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释尊的生涯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白化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尊的生涯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s/a^kya),种族名,意译是“能”;牟尼(mu—山),也译成“文”,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文)、寂默、忍”等义。释迦牟尼,意译成“能仁”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这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也常简称为“释尊”。本书中此后常用这种尊称和简称来称呼他。他本姓“乔笞摩”(Gautama),意为“最好的牛”。这似乎是带有原始性的图腾意味的一种族姓;名“悉达多”(Siddha^rha),意为“达到了目的的人”。

  关于释尊的生平,并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主要根据佛经中的记载加以叙述。佛经中记载有关释尊的传说极多,大致可分为本生故事和佛传两类。本生故事讲的是释尊前世曾多次在“轮回”中转生为人或动物,并在那些时候积善修行,作了一系列好事。这些故事绝大部分是寓言、童话,是古代南亚次大陆人民的民间文学创作。当地各教派都利用这些故事略加改造,用来宣传教义。佛教利用这一方式,恐怕还是跟婆罗门教学来的一手呢。这些故事常绘成本生图画。汉化寺院中每每绘成连环画形式,作为背景式壁画在殿堂中列出。释尊从降生为悉达多一直到以佛身入涅槃的一生事迹则称为佛传,其中有不少神话传说,也有不少经过曲折投影的历史事实。佛传的核心是“八相成道”的故事,也常绘成佛传连环画,把宗教的和历史的成分杂糅在一起。这里,按佛传顺序大致叙述如下:

  先说释尊的生卒年代。佛教采用佛历纪元,算法是从释尊涅槃离开人世之年算起,与公元之号称以耶稣生年为纪元元年者不同。可是,世纪也是以一百年为计算单位。头一个百年(由佛逝世涅槃那一年起算)为“百年”,全称“佛灭百年”。如说“佛灭七百年”,就是在七百年这一世纪的范围内,并非实指整数。

  佛灭的年代,其说不一,约有六十来种说法。佛教界通用的几种代表性纪年如下(均按释尊活了八十岁计算):

  甲、公元前544年说。这是南传佛教的习用说法,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传佛教系统遵行之。据此,佛生于公元前623年。公元2005年是佛历2549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简称“世佛联”)用此纪年,故中国佛教协会亦遵用之。

  乙、公元前961年说。我国藏传佛教,特别是蒙藏地区的喇嘛教黄教习用之。解放前西藏地方政府尚用为颁历之准据。据此计算,公元2005年为佛历2966年。

  丙、点记说。南亚次大陆早期的佛教创有一个制度,在雨季时“安居”,即僧人集结在固定地方三个月左右,在避雨不外出避免伤害虫蚁的同时诵经学戒,结束时在戒本上点一点为记。据《善见律毗婆沙》所载,佛灭的第一年开始点记,每年一点,到南齐永明七年即公元489年,共得975点。据此算出,佛灭应在公元前486年,即生于公元前565年。我国支那内学院的学者于1923年首倡应从此说。现代日本、印度等国佛教学者和历史学家亦多从此说。笔者认为,此种说法有明确经典“依据”,且与多项旁证印合,在多种可能性的假说中以它为最可取。说释尊生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逝于公元前5世纪,享年八十岁左右,大致是不会差的。

  释尊生于南亚次大陆北部的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意译“妙德城”)。这是一个小国,地跨今印度与尼泊尔之间。当时,南亚次大陆北部有十六个以一个大城市为核心的早期奴隶制“大国”,其中强大的有恒河南岸的摩揭陀国(Magadha),西北边的桥萨罗国(Ko~ala),东北边的跋耆国(Vr^ji)。此外还有四个小“共和”国,比较落后,没有像强盛的大国那样建立起奴隶社会的君主制,而是保留着原始公社崩溃后残余的一些大酋长合议的制度。迦毗罗卫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处于半独立状态,承认侨萨罗为宗主国。

  当时,在这些大小国家中,已经建立起四大种姓(Varna)制度。这种制度,把人们严格区分成职业世袭的四级社会等级集团,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

  婆罗门(Br~hmana):僧侣贵族,以祭婆罗门教天神、诵《吠陀》经典,传婆罗门教为职事,解释并维护法律与传统,享有种种特权,是国家精神生活上的统治者。

  刹帝利(K.satriya):官员与武土贵族,握政治军事实权,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

