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八闽佛教——福建佛教介绍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本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八闽佛教——福建佛教介绍

  本性法师

  一、福建佛教发展简史

  佛教入闽在三国的吴晋之际,至梁代呈迅速发展之势。表现在:信徒舍宅为寺;兴寺建塔;女性出家人及尼庵相继出现。

  五代,王潮、王审知兄弟统治福建45年,大建寺塔,大兴佛教,于治下5州34县共添建寺院517座。王审知本人是福州开元寺等的大护法。

  宋代,佛教在闽达到全盛。表现在:寺院大量发展,据《三山志》载,庆历年间,仅福州地区佛寺就达1625座;大量刻经,如福州开元寺刻就《毗卢藏》;士大夫与佛教界关系密切。福州太守谢泌曾赋诗曰:湖田种稻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宋史·地理志》亦云:福建其俗,尚浮屠之教。《八闽通志》则感叹:佛寺至于宋极矣。

  及明代,福建佛教归于平淡。

  至清代,有复兴之势。士大夫与佛教界交往甚密,如官僚李馥、孟超然、诗人黄任经常与鼓山涌泉寺僧为友,林则徐公余手书《金刚经》为日课,闽浙总督左宗棠买牛于鼓山涌泉寺放生等。

  民国时期,一批名僧尊宿在福建弘法,如圆瑛法师曾任福州鼓山涌泉寺、雪峰崇圣寺、北峰林阳寺、泉州开元寺住持;太虚法师住持厦门南普陀寺、创办闽南佛学院;弘一法师弘律于闽南。

  从三国吴晋到民国时期,八闽大地,高僧辈出,创宗立派的巨匠亦不乏见,他们如祖藉福清的希运禅师,创立了黄檗宗;祖藉霞浦的灵祐禅师,创立了沩仰宗;祖藉长乐的怀海律师,定立了禅门清规,使佛教律制中国化;祖藉莆田的本寂禅师为曹洞宗的创宗人;祖藉南安的义存禅师,更是禅宗巨擘,嗣法门人遍天下。

  福建还是中国古代刻经中心之一。宋代,福州东禅寺刻就《崇宁藏》,福州开元寺刻就《毗卢藏》。

  二、福建佛教界的对外交往

  由于地缘等原因,自古以来,福建佛教界对外交往频繁,与日本、东南亚及台湾地区的交往尤为密切。

  如:唐代泉州超功寺僧昙静,随鉴真赴日,担任戒师;明代漳州名僧觉海赴日任福济寺住持;福州高僧赴日创崇福寺。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僧隐元东渡,不仅带去了中国佛教,创日本黄檗宗,也带去了中国文化。日本僧人来闽的亦不少,著名者如空海从霞浦赤岸入唐,参礼霞浦建善寺,又经福州住开元寺,后转诣长安,留学回国后,创日本真言宗。

  又如:福州西禅寺微妙法师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弘法;鼓山涌泉寺妙莲法师到南洋弘法,并在马来西亚槟城创极乐寺;惠安僧贤慧赴新加坡创双林寺。民国时,闽僧转道赴新加坡创普陀寺;南安人性愿赴菲律宾,先创大乘信愿寺后建华藏寺。福州西禅寺永心、醒觉到越南将二府庙、观音庙合并为西禅寺下院,以后西禅下院寺僧又在越南创南普陀寺。印尼广化寺、西禅寺与莆田广化寺、福州西禅寺是廨院与祖庭的关系。

  三、当代福建佛教略述

  对福建佛教而言,现在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现有省级佛教团体一个,即福建省佛教协会。地区级佛协9个,市县级佛协58个。有寺院4185座,其中14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第一批重点寺院。居士林20多所。全省共有僧尼1.2万人左右。福州、宁德、莆田、厦门、泉州的佛教较为兴旺。有中级佛学院两所,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福建佛学院由省佛教协会主办,男众部设在莆田广化寺,女众部设在福州崇福寺。16年来,共培养男女学僧一千多名。闽南佛学院为厦门南普陀寺主办,由太虚大师于1925年创办,培养出大批佛门精英,如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等。1984年复办,男众部设在南普陀寺,女众部在紫竹林寺。有6所慈善类基金会(委员会),以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规模为最大,每年在慈善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

  四、福建省佛教协会概况

  福建省佛教界四众弟子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是福建省佛教协会。

  1958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会筹备组组成。经二年,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会,公推福慧法师为会长。1990年,根据中国佛教协会有关精神,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 会改名为福建省佛教协会,第二、三届会长为普雨法师,第四、五届会长为妙湛法师。1994年,福建省佛教协会召开第六届代表会议,推选界诠法师为会长,传常、学诚、理文、妙果、净慧、如妙、陈珍珍为副会长。同时,礼聘圆拙、妙湛为名誉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第七届代表会议于1998年10月在福州召开,151名代表出席会议,为历届代表最多的一次。会议推选学诚法师为会长、理文、普法、道元、如妙、心亮、本性为副会长,秘书长由本性兼任。会议还礼请圣辉法师为名誉会长。本届领导班子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

  在组织结构上,福建省佛教协会下设秘书处、教务处、院校处、办公室、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现会址设在福州市法海路1号法海寺。

  第一章 八闽龙象

  闽山苍苍,闽海泱泱;八闽佛教,源远流长。

  如果说,东南沿海的福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戚继光荡倭之威名,并使郑成功据此收复台湾而得以名垂青史的话。那么,在岁月的长河中,福建以其寺院之多、僧尼之众和民风之纯和,同样令人仰慕起敬,万世瞩目。

  佛教自三国吴、晋之际传入福建,在其后的一千七百多年中,虽曾兴衰莫定几度沉浮,也曾劫难重重历尽沧桑。但菩提之种一经播入这块二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灵人杰的八闽山川,便已再难泯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慧种慧根了。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泉州时,曾发过这样的感慨,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而与其同一时代的诗 人谢泌,在福州则吟出这样的诗句:“湖田种稻重收谷,路上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支灯”。

  “路上逢人半是僧”,虽不免有诗人艺术夸张的成 份,在某种程度上,却也形象地概述了福建佛教法轮常转、龙象辈出的历史因由。

  从百丈怀海到沩山灵祐,从雪峰义存到曹山本寂……自古以来,福建多僧,福建多高僧。翻开《五灯会元》或《景德传灯录》,我们赫然发现,仅自晚唐至北宋的二百多年间,名列其中与福建有关的著名高僧,竟有近二百人,居同期全国各省份之首。

  可以说,从初祖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大师一脉承袭的佛教禅宗,乃是印度佛教完成其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法门。因而和中国所有盛行汉传佛教的其它地区一样,禅宗,一直是福建佛教的主流。

  六祖慧能法嗣众多,最著名的,当推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这两大支系,分别开创了沩仰宗、临济宗与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后来临济宗又下传黄龙派和杨岐派,这就是中国禅宗史上最为著名的“五宗七派”。而这盛传的五宗,却无一不与福建有着深厚的渊源。

  这里是福建建阳佛迹岭,南岳怀让最著名的弟子、被后世尊称为马祖的道一禅师,曾到此地弘法。后人仰感其德,撰写这样的联句赞叹:“绍六祖宗风,明心见性;肇七闽禅学,振锡传灯”。

  “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万语不如一言,短短十字,已足表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不朽功德。福建长乐是怀海禅师的出生地,而莲花山龙泉寺,则是百丈怀海当年落发出家之所。

  五宗七派中的沩仰宗,其创始人之一的沩山灵祐,是福建霞浦人,他十五岁出家于家乡的建善寺,曾到江西参谒百丈怀海,大受赞许,位居参学之首。他长期弘法于湖南沩山,并得到大安禅师的大力辅佐,而大安禅师,则成为福州怡山西禅寺的开山始祖。

  百丈怀海的另一法嗣黄檗希运,也是福建福清人,出家于本土黄檗山,其入室弟子义玄禅师,后来独创了临济宗一脉。

  这里是曹山本寂最初的出家之地,本寂禅师是福建莆田人,出家修行得道后,与其师洞山良价合创了曹洞宗。

  出生于福建南安的义存禅师,在中国佛教禅宗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十二岁到莆田玉涧寺为童侍,十七岁披剃受戒,后参德山宣鉴而得法,创建雪峰寺,并住持弘法达四十年之久。

  雪峰崇圣寺广霖法师访谈:

  义存祖师是我们雪峰寺的开山祖师,他来到雪峰寺枯木庵,在枯木头里打坐,后来就来兴建雪峰崇圣禅寺。这个塔就是闽王王审知给他做的纪念塔,也是义存祖师的肉身塔,又叫难提塔。

  义存禅师的嗣法弟子文偃禅师,晚年在广东乳源云门山弘法,创建了云门宗。雪峰义存的另一法嗣玄沙师备,令其徒桂琛在漳州罗汉院大阐法要,桂琛之徒文益禅师,才学卓著,得法后离闽到南京清净寺弘扬佛法,弟子众多,一时称盛,世称法眼宗。

  五宗七派之创建,与福建均有莫大因缘,纵誉八闽为佛国,只怕也不为过。即若宋、元、明、清诸朝,无论战火硝烟四起,还是外族入主中原,福建佛教,始终禅灯不灭,龙象辈出。及至近代,享誉最隆的“近代四大高僧”虚云、太虚、弘一和圆瑛法师,却无一例外地在八闽大地,留下了他们的道踪法影。

  虚云长老 184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十九岁时在福州鼓山涌泉寺依常开禅师出家,次年从妙莲和尚受具足戒。曾遍参金山、高旻、天童、天宁等名刹朝礼佛教四大名山,行人之所不能行,忍人之所不能忍,一身兼祧禅宗五脉,重振佛门家风,平生百城烟水,重兴云南鸡足山、江西云居山和福建鼓山等名山名刹共达八十余处。

