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室记
敦煌石室记
谢稚柳
莫高窟营建巍峨。丹青千壁。自魏迄宋。代有继作。然千百年来。此灵岩净域。简籍不载。往哲无闻。自匈牙利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先后来敦煌。收去经卷等。始为国人闻知。敦煌石室之名。始大噪于人间。盖自逊清光绪年间。有湖北人王元箓。初在肃州巡防军为卒。后退伍为道士。来至敦煌。穷无所归。投宿于第一百四十三窟。敦煌寺院。俱为红教。侩人称喇嘛。诵番经。独王元箓诵道经。作中原语。以是人多乞其礼纤。生涯不恶。因佣一杨某。为之抄经。杨某就第一百五十窟甬道间置一案,抄经之暇。吸旱烟。以笈笈草燃火。(芨及草如芦),杨某座后壁闻有裂缝。即以燃余之草插裂缝中。习以为常。某日吸烟。余草稍长。仍插原处。乃深入不可止。以手击壁。其声中空。疑有他。因告王道士。王道士夜半与杨某击破璧。则内有一门。高不足容一人。泥块封塞。更发泥块。有白布包等无数。充塞其中。装置极整齐。每一白布包。里经十卷。复有佛憕绣像等无数。则平铺于白布包之下。此光绪二十五年岁庚子四月二十七日事。盖宋时避西夏之乱。秘藏于此。即世所传藏经洞也。王道士于是延城中士绅来观。士绅辈不知其可贵。谓此佛经流落于外。诚大造孽。輙嘱仍还置窟内。王道士颇机诈。思藉之贸利。私载经卷一箱。至酒泉。献于安肃道道台满人廷栋。廷栋不省。以为此经卷其书法无足重。王道士意颇丧沮。弃之而去。时嘉峪关税务司比国人某。将回国。来谒廷栋。临行。廷栋出数卷赠之。此比国人行过新疆。复谒长庚将军(亦满人)。及道台潘某。相与道敦煌事。复以经卷分赠长庚与潘道台。有匈牙利人斯坦因。自印度来中国。过新疆闻知其事。遂至敦煌晤王道士。
敦煌石室记(三)
谢稚柳
密语利诱。且为之说唐僧取经故事。谓此经卷。唐僧本取自西方。今仍还之西方固宜。兼许银三百。王道士惧城中绅土。初不敢应。及见赠银。意始为动。斯坦因就莫高窟近处。设帐篷于沙漠中。雇一湘阴人名蒋资生。夜就窟中为斯坦因检视藏经。历若干日。取其精好者。及彩画佛橙绣象等。捆载四十驼而去。时为光绪三十三年。此事因得轰传国外。有法国人伯希和。不久接踪来敦煌。再说王道士。于是王道士知藏经之可贵。不复肯轻许之。伯希和计无所出。重许以银元宝。伯希和终得载去十大车。至其赠银若干。敦煌人至今无有能详言之者。伯希和至北京。颇扬言于士大夫间。尝为梁任公曰:“吾载十大车而止。过此亦不欲再伤廉矣”。北京教育部于是始令甘肃省。将馀经运至北京。则仅十万卷而已。
敦煌藏经既空。惟千壁丹青。其有关于千百年来中国之文物与艺术者。珍贵重要初不在藏经之下。今壁间诸画。其流派可略而言者。自元魏以迄于宋代有继作。兹分列于后:
第一窟,清末重修。无壁画。第二窟,五代。第三窟,晚唐。第四窟,宋,(耳洞一晚唐)。第五窟:晚唐(耳洞一)。第六窟,宋。第七窟,晚唐。第八窟,宋。第九窟,清末重修,无壁画。第十窟,晚唐吐番时,(壁间供养人题名有虫皮康公之母云云),(耳洞一)。第十一窟,宋初。第十二窟,晚唐,宋。第十三窟,晚唐。第十四窟,唐大历,干甯。第十五窟,宋番。第十六窟,晚唐。第十七窟,宋。第十八窟,晚唐,宋。(耳洞二)
