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持物(一)
佛教的持物
目 录
序 言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持物的种类
第二章 持物的特性
第三章 各种持物常见诸尊
一览表
第二篇 佛菩萨的持物
第一章 法器类持物
金刚杵
经典中的意涵
独股杵
经典中的意涵
持独股杵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三股杵
经典中的意涵
持三股杵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五股杵
经典中的意涵
持五股杵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羯磨杵
经典中的意涵
持羯磨杵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金刚铃
经典中的意涵
持铃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念珠
经典中的意涵
持念珠的本尊
钵
经典中的意涵
持钵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药壶
锡杖
经典中的意涵
持锡杖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拂子
经典中的意涵
持拂子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如意
梵箧
经典中的意涵
持梵箧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袋
经典中的意涵
持袋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第二章 庄严器具类持物
幢
经典中的意涵
持幢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伞盖
经典中的意涵
持伞盖的本尊
瓶
经典中的意涵
持瓶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轮
经典中的意涵
持轮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法螺
经典中的意涵
持法螺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塔
经典中的意涵
持塔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如意宝珠
经典中的意涵
持如意宝珠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宝镜
经典中的意涵
持镜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扇
经典中的意涵
持扇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香炉
经典中的意涵
持香炉的本尊
灯明
经典中的意涵
持灯明的本尊
第三章 兵器类持物
剑
经典中的意涵
持剑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戟
经典中的意涵
持三股戟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棒
经典中的意涵
持棒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刀
持刀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钩
经典中的意涵
持钩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弓箭
经典中的意涵
持弓箭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索
经典中的意涵
持索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枪
持枪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杖
持杖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金刚锁
持金刚锁的本尊
第四章 动植物及自然类持物
莲花
经典中的意涵
持莲花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花
经典中的意涵
持花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华鬓
持华曼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杨枝
持杨枝的本尊
吉祥果
经典中的意涵
持吉祥果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树枝
持树枝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药树
果实、稻穗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萝卜
持萝卜的本尊
狮
经典中的意涵
持狮的本尊
象
经典中的意涵
持象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摩竭鱼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孔雀尾
经典中的意涵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龙
持龙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蛇
持蛇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兔
吐宝鼠
日
经典中的意涵
持日轮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月
在经典中的意涵
持月轮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星
火
经典中的意涵
持火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第五章 乐器类持物
琴
经典中的意涵
持琴的本尊
箜篌
持箜篌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笛
持笛的诸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琵琶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鼓
持鼓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钹
持钹的本尊
第六章 其他类持物
化佛
持化佛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宝冠
佛顶
佛头
牙
舌
人、头、残肢
针钱
第七章 藏密特别的持物
颅器(嘎巴拉)
持颅器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天杖
经典中的意涵
持天杖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普巴杵
持普巴杵的本尊
钺刀
持钺刀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手鼓
持手鼓的本尊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花箭
持花箭的本尊
第三篇 特别部尊的持物
西方三圣
二十五菩萨
药师三尊
药师十二神将
五佛顶
六地藏
五大虚空藏菩萨
六观音
圣观音
千手观音
马头观音
十一面观音
准提观音
如意轮观音
干手观音
观音二十八部众
五大明王
不动明王八大童子
法华经十罗刹女
四大天王
毗沙门天王
持国天王
增长天王
广目天王
序 言
佛菩萨的图像千变万化,除了不同的造像、姿势、手印之外,还有不同的持物。
佛菩萨的不同持物,是他们的另一种表情与标志,除了表现出佛菩萨庄严的风貌外,在显现上更有其特别的因缘与时空背景,因为这些持物是表现诸尊本誓与特德的。
本书将诸尊持物分为以下七大类加以介绍:
一、法器类:此类为常见的法器,如金刚铃、杵、锡杖等。
二、庄严器具类:此类为庄严道场、法会之器具,如幢幡、伞盖、香炉等。
三、兵器类:此类多为降伏恶性众生所用,如剑、刀、戟等。
四、动、植物及自然类:此类持物以动、植物及自然之物象征诸尊本愿,如莲花、象、狮子、日、月等。
五、乐器类:此类持物可以使诸佛菩萨欢喜,并钩召摄受众生,如琴、琵琶、鼓等。
六、其他类:如化佛、佛身、人头、残肢等。
七、藏密特别的持物:此类持物于藏密诸尊中特别常见,如颅器、天杖、手鼓等。
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佛教特别部尊的持物,如西方三圣、六观音、四大天王等。
第一章
持物的种类
持物是指佛菩萨手持的物品,尤其在密教的诸尊像中,更以此来表示契印与尊像的标志。
佛菩萨与诸本尊,随着其化现的形象不同,也展现出不同的手势,持不同的持物,就如同佛菩萨的另一种表情与语言,将他们的心意传达给信仰的人。
透过佛菩萨手中的持物,我们能清楚地了知本尊特别的誓愿,在祈请时更加相应,迅速成就世间的各种愿望,与出世间的各种修证境界。然而,在祈请时,我们要了解诸佛菩萨等本尊的心意,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大慈悲心,和了悟一切现空的智慧。
在本书中,将诸尊的持物分成七大类,有系统地加以介绍,并清楚地说明各种持物的意义。
在本书中,我们将诸尊的持物分成以下七大类:
一、法器类:法器类持物不但于佛菩萨本尊的造像中经常可见,而且也是修法、法会中经常可见并使用的器具。此类持物有:金刚铃、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锡杖、念珠等。
二、庄严器具类:此类持物是指庄严法会,供养佛菩萨本尊的器具,此类持物包括:香炉、灯明、宝幢、伞盖、宝瓶、法螺、塔、如意宝珠等。
三、兵器类:兵器类持物常见于忿怒尊,如明王、金刚等尊持物中,代表威猛降伏之意,调伏恶性众生。此类持物包括:刀、剑、戟、棒、钩、弓箭、穷索等。
四、动植物及自然类:动植物及自然类持物,也是本尊持物中经常可见的。此类持物有:莲花、花、杨枝、吉祥果、树枝、药草、蛇、孔雀尾、摩羯鱼等。
五、乐器类:乐器类持物为各种乐器,如:歌天、乐天、鼓天、鸠盘荼、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等诸尊皆持乐器。常见的乐器类持物包括:琴、箜篌、鼓、琵琶、笛等等。
六、其他类:除了以上的分类外,还有某些常见的持物无法归人以上的类别,如:化佛、宝冠、头、手、足等等,此则置于其他类。
七、藏密特别的持物:此类持物是指藏密的本尊,特别的持物,其中包含了:颅器、天杖、普巴杵、钺刀、手鼓、花箭等。
第二章
持物的特性
如果依照息灾、增益、怀爱、降伏等四种法,或加上钩召之五种法的特性来看,我们也会发现各种持物不同的属性。
根据《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记载,将千手观音之四十手所表征的特德与五种法及如来五部之意涵简述如下:
1.息灾法(佛部)
化佛手表不离佛边,舅索手为安稳意,施无畏手能去除怖畏,白拂手能拂去恶障,傍牌手能辟除恶兽,钺斧手能远离官难,戟鞘手能除贼难,杨柳手表除病。
2.调伏法(金刚部)
跋折罗手表降伏天魔,金刚杵手能摧伏怨敌,宝剑手能降伏魍魉鬼神,宫殿手表不处胎宫,金轮手表菩提心不退,宝钵手能除腹中病,日摩尼手能得眼明,月摩尼手能除热毒病。
3.增益法(宝部)
如意珠手表丰饶资具,宝弓手表得仕官,宝经手表得聪明多闻,白莲手表得功德,青莲手表得生净土,宝铎手表得妙音声,紫莲手表见诸佛,蒲桃手象征稼谷成熟。
4.敬爱法(莲华部)
合掌手能得人非人爱念,宝镜手能得智慧,宝印手能得辩才,玉环手能得男女仆使,胡瓶手表善和眷属,军持手表得生梵天,红莲手表生诸天宫,锡杖手表得慈悲心。
5.钩召法(羯磨部)
铁钩手表得善神拥护,顶上化佛手表得佛授记,数珠手表佛来授手,宝螺手表能呼召善神,宝箭手表早遇善友,宝箧手表得伏藏,髑髅手得以使令鬼神,五色云手表成就仙法。
而在佛顶尊胜佛母的持物中,也具足此四法之特性:
其形象有三面八臂,面上各具三眼,中面白色,慈柔寂静貌,右面金黄色笑容愉悦状,左面为似乌巴拉花之蓝色,露牙现凶忿相,身如秋月皎白无瑕,面貌如妙龄少女。
右第一手持四色十字金刚羯磨杵于胸前,二手托莲座,上有阿弥陀佛(亦或为大日如来),三手持箭,四手施愿印置于右腿前;左第一手忿怒拳印持舅索,二手上扬作施无畏印,三手执弓,四手定印托甘露宝瓶。佛母身有华蔓、天衣、宝冠、璎珞等庄严,安坐于莲花月轮上。
佛母中面白色表示平息灾障,右面黄色表诸法增益及延寿,左面蓝色表降伏之法。手托大日如来为其上师,表怀爱。箭代表勾召众生的悲心(钩召法),施无畏印代表使众生远离一切怖畏(息灾法),施愿印表示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增益法),弓者胜三界(增益法),定印托甘露瓶,表示使众生得以长寿无病(息灾法),十字金刚杵表降魔降灾事业成就(降伏法),男索代表降伏一切难调伏之众生(降伏法)。
在孔雀明王的持物中,也有说其持物具足四种法:
孔雀明王其形象一般具有四臂,右边的第一手持着开敷的莲花,代表着敬爱;右第二手持着俱缘果,代表着调伏;右边的第一手当心持着吉祥果,代表增益,左第二手持着孔雀尾代表息灾。而其孔雀座椅上的白莲座是表示摄取慈悲的本誓,而青莲座则代表降伏之意。
由孔雀尊形象中所显露的意义,可知此尊具有敬爱、调伏、增益及息灾四种妙德,能满足一切的愿望。
第三章
各种持物常见
诸尊一览表
本书罗列了近百种持物,为了便利读者查阅,兹列表如下:
一、法器类持物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发生金刚部菩萨、忿怒月厉菩萨、虚空无垢持金刚菩萨、金 │
│ 独股杵│刚持菩萨,持金刚利菩萨、离戏论菩萨、大力金刚、孙婆菩 │
│ │萨、大转轮佛顶、瞳母噜、金刚针菩萨、帝释天 │
├────┼───────────────────────────┤
│ │文殊菩萨、大安乐不空真实菩萨、金刚萨堙、金刚手持金刚 │
│ 三股杵│菩萨、忿怒持金刚菩萨、金刚童子、胜三世明王、普贤菩萨、│
│ │宝处菩萨、持地菩萨、贤护菩萨、触金刚菩萨 │
├────┼───────────────────────────┤
│ │七俱胝佛母、文殊菩萨(中台八叶院)、大随求菩萨、金刚萨 │
│ 五股杵│ │
│ │埵 │
├────┼───────────────────────────┤
│ 羯磨杵│金刚拳菩萨、坚固深心菩萨、大胜金刚、金刚业菩萨 │
├────┼───────────────────────────┤
│ 金刚铃│降三世明王、金刚铃菩萨、金刚萨埵、秽积金刚、俱摩罗天 │
└────┴───────────────────────────┘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七俱胝佛母、大安乐不空真实菩萨、毗俱胝菩萨、如意轮观 │
│ 念 珠│音、不空羂索观音、十一面观音、婆薮大仙,火天、四臂观 │
│ │音、马头明王 │
├────┼───────────────────────────┤
│ 钵 │释迦牟尼佛、无垢光菩萨、千手观音、香象菩萨 │
├────┼───────────────────────────┤
│ 药 壶│药师如来 │
├────┼───────────────────────────┤
│ 锡 杖│千手观音、地藏菩萨、不空羂索观音 │
├────┼───────────────────────────┤
│ │文殊菩萨(中台八叶院)、大随求菩萨、般若菩萨、妙音菩 │
│ 梵 箧│萨、折诸热恼菩萨、智波罗蜜菩萨、法波罗蜜菩萨、无尽意 │
│ │菩萨 │
├────┼───────────────────────────┤
│ 拂 子│观自在菩萨(释迦院)、虚空藏菩萨(释迦院)、梵天、不空羂 │
│ │索观音 │
├────┼───────────────────────────┤
│ 如 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虚空藏菩萨 │
├────┼───────────────────────────┤
│ 袋 │夺一切人命、持明成就仙众、布袋和尚、大黑天 │
├────┴───────────────────────────┤
│二、庄严器具类 │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幢 │七俱胝佛母、大随求菩萨、地慧童子、地藏菩萨、爱金刚、金│
│ │刚幢菩萨、智幢菩萨 │
├────┼───────────────────────────┤
│ 伞 盖│大白伞盖佛母、金刚摧天 │
├────┼───────────────────────────┤
│ 瓶 │弥勒菩萨、七俱胝佛母、毗俱胝菩萨、不空羂索观音,贤护 │
│ │菩萨、十一面观音、大梵天,火天、大光音天 │
├────┼───────────────────────────┤
│ │七俱胝佛母、大随求菩萨、如意轮观音、大威德明王,最胜 │
│ 轮;│佛顶、金刚因菩萨、共发意转轮菩萨、千手观音、曼荼罗菩 │
│ │萨、一百零八臂金刚藏王菩萨、那罗延天 │
└────┴───────────────────────────┘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法 螺│七俱胝佛母、无量音声佛顶、生念处菩萨、迦楼罗 │
├────┼───────────────────────────┤
│ 塔 │毗沙门天王 │
├────┼───────────────────────────┤
│ │大勇猛菩萨、如意轮观音、一切如来宝(佛眼佛母)、如来毫 │
│ │相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宝菩萨、如来语菩萨、宝手菩萨、│
│如意宝珠│ │
│ │除盖障菩萨、不思议慧菩萨、戒波罗蜜菩萨、四臂观音、马 │
│ │头明王 │
├────┼───────────────────────────┤
│ 宝 镜│忍波罗蜜菩萨、千手观音、三昧王菩萨、长寿自在母 │
├────┼───────────────────────────┤
│ 扇 │摩利支天 │
├────┼───────────────────────────┤
│ 香 炉│烧香菩萨、金刚烧香菩萨 │
├────┼───────────────────────────┤
│ 灯 明│金刚灯菩萨 │
└────┴───────────────────────────┘
三、兵器类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大勇猛菩萨、七俱胝佛母、大随求菩萨、普贤菩萨、胜佛顶、│
│ │大威德明王、降三世明王、不动明王、不可越守护、髻设尼 │
│ 剑 │ │
│ │童子、虚空藏菩萨、般若波罗蜜菩萨、增长天、难陀龙王、乌│
│ │波难陀婆龙王、阿修罗、罗刹天、金刚利菩萨 │
├────┼───────────────────────────┤
│ │大随求菩萨、忿怒月黡菩萨、金刚使者、大威德明王、胜三 │
│ 戟 │世明王、优婆髻设尼童子、召请童子、精进波罗蜜菩萨、大 │
│ │自在天、广目天、鸠摩罗天 │
└────┴───────────────────────────┘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棒 │持金刚锋菩萨、金刚使者、金刚拳、大威德明王、阿耳多、阿│
│ │波罗耳多、毗沙门天王、秽积金刚 │
├────┼───────────────────────────┤
│ 刀 │金刚使者、持国天、增长天、娑伽罗龙王、军荼利明王妃 │
├────┼───────────────────────────┤
│ │七俱胝佛母、金刚钩女菩萨、金刚钩女、摧碎佛顶、忿怒钩 │
│ 钩 │观自在菩萨、不空钩观自在菩萨、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 │
│ │藏、金刚面天、咕噜咕咧佛母 │
├────┼───────────────────────────┤
│ │降三世明王、千手观音、微惹耶、弓宫、他化自在天、欲金 │
│ 弓 箭│刚、爱染明王、金刚爱菩萨、金刚衣天、咕噜咕咧佛母、雪山│
│ │五长寿女、罗喉星 │
├────┼───────────────────────────┤
│ │七俱胝佛母、被叶衣观音、不空羂索观音、降三世明王、不 │
