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贾题韬先生
今年是当代著名佛学家、象棋理论研究泰斗贾题韬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由四川省佛教协会编撰的纪念册子摆在案头,其中收录的数十篇纪念文章和大量图片,生动再现了一位哲人、一位大德的风范,令人深深怀念。
禅学造诣深厚
1943年,袁焕仙、贾题韬在成都创建的“维摩精舍”,是闻名遐迩的居士佛学团体。在精舍中,贾老负责“学部”的工作,其活动有声有色,从学者甚众,并造就了不少佛学人才。
1950年10月,先生随军跋涉雪山高原,于次年秋到达拉萨,从事宗教工作和佛学研究,主持建立江阳医学院,首先将针灸医学带上“世界屋脊”。在雪域10余年,先生得以与藏地各派学者接触,研习藏传显、密二宗,与人共译多部藏传佛教典籍。
回川后,先生出版发行了《坛经讲座》、《论开悟》、《佛教与气功》等著作,其中,《论开悟》是迄今为止在禅学开悟方面的权威论著,为中国佛学院教学讲义。此外,他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稿,整理了不少历史上的佛学典籍。
在我国,懂得佛学的人很难找,贾题韬称得上是佼佼者之一,很得赵朴初先生的器重。赵老邀他每年去北京讲学3个月,还专门安排用录音录像等,将其讲学实况留存下来。
开象棋理论研究先河
“中国象棋之有理论研究,是从贾题韬开始的。”这是来自原国家体委的评语。
1938年底,先生因病入川疗养,泛览佛教各派典籍,先后任教于蜀华中学、成都县中、华阳县中、石室中学、光华大学、成华大学及内迁的金陵大学,讲习之余,每阅象棋谱以自娱。1940年,“棋王”谢侠逊来成都,与先生对局,“十余局之胜负推移,(谢)竟屈君下。”一年后,先生所著《象棋指归》出版,被新加坡象棋学会列为“古今象棋十大名著”之一。
先生精通象棋、围棋,故对二棋的比较,特别是象棋的应有地位有独特的见解。一些人认为象棋比围棋简单,先生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围棋收官(残棋)就不比象棋深,围棋面宽、子多,进入残局后,子满,空间少,变化也少;象棋则不同,进入残局后,子少,空间大,变化多。此外,围棋子一旦走定就不能再动,象棋则不同,可以继续走动,故各有千秋。
先生的著作《象棋指归》、《象棋论坛》、《象棋残局新论》,被公认为是中国象棋理论的经典之作。《象棋名局精解》以及散见于各种棋类杂志上的棋评文章,开创了中国象棋评棋之先河。这些著作都收进了新近出版的《贾题韬象棋著作全集》中。
先生为何要花这么多精力从事象棋理论的研究?答案可在《象棋指归》1982年再版自序中找到:“那时开始翻译围棋译作,感到围棋本系我国地道产品,愧见绌于东瀛,象棋——这朵民族的艺术之花,可再不应当落后于他人了。”
德艺双馨 爱贯穿一生
先生学佛,不抱门户之见,广学遍参,又卓然树立,不落依傍。他曾说:“佛教乃富有积极精神之宗教,其慈悲为人的崇高教义当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方能充分体现。”“一个人要普度众生,自然会爱他的人民,爱他的组织,爱他的国家。”
爱国家、爱民众、爱社会,无论是抗战年代还是潜心研究佛学、博弈棋局中,这份爱始终贯穿着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德艺双馨,遗泽流芳。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家乡组织了一支300余人的抗日学生游击队,在霍山汾水之间与日寇英勇作战。后来,这支游击队归编于第二战区,他先后任第二战区第六保安区中校军事法官和第二战区司令部中校秘书。
“要下好棋必须首先要有好的棋品,决不能染上社会上那些不良习惯和嗜好,在下棋时要聚精会神,端然正坐,沉着冷静,不骄不躁,心无旁骛,才能下出好棋。”这是先生重棋艺更重人品精神的写照。
人物档案
贾题韬,山西洪洞人,1909年生。当代著名佛学家。身前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他孜孜向道,而又不废众艺,其逻辑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的研究也造诣甚高。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