敦煌石室记(四)
谢稚柳
第十九窟。经烟火薰黑。第二十窟。唐天宝,宋。(耳洞一)第二一窟。晚唐。第二十窟。晚唐。五代。第二十三窟。盛唐。(北壁观音。与第一百○七窟画仍为一人手笔)晚唐,五代。第二十四窟。盛唐,(与第一百○七窟作风相同)第二十五窟。盛唐,五代。第二十六窟。(与第二十五窟为一人手笔)第二十七窟。盛唐,宋。第二十八窟。盛唐,晚唐,五代。第二十九窟。盛唐,五代。第三十窟。盛。唐,五代。第三十一窟。五代,宋○。第三十二窟。盛唐,晚唐,西夏。第三十三窟。盛唐。第三十四窟。盛唐,晚唐。第三十五窟。盛唐。第三十六窟。晚唐。(经变及中佛菩萨等面上俱用云母粉)第三十七窟。晚唐。第三十八窟。晚唐。第三十九窟。五代曹氏,第四十窟。五代曹氏(南北壁下曹议金夫妇行图去结体实滥觞于晚唐张义潮夫妇出行图,张图在第三百窟)第四十一窟。盛唐,晚唐。第四十二窟。五代晋天福五年后于阗国皇帝窟第四十三窟。西夏。第四十四。盛唐,第四十五窟。西夏,第四六窟。唐咸通十三年后张淮深窟,第四十七窟。唐吐番时(东壁维摩变中吐番赞普作特写)第四十八窟。晚唐,颇类吐番时画。第四十九窟。宋,第五十窟。宋。第五十一窟。宋。第五十二窟。唐吐蕃时。第五十三窟。唐吐蕃时,迥鹘。(窟外天王及吐番沙门像与第三百有一窟洞口供卷人像当为一人手笔)第五十四窟。晚唐,第五十五窟:晚唐。第五十六窟。盛唐,晚唐。第五十七窟:宋。第五十八窟。宋。第五十九窟:宋。第六十窟。(耳洞一)晚唐,宋。第六十一窟。五代梁贞明,宋。第六十二。宋。(耳洞一晚唐)第六十三窟。宋。(耳洞一盛唐)第六四窟。盛唐。第六十五窟。宋。第六十六窟。盛唐。第六十七窟。宋,西夏。第六十八窟。初唐。第六十九窟。盛唐。第七十窟。晚唐,宋。第七十一窟。窟半没于沙,四壁薰黑无所见,大致为唐窟。第七十二窟,初唐。(龛内维摩变与第一百三十四窟风致颇相同,或稍后,耳洞一,)第七十三窟。初唐。第七十四窟。宋,西夏第七十五窟。五代晋曹氏,西夏。(耳洞二,隋)第七十六窟。隋。第七十七窟。隋唐间,五代。第七十八窟。隋唐间。第七十九窟,宋初乾德,曹氏。第八十窟。隋,宋。第八十一窟。隋唐间。第八十二窟。隋唐间。第八十三窟。西魏大统。(耳洞二,)隋。第八十四窟。西魏。(与八十三窟相似)第八十五窟。盛唐,宋。第八十六窟。北魏末。第八十七窟。宋。(窟原为六朝窟,经宋专修)第八十八窟。隋唐间,宋。(耳洞一,)第八十九窟。西魏,五代,(耳洞一西魏)第九十窟。西魏。(藻井及龛内花纹,极类第八十三窟。佛经故事,与二百十三窟萨埵王子舍身饲虎,颇有合处,惟行笔较细。)
敦煌石室记(五)
谢稚柳
第九十一窟:北魏末。第九十二窟:北魏末。(耳洞一)第九十三窟:北魏末。(佛经故事与第九十二窟极相类,似出一人手)第九十四窟:隋开皇,五代初。第九十五窟:隋,(与第九十四窟极相似)宋。(耳洞一)第九十六窟:隋开皇。第九十七窟:原系六朝窟,经宋,元补,(耳洞二)第九十八窟:原系六朝窟,经回鹘补。第九十九窟:原系六朝窟,经回鹘补。第一百窟:隋唐间。(耳洞一)第一百一窟:隋。第一百二窟:隋唐间。第一百三窟:魏隋间。第一百四窟:盛唐。第一百五窟:初唐。第一百六窟:盛唐,五代,宋。第一百七窟:盛唐,晚唐,宋。第一百八窟:盛唐。第一百九窟:失记,(耳洞一)隋唐间,晚唐,五代。