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心理学的逻辑结构
佛家心理学的逻辑结构
佛家心理学的逻辑结构,择其大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结构的范式性特征;第二,亚结构的专题研究;第三,独特的心理学方法论;第四,从心理科学升华到缘起论哲学,阐明人心人生世界足可以改造的;第五,独特的应用心理学,提出了系列的改造心理的方法和技术,第六,从心理学走向人文宗教,即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人格发展和人生完善的方法,并把它上升到人生宗教的高度,成立了一种心本宗教。
第一,佛发现丁心理结构并提出了心理学的范式。由于佛家的心理学成就是在宗教内完成的,目前主要收录于《大藏经》中,心理学界人:十不易读到,即便读到,浩繁的宗教哲学术语加上陌生的梵式,占汉语,也令人难以骤然而人,佛教发现心理的结构并提出了心理学的范式这一事实,恐怕是现代心理学界尚不太清楚的。释迦佛发现心理结构一事,已在上述“五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来源”作了介绍,这里作点补充:释迦佛在开悟前修习禅定,已达到无色界定的最高成就,对欲界、色界、五色界三界的心理现象都有较高的内省能力丁;既开悟后,实现丫理解能力的突破,达到了“知已无知”的特殊境界(见《杂阿含经•道品诵•根力》)。这样他就具有了不受个人原有心理发展水平限制的对心理活动的超纬透视能力。从现有文献看,他发现的心理结构主要是以纵向层级区分界域的动态立体结构,并根据这种结构提出了称为五蕴的心理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五个方面内容构成。第一,纵向层级。由感官境界、受纳反应、联想想象、造作推思、认识理解五级构成,分别称之为六尘境界、欲界、色界、五色界、明界,纳人五蕴范畴体系中分别归人于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世人常闻的佛家“三界”就是指中间的三个层级。第二,横向子系统。觉察、感受、认知、有为、识解,分别称为六人、十二处、十八界、行、识,相当于信息拾取系统、体验系统、认知系统、能动系统、理解系统,纳入五蕴范畴中分别归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第三,心理的基本机能活动。指有在一切心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基本功能性活动,称之为遍行心法或“遍行心所有法”。这是由部派学者提出的,但没有定型,一般沿用“触、作意、受、相、思”五遍行的说法,反不如早期论书《舍利弗毗昙》严谨。佛的首席弟子舍利弗列遍行心法六种:思、触、思惟、觉观、见慧、解脱。舍利弗重禅观,故除造作思之外,列出觉观;后世学者重认知,故在作意外另外列出造作思;其实作意、思、觉观,是同一基本心法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表现形式,而受纳则与触知融合为一了,故遍行心法中有触无受,古今皆然。早期圣者重实修实证,故于解脱界列出解脱心法,表明圣果是心法;后世只从凡夫界着眼而隐去了这一要义。第四,三世相续。“世”为关于时相性的存在体验。对心理现象分为过去、未来、现在三时观察,是释迦佛的口授的五蕴十一观门中的三条,简称三世观。早期部派时代已提出了“相续”的概念,指心理活动乃至整个五蕴身心体都是迁变不息的变化之流。五蕴心行犹如瀑布,三世相续、流转无休,无有巳时,直至生命的尽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相续”就是指心。佛家认为人生人心就是一个流转相续的过程,并且把人生比喻为在心识的瀑流波浪之中不能自主、有待救济的漂溺者,并且已涉及到人的终生心理变化的阶段性规律,已有发展心理学的萌芽。三世相续观也是业力因果理论的根据,在教理和伦理中都处于基础地位。第五,缘起关系。阐明身心关系和不同心理系统、不同心理层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为三类缘起。