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句义宝藏论广讲:金刚处第四 本智依止之处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隆钦燃绛巴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句义宝藏论广讲:金刚处第四 本智依止之处

  抉择觉性所住之处,此分两部分: (一)总示住处;(二)分说殊胜密王之扼要。

  (一)总示住处

  此又分为三:即所住之处、安住之相和表喻。

  (1)觉性所住之处。觉性真正所住之处,为大宝心间吉祥结,其妙光安住于螺室颅腔无量宫,以及能视目之无量宫和能动脉之无量宫三者之中。

  《声应成续》云:

  “大宝心间无量中,汇集珍宝八角门,

  有五智慧与五身,即气和心五妙用,

  悉皆分为五五性。”

  又云:

  “头顶心间脉之中,安住不修净法性。”

  《珍宝镶嵌续》云:

  “八角珍宝无量宫,能动脉络无量宫,

  螺室颅腔无量宫,能视眼睛无量宫,

  彼等四大无量宫,为诸大密咒住处。”

  《觉性自起续》云:

  “一切有情之觉性,安住心脏之中间。”

  《狮子妙力圆满续》云:

  “奇哉!觉性本智性,佛陀以及诸众生,

  皆以不变状安住,又其实相有如是:

  大宝心间无量宫,大宝脉络无量宫,

  清净颅腔无量宫,眼角处之无量宫。

  于此无量大宫中,觉性自体如是住。

  彼之解说应如是:有些部分为身住,

  有些部分为明点,有一部作毫光住,

  尽皆环链状安住,上乃表示总住性。”

  《珍珠宝鬘续》云:

  “一切诸佛之身性,于心中央自圆满。

  永不变易之一身,周遍之相而安住。

  遍及一切唯一心,本元本性自然处。

  金刚连环之身形,连续不断而存在。

  连环之状繁多故,支分身亦不可数。

  然有即唯只一个,显现则是普遍现。”

  《直指续》中云:

  “实际在自身中央,内心安住大智慧。”

  《文殊幻变网续》云:

  “炽燃妙光吉祥结。”

  (2)讲说觉性安住之相。此分为甲、乙、丙三项:即自体安住于身;本性安住于明点;悲心安住于炬光。

  (甲)觉性安住于身,即是于心间住有寂静之身,以及其妙色妙用所成之忿怒身,皆安住于颅腔。

  如《珍宝镶嵌续》所云:

  “奇哉!觉性之住相,安住各自心脏中。

  保持佛父母二分,成为方便智慧相。

  父之部分方便身,母之部分智慧身,

  光明毫光之相住,以界和智巧庄严,

  住于元成大明点。”

  《声应成续》云:

  “一切有情之全身,为法性风所遍满。

  微细轻动及分别,皆以身相住心中。

  妙色之身有五相,各部任持各种性。”

  《狮子妙力圆满续》云:

  “赖耶法源大宝库,作觉性智团栾住,

  万显无取境宝库,住于觉性智法界。

  密集大宝八角库,觉性智作父母相。

  摄命大宝四角库,觉性本智住明点。

  义聚颅盖无量库,觉性本智住怒身。

  不灭明亮二门库,安住法界环链身。

  空寂离相虚空库,觉性本智住光明。

  上皆指示秘密库。”

  (乙)本性安住于光之明点。

  正如《珍宝镶嵌续》所云:

  “说明点相应如是,脉中明点如身住,

  最大限度与天边等,小仅马尾十分一。

  明亮程度如日月,亦具发光和辉煌,

  如是来去和安住。”

  (丙)悲心安住于炬光。

  正如《觉性自起续》所云:

  “彼亦以四种炬光,不灭之相而存在。”

  (3)表喻。自体安住于身者,如瓶身;本性以光安住者,犹如瓶中之灯;悲心以毫光安住者,犹如日之毫光。

  《声应成续》云:

  “心·脏大宝,无量宫,自体根本清净分,

  空明和合妙色身,脸手具足瓶身相,

  安住元成光团内,大悲颜色各自明。”

  本性光之比喻如《狮子妙力圆满续》所云:

  “内明犹如瓶中之灯。”

  悲心之光比喻又如《狮子妙力圆满续》所云:

  “炬光犹如大日轮,彼之千光无边际。”

  毗玛拉大师口教云:

  “身如内明之瓶身,光似瓶中之灯光,

  智慧犹如孔雀卵。”

  有说“身如芝麻大,其上有丝线细的眼睛”,这是一句古语,谓随其所应有而有。有人说智慧可以转变,此语犹如风吹糠秕之言,毫无根据。设若它有变迁,那么身心岂不分离?