  虚云长老驻锡鼓山时,除整肃寺规、重振宗风和修建丛林外,他还讲经弘法,办学传戒。这本《鼓山涌泉禅寺经版目录》,便是虚云长老嘱其弟子观本法师收集整理而成的。而这本《增校鼓山列祖联芳集》,更凝聚着虚老的一片心血。

  普法法师介绍虚云长老:

  虚云和尚是鼓山的一百三十任方丈大和尚,他不仅仅是鼓山方丈,而且,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刚才我在前面讲过,在东南亚台湾,基本上所有佛教徒中没有一个不知道他。虚云老和尚,他在鼓山出家以后,成就以后,他出去弘法,后来,又回到鼓山来弘法。鼓山的道风,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不如法,鼓山的大众师父又请他回来。他回来在鼓山做了四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寺庙道风,他进山以后就开始对一些按照佛教来讲不可调伏的僧人,请他们下山离开涌泉寺。还有一个,自身建设方面,自身建设方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道风,一个是学校,他办了鼓山佛学院。寺庙的出家人,每天的坐禅跟江苏的高 旻 寺一样,每天坐八支香。还有一个就是鼓山的经版,因为鼓山的经版是非常宝贵的,而且历史也非常悠久,他把大量的经版全部给予整理,尤其是整理了《三坛大戒》的范本,还有《列祖联芳》,这都是虚云和尚在鼓山留下的一些足迹吧。

  虚云老和尚于 1953年被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9年圆寂于江西云居山,他住世的一百二十个春秋,正是中国百年沧桑的历史写照。

  当代学者在评价太虚大师在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时,曾说:“太虚不但是典型的传统佛教的继承者,同时也是一个著作等身的学者和思想家”。

  如果联想到自公元 1889年至1947年,太虚大师住世仅五十九载,却留下了数千万字的著作遗教后世的话,我们不能不赞叹,当代的专家学者们对太虚大师的评价,是如何的中肯和精辟了。

  闽南佛学院是我国最早的佛教院校之一,太虚大 师曾经担任该院院长长达 6 年之久。在此期间,他的足迹踏遍了八闽大地的名山古刹,撰写了大量佛学著作,把闽南佛学院作为他改革创新中国僧伽教育的实验园地 , 并获得了丰硕成果。今天的闽南佛学院之所以得以享誉寰宇,太虚大师功不可没。

  闽南佛学院教师常海访谈:

  我们现在的教育,包括闽南佛学院,北京佛学院,以及武昌佛学院,近代其它办得比较有成就的佛学院,实际上,不管是教学方法,教学力度等等,都受到我们太虚大师早期创办佛学院教学理念的影响,也可以说佛学院教育创办成功,离不开太虚大师。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所作的这首《真现实颂》,事实上已成为当今乃至后世四众弟子学佛修佛的慈海明灯。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1942 年,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圆寂于福建泉州。

  1978 年,为缅怀弘一法师这位为振兴湮没达 700 多年的南山律宗,披剃出家 24 载,却在福建弘法长达 14 年的著名高僧,经圆拙、妙莲两位法师倡议,四众弟子修建了这座舍利塔。

  “千古江山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赵朴初大德亲笔所书的这副联句,是对弘一法师始自文人学者终至佛门高僧的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所作出的高度概括和崇高评价。

  这套洋洋 1300 多万字的《弘一大师全集》,是 1986 年由圆拙老法师和陈珍珍居士在泉州发起,并得赵朴初大德、林子青居士及无数四众弟子的护持相助,历经六载方得以出版的,提起这一往事,陈珍珍居士无限感慨。

  省佛协顾问陈珍珍居士访谈:

  大师在中国文化上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当时我就想,他不光是佛教界的一位高僧大德,同时也是社会上现代文化的艺术大师,一个教育家。他一生的著作等身,他出家之前的艺术作品和出家之后的佛学著作,都是中国极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是华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大师的作品,假如我们这一代人,没有把它收集整理、校勘、编撰出版,久后,肯定会散失,或者会全部湮没,将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所以当时我就想,我在大师的遗像前发了一个大愿,将来有朝一日,一定要为大师出版全集。

  因缘成熟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开始收集资料到全集的问世,前后经过整整六年的时间,所以经历的这个事,也算是一个艰辛的历程。

  历尽艰辛,《弘一大师全集》终于问世,如此鸿篇巨著,谁又能说它不是弘一法师遗与后人的法身舍利呢 ?

  出生于福建古田的圆瑛法师, 19 岁在鼓山涌泉寺出家,翌年从妙莲和尚受具足戒。

  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圆瑛法师堪称爱国爱教的典的圆瑛资料范。他1912年出任中华佛教总会参议长,1924年至1937年,先后任泉州开元慈儿院院长、闽侯雪峰崇圣寺方丈、中国佛教会理事长、福州瑞峰林阳寺与鼓山涌泉寺方丈。“九?一八事变”后,圆瑛法师以中国佛教会常务主席的名义,通告呼吁中、日两国佛教界共同反对和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大肆入侵,圆瑛法师以悲天悯人之心,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息灾法会,组织僧侣救护队,开办难民收容所,并多方 筹募经费支 援抗战。

  1939 年,圆瑛法师在上海竟被日本宪兵逮捕并押赴南京。在狱中,圆瑛法师及其徒明旸,面对敌人的多方利诱严刑逼供,他们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其高风亮节,赢得了四众弟子的景仰和全国人民的尊敬。

  1953 年新中国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圆瑛法师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

  史海钩沉,令人感慨万端。近百年来,在抵御外侮的隆隆炮声和黎民百姓的悲泣呻吟中,八闽大地,却始终隐现着这一代高僧大德的身影,始终回荡着一种悠远清凉的声音,那就是 —— 如歌的梵音。

  乃至当代,福建佛教更是龙象辈出,僧才济济。一生持律严谨,倡印佛经,为培育僧才而不遗余力,在海内外盛誉卓著的当代高僧圆拙法师, 1909 年出生于福建连江。 1934 年出家于莆田广化寺,礼体磬上人为师,次年在西禅寺受三坛大戒。 1936 年入闽南佛教养正院求学期间,曾侍从弘一大师前往青岛湛山寺讲律。 1938 年赴苏州灵岩山寺,一心念佛, 1963 年又应邀至泉州开元寺,主持弘一大师纪念馆的筹备工作。为保护弘一大师遗留的佛教典籍与书画文稿等珍贵文物,圆拙法师蒙垢忍辱,历尽艰辛。

  1979 年,拔乱反正之后,圆拙法师负责主持莆田广化寺的修复工作,含辛茹苦,历时六载,终使寺貌焕然一新。同时,培育僧才,奖掖后学,流通经书,整饬道风,使广化寺这座千年名刹,成为全国汉传佛教的模范丛林。

  学诚法师谈圆拙法师:

  圆拙法师是一位真真实实的一代高僧。高僧和名僧的概念不一样,有些虽然很出名,仅仅只能是一个名僧而不是高僧。那么一个高僧不等于就是名僧,而圆老无论在教内也好,教外也好,都成就很大。在教内受到僧众、佛教界弟子的崇敬。在教外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各界有关部门一致的肯定。他一生追随印光大师、弘一大师,对净土和戒律特别的重视。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现代两位高僧,所以圆拙法师被誉为印光法师和弘一法师的衣钵传人,圆拙法师一生主要的成就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1988 年,圆拙法师不辞年迈,又主持泉州承天寺的重建工作,并创办了全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广钦佛教图书馆。

  界诠法师访谈:

  拙老和尚,他平生为人处事,生活呀,给我影响很大。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主要一个特点就是淡薄名利,人家供养他所有的钱财,他都拿去印经书,可以讲他身无长物,什么都没有,几十年就盖那么一个很简单被盖卷,走到哪里背到哪里,很简单,任何东西都没有。他一生也不收徒弟,也没有皈依弟子,非常清高的一个人,他的这个思想对我影响很大,如果我不去广化寺,我现在当一个什么样的和尚我都不知道。

  1997 年 11 月 25 日,圆拙老法师安详示寂于广化寺,世寿 89 岁。

  “堪伤律学久荒,毅力坚持,广宣教化;所愿慧灯常耀,老成虽逝,尚有典型”。当代大德赵朴初为圆拙法师所撰的这副挽联,正是老法师弘法利生、慈悲济世的一生高度凝炼的真实写照。

  1957 年南来福建驻锡厦门南普陀寺的当代高僧妙湛法师,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谘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名誉会长,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闽南佛学院和福建佛学院院长,并兼领南普陀寺、涌泉寺和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等寺方丈。

  闽南佛学院副院长圆智访谈:

  妙老是当今佛教界不可多得的大德高僧,他为人正直,虚怀若谷,气量大,心地善良,而且对学生关怀备至,有求必应。他本人生活非常俭朴,以诚待人。妙老对佛教事业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老人家尤其是对佛教的教育事业、慈善事业,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出来了。

  在为法忘躯的一生中,妙老堪称爱国爱教之楷模,他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修复名蓝古刹,兴办僧伽教育,并亲自创建了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在赈灾救灾、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助学助教、放生护生、印经弘法等诸多善举中,以一个佛教徒虔诚的善行,展现了佛陀圆满智慧的风范和大慈大悲之教诲。

  “勿忘世上苦人多”,妙湛法师示寂之际留下的此一遗训,充分体现出其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语重心长,撼人心扉。

  坐看花开花落,仰观云卷云舒,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将一个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悄然播布华夏九州时,福建佛教,又以其崭新的风貌,成为福建明山秀水中一道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在宽松和谐的政策氛围中,当今福建佛教界更是大德垂范,僧才辈出。

  妙湛法师圆寂后,厦门南普陀寺两序大众又礼请圣辉法师升座,继任方丈。

  圣辉法师现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并兼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和闽南佛学院院长。年富力强的圣辉法师继席以来,闽南佛教蒸蒸日上,南普陀寺在成为集弘法、修持、教育、慈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十方大丛林的同时,已逐渐发展成为新世纪中国与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的窗口。