  吠舍(Vais/ya):社会生产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

  首陀罗(s/u^dra):低级劳动者,多为被征服的原土著居民后裔,无任何权利。

  此外,还有更低级的、被排斥在四级种姓之外的“贱民”。那是后来逐步形成的最低层被压迫阶层。

  释尊属刹帝利种姓。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S/uddhodana,音译”首图驮那”),净饭王的弟弟名叫斛饭王(Dronodana,音译“涂卢驮那”),大约这二位都是迦毗罗卫这个”共和”国合议制”议会”中世袭的大酋长。他们在国内有钱有势,能发号施令。这哥俩娶了邻国天臂国(Devadaha,音译“提婆陀诃)善觉长者(Suprabuddha)的四个女儿,每人两个。净饭王娶的是大姐”摩耶夫人”(Maha^ma^ya^,全音译是“摩诃摩耶”,意译”大幻化),还有四妹“摩诃波阁波提”。这夫妇三人就是释尊的父、母和姨母。

  八相成道与八大圣地

  前面说过,释尊的一生,按佛传可分八个阶段,即“八相成道”。其中神话咸份极浓,但也曲折地表露出释尊一生的概貌。

  第一相是“下天”。释尊在经历了本生故事中叙述的“轮回转生无量数劫”(实只五六百个故事,每一故事述一次转生)以后,便在兜率天(本书下有详述)内院与原婆罗门教的众天神开会计议,议决最后一次转生要以摩耶夫人为母,然后乘白象从此院出发,由兜率天降下人间。

  第二相是“入胎”。即乘白象从摩耶夫人右胁入胎。当时夫人正在梦中,梦见此事。

  第三相是“住胎”。这是大乘佛教“八相”中的第三相,小乘”八相”中无之。讲的是释尊在母胎中行住坐卧一如在天上一般,并在一日六时——即每天的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合为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

  第四相是“出胎”,即诞生。且说,摩耶夫人在分娩前,遵照当时的风习,离开夫家到娘家去。波阎波提等人陪同前往。走到善觉王为夫人蓝毗尼(Lumbini^,意译“盐”“可爱”。按佛传的矛盾记述,比位善觉王似是老王之子,即善觉长者之子。那么,蓝毗尼应是摩耶夫人的嫂子)盖的蓝毗尼花园,在水池里洗了澡,就感到要“生”了。按汉化佛教的创造性佛传文学作品《太子成道经》等描述,由波阁波提给摩耶夫人“抱腰”,即当收生婆。释尊仍从右胁降生。降生后即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中国人传说为东西南北各行七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厂这时,有两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如冷热两个水龙头一般,给这位尚未成佛的新生的悉达多太子洗澡,后来中国人说咸是九龙吐香水。

  太子诞生的这一天,汉化佛教定为农历四月初八。藏传佛教定为四月十五日。受南传佛教影响的傣族佛教则定为清明节后十天,并发展咸民族节日“泼水节”。汉化佛教则把佛诞定为“浴佛节”。专为此制作了一种“诞生佛像”,作儿童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也有左指天右指地的),立于传为接生时专用的“金盘”之上。上身赤裸,下身围着裙子或穿小裤衩。非汉化佛教有全身赤裸的像。诞生佛像一般是金属(铜质为主)或玉石像,连盘子雕铸在一起,不怕水浇。到浴佛节这一天举行隆重仪式,请出此像,由大和尚为之香水灌顶,以模仿九龙吐香水,然后抬佛游行。在汉化寺院中,此像只在浴佛节时请出,平时供奉于方丈或佛阁内隐蔽处。

  南亚次大陆北部有佛教八大胜地。按佛传顺序排列,蓝毗尼花园是第一个,其地在今尼泊尔南部罗美德(Tilaura kot)。公元前250年左右,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As/oka,意译“无尤王”)曾来此处瞻仰,并树石柱留念。公元405年和公元635年,我国东晋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前后到此瞻礼,并留下明确记录,后毁废。19世纪末,英国人据我国此二高僧的记录重新发现并证实这一遗址。现在已经尼泊尔政府整理得如花园一般。重要遗迹有两座由遗址出土砖石新建成的现代佛塔,一座古寺遗址,一个佛母浴池(小水塘),一块雕有摩耶夫人手攀无忧树枝而生悉达多太子的佛诞石刻。一根高四米多的阿育王石柱是最有名的,上有刻文,略谓:“在位二十年后,亲来朝拜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并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降生。”

