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大圣,泗州佛
泗州大圣,泗州佛
泗州大圣,又叫泗州佛。传说他为西域僧人,世称“僧伽大师”,是观音的化身。唐高宗时大师来到长安、洛阳一带化缘,后来又去了吴楚等地。他手执杨树枝,到处说法。有人问他:“你姓什么?”他就答道:“我姓何。”又问:“大师是哪里人氏?”他就答道:“我是何国人。”“何国”据说在西域碎叶国以北。
后来,他来到泗州定居。他曾在一家留宿,一天,他突然对主人说:“这儿本是一座寺庙。”主人闻听格外惊奇,忙让仆人在院内掘地,果然发现了一块古碑,碑上题名“香积寺”,又刨出一个金像,人们看过之后都说是“燃灯古佛”,而大师却说是“普光王佛”。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唐中宗派特使迎接大师来京城,皇上远接高迎,百官行礼,颇为隆重。皇上还亲笔题写了佛寺“普光王寺”的匾额。景龙四年三月三日大师圆寂,归葬泗州,并漆身起塔。传说中宗曾问万回大师:“僧伽大师何人?”万回回答:“观音化身。”从此泗州僧伽大师的圣名广为传扬。
宋朝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下令翻建泗州僧伽大师塔。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太宗又加封僧伽大师“大圣”谥号。从此“泗州大圣”更是名扬四海。
“泗州大圣”的奉祀最流行的地区当属福建。那里城乡的大街小巷多供泗州大圣,或作小龛,或凿壁为龛,有供立像的,也有供牌位的,还有在墙壁雕凿“泗州大圣”四字来敬奉的。福建城乡人们都把泗州大圣当做观音大士来供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为泗州僧伽塔题过诗。
后来,泗州大圣又成了情侣们祈拜的偶像。泗州大圣又有了另一番经历。相传宋朝时候,蔡襄母亲怀着蔡襄过洛阳江。这条洛阳江在福建惠安和晋江两县交界处,水深流急,十分险要。蔡襄之母过江时,在船上受尽了惊吓,上岸后说:“我儿诞生后,若能做官,我一定让他在这里造一座桥。”后来,蔡襄果然当上了泉州太守,他按老母之愿来江边造桥,可江水湍急,连投放江中的石头都被冲跑了,造桥谈何容易!蔡襄束手无策,一愁莫展。
一天,有位白发老翁摇船而来,船上坐着一位绝色女子。船往江心一停,老翁便向岸上发了话:“谁要是用钱投中了我的女儿,我就把女儿嫁给谁。”一时间江边围满了人。人们纷纷向江心投掷钱币,就是无人能投中那船上美人儿。投来掷去,钱全落在了江中。以后,这父女的船天一亮就摇到了江中,傍晚时分才划走,而投钱的人竟无所减。几个月过去了,谁也没投中那美女,而银子铜钱却落入江中成了洛阳桥的垫基石,造桥的愿望居然有可能实现了。就在大功告成的时候,泗州的一个聪明的小伙子凫水到江心,悄悄登船,转到姑娘身后,把一大把碎银子扔向姑娘,正巧有一块落在姑娘的头上,岸上的人们顿时齐声喝采。当下白发老翁约这位小伙儿上岸到凉亭议婚,没想到,小伙儿往凉亭石凳上一坐就再也没起来。原来那老翁就是土地爷扮的,而那姑娘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他们原来是暗中帮助蔡襄为民造桥,略施妙计为江桥奠基的。为了成全那小伙子,于是将他的灵魂变化到西天成佛去了,而让他的肉身永远留在亭中,从此就成了人们膜拜的泗州大圣。人们都说泗州佛婚恋受挫,一定也会十分同情人世间失恋的痴情男女的。于是,热恋中的情人,一旦遭到挫折和困难,就常爱求助于泗州大圣。传说只要在佛的脑后挖一点泥巴,偷偷撒在爱人身上,爱人就跑不掉,婚姻就会得到圆满结局。泗州大圣也真有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一处处的泗州佛的后脑勺几乎全让那些多情女、痴心汉们挖走了。偷偷地撒在对方身上,对方就不会变心了,爱情、婚姻就会得到幸福的结局了。但是这一来,这座佛像的后脑勺就只好一修再修了。
关泗州大圣的资料
僧伽大师,西域人也,俗称何氏。唐龙朔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龙兴寺。后[661年]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并金像一躯,上有普照王佛字,遂建寺焉。唐景龙二年,中宗皇帝遣使迎师,入内[708年]道场,尊为国师,寻出居荐福寺。因久居泗州,又享盛誉,故有泗州大圣美誉。