  1989年,被恭请升座担任广化寺方丈时,年仅 24 岁的学诚法师,成为当时国内年龄最轻学历最高的汉传佛教寺院方丈。

  学诚法师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 1982 年礼定海和尚在广化寺出家,次年就读于福建佛学院。 1988 年在中国佛学院本科毕业后,又入研究生院深造。 1991 年,学诚法师出任福建佛学院副院长, 1993 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1995 年,作为汉传佛教唯一代表,学诚法师随同中央代表团曾赴西藏,参加了第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大典。 1997 年任福建佛学院院长,并当选为福建省政协常委。 1998 年,省佛协第七届全省代表会议召开,学诚法师被一致推选为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 2001 年,又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学诚法师出家后依止圆拙老法师,多受开示,深得其旨。虽身兼数职,即始终以一颗佛子的赤诚之心,持戒精严,修学并重。他不仅对法相唯识宗素有研究,对俱舍论、戒律、净土、中观等学科也有相当涉猎。特别对佛教如何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等课题,学诚法师更有其独到精深之见解,故以语言文字为方便,撰写发表大量文章,弘扬自己的理念:继承和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接纳与吸收现代各种有益的新知识,重塑佛教僧伽良好的品格与形象。其坚定的信仰和渊博的学识,不仅使福建佛学院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佛子,而且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十多年来,学诚法师曾先后到印度、尼泊尔、韩国、日本、泰国、缅甸、新加坡、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参加佛教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讲经弘法,普利人天。

  曾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现为该会顾问和省政协委员的界诠法师, 1984 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历任福建佛学院第三和第四届教务长,是一位持戒精严、恪守佛说“以戒为师”的典范。由他在太姥山平兴寺创办的普隐学堂,开授南山三大部,广施法雨,泽被后学。

  尼众之多,也堪称福建佛教的一大特色。以传常法的一组个人师为代表的尼众们,也和所有僧众同修一样,作为佛子,她们恪守三皈五戒,精修四摄六度,毕生奉行十善,为福建佛教的兴盛,成就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传常法师是福建霞浦县吕峡村人, 1939 年在家乡大京白鹤堂出家,十一年后移锡城关柏翠庵, 1957 年在涌泉寺受具足戒后,到福州金鸡山地藏寺学戒并协助德钦法师在象峰崇福寺筹办福州佛教安养院。 1962 年省佛协正式成立,传常法师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同时当选为福州市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传常法师长期主持省、市佛协的日常工作,她讲原则、顾大局,积极协助政府全面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修复法海寺、地藏寺和崇福寺等八闽名刹,为培养后备僧才,为扶持残疾人康复事业,传常法师呕心沥血,慈悲为怀,深受四众弟子的拥戴和崇敬。 1996 年元月,传常法师被授予“八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如今,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身兼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顾问、福建佛学院副院长、福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和象峰崇福寺方丈等职,虽然工作繁忙,在八闽日月山川之间,我们还不时能够发现她那为法奔波的身影。

  太平盛世,佛运昌隆。

  前有开山立派的佛门宗师,后有传灯续焰的高僧大僧人活动系列德。今天,更有以圣辉法师、学诚法师、传常法师和界日出诠法师为代表的新一代僧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以省佛教协会为核心,持戒潜修,续佛慧命,慈悲济世,普利众生,龙象辈出的八闽山川,早已成为菩提绿茵的一方净土福田。

  第二章 佛海同天

  公元 558 年,也就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陈永定二年,西尼国高僧拘那罗陀不辞艰辛,梯山航海,来到福建。自此拉开了福建佛教对外交往的序幕。

  拘那罗陀在晋安郡的佛力寺从事译经与讲经,长达两年之久,之后来到南安郡的南安九日山建造寺翻译《金刚经》,以至后世将他与后秦时的鸠摩罗什、唐代的玄奘、义净并列尊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南安九日山的翻经石古迹,至今仍向世人昭示这一辉煌的史实。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不仅成为古丝绸之路的海路起点,也成为佛教传播的桥梁纽带。千百年来,无论是西来东去,还是南来北往,在佛法传播的道路上,福建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公元 753 年,历经挫折、双目失明的唐代高僧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终于抵达日本九州,他设坛传戒,后被日本佛教律宗尊为始祖。追随鉴真大师东渡的泉州超功寺僧人昙静,因辅佐大师弘扬戒律、成为鉴真弟子中显名于后世的 18 位名僧之一。

  事实上,仅唐朝一代,素来仰慕中国文化的日本,就曾先后 19 次派出遣唐使来长安朝贡。公元 804 年,日本派出的第 17 次遣唐使一行在海上遭遇飓风,在与惊涛骇浪搏斗了 43 天之后,于八月十日漂泊到今霞浦县的赤岸镇。与这次遣唐使同行的日本僧人空海  踏上了赤岸镇,接着又到了福州,在福建共停留了近 3个月之久。

  霞浦的建善寺和福州的开元寺为纪念这位中日佛教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专门开辟了纪念堂。

  后来,空海在长安麟德殿受德宗皇帝接见,并拜青龙寺惠果上人为师,学习密教,回国后建立真言宗,成为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开山祖,示寂后赐谥“弘法大师”。至今日本真言宗拥有信徒达 1200多万人。

  1984年3月,为纪念空海圆寂1150周年,以静慈圆教授为团长的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空海赴长安之道”访华团曾来赤岸参拜。之后,福建佛教界与赤岸人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朝拜的日本朋友。

  994年5月21日,空海大师纪念堂在赤岸镇建成。堂中供奉的这尊空海青年时期的造像,以及密坛、礼盘、供桌、莲花等法物,均是日本信徒捐赠的。前来参加落成庆典的日本高野山真言宗宗务总长新居祐政还赋诗志庆:“缘合入唐传密教,善邻结义瑟筝鸣。”

  公元 853年,日本僧人圆珍渡海遇风,飘流至福建的连江县,被安排在福州开元寺居住,他不仅师从寺僧存式学习经论,还向驻锡在寺中的南天竺僧人般若怛罗学习悉昙梵字和密教,圆珍回国后成为日本佛教天台宗寺门派的创始人。

  唐末及五代初,福建佛教称盛一方,高僧辈出,日本、高丽以及西域僧人均慕名前来参学。福州雪峰崇圣寺义存大师的众多弟子中,就有高丽僧人灵照、北宋雍熙年间,天竺僧人罗护那航海至闽,在泉州城南创建了佛刹宝林院,至清初改名宝海庵。这是印度佛教徒当时在泉州留下的遗迹。

  把福建佛教的对外交往推向高潮,并使一部中国隐佛教史不得不予以浓墨记载的,是明末清初的隐元禅师。

  公元 1654年6月21日,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的隐元禅师率弟子20余人,在郑成功部护送之下,从厦门港东渡日本,7月5日抵长崎,先后在日本兴福寺、崇福寺和普门寺弘法。之后,隐元禅师在日本京都宇治郡大和田创建了一座与故乡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格局相同的寺院,亦命名为黄檗山万福寺。

  隐元禅师在日本弘扬佛法,重振宗风,不仅形成了日本佛教的黄檗宗,还多次应日本后水尾法皇之邀,于御前答问禅要。公元 1673年4月2日,后水尾法皇授予隐元禅师“大光普照国师”之号。

  隐元禅师的东渡弘法。不仅振兴了日本禅林宗风,更在日本传播了中国的建筑、雕刻、绘画、书法、医学等文化知识和技术,为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独特的“黄檗文化”景观。今天,日本的黄檗宗寺院,共有 500多座,信徒1千多万人。

  “法雨慈云,好振宗风参檗树。

  珠槃玉敦,更传友谊赏樱花。”

  1992年6月,中日两国佛教界隆重举行纪念隐元禅师诞辰四百周年法会。1993年11月,隐元禅师的像驾由日本佛教黄檗宗宗务总长内藤文雄护送至祖庭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供奉。这座巍巍壮观的隐元纪念堂于1995年6月落成。当时任福建省宗教事务局局长的余险峰先生为书写楹联: “震旦播人文,衣带水联黄檗寺;扶桑萦友谊,锦帆风济赤樱邦。”

  黄檗山万福寺内的隐元纪念堂和禅堂、费隐亭以及塔院,已成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

  为洒菩提甘露而远赴南洋弘法,并在诸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创建廨院,乃是福建佛教的一大特色。

  公元 1891年,也就是清光绪十七年,鼓山涌泉寺方丈妙莲法师在马来西亚槟城创建鹤山极乐寺,作为鼓山廨院。

  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法师的访谈:

  妙莲法师也是我们鼓山的方丈,鼓山的法脉从清光绪年间追踪到妙莲和尚开始,已经向世界各国传播我们的法脉了。在清光绪年间,我们妙莲法师就开山了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他曾经把中国的龙藏,不但他人过去而且把这些大量的法宝传到马来西亚。尤其是当时有两部龙藏,其中一部龙藏给了马来西亚的极乐寺,还有一部给了我们福建漳州的南山寺。

  公元 1898年,福州怡山西禅寺微妙禅师的弟子贤慧与性慧到新加坡,在华侨巨商刘金榜父子的支持下,于金桔律创建双林寺,作为福州怡山西禅寺的廨院。

  福州怡山西禅寺方丈赵雄法师的访谈:

  我们西禅寺和海外的渊源是非常深的,现在与海外交往比较深的是新加坡双林寺,新加坡双林寺也是始建于光绪年间。

  现在除了新加坡双林寺廨院以外,还有槟城的双庆寺,还有越南的二府庙。

  他们这些在外面的廨院对祖庭报答之心很深,我们也经常有到新加坡,到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经常往来。