第一百九窟:魏隋间,初唐,晚唐。第一百十窟:晚唐,宋。第一百十一窟:晚唐,宋。第一百十二窟:晚唐,宋。第一百十三窟:初唐,晚唐,五代。第一百十四窟,初唐,晚唐,五代。第一百十五窟:初唐,五代。第一百十六窟:宋。第一百十七窟:宋。第一百十八窟:宋。(原为唐窟)第一百十九窟:盛唐,晚唐。第一百二十窟:五代,宋。第一百二十一窟:盛唐。第一百二十二窟:五代。第一百二十三窟:魏隋间。第一百二十四窟:初唐。第一百二十五窟:盛唐。(南壁说法缘,北壁经变,与第二百九十二窟当为一人手笔),第一百二十六窟:初唐。第一百二十七窟:隋唐间。第一百二十八窟:盛唐。第一百二十九窟:宋。第一百三十窟:五代,宋。第一百三十一窟:初唐。第一百三十二窟:初唐。(耳洞一,晚唐)。第一百三十三窟:初唐。第一百三十四窟:初唐。第一百三十五窟:初唐。第一百三十六窟:初唐。第一百三十七窟:武周垂拱。第一百三十八窟:初唐。第一百三十九窟:初唐,宋。第一百四十窟:初唐·第一百四十一窟:初唐。第一百四十三窟:失记。第一百四十三窟:失记。内经烟薰黑。第一百四十四窟:失记。第一百四十五窟:失记。第一百四十六窟:宋,第一百四十七窟:盛唐:晚唐。第一百四十八窟:晚唐。第一百四十九窟:晚唐。第一百五十窟:晚唐。第一百五十一窟:盛唐。宋。耳洞一盛唐此即藏经洞也。第一百五十二窟:晚唐。第一百五十三窟:晚唐。第一百五十四窟:晚唐。(耳洞二)第一百五十五窟:唐光化三年后,张承奉。(耳洞二晚唐)第一百五十六窟:晚唐。第一百五十七窟:五代。第一百五十八窟:晚唐,五代。第一百五十九窟:五代晋时于阗国皇帝。第一百六十窟:晚唐西夏。第一百六十一窟:经重修无画。第一百六十二窟:经重修无画。第一百六十三窟:宋。(耳洞二)第一百六十四窟:唐吐蕃,宋。第一百六十五窟:宋。第一百六十六窟:晚唐,宋。第一百六十七窟:晚唐。第一百六十八窟:唐吐番。第一百六十九窟:唐吐番。第一百七十窟:晚唐。第一百七十一窟:晚唐,宋。第一百七十二窟:回鹘。第一百七十三窟:宋。(耳洞一晚唐,)第一百七十四窟:初唐。(与一百三十七窟画颇同,耳洞一,晚唐,)第一百七十五窟:初唐。第一百七十六窟:隋唐间。第一百七十七窟:初盛唐间。第一百七十八窟:隋唐间。第一百七十九窟:原为六朝窟,宋修。第一百八十窟:宋·(耳洞一)第一百八十一窟:隋唐间,晚唐。第一百八十二窟:隋,五代。第一百八十三窟:隋。第一百八十四窟:隋,盛唐。(耳洞一宋)第一百八十五窟:初唐,晚唐。第一百八十六窟:隋唐间。唐萧宗上元。(耳洞一)第一百八十七窟:初唐,五代唐清泰。第一百八十八窟:隋,五代。第一百八十九窟:隋。第一百九十窟:唐武德元年至七年间。五代。
敦煌石室记(六)
谢稚柳
第一百九十一篇:隋,初唐,宋。第一百九十二篇:隋唐间。(藻井与第一百九十二篇同。耳洞二,北归魏隋间,南洞元番)第一百九十二篇:隋唐间,宋。第一百九十四篇:隋唐间。第一百九十五篇:隋。(近开皇)(耳洞一,隋,宋)第一百九十六篇:宋。第一百九十七篇:初唐,五代。第一百九十八篇:隋唐间,宋。第一百九十九篇:隋。(耳洞二,)第二百篇:隋,宋。(耳洞二,)第二百一篇:魏陏间,宋迥鹘。第二百二篇:隋。(耳洞一,)第二百三篇:隋。第二百四篇;隋。第二百五篇隋。第二百六篇:隋,宋。