达这种圆通无碍的思想:“大圣亲宣五教文,千门万户人天真,遍观受一非余者,尽是佛家不了人。”根据《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仁王仪轨》,必须显密双修方能成佛:“若不修三密门,不依普贤行愿,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显密双修只有上上根人方能做到。具体而言,以普贤行愿与准提咒为显密的修法核心:“心造法界帝网等观,口诵准提六字等咒。”他认为实践显密双修原则的行者有二类:一类是“久修者显密齐运”,也就是显密齐修。另一类是“初习者先作显教普贤观已,方乃三密加持”,亦即先修华严普贤观法,然后才修密法。根据《准神变疏》,道殿对密教的判教分“随他意门”与“随自意门”两种。按“随他意门”,有五教不同:如诸《阿含经》中咒,即是小教。诸《般若经》中咒,即是始教。《金光明经》中咒,即是终教。《楞伽经》中咒,即是顿教。《大乘庄严宝王经》中,六字大明准提神咒,即是圆教。又根据“随自意门”,则一切真言更无胜劣,皆是毗卢遮那大不思议秘密心印。又根据贤首清凉以义判教,认为“一经之中容有多教,即知一切经中真言,皆是圆教。一切真言名总持者,能总涵摄无尽教理行果也。”道殿判密教与华严同为圆教,认为圆教有显圆与密圆两种:“圆宗有二:一显圆,二密圆。贤首但据显教,正判《华严》为圆。今《神变疏钞》《曼荼罗疏钞》,类彼显圆判斯密教亦是圆宗,显密既异。”

  道殿极力证明密教在佛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首先,依《理趣经》判佛法为五藏:“理趣经中如来说有五藏:一经藏如牛乳,二律藏如酪,三论藏如生酥,四般若藏如熟酥,五陀罗尼藏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等中最为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西天多用醍醐疗病)。陀罗尼者,经律等中最为第一,能除诸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彼《理趣疏》云:性德力大密咒功强,解行虽劣解脱则疾。”陀罗尼藏在佛法中处于最高的地位,超出其他法门。又认为佛法分四藏,陀罗尼藏为最上乘:“《最上大乘宝王经》中说有四乘:一声闻乘,二缘觉乘,三方广大乘,四最上金刚乘,谓陀罗尼藏是也。”

  密教(陀罗尼藏)之所以为圆教,不仅因为高出其他法门,而且能包含一切佛法。第一,“一切诸佛皆从陀罗尼所生”:“《楼阁经》云:真言是诸佛之母,成佛种子。若无真言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第二,一切佛法都由陀罗尼所出:“又三藏教尽从陀罗尼所出,”“一切法皆从金刚乘陀罗尼中流出。《神变钞》云:千流万派起自昆仑积石之山,十二分经出乎总持秘密之藏。”第三,一切行门都从陀罗尼出,真言包含万行:“又万行总从陀罗尼所流,谓真言中每一一字全是无相法界,万行无不从法界所流。故《持明藏仪轨经》云:崦字即是无相法界。《神变疏》云:无相法界全是真言,真言全是无相法界。又真言亦名三藏,有持咒者皆号三藏。谓真言中每一一字,皆含戒定慧三。且万行不出六度,六度不离三学。既真言名三藏,即知真言总含万行。真言是总行,其余法门是支流行门也。”

  当时显密二教存在争执,所以道殿特别注意辨析显密二教优劣,认为密教与显教相比,具有十种殊胜之处:“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三除身心病增长福慧门,四凡所求事皆不思议门,五利乐有情救脱幽灵门,六是诸佛母教行本源门,七四众易修金刚守护门,八令凡同佛如来归命门,九具自他力现成菩提门,十诸佛如来尚乃求学门。”特别是显教修行需要明教理悟真心,“若依余宗修行,须要广知圣教明悟真心,然后修行方是正行,若未悟而修皆非正行”。而密教“神咒不令生解,但诵持之便得道果”。如病人不解医方,服药而能除病。显圆需要先悟毗卢法界,后修满普贤行海。密圆则不须悟解,只但持诵之,便具毗卢法界普贤行海,自然得离生死成就十身无碍佛果。密咒为诸佛密印,唯佛才能了知,只当诵持不须强解。所以密教只有上根之人才能修行:“上圣方能显密两说,凡人但能宣传显教,不能宣传密教也。”

