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维贤克念作圣——由弘一大师修行实践得到的启示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由弘一大师修行实践得到的启示
天津 王维义
享誉海内外的一代艺术家、一代高僧——弘一大师,以其毕于一生的修行实践,无论在家还是出家,无不践履先圣先贤的足迹,坚定地以励志修身、含养性灵、探求心源为人生之大目标、大方向,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于达到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崇高修行境界,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楷模。
笔者甚感荣幸参与“李叔同——弘一大师研究会”的工作,从而有机会藉文字般若之缘走近弘一大师,遵循大师的指点,由浅人深地学习与实践佛学、佛法的宗旨大意,逐步领略到人生一世,就要修行一世的这个人生之根本目标与根本准则。
弘一大师终其一生的修行生活,不外乎“平实”、“认真”、“深信”、“切愿”几个字。这也是笔者从大师修行实践中得到的最重要启迪。如果稍加展开地讲,则是“重践行”、“信因果”、“悟心源”几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即以此为线索,谈一点肤浅认识,不揣庸昧,求教方家。
重践行
弘一大师自幼即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熏陶,30岁以后,尤其重视身心修养。可以说,他一生中所创造的无论艺术方面还是佛学方面的丰硕成果,都是与其“严以律己、注重修行”的立身准则密切相关的。我们学习弘一大师,首先以学习大师为了一种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勇于实践,而且实实在在地贯穿和落实到一心一念、一言一行之中。特别是有些小事情,看似寻常,细细品味,其实是极不容易、极不寻常的。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这个句子,是大师少年时家中大厅抱柱上的联句之一。大师自幼受到来自家庭及师长的中华古训之教育,知道一粒米、一件衣,乃至一张写字的纸,都要珍惜,不浪费。而且,这种观念与行为他一生奉行不悖。他所穿的衣服、盖的被子,用的伞等物,都是一用多年,其中有的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对此,大师曾经这样说:
“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二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送化身窑后,汝须逐日将填龛脚之水加满,为恐水干去,又引起蚂蚁嗅味上来……”
原来,是想到事先采取措施,以免焚化自己遗体时误伤蚂蚁性命!慈心悲心,彻天照地。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古云:为道日损。想修道,就得有骨气,心如顽石;有勇气,逐日克服掉所谓时尚的习俗、习气。弘一大师是当时著名高僧,常有寺院邀他去讲经。而大师常在接受邀请的同时提出一些不同于当时时兴的所谓条件。1937年秋,大师在湛山寺讲经以后,临别时到方丈那里去“告假”,在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给方丈,里面写着“五不许”。即:不许预备盘川钱;不许备斋饯行;不许派人去送;不许规定或询问何时再来;不许走后彼此再通信。1942年,大师应邀赴惠安县灵瑞山讲经,行前即提出三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不迎不送不请斋;过城时不停留,迳赴灵瑞山。还有,1937年大师在青岛期间,一次,当时青岛的市长沈鸿烈在寺院邀请僧俗人士吃斋饭,特意提出请弘一大师出席,大师最初曾予以应允,但细斟酌,这种场合还是不去为好,便写了古代一位高僧婉辞同类事情的偈诗,托人送达以作答咐。偈云:
昨日曾将今日期,
出门倚杖又思维。
为僧只合居岩谷,
国士筵中甚不宜。
不重言说,而重践履、重实行,把能够指导修行的义理、法门宗旨以及戒律制度,都溶化到自己的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上,专为律己,不责他人,以冰霜之操自励,以穹窿之量容人,向道向圣,亦步亦趋,真行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可以说,这是大师修行成功的第一法宝。
信因果
因果定律是佛学中所阐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也是修行人必须坚信不移的一条重要法则。弘一大师1934年曾经在福建永春桃园殿作《佛教之简易修持法》的演讲,其中首要问题即讲“深信因果”。他说:
“因者,好比种子,下在田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自种子发芽渐渐地开花结果。他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将来报应不出下列:
桃李种:长成为桃李——作善报善;
荆棘种:长成为荆棘——作恶报恶。
所以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必须要深植善因,努力改过迁善,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恶因,而要想免除凶祸灾难,哪里能够得到呢?所以第一要劝大众深信因果,了知善恶报应一丝一毫也不会差的。”
纵观弘一大师的修行实践,从浅人深,从低到高,由凡人圣,细寻其成长过程,这里面就存在着诸多的因缘、因果关系。
——“非静无以成学。”大师自幼生活在信奉儒教、佛教重视自身修行的家庭氛围里,耳濡目染,幼小的心灵里已埋下了中华传统文化及佛教理念的种子。7岁时即从兄长阅览《百孝图》、《格言联璧》,常听人背诵并自背诵《大悲咒》、《往生咒》。9岁的时候从其乳母习诵《名贤集》,并开始明白其中一些义理。如其中一首诗:
高头白马万两金,
不是亲来强求亲。
一朝马死黄金尽,
亲者如同陌路人。
那时,大师能够领会并说出诗中的意思。十到十五、六岁,大师开始接受传统学业教育,读《四书》、《毛诗》、《唐诗》、《千家诗》、《尔雅》等,并开始学习《说文解字》,临摹篆书书法,还能临写文征明书写的《心经》。17岁以后,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词,并从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大师在那段时期,喜欢读唐、五代之诗词,尤其喜爱王维的诗,能作出文理清秀的八股文章。18岁那年,曾经应天津县儒学考试,作了一篇题为《非静无以成学论》的文章。文章大意:
“从来主静之学,大人以之治躬,学者以之成学,要维持此心而已。《言行录》云:‘周茂叔志趣高远,博学力行,而学以主静为主。’……盖静者安也。如莫不静、好静言思之类。是静如水之止而停畜弥深,静如玉之藏,而温润自敛。《嘉言篇》云:‘非静无以成学’,其即此欤?咸学者何?盖以气躁则学不精,气浮则学不利……能静则学可成矣。不然游移而无真见,泛骛而多驰思,则虽朝诵读而夕讴吟,主宰必不克一也,又安望其成哉?”