  (二)分说殊胜密王之扼要

  分说殊胜密王之扼要有二:即藏识与法身之要点;心识与智慧之要点。

  (1)藏识与法身之要点分为甲、乙两项来讲解:(甲)总说其类别;(乙)分说其差别。

  (甲)总说类别。藏识即阿赖耶识,为轮回之根本,故为一切习气所依附处,如沼池。法身为涅槃之根本,离一切习气因而有漏永尽也。

  如《珍宝镶嵌续》云:

  “阿赖耶为储藏故,法身即是有漏尽。”

  又云:

  “藏识上有因和缘,积存习气如沼池。

  法身远离习气障。由心与意等和合,

  有情藏识现多种,法身则离心意等,

  故现多色无有意。”

  此二者之明喻,如《觉性白起续》所云,藏识与法身犹如船与海之情况,由此出现航道,故本位法身正如清净大海,从其精英中出现藏识如船,由许多心识和合而成之人和业与习气成为资具而充满其中。觉性由法身之状态中产生行道。又复部分显密经典中将本根部分命名为藏识,然个别不了解经意者,遂将此二者混为一谈,这就成为大错特错之处,而产生许多过失。藏识藏有习气故,那么法身应成为是藏有习气之所?藏识需要转变处所,那么法身应成为是有转变之处所?藏识需观待轮回暂时之法而成,它是间或之有,那么法身亦应成为是间或之有了,以此类推,错误百出。《觉性自起续》中亦说对此二若混为一,则产生互相违背,所以特采取问答辩论的方式来讲说其理:

  “有些人士自认为,藏识即是法之身,

  为了对此作问难,藏识性相应如此。

  于是对此作答复,说诸具足是藏识。

  于是以问来回遮,佛有转变亦应理,

  因为藏识能多现,由彼一切具足故,

  众生即佛亦应理,因彼一切具足故。

  抑或成为轮换者,因其能现多种故。

  或者轮换就为佛,或者轮换成有情,

  因为都是轮换性。”

  《普贤心镜续》亦云:

  “认藏识为法身是由我而咸障。”

  若尔,云何才算观待轮回与涅槃之不同本根而区分其差异呢?

  《觉性白起续》云:

  “有情之根和佛根,决定一差别所分。”

  (乙)分说其差别又有二:即藏识之差别;法身之差别。

  (子)首先,藏识之差别又分五个方面:藏识之白体、释名、差别、功用、安名之因。

  工.藏识之白体:即是由心和心所所摄之一切轮回涅槃之业和习气所依附之处,是无明之地,为无记性。

  《声应成续》云:

  “自体性即是习气之器皿。”

  《觉性白起续》云:

  “藏识能取分别心,却被种种心识染,

  藏识即是无明物。”

  Ⅱ.藏识之释名:它是诸多习气所依之根,故名为藏识(众根)。

  。如《声应成续》所云:

  “释名即是众和合,根为聚集且储藏。”

  Ⅲ.藏识之差别有四:本来意义上的藏识,即是觉性之上从元始最初起则如金属与锈斑一般,是其俱生而有之分。此观待明觉而成无明,即成为世间诸法之第一个根;又加行义之藏识此是业分之根。它是轮回和涅槃中之生,由于牵引业力及种种加行构成为彼等之根本所依是无记性。种种习气之藏识即是心与心所能生轮回之分。它是聚集各种业和各种随眠之无记根本所依处;习气身之藏识即是肢体与支分,分别显现为微尘有分之粗分身和清澄之光身,以及近似三摩地所现身等而为三种身。各各所现之根皆是无明所依之有分。

  如《声应成续》云:

  “分之则身和加行,多种显现和本根。”

  有人认为觉性在事实上,是就其有垢之分而假名安之为藏识。此有与法相混为一谈之过,故应说唯安立在习气上较为合理。因为彼等仅仅是其体无明而有心识是无记且居习气之地中,这都是在同体上有对立面之差异而已。又如在身上出现习气之根藏识,故现在所现身之关键于在此;在心上成为习气之根,故现在出现各种识聚和心所出现各种习气之根,现在出现各种境界和妙色出现本初之根,就是现在不管任何地方皆有无明与之相应而起。总上四种藏识皆是随眠无记之性,如地下之种子,不可亲眼所见,仅为现行诸法存在之因。现为身心分之四无明,即如苗子一般则亲眼可以得见,其关键就在于此,以上一切皆统名为藏识,是从同一体性方面所安立,分上为四类者,这是观待同体不同分而安立者也。

  Ⅳ.藏识之功用:即是能作习气先后之所依处,能作业与烦恼之因,能作身和各种和合物之现源,能作身心与轮回、涅槃各别加行之工具。

  《珍珠宝鬘续》云:

  “藏识即是储藏故。”

  V.藏识安名之因:能作先后习气之联界,能作先后异熟之联系,能作善恶因果各别所依之处所,故名为“众”;能聚合在一处,故名为“根”(众根即藏识)。

  《声应成续》云:

  “对此暂时名藏识,作为法与非法根。”

  《宝性论释》云:

  “藏识即是一切根,亦是证悟净佛根。”

  作为轮回之根固可,何以又说作为清净佛之根?这是从总的来说,此根是真实之根,比如太阳一般;它的上面有加行根,作为造作善业、能作善趣之根。由此而假名为加行位根。对涅槃来说由身语意三门所积加行与解脱相顺分之善品,是超越于藏识之上,故从此一分上而安立的名。对与涅槃相顺之业它是作为遣除复障在涅槃上的垢污之因,而假名安立为涅槃之因,但不承认它是作为涅槃的所生或能生之因果,因为涅槃之白性是无为的,不是依因缘而新造的,说因果则有矛盾。

  《宝性论》云:

  “无为之性本元成,故依他缘不能悟,

  具足智悲力三者,具足二利为佛性。”

  由于这个原因,故对藏识之处与法身二者,容易在意识上发生误解作为同一本根,从而主张“觉性有垢,藏识无垢,就是法身”者,将此二者混为一谈,不加区别,皆由不知同一体性之中有不同之差异,只求以文句来各各加以分别,这是毫无益处。

  《第六界续》云:

  “因而若不分藏识与法身之区别,犹如能缘二种不同形色所执之心识,不能显现诸义之各别。”

  .所以极易把藏识与法身弄错,故应当分辨彼此之差异,这点非常重要!

  (丑)其次,法身之差别分为五个方面:白体、释名、差别、作用、安名之因。

  工.法身之自体:即是轮回未染污之觉性,如虚空一般。

  《声应成续》云:

  “法身远离戏论边,无有任何所执相,

  体性空明无二别。”

  《珍珠宝鬉续》云:

  “法身即是有漏尽,空而明来明又遍,

  思维未染念清净,远离一切戏论性,

  犹如虚空遍而空,远离任何表诠法。”

  n.法身之释名。

  《声应成续》云:

  “释名法为清净道,身者即是由此成。”

  Ⅲ.法身之差别可分为三类,《声应成续》云:

  “法身报身和化身,以三类别作区分。”

  Ⅳ.法身之作用:以见、修、行、果、德、业等游戏来清净污垢。

  如《觉性自起续》所云:

  “无灭无爱亦无贪,即是法身之行为;

  坦然明朗无散乱,即是法身之修持;

  无见已见彻底见,即是法身之见地;

  无作无生不可生,即是法身之果位;

  已修无修修圆满,即是法身之事业;

  一现二现一切现,即是法身之功德。”

  V.法身安名之因:空而无物无相之身,具足如来十力、四无畏和不共法诸功德,故名为法身。

  《觉性自起续》云:

  “具足无畏、力和明,一切事业皆成办,即是法身之释名。”