  他还对当时习禅者不许持咒做了回应。认为天竺华夏,古来禅德众善奉行,何况神咒是无相定门,诸佛心印?而且禅宗既说一切诸法皆是真如,持诵真言岂非是真如?“《白伞盖陀罗尼颂》云:开无相门圆寂宗,字字观照金刚定。又云瑜伽妙旨传心印。”可见密教与禅宗的明心见性并无二致。龙树菩萨为西天禅宗第十四祖,节略《持明藏经》,弘扬准提神咒。一行禅师是中夏圣人,赞述神变真言。智者禅师得宿命通,广示持咒轨仪。契符禅师,人间最上乘法,直教持诵密言。若禅宗或其他显教宗派,恐失已利于密教心生嫉妒,易招果报,因为密咒为诸佛心印,有无量明王诸天龙神等护持,致使谤之者,现世多得癞病,来世堕无间地狱。

  三

  辽代佛学在显密圆融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显教内部的圆融,特别强调禅教、台贤、性相的一致。

  (一)禅教一致

  在现存的辽代著述中,鲜演、志福都强调禅教的一致。

  鲜演继承宗密的禅教一致思想,认为禅宗传心之旨,即华严佛证之门:“言用以心传心之旨者,即达磨之旨。此心即是一切众生本觉心也。师资相望,立以传名,此意用禅门传心之旨,开华严佛证之门。”在诠释澄观《华严经疏》“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时,引用宗密的《禅门师资承袭图》的一节长文。认为宗密约禅门,澄观约圆宗,顿圆虽殊,而法喻相同:“彼约禅门,随见解而浅深泛异,据法理而南北源同。此约圆宗,随事相而终行布,据心性而本末圆融。顿圆之义旨虽殊,法喻之意趣罔别,以顿成圆妙之至矣。学者存心,非不晓乎。”说明荷泽禅与华严宗的根本一致。

  鲜演会通禅教的立足点为心性论。心为佛法的根本,但有净秽之别,离垢得净为修行要务,但离垢得净的方法却有宗门与教下的不同,禅宗重视心的自性清净,“既云本净不待断障,即知群生本来皆有”。但若只知自性清净解脱,便轻视教相。其实,众生心性虽本清净,但以惑翳而不待悟,所以佛开示皆令悟人,即《法华经》“开示悟人佛之知见”,使众生得清净,与自性清净相对,此为离垢清净,因为“此心虽自性清净,终须悟修方得性相元净”。但若只知离垢清净,不知自性清净,便会毁于禅门即心即佛。因为“持律坐禅调伏等行,不知必须顿悟自性清净、自性解脱。渐修令得离垢清净、离障解脱,成圆满清净、究竟解脱”。所以数十本经论皆说二种清净、二种解说。因此禅与教本无二致,不可相互攻击。

  志福认为《释摩诃衍论》中所说的“人真如”与禅宗所谈的“以心传心”是完全一致的:“论与曰真如得人者,则自所依及与本等故,全符达磨以心(用也)传(契也)心(体也)。故裴相传心偈曰:心不可传,以契为传。”并在注释《释摩诃衍论》时,引用了《坛经》中智常禅师参见六祖的公案,六祖批评智常禅师所学的断见,“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见”。

  (二)台贤一致

  辽代佛学首重华严,对天台教义也很重视,并力图在华严立场上会通天台教学。现存鲜演的《华严经谈玄决择》和志福的《释摩诃衍论通玄钞》都有台贤一致的努力。

  鲜演继承澄观调和台贤的思想,把天台的三止、三观、三谛等思想,融人华严体系中。在解释《华严经》的经名时,在澄观解释的基础上又新增十义,其中第六为“三谛止观释”:

