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宫与王母宫石窟
王母宫与王母宫石窟
泾川县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甘肃省境内第一大站。从咸阳沿西兰公路西行220公里即可到达,交通方便。县城以西约一华里处,紧*公路有一形似金字塔拔地突起,苍翠郁葱的山,叫“回山”。泾(河)、内(河)二水在山脚相汇,河床宽阔,阡陌交错,绿树掩映,村舍相连,一派富庶景象。
相传回山是西王母降生下凡之处。回山南麓有瑶池,泉水翻涌,古木参天,传说是西王母夜宴周穆王和汉武帝的地方。从西汉元封年间起(公元前107年左右),就有人在回山修建宫殿庙宇,以祭把西王母之灵。据《太平环宇记》记载:“王母乘五色云降干汉武,后武帝巡郡国,望彩云而祠之。而云浮五色屡见于此,因立祠焉。”可见,回山建王母官,与汉武帝六次亲临泾川是分不开的。宋代“回山王母官颂”碑文,也记载了西王母在回山会见周穆王和汉武帝的故事。两千多年来,回山王母官屡建屡毁,屡毁屡建,香火从未间断,规模也日渐宏大。从清光绪七年《共成善果》册中的宫殿绘图看,当时已有西王母大殿(正殿)、三清楼、玉皇大帝殿、文昌殿、三皇殿、五帝殿、五阎君殿、子孙宫、望河楼、周穆王庙、汉武帝庙,以及众多的道房、留客处等数十处建筑。有一副对联说出了当时王母官的宏大规模:“赤松翠柏月明琼岛三千界,琳宫贝阙花海玉楼十二重。”可惜这些建筑到清代同治二年毁于战火,被焚烧殆尽。1992年农历7月12日西王母诞辰纪念日,泾川县在海内外各方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重修回山王母官开工庆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重修的回山王母官定会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西王母”在道教文化中有相当高的地位和十分广泛的影响。相传她与“东王公”分别是管理西半天和东半天的神灵。有典籍记载,西王母姓杨名回。还有的典籍称西王母居于“回屋”。由此理解,西王母之邦也叫回之邦。回即是西王母古国的别名。泾川处于古西王母国的中部,亦称回中。
在早期的传说中,西王母身形似人,但长着豹尾、虎齿,常常引颈长啸,身边有三青乌专门侍奉。这从回山脚下崖壁上一幅大型浮雕中可以得到证实。这幅浮雕高约5米,长约10米,顶部有“回中降西王母处”七个大字。整个图案是一个蹲坐、双手着地、披发虎齿、裂嘴嗔目的凶怪人像。这就是最早传说的西王母形象。王母两旁各有一个半裸的女性和旌旗拥戴的王公形象,这便是西王母会见周穆王、汉武帝的传奇故事。空间部分刻有三青乌等纹图。整幅浮雕的刻绘艺术高超,显得古朴典雅,艺术价值很高。浮雕前方有一幅西王母大型雕塑,柬发披肩,长衣博带,雍容华贵。像高3.5米,座高2米,座上塑有一只长约3米的卧虎,王母安详地端坐在虎背,显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唐宋以后,西王母逐渐被俗称为“王母娘娘”,东王公也被演变成“玉皇大帝”。他们成了共同掌握天庭大事的一对夫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继续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在回山,每年3月20日是古回山王母宫奠基动工纪念日,7月12日是西王母诞辰纪念日。
王母官石窟位于回山脚下,是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开凿的佛教遗存,与西王母的圣迹没有任何联系。只是腹地石窟位于回山王母宫脚下,后人便称其为“王母官石窟”。
王母官石窟是中心塔柱结构的大型石窟。窟表为四层凌云飞阁,依山傍壁,悬空兀起,宏伟壮观,使人一见就不由联想到佛祖的至高无上。窟洞深10米,宽12米,高11米,中间有一个6米见方、直连窟顶的塔柱。塔柱四周和窟壁三侧,分三层共雕有大小各种造像二百余尊,大的一丈有余,小的不足一尺,造型精美,形象逼真。既有神情肃穆的佛祖,也有端庄俊秀的菩萨;既有生动的“飞天”,也有勇猛的“力士”;既有敦厚的“大象”,也有神秘的“长龙”,真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犹如进了一个无价的宝库。
王母官石窟现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王母官相联系,回山上还有两件重要文物:一件是“重修王母宫颂”碑,另一件是“金大安铁钟”。
“王母宫颂”碑,又称陶谷碑、天圣碑。它是宋朝开宝元年(公元968年),三次镇守泾州的张锋在重修王母官时,请宋开国元勋、四朝元老、刑部尚书知制诰陶谷撰文而刻制的,故又称“陶谷碑”。碑额“重修回山王母官颂”为篆书,是陶谷亲手所书。陶碑立就27年之后,柴禹锡至径州,认为陶碑书法粗俗,便令削去旧字,请书法名家僧梦英书字重刻。不料26年后的天圣初年(公元1022年),大书法家上官宓到泾州,又嫌僧梦英书法伪俗,遂磨去僧书,用籀状斯冰玉署之体重写,命工刊刻,于次年成碑。故又称“天圣碑”。此碑一直保留至今。这样一来,“重修王母宫颂碑”自宋开宝元年初立,到天圣二年最后定型,先后经历了共54年时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同一座碑刻制时间最长的纪录。再加上陶谷的碑文和亲书的碑额、上官宓的书法,使得王母官颂碑的身价倍增。该碑现收藏在位于回山脚下的泾川县博物馆“三碑亭”内。与该碑一起收藏的还有“南石窟寺之碑”、“镇海寺蒙文碑”,均为甘肃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金大安铁钟”,铸于金代完颜永济大安三年(公元 1211年),高1.9米,重万余斤,为佛教遗存。钟身铸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常转”楷书大字。字下分两层铸有所供奉的八大菩萨和供养人名。供养人中有汉族、少数民族和僧人,还有地方村社的记载,对研究金代地方村社沿革、官吏设置、僧侣职衔、民族关系等,提供了难得的资料。“金大安铁钟”现为甘肃省重点保护文物,悬挂于回山顶上王母宫旧址的钟亭内,为径川八景之一,名“官山晓钟”。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歌颂这一景色的诗文。
说到西王母官又不能不说到瑶池。回山南麓有一源头环抱、绿树掩映、山泉流淌、宛若仙境的去处。相传这就是当年西王母夜宴周穆王和汉武帝的瑶池。这里沟崖相通,泉井相连,浓荫蔽日,清水满盈,树林中耸立一座双顶亭,四面畅轩,中有泉井,水从井壁石雕的龙口流出,叮咚作响,沁人肺腑。若当月映中湖,金耀神泉,倚亭而坐,啜酒听琴,口品蟠桃,定会有飘然若仙之感。多年来,凡是上回山晋谒西王母的海内外信徒和游客,大都要翻山顺便到瑶池游览一番。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