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炎凉无语石城山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周国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浙东唐诗之路,在一般人眼里,无非是唐代有很多诗人来过剡溪沿岸的浙东一带,并且留下了很多诗。但事情远非这么简单。

  唐诗之路最早提出者竺岳兵先生认为,这条古代黄金旅游线并不只靠诗歌出名,还有其他很多文化元素穿插其间,融入其内。佛学就是其中一端。

  过了散发淡淡鱼腥的神奇南岩,我们抬步来到石城,探索蕴藏其中的文化。

  ■记者 周国勇 见习记者 梁易辉 文 许文豹 摄

  又见弥勒

  新昌大佛寺位于新昌市区,大门就在热闹繁华的人民路上。但在六朝,这个名叫石城山的地方非常偏僻,人迹罕至,并且因为“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而得名。真的是“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

  尽管如此,进到大佛寺后,尤其是行走在漫长的甬道上,我们依然会遽然感受到它的古老、深邃、充满佛寺的庄严与肃穆。这次因为有采写任务在身,因此行走得更加漫长,也感受得更加深刻。

  石城山真的都是石,而且奇形怪状、大小不一,还都有故事。比较有名的如锯解岩、倒立石、蝴蝶岩、风动石等等。除了石,寺内还有湖。这就是放生池了。据说这池原来是块烂泥田,两个农妇用一个石杵来回在田里拉锯,时间一久,石杵磨成了针,泥田也变成了一口池。这个充满禅味的故事不知是谁的杜撰,但眼前水清岸曲、云影徘徊的美丽水塘是真实可亲的。在放生池远处的一块巨石上,由上而下刻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红色大字,据说是弘一法师的手迹。有的书上说他在池边还有另一幅字“大势至菩萨”,可惜那天我们没有看到。

  在放生池边一个山丘上,竖着一个白色的圆塔,上面写着“隋智者大师纪念塔”,是一个衣钵冢。据随行的讲解员介绍,这智者大师就是佛教天台宗的开山祖师、国清寺的创立者,曾被隋炀帝封为“国师”。至于这位最早提出“放生”理念的天台高僧何故圆寂石城,我们将在以后作出解释。

  现在,让我们在湖畔杨柳风中、竹柏绿荫之下,沿着阳光斑驳的卵石甬道向东走去,向佛走去。走不多远,就是一个颜色青黛、气象古旧的石牌坊,横额上写着近代书法家沙孟海的“石城古刹”四个墨字,两根石柱上刻有晚清秀才苏局仙的一副对联,造句非同凡响:“晋宋开山天台门户,齐梁造像越国敦煌。”

  在吟咏玩味间,脚步将我们带到了南明、石城两山夹峙的罅缝里。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侧岩壁上的诸多题刻,也都出自名家之手。

  如宋代米芾的“面壁”,道光涂鸿占的“南无阿弥陀佛”,民国毛玉佩的“少有洞天”等。最让人看不懂的是近代徐生翁的“来共点”,这三个字分开看都很简单,但合在一起还颇费思忖,很有点禅机。对此历来有多种理解,现在最为流行的是赵朴初老先生的解释,意为大家一起来点头共同瞻仰。

  赵老话音刚落,我们面前果然山势一转,仿佛洞天自开,依崖而筑的五层楼阁赫然入目。到了,我们又见着了弥勒石佛。跟以前看到的一样,跏趺而坐、丰神俊朗、眉目慈祥的弥勒石佛微微笑着,双唇稍启,含语待发,栩栩如生。关于这尊弥勒石佛的规模之巨、设计之妙、技术之精,以及三个和尚毕其一生、雕刻大佛的皈心之诚,因为流传极广,这里不再赘述。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常人看来,这是毫无疑问的佛教胜地的石窟寺庙,在历史上却产生过是佛教寺庙还是道家洞天的争论,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主道派”根据洞窟外面楼阁上唐代颜真卿手书的“逍遥楼”题匾、南朝梁刘勰撰写的《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记》中(此处石窟)“虽罗汉之三观兜率,梵摩之再现法身,无以加也”的记载,结合佛祖释迦牟尼说的,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才能从兜率天宫下生成佛的教义,认为此处供奉的不是弥勒尊佛,而是养性谈玄、达成逍遥的修道之所。

  但反过来说,两个本地和尚和一个外来和尚联袂完成的这尊早期石窟佛像,样子既不像我们观念里露胸袒腹、张着笑口的弥勒菩萨,装束也不合拍,还有周围也没有照佛教仪规必须配备的跟班和尚。据有的专家说,就是同样是笑,也跟北方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中的弥勒雕像神情不同。