  此间所说之法身应是本元之法身,自性清净,具有自体、本性、悲心三者之性相。

  《觉性自起续》云:

  “自体本性与悲心,三者法身之性相。”

  (2)讲说心识与智慧之要点分为甲、乙两项: (甲)总说共同之品类; (乙)分说各别之自,陆。

  (甲)总说共同之差别。此又分子、丑、寅、卯、辰五个方面:实际差别;不知之过;教诫令知;二者之体性;各自所住之处。

  (子)心与智慧之差别。凡心皆为世间法,即具业与习气之白性生起污垢之过,当具有觉性时就假名为“有心”,此心能各别迷惑于六道,而觉性与心分离时则称为“远离客尘之圆觉”。

  凡是智慧皆为涅槃之法,即业与习气皆被烧毁,犹如猛火,远离一切寻思和妄念。而是空明犹如虚空之性。

  《珍珠宝鬘续》云:

  “心为一切习气根,乃世有情之污垢,

  即所取境能取心,这是轮回之法性。

  若离此心即成佛,有情之垢皆清净。

  众生依此心而行,否则不可成众生。

  是故众生如幻轮,心非离一切动转,

  但又非是冥顽物,有知有触有能明;

  若将妄念全烧毁,智慧本身如猛火,

  它与虚空界相等,故名空明之觉性,

  因此显示智慧相。不二悲心即自现,

  遍而相连诸法俱,忆念本身即无念,

  故智远离忆念根。”

  其次,若不区分心与智慧之差别,则无法断定所现外境之根本,亦无法从心境环绕迷相中而解脱之过患。

  《狮子妙力圆满续》云:

  “若不能分心智二,无法断定现境根,

  离过法性义难悟。”

  此“心和心境之迷乱,即以法性之义,亦很难了悟”。心境环绕迷相之法,概括为色身香味触法六者。彼等六处由心之习气显现如发缕之状。它显现在何处?就显现在迷乱心上。

  智慧之境为清净法性,犹如虚空,所现光明境界,即身与智慧之广大刹土境界。

  (丑)不知之过者。若认自心本面即是智慧,对“现时之境界则名为是智慧光明,倘若悟心,即是智慧”,对此等言词产生错乱,唯将心不分别之分,认为是智慧,如是等说法颇多,此为极易产生错乱。其明显的过失固然很多,但暂谈大者:若认为心为能取故,智慧应是能取;心为有垢故,智慧亦应是有垢;心是为所断,因为是显现轮回法故,智慧亦应如是。

  《二谛》云:

  “心与心所三界等,增益相即分别心。”

  又彼现相为迷乱相,故光明应是迷乱相;现相在大部众生中皆共同所现,故光明应是成为共同所现之境界。若如是许,则应成为一切众生皆应如瑜伽师获得解脱。又境界与心中显相生死转变,故智慧与其境界亦应成为显现生死之转变。故针对如此诸多错误,乃教诫曰“不应依附于愚者比愚昧还极其愚昧者之一方”,指出“若以心为因,欲得佛果,会使因与果,或者因地与果位皆成错乱,皆成颠倒”。

  《觉性自起续》云:

  “有人欲想在心中,寻找成佛之果位,

  与其相反是这样,问心中物有几许?

  给予详明之答复,心中本来无物故。

  心之性相是什么?予以明确之答复,

  法性岂能有二取,犹如虚空之性相,

  无有所取能取故。对此亦说回遮语,

  心识是否有二取?予以明确之答复,

  心识就是有二取,法性却无二取故。

  对此亦说回遮语,故破前面所立宗,

  心与法性则同一。心识若成生二取,

  能够勤求获成佛?心识具有二取故。

  应返转问来回说,假若无心能成佛,

  你能获否为什么?对此予以明答复,

  不可于心求佛果,因心能生种种故。”

  又心是受突然障覆,故不可作佛所依附之处和成佛之因,智慧从本来即有,故是佛之本性。将此二者同等看待,是极不应该的,如同将太阳与云层二者执而为一相似。这里不承认心有果位,而承认由智慧空明清净才能得到果位。

  《觉性自起续》云:

  “不应承认心为果,因有觉性智慧故。”

  《普贤心镜续》云:

  “若许境相法身障蔽我,若许所现为心障蔽我,若许智慧为心障蔽我。”

  然而,当今大多无知者说什么“境相即是自心,境相即是法身,智慧即是心”,这跟疯子说“头就是臂,火就是水,黑暗就是光明”等这些及与说什么都可以之疯话有何区别。甚有较彼等尤为傲慢者,足见这些都是极为愚痴者。若说显境即是心,那么心应成为有颜色等物;若你不在时,你的心应成为在那方,因为那方有境相故;一生,一切皆生,一死,一切皆死;又如成千上万人现见一瓶时,其心如成为一聚,则一切人皆成为一心了。佛尽所有境中现一切法,若尔则轮回亦应成为佛之智慧;有情亲见佛时,此佛应是幻觉,因为皆是有情之心故;彼有情应是佛,佛和有情均为一心之故,心似刹那起伏波动,彼境相亦应是成为刹那起伏波动,如此等等过失,不胜列举。

  若说境相即是法身,即彼境相应成为超越现与不现,因法身超出现与不现之故,那么法身应是错觉,法身应是实物有相可取,因彼境相可取为错觉和有相之物体故。若是承认彼境相应是不能显现错乱,因法身不显现错乱之故,那么这个法身就是胜义了。

  《人行论》云:

  “胜义非心所行处,故说心者为世俗。”

  《金刚经》中明确讲到:

  “诸导师者为法身,法性并非为所知,

  此为不可知者也。”

  已遮止智慧是心之见镜。

  总之,上述之言可放在牛群一边,不值得用经教和道理进行批驳,正如法称论师在其《量抉择论》中所云:

  “邪见之道无尽头,这些在此不广说。”

  (寅)教诫令知者。因此,聪慧者会懂得心与智慧之差异。

  《珍珠宝鬘续》云:

  “心为和合所生物,故有污垢再沾污,

  藏识摄集之心等,成为污垢之名数,

  故心与智有差异,诸凡智者应了悟。”

  (卯)上说心与智慧二者之自体。心之自体安立为迷乱境界,即三界之色相。

  《声应成续》云:

  “所谓心者妄分别。”

  智慧之体性为无分别心。

  《声应成续》云:

  “智慧并非分别心。”

  (辰)心与智慧各自所住之处者。心所依处为藏识,智慧所依处为法身。

  《第六界续》云:

  “喏!大菩萨,心之处为藏识。何故?藏识即是摄集一切思维所缘境,且内心了知故。智慧之处为法身,何故?法身既无有一切忆念分别,又无能取境之分别心故。”

  如是心如云层障蔽智慧,智慧如太阳,二者无相同之处,所障与能障分别存在,由此了知心与识产生境相迷乱时,外境与能取之心均是倏尔而起,了知其为无根之性,并且了知智慧与智慧境界未迷乱时,为使觉性能够驾驭法身坛场,故对心与智慧应作区分,否则智慧被心所障,则有不能显现于加行本面之过。

  《第六界续》云:

  “喏!大菩萨,心与智慧之自体不分,就像太阳被云层障蔽一般,则不能照显外现之事。为此,精通于心之瑜伽师能悟外境均无有我,而精通于智慧之瑜伽师,对于觉性智慧则能获得自在。”

  (乙)分说心与智慧各自本性,此分为难悟心之所依处和难悟智慧之所依处子、丑二方面来讲说。

  (子)难悟心之所依处,又分共同差别和决定差异处二部分。

  第一部分为共同差别,又分自性、释名、分类三个部分。

  工.心之白性者:即是六道众生不同之心识,生起平常的所取和能取之分别,故执境相以为“我”,则相续生起忆念思维。

  《声应成续》云:

  “谓之心者妄分别,体性转入而周遍,

  即诸忆念思维根。”

  《狮子妙力圆满续》云:

  “心能摄持种种习气。”

  《第六界续》云:

  “总而言之,轮回诸法谓能取自相之心,即六道众生之一切平常境相。”