│ 索 │动明王、光网菩萨、金刚索菩萨、方便波罗蜜菩萨、忿怒钩 │
│ │观自在菩萨、无垢逝菩萨、苏婆呼菩萨、水天、大胜金刚 │
├────┼───────────────────────────┤
│ 枪 │如来烁乞底菩萨、鸠摩利 │
├────┼───────────────────────────┤
│ 杖 │破叶衣观音、质怛罗童子、不思议慧童子、婆薮大仙、火天、│
│ │焰摩天、黑暗天女、太山府君、土曜、月天、风天妃、风天 │
├────┼───────────────────────────┤
│ 锁 │金刚锁菩萨 │
└────┴───────────────────────────┘
四、动植物及自然类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七俱胝佛母、观自在菩萨、如意轮观音、大吉祥大明菩萨、 │
│ 莲花 │大吉祥明菩萨、丰财菩萨、白处尊菩萨、多罗菩萨、胜佛顶、│
│ │如来笑菩萨、光网菩萨、妙音菩萨、日天、马头明王、光音 │
│ │天、持鬘天 │
├────┼───────────────────────────┤
│ 花 │莲华部使者,如来喜菩萨、功德天、那罗延天妃、白度母、金│
│ │刚花菩萨 │
└────┴───────────────────────────┘
┌─────┬───────────────────────────┐
│ 持 物 │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 │
│ 鬘 │金刚鬓菩萨、金刚食天 │
├─────┼───────────────────────────┤
│ 杨 枝 │杨柳观音 │
├─────┼───────────────────────────┤
│ 吉祥果 │七俱胝佛母、叶衣观音、孔雀明王,诃利帝母 │
├─────┼───────────────────────────┤
│ 树 枝 │耶输陀罗菩萨、除一切忧冥菩萨、摩利支天 │
├─────┼───────────────────────────┤
│ 药 树 │药王菩萨 │
├─────┼───────────────────────────┤
│果实、稻穗│檀波罗蜜菩萨、千手观音、施仁天母、黄色财续母 │
├─────┼───────────────────────────┤
│ 萝 卜 │毗那耶迦 │
├─────┼───────────────────────────┤
│ 狮 │力波罗蜜菩萨 │
├─────┼───────────────────────────┤
│ 象 │大黑天(象皮)、胜乐金刚、香象菩萨、马头明王(象皮) │
├─────┼───────────────────────────┤
│ 摩竭鱼 │阿摩提观音、爱金刚菩萨 │
├─────┼───────────────────────────┤
│ 孔雀尾 │孔雀明王、蓑厦梨童女 │
├─────┼───────────────────────────┤
│ 龙 │金翅鸟、娑伽罗龙王 │
├─────┼───────────────────────────┤
│ 蛇 │蓑庆梨童女、大元帅明王,金刚童子 │
├─────┼───────────────────────────┤
│ 兔 │月天 │
├─────┼───────────────────────────┤
│ │毗沙门天,黄财神、绿财神、红财神、白财神、黑财神、贞惠│
│ 吐宝鼠 │ │
│ │天女 │
├─────┼───────────────────────────┤
│ 日 │日光菩萨,干手观音、日天 │
├─────┼───────────────────────────┤
│ 月 │ 月光菩萨、宝印手菩萨、千手观音、月曜、月天 │
│ │ │
├─────┼───────────────────────────┤
│ 星 │二十八宿 │
│ │ │
├─────┼───────────────────────────┤
│ 火 │火天 │
│ │ │
└─────┴───────────────────────────┘
五,乐器类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渚尊 │
├────┼───────────────────────┤
│ 琴 │紧那罗 │
├────┼───────────────────────┤
│ 箜 篌│山海慧菩萨、阿摩提观音、金刚歌菩萨、不动明王妃│
├────┼───────────────────────┤
│ 笛 │迦楼罗、歌天,摩喉罗迦,宝藏菩萨 │
├────┼───────────────────────┤
│ 琵 琶│辩才天、光明王菩萨、妙音天女、持国天 │
├────┼───────────────────────┤
│ 鼓 │鸠盘荼、鼓天、紧那罗、歌天、白玛哈嘎啦 │
├────┼───────────────────────┤
│ 钹 │乐天 │
└────┴───────────────────────┘
六、其他类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化 佛│佛顶尊胜佛母,千手观音、忿怒钩观自在菩萨│
├────┼────────────────────┤
│ 宝 冠│宝冠菩萨 │
├────┼────────────────────┤
│ 针 线│摩利支天 │
├────┼────────────────────┤
│ 佛 顶│光聚佛顶 │
├────┼────────────────────┤
│ 佛 头│不空见菩萨 │
├────┼────────────────────┤
│ 牙 │如来牙观音 │
├────┼────────────────────┤
│ 舌 │如来舌菩萨、金刚语菩萨 │
└────┴────────────────────┘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 │
│ 人 │大黑天、吉祥天母、一髻母 │
├────┼─────────────────────────┤
│ 头 │不空见菩萨、爱染明王、普巴金刚、时轮金刚、吉祥天母│
├────┼─────────────────────────┤
│ 残 肢│毗舍遮、荼吉尼、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 │
└────┴─────────────────────────┘
七、藏密特别的持物
┌────┬───────────────────────────┐
│ 持 物│ 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
├────┼───────────────────────────┤
│ │卡雀佛母、金刚亥母、狮面空行母、时轮金刚、黑袍估主,一│
│ 颅 器│ │
│ │髻母 │
├────┼───────────────────────────┤
│ 天 杖│卡雀佛母、金刚亥母、马头明王、阎魔 │
├────┼───────────────────────────┤
│ 普巴杵│普巴金刚 │
├────┼───────────────────────────┤
│ 钺 刀│卡雀佛母、金刚亥母、时轮金刚,宝帐怙主 │
├────┼───────────────────────────┤
│ 手 鼓│大黑天、白玛哈嘎拉 │
├────┼───────────────────────────┤
│ 花 箭│咕噜咕咧佛母 │
└────┴───────────────────────────┘
第一章法器类持物
金刚杵
金刚杵(梵语Vajra),音译缚日哕、伐折哕、跋折罗、饿耽哕、伐阁罗。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象征坚固、摧破二德,代表佛智坚固不坏,与摧破众生烦恼,所以称为金刚杵。
〇经典中的意涵
密教中,金刚杵象征摧灭烦恼之菩提心,为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于曼荼罗海会之金刚部诸尊皆持金刚杵。金刚杵象征如来金刚之智慧大用,能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与外道诸魔障。
《苏婆呼童子经》中说,金刚杵大小有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形状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人形杵、羯磨金刚杵、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其中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宝杵、塔杵合称“五种杵”。
金刚杵中,以七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经轨所谓之“跋折罗”多指三股杵。
除此之外,《微妙曼荼罗经》另举金刚智慧菩萨金刚杵、宝部金刚杵、莲华部金刚杵、羯磨金刚杵、如来最上金刚杵、忿怒金刚杵、微妙心金刚杵等。
持金刚杵的诸尊介绍,详见后列之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及羯磨杵。
独股杵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帝释法》中说独股杵除了表示于三界自在之义外,也象征须弥山:“即能摧破众生三毒之烦恼义也,又于三界表自在义也。以独股杵用三形者,胎藏轨并大疏等意也,此独股须弥也,故持须弥山,是依正一体义也。”
〇持独股杵的本尊
帝释天(梵名Sakra,Devanam-indra),又称作天主、因陀罗、侨尸迦、婆娑婆、千眼等。本来是印度教之神,称为因陀罗,成为佛教护法神后称之为帝释天。镇护东方,居于须弥山顶的忉利天的善见城。
其尊形为身呈金色,头戴宝冠,着羯磨衣,右手置于胸前持独股杵,左手作拳按腰际。
独股杵是金刚杵中最古老之形式,其锋颇长,为密迹金刚两力士所持。此外,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金刚杵,及金刚藏王菩萨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独股杵,帝释天亦是于五种金刚杵中,以独股杵与莲华部相应,置于大坛之西方,其独锋象征独一法界。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发生金刚部菩萨、忿怒月厉菩萨、虚空无垢持金刚菩萨、金刚持菩萨、金刚利菩萨、离戏论菩萨、大力金刚、孙婆菩萨、大转轮佛顶、瞳母噜、金刚针菩萨、帝释天。
三股杵
三股杵亦称三股杵(梵名Tris/an%kuh)、三股金刚、三股跋折罗、三股缚日哕、底里赏俱、三股等。
三股原为印度之武器,杵头分三枝,表示胎藏界佛、金刚、莲华三部,及身、语、意三密,或总表三智三观等三轨之法门。
《苏悉地经》谓,行者手执三股杵,则不为毗那夜迦所障难,又护摩及念诵时,左手持之,能成就诸事。
三股杵与羯磨部相应,置于大坛之北方。通常称“缚日哕”者,一般系指三股杵。
〇经典中的意涵
《金刚童子法》中说:“此三股亦本尊即体是中股头,左右手也,上下二合,本尊行者不二一体和合义也。是苏悉地至极也,生佛一如平等故,以三股为三形也。”则将三股杵视为本尊之体,中股为头,左右股表手,上下二合,代表本尊与行者不二,众生与如来平等之义。
而在《军荼利法》中亦说:“三股表三身佛体,今除灭三毒烦恼,显三部佛体义也。”又说,“或甘露瓶口安三股杵,以之为秘事,又三股上安宝珠也。 字佛部。左 字金刚部。右 字莲华部。此三字变成甘露瓶,口有三股,军持瓶盛甘露智水,洗三毒烦恼,显三部如来,故以三股瓶为三形也。”
这是说,除三股杵外,军荼利明王亦以“三股瓶”为三昧耶形,瓶口有三股,盛甘露智水,洗涤贪、瞠、痴三毒烦恼,彰显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三部如来。
〇持三股杵的本尊
普贤菩萨(梵名Samantabhadra),译为三曼多跋陀罗,又写作三满多跋捺罗。义译作遍吉,意为具足无量行愿,普示现于一切佛刹的菩萨,故常被尊称其为大行普贤菩萨,以彰显其特德。
在密教是以普贤表示菩提心,认为他与金刚手、金刚萨埵、一切义成就菩萨同体。
普贤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与定德,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两者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驾狮、普贤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
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究极的大乘精神。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如来及文殊、普贤二大士,三者并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
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其尊形为左手执青莲花,上面安置三股杵。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文殊菩萨、大安乐不空真实菩萨、金刚手持金刚菩萨、忿怒持金刚菩萨、金刚童子、胜三世明王、普贤菩萨、宝处菩萨、持地菩萨、贤护菩萨、触金刚菩萨。
五股杵
五股杵又称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锋光明、五股金刚,其五锋系表五智五佛,其中之一锋象征佛之实智,其余四锋则为四佛权宜方便智慧之标志。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爱染明王法》中说:“五股杵者,五佛内证佛智,众生本有德也。为显凡圣一如心智,有上下五股。”
《理趣经》中则说:“金刚加持者,表如来十真如、十法界、十如来地,以成上下十峰金刚大空智处。”
《五重结护》中说:“五股杵显五智也,中直者此正义,无方便。边曲音,此权义,而带方便故也。权必归实,故曲也,上下同者,佛界众生界同具五智故,上下同也。若具者,于此杵具三十七尊。”
五股除了象征如来五智之外,上下二五股合而为十峰,亦表十波罗蜜,能摧破十种烦恼,成证十种真如,证人十地,如同佛陀成就不坏之身、语、意三密。
阿合佛之三昧耶形为横五股杵上又真竖一五股杵。
《白宝口抄·阿合法》中说此:“即本尊形体也,横五股本尊结跏坐,表左右足五指,竖五股本尊身五轮体也,五智、五佛即五大故,以五股表五大。”
经轨中并提及观想阿合佛的方法:“行者于心中圆满净月轮,专住令分明,上想金刚杵金色五智形,光明遍流出,照触无边界,惊觉魔罗宫,广大作佛事,以此三摩地而成阿合佛,具想触地印。”
〇持五股杵的本尊
金刚萨埵(梵名Vajrasattva)为东方阿合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从一切如来菩提坚牢之体性所出生,为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
金刚萨埵菩萨能加持行者于刹那生猛利心,顿证无上菩提。
其尊形为肉色,右手持五股杵斜于胸前,左手持五股铃。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七俱胝佛母、文殊菩萨(中台八叶院)、大随求菩萨、金刚萨堙。
羯磨杵
羯磨杵(梵名karma—vajra)是由三股杵交叉组合成十字形,象征诸佛本具之作业智,属于轮宝。又称羯磨金刚、十字羯磨、十字金刚、轮羯磨,或单称羯磨。
〇经典中的意涵
羯磨为事业成办之义,三股表身、口、意三业成办之义,二者交叉表众生、诸佛平等无二之境界。
修法时,大坛之四隅各置一羯磨金刚,以象征摧破十二因缘之义。此外,亦有以莲花形羯磨台置于大坛四隅者,《一字佛顶轮王经》中说:“其四角隅,各画二金刚杵,十字交叉,如是印等莲花台上如法画之。”
〇持羯磨杵的本尊
以羯磨杵为持物的本尊,列举如下:
坚固深心菩萨(梵名Drdha^dhya^saya),音译涅哩荼地也舍也、地利咀地也舍夜。又作坚固惠菩萨、坚固菩萨、坚固意菩萨、坚意菩萨。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坚固”,名地大;“意”,指地大之心德,合此三字而诠显地藏菩萨之内证。其尊形为身呈肉色,右手持开敷莲花,花上有火焰乘载羯磨杵,左手握拳向腰侧。
羯磨波罗蜜菩萨(梵名Karmapa^ramita^),为金刚界四波罗蜜菩萨之一,从智法身大日如来的大精进智所出生。
羯磨波罗蜜菩萨能加持行者于无量杂染世界、清净世界中安立,证得成所作智。其尊形为身呈绿色,现天女形,着羯磨衣,左手持莲花上有宝珠,右手持羯磨杵。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金刚拳菩萨、坚固深心菩萨、羯磨波罗蜜菩萨、大胜金刚、金刚业菩萨。
金刚铃
金刚铃是常见的本尊持物之一,也是密教法具之一。
金刚铃的柄呈金刚杵形,以柄之样式来分,则有独股铃、三股铃、五股铃、宝铃、塔铃等五种之别,称为五种铃。
金刚铃是为惊觉众生精进,与劝请佛菩萨本尊,使其欢喜而振铃之。
〇经典中的意涵
铃表示说法之义,如果配以五智,此五种铃即象征五智五佛说法。除了五种铃之外,天息灾所译之《微妙曼荼罗经》卷五,亦举出九股铃(忿怒变化明王铃)及七股铃(金刚忿怒明王铃)。
在五种铃中,五股铃是最为重要与常见的。
五股铃是指具五股杵形之柄的金刚铃。
五股铃的种类依铃身装饰不同,可分为素纹、种子字、三昧耶形、佛像等四类,分别称为:(1)五股素纹铃;(2)五股种子铃;(3)五股三昧耶铃;(4)五股本尊像铃。
〇持铃的本尊
金刚铃菩萨身呈绿色,两手执五股铃。
金刚铃菩萨(梵名Vajra^ves/a),为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以同事守护一切众生之精进,不使懈怠。
由于金刚铃菩萨加持的缘故,众生能证得如来般若波罗蜜音声,听闻者能摧毁阿赖耶识中一切恶的种子。
俱摩罗天(梵名Kuma^ra),意译为童子。又作鸠摩罗天、鸠摩罗迦天、拘摩罗天。为护世二十天之一,即初禅梵王,其颜如童子,故有此名。
俱摩罗天,其尊形为童子形,身青绿色,左手作拳当腰,右手于胸前执铃,以荷叶为座。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降三世明王、金刚铃菩萨、金刚萨埵、秽积金刚、俱摩罗天。
念 珠
念珠是指以线贯串一定数量的珠子,用以计算称名持咒数目的法具。又称数珠、咒珠或诵珠。
在《牟梨曼陀罗尼经》中说:“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是引接普遍根机,牵课修业之具也。,,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木穗子经》中说念珠有种种功德:“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穗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穗子(木穗子所制之念珠)。如是,渐次度木穗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干,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可见念珠能帮助行者忆念佛、法、僧,摄心使不散乱,能断除一切烦恼,趣向涅槃。
在密教的行法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差别,所用数珠亦有不同。《苏悉地羯罗经》说佛部用菩提子、观音部用莲花子、金刚部用噜椰罗叉子之数珠;《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金刚部用金刚子,宝部用金等诸宝,莲华部用莲花子,羯磨部用种种和合之数珠。
念珠有各种不同颗数,各有不同象征意义,一百零八颗表示证人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一千零八十颗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刚界一百零八尊中各具一百零八尊;五十四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〇持念珠的本尊
毗俱胝菩萨(梵名Bhrikutih),梵名音译为毗哩俱胝,有蹙眉之意。其密号为降伏金刚、定慧金刚、除障金刚,相传是由观世音菩萨忿怒时的皱纹所出生。
在《大日经疏》卷十中记载:当时在佛陀说法大会中,诸金刚现出大可畏降伏之状,无有能调伏者。当时观音额头皱纹中化现出此菩萨,故称为毗俱胝菩萨。
此菩萨现身作大忿怒之状,时诸金刚皆生起怖畏心,逃人金刚藏身中。而毗俱胝菩萨逼进至执金刚藏前,时金刚藏亦生大怖畏,逃入如来座下求救:“愿佛陀护佑我!”