  新加坡宏船法师,祖籍福建晋江霞福村, 1922年礼闽南高僧会泉长老为师在泉州承天寺出家。1938年随师南渡星洲,先后在仰光、印尼、槟城等处弘法。1943年起一直主持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历任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新加坡僧伽联合会主席、新加坡居士林领导师等职。1990年12月25日安详示寂,世寿84岁。这是安放在晋江庆莲寺内的宏船法师的玲珑精致的舍利塔。

  宏船法师故国情深,多次应中国佛教协会之邀,率领弟子巡礼四大名山及诸名刹胜地,并重修祖庭泉州承天寺,关心桑梓的文化教育事业。为促进中新两国佛教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赴印尼弘法的多为莆田广化寺的僧人,千岛之国留下了通莲、本如、体心、本利等法师的足迹。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地缘上讲,与福建省仅有一水之隔;从法缘上讲,自明末以来,台湾佛教“本流是由福建鼓山及西禅二大禅寺传来,另一派是福清黄檗寺”,后经清朝康乾盛世的逐步发展,至十九世纪末,台湾佛教方始形成以月眉山系、观音山系、法云寺系、大岗山系为代表的四大法脉。

  历史上,台湾月眉山灵泉禅寺的善慧法师、观音山凌云禅寺的本圆法师以及法云寺的妙果法师等均是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的。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法师也曾多次应邀出访台湾,倍感亲切。当月眉山灵泉禅寺举行纪念建寺 100周年庆典时,普法法师曾撰联相贺:

  “石鼓开山,千载尤崇兴圣;

  月眉衍派,百年更仰露堂。”

  其中“兴圣”指的是鼓山开山兴圣国师神晏,而“露堂”则是月眉山善慧法师的别名。

  在近代,福建著名僧人会泉、圆瑛、慈航等法师均渡海赴台湾弘法。其中,厦门虎溪岩的会泉法师先后四次渡台,将佛事的各种唱念作法、礼拜万佛和水陆法会的仪式仪规,尽相传授与宝岛僧尼。 1933年10月,会泉法师还曾亲自主持了台湾佛教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水陆法会。

  晋江安海龙山寺与海外佛教界素有法缘,其香火远播台湾地区和南洋诸国。仅台湾一省,以龙山寺命 名的寺宇就有 400多座,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台北市万华区的龙山寺,其山门外,至今还立有一石碑,上面刻“衍自安海龙山寺”。而鹿港的龙山寺,其规模格局与安海龙山祖寺几乎同出一辙。再如至今香火鼎盛,称为台北“三大庙门”之一的台北艋 龙山寺,始建于公元1738年,寺建成后,旅居台湾的闽南乡亲派代表赴安海祖寺,恭请观世音菩萨分灵住台,因此,台湾同胞常来龙山寺拜谒祖庭。

  这是当年台胞来寺进香时留下的旗和敬献的横匾。闽台原本一家,这些史迹实物,可谓弥足珍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佛教界,身先士卒,继承优良传统,谱写了佛教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新的篇章。

  本性法师访谈:

  近年来,福建佛教界,各级佛协以及各大寺院对外交往可以说是越来越活跃,比如我们厦门南普陀的圣辉法师、理文法师就接待过荷兰女王的来访;莆田广化寺学诚法师接待过英国广播电视网的来访;传常法师、泉州开元寺的道元法师、西禅寺的赵雄法师他们,也接待了挪威宗教代表团的来访。在我们会本部,我们的接待任务也是很多的,像去年我们接待了法国的一行禅师 180人的访问团。今年初,我们也接待了香港宝莲寺方丈初慧一行20多人来这边,刚刚几天,我们也接待了日本30多人的代表团来这边,在迎来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地出访,像圣辉法师、学诚法师,就曾出访过韩国,出席中日韩黄金纽带三国会议,普法法师出访过台湾,道元法师也出访过巴西,赵雄法师也出访过印尼、新加坡。作为我本人,以前在海外学习过几年,也认识一些朋友,近几年在佛协主持日常事务工作,我们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应新老朋友的邀请,近几年我也出访了一些国家,比如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日本以及港澳地区,去年初我应日本日中和平交流21世纪会,应他们的邀请到日本去了一趟,得到日本国会众议院长一藤中一郎,行政管理以及曹洞宗宗务厅的一川良目部长,以及曹洞宗大本山总持寺本桥方丈,以及日中友协等的礼遇,通过我们的一来一往,加强交往,可以说,福建佛教对各国以及对中国特别行政区的友谊越来越紧密。

  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佛教界先后接待了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挪威、荷兰等国客人的来访,向世人展示了福建佛教界的崭新风貌。

  远赴巴西弘法,在中国佛教史上可算是功德无量的一大盛举,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道元法师和副秘书长世起法师等,也都曾在巴西圣保罗观音寺驻锡过,他们不仅向当地华侨弘法,还向华侨宣传介绍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新成就。身处异域,心系华夏,道元法师等用实际行动有力地挫败了敌对势力的阴谋,应该说,他们还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道元法师的访谈:

  我们当时到巴西去,巴西的社会跟政治各方面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观音寺是台湾同胞出资在那边修建的,里面人员的情况非常复杂。

  当时弘法工作做了一些,比如说我们进行每个礼拜的讲经说法、法会、佛教的梵曲,我们也做了一些弘法工作。

  道元法师是泉州大开元寺的方丈,他除弘法巴西外,还经常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联络感情,增进友谊。

  迎回这套原珍藏在日本宫内省图书寮的宋刻《毗卢藏》复印本,是福建省佛教界在改革开往以来对外交往中的一件大事。

  宋刻《毗卢藏》是公元 1112年,由福州开元禅寺住持本明与僧人本悟等发起劝募并开始雕刻,呕心沥血,历经近四十个春秋方得以功德圆满的。然而岁月无情,时至今日,这部珍贵的藏经本大部分已流散国外。

  佛协顾问杨立居士访谈:

  当时我们知道有这部经,国内没有了,只有日本皇宫里面保存着,这是我们知道的情况。在皇宫里,你怎么能够拿来呢?你没有办法,我在黄埔毕业的时候,当政治部见习官,那时候有一个医官,他是留学日本回来在黄埔当医官,这个人叫林伯辉。他的夫人

  是日本人疋田登喜子,这是个贵族的女儿,他那一年要回日本,我和他俩夫妇都是很好的朋友,他请我到上海他家里去住,我看他太太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念佛,她又是日本的贵族,我想她和日本皇宫有关系,我就跟她谈这桩事能不能替我们办,当时她就慨然答应。

  复印《毗卢藏》,费用较大,时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州芝山开元寺住持的提润法师首先慷慨捐出他行医所得港币 30万元,之后,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简丰文、林国营两居士亦鼎力支持。经过多方努力,功德即将圆满,福建省佛教协会将日本宫内省图书寮的《毗卢藏》全部复印请回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1990年4月6日,日中协会将其中先复印的100册赠送给福建省佛教协会。福建省佛协在罗山法海寺举行隆重的接经法会。虽异邦而同道,《毗卢藏》复印本的请回,为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友好交流,谱写了一段动人的佳话。

  德高望重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大德生前极为重视中、日、韩三国佛教的关系,喻之为“黄金纽带”,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圣辉法师和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都曾多次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的主要领导人赴日本、韩国出席会议,为巩固“黄金纽带”关系,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的

  贡献!

  学诚法师的访谈:

  为什么说佛教在这三个国家的关系会这样的密切?会这样的重要?因为黄金是非常珍贵的,这种关系也会非常珍贵的。黄金是永不变色的,这三个国家的友好关系也是永不变色的。我们从地缘来讲,韩中日一衣带水,可以说是紧密相连的。从文化上面来讲,我们受的都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日、韩也可以看到这种关系也是源远流长的,从我们佛教来讲,也是同根同祖,同样的教祖释迦牟尼佛。日本、韩国很多的宗派,这些祖师,他们都曾经来中国留学过。

  2000年初夏,在我们拍摄本片的过程中,恰逢由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派出的参访团,他们一行三十人,分别在厦门南普陀寺和莆田广化寺进行为期十天的学习交流,他们除了参访,还参加寺院里上殿、过堂等活动,体验中国丛林的修持。

  这种圆融无碍的学习、交流,加深了中韩两国佛教徒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不仅有力地宣传了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时还巩固和加强了两国佛教界的“黄金纽带”关系。

  参访团团长春光法师访谈:

  现在中国和韩国佛教的联系,两国的佛教,有一个共同的规定,两国互相往来,互相学习,所以这一次我们是应中国政府邀请到中国来访问。

  我来过北京,其他地方也来过,但是作为佛教寺院来讲,广化寺的规模和佛教的教义方面是很突出的。

  二十一世纪,可以说人类进入合作的年代,所以我们佛教界人士迎接二十一世纪,我们两个国家,佛教界人士合作,共同发展。

  在韩国参访团圆满结束、即将离开福建时,两国僧侣共同在广化寺举行了联欢晚会,晚会既庄严肃穆,又热烈生动,充分表达了两国佛子共同的心声和美好的祈愿。

  世界一花,佛海同天。共享菩提智慧的清凉,原本是所有佛陀弟子的大慧弘愿,当博大深睿的西传佛说越来越深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及生活时,透过福建这一对外交往的窗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佛教,正以其崭新的风貌,迎接着全人类共同美好的明天。

  第三章 传灯续焰

  在福建佛学院,这是普通的一天,普通的一个情景,伴随着从海平面升起的朝阳,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佛教教旗次第升起时,拉开了福建佛学院的学僧们每一天紧张、有序、严肃、活泼的学习生活的序幕。

  福建佛学院创办于 1983 年春天,那是在拨乱反正以后,众多寺院的迅速恢复与人才欠缺形成明显反差的年代,历来重视佛教教育的老一辈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能否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僧才,是关系到如来家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

  传常法师访谈:

  三中全会以后,佛教工作百废待兴,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寺庙里没有人才,当时很多僧人需要学习。福建是落实政策比较早的省,要求学习的出家人很多,因此,作为驻会的一个工作人员,我首先想到人才,如果没有人才,我们教会的工作就做不起来。

