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其实这并非什么秘密,但若不痛下思辩的功夫,只能知其皮毛,无法在达到“确信”的境地。
人生的第一件事应是追求“智慧”。这里说的“智慧”有别于“聪明”与“天才”。所谓“智慧”,乃是由那光辉的圆满的灵性所流露出来的一种领悟力;有了这领悟力,则万事万物在它之前了了分明,无所遁形,所以它能领悟一切真理而无所遗漏。所以灵性与领悟力与真理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东西。譬如镜子一样,一面平坦光滑而无尘垢的镜子,我们可比作 “灵性”,镜子有“照”的功能,我们可比作“领悟力”,所照见的物像可比作“真理”。所以一个灵性未经启发的人,我们不认为他有智慧,正如我们不认遍布灰尘的镜子有“照”的功能。启发一分的灵性,才可以有一分的智慧,才懂得一分的道理,启发十分的灵性,才可有十分的智慧,才懂得十分的道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人生最富足的是灵性或真理。
然而,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智慧而不强调灵性或真理呢?理由是:智慧乃是一种能力与作用,在三者之中,它居于枢纽的地位。有了灵性,若不加运用、训练,仍然不会有智慧,依然不能了悟真理;正如镜面虽无尘垢,若不用以照物,依然不能发挥它的用途,不能显现种种物像。
智慧乃是以全体的灵性为根本,所以它与“聪明”和“天才”有所不同,因为“聪明”二字乃系耳聪目明之谓,偏指感官的发达。虽然所谓“聪明”有时意谓“较高的智商”,毕竟不如智慧之圆满与深沉。所以我们不会形容孔子、老子、苏格拉底为“聪明的人”,而形容他们为“具有智慧的人”,而“天才”往往指某方面的天赋而言,如天才音乐家、天才数学家。固然,圣哲多具天才,但天下并不等于圣哲,因为圣哲的智慧且有全面性与统一性。
根据儒家的经典,我们可知儒家把智慧列为第一优先。如《中庸》讲三达德,亦智为第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之意为明白本有的光辉的德性,亦即启发灵性。《论语》子夏也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切问、近思都是求取智慧之法,有了智慧便能引发仁爱心,所以说仁在其中。孔子说:“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为什么孔子不换个顺序说:“笃行之,明辨之,博学之”显然是因为知在先,行在后之故。所以王阳明说“真知乃能力行”。孙中山说:“革命的基础在于高深的学问”。
搁置圣哲的议论不谈,当我们静心而思,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领悟到智慧的重要性。试问有了智慧以后,我们还怕没有办法,没有希望吗?有了智慧,则如拨云见雾而见青天,则人生一切问题都会豁然开朗,虽不一定能一时获得解决,却总有解决之日。宇宙人生的问题不外乎以下三种形式:“……是什么?” “为什么……?”“如何才能……?”比如说:“快乐是什么?”“如何才能获得快乐?”无边无尽无穷的问题都逃不出这些形式。一旦有了智慧,问题都可得到解答。
当我们静心观察,我们可以知道,举凡古今圣哲,大都是提得起,放得下的人。当他们居高位,掌大权,享受厚禄之时,他们都能善用其声望、权力和地位,担天下之重任,发挥一己之长以利济生民;若不幸而时不我与,小人道长,他们也都能“逐世无闷,不见知而不悔”
编辑: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