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句义宝藏论广讲:金刚处第九 认定征相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隆钦燃绛巴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句义宝藏论广讲:金刚处第九 认定征相

  和准量之次第

  诸行道者其修持中决定其修持之征相和准量此分为二:(一)略谈自体;(二)详述本性。

  (一)略谈自体

  因通达本性大圆满而产生四种信念,即不畏惧地狱寒热痛苦之信念;对流转轮回之苦乐无有疑虑之信念;对证得涅槃之地位不希冀之信念;对佛陀功德无欣喜之信念。

  不畏惧地狱寒热痛苦之信念。对于恶趣的痛苦及其寿量等,虽有所闻,但对之却无忧悲、畏惧。由本来未曾迷乱的觉性,决不会起苦乐所知境,相信所谓轮回的名字,在觉性上都无所有,故今后不会再次流转于恶趣,因此而心得安稳也。

  对流转轮回之苦乐无有疑虑之信念。连所谓轮回之名亦是无有,则觉性透脱赤露,遮止了业力及果报,故无流转于轮回之疑虑也。

  对证得涅槃之地时则应有不起希冀之信念。由于了悟觉性之白体,是本已解脱、本自安乐、涅槃无所得,故远离有所得之希冀心。

  对佛陀功德无欣喜之信念。认为除觉性之外,决定别无什么佛,因此对于其他趋果得证的功德,毫无欣喜之情。

  如是,四种信念,皆在觉性自然智慧中本来清净,现证诸法大穷尽之瑜伽者中,皆已具备,若是肯定轮涅到达法性遍尽相,自地变成虚空之时,则是达到不退地,称作如来之正量。

  《珍宝聚积续》中说:

  “不变见之四信念,亦作不退转智量。”

  《珍珠宝鬘续》中说:

  “量即四信念瑜伽。”

  (二)详述本性

  此中分三:总说决定修持之征相和准量、教授决定时间之征相和准量、三时决定数量之征相和准量。

  (1)总说决定修持之征相和准量。此中又分(甲)略述,(乙)详述。

  (甲)略述决定修持之征相和准量。

  《声应成续》中说:

  “如此获得修习已,出现征量如下述:

  身体轻盈能穿行,躯体腾空无所阻,

  言语功能尽而竭,其心乃能任迁移。

  眼耳鼻舌与身根,器官功能暂停顿,

  悉成无有自性量。”

  《觉性自起续》中说:

  “目睹觉性王之量,此可作为正确量,

  单独居住得安乐,自现为其助伴现。

  随顺他心而随转。但亦不可离自心,

  耽著贪欲皆消失。因趋向于自本地,

  故不生任何欲想,若为成办自己事,

  轻松犹如兜罗棉,又若昆虫悠然逝。”

  (乙)详述决定修持之征相和准量。此分为三阶段:今生今世诸上品精进修持而得解脱之征相和准量;中阴期间解脱之征相和准量;转变化身期白性化身解脱安息决定征相和准量。

  工.今生今世诸上品精进修持而得解脱之征相和准量。

  《金刚萨捶心镜续》中说:

  “喏!诸友!请为安住于此教敕之诸补特伽罗予以授记。这些士夫趋往涅槃境地之征兆,将会有下述情况:设若独居则可感到心情舒畅,身体轻盈犹如兜罗棉,不乐于同他人来往,欲想腾空而飞。如此情况遮灭,亦无有爱好之想,不贪著于身躯和生命,心不沉迷于任何事物,心识不昏沉而清醒,觉知清醒而悠闲,与其结交而感到心情舒畅,不被任何烦恼困扰,即使生出烦恼亦不会长久执著。不耽著于美色,不厌恶长相丑陋者。由于禅定之力,不生饮食三想。与人共处,顺他心转等。以上所述均是趋往涅槃境地的先兆也。”

  Ⅱ.中阴期间解脱之征相和准量。要证得涅槃又有两个方面,第一,证得正等觉和现前等觉。所谓正等觉,即就是对于五蕴之身无所保留;第二,证得正等觉果,即证得现前等觉的士夫,出现光、声、灵骨,并有地震等之征相。

  光之征相又有二:即光之形状如光屋;光焰上竖,状若梯形。出现光屋者,于第五日获得坚固,即达到现前等觉而成佛;光状若梯形者于第七日便获得现前等觉而成佛。

  声之征相有二:其声轰然作响者,于第七日证得现前等觉而成佛;有摧破声者,于第十四日证得现前等觉而成佛。

  灵骨之征相有五:其色呈深蓝色者,至毗卢遮那佛净土,证得现前等觉;呈白色者,至金刚萨捶净土,证得现前等觉成道;呈黄色者,至宝生如来佛净土成佛;身呈红色者,至阿弥陀佛净土成佛;身呈绿色者,至不空成就佛净土成佛。身呈多种显色者,则登五身任运元成之地。