  三谛止观释者,大方广者,无碍之三谛也。大者,真谛也,唯理法界;方者,中道谛也,具四法界;广者,俗谛也,多事法界。三谛互收,忘言绝虑,即所现行,证真俗无碍之境也。

  佛华严者,无碍之止观也。佛者,中观离边止也,妙觉之心离边邪故。花者,假观随缘止也。涉有化生,如花开敷故。严者,空观体真止也,离妄饰真,以智庄严故。

  止观相融,难思难议,即能观能证止观无碍之心也。欲令众生,依兹圆教,遍修止观相融之心,顿契真俗无碍之境,故立斯题。

  以为华严圆教,遍修止观(三止、三观)相融之心,顿契真俗无碍之境(三谛),天台的三止、三观、三谛都离不开华严的法界真心:“如依一镜鉴现好丑中三影,影喻三谛,其理昭然。现好影之明,如空观。现好影之净,如体真止。现丑影之明,如假观。现丑影之净,如随缘止。现中影之明,如中道观。现中影之净,如离边止。三影三明三净。约义条别,究体唯是一镜。”并以《起信论》的“三大”与华严的“四法界”来会通天台的教义:“能观之心,分成三观。所观之境,开为三谛。对空观,开真谛,属体大。对假观,开俗谛,属用大。对中观,开义谛,属相大。”“但体大唯理法界,作真谛,生空观。用大多事法界,作俗谛,生假观。相大通四法界,作中道谛,生中道观。三大通所依,方是第一义谛,一心本法也。”

  另,鲜演直接继承澄观《演义钞》中的“如来亦不断性恶”的思想,进一步将天台的性恶学说纳入华严教理中,对证观此句做了新的发挥:

  言如来不断性恶者,小教有二义:一佛前十五界,是有漏起他恶法故。生无比之贪,引央掘之瞠。二云示现,爱语罗喉,叱呵调达故。始教示二义:一云真如,昔日与恶而为实性,今至果位,恶法虽断,恶性常存故。二云示现同前小教。终教亦有二义:一云昔日真如随缘以作说法,今至果位,无明既断,恶相虽无,随缘真性仍存故。如依静水,随风咸波,风停波息,成波三性恒存故。如龙树论独力随相非所断故。二云恶具二义,一不坏相异真义(当缘生相有也)。二称性即真义(当无性体空义)。今据后义,故云不断。顿教云:恶相本尽,更不待断。恶性本现,非所断故。圆教云:称性之恶,如镜中火,现而常虚,非所断故。虽通五教,正取能同终教事理无碍。

  从华严判教出发,将性恶分五教不同,可谓鲜演的独创。鲜演仍然从心性论出发说明性恶思想,认为善恶都是心性,若断性恶,心性便无:“故下钞云:如来不恶性者,善恶同以心性为性。若断性恶,则断心性。性不可断,亦犹阐提不断性善。又龙树云:如斩眠士夫岂悟士夫不伤等。”当然心性有理有事,以理从事(事),现已成佛,不可说有恶,如《涅槃经》说如来无不善佛性,若摄事从理(理),尚未成佛,则有恶不断,二者并不违背。他将澄观的性恶思想判为终教,并阐发了圆教的性恶思想:

  清净法界,如净明镜。法界染用,镜现秽影。非直不污法界,亦表法界清净故。非直不污明镜,亦表明镜清净故。不以称性妄染不断,便难法界,不清净耶。不以明镜秽影仍存,便难镜不清净耶。勿谓称性之染不断,便令佛起烦恼耶。勿见镜影之秽常现,便谓镜有昏尘耶。以法对喻,昭然可见。

  良以妄染,乃具二义:(一)者可断,(二)者不可断。初义同常,后义当悉。故我世尊演教,随宜应权小根,说染妄之过患,则一向断。顺圆顿根,示染妄之功德,亦通不断。

  在圆教中,法界清净,能现秽影,能起染用,但并不熏染法界,所以不可认为“不断性恶”就质疑法界清净。对圆顿根基的人来说,本无妄染可断。

  医巫闾山的志福在《释摩诃衍论通玄钞》中也认为天台宗的圆顿止观就是华严之行相:“天台智者云: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故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而不中,空假亦尔,即圆教之行相。”天台的三止、三观、三谛体现了华严的圆融无碍精神。如就境论,法法三谛,融即无拘。就心说,念念三观,亦无障碍。若渐熟习,更带三止,空观即带体真止,假观即带方便随缘止,中观即带离二边分别止,此三止观一心顿具,法性尔故。

