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宜兴竹海与古寺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韩其楼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宜兴竹海与古寺

  □ 韩其楼 《寻根》 2004年第03期

  在我国,竹是人们最喜爱的植物之一。它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诗人赞美它岁寒不凋的性格,画家描绘它飘逸潇洒的身影。魏晋时期有阮籍、山涛等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称为“竹林七贤”。唐朝诗人李白与孔巢父等六人,共隐于徂徕山,酣酒纵歌,时号“竹林六逸”。自古以来,竹与松、梅一起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象征高洁、坚贞的品质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宜兴南部的太华山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毛竹基地。这里一山又一山,连岗接坡,层峦叠翠,无边无际,山风过处,竹影婆娑,好似大海中的波涛在起伏,故有“竹海”之称。在宜兴城西南四十里的湖山区省庄,也有两处竹山,这里山连山,峰连峰,幽篁森森,名胜荟萃,也被誉为宜兴的“竹海”。

  宜兴竹海的年代很久了,大约在三国孙吴时期已形成。来到竹海,村前屋后、漫山遍野都是翠竹环绕,郁郁苍苍的竹林临风吐翠。竹林四季迥异奇趣。春雨过后,嫩笋满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盛夏酷暑,浓荫蔽覆,凉爽宜人;秋风细雨,潇潇竹声,别具风韵;冬天到来,傲雪经霜,依然姿态万千。

  太华山地处宜兴最南端,南接浙西,西连安徽。太华山主峰海拔500多米,为宜兴南山之冠。竹坞里的几十个山头,从山脚、山腰,直到山顶,到处都是密密层层的毛竹。太华山区的毛竹山约有9万亩,产量为全省毛竹的70%。太华山区有个胥井村,全村长达二里多,地势由低渐高,村中新建的竹农住宅,所有屋梁、屋柱、屋檐,几乎全都是用毛竹建造的,竹农家里的生活用具也多是竹器。山村重门深院,庭楼小巷,竹木相间,涧水淙淙,风景独好。顺着山涧卵石滩小路从低处看,竹林也显得格外的苍翠、修长、文气,就是在云雾中,林间也是透明的,轻雾一忽儿飘了出去而化作山村的炊烟了;有时从高处看,竹海的称号更当之无愧。青梢密叶,萧萧作声,在风中前俯后仰,跟浪涛一模一样。从胥井东行经龙珠坝、大涧、横林,达北川,南北群山对峙,中间狭长山谷,涧滩迂回其间,新屋星罗棋布,从这里可登太华顶峰,观赏竹海的风光。

  每到春天,竹笋即破土而出,沐春风,浴春雨,蓬勃向上,一天一个样。俗话说:“清明挖笋,谷雨长竹。”毛竹生长有大年小年之分。一般习惯,大年笋多留竹,只挖退笋和次笋;小年多挖笋,少留竹。

  毛竹产区,又因用途不同而分竹山和笋山。竹山以留竹为主,笋山以挖笋为主。宜兴全市山区拥有毛竹山地18.7万多亩,蓄竹量达1900多万支,每年砍伐量达170多万支。

  早在殷商时代,我国就以竹做弓矢,当书简,作器皿。春秋战国时代的公输盘,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鹊”是类似鸟形的风筝,而竹子便是主干材料。在纸张发明以前,竹是纸的代用品,书籍是用竹片做的。我们祖先把文字刻在竹简上,用兽皮连缀起来,就成为一册册的书,使古代的灿烂文化得以流传。“罄竹难书”的出典也是由竹简引申而来。《吕氏春秋》中有“黄帝命伐昆仑之竹为笛”,开创了载歌载舞的文化生活。

  天下名山僧居多,在宜兴竹海深处,从前有许多古寺名刹点缀其间。据说唐朝宰相陆希声、鉴真和尚和清朝的乾隆皇帝,当年都曾来到宜兴竹海观光,还在这里的大芦寺、金沙寺、澄光寺等古寺院中幽居了很长时间。

  太华山区横山附近竹林深处的大芦寺,始建于唐代咸通二年。古寺原在山麓,旧有“华严阁”等古建筑。周围群山环绕,景物幽美。鉴真和尚当年应邀在这里作过道场,讲过佛经;澄光寺在太华山区的龙池山上,原名“禹门禅院”,始建于南宋咸淳二年,是宜兴最著名的古刹,泉石交错,松柏亭亭,四时之景,各不相同。若踏雪而来,如入琉璃世界,尤觉风景之佳;在太华山最高处的九峰禅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宜兴古刹之一。这里满山翠竹,峰高谷深,泉声潺潺,风景绝佳。

  在湖山区省庄的竹海深处,也有几处古寺遗址。一处是古“海会寺”,建于元代至正甲申(1344年),明代永乐六年重建,至光绪二年后殿圮,只剩有二庑屋和塔基遗址。而今来到此地,但见乔木修竹,怪石古藤,奇趣横生,古寺遗址前有平畴几及百亩;又一处是“崇恩寺”,在湖岗下的磬山。《宜兴县志》说,磬山为明僧天隐单锡传衣之地。而今崇恩寺已修复,且举办过盛大佛事;还有一处是古“寂照庵”,俗名“上奇塘庵”,在湖山区的最深处,古寺建筑和古树早已毁于兵燹,只剩下庵基、塔基的遗址,古老的银杏树、娑婆树(七叶树)各一株。而今在山村左侧的密林深处,兴建了一座小型水库,山水相依,碧蓝的水,把苍山、竹海影入其中,分外清雅,还有清澈的涧水自上而下,水声潺潺,回响山谷。此处曲径通幽,真似“世外桃源”,别是一番竹海深处的自然风光。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