第一类缘起,在盲目的心理动力的推动下,具有生理心理特征的“根本识”与前台心理表征“转识”•互为缘起,称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第二类缘起,阐明心理定势或习气的形成,由内外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六人)刺激产生触觉(这里指泛义的触觉,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感觉),随之触发苦乐体验,引生希望或厌患、进而采取追求或弃绝等手段,并固化为特有的心理定势,执著不移。这几支缘起称为“名色缘六人、六人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在佛教初期,对心理定势的形成,主要是以情感领域为例说明的,即解说“烦恼障”的形成,这是由于当时教化的对象,多数是为了实现情感解脱而修行的。到部派佛教和唯识学派,就转向认知系统为主了,重点解说“所知障”(相当于先验观念)的形成了。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说明强迫性意志的形成和局限性理解的形成。第三类缘起,说明心理现行活动的颠倒和烦恼等不良心态的形成,指由固有定势或习气下行,心理活动生起、持续、变化、消逝,产生情绪、观念、意欲、见解等,使心态失去健康和平衡,产生忧悲苦恼、妄知妄见、非义行为、违背真理等人生颠倒现象。.这几支一般称为“有缘生、牛缘老、死及忧、悲、苦、恼等”,这是极略的讲法,有分为多支解说,使缘起支总数达到十六支的。缘起理论的一些枝属课题,在后世有长足的发展,如种子论、认知心理学等。这些心理理论都以亓蕴为基本范型,对任何心理现象的研究,都从纵横不同角度上按五蕴进行观察、分析和提出调节措施。可以肯定地说,五蕴代表着佛家心理学的的基本范畴,也是佛家研究心理学的范式。上述纵、横、遍行、时态、缘起五分心理学结构,是极略的提示,通常在佛教经论中以“六善巧”或“七善巧”为总纲来讲述心理学,“善巧”意为应当熟练掌握的知识纲目,分别为:第一蕴善巧,总述五蕴心理体系:第二处善巧,其中六人讲感官境界,十二处讲体验体系,实含两节;第三界善巧,以根、境、识为总纲,分为十八界,讲述认知系统;第四食善巧,讲述心理作为一个自成长系统的原理,包括身心的成长条件和杂染因缘,特别着重于生命成长的全方位营养与识住理论,把精神营养作为生命成长的正式内容提出来,很见特色。能动系统和理解系统,在早期理论是比较简略而且零散,但在《瑜伽师地论》中有篇幅巨大的专章。第五谛善巧,根据心理学知识说明佛教的教法总纲四谛原理;第六缘起善巧,讲解心理系统内部的缘起关系,是一种过程理论,一直是佛法理论的重点;第七是处非处善巧,包括逻辑真值判断、道义行为抉择、真理论等,为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人类感情超越、知识获得与鉴别、道义抉择、真理标准等领域,多属哲学领域,若得成就,就达到了如来的第十种“神力”,即佛家最高的智力——处非处智力。(如来十力的学术术语就是“智力”,只在通俗化教化中才称为“神力”)六善巧或七善巧是一种佛家心理学的教学大纲,而五蕴才是佛家心理学的范式。在现代心理学尚无范式的情况下,回顾佛家心理学的心理结构观和范式体系,可能有利于促进佛家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大约不只限于比较心理学的价值。
第二,佛家心理学的分系统深入研究。佛家在心理子系统的研究上,支科分化不完全,但有分科化的趋势。早在释迦佛本人对弟子的讲解中,已有专题性讲话并形成一些专题性的单经,流传下来。如对阿难讲缘起,就有数篇专题经文。《杂阿含经》的编辑。就是按专题汇编的。在《中阿含经》中,也有大量的专题经典。后世在心理子系统的研究上有突出表现。一、部派论师和瑜伽行派对视觉现象的观察,作出了显色、形色等数十种分类。二、从根本佛教时代起,针对感受情感,作了专门研究,从身心相关的立场阐述体验原理,对感受情感的现象作了分类,归纳若干种基本感受为“根”,并总结出情感领域的“相应心法”,阐明了情感杂染原理和矫治办法,特别是指明了心理水平“三界”差别与认知因素“无明”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三、认知系统方面,佛世制定了以根一境一识三分研究认知现象的基本框架,结合心理层级就产生了智能水平一对象纬度一相应认识的认知心理学格局,对有部学说、瑜伽行派、中国天台宗哲学都有深远影响。在三界理论基础上,还提出了心 理空间汁算方法,以色界一个“世界”为一个心理空间单位,采取立体的干进位制汁算,如三千大千世界等。