  难道这里真的不是弥勒石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玄机出在佛教是舶来品,它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实际情况。据专家考证,印度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开始它的“市场”一直不大。而本土的儒、道两家就像有意排挤外来货一样,结成了互相糅合的互补局面,并且衍生出一种叫“玄学”的合资产品,在魏晋盛行一时。与此同时,佛教中一支叫“般若学”的流派渐渐强大起来,硬是在中国兵燹四起、民生凋敝的魏晋时期杀出一条血路来。因为玄学喜欢说“无”,般若学经常谈“空”,慢慢有了共同语言,于是中外两家就开始缱绻起来,并且也催生了一种新产品叫“佛玄同流”。说白了,就是儒释道三教汇合了。从这时候起,佛教也完成了中国化的转变,而地点正是般若炽盛、梵音缭绕的剡中石城。有专家据此认为中国佛教的发祥地就是新昌。因此我们眼前被刘勰称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的窟内石佛,已经不是印度的弥勒,而是中国的弥勒。

  唐诗中的石城

  在唐代,儒释道三教是被朝廷同推并行的,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比较难得的宗教自由的宽松局面,怪不得唐人的思想都那么丰富而且张扬。位于浙东新昌的石城寺因为山水风光奇崛,加上人文底蕴丰厚,特别是魏晋名流足迹遍地,因此唐人寻访石城也就顺理成章了。

  以山水田园诗出名的盛唐诗人孟浩然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40岁时去长安考进士,失败而归,再也不想考了,两年后来到浙东,一呆就是4年。他刚来不久,就慕名到了石城寺,正巧赶上石城寺举行腊八佛祖成道纪念活动。喝下一碗腊八粥,就写下了《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一诗:“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第一句“石壁开金像”写到了大佛雕刻的故事,也连带提到了石城寺的开山祖师昙光。这位昆山和尚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胆气过人。他初来荆芒密布、岩石嶙峋的石城山时,那里还没什么人影,他就找了个石洞住了进去。这个岩洞就是隐岳洞,后来变成了隐岳寺,是石城寺的最初一部分。末两句“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是他写给别人看的,也是写给自己看的。因为仕途坎坷,诗人心里抑郁难平,痛苦不堪,看到大佛,似乎喝到了圣水,解除了他内心的积虑和苦闷。

  中唐的刘长卿虽然中了进士,还当了官,但宦海沉浮,曾两次被贬。在第一次被“下放改造”期满后,他也来到越中散心,隐居在石城山附近的碧涧,一住就是7年。刚安顿下不久,就有好友皇甫曾过来看望,诗人心里乐开了花。“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诗写得比较浅显,但很巧妙。此诗虽然题目叫《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歌也写得平中有喜,但通篇不带一个“喜”字,确实相当高明。难怪他的五律自诩“五言长城”。

  山西太原的唐彦谦比孟浩然要有韧性,因为他在懿宗咸通年间连考了10多年的进士,屡败屡战,终于圆梦,可能是来谢谢佛祖保佑,所以也来到石城寺。很巧,那天同来寺里游玩的还有好些诗朋文友,有诗为证《游南明山》:“久闻南明山,共慕南明寺。几度欲登临,日逐扰人事。于焉偶闲暇,鸣辔忽相聚。乘兴乐遨游,聊此托佳趣……宦途劳营营,暂此涤尘虑。阄令促传觞,投壶更联句。兴来较胜负,醉后忘尔汝。忽闻吼蒲牢,落日下云屿。长啸出烟萝,扬鞭赋归去。”此诗虽长,但叙事条理清晰,状物准确生动,抒情真挚热烈,为宣传石城寺作出了贡献。

  唐末五代的钱镠从一个市井无赖到一个小国的君主,人生的变化大到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总以为是菩萨在暗中护佑他,所以做了吴越国王后就斥巨资重修寺前楼阁,又在寺旁建屋300余楹,感谢佛祖的庇佑,并且亲自动手写诗纪念:“百尺金容连翠岳,三层宝阁倚青霄。手炉香暖申卑愿,愿降殊祥福帝尧。”(《隐岳洞》)看见了吗,这家伙顺便还拍了梁太祖朱温的马屁。

  此外,李白、赵嘏、皇甫曾等唐人也都留下了咏唱江南大佛的动人赞歌。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