(耳洞一,)第二百七篇:隋,宋。(耳洞一,)第二百八篇:隋。第二百九篇:隋,宋。(耳洞一,)第二百十篇:魏隋间。(耳洞一)第二百十一篇:隋,宋。第二百十二篇:隋,宋。第二百十三篇:西魏。(耳洞一)第二百十四篇:北魏,初盛唐间,宋太平兴国曹氏。(耳洞一)第二百十五篇:西魏,宋。第二百十六篇北魏。(耳洞三,隋)第二百十七篇:北魏,宋曹氏。第二百十八篇:北魏。(耳洞一,隋,)。第二百十九篇:宋,原为六朝篇。第二百二十篇:北魏西魏间。第二百二十篇:盛唐。第二百二十二篇:盛唐。第二百二十三篇:盛唐。第二百二十四篇:盛唐,宋。(耳洞一五代)第二百二十五篇:晚唐。第二百二十六篇:盛唐,宋。第二百二十七篇:晚唐。第二百二十八篇:宋曹氏。第二百二十九篇:原为六朝篇五代,(耳洞二隋,宋,)第二百三十篇:盛唐。第二百三十一篇:盛唐。第二百三十二篇:宋。
敦煌石室记(七)
谢稚柳
第二百三十三窟:北魏,宋,第二百三十四窟:北魏,五隋。第二百三十五窟:隋,(耳洞四),第二百三十六窟:隋。第二百三十七窟:晚唐,宋。(原为六朝窟)。第一百二十八窟:西魏,宋。第二百三十九窟:宋。(原为六朝窟),第二百四十窟:北魏,宋。(耳洞一)第二百四十一窟:晚唐。第二百四十二窟:北魏。第二百四十三窟:北魏。第二百四十四窟:晚唐。第二百四十五窟:晚唐,宋。第二百四十六窟:宋。第二百四十七窟:盛唐。(窟内多由烟薰黑)第二百四十八窟:北魏。(耳洞二)第二百四十九窟之北魏。(耳洞二)第二百五十窟:北魏。(耳洞一)第二百五十一窟:北魏。第二百五十二窟:宋。(原六朝窟),(耳洞二隋,迥鹃)第二百五十三窟:隋唐间,五代曹氏。第二百五十四窟:隋唐间,宋。第二百五十五窟:初唐,宋。第二百五十六窟:盛唐。(耳洞二晚唐)第二百五十七窟:晚唐。第二百五十八窟:宋。第二百五十九窟:经重修无画,第二百六十窟:初唐。(耳洞一)第二百六十一窟:盛唐。第二百六十二窟:初唐。第二百六十三窟:盛唐。(耳洞一)第二百六十四窟:晚唐。第二百六十五窟:初唐。(耳洞一)第二百六十六窟:隋唐间。第二百六十七窟:初唐。第二百六十八窟:盛唐,五代。第二百六十九窟:初唐,晚唐。(耳洞一)第二百七十窟:初唐,五代。(耳洞一),第二百七十一窟:宋。(耳洞二晚唐,宋)第二百七十二窟:盛唐。(耳洞二晚唐)第二百七十三窟:初唐,五代曹氏。第二百七十四窟:北魏,西魏间。五代。第二百七十五窟:北魏西魏间,宋。第二百七十六窟:初唐。第二百七十七窟:盛唐,晚唐。第二百七十八窟:晚唐。第二百七十九窟:盛唐,晚唐。(耳洞一)第二百八十窟:晚唐。(耳洞二)
敦煌石室记(八)
谢稚柳
第二百八十一窟:晚唐。(耳洞一)第二百八十二窟:晚唐。(耳洞一)第二百十三窟:晚唐。第二百八十四窟:盛唐。(耳洞四)第二百八十五窟:晚唐。第二百八十六窟:晚唐。第二百八十七窟:盛唐。(耳洞一晚唐)第二百八十八窟:盛唐。(耳洞一)第二百八十九窟:盛唐。第二百九十窟:盛唐,晚唐。(耳洞三)第二百九十一窟:盛唐,宋。第二百九十二窟:盛唐,宋。(耳洞一)第二百九十三窟:初唐。第二百九十四窟:盛唐,晚唐。第二百九十五窟,盛耳唐,宋。第二百九十六窟:盛唐,宋。(耳洞二)第二百九十七窟:盛唐,宋。第二百九十八窟:盛唐,晚唐,宋。(耳洞一)第二百九十九窟:盛唐,宋。第三百窟:唐大中后张义潮。第三百零一窟:唐吐蕃时。第三百二窟:盛唐,晚唐(耳洞一)第三百三窟,盛唐,第三百四窟,晚唐,第三百五窟:唐景福年间。第三百六窟:西魏。第三百七窟:元番。第三百八窟:西夏,回鹘,第三百九窟,唐番。(密宗)。