  佛母摩耶夫人于悉达多诞生七天后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悉达多是她惟一的儿子。据说她辞世后上升到兜率天内院暂住,悉达多由姨母波阎波提抚养长大,关系如亲母子一般。

  悉达多从此在迦毗罗卫当“太子”,直到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据说,他生下的时候,就有仙人预言,说他如果不出家,就会成为转轮王(Cakravarti-ra^jan)。原来,南亚次大陆贵族间盛行用战车打猎和作战,逐渐将战车神化,认为它无坚不摧,战则能胜。轮宝(Cakra),即车轮,就成为战车以至战胜者之王的象征。这种预言,曲折地反映了被保护国处于屈辱地位的统治者对接班人的期待。净饭王为了培养悉达多,让他受到了当时刹帝利青年所能受到的全部最好的教育,使他成为文武全才。

  悉达多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享用极为豪华奢侈。他十九岁(一说十七岁)时,与摩耶夫人娘家血统的他的“表妹”耶输陀罗(Yas/odhara^,意译”持誉,,)结婚。她是一位“公主”,异常美丽与贤慧,结婚时十六岁。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罗怙罗(Ra^hula,又译作“罗云”,意译“障月”,是月蚀时所生)。

  悉达多要出游散心,于是就产生了出游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故事,中国称为“游四门”。据佛传说,第一次出游,看到一个老人,太子心烦意乱,打马回宫;第二次见到一个病人;第三次见到一个死人;第四次遇见一位苦行僧。这四个人都是由天神变来点化他的。悉达多经过不断的思想斗争,决定出家以追求最高的真理,求得彻底的大觉大悟。于是,在一天夜里,他叫自己的马夫车匿(Chandaka,意译“乐欲”)跟随,骑着心爱的坐骑“珠骏白马”,离宫出走。可是城门紧闭,出不去。于是四大天王各捧一只马蹄,太子连人带马跳出城墙。这就是“夜半逾城”,是为第五相“出家”。汉化佛教以农历二月初八为佛出家日。

  悉达多为什么出家?主观上定有我们现在很难揣测的复杂原因。但他肯于舍弃荣华富贵,冲破传统的旧婆罗门教的藩篱,去探求真理的行动,值得肯定。客观上,当时已有许多不满甚至反对婆罗门教的人,以修行者的身份去探求真理。他们的存在与探索,也在指引着悉达多,让他走类似的道路。

  悉达多”出家”以后,舍弃世上荣华,原意大约是转向它的反面,走修行者中”苦行”这一条道路。这条路,在他以前已有许多人走过,现在还有许多人在走。净饭王见劝他不回,就派本族中五个人随他修行,他们是+侨陈如(Kaundinya,又叫“阿若憍陈如”)、跋提(Bhadrika)、跋波(Vappa,又叫“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Maha^na^maKoliya)、阿说示(As/vajit,意译“马胜”)。他和这五位在一起,访问过两位著名的修行者,未达真谛。他苦行六年,“日食一麻或一麦”,饿得前心贴后心。今南传和藏传佛教中有所谓“饿佛像”,形容枯槁,肋骨毕现,就是表现他这时的景况的。汉化佛教以其像有似骷髅,吓人一跳,并且表现的是佛爷不得志时的状态,为尊者讳,摒弃不用。

  悉达多终于理智地觉悟到:“如是等妙法,悉由饮食生。”(《佛所行赞》)不吃饭,妙法是寻求不到的。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这一点,又是他比现在的一些苦行者聪明之处。他下定决心重新生活。于是到行脚所至的尼连禅河(Nairan~jana^,今名“法尔古河”)中洗浴。洗完后因为身体太虚弱,爬不上岸米,幸亏树神垂下一株岸边树上的长枝,他才揪住上了岸。一位在岸边草地放牧的牧女善生(Suja^ta^,意译“苏耶妲”)送他一碗乳糜喝,他才恢复了气力。”食已诸根悦,堪受于菩提”(《佛所行赞》)。那五位和他一起苦修的伙伴一看如此,认为他背叛了原来的信念,相约不理他,另找地方苦修去了。