于是佛陀就对毗俱胝菩萨说:“您暂且止住。”毗俱胝立即止住而白佛言:“惟佛所教敕,我当奉行!”此时诸金刚看毗俱胝菩萨不再逼近,才止息怖畏之心,皆大欢喜地说:“此为大悲者,而能现此大力威猛,真是甚为稀有!”由此可看出毗俱胝菩萨现起的因缘,及不可思议的大威势力。
于胎藏界曼荼罗中,此菩萨居莲华部院(观音院)内,三昧耶形为数珠鬘,印相为毗俱胝印。
此尊身形为身呈肉色,现四臂相,左一手持莲花(或有说莲花上有梵笑),次手持瓶,右一手结施无畏印,次手持念珠,着羯磨衣,端坐青莲花(或有说赤莲花),额上有眼。
而火天的眷属婆薮大仙(梵名Vasu),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东方中,尊形为身呈赤肉色,裸露上身,右手持莲花,左手持数珠。
而藏密的四臂观音亦以念珠为持物。
四臂观音(音译为见热西),是藏密大悲观音的主尊,为密乘密行者必修的法门。与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合称“三族姓尊”,分别代表大悲、大智、大力。居雪域怙主地位,是藏地密教的首位依怙尊。
在藏传佛教中,以此尊为“嗡嘛呢叭咪畔”六字大明咒的主尊。
四臂观音像,一面四臂,身白如月,头戴五佛冠,黑发结髻。中央二手合掌于胸前,捧有摩尼宝珠;右下手持水晶念珠,左下手拈八办莲花,与耳际齐。面貌寂静含笑,凝视众生。其左胸上被覆鹿皮披肩,身着五色天衣,下裳着红色绸裙,腰系宝彩带,全身华蔓庄严,并饰以耳环、手钏、臂、脚镯圈等物,珠宝璎珞第一串绕颈、第二串及胸、第三串及脐。双足跏趺坐于莲花月轮上。
钵
钵(梵名Pa^tra)为比丘的随身六物(三衣、钵、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称为钵多罗、波多罗、钵和兰等。意译作应器、应量器,即指比丘乞食所用的食具。
其种类有铁钵、瓦钵之别。持钵行乞称为“托钵”。由于比丘持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亦称应器。
〇经典中的意涵
钵为盛装饮食的器具,表能疗一切众生饥苦之病,受无上法味。千手观音其中一手持物即为宝钵,经云:“若为腹中诸病苦,当于宝钵手。”
在《太子瑞应本起劲卷下记载,佛成道后七日(一说是七十七日)未食,恰巧有提谓、波利二商主献上耖蜜,当时佛陀知见过去诸佛皆以钵受施。四天王知佛陀所念,各至须颊山上,从石中得自然之钵,俱来上佛。佛陀乃受四钵置于左手之中,右手按其上,以神力合为—钵。
在《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智猛传》中记载此佛钵:“又于此国见佛钵,光色紫绀,四边灿然。”而《高僧法显传·弗楼沙国》条则描写此钵:“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泽。”
而佛钵之容量,据《法苑珠林》卷三十载僧伽耶舍之钵:“释迦如来在世之时,所用青石之钵,其形可容三斗有余。”另据《高僧法显传》所载,可容二斗许。
当初佛陀度化拜火三迦叶时,即将吐火之毒龙放入钵内收伏。佛人灭后,其钵曾被慎重安置,受信徒供养礼拜。法显《佛国记·弗楼沙国》中记载月氏王欲强取此钵供养之事:“佛钵即在此国,昔月氏王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取佛钵,既伏此国已,月氏王笃信佛法,欲持钵去,故大兴供养,供养三宝毕,乃校饰大象置钵其上,象便伏地不能得前。……王知与钵缘未至,深自愧叹,即于此处起塔及僧伽蓝,并留镇守种种供养。”
〇持钵的本尊
释迦牟尼佛(梵名Sa^kya-muni—buddha),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度泼焦,或称为释迦寂静。又称释迦牟尼世尊、释尊。而《白宝口抄》中释其名说:一切众生恶业当炽盛,日夜常恒无穷无尽,喻海水流人泼焦山无尽,故以众生喻泼焦山,释迦出世成道济度众生,故名“度泼焦”也。
释迦牟尼佛为此娑婆世界佛教教主,约在公元前五百余年,出生于北印度的迦毗罗卫城。
释尊一生的弘法生涯,大约有四十余年,最后在世寿八十岁时,于拘尸那罗人于涅槃。
关于释迦牟尼佛的尊形,于胎藏曼荼罗释迦院中,为身呈黄金色,着赤色袈裟,双手当心结说法印,趺坐于莲花之上。其密号为寂静金刚,三昧耶形为钵形,印相为智吉祥印或钵印。
其尊形中亦常见有持钵之形象。
而坚牢地神,也以钵为持物。
坚牢地神(梵名Prthivi),音译作比里底毗,钵罗体吠、毕哩体微。又作坚牢、坚固地天、地神天、坚牢地只、持地神、地天。为色界十二天之一,乃主掌大地之神。《方广大庄严经》卷九《降魔品》亦记载,佛陀初成道,此地神为作证明,从地涌出,曲躬恭敬,捧盛满香花之七宝瓶供养。
其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方之尊形为身呈赤肉色,戴宝冠,左手捧钵,钵中有鲜花,右掌向外置胸前,坐于圆座。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无垢光菩萨、千手观音、香象菩萨、坚牢地神。
药 壶
药壶象征祛除众生一切身病、心病。
以药壶为持物的本尊,最广为人知者,即是药师如来。
药师如来(梵名Bhaisaiya-guruVaidurya-prabharajah),全名为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通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来源,是以能拔除生死之病而名为药师,能照度三有之黑暗,故名琉璃光。现在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带领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二大菩萨及十二神将等眷属,化导众生。
药师如来以世、出世间二种妙药,灭除众生身心诸病,故名药师。古来常为消灾延寿而修药师法。
药师佛的形象,在《白宝口抄·十种行法记》云,药师琉璃光如来,身相金色,结跏趺坐,左手令持药壶,右手令作施无畏印。项背有圆光,无量相好具足圆满。另或有作右掌向外,左掌仰前,左足押右,半跏坐。
《十卷抄》则说:世流布像有二种,一者扬右手垂左手,是东寺金堂并南京药师寺像也;二者左手持药壶,以右手作施无畏印。
又云:或左手持钵,其钵十二角,右手作施无畏。又说,另有岩本作持钵及锡杖像。
锡 杖
锡杖(梵khakkara),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可用来驱赶毒蛇、害虫,亦可用于乞食时,使人远闻即知。梵名音译作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在《大唐西域记》卷二《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北印度那揭罗曷国存有佛陀所持的锡杖,其长丈余,以白铁作镊,旃檀为笥,盛于宝筒中。日本现今则有二股六镊、四股十二镊等类,且大镊中心饰有宝珠、五轮塔、佛像等。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佛说得道梯阿锡杖经》中提及锡杖的意义:“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落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
迦叶白佛:‘何名锡杖?’
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而依锡杖的不同形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同经中说:锡杖有三饽,代表忆念三涂苦恼,则修戒、定、慧;念老、病、死三灾,则除贪、瞠、痴三毒等等。而四股者,则是断除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轮回,或表苦、集、灭、道四谛。
十二环者,表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三重四股,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惇钻八,用念八正道,二股是迦叶如来所制立也,令诸众生纪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以立其义。”
〇持锡杖的本尊
在密教,《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阁梨所传曼荼罗图位中,在释迦院列有如来锡杖菩萨,此系锡杖之拟人化,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有一手持锡杖,称为锡杖手。另外,八臂不空羂索菩萨、地藏菩萨等亦持此杖。
地藏菩萨(梵名Ksitigarbha),是悲愿特重的菩萨,常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能免短命、天死之难,具有延寿之特德。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千手观音、地藏菩萨、不空穷索观音、如来锡杖菩萨。
拂 子
拂子(梵名Vyajana)用以拂除蚊虫的用具。即在柄上扎束兽毛、棉、麻等而成者,功用与尘尾相同,而形状各异。又单称拂,或称作拂尘。在印度,一般皆用此物拂蚊。
在古印度,白犁牛尾所制之拂子是最贵重的,与白马尾拂同称为白拂。当时佛陀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归来时,梵天即执白拂侍于佛侧。
而一般比丘所用的拂子只能用羊毛、麻、细裂毡布、已破旧之物、树枝树梢等制成,而不许用珍贵的犁牛尾及其他宝物。
〇经典中的意涵
拂子代表拂去烦恼、除去恶障的表征,因此,密教于灌顶时,亦以拂子为法具轻拂受灌顶者之身。
自唐代以降,禅门盛持拂子,或以之为庄严具;住持或代理住持者上堂时,持之为大众说法,此称为“秉拂”。
〇持拂子的本尊
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释迦院的虚空藏菩萨,为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其尊形有呈肉色,右手竖掌,屈食、中指,执白拂;左手覆拳按于脐前,持莲花,莲花上有绿珠;披天衣,站立于一平敷之莲花座上。
而释迦院的观自在菩萨,其尊形为身呈肉色,右手持白拂,左手插腰,立于莲花之上。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观自在菩萨(释迦院)、虚空藏菩萨(释迦院)、梵天、不空羂索观音。
如 意
如意是说法、讲赞、法会时,讲师手持以示威仪的用具。原来为出家人的日常用品。
根据《释氏要览》卷中,于“如意”项目的记载:“梵语称作阿那律,秦模如意。指归云系古之山杖,以骨、角、竹、木,刻成人之手指甲作成,柄长三尺许。脊痒或手无法致之处,用以搔抓,因能如人意,故曰如意。皆云:如意制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样,又如此方篆书之心字,故名。又云:今之讲僧执之者尚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上,以备忽忘,要时手执目对,可如人意,故名。”
由此可知如意有三种用途:一是能随心所欲地搔抓手抓不到的部分,故称如意;二是因其山部如篆字的“心”字,表制心,故菩萨皆执之;三是将祝辞写在上面,遗忘时可随时察看,使用起来随心所欲,故得此名。
在华严三圣的造像中,佛陀右侧之普贤菩萨即是手持如意骑象之造型。
梵 箧
梵箧,又称梵夹、梵经、梵典,是指以梵语书记于贝叶、桦皮、纸等之经典,又代表一切经典。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文殊法》中说:“书箧者,梵箧也,或云般若梵箧,是箧内人般若经,故般若智义,箧理义,是表理智不二三形也……《般若心经》具说文殊之智德,其文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而在上书《心经法》中也说:“梵箧者,箧含之器物,万法总持体也,阿含之梵文十二部经等诸教法也。是即以 字法界为箧,含藏一切文义梵箧也,是般若无尽藏义也。”
于《般若菩萨法》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〇持梵箧的本尊
以梵箧为持物的本尊有:文殊菩萨、法波罗蜜菩萨、大随求菩萨及龙树菩萨等。
文殊师利菩萨(梵名Man~jus/ri^),又写作文殊尸利、曼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简称文殊。在其他经典中,又有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妙吉祥等名号。
文殊菩萨,也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或称文殊师利童真、文殊利子童菩萨、孺童文殊菩萨。
除了常见到骑狮的形象外,文殊菩萨在胎藏界文殊院之尊形为身呈黄色,左手持莲花,上有三股杵或五股杵,右手持经卷。
法波罗蜜菩萨(梵名Dharmapa^ramita^),为金刚界四波罗蜜菩萨之一,从智法身大日如来的自性清净莲花智所出生,能加持行者于无量三昧陀罗尼门诸解脱法中,得证妙观察智。
其尊形为身呈赤肉色,现天女形,着羯磨衣,手结定印,上立莲花,花上有梵箧。
而大随求菩萨之八臂持物中,右第三手即为梵箧;龙树菩萨手持经箧阅经,龙王于其背后覆护之造像亦流传甚广。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文殊菩萨(中台八叶院)、大随求菩萨、般若菩萨、妙音菩萨、折诸热烦菩萨、智波罗蜜菩萨、法波罗蜜菩萨、无尽意菩萨。
袋
袋为诸尊的持物之一。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大黑天神法》中说:“袋者,大黑所持物也。种子习字吾我执大空义,即以大空为袋,此大空法界内无不摄万法,故随所求施众生也。”这是说大黑天以大空法界为袋,含摄——切万法,随众生有所求而施予众生。
〇持袋的本尊
大黑天(梵名Maha^ka^la),密教守护神之一,梵文音译为摩诃迦逻、莫诃哥罗,意译为大黑或大时,又称为摩诃迦神,或摩诃迦罗神、大黑神、大黑天神、嘛哈嘎拉。大黑天敬爱三宝,护持修行人,能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资财。
一般而言,大黑天有两种造型,一是忿怒形,一是福神造型。在修法时,忿怒形多用在作降魔、调伏法时;福神则主求福德之时所奉。
修习东密与藏密的人,对大黑天法颇为重视,都用于祈祷为行者除魔,修行胜利成就与求福德时所修。
日本更以大黑天为七福神之一,认为大黑天乃授予世间富贵官位之福神,广受民间崇信。东密相传,此尊系大日如来为降伏恶魔所示现的忿怒药叉形天神,藏密则传为观世音菩萨所显化的大护法。其为日本与藏传两系密教均相当重视的修法本尊。
大黑天为福神造型时,作凡人貌,头戴圆帽,背上负一囊袋,持小槌,踏米袋。
中国的布袋和尚亦是持袋。
而胎藏界外金刚部院的持明成就仙众(梵名Siddhavidya^dhara),亦持袋,尊形为身呈肉色,现童子形,左手持革袋,右手持棒。
另焰摩天的眷属,夺一切人命(梵名Mrtyu),其尊形身为肉色,呈饿鬼形,右手持皮袋,左手持花。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大黑天、布袋和尚、夺一切人命、持明成就诸佛。
第二章
庄严器具类持物
幢
幢(梵名Dhvaja、ketu、pta^ka),又称作脱阁、宝幢、天幢等。为旗的一种,即附有种种丝帛,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的旗帜。而幢、幡亦经常一起出现,作为庄严道场之器具。幢原用于王者之仪卫,或作为大将之指挥旗;由于佛为法王,能降伏一切魔军,故称佛说法为建法幢,并视幢为庄严具,用来赞叹佛菩萨及庄严道场。在《法华经》卷五《分别功德品》中说:“一一诸佛前,宝幢悬胜幡。”