  审时度势,只有创办佛学院,才能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人才,基于这样的高度责任感,在老一辈大德圆拙、妙湛、普雨、传常等法师的努力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佛学院应运而生。

  多年来,福建佛学院以“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国爱教、学修并重、具足正信、坚持人间佛教思想,具有较高的佛教学识、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志愿从事佛学教学和佛学研究以及管理寺院的中级专业僧才”为其办学宗旨,坚持“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修学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办学方针,播圆证菩提之种,奠普利人天之基,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福建佛学院分设男女众二部,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 莆田南山广化寺是男众部的所在地。

  广化寺始建于公元 558 年,至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寺内殿宇巍峨,重檐高耸,四周山环水抱,清迥绝尘,是集修行、弘法、教学和经书出版为一体,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规范丛林。

  整肃的寺院道风是学风纯正的保证,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学僧们精研佛法要义、求索人生真谛。

  佛学院教务主任贤空访谈:

  我校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从低到高,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历,在我们这里都能够上学,我们根据学员的成绩,根据他接受社会的教育,出家时间的长短,我们把比丘、沙弥分开上课。另外我们这所学校有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在我们汉传佛学院里,有汉传、藏传,大家在一个学校里学习。他们来到这里,一般都是慕名而来,有些是师父指定到这里来读书的。

  吸收南传上座部和藏传佛教比丘来佛学院学习,打破传统的界线,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这种兼收并蓄的方式,不仅取得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效果,也进一步密切了佛教各宗各派的友好关系。

  傣族学生访谈:

  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北传佛教是怎么来的,与南传佛教的不同,学习一些北传佛教的东西,进行交流。

  对于佛学院的学僧们来说,他们首先是出家人,其次才是学生,除了每日的上课,他们必须参加寺院里的上殿、过堂以及出坡劳动。学修一体,学院生活丛林化是佛学院的基本特征,而在修学之余,他们又展现了一群青年学僧的蓬勃生机。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福建佛学院购入电脑设备,开通国际互联网,通过现代手段弘法利生,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福建佛学院女众部设在清幽雅静的象峰崇福寺内 ,崇福寺曾被誉为“江南第一女众丛林”,这里历史悠久,道风纯正,是四方尼众神往的修学圣地。

  福建佛学院女众部同男众部一样,也是在早期培训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有在校学僧 80 名,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班级,所开设课程中 70 %为佛学课, 30 %为文化课。她们除了每日紧张的学习以外,还坚持早晚课诵、二时过堂、半月布萨诵戒,每年结夏安居,跟随丛林恒持流转,一切如法如律。

  福建佛学院经过十七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自创办至今,共毕业八届学僧达 1024 名。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在国外留学、弘法、住持寺院的有 30 多人,在国内各级佛协任职的有 100 多人,在各佛学院校任教的有 30 多人,考入上一级佛学院继续深造的有 100 多人。这些经福建佛学院培养的优秀僧才,他们散布世界各地,成为广弘教法、普利众生的中坚力量,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果说,福建佛学院作为改革开放的后起之秀,因为其学风正、观念新而享誉佛教界,那么,闽南佛学院则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功绩卓著而闻名于海内外。

  座落在厦门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内的闽南佛学院,创办于风雨如磐的二十年代。

  历史上,南普陀寺原属临济宗喝云派师徒剃度的子孙世袭传承制道场。 1924 年,志存高远的转逢和尚,力主革新,将子孙庙改为十方选贤制的丛林道场,并推选会泉法师担任方丈,会泉法师翌年在寺内创办了闽南佛学院,并兼任院长。

  1927 年,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应请出任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他将全新的教学理念付诸实施。及至 1934 年弘一大师应邀前来创办佛教养正院,使得五老峰下的闽南佛学院一时精英荟萃,高僧辈出,为海内外佛教界造就了众多的优秀僧才,当代一些著名的佛教泰斗,如台湾的印顺导师、菲律宾的瑞今大师、新加坡已故的宏船长老、广洽长老、演培大师以及马来西亚的竺摩法师等,都出自闽南佛学院。

  然而时世艰辛,难以为继,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闽南佛学院被迫停办,而且这一停就是四十多年。

  1981 年,悲愿深切的妙湛法师复办了佛教养正院。 1985 年,在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新加坡宏船长老的关心支持下,又恢复了闽南佛学院,复办以来,妙湛法师统领大众,重兴寺宇、增设殿堂、新建图书馆、添置图书、建造学生宿舍、法师楼等,使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日臻完善。 1993 年又建成国内最大的禅堂,成为学院师生重要的修持场所。自此,沉寂多年的闽南佛学院,又重现甚至超越了昔日的辉煌。

  1997 年 3 月,南普陀寺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继任南普陀寺方丈和闽南佛学院院长,圣辉法师上任后,对学院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学院秩序井然,学风严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今天的闽南佛学院,环境优美、设备先进、经籍丰富、师资阵容强大、院务管理精严、教学制度健全、学修一体,已发展成为国内汉传佛教佛学院中规模最大、学员最多、教学设施最完善的重点学院。

  采访佛学院教务长浩宇:

  闽南佛学院在校有学生 300多人,有7个班,有预科、本科和研究生班,这样的规模应该算是汉语系佛教最大的学院。

  闽南佛学院的学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家僧众,按照学院规定,学员必须具备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年龄在 18 - 30 岁之间,通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其学制为养正院两年,本科四年。

  除了拥有最多的学员以外,闽南佛学院还有最为庞大的师资队伍, 64 名法师、教授为佛学院传经授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经过几代人含辛茹苦的努力,闽南佛学院的教学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图书馆藏书丰富、阅览室宽敞明亮,诸如电脑、音像设备等现代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办公和教学之中,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僧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闽南佛学院学僧访谈:

  1. 男众:我们在这里就是一种福报,我们在这里学习的条件非常优越,给我们创造的条件优越,生活环境,学习的条件,是其他佛学院不能相比的,乃至内地沿海的一些佛学院都没有我们这里完善。

  2. 女众:我是去年考上的,今年是本科一年级,我觉得在丛林里生活是很好的,对我们青年人,尤其是刚出家的青年人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没有理论的基础,不可教化许多的众生,在小庙里其实也可修行,在佛学院我们要学习很多佛教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来充实自己的修行,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就是了解了教理以后,有教、有证,再去修,这样对将来弘法利生很有益的。

  3. 男众:因为这里是本科,层次比较高,招来的学僧素质也比较高,在这里学习有一种从内心向外的欢心,很高兴。

  学僧们感铭先师的遗德,欣逢盛世,更思努力精进,勤修善道,以求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为了进一步培养高层次的僧才,发扬闽南佛学院数十年来注重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造就一批跨世纪的弘法中坚,在长期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自 1999 年 2 月起,闽南佛学院又开设了研究生教育。

  该院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立天教授,社科院、北大的几位著名教授以及济群法师、向学法师为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班现有七名研究生,开设六个专业、五门公共课,要求通过三年的学习,修满 30 个学分,最后通过论文答辩,使学生具有广博、专深的佛教知识,并且具有一定教学、弘法和独立研究能力。

  闽南佛学院复办至今,已毕业六届本科生,共计毕业男女学僧 415 名,他们或分赴各地佛学院任教, 或管理寺院,或在各地佛教协会任职,更有不少优秀学员远渡重洋,到欧美及南洋等地弘扬佛法和求学深造。

  闽南佛学院办院刊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十年代,会泉老法师创办佛学院时,就先后出版过《现代僧伽》、《现代佛教》、《佛教公论》等期刊。 1989 年,闽南佛学院创办了《闽南佛学院学报》,每年发行二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为了提高法师和学生的演讲水平,为今后走向社会讲经说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福建佛学院还是闽南佛学院,每年都要举行多次演讲比赛。此外,佛学院的学生还积极参加省宗教事务局多次组织的全省教院校演讲比赛、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以及省委统战部为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而举行的“话说二十年” 演讲比赛,并且取得好成绩。不久前,闽南佛学院的果彻法师、福建佛学院的学愚法师在中国佛教协会于厦门南普陀寺举行的“佛教在 21 世纪的使命”演讲法会上,名列前茅,获得听众的一致好评。

  福建佛学院与闽南佛学院的师生们不乏擅长书画者,当省宗教界举办“爱我中华书画联展”与“爱我中华 ? 喜迎澳门回归书画联展”时,不禁欢喜赞叹, 他们每每用手中之笔抒发爱国爱教之心声!

  福建历来是培育僧伽、续佛慧命的摇篮。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以后,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佛教院校相继开办,而福建,就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培养僧伽的重担。迄今为止,除了福建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全省还陆续在福州、泉州、莆田、福安、福鼎等地开办了多个佛学苑或僧伽培训班。

  泉州佛学苑由福建省佛教协会顾问陈珍珍居士创办于 1987 年。该苑的创办,得到新加坡、菲律宾侨僧及旅港僧人的大力资助。

  学员除比丘尼外,以带发修行的梵行清信女为主,这是该苑的一大特色。

  座落在福安种德禅寺中的种德佛学苑以环境优雅著称。该苑成立于 1991 年,旨在培养年轻一代的尼众,厦门南普陀寺济群法师应聘担任佛学苑苑长。

  种德佛学苑现有教师 13 人,学员 65 人,创办至今已毕业了三届学员 100 多人。

  “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为令正法久住,就要整饬教规,整肃道风,福建佛教界的领导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福鼎太姥山平兴寺普隐学堂与福州象峰崇福寺律学班的创设,便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界诠法师访谈:

  戒律是佛教最主要最根本的精髓。修行中有戒定慧三学,以戒为根本。佛教里还有这一句话,说戒律是佛法的生命。如果没有了戒律,佛法的寿命也就减短了,也就会很快被毁灭。

  基于这样的认识, 1991 年,界诠法师在太姥山平兴寺创办普隐学堂,提倡学习南山律三大部与四分比丘戒本讲义,界诠法师自己执教,四方学子慕名而来,现有两个班级,学员近 70 人。白光老法师曾这样评价道:“界诠法师兴办普隐学堂,学子闻风,不远千里而来,四海誉为丛林。其后诸贤喜研律学,诸般行持皆准律制,俨然南山风范再现于今日,而龙象可期,僧才辈出,当不愧为东海之明珠矣”。

  在传常老法师的关怀过问下,福州象峰崇福寺律学研习班于 1993 年初正式创办,初期录取学员 20 名,旁听者 10 多名,多为该寺执事,也有慕名而来的外省籍尼众。学员信仰坚定、道心纯正,用整整五年的时间,研习了南山三大部与二小部,培养了一批知律持律的比丘尼人才,律学研习班现已改名律学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员前来参加。

  作为中国佛教重镇的福建,前有会泉、太虚和弘一等高僧大德开福建近代佛教教育之先河,成绩之巨,众所钦仰;所有当代年轻而生机勃勃的新一代福建佛教领导班子,他们谨记赵朴初会长语重心长的教诲: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以超前敏锐的目光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再创福建佛教教育之辉煌。谁能说这些今天勤学佛道的莘莘学子,不是明日佛法久住的栋梁!