  悉达多这时走到尼连禅河西岸一株毕钵罗树(Pippala,无花果树之一种,学名Ficus religiosa)之下,敷上刈革人送给他的吉祥草(Kus/a),开始打坐,并发出誓言:如不成佛(取得掌握最高真理的智慧),决不站起。据说在树下坐了七天。其间有风雨之时,树神为之用树枝挡风避雨。这时魔王恐悉达多成佛后于己不利,便率魔女、魔军将悉达多团团围住,软硬兼施,全都失败。最后魔王老羞成怒,对悉达多狂喊:“汝之福业谁当证明?”悉达多以右手触地,表示,自己的一切言行,大地能够证明。这时,大地发出六种震动,地神从地中涌出(他不能脱离大地,只能现出上半身),高唱:“我能证明厂子是魔众惊散,悉达多得道成佛。

  以上是为第六相“成道”。小乘佛教无“住胎”一相,而于“成道”前加“降魔”一相。悉达多从此成佛,便可正式以释尊称之。这可以说是一次质变式的飞跃。八大圣地中,迦毗罗卫排在第二,佛成道处排在第三,但其重要性在圣地中应属第一。此地后来被称为菩提伽耶(Buddhagay~,意为“证成正觉处”),在今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加雅城(Gayya^)南十一公里处。毕钵罗树被特称为菩提树(Bodhidruma,又称”阿沛多罗树”、“贝多树”,意译“觉树、道树”)。现存菩提树据说是原树的曾孙,枝繁叶茂,浓阴蔽日。树下有象征草座的石刻金刚座。相传佛成道起座后向北,东西行绕树,称为“观树经行”,当时一步一莲花,计十八莲花,今树下以石刻莲花作象征。南传佛教僧人常焚香散花绕树作礼,盖仿此也。菩提伽耶是佛教圣地,我国唐代高僧玄奘到此参拜时,万感归心,闷绝于地,可见其对释子感染力之强。此地尚有宋朝高僧怀问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为宋朝皇帝所建二塔,塔下刻宋真宗御制《圣教序》、皇太后《愿文),御制<三宝赞》等。菩提树前有高五十二米的大觉塔,四周有小塔百余,均为祈愿塔性质。附近有印度政府设立的菩提伽耶博物馆,中存出土佛像甚多。

  释尊成道日,汉化佛教定为农历十二月初八,即俗称“腊八”,而本名应为“成道节”“成道会”的日子。中国佛教徒在这一天用各种米和果物等杂煮作粥供佛,象征悉达多在河边浴罢为恢复体力而食糜。以后,吃腊八粥逐渐演变成中国民间习俗。

  释尊成道后,自然想到传道。传给谁?他首先想到的是和他最熟悉的侨陈如等五位。于是动身去寻找,在鹿野苑(Mrgadlva)找到了他们。关于此苑有一美丽神话:五百位仙人在此遇见美女,失去神通而堕落。故又名“仙人堕处”(Rsipatana)。地点在当时的波罗奈国今印度瓦腊纳西城(Varanasi,旧称“贝拿勒斯[Benares厂)西北约十公里处。

  接下去就是“转法轮”,是为第七相。这一相包括的时间最长,讲的是佛成道后说法普度众生的事。释尊三十五岁成道,八十岁入灭,转法轮的时间是四十五年,一般常算个整数,就说五十年。法轮(Dharmacakra)是对佛法的一种比喻称呼。转法轮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佛说法能摧破众生的一切烦恼邪恶,正如转轮王转动轮宝摧毁山岩一般,另一则喻佛说法如车轮辗转不停。

  释尊为侨陈如等五人说法,五人心悦诚服,表示“皈依”(S/arana,义为“归投依服,如子归父,如民归王,如怯依勇”)。从此佛教具足了佛、法、僧三宝,佛教开始建立,这被称为“初转法轮”,从此,“法轮常转”。

  佛(Buddha,全译为“佛陀”),本义是“觉者”“智者”,本指一般的觉者(觉悟了的有头脑的人)。佛教给予它特指性涵义,指佛教中取得最高成果者,其具体内涵将在本书中以下各节分述。释尊是佛教的创立者,理论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祖师爷,当然是“佛”。小乘认为,只有释尊才能称“佛”。大乘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所以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子。汉化佛教采用大乘的说法。但释尊当然是佛中之佛,至高无上的佛。