“世界”,是心理空间,也是心埋信息单位,不过这个信息基本单位是一个知识组合块,起点也很高,欲界心尚不入“法界”计量单位之列。记忆问题,在佛世论阿那含果(按:为圣果之一)时,就有生般、中般等深入的阐述,但涉及到道果,很少人理解:唯识学派等派对认知问题很重视,提出了所知依、能知所知、所知障等学说,其熏习论对同化、顺应、记忆等叫题,都有研究, 四、能动系统方面,对主观意志批判很深刻,分出有漏有为、无漏有为和无为法,而且与行为道义抉择关联紧密;对门我意识研究,有身见、我痴、我爱、我慢、我见、无我等一系列的理沦和实践修治方法,无我理论是佛教的一大特色,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应该被称为人类自我意识批判。瑜伽行派等对作意层次和意识水平,有系统的研究。各派定学研究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心理凋控的理沦和技术,有丰富成就,也有不少教训和过时的东西。五、在理解系统,研究成果较多而且分散,哲学性太强,尚不清楚有多少成就。其中法相宗的成就特别突出,如《瑜伽师地论》、《楞伽经》的相、名、分别、如如、正智五事(或称五法)理论,属于本于心理学分析的认识沦哲学;《瑜伽师地论》五种有无性理论,属于本于心理分析的存在哲学;该论的相比量、体比量、业比量、法比量、因果比量五比量说属于以认知心理分析为本的应用逻辑体系。这些理论大多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更未发扬光大。这些在心理子系统领域的成就,都是学术上的瑰宝,约半数不为世人所知。
第二,提出了一系套心理学方法沦。已在本章第二节“佛家研究心理的方法”中,立足于佛家获得心理知识的动态过程,从观察方法、理沦方法、应用方法三个方面作了介绍。这里不必再从方法沦角度重复,只作两点补充。一是内省方法中,包括丫佛家全部的心理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由于有体系的心理学为底蕴,佛家的心理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范围极广、体系周密,与现代科学哲学及哲学方法论比较,能显示出许多特色。二是其解脱道的思想,即解脱五蕴,是独此一家的特产。佛家认为五蕴是烦恼痛苦的内在根源,人生之所以烦恼忧苦、不得自在.,就在于五蕴中含有非智慧因素或局限性(即无明),并且挟带着负面性质的杂染污垢,它们聚合成势,表现为无明杂染习气,荫覆了清净心,蔽障了智慧,犹如魔罗阴魂,危害了心理的健康。在感官层面上,把所见之境误为实有客体,以身为我(即身见);在感受上,沾染起爱(即爱杂染);在认知上,以想象为真(即虚妄分别);在能动上,妄动心机(即有为造作);在理解上,主观成见(即所知障)。只有以内明为指导,用自我觉醒的方法(即自灯,古代误译为自洲),打破五蕴的拘蔽束缚,才能不被杂染心所支配,从而人心自主(即自依),得大自在。这种打破心理结构、实现心理解脱的方法论,是各种学派和宗教中特有的,也是最耐人寻味的。从纯粹心理学角度看,五蕴解脱的方法论是一个彻底改造人心的方法论,在开发智力、培养人格、完善人生、治疗心理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也可能是佛教向未来社会贡献最多的方面。
第四,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缘起论。一般都把缘起论视为哲学理论,很少注意缘起论的根源在心理学,而且主要是论述心理过程的理论。佛家心理学可以分成四个方面把握:1.五蕴是关于心理结构的理论,属于形式;2.心法与心所法,是关于心理现象的理论,属于内容;3.缘起是关于心理过程的理论,属于规律;4.解脱是关于心理发展和超越的理论,属于应用。缘起,就是释迦佛总结出的心理规律,被概括为两句“此起则彼起,此灭则彼灭”,并称之为法身偈。从中可见心理缘起规律的理论在佛法中的地位,也从中可见佛教的特有宗教性质。释迦佛对阿难说“缘起甚深”(《中阿含经》),就是指心理运动的规律不易洞悉,但他发现了“此起则彼起,此灭则彼灭”的规律,并用十二支缘起等理论形式,勾勒出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这个缘起规律对本转二识之间、对体验领域、对认知领域、对能动领域和理解领域都同样是适用的。后世进一步发展出卜缘说、二十四缘说、十因说和六因四缘说。