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证菩提
净心证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平时常吟诵这样一首偈来鼓励自己少去世间烦恼,多些修行之心,可这首偈的后面还有些典故来历。先来看这样一首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有尘埃
这首偈的作者叫神秀,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唐高祖武德年间在洛阳受戒。五十岁时嗣禅宗五祖弘忍,历六年,升为上座僧。弘忍卒后,移住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开禅宗北宗一派。卒谥大通禅师。
神秀在弘忍门下,颇受器重,也受到其他和尚的崇敬。所以,弘忍为挑选接班人,要求门人作偈时,众僧都希望他能呈偈承传衣钵。但此偈却被弘忍认为未能见性,只到门外。因为,神秀在偈中说,身是觉悟的根本(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以前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后世便将此树称为菩提树),心像明镜一样,能照万物。物象来时,镜不增加,物象去时,镜不减少。这里的“身”和“心”,实是互文,意思相同,只是为了符合诗歌的句法而作的安排。后二句讲怎样修行见性。“尘埃”比喻妄念,只有时时息灭妄念,才能保持自性的清静,就像拂去镜子上的尘埃,使其保持明亮一样。从禅宗的根本精神来看,神秀的偈语句句有相。“时时勤拂拭”是一种看心的方法,看心便意味着心有所执;“莫使有尘埃”是一种看净的方法,看净便意味着执着于净相。其实,自性在佛不多,在众生不少,本来平等具足,不因为修行而得,也不因为不修而失。自性本来清净,不因为修行而有所增加,正如镜之性本明,不因为有了尘埃就失了明性,也不因为没有尘埃而增了明性。只不过有了尘埃就看不见明性,有了妄念就看不见自性而已。倘若起心去息灭妄念,这本身就是一种妄念。所以学佛的人不要起学佛之心,只要不追求、不执着就行。不追求,心就不生;不执着,心就不灭。不生不灭就是真心,就是见性。
虽然弘忍认为神秀此偈未能见性,但推重渐修的功夫,认为通过循序渐进的努力,提倡由勤息烦恼而达到妄尽入觉,也能成佛作祖,却仍有一定的意义。神秀的修持方法也得到弘忍的推重,并为许多习禅者所信奉,因而开北宗一派,并不是偶然。
而就在同一个朝代的弘忍门中,却出现了听到这阙省人深思苦修行的偈后的不同声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吟出这首偈的和尚法号慧能,一作惠能。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兴)人。唐高宗咸亨年间入黄梅东禅寺,参禅宗五祖弘忍。因所作偈受到弘忍赏识,得其法衣。十年后,在广州法性寺剃发受戒,为众说法,历三十余年,影响甚大,创建了南宗禅。后人尊之为禅宗六祖。今存诗偈二十余首。
这首偈是慧能针对神秀那首偈而写的。当时,慧能才入寺八个多月,整天在后院干着劈柴舂米的杂活。他偶然听到一个小和尚唱诵神秀此偈,认为尚未见性,但他本人又一字不识,于是口诵一偈,请人写在墙上,得到弘忍的赏识,传得法衣。这首偈的本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菩提树和明镜台都具有空间形象,凡有空间形象者,则必然是相对的,所以不可用以比喻自性。自性无所谓修,无所谓得,它本身就是一个绝对的境界。光明自性人人都有,只要不污染,就能自然显露,所以明心见性不可由修持入,自性本就是“无修无证,无得无失”的。这一境界,要求一悟到底,单刀直入,见性成佛,这就是“顿悟”。弘忍的本意是要考察门人对自性的理解,但神秀似乎更偏重于谈悟道的过程,而不像慧能那样,希望传达(尽管语言总是有局限的)出悟道的境界。在这个意义上,二人就分出了高下。
后世还有与二者都不同的声音,陈寅恪在《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一文中曾说神秀、慧能二偈譬喻不当。因为印度禅学的观身之法,往往把人身比作易于解剥的植物,以说明阴蕴俱空,肉体可厌之意,如“行如芭蕉叶,除去不得坚实”,“如实知如芭蕉树,叶叶析除,实不可得”之类。而据《西域记》:“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因此,菩提树为永久坚牢之宝树,决不能取以比喻变灭无常之肉身。
不管怎么说,神秀的领悟见于其偈,而慧能又能闻声顿悟引申辩证,各种的声音都是自身对佛法的参悟和修行,现在世人在烦恼无中有生时,常以慧能的偈自勉自慰,可见只要深入人心,就是好教化。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