由儒教修行涵养出凝神静虑的工夫,这与修禅、修止观的人由禅人定,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弘一大师没有出家以前,已经是以出世的精神干人世的事业,身虽在俗,但心已向道多时了。这一段光景,一段工夫,一段浸透骨髓的钳锤锻造,是大师最终修成正果的一个重要的正因。
——“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1937年3月,弘一大师在厦门南普陀佛教养正院作过一次《谈写字的方法》的讲演。讲演中,大师谈到艺术的最高境界的问题。他引用《法华经》中的“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这句话,换了一个字,说“是字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他说:
“世界上无论哪一种艺术,都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的。同时,要离开思量分别,才可以鉴赏艺术,达到艺术最上乘境界。……我觉得最上乘的字或最上乘的艺术,在于从学佛法中得来。要从佛法中研究出来,才能达到最上乘的地步。所以,诸位善学佛法有一分的深入,那么字也会有一分的进步,能十分地去学佛法,写字也可以十分的进步。”
后来,在另外一个地方,大师在致友人的一封信里再次谈到对艺术境界的认识。他说:“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画观之则可矣。此乃自然流露,非是故意表示。朽人之字所能表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从弘一大师的修行实践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追求和探寻艺术的崇高境界与追求和探寻心灵的崇高境界,这两者在方向和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不断提高艺术境界,关系到心灵世界修行的进程;反过来,心灵世界的高度又决定着艺术境界高度。因为,艺术的崇高境界与心灵的崇高境界都不是现实存在的任何现象所能够体认与说明的,所谓“不可思议”,所谓“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即是说,对心灵的源头、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现代科学尚不能给予证实与解释。而修行人又不能对此无所作为,专等科学把艺术和心灵的关系证明得准确无误然后再去做所谓的修行,那时的修行,也许已失去“修行”一词原本的含义。事实上,古往今来,对心灵世界作艰辛探寻与修行并获成功的真诚之人已经数不胜数,弘一大师即是其中一例。正确的艺术修行之路把弘一大师引领到跨越崇高心灵境界的一个致高点;而佛学的修学与修行又指引着大师越过了这个高点,进入到了万缘归一、“天心月圆”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由此,我们可以说,正确的艺术追求与修养,是弘一大师修行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抑或因缘,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抑或过程。
——“于佛法中最深信者,惟净土法门。”1936年秋,弘一大师在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念佛会应邀为僧俗众人讲解《印光法师嘉言录》,诚恳嘱咐与会大众要反复研究思索其中义理与所提示的修行方法,明确表示自己“于佛法中最深信者,惟净土法门;于当代知识中最佩仰者,惟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是当代著名高僧,曾经对弘一法师修行给予过指点与帮助。净土法门是佛学与佛法修行中能够指引修行者到达智慧彼岸的一个有效途径与方法。自佛陀尔后,历代祖师及大贤大德之人对于净土法门,曾作过无比艰辛的研究与实践,并著述与演讲,阐发其深妙义理,开示切实可行的修持方法。净土法门的义理与修行方法,可以归结为二个要点:其一,“净土”是一个象征性的词汇,净土修行的本质是引导修行者“自净其意”,修清净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其二,净土法门的修行要点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圣号。能够做到“一心不乱”地念佛,清净心自然成就,“净土”自然现前。弘一大师曾经多次以净土法门向僧俗大众作开示与讲演;同时,大师本人即是奉行与实践净土法门的一代宗师和楷模。在抗战期间,他曾经书写“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以开示个人修行的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高度一致性。他在病重期间,身边人对他进行问候,他说:“以后不要问我病好了没有,要问我有没有念佛。”尤为重要的是,大师把自己精心研究与精诚所持的律学经典与律宗戒律,一律视作在修行、实践净土法门。因为严持戒律与净土法门的关要之处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样的工夫做得久了,心灵世界净化到极致,自会出现灵光独耀和净土现前之境界。有了这样的精神境界,不要说每日言行举止不越250条戒规,即使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也决不会错谬。从这个层面,再去审视弘一大师,品藻其一生所作所为,就不会有“看不懂”,“不可理解”,“他到底为了什么这样做”等慨叹了。