  佛身又分为寂静身和忿怒身。若证得寂静身,境界一经消失,便获得坚固,但不能出变化之身。若证得忿怒身,此身已获得坚固,于第二十一日,则能起现变化之身。如不出现这些征相,但只隔一生,又会出现上述之征相也。

  如是,光、声、灵骨身乃至舍利之间的奇异征相决定是要出现的。

  《觉性自起续》中说:

  “要获得佛陀密意之量,应从下面所说来认识,即: ‘心能安乐,不迷恋于尘世,一切境界在光中明现。在这些光中能毫无遮障见到总聚相,心无执著,身心安乐,神志专注,觉知自然而悠然,觉知不散乱,神不外驰,心能自然领悟一切皆非之法,觉知不变,觉知不受阻而明亮,觉知出现无分别,觉知无执著而能自然解脱,对内外诸法,执著甚小,对身无耽著而不贪爱等等。如具有上述之先兆,则于智慧境界可以毫无阻滞而通达也。”’

  Ⅲ.转变化身期自性化身解脱安息决定征相和准量。善男子!证得涅槃之后,尚于光、声、灵骨、舍利、地震等众多征兆出现。亦可出现众多佛陀以及菩萨等对之作礼敬之事。非人为其助伴,而且时常不离彼等。凡于何处见到光明世间,对之应不起执著,自己要认识到这些都是你自己白现之征相。其不欲与他人共住者,这些是自己显现的境界之征相。欲往寂静山林者,是已获得佛陀密意之征相。舍弃世间事务者,是仅见境相之某一面的征相。又若于本无而说为有的如此之出现,这仅是言词的知解,并未悟到底蕴之征相。又如有疯癫行为,则是出现魔障,应广修习作施舍和会供。若有如出现记忆丧失,或前所未见境界出现之征相,此应用回遮三脉轮之法。如出现空行母等前来授记等,是佛陀前来试探圣心,应专注密意。如出现上述征相之次第,是密意达到准量之征相。

  (2)教授决定时间之征相和准量。此中分为甲、乙、丙三项: (甲)起时决定总的征相和准量;(乙)起现决定自性之征相和准量;(丙)随后教诫要点之征相和准量。

  (甲)起时决定总的征相和准量。具精进之士夫,修习法性境界时,会出现众多境界和意识的各种觉验,彼时若不详加区别征相和准量,则不能摆脱邪魔,误人歧途,不能自救,故应珍惜所教诫三时之正确征相和准量。此言是为何?

  《觉性自起续》中说:

  “在相续生起智慧之时,要认识身;当达到三昧定力之时,要认识清净炬光;当生起殊胜之力时,应认识此时三昧禅定可以转变为道;当见到觉知之身时,应认识无贪之心;当相续中生起殊胜智慧,应认清邪魔在蛊惑;当突然出现无畏难行,应认知智慧之趋向;当空性遍及于境时,应认清光明;炬光显现于境上时,应认清界和境。喏善男子!谛听!佛陀密意之量,就是离弃我执之意识,要有自觉智不动之智慧,还要有无盖障之禅定,不住之三摩地,无分别正见等。若于如上之义,安住不动,则是获得佛陀之密意。”

  (乙)起现决定自体之征相和准量。此中分二:(子)界觉决定为总的征相和准量;(丑)不动三摩地为各别之征相和准量。

  (子)界觉决定为总的征相和准量,又分为三:现法决定之白体;修持决定之次第;现法决定之教授。

  工.现法决定白体之征相和准量。

  《狮子妙力圆满续》说:

  “大圆满之边际义,指示究竟唯觉性。

  复次讲说如下述:自现觉性实物法,

  即住智慧连环链,犹如疾速飞行鸟,

  仅刹那顷就遍飞,如若能得关味食,

  则能疾走如野兽。若于要义不散乱,

  好似蜜蜂忙采蜜。复次再现自现境,

  其形飘然若阳焰。复次实义不散乱,

  则呈充满盈溢状。复次实义不散乱,

  则呈动摇闪烁状。复次反复观看之,

  则见光明无来去,若将其义能坚固,

  则见明点空炬光。对此若获清净固,

  明点身相皆齐见,若于其义不散乱,

  迷相则可见报身。身之所现诸境相,

  皆如幻化如彩虹,对彼若能得坚固,

  犹如野母狐眼睛,不分白昼和黑夜,

  不分昼夜而盯着,自现坛城亦如是。

  所有身之诸境界,所显并非是外境,

  犹如青春年少者,从明镜中显颜容,

  目睹自己之容貌,法性外境之虚空,

  觉性显现而为身,即见自己之实相。”