因此,宝幢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常以诸多宝物严饰。
根据《大日经疏》卷五载,由于幢上置如意珠,故称宝幢。《观无量寿经》中亦说:“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地藏法》中说:“幢幡上有宝珠,故名宝幢。是则净菩提心体,万行依之成就。宝珠无垢位八九住心是也,置高幢上雨众宝,自他受用第十秘密庄严住心,余教不共三密修行位也。”可见此宝珠幢亦象征众生清净菩提心体。
〇持幢的本尊
幢亦是佛菩萨持物之一,如胎藏界曼荼罗之地藏菩萨,及风天、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中之药王菩萨,及敦煌出土之引路菩萨等都持幢。又,宝幢如来、地藏菩萨、金刚幢菩萨、风天等都以幢为三昧耶形。此外,幢竿头安有如意宝珠者称为如意幢、摩尼幢,安有人头者则称为坛拿幢或人头幢。
胎藏界地藏院的院主地藏菩萨,其尊形即为右手持宝珠,左手持莲,莲上有如意宝珠幢。《宝镜抄》中说:“金刚幢者是地藏全体也,谓幢者宝部中西方幢菩萨也,幢是如意宝幢也,此即万法能生体也。地藏亦万法能生体,故以幢为三形也。又一切草木茎皆幢也。”
金刚界三十七尊之.——的金刚幢菩萨,亦以幢为标志。
金刚幢菩萨(梵名Vajraketu),为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象征一切如来广大圆满一切众生所愿,而出生此菩萨。此尊亦为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
其尊形为身呈肉色,两手持金刚幢。
此尊菩萨为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宝幢三摩地的智慧,从金刚幢三摩地智慧中,流出金刚幢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满足一切众生心愿。为了让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慧的缘故,化成金刚幢菩萨。
金刚幢菩萨能加持行者满足一切有情世间及出世间所有的希愿,就如同摩尼宝幢,心五分别,皆令众生满足。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七俱胝佛母、大随求菩萨、地慧童子、地藏菩萨、爱金刚、金刚幢菩萨、智幢菩萨、毗沙门天王。
伞 盖
伞盖(梵dmtun)为遮日防雨所用的一种伞。又称盖、笠盖、宝盖、圆盖、华盖、天盖。《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中说:“此有树皮盖、树叶盖、竹盖三种。”《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记载,盖有竹、叶二种,伞柄长限二肘。
古印度部族在重要会议时,为了避暑,常利用大树的树荫作为议事的场所。而在这种场合中,部族的长老往往背对着树干而坐。释尊说法时也继承这种习俗,在诸经典中皆有当时情景的记述。后来,此种习俗变化为伞盖,而后又变成王者的象征,或者法王释尊的象征。
〇经典中的意涵
经典中,为了赞叹佛陀的尊贵,在《大宝积经》卷十一《密迹金刚力士会》描写供养佛陀的华化为华盖的情景,说:“皆各散花奉事贡上。密迹金刚力士将其散花化成华盖,承佛之威神,是诸华盖咸来佛所,绕佛及密迹金刚力士三匝,(中略)又其宝盖住虚空中,当于佛上,是宝盖出如此无比好妙之声。”
这是以宝盖来供养佛陀,表达诚敬皈命之意。而大白伞盖佛母、金刚摧天持伞盖,则表示覆盖保护一切有情之意。
〇持伞盖的本尊
白伞盖佛顶(梵名Sita^tapatrosni^sa,Sita^tapatra),音泽悉怛多钵怛罗。意译白伞盖、白伞。其主要在彰显佛陀之净德,覆盖一切有情。又称白伞佛顶、白伞盖佛顶轮王、伞盖佛顶、白伞盖顶轮王菩萨。为五佛顶之一,亦为八佛顶之一。此尊于胎藏界曼荼罗中位列释迦院,以白净慈悲之盖护覆众生为本誓。
此尊尊形有作身呈黄色,左手执莲花,莲上有白伞盖,右手臂上屈,并屈五指,作拇指、食指相捻状,结跏趺坐于赤莲上。另有作手持白伞盖,放白色之光,坐大白莲上之形象者;或右手五指张开而拇指、无名指相捻者,各经所载不同。
此外,金刚摧天(梵名Vajravikirana),也是手持伞盖,其又称金刚摧碎天、伞盖毗那夜迦。为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五类天中之虚空天,位列金刚部东方之中央。此尊为大日如来为摄取诸毗那夜迦而示现之应同身,持伞盖表覆护一切众生;又以其能摧破种种障难,而名为金刚摧碎。其尊形身呈白肉色,象头人身,两手持伞盖。
瓶
瓶又可分宝瓶及净瓶。
宝瓶(梵名kalas/a),梵名音译作迦罗奢、羯罗赊;或称作kundika^,音译为军持。又称作贤瓶、德瓶、如意瓶、吉祥瓶、瑜伽瓶。于密教,盛装阏伽之瓶,特称为阏伽瓶。其余之名称总为美称德号。又灌顶时所持用之宝瓶,则称为灌顶瓶。
而净瓶则是指生活中饮水、洗浴所用的水瓶。
〇经典中的意涵
一般宝瓶内置五宝、五谷、五药、五香等二十种物,并满盛净水,瓶口插宝华、妙华为盖,瓶颈系彩帛以作装饰。宝瓶显地大之形,地大乃“阿字本不生”之位,即表征众生本有的净菩提心之理德。内置二十种物即开显菩提心之德。
又宝瓶为南方宝部之三昧耶形,插入之花系表理智冥合时之沙罗树王佛万德开敷之相,开敷华王如来即以此为三昧耶形。
而甘露瓶更有平息烦恼灾障之意。在《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二中说:“……复想摩里支菩萨亦月轮中坐,身如秋月之色,面圆如月,作童女相。眼如白优钵罗花,身着白衣种种庄严,普相圆满,光焰如火,为息灾故持甘露瓶,常流甘露,为热恼众生以甘露济度。”
〇持瓶的本尊
以瓶为持物的本尊,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中以其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又,胎藏界曼荼罗诸尊中,中台八叶院之弥勒菩萨、观音院之毗俱胝菩萨及不空穷索菩萨、苏悉地院之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及外金刚部之火天等,皆持军持(瓶)。
弥勒菩萨(梵名Maitreya),梵名又音译作梅怛俪耶、弥帝隶,或梅任梨,意译作慈氏。他是继释尊之后在此娑婆世界成佛的菩萨,所以又称为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萨捶或弥勒如来。
弥勒菩萨的特德,是在拔除众生痛苦之后,更进一步给予众生法乐。他涵盖了世间与出世间,使众生在世间的生活上能平和地具足一切,在出世间上,则使众生得到真实的大安乐。
其于胎藏界中台八叶院的尊形为身白肉色,左手施无畏印,右手持莲花,上有澡瓶。头戴宝冠,上有宝塔。
贤护菩萨(梵名Bhadrapa^la),梵名音译作跋捺罗波罗菩萨、跋陀波罗菩萨、拔陂菩萨、跋陀和菩萨、发捺罗播逻菩萨。又称贤护长者、贤护胜上童真、善守菩萨、贤守菩萨。为八大菩萨之一,十六大菩萨之一。依据《大宝积经》卷一O九记载,此贤护长者为一富商之子,其所受诸乐、果报,为忉利帝释天王所不能及。又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所载,跋陀婆罗人浴室而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因此,禅宗遂于浴室安置贤护尊者。
此尊于胎藏界除盖院之尊形为呈肉色,现女形,左手捧宝瓶,右手持独股杵,坐于赤莲花上。
而初禅天之大梵天王,于胎藏界外金刚部院东门之尊形亦持瓶,其身呈白肉色,头戴发髻冠,有四面各具三目、四臂。四臂中,右第一手持与愿印,第二手持戟,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瓶。
而藏密中雪山五长寿女之主尊,长寿自在母亦手持长寿宝瓶。
雪山五长寿女,为藏传佛教的长寿尊之一,分别执掌众生福寿、先知、衣田、财宝和牲畜,修其法能消除瘟疫,长寿自在。又称吉祥长寿五母,为莲师之智慧空行母,亦是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尊者的五位秘密空行母。
五空行母以中央的长寿自在母为首,其身相为白色,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长寿宝瓶,骑白色雪山狮。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弥勒菩萨、七俱胝佛母、毗俱胝菩萨、不空羂索观音、贤护菩萨、十一面观音、大梵天、火天、大光音天。
轮
轮,一般是指金轮和法轮。
金 轮 (梵 语Ka^n~cana-mandala)为金轮宝之略称,又作轮、轮宝(梵cakra-ratna)。指转轮圣王手持金刚作之轮宝(轮形武器,属七宝之一)。传说随着轮宝之转动,所向之处悉皆归伏。持金轮宝之转轮圣王,称为金轮王,亦略称金轮。轮宝的基本形态是像一车轮的形状,车轮的车轴装人毂、辐、辋、锋等四部。辐是毂放射出来的肘木;辋是外轮;锋是具有武器功用的股,在辋外部的数目与辐同。法轮(梵名Dharmacakra),为佛陀说法之象征。
〇经典中的意涵
法轮有以下三种意义:
1.摧破之义,因佛法能摧破众生之罪恶,犹如转轮圣王之轮宝,能辗摧山丘岩石,故喻之为法轮。
2.辗转之义,因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辗转不停,故称法轮。
3.圆满之义,因佛所说之教法圆满无缺,故以轮之圆满喻之,而称法轮。在《大智度论》卷二十五中说:“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中略)遇佛法轮,一切烦恼毒皆灭……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
辐的数目有四、五、六、八、十二、一百及一千等各种,各代表不同的意义。四辐表四谛,五辐表五道,六辐表六道,八辐表八正道,十二辐表三转十二行法轮,也代表十二因缘。而百辐、千辐则表万法具足之功德轮。其锋有三种,独股杵的前端突出辋外的形状,叫做“八锋轮宝”;将辋外围成八角,附上刀刃者,叫做“八角轮宝”;此外,使三股形向外突出者,称为“三股轮宝”。
《一字顶轮王轨》中记载大佛顶八辐金刚轮宝:“复从月轮内踊出大法轮,金刚之所成,轮皆锋锐,其色如檀金,遍流大威光,过聚尘数,依住月轮面,金刚表极坚固,圆显福智满,利为无戏论,断坏诸妄执,光表一切智,除破诸愚暗,以是现轮形,量同虚空故,虚空诸如来,尽人于轮内。即现此智轮。”
文中说此八辐金刚轮色如阎浮檀金,遍流出威赫光明。金刚代表坚固不坏,轮圆显现福德、智慧圆满,锋利表其断诸戏论、妄执,光明表一切智,破除诸愚痴黑暗,因此现轮形,量等同虚空,一切如来尽人于此轮。
〇持轮的本尊
炽盛光佛顶,于胎藏界释迦院,即现佛顶轮王之相,手持八辐金金轮,于七狮子座,身放无量百千光明,顶旋伞盖,上面出现一俱胝佛身,放大光明,悉旋转坐伞盖中。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七俱胝佛母、大随求菩萨、如意轮观音、大威德明王、最胜佛顶、炽盛光佛顶、金刚因菩萨、共发意转轮菩萨、千手观音、曼荼罗菩萨、一〇八臂金刚藏王菩萨、那罗延天。
法 螺
法螺(梵名Dhamas/an%kha),译为商、珂贝,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
后世常以法螺为佛事中所使用的法器之一。在卷贝的尾端附笛制成,状似喇叭。在《洛阳伽蓝记》卷五记载,乌场国有早晚吹法螺以礼佛的习俗。
《广清凉传》卷上记载,五台山大孚灵鹫寺启建法会时,即以法螺、箜篌、琵琶齐奏。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如《法华经·序品》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
在密教之中,法螺是灌顶所必须的法器之一。
在《略出经》中记载,灌顶时,上师应授予商怯,告言作是,从今以后,汝应转动诸佛之法轮,当吹无上之法螺,遍传大法声于一切处。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八卷中说:“若加持螺,诸高处望,大声吹之,四生之众生,闻螺声灭诸重罪,能受身舍己,等生天上。”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则说:“若为召呼一切诸天神,当用宝螺手。”表示为召集众神的鸣示。
《不空穷索经》卷十八《世间成就品》也记载,众生闻螺声,能灭重罪,或往生西方极乐国。
而在《白宝口抄·大佛顶法第二》中则说:“白螺者,本有色即白净义也,螺出声是说法义也,故《胎藏界轨》云:‘无量声,二手持商怯,说寂灭妙法,’又注释云:‘起无量声,降伏众生魔军也。”’
〇持法螺的本尊
无量音声佛顶(梵名Anantasvaraghosacakravartin),即以法螺为持物及标志,为三佛顶之一,主要在表彰佛陀以无量妙音说法,使众生各得开解。
其尊形身呈黄色,左手持莲花,上有螺贝,右手立掌,屈食指、中指。
此外,位于胎藏界最外院南方之金翅鸟,其尊形呈吹奏法螺状。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七俱胝佛母、无量音声佛顶、生念处菩萨、迦楼罗。
塔
塔(梵名Stu^pa),梵名又音译作宰睹婆、宰都婆、宰堵婆、薮斗婆、数斗波、苏偷婆、素睹波、私褕簸、率都婆、率都婆。略译作塔婆、偷婆、兜婆、佛图、浮图、浮屠、佛塔。意译作高显处、功德聚、方坟圆冢、大冢、冢、坟陵、塔庙、庙、归宗、大聚、聚相、灵庙。为“顶”、“堆土”之义。
塔原指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构造成之建筑物。但到后来,多与“支提”(梵文Caitya)混同,而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般涅槃处、过去佛之经行处、有关佛陀本生谭之圣地、辟支佛窟,乃至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堆土、石、砖、木等筑成,作为供养礼拜之建筑物。
据《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三、《法华义疏》卷十一等之记载,则应以佛陀舍利之有无为塔与支提之区别,凡有佛陀舍利者,称为塔;无佛陀舍利者,称为支提。
有关造塔之起源,可远溯至佛陀时代,如《十诵律》卷五十六所记载,须达长者曾求取佛陀之发与爪,以之起塔供养;如《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三所记载,波斯匿王仿效佛陀,建立迦叶佛塔礼拜供养。于佛陀人灭之后,则有波婆国、人遮罗国、罗摩伽国等八国,由香姓婆罗门八分佛陀舍利,八国各自奉归起塔供养,此即建造搴堵波之嚆矢。此外,据《阿育王传》卷一、《善见律毗婆沙》卷一等记载,佛陀人灭后二百年顷,君临摩揭陀国之阿育王,曾于其领土各地建八万四千宝塔。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诸尊的手印中,也有以手印来代表塔者,又称率都波印。即密教金、胎两部大日如来及法华经之本尊释迦牟尼如来之印契。塔印有理塔、智塔、心塔三种。以表胎藏界大日如来一字所成之理塔的无所不至印为佛部塔印,以表金刚界大日如来五字所成之智塔的外五股印为金刚部塔印,以表《法华经》本尊释迦牟尼如来之未敷莲花,即毗卢遮那之心塔的法华印为莲华部塔印。即以此三印配列三部之故,称为三部塔印。
〇持塔的本尊