对弘一大师而言,深信因果是因,清修净行是因,严持戒律是因;明心是果,见性是果,作圣是果。
悟心源
整个佛学,广至三藏十二部,约至260字《心经》,其核心即是关于心的学问。整个佛法,广至八万四千法门,约至一宗一咒,其实质都是针对心的修行。所以,大乘佛法最妙之处是“直指人心”。一个立志发愿于佛学与佛法修行的人,无论其在家与出家,其修行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关捩之处即是悟明心源,用禅宗的说法即是明心见性。
1929年中,在浙江温州庆福寺,弘一大师创作了一组寓佛法于景物与心境的歌曲《清凉歌集》。其中一首名《观心》,揭示了人生一世、也是修行一世的主题之所在。其歌词是这样写的:
“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似易而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虽难而似易。线索为何?现前一念心性应寻觅。试观心性,在内欤?在外欤?过去欤?现在欤?或未来欤?长短方圆欤?赤白青黄欤?觅心了不可得,便悟自性真常,应是直下信入,未可错下承当。”
在著名的佛教《楞严经》中,佛陀针对其弟子阿难关键时刻心迷外境、险些被魔所获的问题,不失时机,开示法要,遂有一段七处征心、八辩问还的著名佛教典故行于世间。弘一大师在《观心》的诗歌中,即引用了这一则佛经典故的大致内容。这段歌词所开示的佛典精要,大体有这样几点:
——心在哪里?心在身内身外之间。中国上古之圣人,早已有探索心灵源头的实践、思考与问辩之记载。早在《禹书》中就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判断心灵功用的语言与文字。如果其记载确实出自上古之圣人,那么,可以说,中华先圣先贤之人,探索心源在哪里这个问题,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的时代要早得很多。甚至,我们可以说,“心源”的问题,是从“人之初”即随而产生的重大问题,是人生一世、安身立命的一个大问题。然而,从古至今,人们对“心灵”的存在与作用的认识,始终是在探寻和思考的过程之中。无数先圣先贤之人,他们用自己的精诚的修行实践证明了“心源”,但对这个崇高的智慧之彼岸却又“廓尔亡言”,含而不露。这倒不是他们“保守”,主要是因为现存的语言与文字都不能对这种境界作出写实性的描绘与表达,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是说的这件事。虽然如此,我们的先圣先贤大德大智慧之人,仍以大慈大悲之心,为勤苦修行、探索心源的人们明确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他们从实际出发,以人们可以或者能够感知的心物现象为参照,首当其要地首先以“不在身内”、“不在身外”这样的排除性判断与论点,揭示出不可错把肉体器官误认为心源的唯一载体这样一个事实。
直到今天,可以说,作为人的主宰器官的心脏和脑的作用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科学仍未能给出最为准确地论证或说明。心与脑各有其职能且谁都不是心源之载体。“不在内”,“不在外”,这是佛陀给我们的指示。既然复杂的问题一时还不得其解,那么我们只得简单一些,沿着弘一法师从观心而悟人心源的线索来寻其端倪而已。
——心在哪里7Jb在天地之间。先儒有言:“心之道在天地。”用现在的吾人对时间与空间的认识,内外、长短、方圆、青黄、赤白、现在、过去、未来,都诠释不了心源之状态,所以祖师言道:“觅心了不可得”。所以,弘一大师继而言道:“觅心了不可得,便悟自性真常”。既然“心”或心源不在已知已觉的范围内,那么,它一定超越于已知已觉的范围以上,一定具有盈满天地、逼塞虚空的特性。所以,我们中华数千年前的先知先觉者就提出了“天下为公”和“无我”的崇高理念。古往今来,可以说所有的修行之人,他们无一例外地在逐日减除私欲对自己的诱惑与束缚。这也就是老子李耳所说的“为道日损”。直到把私欲翦除净尽,直到廓然大公之心大放光明,彻天照地,才能到达修行的目的地,亦即智慧之彼岸。对此,弘一大师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心在哪里?心在一念一念之间。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弘一大师真切地、慈悲地把他所证到的心源境界一语破的开示给后人,这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应寻觅”。既然心源难觅,那么,权且放下,权且把注意力转移到对吾人自己起心动念的观察上面。这即是端倪,即是线索,抑或即是这个古老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弘一大师沿用佛陀以及中华先圣先贤的说法,把自我体验观照起心动念的功夫叫作“观心”。静下心来,细细观察与生俱来、生生不息、念念不住的心念现象;并且,如果能够清清楚楚地知晓一念萌动之时的情形,这一念是善的呢?是恶的呢?抑或非善非恶的呢?这样,“观心”的功夫就做到了深处、做到了实处。如此持续时间久了,其中的功用和妙处,自会知晓,亦即所谓“自得心开,不假外求”。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曾与弘一大师有过佛道交流的倓虚法师的一句法语,权且作为此篇的结束语吧。倓师云:
随时皆得大自在,
不能言其所以然。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天津李叔同——弘一大师研究会理事。)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