  Ⅱ.修持决定之次第。由于修习界觉无合无离,而显生三种准量,即见准量、串习准量、坚固准量。

  《炬光能明续》中说:

  “修习量者分为三:即见准量串习量,

  以及坚固共三量。见量则指为光明,

  不变蓝色为界量,圆而透明炬光量,

  光形细而放射者,乃为觉性之准量,

  应知皆为见之量。复次串习量有三:

  蓝色开显五色光,状若一肘之见方,

  此为最初时修量,复次于彼极串习,

  呈形状若毛帐幕,其后显现如区域,

  对彼殊胜而串习,一切境界化光明,

  此为已达串修量。若是圆形光环中,

  复又显现锦缎形,其光射到自鼻尖,

  最次串习之定量。复次光明到眉间,

  闪闪发光如明镜,中等串习之准量。

  一切境界在明点,显现而是光灿烂,

  殊胜串习之准量。此境再再而观看,

  犹如蜜蜂绕华精,若所观处皆定住,

  最胜串修之准量。此为清净串修量,

  是无有动无跳闪,不现白昼和黑夜,

  此为最胜串习量。自现单身连环链,

  形似密筛之空间,明点犹如芥粒许,

  所现身形极细微,一切境界现为身,

  这是觉性坚固量。地水风火之境相,

  四大境相被遮隐,现五色光之境界,

  目所及处皆现此,这是界已坚固量。

  自身光明之上面,明点犹如铜盆叠,

  明点重叠向上立,这是炬光坚固量。”

  Ⅲ.现法决定之教授。界觉之境界,在任何时均应特别珍惜。

  《狮子妙力圆满续》中说:

  “境界一段一段生,智者尤应明察之。

  光亮细微而闪动,由串习力得安住,

  闪动细微浮动时,应为掌握此看法。

  光带圆细而绕盘,智者勿散坚禅定。

  时松时紧现身时,以串习力保持增,

  普通显现清净时,说智者应收境界。

  没有贪恋耽著时,智者应保持方便,

  此即密乘串习相。”

  (丑)不动三昧禅定之各别征相和准量。此中分二:概说三种三昧禅定的修习;分述各别征相和准量。

  工.概说三种三昧禅定的修习。若已抓着界觉之要点时,应特别珍惜重视,开启三种三昧耶的宝箧。

  《第六界续》中说:

  “我有三种三摩地:原地全放三摩地,有法实际平等放;立即直下之三摩地,遮止自地诸现贪;心以大印印授之三摩地,一切境界置原处。”

  以上三摩地之具体修法有三:身心放松,心不外散于境,任其自然松缓,人完全放下之三摩地;身、语、意自然放下,认识赤露觉性,清清明明人立即直下之三摩地;即观境相如幻,了知觉性为空明,昼夜对于界觉之实义,作为四时修习之瑜伽,这是大广遍之三摩地也。

  《第六界续》中说:

  “对于修习三禅定,应按下述而修持:

  原处全放三摩地,不遮身之诸根门,

  身之行为亦不作,睡眠亦应不放弃,

  不是以心去省减,总之身语保原状,

  起意诸分不外露,根境虽然有六种,

  不动明知伺察意。对于自现大无念,

  明而无别觉受生。大自然之三摩地,

  即是身躯如平常,口即远离于言说,

  心识不应紧束缚。境界印证为三昧,

  即身与境和觉性,保持自现清净量。”

  II.分述各别征相和准量。初,决定全放觉受和征相。

  《第六界续》说:

  “最初三昧大全放,即是三身渐串习,

  物性本质之实相,修此义即近胜境。

  三身串修三昧受,并非顿时可生起,

  都是渐次之心境。首先修习化身定,

  此刻己身之心识,出现昔所未见法,

  心中虽无显于心。对已教诫诸言辞,

  虽未背诵明现心,具有法缘之士夫,

  以法荚味润心田。身亦经过六七日,

  感觉此身不复存。时而拔地而行走,

  时而身躯腾空行,成为自己所行境,

  觉性无改如空放,由此证得变化身。

  继而超越觉未变。佛之圆满受用身,

  成为自心之庄严。自现离去诸勤作,

  即有觉受如是现,往昔未见之光相,

  一段一段谁见到,彼已受用圆报身。

  善根有缘瑜伽师,心识清净诸觉受,

  念思不入其他处,明智清净乐无我,

  由于自明串习力, 内明心识不外转,

  心亦不随事物走,诸凡尘事心不现,

  若有上述觉受相,此乃证得受用身。

  复次自然将心识,用大全放之看法,

  心识安住平等故,此乃证法身三昧。

  尔时灵知从内明,现前受用连环链,

  这是境界增长量。心识聪慧且敏捷,

  往昔未见之佛祖,即于此时此刻间,

  有缘士夫能目睹,百至千万显于心。

  往昔身未作过事,自己不懂之工艺,

  还有技艺和文字,语言标记诸缘起,

  往昔眼未曾见者,均在心中能领悟。

  地水火风四大种,其声皆能得自在。

  总之有缘之士夫,其身证得六神通。

  自利利他之事业,即此士夫皆能成,

  盛哉!菩萨摩诃萨,三身自然之密意,

  总之如是皆觉验。变化身之瑜伽行,

  往昔未曾发大悲,而已相续胜生起,

  遂得化身之三昧。明而无念觉知受,

  称作报身之禅定。无漏空性明点身,

  不勤自然而现起,此乃法身之三昧,

  瑜伽行者皆得此。”

  觉性直下三摩地之征相和准量。谓修境界如幻,对任何事物均不耽著,觉性明空赤露,证悟极为明净,密意与法性融合,能安住于五分别三摩地白性之禅定,则智慧自然显生,词语无碍通达也。

  《第六界续》中说:

  “自然大放三摩地,谁若于此能串修,

  一切显现得自在,修习次第如下述:

  无论所欲修何禅,了知彼等皆心境。

  于境缘想自现时,即知此等皆无性,

  一切显现如幻化,亦如梦境如影像。

  无有分别大影像,谁之相续若现此,

  一切显现直放下,现缘不在外境现,

  即证不退失禅定。”

  大印证之觉受和征相之准量。由于调整了坐式和观法,境界皆显现为光明,即昼夜均安住于法性,其修持次第和征量,如《第六界续》中说:

  “大印证之三摩地,若谁欲想修习者,

  针对不变之要点,钉着身躯之坐式,

  心识射入太空中,如是双目注视空,

  运用大象姿势看,定入无念大印证,

  如是觉性注太空,于此若能不离弃,

  持久修习瑜伽行,昼作显现之印证,

  夜晚乃于居室中,四时均匀而修习,

  己身诸根皆收摄,对于明点空炬光,

  具瑜伽者心专注,明点如若能增多,

  心亦随之而增长,如是明点若变小,

  微小微小更微小,心识随之渐微细,

  由于夜眠梦境要,往昔习气可根除,

  如是夜晚诸时分,瑜伽行者随缘用,

  用此显现得印定。”

  以上为修持串习之准量,至于获得究竟坚固之量则如下述。

  《第六界续》中说:

  “自然全放静虑量,掌握四大敌不害。

  如是直下静虑量,诸如贪欲等烦恼,

  绝不使其心上生。不善心念不萌生,

  以此认识彼准量。此为印定三昧量,

  粗分显现皆能除。”

  以上修持则是要点中之要点也。

  (丙)随后教诫要点之征相和准量。此中分二:(子)如何认识教诫;(丑)认识决定之量。

  (子)如何认识教诫。

  《觉性白起续》中说:

  “喏!善男子,应认知无心之觉性,认识脱离心妄之般若,认识脱离气息之身躯,认识离弃耽著之自我解脱,认识离去分别心之光明,认识离弃粗分四大本妙色,认识超越习气之觉性,认识无因之果,认识离时间之妙光,认识无佛陀之有情,认识自现灌顶之坛城。”

  (丑)认识决定之量。

  《觉性自起续》中说:

  “识取无生之量便是无死,识取不灭之量便是能现种种,识取无变异之量便是深远,识取宽阔之量便是无有中边,识取密意之量便是无散乱,识取三昧禅定之量便是无收放,识取不造作之量便是无过失,识取证悟转为道用之量在于心境无隐无现,识取领悟教授之量便是一切境界皆已消失。”

  (3)三时决定数量上之征相和准量。此中分前世、现世、后世之征相和准量决定。

  (甲)前世之征相,即在前世曾修身、语、意三密之征相,现在在身上有、口上现、心中起,三者之中。

  (子)于身者若由自己前世曾修习身、语、意三密之征相,现在即在身上现出稀有之标记。

  《灵骨炽燃续》中说:

  “谁若串修佛身密,彼之额头部位上,

  显有右旋法螺纹,或三叉纹向上立,

  如是或者嗡字纹,或显或凸于其额,

  具有上述标记者,前世曾修佛身密。

  修习此法瑜伽师,乃与佛身无分别,

  二世则得成身果,于此若无有障碍,

  专一精进修此法,则表对此珍惜相。

  谁对诸佛之语密,前世有修之士夫,

  若是有缘之善根,彼之喉头两侧面,

  或者显有八莲办,抑或显有右旋螺,

  或有风幡高悬状,或如钩形或宝剑,

  或者阿字作表相,或显花纹或凸状,

  具彼标记之士夫,必是前世已串习,

  诸佛所有之语密,其身历时二世间,

  只一语中得定果,对此珍重无间断,

  继续修持佛语密,必能获果定无疑。

  谁若往昔已串修,众多佛陀之意密,

  彼身躯上有标记,在其心膛部位间,

  三股金刚杵竖起,如是尚有四辐轮,

  三层皮肉色红润,显现大珍宝形状,

  上有畔字之表相,有此表相之士夫,

  众多佛陀之密意,彼能如是而熟练,

  是为有缘之士夫。倘若精进而修习,

  恒久无间历三世,在佛心间密意轮,

  必能成佛而无疑。”

  (丑)在语者,由前世修习身语意之征相,现世现在语言方面者。

  《灵骨炽燃续》中说:

  “众多佛陀之身密,谁若前世已串习,

  佛之言词极严肃,作为准量无变更。

  彼能具之有缘者,能于同日同时辰,

  偈颂词章千余偈,抑或四百偈词义,

  一一如实现在心,其言均能利于人。

  皆由士夫之前世,曾修身密空行母!

  前世串修佛语密,其人语声如梵音,

  其声能悦于众耳。偈颂词章千余偈,

  能一日内记于心,一切有情随其后,

  众皆成为彼眷属。此等士夫于前世,

  曾修语密空行母!众多佛陀之意旨,

  前世修习之士夫,仅对别人说一句,

  其义能表安乐理,皆能如实通晓之,

  自己所说之言语,皆无变更而遵从,

  此等士夫于前世,曾修意密空行母!

  如此对于身语意,孰能串习之士夫,

  即身即可证成佛。”

  (寅)在意者,由前世修习身语意征相,而显于现世现之心(意)方面者。

  《灵骨炽燃续》中说:

  “虽然未教自然修,却能天然获安稳,

  此乃前世修佛身。意乐有法显于心,

  往昔未见之外境,往昔未闻之法语,

  皆能自然而领悟,此等士夫于前世,

  曾修佛语空行母,时常喜好独身居,

  对于一切皆无畏,漫游山间与森林,

  此等士夫于前世,曾修佛意空行母,

  有此表相之士夫,恒常乓断修真谛,

  只须三世无魔障,证得佛身定无疑。”

  (乙)今世征相决定。此中分二:指明加行修习达量之征相之准量;正行之征相之准量决定。

  (子)指明加行修习达量之征相之准量。此中分二,即:修习四大之瑜伽行;分辨生死涅槃。

  《灵骨炽燃续》中说:

  “谁能串习四大声,以及六道众生声,

  此即四大不能害,熊熊烈火不伤身,

  水不能溺不冲走,己身双脚不着地,

  亦能腾空而行走,风吹不冷身不动,

  身有此相之士夫,即已串习四大声,

  众生现见或不见,即能知晓其串修。

  六道身蕴不退故,故能通晓众生语,

  六道心续自断故,故知彼等心所想,

  错乱意乐皆消失,总之证得六神通。

  六道众生之显现,自身本性得抑制,

  断除来世流转事,此等皆由士夫断,

  上述诸相皆出现。生死涅槃之判别,

  皆由前世诸众生,身语意等所造作,

  串习才在身上现。故对身恋自生厌,

  错谬耽著相续断,自己身躯无贪恋,

  其身腾空而能飞,亦能钻入地中行。

  想与不想心皆知,口中亦能讲佛法,

  有此征相之士夫,彼之身语意三者,

  凡由轮回妄想缚,任何缠缚皆解脱。

  今后身语意三者,一切联系皆断除。”

  (丑)正行征相。正行征相有二:所缘外境具心识之四瑜伽之量;觉性自现其心识了悟界觉之量。

  工.所缘外境具心识之四瑜伽之量。

  《灵骨炽燃续》中说:

  “串修见之征相者,具有善缘之士夫,

  亦如是会显征相,由空遍及于身心,

  于空犹如鸟飞腾,因能自在控风息,

  如风于一刹那间,能绕四洲六百转,

  因悟自心为空寂,观察何物皆能说,

  此乃获得见坚信,修彼熟练得征相。

  身无昆虫等生物,大悲利他究竟故,

  妄念心流已空尽,身若木棉而轻浮,

  证得觉性无死义,身似十六少年人,

  法性滋润遍心间,身躯健壮发有光,

  如此心识不散失,随住何处皆能住,

  心不驰于迷乱境,此乃自己获修证,

  经历二世则成佛。”

  Ⅱ.此中又分二:修习“彻却”法门究竟之量、串习“妥噶”法门之量。

  修习“彻却”法门究竟之量:修习彻却法门熟练时,则见一切显现和整个身躯皆成为五分微尘零散之相,则四大微尘自然地净化,证得慧眼及神通,由此即于今生获得解脱。

  《珍宝聚积续》中说:

  “此性自心若认识,不显而无有分别,

  情器显现皆自净,皆成通彻无有碍,

  成为极大空明种。地水火风四大种,

  各自功能不显现,犹如薄雾散于空,

  一切迷乱之耽著,纵如何思皆无生,

  二取之分皆自灭,任何不现自穷尽,

  自身体验获光明,一切有情皆如是。”

  此法要点甚为合理,在显乘中也认识到粗分四大实际上是住于无方分极微之中,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修习空性,能见微尘,凡墙垣、山岭、建筑物等均能穿行。以及用神通则能腾空,由智慧之火能燃尽尸身云云。无上乘门对本无白体则作了八种如幻的比喻,迷乱坏灭,胜义谛得到究竟圆满。在这方面“彻却”是微尘归于清澄,却与“妥噶”法门有所不同,如“妥噶”是微尘净化,还要呈现光明,并以此去自在受生、流转,并能复起往生之身。而在“彻却”身躯微尘清澄,白心净化法性清澄,则人于本净之地而得解脱,只是由于所作利生事差别而分。大圆满法对此法要虽作了如是等讲述,然而明显的了悟并能安立宗义者,当今唯吾一人而已。此要点至为深奥。

  修习“妥噶”法门之量:修习妥噶法门之准量有五点,即:光明、界、明点、身、觉性,并指明了修习之量。

  光明之量:关于串习五智自光之征相之准量。

  《灵骨炽燃续》中说:

  “谁若串习任何光,即在自己所见境,

  地水火风四大种,此等显现皆隐没,

  渐次显为五色光,与光不离之征相。

  在别人眼彼行境,犹如疯癫无所阻,

  对于任何无耽著。一切山崖能穿行,

  如是亦能入地走,河流之中亦穿过,

  身体裸露不着衣,所到之处无所阻,

  食物等欲皆断绝,此乃上述之显现,

  大种各归自地净,有漏身蕴不显现,

  获得果位定无疑。”

  界之量:界相虽为光明,而真正之界为轮辐围,对此串习之量者。

  《灵骨炽燃续》中说:

  “任修何界得串习,内外呼吸皆已断,

  犹如飞鸟行于空,又似鱼在水中游,

  有缘士夫能如此。昔未目睹之显现,

  如四大洲及须弥,身坐一处皆能见,

  如是诸佛之净土,往昔未曾目睹者,

  均皆一时能得见。具足如此征相者,

  经历一十六个月,纵是法界亦见到。”

  明点之量:关于明点之量, 《灵骨炽燃续》中说:

  “孰能明点得自在,此唯有缘皆可见,

  此明点空之炬光,是无造作而自现,

  此皆自身觉受相,语之戏论皆断绝。

  一刹那间入他心,绝无不会不入时,

  言语表达已穷尽,对他没有所欲言,

  此等士夫决无此,岂能随于言诠转,

  谁若显现此征相,唯一离戏而断根。

  具足如是之相者,此后历时两年间,

  即知觉性本身量,对于界觉自现境,

  没有分离而进入,地水火风四大种,

  各自净化定无疑。”

  身之量:身之量,分为法身、报身、化身三身。

  《灵骨炽燃续》中说:

  “法身身密谁串修,他人所见境界中,

  谁亦不能见其身,瑜伽自己任游戏,

  不求自得之禅定, 自己相续自然生,

  全无思虑之心力,能普现于瑜伽心,

  如此出现之士夫,则能见到法身境,

  见此则能全收入,于诸佛之身密境。

  谁若串习受用身,已得信念之表相。

  如此获得觉受人,能用大受用看法,

  受用五身和五智,具有如此表相者,

  乃为有缘瑜伽士。即于明点空炬光,

  无有功用而显现,凡皆身密相所显,

  如是渐次能见者,即是见到报身根。

  如是相续中串习,言语清楚音洪亮。

  一切不实之妄语,行者口中绝不出,

  如是不善业恶语,永久尽绝言语边。

  具有如此表相者,尚又修习于此义,

  其身有入虚空飞,所有山崖能穿行,

  尚能入地而行走,乃于水中不淹没。

  如此有缘之士夫,设对界觉无信念,

  是诸大种净化性,而不见有生灭性。

  从此而往他生时,仅于法性中阴中,

  五刹那间得解脱。如是有缘之士夫,

  已身串习变化身,由此而能得信念。

  凡此身语意!表相,谁能现起之士夫,

  即是具有善根缘,前世所闻佛法义,

  即在自己相续中,顿然立即显现者,

  皆由此生空行母!如是前世未所闻,

  各种佛法之词语,自然而从口中出。

  如是其他之密乘,密续经典之词义,

  依次如实而领悟。如是一切之佛法,

  所有词句和意义,众生胜解之佛法,

  彼能如是而随顺,众生提出之所问,

  此等具缘者问答,此乃善说法狮子。

  身之力量与昔比,双腿快速得神行,

  身躯无有皱纹现,满头白发变黑发,

  有若十六年少者,具有青春之光华,

  譬如青春之绿草,又得雨露之滋润,

  长势较前更葳蕤,往昔无有之悲心,

  彼等由衷油然生。生后则作利生事,

  设若彼身有饶益,如需彼身之肢体,

  皆能慈悲而舍之,何况身外之财物。

  如是对于己上师,亦敢如是舍身等,

  综上所述功力相,是乃接近变化身。

  如此具有之士夫,来世于化身净土,

  受取变化所生身,为时六万八千年,

  心中具有为众生,皆此士夫之所为。

  即从自体和本性,于阎浮提诸大洲,

  变化百亿之化身,各各相应受生身,

  普作饶益众生事,皆由此生空行母!

  复次心体之本净,犹如日光收于日,

  连同化身之一切,融于自己之本体,

  无有差别无可分。”

  觉性之量:觉性觉受量有二:外串修妙光连环链之量;内串修心体本净无过之量。

  外串修妙光连环链之量。

  《灵骨炽燃续》说:

  “孰若串习觉性者,彼身则有如印迹,

  凡心指向之事物,自心则能入于彼。

  处于何地之地方,己身得能随其后,

  犹如亲眼所目睹,能改别人之信念,

  耽著相续自遮灭,具内征相和形态,

  谁能见此现前性,此乃有缘之士夫,

  四大各自而净化,进入殊胜无生界。”

  内串修心体本净之量。 ;

  《灵骨炽燃续》中说:

  “谁若对于无生性,寻根到底之士夫,

  将有下述征相现,如其所现此征相,

  此与我之缘分同。身上昆虫虱子等,

  这些虫类断生根。是人头发和指甲,

  不再继续而增长,此乃已证得无生。

  具有如此征相者,历时三个月之内,

  四大种自归净化,不再显现有漏身,

  自身光明妙色中,一切种姓皆成就。”

  (丙)来世之征相。

  (子)略述来世之征相。此中又分为二:有缘者解脱之征相;无缘者迷乱之征相。

  工.有缘者解脱之征相。

  《灵骨炽燃续》中说:

  “谁人在般涅槃时,彼之身和灵骨上,

  显现有光和有声,以及地动等征相,

  空中降雨出雾气,这些征相死后现。”

  II.无缘者迷乱之征相。此中又分为二:瑜伽行者解脱决定之征相;众生各自受生之征相。

  瑜伽行者解脱决定之征相:此中又分为五,即:身、灵骨、光明、声、地动等征相及现量。

  首先说身之征相。

  如《灵骨炽燃续》说:

  “具种士夫般涅槃,彼即膝下有漏蕴,

  蕴之所依火化后,化后身相显为二,

  寂静身与忿怒身。显现两种有色身,

  谁能具此瑜伽士,此二虽是有色相,

  若是同具两身者,则是不再有中阴,

  因对心体大本净,具有信念才如此。

  如现寂静身征相,五昼夜间证真谛,

  其身已融佛陀身。如若显现忿怒身,

  此乃于法性中阴,能一刹那五分一,

  则可解脱空行母!”