在密教诸尊像中,以塔为三昧耶形或持物者,如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及毗沙门天王以宝塔为三昧耶形,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以五轮塔为三昧耶形;复因密教以大日如来表示法界体性智,故其三形塔又称法界塔:此外,三十臂弥勒菩萨与多闻天之持物均为宝塔,弥勒菩萨之宝冠上亦安置五轮塔,称为塔婆宝冠。
毗沙门天王,又作普闻天、多闻天,为四天王之一,及八方天之一。属五类天中的地居天,住于须弥山第四层之北面,守护阎浮提北方,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兼守其余三州。由于时常守护道场,听闻佛法,故称多闻。又因能赐予福德,故亦为七福神之一,其尊形为身呈金色,左手捧塔,右手持宝柘。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毗沙门天王。
如意宝珠
如意宝珠(梵语Mani),音译摩尼、末尼,又作宝珠,即珠之总称。其端严殊妙,自然流露出清净光明,普遍照曜四方,能随心意,满足一切所愿,故称如意宝珠。
在《大智度论》卷五十九中说:“有人言:‘此宝珠从龙王脑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人,火不能烧,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释所执金刚,用与阿修罗战时碎落阎浮提。’有人言:‘诸过去久远佛舍利法既灭尽,舍利变成此珠,以益众生。’有人言:‘众生福德因缘故自然有此珠。”’而《杂宝藏经》卷六中说:佛言:“此珠摩羯大鱼脑中出,鱼身长二十八万里,此珠曰‘金刚坚’也。”《观佛三昧经》中则说,金翅鸟肉心为如意珠。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描写此宝珠:以其于暗中能令明,热时能令凉,寒时能令温;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若人有热、风、冷病或癞、疮、恶肿等,以珠着其身上,病即除愈。又摩尼宝所在之水中,水随作—一色:《大毗婆沙论》卷一O二更列举出:光明末尼、清水末尼、方等末尼、无价末尼、如意珠等五种宝珠。
〇经典中的意涵
如意宝珠除了世间的意义之外,亦象征一切众生本具之净菩提心。《大日经》卷七《真言学处品》中说:“净菩提心如意宝,满世出世胜希愿。”《大日经疏》卷四中说:“当思维心莲花台中么字门,一切诸法我不可得故,即是无障碍菩提心也,亦是如意宝珠。”
密法中的“如意宝珠法”,亦观想释迦牟尼佛人于宝生三昧,其法生身舍利与我等本具之觉性等同无二。
〇持如意宝珠的本尊
以如意宝珠为持物的本尊有很多,尤其是宝部、增益法的诸位本尊,多持如意宝珠。以下列举之:
虚空藏菩萨(梵名从Aka^s/a-garbha,Gagana-gan~s/ja),音译是阿迦舍蘖婆、谶饿曩彦惹,即具足福、智二藏无量无尽,等如虚空,广大无边之意。又称为虚空孕菩萨。
此菩萨能流出无量的法宝,普施于所欲者,以利乐众生,是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的主尊,以及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迦牟尼佛的右方胁侍,及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虚空藏菩萨为胎藏界虚空藏院的主尊,其尊形身
呈肉色,头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剑,剑缘有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莲,莲上有如意宝珠,坐于宝莲花上。其所持的宝珠、剑,即表福德、智慧二者圆满具足。
而如意轮菩萨前的侍者宝供养(梵名Ratnapu^ja^),亦手捧如意宝。其尊形身呈肉色,于莲台上作跪姿,两手持金刚盘,上盛宝珠。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大勇猛菩萨、如意轮观音、一切如来宝(佛眼佛母)、如来毫相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宝菩萨、如来语菩萨、宝手菩萨、除盖障菩萨、不思议慧菩萨、戒波罗蜜菩萨、四臂观音、马头明王。
宝 镜
镜(梵名Darpana),为鉴照面容之具。又称悬镜、坛镜、宝镜。《陀罗尼集经》卷三将其列为二十一种供养具之一,同经卷十二亦载其为严饰道场之具。或以镜面镌刻佛像,悬挂于佛前供养之。
而镜亦为比丘日常生活用具,只是平日不得使用。根据《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三记载,比丘不得随意以镜照面,然于病愈、新剃头或头面生疮时则允许使用。后来亦用来作为佛堂或光背之庄严具。
〇经典中的意涵
经典中常以明镜表示清净法身之德;于五智中,相当于大圆镜智。禅宗亦常以“镜”或“明镜”比喻众生本具之佛性清净,能照万物。在密教中,镜子亦作为灌顶用具之一,阿阇梨对弟子们出示镜子,以喻诸法实相。而《禅林象器笺·器物门》中也说道场于坐禅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
经典中亦以镜中相来表达虚幻不实之事。如“镜谷”一词,镜,镜像之意,是指影像之映现于镜中;谷,谷口向之意,谓声响之回应于山谷中。镜中所现之像,实不可得;谷中之声响亦非实有。故镜谷乃譬喻万法假有而无实体。
〇持镜的本尊
千手观音的四十手中即有一手为宝镜手,经中说:“若为成就广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而藏密中的雪山五长寿女中的吉祥长寿自在母、翠颜天母也都以镜为持物。
翠颜天母位于中央长寿天母的东方,其尊形为双手各持着占卜魔镜,或有说身蓝色,右持宝镜,左手执五色宝幡,骑着蓝纹斑马,或有说骑野驴。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忍波罗蜜菩萨、千手观音、三昧王菩萨、长寿自在母。
扇
扇亦为佛教持物之一,在《集经》卷十一中说:“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把扇,于扇当中作西国卍字,如佛胸上万字,四曲内各作四个日形,一一着之,其天扇上作焰光形。”
〇经典中的意涵
天扇形又名圆扇,是诸天持物也,又常以团扇表日轮之体。
摩利支天菩萨即以天扇为持物。在《白宝口抄·摩利支天法》中说:“扇亦隐形义也,扇是旋风,能拂烦恼云雾,显菩提觉月义也。万卍字者, 字也,即心也,指心月轮意也,是自心当体五智圆满义,四个日形表四智故也,既成觉满月,隔无明翳眼,故隐形义也。”
文中说,扇能起风,拂去烦恼云雾,显露众生本具之清净菩提心月轮。
〇持扇的本尊
摩利支菩萨即以扇为持物。
在《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中说:“若欲供养摩利支菩萨者,应用金、或银、或赤铜、或白檀香木、或紫檀木等,刻作摩利支菩萨像,如天女形,可长半寸,或一寸二寸已下,于莲花一或立或坐。头冠璎珞种种庄严极令端正,左手把天扇,其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扇,右手垂下扬掌向外,展五指与愿势,有二天女各执白拂侍立左右。作此像成,戴于顶上或戴臂上或置衣中,以菩萨威神之力不逢灾难,于怨家处决定得胜,鬼神恶人无得便。”这是说造摩利支菩萨持扇之像置于顶上或臂上或衣中,可不逢灾难。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摩利支天、维摩诘菩萨之天女。
香 炉
香炉为焚香的器具,与花瓶、烛台等一齐供养于佛前,为庄严具之—。
香炉大致可分为四类:置于桌上的置香炉,持于手上的柄香炉,坐禅时所用的钓香炉,及灌顶时,受法者跨越而以净身之象炉。
在《金光明经》卷二《四天王品》中,四天王惊异地禀告世尊,人间于佛陀说法时烧香供养,其妙香气于—念顷即至诸天宫殿。佛陀回答:此香盖光明,非但至四天王宫殿,当其手擎香炉,供养经时,其香遍布十方世界。
由此可知,古代于佛前行祈拜供养之时,以手擎香炉;后世之柄香炉,即承袭此遗风而来。
〇经典中的意涵
香在经典中,代表去除一切恶臭、污秽、烦恼,而能出生广大遍满的智慧之香。如经中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称为“五分法身香”,即是以香之妙好、普薰,比喻法身之清净微妙。
〇持香炉的本尊
金刚烧香菩萨(梵名Vajradhu^pa^),为金刚界外四供养菩萨之一。
此尊为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焚香云海三摩地的智慧,从金刚焚香云海三摩地的智慧中,流出金刚焚香,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养一切如来,破除一切众生臭秽烦恼,获得适悦无碍智慧之香。为了使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慧的缘故,化成金刚烧香侍女菩萨形。
金刚烧菩萨能加持行者证得如来悦无碍智香。
其尊形为黑色(或青色),现天女形,两手持香炉。
灯 明
灯明(梵名Di^pa),指灯火之明,又称灯。亦指供奉于佛前的灯火,有油火、蜡烛火等类,与香华均被广用为供养诸尊之资具。
〇经典中的意涵
经中常以灯明象征如来智慧,《观心论》中说:“长明灯者,正觉心也。觉知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光常炽。如是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悟,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明,终无尽故,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燃灯,义亦如是。”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中说:“烦恼暗故众生不见大智,如来以善方便燃智慧灯,令诸菩萨得见涅槃、常乐我净。”
经典中记载,以燃灯供于佛塔、佛像及经卷等之前有大功德。《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中记载,灯光如来于过去世为长老比丘时,以烛火麻油日日供养宝藏如来,因而得成佛之授记。《悲华经》卷二记载:无诤念王于宝藏如来及大众前燃百千无量亿那由他灯;《菩萨本行经》卷上亦记载,阇那谢梨王为闻法,于身上燃千灯,以求无上正真之道。
〇持灯明的本尊
金刚灯菩萨(梵名Vajra^loka^),为金刚界外四供养菩萨之一。
此尊为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灯明云海三摩地智慧,从金刚灯明云海三摩地的智慧中,流出金刚灯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养一切如来,破除一切众生无明,获得如来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等五眼清净,还来收为一体。为了使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慧的缘故,化成金刚灯女菩萨,安住西北角金刚宝楼阁。
由于金刚灯明菩萨加持的缘故,能使一切众生获得五眼清净无碍,自利利他,明照万法,自在无碍。
此尊尊形在成身会中呈赤肉色,现天女形,两手持灯器。
第三章兵器类持物
剑
剑,兵器名,两边有刃,中间有脊。在佛教中常以剑之锐利能断,象征般若智慧。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如《白宝口抄·胜佛顶》法中说:
“利剑者,是般若无相利剑,能断一切众生戏论妄执也。此尊印则大惠刀印是义也。大寂空故名胜佛顶。义释七云:是大寂之顶,故名为胜,大空义。大空智义故,此尊以利剑为三形也。”
这是说胜佛顶尊以利剑为三昧耶本誓之标志,能断除一切众生戏论妄执,为大空智慧之义。
〇持剑的本尊
在《底哩经》卷上说:(不动明王)“右手执剑者,如世间征战防御,亦皆执利器然始得胜,菩萨亦然。”又说:“执持利剑能断坏生死业爱烦恼。”
《白宝口抄·不动法》中说:“剑者,净菩提心智体也,外能降伏天魔外道等,内杀害一切众生无明烦恼惑障义也。”
文殊菩萨仗剑骑狮之造像也经常可见。在《白宝口抄·五字文殊法》中说:“剑者,智慧义也,有照法界义,法界理智二法也,具威光是智之用也,剑亦有理智之德,剑体理义有断妄执德。”
在上书《八字文殊法》中说:“剑即智慧义。离诸分别能断苦也,此三形亦如五字文殊也。”
金刚界曼荼罗的金刚利菩萨,即象征毗卢遮那佛金刚利剑般若波罗蜜三摩地智慧,能断除一切众生结使烦恼,加持行者以般若智剑,断除自身与他者无量烦恼、杂染、诸苦。
金刚利菩萨亦是持剑。此尊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中之尊形为身金色,左手持莲花,上置梵箧,右手持剑。
不动明王(梵名Acalana^tha),为密教五大明王之一或八大明王之一,又称不动金刚明王、不动尊、无动尊、无动菩萨,密号为常住金刚。
另外,在《大日经疏》卷五中则叙述,不动尊虽久已成佛,但以三昧耶本誓愿故,示现奴仆三昧,为如来僮仆,执作众务,所以又名不动使者、无动使者,受行者的残食供养,常昼夜拥护行者,令成满菩提。
不动尊承着如来忿怒之命,持慧刀及穷索,斩断一切众生所具的业障痛苦烦恼的寿命。使他们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的菩提心四摄之索的钩召之下,圆成佛道。
在《大日经疏》卷五中说:“所以持利刃与穷索者,承如来忿怒之命,盖欲杀一切众生也。穷索是菩提心四摄方便,以此执系不降伏者。以利慧刃,断其业寿之命,令得大空生也。”
《白宝口抄》卷九十九中说不动明王,第十一右手执剑,表杀害众生现在三毒烦恼。第十二左手持索,表系缚不降伏者,以利慧剑断惑业,令引至菩提。
在《胜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中记载,不动明王的誓愿为:“见我身者,得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惑修善,闻我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关于此尊的形象,依据不同的经典、传承,有诸多不同法相,随缘示现。据《大日经·具缘品》、顺哩三昧耶经》等所述,右手持剑表断烦恼恶魔,左手持索示现自在方便,顶有七髻,安坐在磐石上,为最常见的身相。
其他如,《不动使者法》中云:“当画不动使者,身赤黄色,上衣斜帔青色,下裳赤色,左边一髻黑云色,童子相貌。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执羂索,口两边微出少牙,怒眼赤色,火焰中坐石山上。”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大勇猛菩萨(三股剑)、七俱佛母、大随求菩萨、普贤菩萨、胜佛顶、大威德明王、降三世明王、不动明王、不可越守护、髻设尼童子、虚空藏菩萨、般若波罗蜜菩萨、增长天、难陀龙王、乌波难陀龙王、阿修罗、罗刹天、金刚利菩萨。
戟
戟为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也可以用横击,为降伏自在之器杖。又可分为独股戟、三股戟等,于持物中常见者为三股戟,即三叉戟。三股戟(梵名tri-su^la或 s/aktih),梵名音译为嘎哩首罗。又称作三头戟、三股戟、三叉戟、三古锌,略称作三戟。乃密教法器之一,为尖端分三股之戟。
〇经典中的意涵
三股戟之三股表降伏贪、瞋、痴三毒烦恼,以显佛部、金刚部、莲华部等三部诸尊之义。
在现图胎藏曼荼罗中,降三世、大威德、胜三世、忿怒月厉、千手观音、精进波罗蜜等诸尊皆持三股戟,外金刚部院之大自在天、广目天、乌摩妃、水天眷属等亦持此三形,概示摧破内外恶魔之德。④持三股戟的本尊
大自在天(梵名Mahes/vara),梵名音译作摩醯首罗、莫醯伊湿伐罗。又称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