天王堂,宋曹氏,在莫高窟入口处。
莫高窟既肇始于乐。僔此窟是否尚存。已无可考。以窟而论。第二百三十三窟及以下数窟为最古。惟壁间俱为北魏画。亦不复能知有乐僔窟在内焉。以历代之重加修建。若干佛窟。已不复能存其原状。或其原画。并已涂去。故今壁间。有隋,唐,五代,宋之画累累至三四层者。已复不少。乐僔窟既不可知。即法良建平东阳诸窟亦俱不可知矣。
敦煌石室记(十)
谢稚柳
考壁画之时期为最难。盖画史既无题名。惟有恃造窟时之发愿文。然十九剥落。可依据者甚少。要当仍以研究画之本身为第一。然后证之以纪年。如第八十三窟。北壁上有两发愿文。其一为‘大代大魏大统四年岁次戊午八月中旬造讫’。其一为‘大代大统五年五月二十七日造讫’。‘大统’为西魏文帝年号。元魏之窟近百。其有年号可证者。仅此窟耳。
西魏画之最完整者。当推第八十三窟为第一。南壁上之五比丘故事。上下连作三段。即前所述之类似连环图画者。窟顶之禽兽神怪并生动率野。以论其笔。妙在奔放。而短于敦厚。其敷采。富于艳冷。而啬于柔缛。论状物夸张取势。不无过当。然风骨体性。清空放荡。虽不足揽辔于康衢。要亦绝尘于山林矣。
北魏诸篇。第二百三十三窟以下诸窟为前期。第二百四十八窟以前数窟。则颇与‘大统’相近。已启西魏之风。北魏西魏。所不同者。北魏粗犷。西魏清劲。北魏有草创之意。西魏入矫诞之境。至其镕裁通变。固渡澜莫二也。
敦煌石室记 (十一)
谢稚柳
隋自文帝开皇至恭帝皇泰。先后四十年。为时至暂。书派一承西魏。惟骨体稍圆。开皇以后。则凝厚纯正。肆野之气已绝。温柔之风渐生。四十年中。神采气质之际。(今弟九十匹、九十五、九十六、诸窟俱开皇帝号题字)与西魏卓尔殊途矣。
唐自武德以后。画派丽起。风规璨然。逮及开元。将百年间。驳骎乎入于无极矣。稽其流派盛衰之闲。约可分判者。一、武德年间。二、垂拱年间。三、天实年闲。四肃宗上允年闲。五、吐番时。及大中以后。
武德年间。与开皇以后。陶染所凝。风沿波接。区别至微。今可证者。为第一百九十窟北壁下男供养人第三身题名‘幽州总管府……’(以下剥落)按隋炀帝大业元年废诸州总管府。至唐高祖武德元年(隋大业十五年恭帝侑义宁二年恭帝侗皇泰二年)边要州复置总管府。以罗艺为幽州总管。武德七年后。复改总管为部督。此窟题名。必武德元年至七年间事。设以此为大业以前窟。(开皇二十年仁寿四年仁寿后即为大业)则第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诸窟。皆开皇年间窟。其画派实兴此门户不伦。大异其趣。无可附会也。
敦煌石室记(十二)
谢稚柳
武德以后。日趋雍容。清新华贵。惊采绝艳。南北壁间多作经变等。四周围以花边。佛经故事。式如今之屏幅册页然。佛菩萨等。俱尚壮美。堂皇绚烂。得未曾有。信乎其大成矣。武德以后之有号者。为第一百三十七窟。有‘垂拱二年’发愿文。佛龛内之‘收伏外道’。骨体既殊。尚间含魏隋遗意。深为独特。他如第一百三十三窟之各部落酋长听释迦多宝说法。第一百三十六窟龛内之维摩问疾名。第一百三十八窟之说法像。俱为初唐画之绝精者。而一百三十四窟之维摩变。渊穆凝厚。风骨高华。终唐之世。遂为独步。固知武德之后。天宝以前。其画派日趋于厚车沈炼之境。所谓揖让雍容。有廊庙之气者。虽至天宝全盛之时。犹足以睥睨其间。