  灵骨之征相:灵骨分为略述自体和详述本性两项。

  略述自体。

  《灵骨炽燃续》中说:

  “梵音称作夏热木,乃为善逝之灵骨,

  如是梵语巴热木,乃为金刚类灵骨,

  梵语称作曲热木,乃为大宝之灵骨,

  梵语称作赛热木,乃为莲花之灵骨,

  梵语称作聂热木,乃为业力之灵骨。”

  灵骨又分为五类,即色、量、因、处、境。

  《灵骨炽燃续》中说:

  “夏热木者白而明,油光润滑有色泽,

  彼之形状如豌豆,此乃骨骼之精华,

  成熟缠果状而生,生在智者头颅中。

  巴热木者黝黑色,现形微细如芥粒,

  抑或形状如小豆,此乃结合暖精华,

  由彼肋骨空隙间,显而出生空行母!

  曲热木者呈黄色,形如芥粒生血中,

  此在肝脏上出现。赛热木者红而明,

  大小之形如芥粒,聚集四大团栾状,

  有缘士夫肾脏上,彼则出现空行母!

  复次聂热木灵骨,其色呈为帝释青,

  小如芥粒色泽明,此乃觉心之精华,

  在肺脏中而出现。显现明点团栾状,

  其内深明具五色。”

  舍利者,为瑜伽行者得化身安息之征相。四大净化,灵骨犹存。

  《灵骨炽燃》中说:

  “与身相似之舍利,彼之形状甚细微,

  形小如芝麻微尘,乃粗四大能毁灭,

  身是安息化身土。灵骨谁亦不能毁,

  其身坚固无坏灭,故是获证无畏佛。”

  《觉性自起续》中说:

  “凡般涅槃时所现,身和灵骨和光明,

  皆是由它出征相。”

  光明之征量:光又分为轮围、上竖、层辐三种。

  《灵骨炽燃续》中说:

  “光明又分为三相:辐形轮围在周边,

  谁的遗迹上产生,这是中阴最初时,

  肯定已获成就果。倘若光带向上竖,

  此乃不显之中阴,刹那即可到佛土。

  倘若光带现层辐,此乃中阴之最未,

  已获现证菩提果。”

  声之征量:声又分为方位以及声音之次第。

  《灵骨炽燃续》中说:

  “命终何处之居室,面向东方最近处,

  其声如若厉声响,此咸金刚之种姓。

  近南地带声作响,此咸大宝之种姓。

  如若西边声作响,此咸莲花之种姓。

  如若北方声作响,此成事业之种姓。

  如是上方声作响,乃成如来之种姓。

  声音自性有如此,其声轰然连续响,

  响声恒久而缓慢,乃成寂静忿怒别,

  若是具有如此声,由此则可能证得,

  圆满受用报身果。”

  地动之征相。

  《灵骨炽燃续》中说:

  “某一士夫命终时,倘若彼时有地动,

  此乃证得声闻地。如是为时三日内,

  如若持续而地动,证得独觉佛之地。

  倘若为时历六日,此乃证得菩萨等。

  获地道果空行母!倘若为时九日间,

  仍有地动之征相,乃于持明之果位,

  可以尽情而受用。倘若有缘之士夫,

  虽有地动未成佛,则应净治地与道,

  经历长久而修习。”

  六道众生各自受生之征相:六道众生各自受生之征相有六。

  《灵骨炽燃续》中说:

  “谁若命终气绝时,天昏地暗黑沉沉,

  空中有雨和雾气,大风冰雹而交加,

  有此征相之有情,彼将受生地狱趣,

  此人则无中阴境。有如是相空行母!

  天空薄雾而弥漫,光毫黄色日月暗,

  空中虽无大风吹,雷电交加日无光,

  此景象后雨出现,抑或黄昏而出现,

  孰若有此征相者,彼将受生饿鬼趣,

  投生于此空行母!天空昏暗无大风,

  黑云滚滚天无色,或者薄雾罩空中,

  天色惨淡而昏沉,孰若此时临命终,

  此必受生畜生趣。强劲大风乃呼啸,

  天空漆黑令人惧,黑云翻卷而升腾,

  雷霆闪电而交织, 日月无光天漆黑,

  谁若临死有此兆,此乃受生非天趣。

  天空湛蓝而明朗,阳光灿烂月晶莹,

  天朗气清没有风,此乃受生于天趣。

  天空碧蓝而洁净,祥瑞彩云如白绸,

  其形甚薄布于空,抑或日月而起晕,

  孰若临死有此兆,彼乃受生于人趣。”

  以上是《句义宝藏论》认定征相和准量之次第,为金刚处第九之广讲。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