  第四章 众善奉行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泉州洛阳桥是这一历史文化的见证。洛阳桥又名万安桥,始建于宋皇祐五年即公元 1053 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僧人义波、宗善等负责修建,历时近七年。因工程劳累,大桥落成后义波圆寂。

  为了纪念这位造福于民的杰出僧人,人们在大桥附近建祠塑像,以为供养。

  福建僧人募建桥梁,始于隋代而盛于宋元之时,据明代学者黄仲昭《八闽通志》一书记载,福建僧人宋代建桥 99 座,元代建桥 40 座,明代建桥 36 座。

  这座同样始建于宋代的晋江安海镇的安平桥,全

  长 2251 米,俗称五里桥,如长虹卧波,令人叹为观止,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安平桥亦由宋代僧人祖派发起修筑,僧人智渊施资捐助。

  这两座由僧人参与建造的巨大工程,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几位前辈僧人的修桥铺路、造福黎民的功德连同这两座桥永远地载入了史册。然而,它只不过是福建佛教千百年来众善奉行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佛教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佛说八万四千善行的遵奉与施行,而具有历史传统的八闽佛教,更时时处处闪现着慈悲济世的法影。

  圣辉法师访谈:

  慈善工作,本来就是佛教的本份工作,因为佛教的宗旨就是按照佛陀的教导,利益众生。我们都讲佛陀是最慈悲的,为什么叫慈悲?这个慈,按照佛教的教义,也就是讲解决人们的烦恼;悲,就是摒除人们的痛苦,所以慈善作为佛教来讲,就是利益众生,要普度众生。利益众生也好,普度众生也好,乃至度众生也好,他的内涵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完全彻底地为大众服务。

  传常法师访谈:

  弘法工作有几个方面,有一个法施,有一个财施。法施我们讲经、送音带、送书刊,这就是法布施,另外就是财布施。

  以法布施解除众生精神上的痛苦和烦恼,以财布施帮助那些受灾罹厄者,慈航普渡、利济苍生,这就是中国佛教历经两千年沧桑巨变,却依旧生生不息的缘故。

  进入当代社会,福建佛教界谨记佛陀教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利益众生。

  施医赠药是福建佛教界的优良传统。

  1947 年 3 月,由福州开元寺宝松和尚创办的福建佛教医院,为当时国内仅有的由佛教徒兴办的福利社会、救济贫病的机构。

  1987 年 5 月,福建省佛教协会创办了佛教中草药医院门诊部。其后由提润老法师负责,又在福州开元寺创办了福建省佛教中草药肿瘤门诊,人们誉之为 “宝松遗风”。这块“恩同再造”的横匾,表达了患者对提润老法师慈悲为怀、治病救人的无限感激之情。

  该门诊后来迁址于福州西二环中路,老法师的高足姚丽娟中医师克绍真传,悬壶济世,后继有人。

  开诊于 1994 年 10 月的福州怡山西禅寺中西药义诊所,三年中义诊施药 80 多万元。而位于泉州的宿燕寺文莲施诊所赠药处,则充分表达了菲律宾广仁尼师的一片爱国爱教之情。

  广仁尼师弟子树桢姑访谈:

  我们这所菲律宾宿燕寺文莲施诊所的泉州赠药处是 1996年创建的。我们师父在1978年建的菲律宾文莲施诊所,帮助菲律宾贫穷的人。要帮助菲律宾贫穷的人,最好也要回国赞助一些中国人,所以她就在泉州建了这所赠药处。

  我们通常从香港、菲律宾带来一些药物回来,一包有十几种药物,分给附近乡下的老人会。

  这是宁德一个尚未脱贫的小山村,这位腼腆的小男孩叫陈长邦,他看上去敦厚、健康。但有谁知道,四年前他差点跨入死亡的门槛,而挽救他生命的,正是福建省佛教协会。

  陈长邦父亲访谈:

  当时我的孩子陈长邦, 5岁的时候开始生病。95年生病,去地区医院检查,作CT,得知是脑肿瘤,要到省医院治疗。我家里没有钱,没办法治疗。到97年,省佛教协会知道这件事,省佛协资助15000元,拿到这个钱后,马上到医院去治,动了伽马手术……。

  记者与陈长邦问答:

  “小朋友,你几岁了?”“12岁”。“上几年级?”

  “三年级”。“你现在还头疼吗?”,“不会”。

  陈长邦父亲谈:

  98年复查,手术做得很好,没有问题……我这个孩子的生命就是靠佛教协会、社会各界,救了我孩子的生命。

  这是一个纯朴的农民发自内心的感激。从一管而窥全豹,资助陈长邦跨出鬼门关只是福建省佛教协会贫济困事业中的一件小事。

  多年来,作为全省佛教界的管理机构和带头人,省佛教协会开展义诊,施医赠药,救助贫困,受惠人数多达 2000多人,曾被省政府评为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1993年5月,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以及1994年12月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相继成立,标志着福建省佛教界的慈善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因此而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业绩。

  当 1996年夏季,我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受到严重洪涝灾害以及本省宁德、龙岩地区受到强台风侵袭时,当1998年我国两江流域以及本省闽北先后受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时,福建佛教界忧国之所忧,痛民之所痛,全力以赴开展赈灾救灾活动,累积向灾区人民捐款达350多万元,而大米、衣物和药品则不计其数。省佛协的各级领导还亲赴灾区第一线慰问,将福建佛教徒的爱心与温暖带给伤痕累累的灾区人民。

  在福建省佛教协会的率先垂范下,多年来,福州的鼓山涌泉寺、怡山西禅寺、金鸡山地藏寺、象峰崇福寺,泉州的大开元寺,晋江的庆莲寺等还积极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扶贫活动。“四面云山来眼底,万家忧乐系心头。”福建名山大刹的僧尼们堪称身居丛林,心怀天下。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号召。 2000年4月上旬,在省民宗厅组织下,以省佛协名誉会长圣辉法师为团长,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理文法师、普法法师、道元法师、本性法师,副秘书长赵雄法师、定恒法师、安景法师等为团员的省宗教界考察团赴闽东少数民族地区考察民族工作情况并开展扶贫活动。此次活动,省佛教界共捐款73万元。这种解衣推食之举,得到社会一致的好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福建佛教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这句传颂千古的佛门警语。

  1998年,福建省佛教协会捐款5万元,救助动物园里的这只国宝,至今传为美谈。

  福州动物园陈玉村访谈:

  我们在 1998年的时候,大熊猫生病了,得了急性胰腺炎,这个病在国内外的熊猫史上是第一次,在这里发现的,既没有以往的资料,也没有治疗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病又是非常危急的。我们向社会报道了这个消息。

  当时治疗这个病花了 28万多,市政府给了16万,资金还有些差距的时候,他们伸出友谊之手,使我们药品及时赶上,救了这只大熊猫。

  这座被海水分隔开来的孤岛叫东壁岛。岛上的海滨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渔村,然而岛上这座漂亮的小学却格外引人注目。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写字,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幸福时光,因此,很难想像几年前这群孩子们上学读书的情景。

  东壁岛海滨村村委书记余明华访谈:

  以前我们这里的小孩子读书非常困难,以前都借助民房,两三个年级凑在一起。

  道元法师访谈:

  福清东壁岛,是一个孤岛。这个孤岛里面住着一批渔民,因为以渔业为生,所以生活比较贫困一些。那孩子们上学都要过海来,因为那座孤岛,如果潮水退了,人可以在上面走。如果潮水涨了要坐船,那样给学生上课带来很不便。加之学生走在海边不小心给海蛎割到了脚,都很不方便。

  了解到这种情况以后,泉州开元寺和晋江庆莲寺伸出援助之手,分别捐款 20 万元和 10 万元建起了这座漂亮的希望小学。

  余明华访谈:

  我们村里面上了年纪的人,六七十岁的人说想都不敢想,我们海滨村会有一所这么好的学校呀!