  又此不论现不现由心能取,故将境相假名为心。前面已经讲述过境相不应认为是心。

  Ⅱ.心之释名者:思维于境,故名为心,即用分别心思维粗分之境,则名为心,于细分之境皆无所执,然亦安名为“心”。

  《声应成续》云:

  “释名由思生忆境,于何处思以何思,

  思为何者为何思。”

  Ⅲ.心分为二:一分为心之自体;一分为心识集聚之心。

  心之自体一分为二,即分为净与不净二种心。未有迷乱之清净心,即是未起粗分迷乱识之智,存在于五分别心本位中,即四禅定、五色界四处、欲界之寂止专注一性之心境相,共为九种。不清净之心,即是种种偏计和与触受相应之心,即五色定瑜伽后带有境相之心。

  《声应成续》云:

  “净与不净分二类。”

  其次,识之和合性分为八类:即藏识之心明亮而无五分别之无记心犹如镜面;眼识于色相不起分别,其他,耳、鼻、舌、身之根识亦于各自境相不起分别,犹如镜中已现影像;意由了别自境诸法之分中,人于现前根境与根识俱转,如了解金刚座一般,无有分别共相之境,只是明而显现,如是了别时,先由分别识生起所取,即是意识,其后或贪或嗔或居于其中任何一种行为者,即为能取识,名为污染意。彼等差别复杂,教理颇多,唯恐繁琐冗长,故不再说。

  第二部分,决定差别之处有五:即白体、住处、脉道、功用和结果。

  工.自体:心之自体为所取能取之识,有三界偏计心识、藏识、遍行意行于境之五门识,此三种识为同一体性之识,此三识即为无明五毒之根本。

  Ⅱ.住处:心之住处为连接肺与心脏的脉道之上,仅麦茎许,在肺到心中,或活动部位,则有心住。觉性本色在眼睛活动就要现,所以说心现遍一切,它是由突然之缘而产生的。

  Ⅲ.脉道:脉道为脊椎区有一条脉,从下向上,经细顶脉连接口鼻,故而它是向上运行之道。

  Ⅳ.功用:功用为能作各种不同业之积聚。

  V.结果:结果则为成熟轮回之迷相。彼亦称为“不净三叠”,即心脏与肺之间脉办上,有气之马为觉性分之本色。此则名为“白体为无明、行相为心、分别为意”,成为三重叠之聚合。

  《觉性自起续》云:

  “所谓不净之实相,在诸有情相续中,

  不净三叠而存在。彼之本性亦如是,

  心脏与肺之中间,三重叠相而存在。

  由此经脉而流动,从生命脉出生道。

  门从口与鼻中出,即有入万八千条。

  于彼所积诸烦恼,生起千差万别相。”

  《金刚萨缍心镜续》云:

  “诸凡具有生命力的一切有情身上,普遍存在无明烦恼气力大,它依止于色蕴身中之肺与心脏之间,但此亦非仅只有无明,所谓心者能摄集所有习气作为庄严而住。其称为意者与分别心同时存在。心、意、识三者合一产生所谓无明,此唯属生死轮回。由彼产生五毒和嗔怒六者。由彼六者产生六万六千种烦恼。若说彼等从何脉道而生,肺与心脏相连处有一名为红色命脉,仅为麦茎粗,诸烦恼从脊椎区经此脉道向上运行。彼与左方细顶脉相连,此由气息的马乘之而运行脉道之中,然后亦从口鼻而外行,由此生起各种业与烦恼也。”

  (丑)其次分说难悟智慧所依处。分为二部分:即共同差别;抉择殊胜大秘密。

  第一部分,共同差别又分三个方面:自体、释名、差别。

  I.智慧(本智)之白体即是光明觉性如来藏。

  《声应成续》云:

  “智慧并非分别心,体性自明为要义。”

  Ⅱ.智慧之释名:从本以来存在的真知故名本智。

  《声应成续》云:

  “释义本来存在义,当下了知名本智。”

  Ⅲ.智慧之分类有三,即本位之智慧、持相之智慧和遍于境界智慧。

  《声应成续》云:

  “分类则分为三种。”

  《珍珠宝鬘续》云:

  “若论智慧应如是:本位清净之智慧,

  能持自相之智慧,以及执持遍境智。”

  又本位智慧即为自体、本性和悲心三者。

  持相智慧为法界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等五智。

  遍境智慧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二者,此在前面已经说到,详情以后再述。

  第二部分,其次殊胜大秘密决定处有八,即自体、所依、处、宫室、脉道、境界、作用和果位。

  工.智慧之自体即前说之本根如来藏。

  n.所依即为色蕴。

  Ⅲ.处为大宝心脏。

  Ⅳ.宫室为五光普摄之无量宫。

  V.脉道即为味脉、展脉、中脉和晶管脉四脉。其特别显现为境界之道路,即是连接心藏与远索水光之白绢脉,其状犹如白丝线。

  Ⅵ.境界为二种炬光:一即法界清净炬光,其相状如藏文第四元音字“纳若”,深蓝色,由彼急剧漫延而遍满虚空。二即明点空光,其相状如孔雀翎之眼,能自现圆形及其五轮辐围。

  Ⅶ.作用:则能度出轮回向往涅槃而成熟为觉性之身,并使达到法性的原始地位。

  Ⅷ.果位:则使法界与智慧不合不离,达于究竟得到法身果位。

  这些正如《觉性自起续》所云:

  “喏!诸伴请听!诸法之真如性要借比喻来作表达。如正等觉之佛意所依即为色蕴,犹如鹞子卧巢。处即为心脏,犹如瓶身。道即为从四脉生,犹如珍珠贯串。盘旋者则汇聚于白色颅腔之中,犹如将灯置于瓶中。门则由眼而出,明点空光犹如孔雀翎眼。法界觉性光,犹如‘纳若’字·形。境为虚空之空。时为中阴期间之空洞,犹如镜本面。去处为珍宝身,犹如岔路。解脱处为本净之境界,犹如瓶身。”

  《金刚萨缍心镜续》云:

  “盛哉!广大证悟者请听!世间一切有情皆为如来藏精英之所遍复,它犹如芝麻粒中浸透着油质一般,在众生之色蕴身之中。处为心脏中心所谓‘普贤的合口宝盒之密意’,犹如犀皮宝盒函盖合口一般,其中五色光中,有芝麻大小之寂静身,依光室形式而住,此则名为觉性之处,犹如瓶身。由此而生智慧,安住于天灵盖螺室之中,此智体有如芝麻大的忿怒之身,仅有丝线细的眼睛。彼亦依光明之相而住。由彼放光明犹如镜面中心,光明清澄犹如鱼目,亦以光明之相而住。又觉性相连处为心脏之尖端,向上有一条白丝线般之脉,从脊椎下端向上运行。由此产生脉道,进入头脑中。此脉经左细顶脉出,连接大脑,通过耳之左右脉办,连接眼睛。又由眼睛向天空反视,迨调整好脉后又再观之,则智光境界无满遍于天空。光脉凝聚就在此,所以能显现光明的窍要即在于此。故说:

  具备看法观法故,颈项右办光脉满,

  显现光境满天空,深中之深教奥秘。”

  有人说“芝麻大的身上,有丝线细的眼睛”,即“眼比身大,故根虽细小,尖梢广阔”,此乃不假思索、信口开河之言,身若有眼睛,则不可能大于身体。若从此外射,有眼睛者,则不能与身相离,或者为凸眼。因而旧方言中把“适合、适宜”称作“仅仅丝线”。仅此一句,就可知道适合于芝麻大的眼睛,应比发梢还要细小,此在凡夫俗子的水泡眼中岂能看得见?故对此不存在不解或者误解的原因,只是担心不熟谙词义产生误解,而反倒解文字的意义,为了遮止误解,故在此特别加以说明。

  既如所说之理,那么此间所说秘密王之处,就是本性大圆满宁提之主要之精义了。故尔不加隐秘特详说,皆是为了使后世具善根者再现解脱之圣道,开启慧眼之眼目。把如此有益而深奥难懂之法全部呈现出来,这是既深而且广之法也。

  以上是《句义宝藏论》指示本智依止之处,为金刚处第四之广讲。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