我们试以六因四缘说来管窥佛家在心理规律上的总结。“六因”说从宏观角度总结心理产生的前提因素及其性质:(一)能作因,指心理现象发生时,能给予助推力或非障碍的力量,主要指发起作意而言,相当于现代所说的心理动机和动力因素。(二)俱有因,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一种心法,即共同发生作用的前提因素。例如许多高级的观念、高级的范畴,都是由许多前提性知识为前因才产生的。(三)同类因,指按伦理善恶等属性特征来说,能引生未来同类属性的心法或事果的因素。例如由爱好知识而成为未来学问充实的前因。(四)相应因,指心理活动发生时,心及心所必同时相应而起,相互依存,二者同时具足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等五义,故称相应因。即是说心理机能结构与心理现象内容是互相呼应的。(五)遍行因,指心理定势下行加之于经验活动,表现为习气、先验观念、潜意识等,给人们戴上有色眼镜。旧说特指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之烦恼而言。其实人们的习惯、性格、修养,大多属遍行因的作用,烦恼障、所知障只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两种。(六)异熟因,指能导致异时异类结果的因素,如少年时代贪玩好耍,是后来前途丧失、一生艰难的前因。或淫乐造罪是未来遭到痛苦惩罚的前因等。这是心理学的规律,也很容易放大到人生社会之中。“四缘”说则着眼于微观的心理过程,总结心理活动的规律:(一)因缘,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根本原因,但主要讲身心和合体,才是能产生心理活动的根本原因。无根本识,不能产生任何认识活动。例如已铭记的知识形成“种子”,可以成为回忆出那些知识的原因。某些客观事件,也是引起心理反应的原因,但是,后者一般是避而不言的,这是因为佛教主要强调人生修养的主体责任,而不提倡在人生修养中把原因归咎于客观因素;也还有认识论的考虑。(二)次第缘,又等无间缘,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和进程虽然迅疾无比,但都是按一定的次第在各心所间、在各层次间、在各系统间缘起缘灭、井然不紊的。次第缘是对心理缘起过程的概括表述。(三)所缘缘,指心理对象是引起认识的依据。心理表征(心理境界、表象、言词等)是心理的直接所缘,称“亲所缘缘”;客在事物是心理的间接对象,称为“疏所缘缘”。(四)增上缘,指除上三种缘外一切对心理活动有辅助作用的因素,而实际上侧重在动机与作意。六因四缘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总结心理规律,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果法理论,构成完整的因果理论。释迦佛不仅把缘起规律和因果理论用于心理观察和分析,而且延展到人生和社会一切现象界。例如,他反对宿命论,说“有因有缘世间起,有因有缘世间灭”;针对宿命论者而说“我是知因说因者”(《杂阿含经》),心理规律的缘起因果理论,合理地推导出身语意三类行为的潜在的持续的影响力,从而发展出业力因果理论,成为佛教教理和伦理的重要支柱。既然人心、人生是缘起的、变化的,可以受到自身行为的作用力的影响,那么,人心、人生,就是可以改造的。因此,修行有用,人为的努力会收到后效,解脱成佛也是可能的。因此,佛教宗教实践,也有了可靠的心理和人生社会的事实根据,有了坚实的理论后盾,从而产生了佛教的因果论、业力论、功德论、福德论和解脱论。这些著名的理论,都是以缘起论为中心展开的,并因缘起论而获得了理性宗教的称誉。避开宗教性不谈,缘起论也反映了心理学在人生、社会上的应用价值。
