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法平衡烦燥之心
佛法是生命的觉醒之道,若能把佛法落实到生活层面,身与心肯定会得到安定、祥和。如果无法表现出这样的心灵质量,纵使是佛学知识丰富、思想玄妙,也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或者只着重在道场的庄严仪式、气氛中才能感受这份祥和,回到现实生活时,依然是混乱和不安的。
身心的混乱和不安,包含紧张、烦躁、亢奋、疲惫、无力、恐惧、担忧、愤恨、沮丧、郁闷、焦虑等身体的不适和情绪困扰,归结起来就是心理不平衡和心理疾病。心理不平衡须要调整,心理疾病须要治疗(对治),也就是身心的调治。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情绪管理。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对身心的运作模式有透彻的了解,然后加上细腻的调治,才可以达到身心的安定、祥和。
佛法和心理学对身心的运作现象都有许多理论和解释。这里试着以佛法为主,参酌现代心理学,探讨调治身心的原理和实用方法。对于一些心理疾病,固然需要心理医师的谘商、辅导、以及配合药物的治疗。佛法在这方面似乎缓不济急,甚至说:心理疾病会构成修行的障碍,要先治疗心理疾病,心理恢复健康,修行才会有所成就。这样的观念,其实只是部份的事实,要能透彻体证法性实相,心理健康固然是必要的基础条件,然而佛法调治身心、袪除障碍而达到心理健康的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某些心理疾病若是源自心灵伤痛,而非脑部受损,如果善用佛法,是有可能疗愈的。反过来说,如果误用佛法,不但不能对治心理疾病,反而治丝益纷、加重病情。到底如何才是有效的方式?在什么范围之内有效?可多加探讨。以下要点,对身心的调治,也就是情绪管理、心灵伤痛的自我疗愈有相当的效果。
积极光明的心念
各种不平衡的情绪,其实与负面的思想有关,如果能够用正面思想来看待事物,情绪就可以恢复平静。积极光明的心念在佛法中属于“正念”、“精进”的范畴。譬如:为了一个佛法的研讨会,花了很多心思和时间布置场地,却有人嫌插花不好看,心里不舒服。一般的想法是:“做了那么多事,不应该被嫌”,这种思想就不是正面思想,因为“应该、不应该”只是一种片面的想法,从另一方面来说,对方觉得做得不好的部份,也同样是一种片面的想法。
在佛法中的无为、随顺、放下的观念是相通的。积极光明的心念,其实就是在观念上的松开,不要紧紧抓住一个想法,而是要让心情在自由,灵活、轻松、宽广的视野上看事情,身体自然容易放松,心情也会轻松。
举个例子来说:今天本来安排要去参观一个你喜欢的展览,但是因为家人有事耽误,你认为非常可惜,心里难免不悦。如果不要紧抓住我喜欢的展览会,你可以放松心情,看看美丽的天空、呼吸清凉的空气,用欣赏的眼光看着路上的车子奔驰……。当身心放松,活在眼前,那么,你将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展览场,就是看自己是否能够独具慧眼,见到它的美妙罢了!
适当的运动,深呼吸对身心很有帮助的。无所企求地唱诵、听听佛曲、冥想音乐也很有用,如果运用得当是能帮助身心放松。在做这些放松练习时,把放松当作努力的目标,要像水那样柔顺、无为,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不用抵抗、没有任何刻意的要求,以单纯的意识活在当下,这就能做到真正的放松。
也许有人会认为过份柔顺、无为,那不是走入消极、怠惰、一事无成吗?这是一种非常表面的看法,在生命表层的现象界,确实不妨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作为,成就种种事业,但是在生命深层的本质,其实都是寂然无生的。所以生命固然要有积极、进取的部份,也要有沉静、安详,才可得到平衡。因而,我们工作、活动之后,要有足够的身心放松、休息,才能再生能量,这就是中道的原理。
接纳与面对痛苦经验
觉知相当于四念处中对身、受心、法的如实知。也就是觉知当下的情境和身心状态,为何要觉知,觉知有什么作用呢?因为觉知可以使人很容易地接纳和面对痛苦的经验,消融批判、自责、自怜、逃避的心态,抚平心灵的伤痛。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经历无数的失败、挫折,有被嘲笑、被欺骗、被忽视、受委屈、生离死别、重大的感情伤害、巨大的财物损失……等痛苦经验,心里累积了不少的伤痕,造成身心不平衡,严重的甚至可能形成心理疾病。许多人面临痛苦经验时,多半采取逃避策略。其实要保持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是完全地接纳和面对;若是不懂得如何接纳和面对,把问题掩饰和痛苦情绪隐藏起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扭曲。
面对失败、挫折、被嘲笑、被忽视、受委屈、被欺骗、生离死别、感情伤害、财物损失,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与面对。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想把所有失去的,通通要回来;或是希望看到别人也受到同样的痛苦,证明大家都是一样;或是否定人生,不再相信任何人,这是一种不符合法则的想法。事实上,放下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诚实地接纳人生的缺憾,面对生命的苦和无常的本质,才有机会重生、再生。接纳和面对就是在痛苦事件和情绪当中,保留一份觉知,亲自在场,空掉思想,活在当下。只要挪开逃避的心态、自责的想法、自怜的耽溺,当下是充满活力的,抛开不必要的心理负荷,契应当时的因缘而自然展现。
如何接纳和面对过去的伤痛?当过去的伤痛隐约浮现,怎么辨?觉知它,不逃避,也不加批判,这是治愈伤痛的良方妙药,既简单又有用。在觉知中你会体验到一个内心宁静、柔和的空间,把伤痛丢进去,让记忆重现,宁静与柔和会融化任何的惊恐、愤恨、自怜,赫然发现一切都已过去、如幻如梦,唯有当下是真的。觉知当下,是最好的解药。
也许你会问:当痛苦的回忆浮现的时候,怎么可能还有宁静、柔和呢?答案很简单,觉知当下具有不可测度的生命力,会衍生积极光明的心念、放松、自由、灵活、开朗、宁静、柔和的品质。觉知当下会从觉知外境、觉知呼吸、觉知身体,延伸到觉知情绪和过去的记忆;从静态的禅修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觉知,形成愈来愈鲜明的觉知之流,这就是奥秘所在。
由积极光明的心念,身体放松、心情放松,觉知当下的情境和身心状态,排除心理障碍、抚平心灵伤痛,身心获得平衡、敏锐而有活力,这就是身心康复之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