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与觉他之间——浅谈佛教青年所应具有的知行观
自觉与觉他之间——浅谈佛教青年所应具有的知行观
王忠文
佛教是佛陀自菩提树下觉悟缘起法后,为一切有情众生所宣说的教法。教法精神的开展,实有赖于奋勇、精进、积极的青年大众。根据辞典的解释,青年指的是年龄介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现代汉语词典》:1028页)。当然,真正的佛教青年是不会受制于年龄的。佛陀成道后,为度化众生,而说法四十余年,始终不忘于菩提座下所发的初心,此确为佛教永远的青年之最佳典范。
《华严经》中所记载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明确的表达了佛教青年好学、真诚、纯朴,能为真理而不惜一切追求。内心实充满了无限的光明。耶稣曾经说过只有那些具有纯真心灵的孩子们,才能进入天国里(《路加福音》18:17)。道家始祖老子则极其赞美婴儿的朴实,认为人若能返璞归真,便能复归于道(《道德经》20,25,55章)。此外,儒家的亚圣孟子曾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再者,西方哲学家尼采在《查拉斯图如是说》里谈到"精神"有三变,第一变是"骆驼",第二变为"狮子",第三变却是"婴儿";唯其"婴儿",才能"超人"。在大乘佛教里,菩萨能使内心洁净无瑕,便能保持天真无邪之心,从而进入"童子地"。由此可见,中外的圣哲,都非常重视"青年之心"。
从历史的演变来看,佛教的兴起与开展,都是和青年大众有关的。青年本具有勇敢、冒险、热情、纯真、精益求精的特质,若能进而综合不同年级的种种优点,如吸收成年人的理智、成熟稳重的美德,就能完成健全的人格。真正的佛教青年应当学习佛陀出世的解脱精神,同时也实践释尊入世的度世本怀。佛法的终极关怀是在人间的,常转法轮,使正法久住。
佛教青年的理想在于"觉行圆满",而在实践方面,则须兼顾"自觉"和"觉他"。在理想的实践上,各种不同根器者,所注重的层面也会有所不同。理想作为前进的推动力,其重要性是不容否认的,为苦海作慈航,为诸有情起真信,从而开展菩萨道的大悲济世精神,诚如《华严经》中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能完善的了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致偏重之余而不能处于中道,就难以持之以恒的朝向菩提大道。故此,认识和掌握佛法的核心之处,才能"自觉觉他",也就是使"知行合一"。
佛法的核心,在于"慈悲和智慧"。佛陀的出家访道、修道、成道,乃至弘法利生,皆缘于"一念慈悲",诚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所说:"慈悲是佛道的根本"。佛陀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从究竟圆满的智慧清净大海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对于人生的认识、追求、圆满生命的终极关怀,都离不开个人对于"知"与"行"的确实认知。所谓的"知",意即:认识的能力和作用、对于事物条理法则的认识、对于是非善恶的认识。至于"行",则为:过程、个人行为和活动、道德行为。"知"与"行"的关系,也就是认识和实践。从狭义来说,"知"是"自觉",而"行"则为"觉他"。佛教青年在利益群生之前,是不能没有"自觉"之心的。在"自觉"的前提上,理应开展出"觉他"的转法轮道业。人能"觉他",意味着扎下"自觉"的根基;在"觉他"的同时,自然也能深入"自觉"的观照。如此明了"知"与"行",便知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故此,重"自觉者",不应排斥"觉他"之利益群生。反之,应从实修中随顺因缘来救济大众。至于重"觉他"者,更勿忘却时时加强"自觉"心,以此作为"觉他"的根基。
佛教青年对于万事万物应以"绝对的真"来起观照之心,其意义表现于佛陀所宣说的"三法印"中,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能使我们体会到一切事物念念起灭不停,互相依持而非独立孤住,并且从无尽的变化中,朝向世界人生的净化、向上。依实相所得着的正确认识(智慧),自然不同于世俗的所见相反的极端里,由是从"不二"法门得其统一,遂构成辩证的特质。佛教青年对于龙树菩萨的"八不中道"的批判精神,是应当虚心加以学习的。如此,对于自然的、社会的、国家的、世界的、思维的种种现象,便能详细理解、深入分析,从而知道理解上的矛盾处,一一加以批判,从而得着"中道实相"。
在真实佛法的基础上,佛教青年需时时紧记"戒、定、慧"三学。无论是从那一学朝向佛道,都须以另外二学为其立稳根基处。戒的持守是为了"自护护他",而定的修持则为了"制心一处",至于慧的开发就属于佛道的终极目标了。随着戒、定所生的智慧,由实践进展,可分成三个步骤:开始是"方便"的,其次是"现观"的,最后是"究竟"的。观看世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异,无非是为了把握到事物的实相,使实践和真实的情形相应,来完成人生向上的理想。在未能切实把握实相之前,不妨对实相坚定不移的相信,作为方便而随顺趋入。能逐渐理清知解上的蔽障,化除情意的偏私,透彻和了知实相,便能进入"现观"的阶段。这意味着对于事物有能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而不再流于片面和断层。谈到"究竟",其实是在全体的认识下仔细地予以充实,相应的实践也就从圆满成就方面,发挥它一分分究竟的作用,但这并不能限定到达某一点上是终止。
佛教青年的知行观,其重点在于确立起"正知正见"。若能有正确的知见,则能扎稳佛道的根基,在增长自身善根的同时,也能起"不忍圣教衰"之悲心,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严格说来,佛教的知行观是无须刻意强调"知"与"行"之间的先后、难易和轻重的;但是,由于理解实相者毕竟还是少数,故此,正确理清"知行"间的困惑,将有助于了解佛陀的出世的智慧之道及入世的慈悲本怀。
【原载《星洲日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