  后来奠基的时候,他们通通都跑过来,年纪大的非常多,他们说,我们想都不敢想,都是我们佛教界的功劳,靠我们海岛怎么样都建不起一所学校,海岛好几年连一个中学生都没有。

  庆莲寺向愿法师访谈:

  被帮助的学生写信来,写方丈爷爷,他不知道帮助他的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我接到他们的成绩单心里很高兴。

  道元法师访谈:

  我们遵从着佛陀的教义,来做这些慈善事业的,讲起来也是我们一个佛教徒应做的事情。我们的前辈祖师曾经给我们留下了名言: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今天的福建佛教僧众早已将此教诲牢记于心并付诸实践,他们尤其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积极参与建设希望小学为头等大事。多年来,福建省佛教协会呼吁四众弟子支持希望小学捐款达 400 多万元。并在 2000 年 4 月,积极牵桥搭线,陪同香港宝莲禅寺捐资助学考察团深入三明地区考察,使得香港同道共向五个贫困山区学校捐款 238 万元,为托起中国明天的太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毒害人们身心的沉渣重新泛起,鉴于社会上一些地区毒品肆虐的状况,福建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也积极 地投身于禁毒的行列。

  普法法师访谈:

  吸毒问题, 150年前外国侵略中国用鸦片,给中国人民安了一个“东亚病夫”的称号。在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的时候,希望人们不要对这一类东西再一次的疏忽,使得中国走倒退的路。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参与一些社会的主流活动,这样佛教才会有生机。

  基于这样的社会责任感, 2000 年春节前后,普法法师首先买断福建电视台黄金广告时段用来播放宣传禁毒和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其后在除夕之夜,以敲吉祥钟的形式,募捐 71 万多元,全部捐赠给中国禁毒基金会,此举开佛教界之先河,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勿忘世上苦人多”,这是厦门南普陀寺原住持妙湛老法师留给后辈学人的法语。

  994 年 12 月,在妙湛老法师的倡导下,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佛教界人士发起并且具有法人资格的慈善团体。妙老圆寂后,圣辉法师继任基金会会长,他带领一批热心慈善事业的青年僧人,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服务人群、造福社会的善业之中。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一成立,便鲜明地提出“八万四善行,从六个一百做起”,所谓的六个一百就是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失学儿童、特困户、残疾人、孤儿和孤寡老人各一百名,这一工程在短短九个月便超额完成,在社会上引起积极的响应,使基金会由一个善念变成了充满生机和富于号召力、凝聚力的慈善中心。目前,参加报名的海内外会员近两万人,慈善捐款达 1400 多万元。

  在这里,慈善处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和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慈善处负责人访谈:

  全国各地都有,他们通过写信知道,通过写信了解,一般都是人家看到我们慈善刊物。慈善刊物里有我们救助大家的报道,然后他们就写信来申请,他会将他们的情况、困难,有些病人家里特别困难,有的山区的小孩,他们念不起书来求助。我们分类,我们审批一下,寄一个本份表给他,后来,我们帮他一点。

  在拍摄的当天,正好一位工作人员去看望一个被帮助的病人,我们跟随他们去医院记录下了这样一个几乎基金会慈善处每天都在做的小事情。

  受帮助的病人访谈:

  我得的是乙型重型肝炎。我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十年前退休了,他们单位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而且经常拖欠工资,工资也很少,大约 300多元。我是在外面诊所治疗,因为没有钱,不敢住院,在外面诊所打针,然后医生介绍我认识他们这个慈善小组。她们慈善小组都来看我,帮助我,让我写个情况介绍,我那时病得很重,写得很潦草,随便写了一下。我特别感激,觉得他们真是救苦救难。

  关心缺医少药的病人一直是基金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慈善基金会的下设机构,义诊院自 1995 年 12 月 19 日开诊以来,除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固定在南普陀寺内义诊外,还时常走出寺外,举行大规模的义诊活动,并深入山区和灾区,义诊院每年为民众义诊施药超过百万元。

  这是厦门聋哑学校,一个由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长期支持帮助的单位,为了使这些失去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们能够树立自信,感受语言,基金会捐资修建了律动室和语训室,使孩子们充满了参与社会平等共享的幸福愉悦。

  采访聋哑儿童:

  南普陀慈善基金会帮我们建立了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书,我看了很高兴,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还有,语训室让我听到声音。

  我很喜欢跳舞,但我感觉不到声音,通过南普陀慈善基金会,送给我们的语训设备,让我通过触觉感我很多的帮助,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采访聋哑学校校长:

  他们做的事情太多了。我们经常在报纸上可以看到,可以说每年的每段时间都有,他们的那本《慈善》都有记载,他们做的善事是很多的。虽然给我们学校的资助,对他们来讲是一件小事,但是对我们学校来讲,对我们学生来讲是一件大好事。

  是啊,帮助厦门聋哑学校只是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千百件善举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它却使这 些残疾儿童深切地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真情,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正是通过这成千上万的小事情,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将佛法的甘露普降人间。

  五年多来,基金会印赠各种经书上百万册,先后为四川“佛教希望工程”,湖南、福建、安徽、云南等地捐款上千万元,帮助数以万计的山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而赈灾救灾,扶贫济困之重大善举数不胜数。

  多年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基金会工作人员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村村寨寨,他们为千万个无助的人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每年都要收到数以万计的感谢信,多次受到政府部门的表彰, 1995 年基金会加入中华慈善总会,成为总会的创始会员,并被总会聘为特邀理事。

  圣辉法师访谈:

  我们讲世界最美好的东西,是真善美。科学家通过实验求真,艺术家通过灵感来开发美,那我们佛教就是通过爱心,奉献爱心来体现善。所以慈善事业是我们佛教弘法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中国佛教乃至我们福建佛教立教的根本。也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个内涵。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今天的福建佛教,正以其众生平等、大慈大悲、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实践着佛陀的教诲。在新世纪来

  临之际,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八个大字赋予崭新的含义。

  第五章 僧尼修学

  寺院里的每一天都是从晨曦的钟声中拉开序幕的。这宏亮、浑厚的一百零八下钟声传自福建莆田南山广化寺的钟楼之上。

  晨钟暮鼓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的标志,伴随着这觉昏惊幽、警醒疏昧的钟鼓声,散布于八闽大地的数千座寺院,万余名出家事佛的僧尼,便开始了一天如法如律的丛林生活。

  早课是他们每天必修的功课。莆田南山广化寺是全国模范丛林,以道风整肃,闻名于海内外,其早课不仅人数众多,规模庞大,而且严格有序、庄严虔诚。

  汉传佛教的念诵仪制始于东晋道安而完善于唐宋以后,僧尼们通过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两堂功课,既自修身心,又以此功德回向众生,祈求山门清静,海众安和;更祝愿九州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界人民永享太平。

  结束早课以后,僧尼们列队依序进入斋堂。斋堂又称五观堂,取“食存五观”之意。

  这是厦门南普陀寺僧众过堂用斋的情景。依照丛林规约,僧众们同住共修人人平等,无论尊卑贵贱,上至方丈,下至清众均须在同一斋堂里用斋,并且作为修行人,因常感光阴似箭,人身难得,所以行食坐卧,均被视为一种修行,过堂用斋自不例外。

  丛林中对于过堂有一整套规约,今日的福建各大寺院,均谨依祖制,“威仪秩秩斋堂里,粒米当思大众恩”,斋前诵供养咒,行出食仪,斋后诵结斋咒,

  列队步出斋堂,依序步入大殿回向,充分表达了佛弟子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博大情怀。

  早斋过后,僧人们或打板出坡,或参禅念佛,或诵经拜忏,一切紧张有序,如仪如规。

  出家人将参加农事劳动称之为出坡,这大抵是因为过去寺院建在山里,而田地大多在山坡上的缘故。

  农禅并重是中国佛教、也是自唐宋以来福建佛教的优良传统。自耕自食、自给自足不仅是禅宗所倡导的“佛法在世间”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禅宗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僻处郊坰的寺院逐步被城市包围,寺院没有了山场田地,僧人们参加农事的机会逐步减少,像这样与闹市毗邻的寺院就以担水劈柴、洒扫庭院等方式来体现农禅的韵味。但是,福建众多擅山海之胜的寺院则始终保持着农禅并重的禅门家风。

  连城中华山性海寺座落于闽西山区,从 1981 年起,僧人们就自己承包了寺院周围油茶林山地 3 千亩,又自己开垦粮食耕地 9 亩,增植杉木 120 亩,扩种柑、桔等果树数千株,后来还自办砖厂。僧人们每日除了上殿过堂,一般都在农事中度过。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建起了这座面积达四千平方米的丛林,可谓福慧双修,泽被千秋。

  武夷山不仅以风光秀丽闻名于天下,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座落在武夷山中的天心永乐禅寺,其农禅的一大重要特色就是种茶。在泽道法师的带领下,僧人们自己种植、采摘、杀青、焙炒,生产出独具特色的茶叶。“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天心永乐禅寺的僧人们闲来品茗论禅,禅茶一味,其乐融融。

  东山岛是福建的海上明珠,东明寺的僧人们在海上种植海带,当道裕法师领众驾船出海时,面对海天一色的壮美景观,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禅悦。

  福建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今天的绝大多数寺院仍为禅院,因此行香坐禅是今日福建众多僧尼每日修持的基本课程。

  在中国禅宗史上赫赫有名的雪峰义存禅师,曾经在此枯木中禅定而传为千古佳话。时至今日,雪峰崇圣禅寺的后辈学人们,不忘祖训,继阐禅风,始终保持着每天行香坐禅的优良传统。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远离红尘喧嚣,截断一切妄念,在这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选佛场中,禅僧们放下妄念执着,一心参究佛理,不惜坐破蒲团,其目的就是证悟佛道,明心见性,自觉觉他。

  位于雪峰崇圣寺附近的枯木庵,有一位老修行人 ,叫瑞兴法师,我们拍摄时他 81 岁了。他从 1968 年驻锡枯木庵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每日诵经礼佛,三十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佛龛前的地板由于他长时间的顶礼膜拜而磨损,被更换多次了。

  老修行人一年四季打赤脚,精神矍铄,从他爽朗的谈话声中,我们感受到一种勇猛精进的魅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年年岁岁勤学佛道的精神,才能够产生得道的高僧。在福建,类似于老修行这样的苦行僧还有许多许多。

  许多修行人选择闭关作为苦修的方式,历史上的弘一大师曾经多次闭关,厦门日光岩的这座关房就是弘一大师当年闭关的地方。

  在福鼎拍摄期间,我们恰好在昭明寺遇到刚刚出关的界让法师。

  采访界让法师:

  听说您昨天才出关,阿弥陀佛,我们真是很巧,很有缘。

  界让法师访谈:

  进来时本来是我一个人闭关的,后来好多的信徒,听说闭关念阿弥陀佛都很愿意,一共来了 35人,他们虽然在外面,也算闭关。我一个人他们就送饭给我吃,35个居士也是闭方便关,他们都没有出去也是很严格的,每天要念十万声佛号,总共来这里4个月,要念一千万声佛号。

  来这里大家感觉到本来有那些毛病的,一进来就念好了,大家非常欢喜是在什么地方呢,越念佛越高兴,把所有的私心杂念全念掉了,五欲六尘全看破,放得下。

  自古至今,福建寺院以禅宗为主要流派,随着岁月的更替,净土宗也渐趋流行。近代以来,福建许多寺院的剃度嗣承法则,组织管理制度和钟板形式、打法等,都按禅宗规制,然而修行方法,则大多数是禅、净二宗兼行合一。

  福建当代高僧圆拙法师曾经在苏州灵岩山亲近莲宗泰斗印光大师,回闽后力弘灵岩宗风,先后在莆田广化寺、龟山寺,泉州开元寺、承天寺创办念佛堂,福州怡山西禅寺的念佛堂也受其影响。

  莆田南山广化寺的净行堂内住有几十位专修净土宗的僧侣,他们坚持每日集体念佛三堂,每堂两个多小时。

  界诠法师也受圆拙老法师的影响,回平兴寺后创办念佛堂,提倡律净并行,这悠远绵长的念佛声自信众心底流出,日日夜夜,回荡在云遮雾绕的太姥山中。

  丛林中所说的二时课诵指的是朝暮课诵,同早课一样,开始于下午四点左右的晚课,也是今天福建数千座大小丛林每日必修的功课。

  福州象峰崇福寺是国内有名的女众丛林,以道风严谨闻名于世,从她们如法如律、庄严虔诚的晚课中我们就可略见一斑。

  在汉传佛教寺院,晚课通常是在《炉香赞》以后,诵《阿弥陀经》,礼八十八拜,诵《大忏悔文》和《蒙山施食仪》。

  这悠扬动听的梵呗和一片虔诚之心,表达了僧尼们对消灾息难的祈愿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

  晚课结束,寺院一天的生活尚未降下帷幕,对于许多禅宗寺院来说,一天中丛林生活的恒持流转,最终将止于禅堂。参禅见性,了生脱死,证悟菩提,本是出家人所追求的大事。在这种八风吹不动、雁过了无痕的寂静中,修行人结束一天的功课,迎接新的黎明。

  僧尼们的日常修持,通常还有布萨诵戒,结夏安居等等。

  布萨是全寺僧众或尼众每半月集会一次,时间为每月农历的十五日与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专诵戒律,称为“说戒”或“诵戒”,与会者还反省自己在这半月之内行为是否合乎戒本,若有违犯者,须在大众前忏悔,这样使出家僧众能长住于净戒中,长养善法,增长功德。

  布萨是佛教“以戒为师”和僧众六和精神的集中体现,福建佛教界的许多寺院依然保持着半月诵戒、九旬安居的优良传统。我们镜头所展示的,正是金鸡山地藏寺尼众集会举行布萨的情景。

  和布萨一样,结夏安居也是僧尼集会学习戒律,羯磨忏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种民主活动形式,因为安居的时间更长,所以更多的时间僧尼们还是集中专修。

  这是福建象峰崇福寺的尼众们举行结夏安居仪式的片段。

  佛教源于古老的印度,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的印度部分地区,每年有长达几个月的雨季,僧人们在雨季不便托钵化缘,加之出家人考虑夏天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外出化缘难免踩死地上的虫蚁,因此就有了结夏安居的仪制。

  中国的丛林中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三个月为出家众的安居期。安居期内,任何人不得离开,集中定居,专心修道,直到圆满解夏。七月十五解夏的这一天,称为“僧自恣日”和“佛欢喜日”。

  泉州海印寺尼众们在安居期间诵经念佛,她们还列出详细的日程表以便每天检查对照。

  丛林中的另一种集会活动形式是普茶,也是佛教民主集中制度的具体体现。

  福建产茶,自古以来,茶与福建佛教水乳交融,每当元宵、中秋与除夕等中国传统佳节来临,福建的各大丛林均要供茶与大众饮用。

  泉州开元寺的斋堂里,全体僧众欢聚一堂品茗论禅,讨论寺院管理,畅谈弘法利生大业,听方丈和尚开示,这种民主和合的氛围,正是福建千百座丛林风范的缩影。

  2000 年 5 月 21 日,中国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大德在北京示寂。

  噩耗传来,山河悲恸,正在出席福建省佛教协会第七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议的全体代表与莆田南山广化寺两序大众以及福建佛学院全体师生,聚集在广化寺的大雄宝殿内,举行庄严隆重的福建省佛教界沉痛悼念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大德示寂回向法会。

  同时,福建省内各级佛教协会,各大寺院及各居士团体,纷纷举行示寂回向法会,以佛教特有的悼念方式,对这位为中国佛教事业披肝沥胆、终其一生的大德寄托无尽的哀思。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以来,赵朴初大德先后两次莅闽视察,为福建佛教界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为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加强海外联谊工作,为佛教教育的振兴,为培养年轻一代法门龙象走上领导岗位,进行了有力的推动。巍巍功德,誉满八闽。

  1981 年,赵朴老第一次莅闽视察,看到许多重点寺院尚被有关方面占用未还的状况,即向当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项南同志提出,希望他对福州鼓山涌泉寺、怡山西禅寺,漳州南山寺和厦门南普陀寺这四座在全国颇具影响的佛教寺院落实政策问题,给予特别关注。项南同志把这件事排上了省委常委会的议事日程,并亲自挂帅督促,事情很快得到解决。

  1990 年 10 月,赵朴老第二次莅闽视察期间,又兴致勃勃地参访了鼓山涌泉寺,鉴于当时鼓山涌泉寺在落实政策后尚有一些遗留问题未获解决,同时与有关部门的关系也不顺,感慨之余,赋诗四首:

  虎伏龙翔据上游,鼓山雄秀甲南州。

  重关透破家常事,一喝能教水改流。

  明版经存南北藏,丹崖字刻宋元题。

  护持须仗禅师力,佛日增辉万劫期。

  大树参天绕大雄,造林千载赖僧功。

  贪天竟有拦门盗,践踏舆情坏世风。

  莫道低眉便可欺,深悲曲谅汝无知。

  可知争利能危国,取义殉财要再思。

  敬爱的赵朴老既充分肯定了“雄秀甲南州”的石鼓名山在福建佛教中的地位,又对某些部门“践踏舆情坏世风”的争利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之后,在福建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和过问下,党的各项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福建佛教界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们也不会忘记,原福建省委陈明义书记曾莅临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莆田南山广化寺与闽侯雪 峰崇圣寺视察、座谈。赵学敏副书记多次莅临福建省佛教协会慰问、看望驻会人员。福建省人民政府习近平省长曾视察龙海瑞竹岩寺,汪毅夫副省长也视察福建省佛教协会、莆田南山广化寺、泉州开元寺等处,对泉州佛教博物馆的创建予以充分肯定。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们衷心祈愿赵朴老莲登九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组织举行并参与各种法会,是福建僧尼日常修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逢佛菩萨的重要节日,福建省各丛林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法会。

  这是福建省佛教协会在佛吉祥日于福州罗山法海寺内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的场景。

  佛吉祥日是在我国农历的四月十五,我国藏蒙地区及南传佛教国家,均以此日为佛诞生、成道、涅槃日,中国佛教协会定此日为佛吉祥日。

  在佛教的重大节日中,福建信徒们举行各种形式的法会,或祈求消灾解厄、风调雨顺,或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放生,是佛教信徒经常举行的法会活动,福建省佛教协会每月至少都要举行一次这样大规模的放生法会。

  体上天好生之德,学诸佛戒杀为心。戒杀护生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的博大情怀,放生法会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为这些动物举行皈依仪式,挽救其被屠杀的厄运,使之回归自然,而且在于通过法会这种形式,警示人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戒杀护生无疑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推 动作用。

  在寺院恢复与兴建落成,佛像塑造完成之后,寺院每每都要举行开光法会。落实宗教政策以后,福建佛教寺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得以恢复和重建,因此,大大小小的开光法会就此起彼伏地在福建各寺院举行。

  这些图片是 1997 年 12 月 8 日黄檗山万福寺隆重举行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的剪影,仅此一例,便可窥见福建历年来开光法会之空前盛况。

  由于净土信仰在福建佛教四众弟子中十分普遍,所以念佛法会便流行于八闽大地。福州罗山法海寺内,每周上午都要举行具有相当规模的念佛法会,“老实念佛,莫换题目”。青烟袅袅,梵呗声声,构成法海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

  在各种法会中,规模及影响最大,当数为期七天的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又称“法界圣凡冥阳两利水陆空普度大斋胜会”,它起源于梁武帝,是佛教悲悯众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宽松和谐的政策氛围里,福建的一些大丛林几乎每年都要举行水陆法会。

  拍摄期间,我们恰逢福州怡山西禅寺举行水陆法会。

  “龙吟新岁,楼阁弘开,天瑞漫随猊座下;

  凤翥怡山,旛花交映,佛光远向鹫峰来”。

  西禅寺的这场水陆法会,从计划、组织到圆满实施,均由年轻而生机勃勃的年轻一代领导人主持,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龙象辈出的福建佛教界致力于培育僧才、续佛慧命所带来的良好结果。

  当鼓乐声、诵经声长久弥漫在西禅寺的天空,当送圣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步出大殿,穿行于西禅寺气势恢宏的亭台楼阁之间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国运昌隆则佛法兴盛这句话所蕴含的意义。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