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被认为是一切万物的主宰。湿婆神归依佛教后,即成为佛教的守护神,称为大自在天,住在四禅天。
此尊尊形身呈黑紫色,一面三目,宝冠上有仰半月,骑水牛,左脚下垂,左手持三股戟。
四大天王中的广目天,尊形身呈白肉色,着天衣、甲胄,右手持三股戟,左手握拳置腿上。而瞿昙仙后(梵名Cotami),即瞿昙仙之后,其尊形为现天女形,两手亦持独股戟。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大随求菩萨、忿怒月鹰菩萨、金刚使者、大威德明王、胜三世明王、优婆髻设尼童子、召请童子、精进波罗蜜菩萨、大自在天、广目天、鸠摩罗天。
棒
棒,乃武器之一,即棍子,同桔。在《汉书·水朱荣传》中说:“人马逼战,刀不如棒。”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大威德法》中说:“棒器杖义,怒尊持物也。谓摧破六趣众生惑业,令成无漏法性真实故,以如意宝珠棒为三形也。又如意宝棒者,妙观察智发顺违方便利众生时,如意轮宝珠体,是顺方便也,大威德违方便,是教令轮拥护义也,故宝珠顺方便,如意轮三形,棒违方便满威德三形,此顺违共备一体,德为成悉地也,甚深义也。”
之中说棒器多为忿怒尊所持,代表摧破六道众生迷惑恶业,使其成就无有烦恼之法性。
而大威德所持之如意宝棒,即能降伏且能勾摄众生。
〇持棒的本尊
持棒的本尊经常可见,以下介绍金刚童子。
金刚童子(梵名Kani-krodha),又称为金刚儿,密号事业金刚。位列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相传为阿弥陀佛的化身,或是与乌枢沙摩明王为同体之尊。其大威神力,能却除众生种种灾苦,增长福德,修金刚童子法有得见诸佛、祈雨、避难、顺产、除病等功德利益。
另在《金刚童子成就仪轨》中,有描述此尊自大海中涌出之形象为身如吠琉璃色,六臂三目,其目赤色,口咬下唇,颦眉威怒,头戴宝冠,犬牙上出,左足踏宝山之莲花,右足没于海中,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青童子。
此外,其六臂像各手持物,或有作右第一手持底里赏俱金刚杵(三股杵)作掷势;右第二手持母娑罗棒,即棒一头如铁杵形;右第三手执于钺斧。左第一手把棒;左第二手如拟势,作金刚拳,舒头指;左第三手持剑。而身上以一大蛇于身上角络系,又以一切毒蛇,作膊钏、臂钏、腰条、璎珞及耳挡系发。又以一大蛇绕腰三匝,身背圆光火焰围绕,于火焰外有其雷电以相辅翼,
藏密中的白财神,一面二臂,面容半怒半笑,三目圆睁,发上冲,以五佛冠为头饰,上身披绸缎,以各类宝物为饰。右手持宝棒,左手持三叉,足右屈左半伸。以龙为骑,莲花月轮为座,身白如月光。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持金刚锋菩萨、金刚使者、金刚拳、大威德明王、阿耳多、阿波罗耳多、毗沙门天王、秽积金刚。
刀
刀,兵器之一,乃是供切割斩削的利器。
《苏悉地羯罗经》卷中《成就诸物相中》:“若欲成就刀法,先取镔刀,量长两肘,以小指齐,阔四指,无诸病疹,其色绀青,如施鸟翎。”
在《白宝口抄·毕里孕加罗法》中说:“刀者,除降贼人之器杖也。”
〇持刀的本尊
在《陀罗尼经》卷十一中说:四天王中的持国天左手伸臂垂下握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常拿宝物放光。
而增长天也是左手伸臂握刀,右手执稍,稍根着地。
除此之外,八大龙王之一的娑伽罗龙王亦持刀。
娑伽罗龙王(梵名Sa^gara-na^gara^ja),为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梵名音译娑竭龙王、沙竭龙王,意译为海龙王。娑竭罗是海名,此龙王为海中最尊胜故,所以名为娑伽罗龙王。《起世经》卷五中记载:此龙王是金翅鸟王所不能捕取的,从来未曾被金翅鸟王之所惊动。
此龙王之形象,依《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所说,其身色赤白,左手执赤龙,右手握刀。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金刚使者、持国天、增长天、娑伽罗龙王、军荼利明王妃。
钩
钩为武器之一。钩亦为印度武器之一,后为密教采用,表示诸尊之三昧耶形,为怀爱、钩召法本尊常见持物之一。
于持物中最常见者为三股钩,三股钩,又称作三股钩、金刚钩,为表示佛菩萨钩召之德所用之三昧耶形,因其柄之锋头作三股金刚形,故称为金刚钩。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尊胜法》中说钩有钩召、聚集之义:“三股钩者所持物即三形也,三股杵形也,杵者金刚义,是摧破义也,钩者召集义也,谓大日自证智,为利众生人除障三摩地,钩召恶趣之众生人本有自证金刚法界宫。”
《瑜只经》中亦说:“为动一切有情本性,开显钩召彼愚童,令染爱诸妙法,成就本有法身故。又云,钩者,不空王三昧,钩召万德今归此尊胜,即王义也,四海悉朝宗王,是王钩德也。”
〇持钩的本尊
金刚界曼荼罗四摄菩萨中之金刚钩菩萨、外金刚部之金刚面天、胎藏界曼荼罗遍知院之大安乐不空真实菩萨、虚空藏院之不空钩观世音菩萨等皆以钩为持物。此外,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之金刚王菩萨,其三昧耶形则是一对三股钩并立。
而忿怒钩观自在菩萨(梵名Amogha-krodha^n%kuas/ra^ja),梵名音译作阿目怯句路驮央句舍哕惹,为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菩萨,又称作忿怒钩菩萨。密号持钩金刚。
此尊尊形为三面四臂,正面肉色,左面青色,右面绿色,各面皆具三目,面上有化佛。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羂索,右第一手持铁钩,第二手作与愿印,结跏趺坐于赤莲花上。
金刚界曼荼罗中的金刚钩菩萨,亦为持钩。
金刚面天(梵名Vajra^nkusa),又称为金刚猪头天、金刚猪面天或猪头天。位列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北方之天部,其尊形为猪头人身,身赤黑色,右手执二股钩,左手作拳当腰。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七俱胝佛母、金刚钩女菩萨、金刚钩女、摧碎佛顶、忿怒钩观自在菩萨、不空钩观自在菩萨、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金刚面天、咕噜咕咧佛母。
弓 箭
弓箭,武器的一种。一般是用坚韧的木材作弓身,内附以角,外附以筋,用丝作弦,用来射箭。
〇经典中的意涵
经典中常以箭来比喻射害一切众生烦恼,一切厌离菩提之心,一切无法成佛之障碍,射中众生最深层的无明,常见于怀爱本尊之持物。
〇持弓箭的本尊
金刚界成身会中的金刚爱菩萨,即是大日如来从金刚爱大悲箭三摩地的智慧中,流出金刚箭光明所化现。其光遍照十方世界,射害一切众生于无上菩提厌离心者,其尊形为二手持弓箭,做欲射状。
另金刚界理趣会中的欲金刚亦持弓箭。欲金刚菩萨(梵名Istavajra),又称作欲金刚、箭金刚、生金刚、金刚箭、眼箭。
根据《金刚顶瑜伽金刚萨缍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中记载,欲金刚,名为般若波罗蜜,能通达一切法而无滞无碍,犹如金刚能生诸佛。其持金刚弓、箭,射阿赖耶识中一切有漏种子,成大圆镜智。亦即以大悲欲箭射众生心中之贪欲,使能悟人般若理趣清净。
其尊形为身呈赤肉色,头戴宝冠,着璎珞,两手持箭。
另有金刚衣天,尊形为象头人身,身白肉色,左手执弓,右手引箭。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降三世明王、千手观音、微惹耶、弓宫、他化自在天、欲金刚、爱染明王、金刚爱菩萨、金刚衣天、咕噜咕咧佛母、雪山五长寿女、罗喉星。
索
索,为武器之一,其种类有穷索、龙索、青莲索、轮索等,其中以胡索最为常见。
穷索(梵名Pa^s/a)原为战斗或狩猎的用具,在密教则作为诸尊的持物。梵名音译作播舍、波舍,又称金刚索、网、珠索、索。《慧琳音义》中说:“穷索者,斗战之处或穷取人,或羂取马脚。俗名为搭索。捉生马时,搭取马头名羂索。”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密教行法之中,此索由五色线搓成,一端系镊,另一端附半独股杵,或二端皆附半金刚杵。是为了教化顽强众生及降伏四魔的器具,象征四摄方便,许多巨大威力的诸尊,手中都持有胡索,如:不动明王、不空穷索观音、千手观音、金刚索菩萨、七俱胝佛母、光网菩萨等。
此外,羂索有结界守护之义,若将之系于颈,相传可灭罪得福。
〇持索的本尊
不动明王左手执穷索,右手持锐剑,表示先以真净菩提心中四摄之索,钩召引入一切众生而系缚之。至于金刚索菩萨,则以右手持羂索,表示羂索一切众生,使其脱离二乘实际三摩地智之淤泥,而安置于觉王之法界宫殿中。又,千手观音持羂索之手称为羂索手。
以下介绍不空穷索菩萨。此菩萨名号的由来,是因为其大悲舅索所成之网,能网却众生之烦恼,而其心愿终不落空,故名为“不空羂索”。
不空穷索观音(梵名Amogha-pasa),又作不空穷索观世音菩萨、不空王观世音菩萨、不空广大明王观世音菩萨、不空悉地王观世音菩萨、不空羂索菩萨。为六观音之一,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观音院。
此尊尊形为身呈白肉色,三面四臂,其面各具三目,左手持开敷莲花、穷索,右手执军持瓶、数珠。另有一面、十一面、六臂、八臂、十八臂、三十二臂等异说。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七俱胝佛母、被叶衣观音、不空穷索观音、降三世明王、不动明王、光网菩萨、金刚索菩萨、方便波罗蜜菩萨、忿怒钩观自在菩萨、无垢所菩萨、苏波呼菩萨、水天、大胜金刚。
枪
枪,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兵器。
〇持枪的本尊
如来烁乞底菩萨即是持枪。
如来烁乞底(梵名Ta^thagatas/akti),意译为槊(短枪)。又称如来槊、如来槊菩萨。此菩萨主要彰显如来保护众生的各种方便之特德。为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菩萨。其尊形为身呈肉色,右手向外执枪,左拳叉腰,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鸠摩利(梵名Kauma^ri^),又作俱摩利天、俱摩罗天、骄摩利天。为大自在天眷属之一,七母女天之一。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位外金刚部院西方。其尊形为身呈肉色,左手持枪,右手握拳。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如来烁乞底菩萨、鸠摩利。
杖
杖,为兵器之一,《汉书·西域传·乌弋山离国》中说:“以金银饰杖。”在佛教的持物中,常可见的是檀拿杖,即人头杖。
〇持杖的本尊
以下介绍持杖之本尊。
焰摩天(梵名Yama),为护世八方天之一,十二天之一、外部二十天之一,或是十方护法神王之一,守护南方。于密教中特将阎魔王称为焰摩天,列于天部,但其形象与阎魔王不同。
其尊形为身赤黑色,右手执檀拿杖,杖端有半月,月上有人,左手握拳当腰。
太山府君(梵名Gitragupta),音译为质罗笈多,意译作奉教官。又称泰山府君。在中国以其为冥府东岳泰山之主司神,佛教则以其为阎魔王之书记,记录人间善恶诸业,或视为冥界十王之一,称作太山王。在密教此尊位列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为焰摩天的眷属。
其尊形为身呈肉色,右手执笔,左手持檀拿杖,杖端有圆环,环中现人面。
黑暗天女(梵名Kalafatri),又称为黑夜天、黑暗天或暗夜天。属焰魔七母天之一。为阎魔王之后妃。据《大日经疏》卷十记载,因黑夜之中有诸多恐怖、过患,故此尊之本誓,在加护众生,消除诸恐怖过患。
其尊形为身呈肉色,右手仰掌、左手持杖,杖端为圆环,内有人头像。双足交叉而坐,仰视焰摩天。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被叶衣观音、质怛罗童子、不思议慧童子、婆薮大仙、火天、焰摩天、黑暗天女、太山府君、土曜、月天、风天妃、风天。
金刚锁
金刚锁,即金刚杰,系由金属环相连而成的链条。
〇持金刚锁的本尊
金刚镍菩萨(梵名Vajrasphota),为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以利行守护一切众生之智慧。
此尊为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坚固金刚锁械三摩地的智慧,从坚固金刚锁械三摩地的智慧中,流出金刚锁械光明,遍照十方大干世界,令诸有情人于一切如来圣众金刚界道场,以大悲誓愿系缚而安住,并摧破一切众生外道种种邪见,安住无上菩提,不退失坚固无畏大城。为了使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慧的缘故,化成金刚锁械菩萨形,守护智慧户。
金刚镍菩萨能加持行者,证得诸佛坚固无染观察大悲解脱。
其尊形为赤肉色,左手握拳当腰,右手执锁。
第四章动植物及自然类持物
莲 花
莲(学名Nelumbonucifera),通常于夏季开花,味香色美,生于污泥之中,而开洁净之花。为生于沼泽之宿根草本植物。莲花可以说是佛教中最常见到的植物。
印度古来即珍视此花。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梵名Mahabhgrata)记载,传说天地开辟之始,毗湿奴神(梵名Vis!n!u)之脐中生出莲花,花中有梵天,结跏趺坐,创造万物;又毗湿奴及其配偶神皆以莲花为表征。
在印度,称莲花者,可大别为二种:
1.钵头摩花(梵名Padma),学名Nymphaea alba,即莲花。又作钵昙摩华、钵特摩华、般头摩华、钵弩摩华、波昙华、波慕华。意译为赤莲花、赤莲、红莲花、赤黄莲花、黄莲花。
2.优钵罗花(梵名utpala),即睡莲。学名Nymphaea tetragona。梵名又音译作优钵华、乌怛钵罗华、优盔罗华。意译为青莲花、黛花、红莲花。有青色、赤色、白色等。其中以青色者为最著名,即尼罗乌钵罗华(梵ni^lotpala),又作泥卢钵罗华,译为青莲花。在经典中,形容佛眼之微妙,即以其叶为喻;口气之香洁则以其花为喻。也常以莲花比喻菩萨慈悲柔和、晴朗澄澈,其眼妙如青莲花。
另有芬陀利花(梵名pundari^ka),学名Nelumbonucifera。又作分陀利迦华、分荼利迦华、奔荼利华、本拿哩迦华;译为白莲花,又称作百叶花、妙好花。亦为白色睡莲之一种。众生不被烦恼污染之清净无垢法性即喻为分陀利华。《悲华经》及《妙法莲华经》即以此花为经题。
经中又常见有千叶莲花,此乃指有千枚花办之莲花,系供养佛陀所用,即为佛所坐之华台。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中说: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故以莲花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即:
1。离诸染污,谓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而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亦无所染,譬如莲花之出污泥而不染。
2.不与恶俱,菩萨修行灭恶生善,为守护身、口、意三业之清净,而不与丝毫之恶共俱,譬如莲花虽微之滴水而不停留。
3.戒香充满,菩萨修行,坚持诸戒律而无犯,以此戒能灭身口之恶,犹如香能除粪秽之气,譬如莲花妙香广布,遐迩皆闻。