  僧(Samgha,全译“僧伽”意译“和合众”),即信奉佛教教义出家修行的僧团,需四人以上。初转法轮时连佛带侨陈如等五位(后称“五比丘”)共六人,成立了第一个僧伽。

  法,即佛法,一般指佛所说的教法,包括各项教义、教规(清规戒律)等,即佛教的理论和规章制度,而以理论为主体。

  释尊说法,当时口耳相传,释尊入灭后才有佛经记录。释尊究竟在初转法轮时说的是什么法,后来又说过什么法,已经很难穷究。

  在本书的开头,已经把佛教哲学作了简单的介绍。下面,再简略地把汉化佛教所传的基本教义述说一番。至于佛教各宗派独有的义理,限于篇幅,不赘述。

  佛教认为”诸法由因缘而起”。因(Hetu)和缘(Pratyara),指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成后果的原因和条件,起主要直接作用的条件为因,起次要间接作用的条件为缘。缘起(Prati^tyasamutpa^da),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处于这种因缘中,即因果联系中,依一定的条件起变化。后来的佛经把这种因缘中有关生死根源的哲理思维部分加以系统化,传下来“十二因缘”:

  无明:愚痴,不知,即不明白事物并不像世俗人等所理解的那样。

  行:在有因果联系的运动中形成及此种形成的力。

  识:认识,即哲理性认识。

  名色:事物的专名与形体。

  六入(六处):感官与感官接触的对象。

  触:感官与感官对象的接触。

  受:感官与头脑的感受。

  爱:一种渴望、追求。

  取(爰执):对于存在的执着。

  有:存在,“无”和“空”的对立面。

  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存,生活。

  老死:衰老和死亡(指入“轮回”的死亡)。

  佛经认为,这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具体地说,无明就是人们不认识佛所认识的“四谛”。

  四谛(Catursatya)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最终真理”之意。

  苦谛(Duhkhasatya):是对社会人生及客观世界所作的哲理性价值判断,认为其本来性质都是“苦”的。

  集谛(Samudayasatya):指造成“苦”的原因,认为是在因果联系万物运行中造成的,包括“业”即人们身(行动)、口(说话)、意(思想)三方面活动善恶所造成的因果报应,也包括“惑”,即由于不懂佛教的法和不信奉佛等由愚痴而引起的无边烦恼。

  灭谛(Nirodhasatya):指苦的消灭,这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其最高理想境界是根绝一切”业”与“惑”,达到“解脱”即”涅槃”。

  道谛(Ma^rgasatya):指达到“涅槃”的一切理论教法和修行方法,即“佛法”本身。理论教法,后来包括在佛经即“三藏”之中,有关情况,本书后面将介绍。修行方法,按汉化佛教来说,主要是“戒、定、慧”三学:

  戒学:按佛教的戒律行事,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

  定学:学习禅定(坐禅入定),修持者以此法集中思想来观悟佛理佛法,灭除情欲烦恼。

  慧学:开动脑筋领悟佛法并断除烦恼,达到解脱。

  如此,依三藏,修三学,彻底转变修行者的世俗欲望和原来的错误认识,以达到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这就是佛教的最高目标:涅槃。涅槃后即成永生常乐之佛身。

  以上就是佛教学说的大致内容。应该说明:

  1.在所有的大宗教中,佛教学说最富于哲理性。

  2.佛教认为“佛法广大”,无所不包,容纳了许多别的宗教的教义,采纳并改造了许多神话传说。在发展过程中,南传、藏传、汉化佛教三大体系又都或多或少地与当地传统文化融合。如,藏传佛教中溶入了若干本地原始宗教“本教”的成份,汉化佛教和中国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融汇尤为明显。更应特别指出的是:汉化佛教在流传中变化多端,又分化成许多宗派,因此如长江大河,纳百流而泥沙俱下。佛经中说法纷纭,互相矛盾,同室操戈处甚多。

  3.早期佛教,是对传统的婆罗门教的反动。例如,主张“四种姓平等”,均能成佛;不像婆罗门教那样过分歧视女性,有保留有限制地接受女性入教团修行等等,都显出它在当时的进步之处。

  鹿野苑,按顺序是佛教第四大圣地。我国高僧法显、玄奘均去参拜过。1835年起,英国人据他们的记录发掘整理。现在遗迹有迎佛塔(高四十八米的砖塔)、说法台和建于1931年的纪念寺院。鹿野苑考古博物馆创建于1910年,所藏该地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入口处有现为印度国徽式样所据的阿育王建面向四方的四狮头石柱,还有公元5世纪石雕的著名初转法轮佛坐像Jc)