  (三)性相圆融

  南北朝以来性相二宗在佛学上曾长期争论,自《大乘起信论》以来汉传佛教便努力调和二宗,辽代非常重视《起信论》的注疏《释摩诃衍论》,可见辽代佛学性相圆融的基本立场。现存著述中,鲜演的《华严经谈玄决择》对此有比较充分的论述。

  鲜演自述“首习唯识三能变,叵究其源”。认为“法相要义,不可不知,愿诸后学,勿倦繁文”。在解释澄观《演义钞》提到的“习气”时,援用了法相宗的教义,将习气分为两种,举出“粗重”和“种子”详加论述。并对唯识百法作了细致的阐述。可以说,鲜演的佛教学基础,是由法相教学之学习而得以稳固的。他看出华严与唯识的区别,但力图在心性论的基础上进行会通。

  他立足于《起信论》,并继承法藏《华严五教章》的思想,将唯识学“三性”改造为一元论缘起世界的无碍理论。对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思想做了会通:“相宗但说阿赖耶为趣生报体,殊不知阿赖耶以如来藏为体。”认为清净如来藏与染和合便是阿赖耶识,“真如随缘,与染和合,成本识时”。所以《密藏经》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只是相宗约相唯谈先后因缘,性宗约性强调顿具,但并非本具就可不依赖招感等因缘。

  就唯识三性而言,鲜演认为圆成实性大致相当于华严宗的真心,并通过华严宗的不变随缘来会通真心与妄心:“良以此宗本真唯一圆成实性,但随缘故,成余二性。何者?由诸识熏习故,举体成依他。因妄心分别故,举体作遍计。类麻体由细合等缘全成其绳,因迷倒情,全作其蛇。”由随缘而成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虽随缘成于染净,但恒不失自性清净(不变)。由不失自性清净,能随缘成染净也。“犹如明镜现于染净,虽现染净,而恒不失镜之明净。只由不失镜明净故,方能现染净之相。以现染净,知镜明净。以镜明净,知现染净。是故二义,唯是一性。虽现净法,不增镜明。虽现染法,不污镜净。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现镜之明净。”真如不动性净,成于染净;由成染净,方显性净。由此,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恰如华严真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不一不异的关系。

  又通过对三性中的具体分析,来一一体现性相圆融精神:

  三性各有二义,真中二义者:一不变义,二随缘义。依他二义者:一似有义,二无性义。所执二义者:一情有义,二理无义。由真不变依他无性所执理无。由此三义故,三性一际同无异也,此即不坏末而常本也。经云众生即涅槃更不灭也。又曰真如随缘依他似有所执情有,由此三义,亦无异也,此即不动本而常末也,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众生故也,则由此三义,与前三义,是不一门也,是故真该妄微,妄彻真源,性相融通,无障无碍。

  四

  辽代虽为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但积极融人中原文化,在佛学上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圆融精神可以说是整个辽代佛学最突出的特点,辽代佛学对整个佛法的会通是以心性论为基础的。当时辽代最流行的宗派是华严,主要是澄观、宗密的华严学说,唯心论的倾向明显。华严宗在判教上主张圆教,以华严教义会通整个佛法。辽代佛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释摩诃衍论》的研究。该书相传为印度龙树菩萨造,姚秦筏提摩多译,为《大乘起信论》的注释书。论中集中阐发一心二门思想,并积极会通性相二宗,也重视密教,强调陀罗尼的重要性。辽帝道宗非常重视此论,亲自倡导对此论的研究,辽代精通此论的学者甚多,如华严大家鲜演著有《摩诃衍论显正疏》,志福著《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四卷、《释摩诃衍论通玄科》三卷、《释摩诃衍论大科》一卷。以心性论为基础会通整个佛法可以说是唐以后整个汉传佛教的基本趋势,辽代佛学会通显密、禅教、性相、台贤,顺应中国佛教的基本精神,并影响金元两代佛学,在汉传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