--泗州大圣常独处一室。而其顶有一空,恒以絮塞之,夜则去絮。香从顶穴中出,烟气满房,非常芬馥。及晓,香还入顶穴中,又以塞之。
--泗州大圣常濯足,人取其水饮之,病疾皆愈。
--一日,中宗于内殿语泗州大圣曰:“京畿无雨,已是数月,愿师慈悲,解朕忧迫。”师乃将瓶水泛洒,俄顷阴云骤起,甘雨大降。
--中宗大喜,诏泗州大圣所修寺额,以临淮寺为名。师请以普照王寺为名,盖欲依金像上字也。中宗以照字是天后庙讳。乃改为普光王寺,仍御笔亲书其额以赐焉。
--至景龙四年[710年]三月二日,泗州大圣于长安荐福寺端坐而终。中宗即令于荐福寺起塔,漆身供养。俄而大风焱起,臭气遍满于长安。中宗问曰:“是何样也?”中宗默默心许,其臭顿息。顷刻之间,奇香郁烈。
--至景龙四年[710年]五月,泗州大圣遗体被送至临淮,起塔供养。全国古城皆为四门,唯独今泗州故城--泗州城为迎接泗州大圣遗体,从城西南角新开一门,为五门。
--后中宗问万回师曰:“僧伽大师何人耶?”万回曰:“是观音化身也[中国“观音菩萨像”早期就是仿照泗州大圣像造的,为男性特征,后来慢慢演化为女性]。如法华经普门品云:应以比丘、比丘尼等身得度者。即皆见之而为说法。此即是也。”
--泗州大圣初至长安,万回礼谒甚恭,泗州大圣拍其首曰:“小子何故久留?可以行矣。”及泗州大圣迁化后,不数月,万回亦卒。
泗州大圣平生化现事迹甚多,在佛教界广为流传。
五代时有皇帝下令,全国所有佛教寺庙都要供奉泗州大圣像。
宋代以后,全国到处都建泗州塔、泗州庙、泗州寺。
因此有些大圣,泗州是唐宋两代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而且排行第二[一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四是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
今江苏镇江、河南唐县、江苏江阴青阳、广东惠州及福建、上海、浙江等省市还有泗州塔。
今福建南普陀寺,唐代就叫“泗州院”。
尤其在福建福州,泗州神地位很高。那是因为当时当地有位泗州籍官员得病后,谁都治不好,后来此官员烧香求故乡泗州大圣保佑,结果病真得好了。后来福州家家户户都把泗州大圣当神供奉。
泗州神由此得名。
如今,由泗州大圣变化的泗州神位居中国大大爱神之五。
福建泉州一媒体曾经报道:连日来,早报报道了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出土泗州佛石雕一事。昨日,泉州文史界专家李玉昆经过查阅惠安县志,确定了该石雕的“年龄”。他认为此石雕产生于宋代,而且早在1987年就被列为惠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玉昆告诉记者,根据地方志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新编《惠安县志》第4章第33篇“文物”中的一段关于“龙尾山造像”史料记载:“该造像位于洛阳镇群山石船村龙尾山南麓,龙尾山原有宋建石船宫,已废。现仅保存宋代石造像1尊置于麓露天处。造像高1.65米,宽2.7米。半跏跌坐式,头裹巾,身着禅衣,支左脚卧右脚,左手执尘尾搭于膝上,右手垂于右股之间,容相端肃。”
“由于地点、造像形貌与县志中的记载基本吻合,因此可以判断该泗州佛石雕产生于宋代”,李玉昆说。另据介绍,根据2000年编制出版的内部材料《泉州文化手册》中记载:“宋代龙尾山石佛已于1987年12月被列为惠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既然这尊石雕早在十几年前就列为县级文保单位,可为何会被深埋地底,而且遭到一定程序的破坏?有关专家指出,此文物的再次发现,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免类似的情况重演。
泗州塔建于公元七世纪初,历经1000多年,直到公元十六世纪末[1680年]随今泗州故城--泗州城被大水淹没在今洪泽湖底下,至今未得重见天日,实乃佛教界一大憾事。
泗州大圣和泗州塔,在日本、韩国甚至整个亚洲佛教界都有和大影响。
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等历代著名诗人都有咏泗州大圣和泗州塔诗词流传下来。
但目前现存纪念泗州大圣的塔(或遗址)尚有:
1、江西信丰大圣寺塔。该塔建于宋治平六年(公元1064年),高66.45米,塔为六面九级十八层,为穿壁绕平座的楼阁式砖塔,“凌霄矗空,通省无与伦比”,是现存的江南最高宋塔,此塔为江西省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湖南省邵阳武冈市泗州塔。《武冈州志》载:“有泗洲塔,一名东塔,在东门外,宋元丰元年(1078)建。”现在又称花塔。具有精奇的建筑技巧和精湛的壁画艺术。花塔共七层,各层尺出短檐、翼角高翘,檐口构形图案,七层各异。塔有八面,各面用白泥涂漫,瑰丽多彩的壁画绘饰其上。
3、惠州西湖西山泗洲大圣塔。又名玉塔。始建于唐末,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84年)塔
毁,明万历初改建为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又重建为塔。塔高37米多,八角七层,内为十三层,砖木结构。
4、河南省唐河县泗洲塔,又称泗水塔,位于唐河县城东南隅菩提寺旧址内。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重修。明万历年间因雷电毁坏塔顶重修两次。此塔系河南省文物保护重点之一。此塔为11级楼阁式砖塔,高约50米,塔基边长7.6米。塔身每层高度自下而上均匀递减,每层内外壁都有一、二处碑刻或壁龛,龛内雕刻佛像。塔顶为八角圆锥形攒尖式。此塔的奇异之处是塔顶有时会冒“烟”。
5、安徽广德天寿寺大圣宝塔。城内东大街,高42米,底座周长26.4,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建,宋金对峙时塔顶焚毁,明太祖驻跸重修。
6、江苏镇江僧伽塔。在宝塔山(原名鼎石山),系明代砖塔。元《镇江志》载:普照寺在寿邱山巅,原为南朝宋武帝的故宅。南朝陈时创建寺庙,名慈和寺。宋朝称延庆寺。南宋绍兴中改名普照寺。因泗州僧伽塔也建了塔院,供奉僧伽像,名为”普照宝庆”。明万历年间,有儒生张凤翼将寿丘山上一座宋代僧伽塔移建于鼎石山,故名宝塔山。僧伽塔高32.5米,塔基直径7米,八面形,黄墙,葫芦顶,共七层,六层有梯,梯对角盘旋而上。每层有四门,交错而开。塔周围以石柱。
7、此外还有江苏句容大圣塔等。徽州岩寺文峰塔也曾参考过泗州塔的图形。
8、江阴市青阳镇悟空寺塔(已倾)。2003年11月28日,江苏省和江阴市的考古工作者对悟空寺塔基进行联合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塔基内发掘出土一石函,石函内有影青瓷钵,钵内横放着一个影青点彩净瓶。净瓶内发现数十粒舍利。这些舍利五彩斑斓,以白色为主,晶莹发亮,外表圆润光滑。经考古专家对石函上的铭文进行考证,认定其为“泗洲大圣”舍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古塔中出土的除了佛像之外,瑞安仙岩寺塔地宫中还供奉了一尊涂金木雕的僧人坐像,像座的包镶银片上錾刻着“泗洲大圣普照明觉大师”的字样。苏州瑞光寺塔、金华万佛塔、上海兴教寺塔、温州白象塔、宁波天封塔中都有头上戴着僧帽、瞑目端坐的僧伽像,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崇拜和供奉僧伽和尚的风气。
厦门圣果院,唐代卓猷所创之佛寺,原名泗州堂;厦门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会昌、大中年间(841—859年),初名泗州寺,五代时曾称泗州院,宋代称无尽岩,后又
改称普照寺;湖北云梦县城外梁代建筑—泗州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阳新泗州禅寺;江苏宜兴太华山石门村界口泗州庵(又名泗州堂);宁波江北区慈城镇前洋大圣寺、吴江县芦墟镇泗州寺、新昌嵊县乡间的泗州堂、浙江宁海松门岭下泗州堂。古时松江原有泗州塔院、江西宜春市东门泗州寺、苏州城内泗州寺(古迹“亨泉”为宋咸淳戊辰寺僧所立)、泉州开元寺内原建有泗州院,在《八闽通志》中有记载的泗州院、泗州堂、泗州庵等就有23座,难怪出现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僧伽本起于盱眙,于今宝祠遍天下”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各地区)均有与泗州大圣相关的地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