  释尊初转法轮后,住世说法四十五年。其行踪不离南亚次大陆北部鹿野苑周围数百公里地区。他的弟子愈来愈多,听法要有地方,修行也要有地方,加之那个地区每年有三个月左右的雨季,在那个季节里必须找房屋暂住。于是释尊在说法的同时,为建立根据地而努力。主要靠有势力的国王和有钱的大商人的帮助,释尊建立了几处学院式的永久性根据地,供平时说法、僧伽修行和“雨安居”(雨季时集中学习不外出)之用,这就是最早的寺院。但它们与后来的汉化寺院截然不同,既无佛像,也没有经卷,倒像是一处集体学生宿舍外加讲演厅。其中有代表性的,后来成为佛教第五、六、七等三个大圣地的三处:第一处是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第二处是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及城东北的灵鹫山等;第三处是那烂陀。

  舍卫(s/ra^vasti^,意译“丰德”“好道”)是一个王国。此国本名侨萨罗,为区别于南部地区的另一同名国,故常以国都舍卫城名为国名。地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地河南岸。该国国王波斯匿(Prasenajit信奉释尊。城里有一位大富豪须达多(Sudatta),也是位大臣,常为孤寡贫贱者施食,故得号“给孤独长者”。他要为释尊与僧伽建一学院,相中了太子只陀(Jeta)的花园。太子故意作难,说要黄金铺满园地才卖。须达多竟用黄金铺满园地,太子感动,只卖地皮,树木奉献。于是此园以两人的名字联合命名为“只树给孤独园”,简称”只园精舍”。这是佛教的头一个根据地,第一所寺院,在佛教发展史上意义重大。汉化寺院中伽蓝殿供国王、太子与给孤独长者以为永久性纪念,盖以此也。据说,释尊在世时常在此处安居,不少于二十次(传为二十五次)。后来时移世易,公元7世纪玄奘到此,只见都城荒颓,伽蓝圮坏。1866年起,英国和印度人按玄奘等人记录发掘多次。此处是为第五大圣地。

  摩揭陀国国都是王舍城(RRJagrha),地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底赖雅(Tilay~1)附近。频婆娑罗王建都于此。他是最早皈依三宝的国王之一。在王舍城中,由迦兰陀长者献出一个花园,频婆娑罗王出工献料,建了一处“竹林精舍”,是第二处大”寺院”,释尊的第二大根据地,是为第六大圣地。玄奘来参拜时,城已废,古迹犹存。此城周围有五座山,东北部有一灵鹫山(Grdhraku^ta),亦译作“鹫峰”,音译作“耆阉崛山”等,相传释尊亦曾在该山说法多年,与王舍城竹林精舍并列,为第六大圣地之另一部分。法显于4世纪登此山时,见释尊说法堂已毁,只存砖墙与地基。今有经过新修的频婆娑罗王原修登山之路。

  那烂陀(Na^landa)传说是释尊曾说法之处,地在王舍城东,是佛教第七大圣地。但该地兴盛实在佛入灭之后。那烂陀佛教“大学”建于5世纪,极盛时期有学僧万名以上。我国高僧玄奘、义净等均曾在此留学多年。12世纪后被回教徒破坏。现存遗址巨大,有许多倾圮的堂塔僧房。其博物馆中收藏佛教遗物以中古时代者为多。

  释尊住世时听法弟子估计前后不过几千人,经常随侍者不过数百,其中十个人最有名。但他们亲炙佛门,身聆我佛法语,具备“如是我闻”资格(后因第一次结集时由阿难诵出佛的教诲,四字常用为阿难诵经开始的习语。但如果按一般的理解,佛亲传弟子均有此资格)。其中有许多成为”声闻”。所谓”声闻”,乃是梵文“白ravaka的意译,最早的意思指亲自听到这佛的言教觉悟而得到果位者。

  声闻中有十个人最有名,是释尊亲传嫡系中的嫡系。他们的形象在汉化寺院中常出现。列举如下:

  摩诃迦叶(Maha-Ka^s/yapa,又译作“大迦叶”,简称“迦叶”):摩揭陀国人,出身婆罗门。称“头陀第一”。汉化寺院中常塑于释尊之侧为近侍,作老僧状,故俗称“老迦叶”。

