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方塔最玲珑
松江方塔最玲珑
天高云淡,清风送爽。迎着渐浓的秋意,我信步走进了位于松江的方塔园,去体味属于我们自己城市的一方文化。
方塔,建于北宋熙宁元祐年间,距今已然900多年。塔高40多米,共9层,因其外观沿袭唐代砖塔制成四方形,故而得名。方塔每层内为方室,设木梯连接各层。每层塔檐四角系有铜铃,风吹铃响,悦耳动听。方塔的塔身修长,塔檐宽大,形体犹如一位身着长裙、婷婷玉立的少女。清代诗人黄霆在《竹枝词》中写到:近海浮图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珑。两句诗点出了方塔的艺术特色和秀美形象。
方塔雄壮、婀娜,可它的建造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北宋年间,松江地方官府以建塔造福乡村为名,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而塔却迟迟造不起来。后来被一名南巡京官知道了,便限令地方官府一年内造好方塔,逾期杀头论处。官员不敢违命,可要把贪污到的银子拿去购买建塔材料,怎么舍得?结果想出了一个狠毒的主意:勒令当地兴圣寺的当家和尚,在三个月内筹集好建塔材料,否则拿他的头示众。这么多银子仅靠化缘如何能够解决?和尚最后想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以臂保头。他利用寺院做法事的机会,引来众多香客。此时,他步上法坛,念一声“阿弥陀佛”,举起宝剑,把自己的左臂砍了下来!和尚口中拼出“布—施—造—塔”四个字,便昏了过去。见此惨景,善男信女被深深打动了,于是你五吊、我十吊地写满了愿簿。银子有了,建塔材料终于解决了。这就是“高僧断臂造方塔”的传说。
方塔向东拾阶而下,有一条5米宽、3米高、80米长的堑道,两侧浓荫蔽日,随着瑟瑟秋风,落英缤纷,幽香弥漫。移步其中,悠然宁静,令人心旷神怡。迈步向西走出堑道,眼前豁然开朗:天妃宫前香烟袅袅,方塔风铃悦耳动听,顿显曲径通幽之妙。相传在明末清初,松江一位名叫沈犹龙的将领曾率城内抗清义士在此奋勇抗击清军,一直战斗至最后一息,其英雄气概为后人景仰。
穿过石雕林、赏过铁笛舫,不觉上了望仙桥。登桥远眺,日月湖碧波荡漾,泛起点点涟漪;湖上轻舟片片,船客怡然自得;环湖青松葱翠,显现勃勃生机。此刻,又一个故事涌上心头:南宋时有位老翁,天天站在这座桥旁,嘴里念叨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老翁终于看到一只仙鹤停在面前,便驾鹤远去,不再复返。于是,民间便称这座桥为望仙桥。
赏玩着秋色中的园内风光,不觉已是日薄西山。夕阳的余晖,牵引出我的翩翩思绪。古城松江,积淀着海派文化的深厚底蕴,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而古老的传说,寄托着善良百姓对贪官污吏的仇恨、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对黑暗势力的鞭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能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共鸣,这种声音会传得很远、很久……(赵炯)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