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喇荣五明佛学院考察记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崔保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喇荣五明佛学院考察记

  ◎崔保新

  世界最大的佛学城

  色达县是全国十大贫困县之一。色达的汉意为金色的坝子,全县约有三万人,县城就建在一个坝子里。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建在距县城十余公里的山沟里,平均海拔3800米。喇荣五明佛学院在高峰时期,曾 汇聚了三万高僧和学子,数量超过县城五六倍。一个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为甚么能建一所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当你看到这个事实时,你祇能用佛法不可思议来解释。

  网上的文章说,喇荣五明佛学院在一条山沟里,此话祇说对了一半。严格地说,沿着喇荣沟上行,先见到六七座白黄斑驳的灵塔,继而是横跨公路的彩门,蓝底的门眉上写着一排金色的大字。那秀中带慧的字体,出自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之手。喇荣五明佛学院是很有来头的。八十年代初,晋美彭措法王带二十几个弟子在荒凉的喇荣沟中开辟道场。一九八五年,第十世班禅大师亲访喇荣,要求办成一座正规的藏传佛教的佛学院,并请赵朴初会长题写院名。三力合一力,不久,喇荣五明佛学院因道风古朴、高僧云集、戒修严明而声名鹊起,蜚声海内外。

  据实地观察,与亚青寺相比,喇荣是山城,亚青寺是水城,这里依山而兴,那里傍水而旺。喇荣五明佛学院不仅如人所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学城,同时也是世界上花费最少的大学,条件最艰苦的大学,它所以?聚了三万佛子和信众,原因是在这里可以学到世界上最高的智慧。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办大学国家是要花钱的。而在喇荣沟中创办的这所大学,不要国家一分钱,祇是借助了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的东风,在不到二十年内,不仅吸纳了藏汉两地的僧众,而且走过了许多大学一百年也未达到的规模,其背后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我所以对喇荣是沟的说法持异议,是因为站在高处俯瞰,五座旋钮在一起山峰,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喇荣的殊胜之处。莲花的中心是方圆半公里的谷地,谷地的中心是一尊巨大的金色雕塑金翅鸟,这是晋美彭措法王的化身。更加令人震撼的是,谷地的所有空间和五座山峰上,都建满了赭红色的藏式小屋,从山脚下公路起,一直密密匝匝爬到山顶。由于视差,平行看,仿佛小屋一座贴着一座,密不透风,祇有逐级爬上台阶,走进小巷,才发现小屋有规律的建在一层层高台上,每间小屋前,都有一个用木栅栏围起的小院。屋与屋之间道路极窄,两人相遇,要侧身而过。几乎所有的小屋都面对谷地,面对那只金翅鸟。这是我对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宏观观察。

  僧侣生活一瞥

  要体察入微,还需走进小屋一看究竟。由于所有的小屋都朝向谷地,肉眼祇能观其长,不能视其宽,祇有走进小屋,才能知其狭促。我一连在不同地点看了三处小屋,结构大同小异,看来有发展商参与其中,统一规划建筑了小屋,作为商品出售,可以说体现了众生平等的原则。但在赭红色小木屋之间,也夹杂了为数不多的砖混结构的白色洋房,塑钢窗户,空调压缩机、电视天线暴露在外面,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迄今,仍搞不懂洋房主人的真实意图:是到此显示财富?这里都是放下财富的修行人。是到这里休闲度假?这里海拔近4000米,空气稀薄,连树木也无法成活。是住在这里修行?不修身,不放下所谓的肉体舒服,吃所谓的苦,何以修心?是到这里学佛求法?一住进这座与众不同的豪华之所,可以说还不愿脱离世俗,不愿割舍世俗,与佛相去甚远了。

  据我在屋内目测,这些小木屋大概是3.5米×2米的空间结构,减去墙体占的空间,总面积不超过6平方米,大约是柴房2平米,经房兼卧室4平米。经房中佛龛、书架、小桌占去一些地方,僧人祇有睡对角才能伸直双腿。经房嘛,就是念经打坐的,对于修行精进之人,睡觉就是偷懒,就是成佛途中的魔障。是每天舒舒服服地酣睡而最终堕入轮回,还是不倒单日夜精修而解脱生死?僧人们当然会选择后者。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往往悬于一呼一吸之间。要想摆脱六道轮回,来生不做牛马,哪有时间睡觉呢?

  在一个外出云游法师的小木屋里,我坐在窗边,屁股下是草绿色军褥,再下边是塑胶防潮垫,旁边是一件棉质军大衣,屋里的一切都是普通的、适用的、简单的,毫无铺张之意。视窗下,也祇能容我一人而坐。我心里盘算,今晚两人如何睡呢?一人睡,一人祇好枯坐一晚了。再看看身下的被褥,不叠也不洗,哪有甚么卫生的概念呢。

  下面介绍一下啦荣沟里僧人的用水问题。喇荣五明佛学院在山里,不临河,二三万人用水,全凭泉眼长流不断的山泉水。水是生命之本。正是这些泉水,才能在大山里聚集起这么多修行人,这又是喇荣沟的殊胜之处。喇荣沟的泉眼有限,但修行人不断增加,水的供需便出现茅盾。喇荣沟里没有自来水装置,不像城里人用水手到水来。无论春夏秋冬,汲水、运水,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对于住在高山上或离泉眼远的僧人,挑一担水上山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节水便成了僧人们的自觉行动。僧人用水少,一是几个月不洗澡,二是公厕在外,没有抽水马桶。用水仅限于饮用、煮饭、洗漱,衣服也不常洗。喇荣宾馆在山上,用水很贵,因为运水要付出劳动和成本,这也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价值规律也在喇荣沟起著作用。有人二○○○年在喇荣花1200元买的一座小木屋,现在已增殖到三万了。

  说到上公厕,春夏还好,秋冬却让人不寒而栗。在北方农村生活过的人,深知在零下20-30度时起夜的滋味儿。清晨,被尿憋醒,不得不从热被窝中爬起来,穿上冰冷的棉衣裤,穿好袜子和鞋,甚至戴上帽子和手套,一推门,冷风扑面而来,踩着吱呀作响的积雪,披着一轮残月寒光,瑟瑟发抖的在寒风中行走十分钟,一去一回,早已了无睡意。所以,北方冬季在外边解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僧人也是人,凡肉体均知冷暖,生理之事必须面对。如果拿生理之事做修行功课,肉体痛苦也许会产生精神上的快乐,物质可以转化成精神嘛!

  在现实生活中,世俗之人总是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肉体舒服一些;修行的僧人则是让肉体适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城里人每天关注肉体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僧人每天起早贪黑通过折磨肉体修炼自己的精神。如此一来,俗人常常叫苦,乃由身体不适带来的精神之苦;僧人常常消苦,通过修行消除了心灵之苦。反思我们讲究住宾馆、吃大餐,再看看僧人简单朴实的生活,真是人生目标不同、路径不同,生活方式和态度就不同。(待续)■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