敦煌石室记(十三)
谢稚柳
天宝之唯一可证者。为第二十窟。此窟高八丈五尺。深二丈四尺。广五丈三尺。塑像亦高七尺有八寸。营造之大。仅次于第四十四窟。甬道南北壁闲。写花柳绿茵。为园林之境。供养人像高可六七尺。北壁男像四身。后有持杖拂等侍从四人。南壁女像三身。后侍婢九人。北历男像第一身。乌帽青袍束带。须髯甚美。擎一长柄香炉。前题名两行。石青底。字作三寸大。立粉堆金。
“朝议大夫使持节都督晋昌郡诸军事守晋昌郡太守兼墨离军使赐紫金鱼袋上柱国乐庭坏供养时”
南壁女像第一身。钗银簪花。锦衣红裙。罗带垂肩际。高五六尺。题名:
“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养”
乐庭坏唐史无考。按旧唐书地理志。河西道瓜州都督府下。天宝元年为晋昌郡。乾元元年复为瓜州。旧唐书职官志。武德改郡为州。置刺史。天宝改州为郡。置太守。乾元元年复改郡为州。置刺史。天宝凡十四年。肃宗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改元乾元。晋昌郡自天宝元年置。乾德元年废。凡十六年。乐庭坏守晋昌。要当在此十六年间。墨离军不知始于何时。
敦煌石室记(十四)
谢稚柳
新唐书地理志。瓜州晋昌郡下。但言“西北千里有墨离军。”张守珪传。“王君奂死。诏以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王君奂之死。在开元十五年。是时已有墨离军。又王忠嗣传。“讨吐谷浑于墨离。平其国”。天宝五载王忠嗣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讨吐谷浑在领节度使时。乐庭坏守晋昌郡兼墨离军使。又当在天宝五载后。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天下大乱。西京不守。以一郡守。自不应于天子蒙尘之际。悠然自营功德窟。至德二载西京收复。明年为乾元元年。而晋昌郡废。是此窟当成于天宝五载后。十四载之前。
安西榆林窟第五十七窟里洞诸画。亦天宝时笔东壁卢舍那佛南壁西方净土变北壁弥勒变西壁左右文殊普贤各一铺及四壁隙处之十六观未生怨释迦菩萨等俱极完好粲焉若新莫高窟四百余窟未有精好若此者经变中山水树木与莫高窟第三十六窟画颇相似然佛菩萨等用笔神采则第三十六窟为小巫矣乐庭环夫妇供养像堪与此窟画双绝
天宝之际与垂拱体法不殊而神趣顿异约而言之后润秾之致视垂拱为尤过之供养人像俱尚肥壮作数尺高亦前时所未有者要其画派纯练则有余而厚重灵秀之气又各异途譬诸诗篇犹李杜之于鲍谢矣。
敦煌石室记(十五)
谢稚柳
肃宗时。风大逊。如第一百八十六窟之有上元年号者。则用笔粗俗。了不足观。高宗时。咸亨后。亦为上元。然壁间“经变”诸作。乃不及“大中”以后画。遑论高宗之世。以莫高窟壁画而论。历代画派。唐以前。后一代必视前一代为胜。西魏不如隋温厚。而北魏又较西魏更肆野不文。初唐新创。不焕成章。逮及盛唐。抵于至极。盛唐以后。间有佳者。然风骨情采。日就微弱矣。