4.本体清净,菩萨虽处五浊之中,然因持戒,得使身心清净无染着,譬如莲花虽处污泥中,然其体自然洁净而无染。
5.面相熙怡,菩萨心常禅悦,诸相圆满,使见者心生欢喜,譬如莲花开时,令诸见者心生喜悦。
6.柔软不涩,菩萨修慈善之行,然于诸法亦无所滞碍,故体常清净,柔软细妙而不粗涩,譬如莲花体性柔软润泽。
7.见者皆吉,菩萨善行成就,形象庄严美妙,见者皆获吉祥,譬如莲花芬馥美妙,见者及梦见者皆吉祥。
8.开敷具足,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譬如莲花开敷,花果具足。
9.成熟清净,菩萨妙果圆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见闻者皆得六根清净,譬如莲花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亦得清净。
10.生已有想,菩萨初生时,诸天人皆悦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譬如莲花初生时,虽未见花,然诸众人皆生已有莲花之想。
经中又以莲花比喻为人的心脏(梵名hrd),音译“汗栗驮”,意为肉团心,其状如莲花含而未敷,上有筋脉,约成八分,因此喻众生未敷之心莲。此外,《华严经》、《梵网经》等有莲华藏世界之说。于密教有以八叶莲花为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
而以莲花为持物或三昧耶形的诸尊中,又以莲花的开合状况不同,而有不同的寓意:
1.未开敷莲花(含苞的莲花):喻众生的含藏菩提心。
2.初割莲花:莲花初开时,喻众生初发起菩提心,表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
3.开敷莲花:莲花开敷,花果具足,亦表证悟果德,智慧福德庄严具足。
在《白衣观音法》中并说,赤莲花是可爱色,为敬爱法之物。白莲花表净菩提心。《多罗尊法》中则说青莲花是清净无垢义。
〇持莲花的本尊
以莲花为持物的诸尊中,当以观音部众为代表,观音院又称为莲华部院,表其大悲开敷众生心莲。
在《白宝口抄·圣观音法》中说:“本尊所持未敷莲花是也。以所持物为三形也,初割者未敷莲花,少割初形也,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此凡心未敷,故在缠义也。今以观音大悲行愿,加持众生本性心莲,初渐开敷形也。开敷出缠佛心义故,阿弥陀以开敷莲花为三形,观音初割莲花为三形。”文中说明观音菩萨以初割未敷之莲花为持物,表示以大悲行愿,开启众生自性清净心莲。其中并说众生心如未开莲花,表示在烦恼缠缚中,而圣者心如开敷莲花,表圆满义,但二者清净无染之体性平等无二。
文中又说:“如世莲花生淤泥之中,生处虽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亦复如是,虽种种不净、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
《理趣经》中亦说:“观自在菩萨手持莲花,观一切有情身中如来藏性自性清净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由观自在菩萨加持,得离垢清净,等同圣者。”
此外,《无量寿轨》中并教菩萨当作如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法界,不染烦恼。”
而大势至菩萨亦手持未敷之莲花。在《白宝口抄·大势至法》中说:“未敷莲花者,疏五云:得大势尊持未敷莲花者,如毗卢遮那实智华台,既成果已复持如是种子,普散一切众生心水中,更生未敷莲花。此尊亦同是处,亦能普护一切众生潜萌之善,便不败伤,念念增长,即是莲华部持明王也。”
这是说人势至菩萨以种子普散一切众生心水中,使其长出心莲,普遍覆护一切众生潜在萌发之善念,使其不败伤,而巳能念念增长。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七俱胝佛母、圣观音、如意轮观音、大吉祥大明菩萨、大吉祥明菩萨、丰财菩萨、白处尊菩萨、多罗菩萨、胜佛顶、如来笑菩萨、光网菩萨、妙音菩萨、日天、马头明王、光音天、持鬘天。
花
花(梵名puspa),梵名音译作补逝波。指植物的花,用以供奉佛菩萨。
而经典中也常看见各种宝花从天而降,此宝花即是指以各种至妙珍宝所成之妙花。若宝花丛集无数,则称为宝华聚。
在《法华经·譬喻品》中说:“若欲行时,宝花承足。”同经《见宝塔品》中则说:“以天宝华聚,聚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在密教中,花也是修法时的重要供晶之一,依修法之不同,则用不同种类的花。
〇经典中的意涵
花象征各种美好的意义,《大日经疏》卷八中说:“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此净心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中说华有十种意义:
1.微妙义,代表佛陀行德离于粗恶之;阳。
2.开敷义,表德行开敷荣茂,自性开觉之故。
3.端正义,表行持圆满,德相具足之故。
4.芬馥义,表妙德之香普熏,利益白池之故。
5.适悦义,表殊胜妙德,喜乐欢喜尤厌足故。
6.巧成义,表所修众德之相善巧成就之故:
7.光净义,表断除诸障极清净之故,
8.庄饰义,表了悟因地庄严本性之故。
9.引果义,表出生之因,生起佛累之故。
10.不染义,表处世随顺众生,而不染如莲花故。
〇持花的本尊
持花的本尊以天女居多,以下介绍伎艺天和功德天。
伎艺天又称大自在天女、摩醯首罗顶生天女,为密教的护法神。相传是自摩醯首罗天王(大自在天王)发际所化生的天女。对于众生希求丰饶、吉祥、富乐的愿望,都能一一赐予满足。如果有众生向她祈求一切事业技能等伎艺,也可以迅速得到成就。
此天女的颜色容貌端正,伎艺第一。其形象为身着天衣,以璎珞庄严自身,两手腕上各有镶钏,左手向上捧天花,右手向下作捻裙状。
在《白宝口抄·伎艺天法》中说:“天花者,非人间之花,是天上花也。(中略)天花是敬爱义也,宝珠增益也,亦通四种法也,故秘说也。”
而胎藏界虚空藏院的功德天也是手持盛花。
功德天(梵名Sri^devi^),为施福德之女神。又称吉祥天、摩诃室利、室喇天女、吉祥天女、吉祥功德天、宝藏天女、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等。
其尊形为身白肉色,现天女形,手持盛花,立于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前右方。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莲华部使者、如来喜菩萨(持盛花之荷叶)、功德天、伎艺天、那罗延天妃、白度母(乌巴拉花)、金刚华菩萨。
华 鬘
华鬘(梵名sumana^la^),是指花串成之鬉。即以丝缀花,或结之,作为颈上、身上的装饰。
在《玄应音义》卷一中说:“顶言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中略)案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花,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则诸经中有华鬉、天鬘、宝鬘等,同其事也、”做华鬉时多用鲜花,所用的种类并不一定,主要是选择有香味者。
〇持华鬘的本尊
经典中常以华鬉之串起,来象征诸法要之清净美好。
金刚鬘菩萨(梵名Vajram~da),为金刚界内四供养菩萨之一。
此尊为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华鬘菩提分法三摩地的智慧,从金刚华鬉菩提分法三摩地的智慧中,流出金刚华鬉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养一切如来,除去一切众生丑陋之形,获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之身。为了使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慧的缘故,化成金刚华鬉天女形菩萨。
金刚鬘菩萨能加持行者证得三十七菩提分法华鬉,以为庄严。
其密号为妙严金刚,代表华鬂庄严之意,其尊形为身呈黄色,现天女形,两手持华鬉。④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金刚鬘菩萨、金刚食天。
杨 枝
杨枝,有译为杨柳之杖,或是指刷牙用的齿木。
杨枝(梵名dantaka^stha),又称作齿木,梵名音译惮哆家瑟沲、禅多拢瑟插,又作杨支。指用来磨齿刮舌以除去口中污物之木片。
在印度、西域诸国风俗,宴请客人,多赠以杨枝及香水,祝其健康,以表恳请之意。故请佛菩萨亦用杨枝净水,如观音忏法中,即有:“我今具杨枝净水,惟愿大悲哀怜摄受之。”《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记载:“嚼杨枝有五功德,消德、除冷热涎唾、善能别味、口不臭、眼明。”
〇持杨枝的本尊
以杨柳枝为持物的本尊中,最著名的就是杨柳观音。
杨柳观音,又称为药王观音,以观音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乃随顺众生的愿望而示现,就如同杨柳随风飘荡而不违逆一样,因此而得名。
此尊右手持杨柳枝是其特征,拔济人人疾病是其本誓。因此经典中有:“若欲消除身上众病,应当修习杨柳枝药法。此药王观自在像相好庄严,右手执杨柳枝,左手当左乳上合掌。”被视为千手观音中的杨柳手所化现。若有修杨柳枝药法者,亦可消除种种病难。为三十三观音之一。
此尊形象自古多为佛画画题,世间流行的观音菩萨像为右手执杨柳枝,或插柳枝于座位右侧瓶中,端坐水边岩石上。
吉祥果
吉祥果即石榴。为鬼子母神右掌中所持之果物。以此果可破除魔障,故称吉祥果,又名“子满果”、“颇罗果”。
〇经典中的意涵
吉祥果又称鬼怖木,乃与息灾相应之物;其花少果多,表示“因行”少而得大果之意。此外,亦有说吉祥果即俱缘果者。
而在《白宝口抄·持世法》中并说:“颇罗果”为大石榴,以石榴种子充满其中,又其形体似宝珠,故表增益之意。
《诃利帝母法》中也说:“吉祥果石榴,又名子满果,是财福圆满义也,故就增益修之也。”
〇持吉祥果的本尊
以吉祥果为持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叶衣观音、孔雀明王及诃利帝母。
诃利帝母(梵名Ha^ri^ti),梵名音译作诃利帝,意译又作欢喜母、鬼子母、爱子母,为一药叉女。
依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记载,鬼子母神有五百子,常啖食王舍城中幼儿,后为佛所度化,从此便依佛陀的韧枚,不但不再危害世人,并拥护三宝及守护幼儿。诃利帝母法主要为祈求生产平安之修法,此外尚能除—切灾难恐怖,令获安乐,满—切愿。
此尊常见之造型为左手怀抱爱子,右手持吉祥果,姿态端丽丰盈。在日本,由于密教盛行,常为祈求安产而奉祀诃利帝母像,因此诃利帝母法颇为流行,其所祀形象多为天女像。
叶衣观音之持物中亦有吉祥果。在《白宝口抄·叶衣法》中说:“吉祥果者,诸师异义不同也,今师资相承云:石榴也,其形圆表宝珠之体,是施愿圆满义也,又数子满内,是大慈覆护众生义也,故此三形息灾增益之两义也。或石榴云鬼怖木,是有降伏之义欤。或云石榴者增益义也。”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七俱胝佛母、叶衣观音、孔雀明王、诃利帝母。
树 枝
在植物类的持物中,亦有持树枝者。关于此树枝是否指特定的树,在《白宝口抄·灭恶趣法》中说:“树枝者,阿说他树枝也,即小野厚双纸偈云:‘阿说他树’。此云‘无罪树’,谓回三匝能消灭云无罪树。谓回三匝能消灭罪障,是‘菩提树’也,又‘毕钵罗树’云。此云‘榕树’,又云树枝欤,打破地狱具足欤,是则以树枝打破地狱,扶受苦众生文故,以 字为种子,以树枝为三形也。”
树枝所代表的意义,是以其打破地狱,抚慰受苦众生。
〇持树枝的本尊
胎藏界观音院的耶输陀罗菩萨,即以树枝为持物。
耶输陀罗菩萨(梵名Yas/odhara^),又作耶输多罗、耶惟坛,意译作持誉、持称、华色,是释迦牟尼佛未出家前悉达太子之王妃,罗喉罗之生母。耶输陀罗相好端严,姝妙第一,具足德性美貌。她在释尊成道五年后,与释尊之姨母摩诃波阁波提等五百名释迦族女,亦剃染受具足戒为比丘尼。
其于胎藏界曼荼罗之尊形为身呈黄金色,呈天女像,头戴金线冠,右手结与愿印,左手持一树枝。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耶输陀罗菩萨、除一切忧冥菩萨、摩利支天。
药 树
药树,指能医治众生疾病的树。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三中说:“为诸众生而作依止,治诸疾病如药树王。”经中记载有药王树,即指一切药草药树中最胜者。如果有人立于树前,则五脏六腑悉见分明。
药王菩萨即以药树为持物。
药王菩萨(梵名Bhaisajya-ra^ja),梵名音译作辑逝舍罗惹。
据《法华经》中记载,药王菩萨是燃烧自身以供养诸佛的大菩萨;也是施与良药给众生,以除治众生身心病苦的大土。此菩萨,能予众生无上妙药,疗治一切身病、心病,灭除无量生死重罪、不遭横死,使众生究竟圆满成佛。
依《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所载,此菩萨的形象是:顶上有妙宝冠,绀发垂耳侧,身相朝日色,左拳着膝,右惠云上日,跏趺而坐右足押在左足上,大悲救世之相,身上装饰着妙好华鬉、天衣及璎珞,手臂有环钏,细锦系在腰上,赤绫作为妙裳,身相殊妙庄严,身光遍晖曜,以宝莲为座,安住于月轮海中,另有说其右手屈臂,置胸前,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
.药王菩萨之三昧耶形为阿迦陀药,或为莲花。
果实、稻穗
在佛教的持物中,持果实、禾穗等,是代表五谷丰盈之意。
如千手观音中的“蒲桃手”,即手持蒲桃,经中并说:“若为果疏诸谷稼者,当于蒲桃手。”
藏密的财源天母为财宝本尊之一,为五路财神之明妃,其尊形身金黄色,右手施愿印,左手持果穗或布施印。
雪山五长寿女中北方的女神施仁天母,是以稻穗为持物。
雪山五长寿女中的施仁天母,为执掌牲畜和谷物的女神,其尊形右手持稻穗上扬,象征护佑众生五谷丰收、牲畜兴旺。
而藏密财神中的黄色财续母,亦持盛满稻穗及财宝的宝瓶。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檀波罗蜜菩萨、千手观音、财源天母、施仁天母、黄色财续母。
萝 卜
在植物类的持物中,萝卜并不常见,持萝卜之本尊,以毗那夜迦为代表。
〇持萝卜的本尊
毗那夜迦(梵名Vina^yaka),即欢喜天,全名大圣欢喜自在天,又作欢喜自在天、难提自在天,简称为圣天、天尊。原为印度湿婆神之别称,在佛教则称俄那钵底(Ganapati)为欢喜天,其为湿婆与婆罗和底之子。
“俄那钵底”意译为军队,意即大自在天眷属之将。因与其兄塞犍陀共同统辖其父大自在天之眷属而得名。而“俄那钵底”又有障碍他之事业或排除诸种障碍之力故,所以又名毗那夜迦,乃障碍或排除之义。
其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的尊形为身呈白肉色,人身象头,右手持钩戟荷肩上。其他多种形象中,亦常见其手持萝卜,据说这是因为其有一次中毒,以萝卜解毒之故。
狮
狮(梵语simha),狮为百兽之王,故诸经论中每以狮比喻如来无畏之特德。如佛之座席称为狮子座,佛之说法称狮子吼。如来之说法能灭一切戏论,于一切外道邪见无所畏惧,如狮子王咆吼,百兽皆慑伏,故以狮王喻之。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八字文殊法》中说:“狮子首者,表勇健菩提义也,又狮子能啖一切兽,如无遗也,文殊以大空智,能断尽一切戏论若议也。”这是说狮子象征勇健菩提心,也象征智慧,能啖尽一切烦恼无遗。