  阿难陀(A^nanda,简称“阿难”,意译“庆喜”):释尊的叔父斛饭王的小儿子,称“多闻第一”。常塑于释尊之侧为近侍,作青年僧人状,俗称“少阿难”。

  舍利弗(s/a^riputra):王舍城人,出身婆罗门。称“智慧第一”。先于释尊入灭。

  大目犍连(Maha^-maudgalya^yana):后来中国戏曲中《目连救母》的那位目连。中国人把他汉化了,造出许多故事来,原型并非如此。他也是王舍城婆罗门,称“神通第一”。后被反佛婆罗门打死,先于释尊入灭。早期汉化佛教雕像中,也有把目连和舍利弗作为一组近侍,侍于佛侧的。

  须菩提(Subhu^ti“,意译“善吉”):舍卫城婆罗门,善说“诸法性空”,称“解空第一”。

  富楼那(Pu^rna,意译“满慈子”):迦毗罗卫国国师之子,称”说法第一”。

  迦旃延(Ka^tya^na):阿盘提国婆罗门,称“议论第一”。

  阿那律(Anirnddha,意译“如意”):也是释尊的堂弟,释尊的另一位叔父的儿子。传说他得了“天眼”,能见六道众生,称”天眼第一”。

  优波离(Upa^li,意译“近执”):出身首陀罗,是释尊为太子时宫中的理发师,称”持律第一”。传说三藏中律藏部分由他诵出,故汉化寺院中戒坛前小山门殿必供他,称“优波离殿”。

  罗怙罗(Ra^hula,意译“障月”):释尊惟一的亲生儿子。传说为悉达多逾城出走的月蚀之夜受胎,六年后出生。少年时即从释尊出家,不毁禁戒,诵读不懈,称”密行第一”。

  此外,释尊的姨母波阁波提、释尊原来的妃子耶输陀罗也出家,成为尼众成员。波阁波提是第一位尼僧。尼僧中著名的有“七相续尼”,即七位相继出家有突出表现的著名尼僧(比丘尼)。除波阉波提外,还有智慧第一的差摩尼,神通第一的莲花色尼,持律第一的波吒遮罗尼,法语第一的法与尼,粗衣第一的机舍乔答弥尼,以及鹿母毗舍怯。

  以上僧尼,亲得释尊教诲,是为“声闻”。除迦叶和阿难外,其他人(特别是那八大弟子)常被画在大雄宝殿佛座后板壁上,作为陪衬。涅槃卧佛像周围更常见他们的影踪,但难以明确究竟谁是谁,略存影像而已。

  据说释尊年至八十岁时,自知阳寿将尽,便最后从王舍城出发,作一次巡行。他在阿难的陪同下向西北走,走到离摩罗(Malla)国首都拘尸那迦(Kus/inagara)不远的一个村庄波伐(Pa^va^)附近,在村外希拉尼亚瓦提河(Hirafifiavatl)西岸的两株莎罗(S/a^la)树下,头朝北,右手支颐,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姿势,面向西,进入了大般涅槃(又译作“大解脱”“大圆寂”“大入灭”等),是为“双林入灭”。

  释尊入灭前对阿难遗言,大意是: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灭后以法为师。

  释尊遗体被迎入摩罗国都城郊外宝冠寺,七天后大弟子迦叶赶到,主持火化仪式。火化后的遗骨称为生身舍利(舍利是S/ari^ra的音译,本意为尸体或身骨,特指高僧火化后余骨。法身舍利则指经卷),分成八份,由与释尊因缘深的八个国家各取一份,另有迟到的两国代表一个拣拾碎骨小块,一个扫骨灰,共合十份,各起一塔供养,总计十塔。塔是Stu^pa的音译简称,全译“窣堵波”,意为”高显处”或“高坟”,原是当地的一种纪念性坟墓的通称。造型简单一致: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

  佛涅槃处是佛教第八处大圣迹,现为一个小村落,距离印度名城哥拉克浦尔五十五公里。现存古迹包括卧佛寺中长达六米的卧佛像一尊,传为释尊火化处的安加拉塔一座,以及大涅槃塔等纪念性建筑。涅槃是八相成道中第八相,佛传至此结束。

  汉化佛教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佛涅槃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