第五,佛家提出了系列的心理改造的方法和技术。在前述《佛家研究心理的方法》中,已提到佛教的修心方法,有对治、禅定法、参究、慧解脱法及特殊方便五类,那已是一个心理改造的方法技术的系列。这里只补充说明佛家心理改造的方向,以观佛家心理改造的特色。佛家认为心理是缘起变化的,可通过修持善业而改造,方法仅是方便,而真实在于目的。这就是佛家的权实论。佛家修心方法旨归的“真实”,在于无我学说和解脱论,即突破自我意识,解除五蕴拘蔽的制约。突破自我,是针对自我意识的系列进行的修心:局限于物质世界的人,有“身见”(音译萨迦耶见),以身为“我”;局限于情感世界的人,有“我痴”,以“我的感情”为第一;有点知识的人,有“我爱”,自尊心增强,甚至有那么一点自恋心态;能力强点的人,有“我慢”,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聪明一点的人,有“我见”,主观臆断,自以为是。随着心理发展,自我中心意识的性质在转化,水平在提高,令人不由自主,令人不得自在,这就是凡夫五蕴之蔽。佛家的方法是通过心理反省,认识到种种自我意识,都是自心作怪。既认识到自我意识的心理本质,就可以用心理手段改造它,实现自我的超越,达到无我的境界——五蕴无我。“有我”是凡大之人,受到自我意识的束缚,不得自在;实现“无我”,就能得到解脱、人人成圣成佛。但得到解脱的方法,原则上必须打破既往的五蕴心理格局,从根本上涤除自我意识的习气,不再有任何不良心理积习的下行,也不受新的不良心境的上行熏染,这样就能达到心理改造的最高成就——解脱五蕴。打破五蕴之说,是佛家心理改造方法的总诀,是佛家不共之法,在其他宗教和心理学派中都是没有的。
第六,佛家以心理学为本而建立人生宗教。佛教的起点是释迦佛的彻悟,佛法的一般原理是参照医学体系建立起来的四谛:仿诊断学讲人生有苦,不得自在,名苦谛,相当于人生现象学;仿病理学讲贪瞠痴慢疑.与我见导致烦恼因缘集起与孳长,名集谛,相当于人生病理学;仿康复目标和保健学讲寂灭为乐,名灭谛,相当于人生康乐学;仿治疗学讲修习八圣道,名道谛,相当于人生修养学。其中,第一谛苦谛,讲五蕴如魔,人生为五蕴所蔽,而有无边烦恼不自在。第二谛集谛,主要运用五蕴心理学特别是缘起的知识分析烦恼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第三谛灭谛,讲心理修养的宗极目标足打破五蕴,证灭人道。第四谛道谛是讲遵循五蕴心理学及缘起理论的“正见、正思维”,以正确的身、语、意业进行修行和生活(即正语、正业、正命),保持适当的上进心和勤奋(即正精进),逐步培养对于人生人心的“正念”,从而达到健康稳定的心态,即安稳自在,相当于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名为“正定”。如果修行打破了五蕴,并且充分开发了智慧,就是得到“解脱”和“解脱知见”。从“正见”到“正定”,为凡夫、圣者所共同修习的方法,“解脱”与“解脱知见”为圣果。八支也好,十支也好,无非心理修习和心理成就;成阿罗汉也好,成佛也好,无非是心理修养为根本的人格成就。四谛是佛教的教理教法总纲,剖开一看,其内部都是以五蕴心理学为底蕴的;而佛家以之为宗教,可见佛教这种宗教是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人生修心为手段、以心理发展和完善为目标的特殊宗教。佛教的根本教理如四谛、缘起、业力、因果,都以心理学为根柢;佛教的根本教义,如无我、解脱、自灯、自依,都有其心理学背景。从纯学术来看,佛教就是一种以心理学为根本而建立起来的人生宗教;佛教的解脱成佛的宗极目标,无非是一个心理发展的理想境界,因此,佛教是一种“心本”宗教。当然,我们还面临着大众佛教与精英佛教的区别。比如佛教特有的无我论,讲五蕴无我,一切法无我。正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二)所说:“一切法无我,诸法内无主、无作者、无知、无见、无生者、无造业者,一切法皆属因缘,属因缘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我相不可得故。”否定灵魂和创造主,非常彻底,甚至理论心灵学也不允许存在。但是,在现实宗教中,受时代、民俗等限制,经常要顺应时势而吸收鬼神灵魂之类的观念和偶像,用“方便”去实现“真实”的利生目的。但那只是表皮,而且终究会受到“开权显实”(天台宗智颇语)的开化。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把心理学作为一种宗教的根本,把心理修养的最高成就作为一种宗教宗极目标,是人类文明精神的觉醒呢,还是对传统神教的反击呢?抑且是心理学的荣光或嘲弄?扶案长思,不胜感叹!赞曰:以心理学孕育成人生宗教,是心理学的最高成就!
不了解佛家怎样把心理学用到宗教中去,就无法理解佛门弟子为什么会那么重视心理学研究,为什么在那样古老的时代里会作出如此重大的学术贡献,也很难得到佛家心理学的精华。这就涉及到心理学在佛教中的性质和评价,下节将接着叙述。
摘自:惟海法师著《五蕴心理学》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