自代宗大历十一年后。沙洲陷于吐蕃。中原间阻。风雅顿歇。虽法体不殊。然笔漫而意芜。神荒而气率。真所谓浮云掩曜。长河绝涸者矣。间有清才。情文茂发。则又外腴而中疎。文高而质虚。鸿裁巨制。局促难任矣。诸窟维摩变中。有吐蕃赞普画于各国王子之前者。此吐蕃据沙洲时之作。其画派并于此证之。
大中年间沙州首领张义潮率众以计击走吐蕃。献瓜,沙,伊,肃,甘等十一州地图于长安。因授归义军节度使。咸通八年义潮入朝。其壻侄等世守于此。以迄唐亡。第三百窟南北壁下端有张义潮夫妇出行图。此图仪仗甚盛。布置繁密。骨体沈练。亦一时之妙制。晚唐之麟凤矣。
敦煌石室记(十六)
谢稚柳
五季之作。风规槁木。情采死灰。自桧以下矣。然于经变。犹能经营巨制。力虽不胜。尚思奋飞。固已倔促于晚唐之后。翱翔于赵宋之前。唐庄宗时。张氏之后绝。沙州留后曹议金。为河西归义军节度使。三代传宗。以迨宋初。营建之多。前所未有。其有年号可考者。详列于前表中。兹不复申言之。
宋初法体。与五季性近风接。流派未湮。附声攀听。犹堪接武。供养人像。清新俊逸。亦难能矣。其后有若匠人模印之作者。亦宋画也。则并宋初之风。亦渺乎难及矣。
自来论绘事。未有及于西夏者。西夏当宋仁宗之世。叛宋立国。西北千里。坐拥二百年。其画派远宗唐法。不入宋初人一笔。妙能自创。俨然一家。画颇整饬。气字偏小。少情味。饶匠气。榆林窟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二十诸简画。俱出西夏人手。经变等并兼禅宗密宗。与夫供养人像。并足知其当时衣冠及信奉之所归。
敦煌石室记(十七)
谢稚柳
今日壁闲诸画。无论佛菩萨鬼怪与夫供养人像。有头面身体为黑色。而手足为肉色者。有头面手足为肉色。而身体为黑色者。有头面手足身体为半黑与半肉色者。其衣冠裙带有黑色者。有为各种彩色者,亦有半为黑色。而半为彩色者。自古至今有此佛菩萨鬼怪与人乎。或为鬼怪本非人。何从证其头目手足身体之必为肉色?又谓佛教本来自天竺。则佛菩萨为黑色固宜。然佛菩萨又何以有肉色者或半黑半肉色者?天竺有半黑半肉色者否?而供养人其头面手足。固当尽为肉色矣。又何以有黑色或半黑半肉色者?且佛菩萨鬼怪供养人。俱有衣裳裙带。何以有黑色者。彩色者。与半黑半彩色者?元魏人好作夜叉。夜叉裸身。有作肉色者。有作绿色者。绿色永不变。黑色者。乃银朱与白粉所变。肉色系银朱白粉相合而成者。莫高窟无此黑叉也。榆林窟第十七窟西壁盛唐画文殊普贤二铺。其牵狮象二童子。俱为椶色。此乃当时即画作黑色者。原为黑者。与夫变为灰黑色。或枣黑色。其黑固不同。实无所逃于明眼人之前。(佛教本来自天竺。至中国则使之中国化。或者当时习俗心理如此。故佛菩萨无有作黑色者。闲有塑像有为深目高鼻黄发而蜷曲者。则被踏于天王或护法神足下为小鬼。此亦或当时之习俗心理如此。此二童子作黑色。盖亦此意耳)
敦煌石室记(十九)
谢稚柳