经中亦常以狮子吼来比喻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
〇持狮的本尊
胎藏界虚空藏院的力波罗蜜菩萨,即以狮为持物。
力波罗蜜菩萨(梵名Bala-pa^ramita),音译缚椤波罗蜜多,即是具力到达彼岸之意,为十波罗蜜菩萨之—。
修学此菩萨真言,能灭除下劣心意业种,并获得思维抉择力与修习力。调伏一切烦恼,断除一切惑业,于修道时得决定胜解,一切天魔邪恶之友不能改变其志向,并获得不退转之圣果。
其尊形身呈肉色,穿羯磨衣,右肘伸展直竖,手握荷叶,叶上有一狮子。左手握拳插腰,面向右,视荷叶上狮子。两足右内左外相交,坐于赤莲上。
象
象为经典中常见的动物之一,尤其是香象,经常被用以比喻菩萨具足大力。
香象(梵语Gandhahastin或Gandhagaja),系指由鬓角可分泌有香气液体之强硕大象而言,即指交配期之大象。据《大毗婆沙论》卷三十等载,此时期之象,其力特强,性甚狂暴,难以制伏,合十凡象之力仅可抵一香象之力。
〇经典中的意涵
经论中常以香象渡河,代表彻底截流;譬喻听闻教法,所证甚深。诸经论每以免、马、香象三兽之渡河,譬喻听闻教法所证深浅之别,即:兔渡河则浮于水上,马渡则及半,香象之渡河则彻底截流。
〇持象的本尊
香象菩萨手持之物即为香象。
香象菩萨(梵名Candhahastin),音译为乾陀诃提菩萨、健陀诃娑底菩萨;又作香惠菩萨、赤色菩萨、不可息菩萨。为贤劫千佛之一。香为遍满无碍之义;象表行足大力之义,香象二字,即表示诸行果地圆满。
在《诸尊便览》中记载,此香象菩萨身白绿色,左手作拳,右手举香象。在《金刚界七集》中则说,两手持钵,而《净诸恶趣经》中说,身白绿色,光焰炽盛,右手举香象,左手按于腰侧。
除此之外,胜乐金刚手亦持象,大黑天亦披象皮。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香象菩萨、大黑天(披象皮)、胜乐金刚、马头明王。
摩竭鱼
摩竭鱼(梵名Makara),又作摩伽罗鱼、么迦罗鱼。意译为大体鱼、鲸鱼、巨鳌。为经论中多处记载之大鱼。被视为与鲸、鲨鱼、海豚等同类。
印度神话中,以之为水神(梵名Varuna)之坐骑,爱神(梵名Ka^madeva)所执之旗上亦附有摩竭鱼图,又为十二宫之一,称摩竭宫。其头部与前肢似羚羊,身体与尾部则呈鱼形。在《慧琳音义》卷下中说:“其双眼如月,张口则如洞谷吞南舟,凡出流如潮,若欲饮水自壑高下如山,大者长二百里。”
又《观自在菩萨阿么铢法》中说此鱼为阿么提观音之持物。
阿么提观音的形象为三目四臂,乘白狮子座,面向左方,头上戴宝冠,以白莲花为严饰,前二手执持凤头箜篌,左上手手掌托摩竭鱼,右上手持白色吉祥鸟,左足弯曲于狮子的顶上,右足垂下,严以天衣璎珞,通身发出光焰,面貌慈悲。
金刚界曼荼罗中的爱金刚菩萨,则持摩竭鱼幢。
爱金刚菩萨(梵名Ra^gavajra),又称爱缚金刚、爱乐金刚、悲悯金刚,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此尊以悲冈之故,以爱念绳普缚众生,至菩提终不放舍;犹如摩竭大鱼吞食所遇之物,一经人口已,更无幸免者,所以持此摩竭鱼幢,彰显其爱缚舍离俱幻平等之智身。
其于金刚界理趣会中之尊形为身呈青色,两手持摩竭幢,竖于左侧。
在胎藏界外金刚部院南方,亦有摩竭宫,其尊形即现大鱼形。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诸尊
阿么提观音、爱金刚菩萨。
孔雀尾
孔雀能啖食一切毒虫,故常用来象征本尊能啖尽众生一切五毒烦恼。
〇经典中的意涵
在《白宝口抄》卷百五十三中说:梗庆梨童女手持三、五茎孔雀尾则是除灾的表征……孔雀尾者,又象征西方无量寿佛所座,此鸟以食毒虫维持命,阿弥陀佛亦如是断除众生所造恶毒之罪,令其成证常住不坏之寿命,故以孔雀为座。三茎之孔雀尾,表征拂三毒使其证三部如来;五茎者之孔雀尾,表拂去五识烦恼,令其得证如来五智圆觉之果。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持孔雀尾的本尊中,最著名的即是孔雀明王。
其身上、头冠,璎珞庄严,乘在金色孔雀王之上,并结跏趺坐,坐在白莲或青莲之上。相貌慈悲,一般具有四臂,左边的第一手持着开敷的莲花,代表着敬爱;左第二手持着俱缘果,代表着调伏;右边的第一手掌心持着吉祥果,代表增益,右第二手持着孔雀尾代表息灾。
孔雀以啖食一切毒虫来维持性命,代表孔雀明王断尽一切烦恼恶毒,尾则能拂去无量灾祸,招致诸吉祥。
龙
龙(梵语Na^ga),音译那伽、曩谶,为八部众之一。一般说龙是住于水中之蛇形鬼类,具有呼云唤雨之神力,亦为守护佛法之。经典中常可见有关于龙的故事。
关于龙的种类,《翻译名义集》卷二中说,龙有四种:一、守护天宫殿,护持使其不落下;二、兴云降雨,利益人间;三、地龙,决江开渎;四、伏藏,守护转轮王大福人间宝藏。其中并提到投生于龙族中的因缘有四种:一、多布施,二、瞠恚,三、轻慢他人,四、自贡高。
〇持龙的本尊
持龙的本尊,最常见的是迦楼罗。
迦楼罗(梵名Garuda),汉译有迦留罗、伽楼罗、迦娄罗、金翅鸟(梵名Suparna,苏钵刺尼)、妙翅鸟、食吐悲苦声等名。是印度神话中之一种性格猛烈的大鸟,传为毗湿奴天的乘骑。在佛教里,则是天龙八部众之一。
依佛典所载,迦楼罗的翅膀是由众宝交织而成,所以又称金翅鸟或妙翅鸟。这种鸟的躯体极大,两翅一张开,有数千余里,甚至于数百万里之大。
由于迦楼罗性格勇猛,因此密宗乃以之象征勇健菩提心,或视之为梵天、毗纽天、大自在天或文殊菩萨的化身。而在胎藏界曼荼罗中,此位列于外金刚部院。并且有以这种鸟为本尊的各种修法。以迦楼罗为本尊,为除病、止风雨、避恶雷而修的秘法,谓之“迦楼罗法”,或称“迦楼罗大法”。
迦楼罗之形象有多种,印度山琦遗迹中之迦楼罗仅为单纯之鸟形,然传于后世之形象则大多为头翼爪嘴如鹫,身体及四肢如人类,面白翼赤,身体金色。
由于其以龙为食物,所以在许多造型中多有持龙之像。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迦楼罗、娑伽罗龙王。
蛇
在持物中,蛇亦为常见的动物之一。
〇持蛇的本尊
蓑麇梨童女,其持物即为各种毒蛇、毒虫。蓑尘梨童女(梵名了Ja^nguli),又作常求利、常瞿梨、常瞿利、蓑尘哩曳、穰尘梨、襄俱梨。为观自在菩萨之化身,住香醉山,饮毒浆,食毒果,以消伏诸种毒害为其本誓。
在《观自在菩萨化身蓑虞哩曳童女销伏毒害陀罗尼经》说:“此童女百福相好,庄严其身。鹿皮为衣,以诸毒蛇而为璎珞,毒虫、虎狼、狮子前后围绕,常为伴侣。饮毒果浆、食毒草果。”
此童女有真言,能除世间一切诸毒,若人闻此咒及念其名者,不被一切诸毒所害,更能啖食众生心中一切五毒烦恼,能给予众生究竟的菩提利益。
据经典所叙述,此蓑尘梨童女持诵陀罗尼咒时,有大威势力,其雪山中有五千毒恶龙蛇,闻此咒声,皆悉闷绝。一时头破,鳞甲四散,毒蛇牙落,头皮星散,破裂血流,悉皆自缚,不能动止。幸赖世尊宣协苡咒才得苏苏息。
关于此尊身形,据相关经轨所载:“欲作法除毒之时,观想自身为蓑麈梨童女,身绿色,状如龙女。具足七头,项有圆光。应想四臂:右第一手持三戟叉,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左第一手把一黑蛇,第二手施无畏。又想七宝璎珞、耳挡、臂脚钏庄严其身,并以诸蛇用为璎珞。想从一一毛孔,流出火焰。”
〇此类持物常见的本尊
蓑麈梨童女、大元帅明王、金刚童子。
兔
兔亦为诸尊持物之—。
在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中,曾为兔王,于旱灾时,为了佛法能久住于世,而自投身人火中,供养仙人。仙人因而悲伤地发愿自此以后不忍食肉。
在《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中记载,月天子住于月宫殿,寿命五百岁。或有说月曜即是月天子。月曜(梵名Som),即太阴,为九曜之一。其尊形身呈肉色,右手持半月,上有玉兔,左手握拳当胸。
吐宝鼠
吐宝鼠是一种神奇的宝兽,能吐出众宝物,许多著名的财神本尊,如毗沙门天王、黄财神等五财神,皆手持吐宝鼠。
黄财神为五姓财神之一。主司财富,能使一切众生脱于贫困,财源广进。黄财神藏名为:藏巴拉·些玻。当初释迦牟尼佛于灵鹫山宣说大般若经时,诸魔鬼神等皆前来障碍,令高山崩塌,大众惊惶,此时黄财神就现身庇护,后来世尊咐嘱黄财神,当于未来世助益一切贫苦众生,为大护法。
本尊形象肚大身小,双手有力,肤色金黄,右手持摩尼宝珠,左手轻抓口吐珠宝的吐宝鼠。头戴五佛宝冠,身着天衣,蓝色莲花及珠宝璎珞作严饰。胸前挂乌巴拉念珠,以如意坐左脚曲,右脚轻踩海螺宝,安坐于莲华月轮上。
日
日,即太阳,象征光明,照耀之意。毗卢遮那佛又名大日如来,即是以日之特德来彰显佛德。
〇经典中的意涵
《大日经疏》卷一中说,日有三种意义:
1.除暗遍明义:太阳出现后,能除去众暗,遍照光明,而如来的智光,亦能遍照一切,作广大照明。
2.众务成办义:太阳行于人间,一切的花卉草木各得增长,而世间的众务也因此而得成;如来的智光遍照法界,能开发众生的善根,乃至世间、出世间的事业都能由此而成办。
3.光无生灭义:如果有重阴昏蔽,而使日轮隐没,这并非太阳坏灭,等到猛风吹走阴云,使日光显照,也并非太阳才开始生出。佛心之日也是如此,虽然为无明重云所覆障,但是却无所灭,在究竟实相的圆明无际时,也无所增。
〇持日轮的本尊
日光菩萨、金刚光菩萨、日天、日曜等,皆是以日轮为持物者。以下列举介绍之:
金刚光菩萨(梵名Vajrateja),为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象征一切如来广大威德照耀而出生此菩萨,亦为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
此尊菩萨为毗卢遮那佛于内心证得金刚威光三摩地的智慧,从金刚威光三摩地智慧中,流出金刚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破一切众生无明愚暗,发大智慧光明。
为了使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慧的缘故,化成金刚威光菩萨。
金刚光菩萨能加持行者证得智慧光明,宛如日轮,无不照曜。
此尊于金刚界成身会中之尊形为身呈肉色,左手握拳置腿上,右手持日轮。
日天(梵名Aditya),梵名音译为阿泥底耶。又称作日神、日天子。在印度,将创造力神格化,称为日天,后为太阳神(梵名Su^rya)的异称。传人密教后成为十二天之一。是大日如来为了利益众生,住于佛日三昧,随缘出现于世,破诸暗时,菩提心自然开显,犹如大日普照众生,故称为日天。
于金刚界曼荼罗之尊形为身呈白肉色,右手于胸前仰掌,上有日轮,左手于腰作拳。
日曜(梵名Su^rya),为七曜之一,代表清净的菩提心,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尊形为身呈肉色,右手持日轮,左手置腰,着天衣,以三白马乘为座。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日光菩萨、千手观音、金刚光菩萨、日曜、日天。
月
月,即月亮,在佛教中常以月来代表众生本具之净菩提心月,禅宗以指月使众生启悟自性,密宗亦有以月轮的观法为重要的修法。
〇在经典中的意涵
月轮,在经典中有许多不同的赞颂。在东密中也有所谓的月轮十德:
1.圆满:如月之圆满一般,自心也是圆满无缺。自心具备万德、种智圆满,见是月圆而观心之圆满本体,福慧圆满即佛性。
2.洁白:如月之洁白一般,自心也是洁白无染。永离恶法而常与善法,见白色之月应观心之洁白本质。自性洁白即性德之本源。
3.清净:如月之清净一般,自性也是清净无垢。自性清净,无贪无染,见月之清明观心清净,本来清净无染,即是清净佛性。
4.清凉:如月之清凉一般,自心也是离热恼的。洒慈悲水灭瞠恚火,触清凉月光令心中慈水澄澈,刹那间消灭无量瞠恚火焰。
5.明照:如月之明照一般,自心也是朗明光照。本离无明常为遮那,心臆月即澄净,五障、晦暗去除,心体如圆镜般晶莹透彻,光明遍照一切。
6.独尊:如月之独一,自心也是独一。自心是诸佛所在,万法皆归于此。心王之如来住于无与伦比之心殿,意识都城并居其中,皆是心之眷属。 ,
7.中道:如处于月中,自心亦离二边。恒处中道,永离执有见及断见二边。
8.速疾:如月之不迟一般,自心疾速。转秘密法轮刹那间断除惑业,心系于净土则十方不远,乘神通之车须臾成佛。
9.回转:如月之回转,自心亦是无所穷尽。还人心水,而起利物之心波,转正法轮破愚迷痴暗,万德无穷,不断二利。
10.普现:如月之普现,自心亦是周遍寂静。心缘水静,普应万机,一体化身九界,假多身普现十方一切国土。
在《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七中,亦以月来比喻菩萨之十种特德。
〇持月轮的本尊
月光菩萨、月天子,皆持月。
月天(梵名Candra),梵音译为旃陀罗、战达罗或战捺罗。又称为月天子、宝吉祥天子,为十二天之一。自古又称为苏摩(梵名Soma)、苏摩提婆(梵名Somadeva),星宿王(梵名Naksatra-na^tha)等。在《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中记载,月天子住于月宫殿,其寿五百岁,子孙相承以持彼月宫。月天身有千光,五百光下照、五百光旁照,所以又有千光明、凉冷光明之称。密教视之为拥护佛法的天部之一。
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中,其尊形为现童子形,身呈白肉色,右手于胸前持半月,左手于腰部作拳。
而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方,其尊形为身呈白肉色,乘坐三鹅,左手当胸,右手执枚,杖头有半月形。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月光菩萨、宝印手菩萨、千手观音、月天。
星
在胎藏界外金刚部院的诸星宿中,如二十八星宿皆手持莲花,莲上有星。
除了二十八宿之外,代表星的尚有明星天子。
《法华经》卷一《序晶》中说:“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在《法华经文句》卷三(下)中解释:名月等三天子,是帝释的内臣,有如卿相;又称为“三光天子”,即:名月是宝吉祥天子,为大势至菩萨所化现;普香是明星天子,为虚空藏菩萨所化现;宝光是宝意日天子,由观世音菩萨所化现。
火
火能猛烈烧除一切,因此在佛法中常以智火为喻,烧除一切烦恼薪材。火亦为构成宇宙之六大元素(地、水、火、风、空、识)之一,火的体性是暖性,有成熟万物的作用,以三角形为象征,以赤色来表其色,火的性质,有成熟义,同时有烧尽万物而使其清净的作用。
〇经典中的意涵
依照火之作用,密教亦发展出独特的修持法——护摩法。
护摩法,源于婆罗门教供养火神阿耆尼,以为驱魔求福之作法。后来佛教将其内涵加以转化升华,依法性意义融摄之。在《大日经疏》卷二十中说:“护摩是以智慧之火焚烧烦恼的薪柴,使其穷尽无余。”而在《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轨仪》卷下则说,护摩者就如同为火天一般,火能烧草木森林,使其无有剩余,所以智火也是如此,能烧除一切无明,无不穷尽。
〇持火的本尊
持火之本尊,当以火天为代表。
火天(梵名Agni),音译作阿耆尼、阿饿那、恶祁尼。又称火仙、火神、火光尊。为十二天之一,及八方天之一,守护东南方。位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西方,及胎藏界现图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南隅。
其于金刚界成身会中之尊形为身赤肉色,左手作拳,伸食指向天,右手执三角火焰。
荧惑天亦持火。
荧惑天(梵名Pin%gala),梵名音译成冰饿罗。指位于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南方之天部。乃金刚界三昧耶会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
其于金刚界成身会之尊形为身呈白肉色,现可畏相,右手执火炬,左手作拳。
〇此类持物常见诸尊
火天、荧惑天。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