或又谓今日壁闲诸画。不论元魏隋唐。其为灰黑色或枣黑色者。则今日元魏隋唐之画为灰黑色或枣黑色也。此言不能谓为无理。然此仅可言此为已坏之元魏隋唐画。何则以其尚有非灰色或枣黑色之完好者在。譬诸口之于味。熊掌与鱼。然信宿不食。必将馁败。设有不知熊掌与鱼者。当其馁败。以为熊掌与鱼固如是也。然此亦仅为不知味耳,使熊掌与鱼杂馁败者罗列于其前。独歌馁而颂败。是诚海畔之夫矣。今日壁间之黑夜叉。其头面身体手足。边缘黑色较深。类阔带者。实为当时敷色有深浅厚薄。遂变成此。或有谓其当时用笔即如此豪放阔壮者。有佛菩萨脣闲剥落。或有以为是露齿者。卢浅浮薄。真可笑煞人。敦煌壁画。本不易解。卑之无甚高论。禽犊为学。将错就错。亦难能矣。然而所谓研究敦煌画。要当求其体法与傅采。与夫所以变迁之因。要当视其变者而求其不变者。视其不变者而悬解其风骨情采为如何。
西千佛洞去煌敦西七十里。戈壁中分。广及百丈。下临党河。水发于南山。北注过此。东流而入于敦煌。南北两壁直立。高约十余丈。其北壁有佛窟。绵互约三里许。即西千佛洞也。窟崩毁殆尽。自东至北。凡尚完好及有残迹可见者。尚存十九窟。(号数为张大千所编)考其壁画。其建始当不在北魏后。又依其窟所占戈壁之长。其数当在莫高窟之上。兹将诸窟分列于后。
第一窟:大半崩毁。魏隋间。第二窟:西夏。第三窟:初唐回鹘。东西耳洞各一。第四窟:西魏。第五窟:北魏。第六窟:西魏。第七窟:隋唐间。第八窟:西魏,隋。第九窟:初唐,宋,回鹘。第十窟:大半崩毁,大半为魏隋间。第十一窟:已崩毁,大致为魏间,盛唐。第十二窟:魏隋间,回鹘。第十三窟:回鹘。第十四窟:初唐。第十五窟:晚唐。第十六窟:五代。第十七窟:宋番。第十八窟:已崩毁,大致为魏隋间。第十九窟:西魏。
敦煌石室记(二十)
谢稚柳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去安西一百六十里。当三危山之麓。树木苍茂。急湍中流。其境至类西千佛洞。窟仅二十有九。(窟数为张大千氏所编)东壁二十窟。西壁九窟。俱作里外洞。中有甬道。可与他窟相通连。至元时曾重修。其建始于何时。无可攷。或谓始于北凉沮渠蒙逊。或谓唐尉迟恭。俱不足徵也。兹将诸窟分列如后:
第一窟:西夏。(诸画色泽,尚极鲜好,虽多剥落,精爽未失,东壁水月观音二铺尤为西夏妙制)
第二窟:西夏。第三窟:西夏。第四窟:晚唐,五代后曹氏。兀。第五窟:西夏。第六窟:宋。第七窟:宋。第八窟:宋。第九窟:盛唐,宋。第十窟:五代后曹氏。第十一窟:宋。(洞口南壁有刀刻题名三行“大清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廿一日”“湖南湘阴县蒋资生与”“英国总理大臣司代诺当幕游历到此”此即斯坦因在敦煌时所雇之人)第十二窟:五代唐同光。第十三窟:宋。第十四窟:初唐,宋。第十五窟:宋。第十六窟:初唐。第十七窟:盛唐,宋,耳洞一。第十八窟:宋,耳洞一,西夏。第十九窟:初唐,宋。第二十窟:西夏。第廿一窟:宋。第廿二窟:宋。第廿三窟:宋。第廿四窟:宋。第廿五窟:宋初曹氏。第廿六窟:宋初曹氏。第廿七窟:宋。第廿八窟:回鹘。第廿九窟:宋。
水峡口在安西至榆林之间。奔流甚壮。南北峭壁。亦有佛窟若干。然崩毁殆尽。今所存者。仅北壁一窟。南壁五窟。(号数为张大千氏所编)审其旧迹。盖亦长数里。绵延与榆林窟遥相接。画虽俱出宋人。(其第一窟壁画,为宋画中之最精好者)然按之诸窟形状。当亦建于六朝之间。(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